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 > 地图 >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2024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范文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相关栏目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热门栏目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推荐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

(共 1471 篇)

  • 1、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模板12篇

    读后感大全栏目推荐你阅读“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等专题内容。

    读书可以精彩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感受不曾体验过的生活。无论读多少次作者写的作品,心里都会有很多想法,为了不忘记心中所想,我们通常决定写一篇作品的读后感,你是否正在为写作品读后感犯愁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篇1)

     初读《倾城之恋》,庆幸白流苏终于有了平凡的归宿;再读,则多了几分对白家那些三爷四爷的势利眼的鄙视、对范柳原初衷的怀疑、对流苏处境的同情;而现在细看来,不禁感慨颇多。

    白流苏无疑是值得同情的。离过婚,在娘家人的闲言冷语中度日,白公馆的人拿她的再嫁当个笑话,却又迫不及待地打发她出门。所以,流苏也迫不及待地要离开,报复性的,她找上了范柳原。这个范柳原不是个好货色(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场战争,那么,流苏的结局将会沦为她自己也不屑的二奶)。范柳原是个情场老手,喜欢自由,不愿被婚姻束缚(也和他自己的身世有关),他不愿和流苏结婚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对流苏来说,结婚是头等大事、急事。因此,两人的矛盾、争吵就不可避免。流苏在白公馆的处境对流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她和范柳原约会,是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心态。她不断地揣测柳原的心思、分析他讲的话,目标就是婚姻。范白两个人在相互的拉锯战中,流苏一只脚跨进了姘头之门。

    《倾城之恋》精巧的构思就像是精雕细琢的玉器。作者看似将结局往一个悲剧方向上推,但却由于一场战争,流苏和柳原意外得到了一个最平凡也是最美好的结局。我认为,张爱玲先生对范柳原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柳原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另一方面,范柳原又是不负责任的浪荡子和心计深重的人。但我还是认为,张爱铃先生是偏爱他的。作者理解甚至同情他的所作所为,她借他之口说: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仿佛柳原是个忧伤的男子,有不得已的苦衷。这让我想起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恋爱,让我觉得张爱玲先生对这场邂逅是无悔的。她给范白一个完好的结局,正是内心对爱情的期待。

    与同时期的作家相比,张爱玲更以其细腻的笔调,在一片严峻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笔下的人多是市民形象,小奸小坏之人。她对人性的理解深刻而无情,因此她仿佛永远冷静地隔岸观火,洞察世事世情。不过对白流苏和范

  • 2、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读后感系列

    写好作品读后感都有哪些细节呢?阅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受到了触动。通俗讲读后感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为您整理了《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读后感》,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读后感 篇1

    近段,听朋友推荐读张爱玲的作品,对张爱玲其人早有耳闻,只是无缘拜读其作,偶然看了电视剧《倾城之恋》,心有所动,便买了一本细琢,想体味一番书中描写与剧中演绎的落差究竟在何处?

    相比而言,我更欣赏剧中的白流苏,文雅而不缺浪漫,庄重而略带叛逆,任性而又不失自尊,一个在娘家众亲人的讥笑,冷漠和无情的压力之下,而致使她不得不选择离开的女人,她想要独立却无更大能力,想要自强而又奈,抱着对爱情的一丝侥幸期待和违心不为,而被迫投入范柳原的怀抱。她虽不值得尊敬,却也没让人感觉可悲,可怜!

    范柳原邀白流苏的香港之行是“用心”的,而白流苏的接受也有“有心”的,一个“用心”用在“只想曾经拥有,却未想天长地久”,一个“有心”有在对爱情的“侥幸”期待,敢用一生去做筹码,范柳原认定白流苏无力逃出他的“手心”,白流苏赌定自己将会是范柳原一生牵挂不忘的女人。不仅仅是因为她被范柳原的风度和魅力所征服,还为了摆脱那最痛苦的成分—————家庭的'压力!因此,她不惜将自己暂时“沦”为情妇!

