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 > 地图 >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2024张爱玲流言读后感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相关栏目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热门栏目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推荐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

(共 6511 篇)

  • 1、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800字(精选9篇)

    以下内容“张爱玲流言读后感”为编辑收集整理,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进行内心的反省,阅读作品后,犹如收获至宝,感触颇多。像这样的想法和见解,我们就应当记录进自己的读后感里。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 篇1

    没有看过张爱玲红极一时的小说,最开始接触她只是因为一篇《有些人我们一直在错过》,后来再看她的散文集《流言》。也看过一点点她的《倾城之恋》。

    这本《流言》中字里行间展露出张爱玲的率真、自然,很随性的感觉。写的都是世俗生活,邻里之间,但却包含着她对人性,人生的思考。她津津乐道于饮食和生活。用最直白最亲近的方式向读者诉说她所喜好和憎恨的事物

    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她毫不掩饰的甚至有些得意的标榜自己对现实世界和生活的热爱,没有清高孤傲之感。

    新绿的豌豆,熟艳的辣椒,金黄的面筋,像太阳里的肥皂泡。把菠菜洗过了,倒在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蔑篓底上,抖也抖不下来;迎着亮,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使人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公寓生活记趣》)鲜亮的色彩正体现着她对生活的喜爱。文中还描写的风味独特的红米饭,工作不给力的热水器。给人很强的趣味感和生活的感觉,完全没有骚人墨客的满目愁绪,或者深刻无情的对社会的揭露。

    《烬余集》中走二十里的路去吃冰激凌;《童言无忌》中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的豪言壮语。在这本书里让我们看到了张爱玲不一样的一面,真实的有些让人吃惊却也世俗的让人喜爱。就好像卸去崇高的伪装,普通事物在她笔下有了美感和愉悦之情。

    《公寓生活记趣》中再热也要在背心上加一件小褂的电梯先生,《到底是上海人》中趋炎附势浑水摸鱼的上海人,甚至《道路以目》中用车载老母亲的邮差,炒白果的孩子。作者用幽默又略带戏谑,洋溢着赞美之情的笔写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的脸上感受生活的安慰和满足。

    总之,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核的愿望,我总觉得无限的惨伤。时代的车轰轰地向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我们只看见自己苍白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

  • 2、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800字精选8篇

    读完作者写的作品能吸取源源不断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我们坐下来写一篇读后感。最近是否在寻找一些作品读后感范文?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张爱玲流言读后感,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1)

    没有看过张爱玲红极一时的小说,最开始接触她只是因为一篇《有些人我们一直在错过》,后来再看她的散文集《流言》。也看过一点点她的《倾城之恋》。

    这本《流言》中字里行间展露出张爱玲的率真、自然,很随性的感觉。写的都是世俗生活,邻里之间,但却包含着她对人性,人生的思考。她津津乐道于饮食和生活。用最直白最亲近的方式向读者诉说她所喜好和憎恨的事物

    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她毫不掩饰的甚至有些得意的标榜自己对现实世界和生活的热爱,没有清高孤傲之感。

    新绿的豌豆,熟艳的辣椒,金黄的面筋,像太阳里的肥皂泡。把菠菜洗过了,倒在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蔑篓底上,抖也抖不下来;迎着亮,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使人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公寓生活记趣》)鲜亮的色彩正体现着她对生活的喜爱。文中还描写的风味独特的红米饭,工作不给力的热水器。给人很强的趣味感和生活的感觉,完全没有骚人墨客的满目愁绪,或者深刻无情的对社会的揭露。

    《烬余集》中走二十里的路去吃冰激凌;《童言无忌》中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的豪言壮语。在这本书里让我们看到了张爱玲不一样的一面,真实的有些让人吃惊却也世俗的让人喜爱。就好像卸去崇高的伪装,普通事物在她笔下有了美感和愉悦之情。

    《公寓生活记趣》中再热也要在背心上加一件小褂的电梯先生,《到底是上海人》中趋炎附势浑水摸鱼的上海人,甚至《道路以目》中用车载老母亲的邮差,炒白果的孩子。作者用幽默又略带戏谑,洋溢着赞美之情的笔写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的脸上感受生活的安慰和满足。

    总之,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核的愿望,我总觉得无限的惨伤。时代的车轰轰地向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我们只看见自己苍白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 3、 张爱玲《流言》散文的读书笔记

    扣了张爱玲和读书笔记两个高帽子,惶恐自己承受不住自己对下文的期待,竟不知怎么写下去了。

    “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这个时候,关了灯,躺在床上,和一部手机吐露出来的也是真真切切的心腹话了吧。

    那这篇读书笔记就记录自己絮絮叨叨的心里话。

    《流言》是张爱玲的散文集之一。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张爱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高中班级有一个叫做张玲的女孩,让我听张爱玲这个名字就觉得亲近。我喜欢张爱玲三个字读起来响亮。张爱玲原名张瑛,母亲送她上学第一天,填名字录,觉得自己的名字读起来暗调调的,遂由英文名改成爱玲。通俗得越读越喜欢,也就不再换了。

    第一次接触张爱玲(我文中所有出现的张爱玲,意思是有关写张爱玲的书籍或者是她写得书)是在母校所在地——淮南,毕业半年正值冬天,因为孤身一人,漂泊了竟然想回到母校的怀抱,求她收留我,终究还是离开了。我在等火车之寄,百无聊赖,走进新华书店,不经意拿了一本书,讲得就是张爱玲的身世。

    因为自己当时孤独无依的处境,看到张爱玲凄惨的身世,不免觉得我同她一样。可惜要乘车,只读到3/4的样子,她去香港求学就戛然而止了。终究没看到她与她爱的人之间的故事,很是遗憾。可是,那本书的名字,封面是什么样,全然不记得了。记忆中冷冰冰的下午,一个书架,一排排书,一个女孩子窝在书架的脚下看同她一样可怜的人的身世,女孩的内心彷徨无助,脸上的神情却是同情张爱玲,也是在同情自己。这个画面轻飘飘,雾蒙蒙的不清楚,可是却怎么也散不去,深深地停留在心中某个角落。

    后来见到张爱玲一句极其经典的话: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成了“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成了饭桌上的一颗饭黏子,红的成了心口上的朱砂痣。

    写婚姻中爱情的逝去,几个比喻,就将爱情败给了时间,现实,琐碎,幻想说得是多么的通彻。然而她得有多爱胡兰成,才能写得痛彻心扉,是有多才情,才能有如此妙语。

    直到现在,决定认认真真博览群书,才下了决心,买了一套张爱玲,誓必要弄清楚张爱玲,尤其是她与胡兰成的爱情。

    保留着对张爱玲爱情故事的好奇心,《流言》里收集的散文,无一篇与此相关。不搞清楚不罢休的心态,竟然想接着一本一本地读。

    看《流言》时无时无刻不感叹张爱玲的想象与细腻。最后一篇《太太万岁题记》里,切开的青椒,成为耳朵的样式。主妇们清理每一瓣里面的籽和丝丝缕缕的棉毛,是在给孩子掏耳朵。还有“头发落下,披

  • 4、 流言读书笔记

    《流言》是作家张爱玲的一本散文集。张爱玲在我的心中是海派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派、京派从上个世界初就产生了显著的差别。而张爱玲是从骨子里爱着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张爱玲或者说成是她的仆人口中的爱玲小姐,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即使张爱玲在两岁的时候曾经随父母到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是张爱玲爱着的仍然是上海,这里的上海并不包括她的父亲和后母。 这段时间认识了几位来自于上海的朋友。从那几位上海朋友身上,我看到的上海人是非常勤奋、时尚、有毅力且具有生活的小情调的。 《流言》中的“我”全是张爱玲。张爱玲在散文里写到自己喜欢一个人没事坐在巴士二层采摘树叶,或者是听市声,或者是穿过人行道上小火炉扇出的滚滚白烟。张爱玲也自嘲自己虽然是个天生写小说的人,但是却不会幽默、不会削苹果、不会补袜子,路痴,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见客这一点倒是跟我的一个好朋友有点类似,他说自己怯生。 在这本书收录的散文《童言无忌》里面张爱玲讲述了自己从童年到成年的故事。张爱玲虽然出身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官宦子弟人家,但是张爱玲的童年并不是美好的。张爱玲直到10岁才在她母亲向她父亲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次走进了当时只属于男孩子的学校。张爱玲青年时期多在外住校。有一次张爱玲返家看见亲弟弟在看连环画,这与自己当年看的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完全不是一个品位。张爱玲为弟弟着急,但是张爱玲也自身难保。那时后母已然在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张爱玲即使看到亲弟弟被父亲无端扇耳光,也只有默默端起手中盛饭的碗挡住自己眼睛里晶莹的泪水。就是这时,张爱玲也会遭到后母的嘲讽。张爱玲爱着自己的亲弟弟,她也对弟弟的习以为常而感到抱歉。 张爱玲与父亲、后母的决裂是从父亲把她软禁以后。张爱玲从那时起,身边除了母亲、朋友,仿佛能有的朋友不多,即使说出来恐怕也就只有一个朋友。张爱玲用了beverlynichols的一句关于狂人的半明半昧的“在你的心中睡着月光”来描写自己那时的心境。这时的张爱玲既充满了愤怒和仇恨,又充满了对生活的温柔。 当然在散文《爱》中,张爱玲那段关于爱情的描写也让我如痴如醉。“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草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讲的是一个悲剧。 这个关于爱的故事是这样的。早年有一个姑娘和