    如果不是香港城市的沦陷,也许真的改写不了白流苏“情妇”的无奈命运,之所以范柳原最终会选择和她结婚,她在某种程度上真的应该感谢战争!在战争中,让两个对爱情都存有私心杂念的人彻底结合在一起,真切感受到:当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当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逃命生存,而唯有他们彼此还可以相互拥抱,相互依靠,乃至相互安慰,掩护,生存时,在那一瞬间,两个人内心的自私转化成谅解和真诚,两颗心才紧紧地贴在一起。是呀!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人生尚且如此,何况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死离别都由不得我们个人来支配,可我们能够选择,并且能够做到的是,永远和相爱的人,一起手牵着手,微笑着,一直走下去,一生一世都不离开!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读后感 篇2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却《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尾巴。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着不妥协。

  • 3、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精选

    阅读一本好书,就像爱充满了整个世界。重新读了一遍作者写的作品,心里有了一些新的感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后写下来的感想。有哪些作品的读后感模版值得借鉴呢?有请阅读编辑为你编辑的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 篇1

    轻轻开启书的扉页,缕缕墨香如醇醇杨柳风,在心间萦绕书香氤氲中,我与李白·杜甫畅谈诗歌,与鲁滨逊一起冒险,同曹操纵论天下英雄,和林黛玉一起品味葬花词。

    近几天读了张爱玲的>。我喜欢张爱玲,喜欢她冷眼看繁华的清冷,而,《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笔下唯一温暖而琐碎的爱情。这个爱情以一个大悲惨为前提为背景。其中生死离别都只在毫厘之间,只有片刻之差,所有的一切都全在命运中。故事中的男女主只是命运手中牵船上的玩偶,比起外界的力量,他们不堪一击。命运通过战争成全了他们。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总得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的选择。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还是清醒的,“现在你可该相信了,生死契阔我们自己那做得了主。”一个善于低头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让他在放纵劳累之于有一个去处。男人的归宿终究只是一个女人。

    喜欢小说的最后一段话“流苏到了这个地步反而懊悔她有柳原在身边,一个人刚富有了两重身体,也就蒙了两重危险。一颗子弹也许打不中他,也许打中她。他若是死了,他若是残废了,他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她若是受了伤,怕拖累他,也只有横了心求死。就是死了,也没有孤身一人死得干净爽利。她料着柳原也是这般想,别的她不知道,这一刹那,她只有他,她也只有他。

    读《倾城之恋》初读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现在放才觉得,悲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张爱林这个清冷的女子,总爱将残忍的真话隐在淡淡的哀愁里不经意间说了出来,让人分明感觉到哀伤却又毫无办法。张爱玲的文字为我筑起了一个清冷的梦,一个艺术的梦。

    书能香我何必花,品读张爱玲,让那令人心颤的的清冷装点我的梦。

    读书真好,如品香茗,余音缭绕,沁人心脾。读书是休闲,是收获,同时也是享受。读书为我筑起了一个梦。读一本书,写下一个梦。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 篇2

    初读《倾城之恋》,庆幸白流苏终于有了平凡的归宿;再读,则多了几分对白家那些三爷四爷的势利眼的鄙视、对范柳原初衷的怀疑、对流苏处境的同情

  • 4、 热门读后感:张爱玲赤地之恋读后感范本汇集9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热门读后感:张爱玲赤地之恋读后感范本汇集9篇”,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张爱玲赤地之恋读后感 篇1

    在这算不上传奇的传奇里,只有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题记

    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面寻找传奇。似乎张爱玲的写作都离不开这样一条矛盾的宗旨,但就是这样一种情感纠结,价值错位的安排,才使她在华彩益彰的文坛走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大凡传统的爱情模式都摆脱不了类似三毛、琼瑶古典浪漫唯美的神话格调。我们膜拜的爱情常态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山盟海誓;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信誓旦旦。。但在《倾城之恋》中,这种被我们视为必不可缺的元素却通通找不着影子。是的,里面也的确没有。

    张爱玲的爱情惯性呈现的几乎是一种悖乎伦理,暴露人劣根性的病态。例如,《倾城之恋》中的女主角白流苏并不是琼瑶笔下冰清玉洁的大家闺秀,而是一个离过婚的,并有点灰颓的女子。男主角范柳原也并非是一个超凡脱俗的正人君子,顶多算个风流倜傥的富款大少。而他们之间摩擦出的爱情火花却并不亚于那些被圣化的男女。因为爱得世俗,所以才显得真实;因为不类同于爱情神话,所以它才成了世俗爱情里不可小觑的神话。

    《倾城之恋》并未过多局限于以背景环境渲染人物。她顶多在故事的开头谈到:白公馆有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忽忽悠悠过了一天,世上却已经过了千年。在这压抑的阐述里,我们不难想到生活在这馆里的主人公-----白流苏的单调和孤独。在旧式年代,流苏只能顺理成章地陷入价值观的误区,认为: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所以她急切想找到另一个能安放自己青春和情感的归宿。命运的调侃,让原本和自己妹妹宝络是一对的范柳原义无反顾地钟情于她。在范柳原的热烈追求中,她有过徘徊,有过退步,但再多行动和言语都是不能和心与之抗衡的。

    范柳原说:中国化的外国人,顽固起来,比任何老秀才都要顽固。他对流苏的爱也确如自己所言------倔强,顽固。而也正是这种无所顾忌的放肆他才得以俘虏流苏铜墙铁壁的心。他出口成章的情话似很狡黠,但又让人顿生一种蠢蠢欲动中纯粹的被征服。流苏则觉得自己的最高理想

  • 5、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范文)

    张爱玲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著作,然而我对《倾城之恋》情有独钟。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重温一遍,每读一次我便对它有一个新的认知。起初,我是被它的书名吸引,继而开启了阅读的大门。读到“流苏不知道,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的爱情,还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确实,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与范柳原。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倾城之恋》的情节很简单,讲述一个离异后寄居娘家的白流苏遇上了一个热衷风花雪月的花花公子范柳原,白流苏急于寻找一个归宿。然而,范柳原却因童年的悲剧,对家庭的责任心泯灭了。在两人步步为营,玩心理战术的一番爱情角逐后,故事最终以大团圆收场。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感到深深的快意,战火中成就一段倾城之恋。经过细读与深思后,虽然结局圆满但总有些难以释怀的感觉。“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从这句话中,我觉得范柳原没有放弃他原来的世界,他依旧是那个逢场作戏的范柳原。白流苏虽然得到了她所期待的婚姻,她得到范柳原的爱,但却不是全部,白流苏无疑是可怜的。“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觉得范柳原同样是可怜的。在这个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社会里,范柳原是个饱经风霜的人,即使他与白流苏成为夫妻,但并没有真正对白流苏敞开心扉。

    张爱玲说“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我觉得那个时代的女性是可悲的,女性的社会地位价值要看她的男人,女人要依附着男人才得到尊重。白流苏要去香港了,她所谓的家人不敢得罪她。在她一无所有地回来后,就只是一顿冷嘲热讽。张爱玲的作品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她笔下女性是新时代下的旧女性,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曾看过有人评论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

    读完《倾城之恋》,我看到最后一段话“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苍凉的故事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悲凉感。我认为《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给自己一个童话,张爱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都市作为背景,展现了人性的堕落,精神的扭曲等等,给人一种苦闷压抑的感觉。看了张爱玲的作品,我觉得她有一个自

  • 6、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旷世传奇爱情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这是一部对爱情、婚姻以及人性的探讨的作品,是一部讲述在战乱及其前后要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越是具有争议性,它的价值就越大,我们感叹作品中旷世传奇的爱情。小编今天带来了几篇关于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旷世传奇爱情(篇一)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却《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尾巴。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着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的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但究竟与爱情不大相干了。这时候各自面对的人儿都成了种类物,可以替换的。若是换了些时候,换了个光景,他对面兴许是另一个女人,她对面也兴许是另一个男人。

    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样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恐怕还是要受道德谴责的。白公馆无疑是守旧的,他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在家里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再无其他。寂寞倒是其次。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这样的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或许仍是无关爱情的。

    这便是她为何一再矜持,不想经他的激将,“自动投到他的怀里去”的原因。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

  • 7、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书笔记

    说起张爱玲,大家想到的首先是她的文学,其次便是与胡兰成的一段婚姻。我是喜欢张爱玲文字的人。她的小说中把人性的弱点、黑暗硬生生的刻画出来了。但是每次读她的小说,读着读着,最后只剩下了悲凉。她笔下的众多人物,不是典型的才子佳人,不是盖世英雄,也不是革命热血青年,他们是生活在现实中,是我们身边每一个人,也可能包含我们自己。

    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样的生活才能让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子写出如此犀利洞察人性的小说?《倾城之恋》,一座城市的倾覆,成就了一对爱情,很美好的爱情。但是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知道,这篇小说根本表达的不是这样的。一个落寞贵族的小姐想要找到一个长期饭票,而男人却不想结婚,两个各取所需的男女在情感上的互相较量,从他们的较量中,我们可以洞悉作者笔下每一个人物的灵魂以及面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困难。谁也没有办法指责他们,当时的社会如此,混乱不堪。好在结局是好的,对他们来说,也只能如此了。