  • 5、 张爱玲读后感

    张爱玲读后感范文一

    看张爱玲,体会到一句话,何谓强极则辱,慧极必伤。她为何就不能有一会儿糊涂的时候?她为何就不能在这滚滚红尘里有一会儿的麻醉沉迷?

    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么平安过。时间过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

    这是她跟胡南成恋爱后写的一段话,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可想爱对于她生命的意义,然而在这样的时刻,她想到的亦是随时可以上岸。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可以看出,这几乎等同于她的信仰,信仰又怎么能和现实的生活有任何关系呢?

    说她红颜薄命亦是对的。张爱玲的美是在骨子里的,是近似于与莲花,与月光,与雪山般代表的美,是清冷的美,是出世的美,是几乎靠近于神的美。与世俗中令人温暖的美是相反的,因此她的美只能存在于意境之中,远观之中。然而这便是她的命运了,她若不屑改变,如不能英年早逝,就只能悄然孤身终老。

    古往今来,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女子还有如林黛玉,如李清照,当然前者只是创造出来的人物。艺术家有才华,创造出传世的文学作品的多不其数,然而能将自己的人生也写成一部着作的,又有多少呢?

    张爱玲的美,是以生命作为代价,是以幸福作为祭品,来追求的美。难怪胡南成的书里,总叹她惊为天人,字里行间透露出跟她在一起的沾沾自喜,然而真正要陪着在身边的,却还是小胡,小苏或是其他的女子。你说他矛盾吗?其实真还不是的。只是叹这世间,神仙偶尔是有的,然而神仙眷侣,却还真的是不易有

    张爱玲读后感范文二

    那个年代,这是一个故事,凄美而感人,无须过多言语的诠释:这又是一首情歌,潜在的情感穿越各种迷离,一生永不褪色。一生中,只有那句刻骨铭心的话维系着两颗跳动的心,心与心的感应,心与心的默契,如黑夜里的一个亮点,支撑着一个人的理性灵魂。这种寓平静中的轰轰烈烈,也许,这就是张爱玲散文《爱》的魔力。

    这是真的,我的情感随作者的坦言而触动。她该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吧!我喜欢有月的夜,月光可以柔柔地泻在月白的衫子,她爱在春天的晚上,轻轻地靠在桃树下,攀着发青的嫩枝,让情感从这里延伸,初春是美的,无奈冬意还未褪尽,她的目光一直停伫在桃树对面的那扇门,仿佛门的开启与闭合紧紧联系着所有的惊喜与感动,今夜无月,黑夜中,她

  • 6、 张爱玲小说读后感

    张爱玲小说读后感范文一

    最近因为没有电视看了,又把张爱玲的小说拿出来温习了一遍。

    不可否认,小说都来源于生活,哪个时代的作者写出的小说反应哪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张爱玲也不例外,她肯定写不出现在的摩登社会发生的故事,并且她也很少写那个时代的地层贫民的生活状态,因为她自己生活的社会阶层在那个时代算是上层社会了。所以她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小资女人。

    重新看了一遍十八春,感觉真好,在我所知道的范畴里,张爱玲应该没怎么正儿八经的谈过恋爱,可是她怎么竟这么了解恋爱中的人的心里呢!曼祯和世钧交往的一些场景,看了,都让人感觉心里很温暖。还有别的文章里的一些人情事故,如果不知道张的人,肯定会想像着她应该很擅场与交往的人。想事情入木三分。可是实际的张呢,这是我特别要想说明的自己见解的地方。实际的张,应该算是很单纯,貌似冷漠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天真的心。与一般女孩子一样,喜欢华而不实的爱情。胡兰成,看过他照片,可以说是风度翩翩,可是具体怎样的人呢,大家也许都了解一二。以张这么理性的人(看她的小说说她理性,其实她也犯最低级的错误),不应该把自己寄托给这样的人,可是呢,他害她真的很深。张是个真实的人,说自己很自私的一个人,但同时她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的负责,对赖雅的多年瘫痪悉心照顾,不离不弃。试想,多少爱的死去活来的夫妻因为一方的病体或者仅仅是因为厌倦而无情抛弃。

    张仅仅因为她的小说征服我们吗,她的人格难道不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吗。

    张爱玲小说读后感范文二

    我挺喜欢看张爱玲的小说的,但是有时候感觉人物的性格非常难揣测。倚栏轩文学网

    她的成名小说好像是《倾城之恋》,但是我更喜欢《第一炉香》。其实两篇都写的是一个题材,大背景也差不多,人物背景和境遇不同而已。

    张爱玲小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不论是小姐,太太,还是丫头,平民,每个人都很有心计,说话之前都得想到厉害关系,仿佛那个时代的人都这样?不得而知了

    《第一炉香》写的是薇龙只身在香港读书,由于生活拮据,不得已来投靠做过姨太太,现在是上流社会交际花的姑姑。

    一次偶尔机会认识了乔琪乔,一个混血的,上流社会的公子哥。她明知他不过是个富家花花公子,但还是爱上了他。为了和他在一起,接受姑姑的安排。后来她如愿和乔琪结婚。但还是忙碌,为姑姑弄钱,也为乔琪弄钱。

    整个故事里,我最不能明白的就是乔琪乔这个人。

    张爱玲小说里,对女性的心理都有很细致的描写,但是对男人

  • 7、 封锁张爱玲读后感

    封锁张爱玲读后感范文一

    常规、长态、日常生活,往往会使人不知不觉的迷失本性,丢失自我。

    当突发降临,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反而会在忙乱中真情流露。这种流露出来的真我,显现了人类自身固有的最美。

    所以大喜大悲、怦然心动、劫后余生的瞬间,才那么让人感动、心动。真实,真实的自我,竟成为了我们永远追求的梦。

    哀也罢、叹也罢,想来想去,真我就在不知不觉流逝的日子中被一层层的包裹起来,愈包愈厚,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层下面是真实的自己了。层层的包裹日积月累下来已经连皮带肉,真要揭掉,会是彻骨之痛。

    也有例外,这就是面对突发,当生活的层层包裹在突发面前一下子失去了意义的时候,真我一下显现出来。反正那些包裹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都朝不保夕,就让真我站出来畅快一回吧。

    只可惜,当生活又恢复了常态,日子又开始了它的周而复始,人们又自觉自愿的钻进那层层的包裹,将真我更深的藏在里面,又一切如旧。人生,多么的滑稽啊!

    张爱玲的《封锁》将这种滑稽演绎得入木三分,她说: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儿,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好一个不近情理,人性就是在近情近理中一点点的磨失掉了。

    70年前一个23岁女子写的故事,让如今成年的我读起来由衷地感叹:好一个精灵透彻的女子!同时又深深地为之叹息:喜欢她文字的人多,懂得她的人却那么少。因此,她的一生无比寂寞,纵有万种风情,又能与谁说?过多的才华,给她带来的是自信,不是快乐。

    她在自己的卧室里独自凭窗,孤独且不被了解,像一颗孤星,幽微的发着冷光,温暖不了她自己。

    《封锁》张爱玲读后感范文二

    《封锁》是张爱玲一篇独具匠心的短篇小说,全篇主要写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事在小说中发生了。倚栏轩文学网

    《封锁》的不同之处在于看似随意的笔调下隐藏着巨大的张力!它通过电车被封锁,描写出两个在平淡、疲乏无聊的都市生活中的世俗男女,而在某一短暂而特定的环境允许的情势之下,表现出对各自常规生活的不至于引起后果的瞬间反叛。这是一种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反逆。反映出的是一种人的本我状态,包括人类本能的驱动力和被压抑的无意识倾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会展现出本我。

    正如陈奕迅《红玫瑰》的歌词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疼爱的都有恃无恐。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轨道上,人与人都保持