    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感情,在世人看来,很匪夷所思。张爱玲一个出身贵族的世家小姐,为何会爱上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呢?读张爱玲传记的时候,张爱玲第一送给他胡兰成自己的照片时候,照片背后写到:“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可她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了解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是那样高傲的一个女人,在爱情面前也变成了一个普通女人,低眉顺眼,底到了尘埃里。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胡兰成是非常会讨女孩子欢心的。

    两人的结合在当时应该也是令人震惊的,毕竟当时张爱玲是文坛新秀,前途一片光明,而胡兰成就毕竟尴尬了。文人一向有着自己的铮铮铁骨,自己的傲气,面对大才女选择了一个汉奸,自然震惊了。其实张爱玲是那种缺爱的女子,从小受家庭影响,形成了独来独往的孤傲的性格。而胡兰成恰恰弥补了这些,他懂她的文字,懂她的人,更懂她的心。再加上,胡是那种特别会讨女孩子欢心的人,甜言蜜语是张口就来,张爱玲不动心都难。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走在了一起,但现实中,张爱玲和胡兰成没有一直走下去。他们在婚姻的路途中,按下了暂停键。我一直认为这样做是明确的抉择,但是对于张爱玲呢?胡兰成爱过她吗?至少张爱玲为这段感情付出真的。

  • 8、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300字(3)篇

    《倾城之恋》是个很美好的故事。

    白流苏:历经沧桑的成年女子,眉目清秀姿色尚存,结束了一段不如意的感情,经受着世俗的冷眼,哪怕是家人,亦有轻视,认为她不再有翻身的可能性,极尽冷嘲热讽。她亦无谋生的资本,只好忍耐着生存,心里有着卑微亦有自尊,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在哪里,只因不愿意将就那个不爱自己的人,面对看不到尽头的生活,没有逆来顺受,选择了一条较勇敢的路。

    范柳原:放荡公子哥一样的存在,但在文章中并不是从正面描写,而只是太太小姐们如此传言而已。太太们想把女儿许配过去,小姐们想搭上这位钻石王老五,如此趋之若鹜,所以凭添了他的自傲。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太太小姐们未达到自己的目的,未免气结,说话有口不择言的可能性。

    流苏成天郁郁寡欢,陪妹妹去相亲,本意作陪衬,这一陪衬就衬出了一部倾城之恋。

    范柳原看上了她,一次舞蹈,念念不忘,请徐太出面,将流苏诳到香港。

    一位是感情失败,有几分清醒,更多的是无奈与无力,封建落败家庭的小姐,“近三十的女人,往往有着反常的娇嫩”。一位是留洋归来,几分精明,几分放荡的青年。

    这样的两个人相遇,步步为营小心翼翼,互相试探互相远离。明明已经起了意,眉目流转之间皆是情,却还是忍耐着不表露声色,互相贬损奚落。他对她时而一本正经一往情深,时而又游荡不羁。谁都无法跨出一步,像少年人样敞开心扉去爱,所以互相气恼互相折磨。

    流苏想要一份生活的保障,离开大家庭窒息的环境,她开头根本也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找个可靠的男人生活,这样的思想也是人之常情。因为她知道自己,既没钱又没有养活自身的本领,虽颇有几分姿色,但再美的容颜亦如昙花一现,很容易就过气,所以她对自己不敢抱希望。而范柳原有着几分精明,几分玩世不恭,不想用婚姻束缚了自己,但他对流苏也有着那么一点深情,在香港刚见面,就敢于对流苏说,我在这儿等你呢。是不是有点轻浮了,但又未尝不是真情实意。

    幸运的是,因为一座城池的倾覆,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在生死天灾面前,所有的算计,计较暂且放入一边,只想好好爱,尽量爱,城池的倾覆,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范柳原表面上放荡不羁,放浪形骇,没个正经,比方他说“我不能想像你穿着旗袍在森林里跑,不过我也不能想象你不穿着旗袍”,是不是油嘴滑舌很流氓?但同时,他

  • 9、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_900字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900字