  • 8、 张爱玲文集读后感

    张爱玲文集读后感范文一

    前几天看刚从省图(山东省图书馆)借的张爱玲文集这本书,其中有《倾城之恋》这部,经过几天的斗争终于看完这本书,书中的女主角是流苏,男主角柳原。流苏是一位白家六小姐,结过婚有了一个小女孩,之后一点小事,离了婚,在那个时代,离婚是不光彩的事。现如今带着回娘家避难,自己平时也赚了点钱,钱当初三年那他的钱炒股输了,家里人三嫂说流苏是扫把星,老公得了病,把娘家吃穷了。现在流苏要钱没钱,离家也离不开,在家受气还看不下去。正巧徐太太给白家七小姐说们,介绍一家大户人家,说出国留学生,家里好多财产,白家条件这么好,那我们家七小姐配不上,然而之后有些四太太和别人说;男的看不上七小姐的话,也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别人说他的两个女儿小,比男的小二十,不行,四太太说,男人喜欢嫩的。可同时刚好七小姐在旁边听到了这话生气的回了房间。可是别人又说:以前有好多阔家太太纷纷把自己女儿许配给他,他都没看上,从那他就把女人放在脚下踩。之后老太太把家里的值钱的宝贝都给七小姐带,还有好的布料拿去做衣服,就这样让七小姐和那男的见面。终于到见面的时间了,司机开车,然而只有一辆,只能坐五人,七小姐和六小姐都坐在了前面,后面有一位徐太太,此时四太太没急着上车,说;等两个女儿,七小姐听了很生气,六小姐小下车,七小姐不让下,之后他们赶紧催着要走,实在是坐不下,只好那两个女儿没去成。

    七小姐相亲回来了。此时的她不高兴,急忙把首饰摘下,太太们问怎么了。太太们就问去的人,之后听说是看电影她在那等的妆都掉了,然而又说跳舞,七小姐明明不会跳舞,就这样流舒和那个男的跳起了舞。太太们在流舒的房间附近出特意让流舒听到:说流舒跟她老公学会了这招,会勾引男,说的话处处伤人。很长时间徐太太都没有来白家,徐太太突然有一天来到白家说:她老公去香港,他和老公一块去,七小姐的事就放一下,由于那男的出国去新加坡。六小姐的那事,介绍的那男的有老婆了,突然插进一个做小三不合适,就这样刘小姐的事没指望了。要不我们去香港,六小姐也去,顺便照顾我的孩子,路费我出,此时徐太太等六小姐的回话,六小姐之后就答应了。他们收拾了行李,就这样坐上了轮船,抵达了香港,流舒不知道柳原在香港等她。靠了岸,下了船,流舒看见海边的风景,男男女女,之后顾不上看风景,急忙回到旅馆,此时柳原在旅馆等他们到来,徐太太一家把行李拖到房间,随后流舒和柳原说话,你怎么没去新加坡

  • 9、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范文一

    那个年代,这是一个故事,凄美而感人,无须过多言语的诠释:这又是一首情歌,潜在的情感穿越各种迷离,一生永不褪色。一生中,只有那句刻骨铭心的话维系着两颗跳动的心,心与心的感应,心与心的默契,如黑夜里的一个亮点,支撑着一个人的理性灵魂。这种寓平静中的轰轰烈烈,也许,这就是张爱玲散文《爱》的魔力。

    这是真的,我的情感随作者的坦言而触动。她该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吧!我喜欢有月的夜,月光可以柔柔地泻在月白的衫子,她爱在春天的晚上,轻轻地靠在桃树下,攀着发青的嫩枝,让情感从这里延伸,初春是美的,无奈冬意还未褪尽,她的目光一直停伫在桃树对面的那扇门,仿佛门的开启与闭合紧紧联系着所有的惊喜与感动,今夜无月,黑夜中,她已忘记了自己的美,她的执着已忘记了自己是位小康之家的女儿,她忘记这是一种叛逆,她在乎的是那份感动。

    噢,你也在这里吗?轻轻的,话语简洁得连一个字也容不下去。是男性特有的女性羞涩?是惊奇发生的激动?彼此的无言,生怕更多的言语,都会惊动周围的小生命,破坏了无声的美。彼此固守着那一段距离,那一份清泉般的美丽。他会发现她今夜的美吗?他为何要保持着那段短短的距离,相识而无语,那份最真挚的情感、最纯真的爱恋为何深藏心底不敢轻易地表露!也许是家庭的缘由,也许是无形的网,也许这是对传统无声的背离。春天的晚上,桃树之下的邂逅,无言的默契,那一份寂静的黑色掩饰不了内心的狂热,静与动的比照,恰恰给我们留下如诗的空白。想象也因此而美丽,张爱玲正是用真实的粗线条描绘出她的理想主义。