    与其说张爱玲老师是作者,我却更愿意相信她的另一重身份,画家,亦或是一名资深的摄影家。她将那古老,封建,悲凉的深宅旧院刻画得如同一张老照片,引人无限遐想或反思。 金锁记,看时只觉跌宕起伏,看完内心久久不得平复。回头仔细一琢磨,才惊觉,原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无非是些最寻常不过的生老病死。 姜公馆中没有如苦情剧那般,妯娌明争暗斗,叔嫂暗度陈仓,即便在姜老太太过世后,九老太爷或许在分财产时的稍有偏颇,那也全不影响七巧母子下半生,在毫不劳作的情况下的炊金馔玉。七巧也没有枉顾伦常和季泽双宿双飞,纵然,季泽确实是有奔着七巧钱财的成分,但也不得不佩服七巧,她的确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一眼就能看到洗尽铅华最赤裸裸的现实。是对这个世界有多失望,才会丝毫不为自己心爱之人所动,只愿守着点毫无生气的钱财过日子。 大抵,这也是她作为母亲的最后一点责任吧。 然而她那病态的教育方式(或者不能称之为教育),却全然抹煞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功劳。她扼杀了长白长安童年最纯洁的快乐,她痛恨着那些个旧思想,却给长安裹了一年脚(那时已不时兴),她自己嫁得不如意,却一步步将苦命的儿媳芝寿逼死,破坏了儿子婚姻,又拆散女儿的爱情。 她像一个张牙舞爪的刺猬,身旁每个人,无不伤痕累累,痛不欲生。 然而即便如此,也没能换来一点点,哪怕是一点点回应。 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她自己已经被掏空,成为一个瘦小的老人,没有什么可蚕食瓜分的了,便由着性子去祸害别人。 她是可恨的,同时也是最可悲的。她既反抗着旧社会,却也代表着旧社会被所有人厌弃着。 芝寿最后也没能找到一条汗巾子来上吊,终于郁郁而终,长白依旧流连妓院,长安的爱情无疾而终,因为她们都是选择向命运妥协,向七巧低头。 只有绢姑娘,吞了生鸦片自杀了。 然而也只如一颗慢镜头落下的石子,滑入水中,溅不起半点水花。 也如同七巧苍老的另一面上的,那一滴懒怠去揩拭的眼泪,由它挂在腮上,渐渐自己干了。

  • 10、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_700字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700字

    两个萍水相逢的男女吃顿饭跳舞,说什爱情,鬼相信!流苏是个无依无靠的离婚女子,凭美貌换长期饭票,她勾搭范柳原无非是图他的钱。柳原算准了她只能做他情妇,他也是个卑鄙无耻的花花公子。这对男女各怀鬼胎,此时恰逢香港沦陷。两人狼狈而逃在共患难中生出点真情,这对自私男女彼此谅解和接纳了。张的笔下许多爱情故事,《倾城之恋》算是结局比较好点,毕竟白流苏得到了范柳原的爱情和金钱。

    少女时代的曹七巧,活泼可爱惹人喜爱,追求金权而嫁到姜家的瘫痪二少爷。在长期压抑和煎熬中人性逐渐扭曲变态!被黄金枷锁套住,残害儿媳,断送女儿婚姻。不管娘家和儿女,真是闹死了,她还喜欢季泽这个小叔。其实她明知季泽是小人,只是想骗她钱而已的。

    薇龙贫穷,只能向姑母求助,其实并无亲情,只有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在豪宅华丽的生活中薇龙迷失了自己,她的虚荣和物质欲战胜了理智。直到无法回头时,把希望寄托在婚姻上。她明知乔琪放荡纨绔,却还是嫁了,其实就是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连她都自嘲自己已是一个娼妓,小说戛然而止。我们都能猜出她婚后生活,当她再无利用价值时,被抛弃。

    言丹朱是非常好的女孩,乐于与聂传庆沟通交流。传庆是个被人磨了二十年早已一成了个精神残废的变态人,为发泄内心的怨恨,把丹朱往死里踢打。言丹朱没死,聂传庆逃避不了的。

    许小寒的爱是乱伦的,不解释。许峰仪是伪君子,对许太太、许小寒、绫卿的伤害不言而喻。段绫卿放弃合适的龚海立,她跟小寒长得像,又不是峰仪女儿。峰仪给她金钱和物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振保,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男人无选择了哪一个,日久不会懂珍措,反而更怀念当初没选择的那一个的好

  • 2019-11-16

  • 2019-11-12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06

  • 2023-03-22

  • 2019-09-25

  • 2019-10-28

  • 2019-10-19

  • 2023-06-20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2024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