    就这样就完了无声的美让人感到缺憾,以至于历尽种种苦难之后,这种美变成生命唯以回味的爱恋,现实的无奈同时让这份爱恋倍受时间无情的煎熬。

    没有早一步,也没晚一步,正好赶上了。就是那句话构成一段美丽而没有结果的缘,张爱玲跳跃的笔触时刻捕捉着情感的触动与两极感受的隐性描写,蒙太奇的画面、理想与现实中的碰撞,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美的无奈、美的缺憾,也许山盟海誓能代表轰轰烈烈的爱,但这比不上为爱无声守候的美。

    我要一片蓝天,自由地飞;我要像一阵云烟,无声无息的美。也许精神之恋是不完美的,那个年代,爱无须表白,无声的缺憾也是一种美的演绎。

    张爱玲是个响彻文坛的名字,在我,其实更喜欢把她看成一个值得去肯定的小女人。只是生就带着一股灵敏的锐气。

    张爱玲也毕竟是张爱玲,短短几百字,便很清晰的浮现了初恋的美好。真正的悸

  • 10、 心经张爱玲读后感

    心经张爱玲读后感范文一

    张爱玲的作品中,我顶中意那篇并不出名的短篇小说《心经》。它像天边一朵淡淡的微云,没有风情万种的浓烈,却一直余韵未了,久久回荡在心里。那一年,23岁的张爱玲已经红遍上海滩,她奇装眩人,才气放恣,不可一世地自恋着,如她自己坦言的那般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在乱世里,她写人间烟火,她的那些女主角,个个失心疯般,爱得毫无道理,也没有退路。张爱玲的心里也是活着一个乱世的,她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心经》的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和父亲间相爱的故事。二十岁的许小寒,有着完美的家庭,不错的追求者,这个年纪的孩子,也许所有的心事,就是学校的功课,周末的郊游,和橱窗里的漂亮裙子。可二十岁的许小寒,她所有的心事和秘密与父亲相关,那个四十岁不到的男人,和小寒一起去看电影,会被误会是她的男朋友。

    整个故事的调子是寂寥的,天地般苍茫寂寥。

    她坐在栏杆上,仿佛只有她一个人在那儿。背后是空旷的蓝绿色的天,蓝得一点渣子也没有这里没有别的,只有天与上海与小寒。典型的张爱玲的语言,让人心惊。

    小寒的父亲许峰仪在十多岁的年纪便结婚生子,因此在小寒二十岁的时候,他还是个四十岁不到的优雅男人。小寒与父亲间的默契,还有两人间奇怪的气场,在故事的中段才被点破。然而小寒的爱是绝望的,她二十岁了,不能再赖着不肯长大。二十岁生日的当晚,小寒在沙发上搂着父亲的脖子,眼泪扑簌簌掉下来,纵然母亲自动隐退,淡得像个符号,她的爱也是不可能的,没有退路。许峰仪当然心知肚明,除了孩子的天真,小寒没有一直待在父亲身边的筹码。许峰仪自然而然地爱上小寒的同学段绫卿,那个长得与小寒相像的女孩子绫卿看上去凝重些,小寒仿佛是她立在水边,倒映着的影子,处处比她短一点,流动闪烁。也正如母亲说的那样,你爸爸不爱我,又不能爱你,所以他只能爱绫卿,把对小寒的一腔温柔转移到绫卿身上。

    一个唯美的故事,尽管有些病态,还是好看的。我始终觉得张爱玲有恋父情结,因为童年父爱的缺失,也因为在她的两段爱情里面,她都像那个天真的许小寒,需索着父亲般的爱。

    在小说的世界里,张爱玲写遍人世间最凄凉最绮丽的爱情,她也懂得人性的不纯粹,因此有了那些爱情里的女子曲折幽深的心事和计较。然而文字与现实始终是隔着一层距离的,当23岁的张爱玲遇见胡兰成,一点脑筋都不肯动了,不动脑筋只动心,人生在撒手的一刹那,奋不顾身地成就一段旷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1-16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2-02-04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5

  • 2023-03-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2-12-20

  • 2019-09-23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张爱玲流言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张爱玲流言读后感、2024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