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 > 地图 > 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2024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范文大全
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相关栏目
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热门栏目
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推荐
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

(共 2379 篇)

  • 1、 醉花阴:张爱玲传读后感1500字(3)篇

    初吻2019年一百本书单计划2/100n第二本《醉花阴:张爱玲传》nn1.“她微微昂着头,嘴角紧抿,没有笑容,没有言语,宛若人生在世,没有任何的牵绊可以撩过她的心,入驻她的梦,她那么飘逸出尘,淡泊似絮。 ”n2.“她以文立世,以冷处世,以静离世。有苔藓墨绿的清香,有烈风冰冷的决绝,亦有月亮柔美的距离。让人看不懂,想不透,只能在发黄的书页与相片里,追溯她遗世独立的美!”n3.“他们说失去的都是美好的,留下的都是遗憾的,我无力反驳,但我唯一肯定的是,我们谁也无法阻止岁月的年轮一天一天辗转。”n4.“要吃到香甜的松子糖,同时亦要接受奇苦的黄连汁,这是人生滋味最初,最直接的教育方式。”n5.“缘分是什么?他们说缘分是前世的一种修为,只有功德圆满,今生才会相聚,携手共写命运的乐章。”n6.“亲情亦可单薄如纸,不知道是人类的悲哀,还是对人性的讽刺?”n7.“他们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很多时候,人之初,性本私,我们只能自私地看到自己的痛,自己的无奈,自己的利益,所以才会有家庭的悲剧与历史的黑暗。”n8.“中国向来不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一般常人也习惯于将自己的价值与追求,紧紧系在社会秩序中的一个位置或者环节上,以来求得别人眼中的成功,就算失去生命中真正美好的事物也在所不惜,可悲,可叹,可笑!”n9.“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人都是独立生存的个体,但人之秉性不同,所形成的空间色彩亦不同,有人生来便会结交到很多朋友,但有人一直孤单,却享受孤单。”nn喜欢这本书的描写,细腻。也喜欢张爱玲这个人,坚韧。发现这本书很久以前就看过了,用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着张爱玲这一生坎坷的故事,因为她的坚韧她的冷清她的才情,让人合上书以后久久不能平复。今年的书单任务其中就要把张爱玲的小说看完,加油!n

    这本张爱玲传要比前一本三毛传好许多,无论从文采上还是内容的真实性上,都觉得比上一本三毛好,足以展示作者的文字功底以及写作态度。

    很多年前喜欢三毛,学生时代吧,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熟识了更多优秀的女作家,当然对三毛的喜爱依然不减。接触到张爱玲的文字居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触动,再加上对她本人人生轨迹的了解,竟更加喜欢张爱玲了,她像极了一朵开在红尘之中的雪莲花,像凡人一样汲取这俗世的养份来维持生命,又以一朵莲的姿态傲然于世,让生命点燃自己炫彩的人生,又让生活孤寂于生命的深处……

    不记得曾经在哪本书里看过张爱玲喜欢反复

  • 2、 腾讯传读后感3000字

    腾讯传读后感3000字

    顾强

    吴晓波写《腾讯传》从2011年开始着手,2016年截稿,前后用了5年时间,走访了腾讯60多位各级管理者。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

    裂变中的互联网经济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由此造成了观察和定义的困难。这如同没有一个摄影师、画家或者记者,可以准确的描述乃至定格一座正在喷发中的火山。

    因此,吴晓波放弃了“宏大叙事”和“原理架构”,而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企鹅帝国发展过程中细节的挖掘和铺陈上。

    由于每个人经历不同,看完一本书所能得到的共鸣和感悟也不尽相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完《腾讯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大学与创业

    大学时代的经历对个人以后的发展影响都会比较大。马化腾在大学里面就自己钻研c语言和dos下的图形化编程,是大学机房里面的“捣蛋”高手,经常用程序把电脑锁死,霸占电脑。

    马化腾班主任说,每次她巡视宿舍,马化腾和张志东都在看书或者操作电脑,而其他同学由于没有电脑,都在闲聊或者做其他事情。

    正是这些积累,马化腾大四实习的时候就实现了一个图形化界面的股票分析系统,并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实习的公司。1993年,5万元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3年的工资,还是相当可观的。

    联想到我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是1995年上的大学,我们有5个同学组建了一个计算机兴趣学习小组,对于学生来说,当时电脑还是很贵,好在南京珠江路有电脑租赁业务,于是我们就用租的方式,搞来几台586电脑。也正是大学的这个经历,我毕业后选择了程序员职业。

    腾讯5个创始人中,4个(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都是高中同学。同学之间的互相信任,加上能力上的互补是很容易一起来创业的。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在瞎想,我们当时兴趣小组的5个人,性格和能力也是互补的,如果有人提议一起创业,或许还真能作出点改变世界的大事,哈哈。今年上半年在一个公司内部培训中,讲师要我们现场给最想感谢的人发一个短信,我当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带我们兴趣小组的黄水清教授。借写这篇文章的机会,我想再次对黄老师表示感谢。好的老师、好的同学是终身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创业的起点一定来自于平时的积累,或许是大学时候做的一个系统,也或许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对一个行业的沉淀。

    1998年马化腾找张志东提议创业,要做一个“无线网络寻呼系统”,正是基于他在寻呼行业的积累和洞见。当然,真正开始创业后,最终的发展方向可能跟计划相差甚远,重要的时候

  • 3、 张爱玲传读后感1000字

    张爱玲传读后感1000字:

    作为一个当当云阅读的忠实粉丝,我现在大部分的书都是用当当看的电子书。下面这三本步不例外。这本书很不错,就是排版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她的字体太小无法放大,而且无法把我想要记录的句子记录下来,这算是这本书的唯一的缺点了。

    《初妆张爱玲》《盛妆张爱玲》《卸妆张爱玲》这三本书就是张爱玲对自己的自传了。我一口气直接把这三本书读完,说明这书真的无法形容的好,张爱玲自己也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初妆张爱玲》,讲述的是她早年时期,家人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下处于一个怎样的时期。还有她求学路的艰辛。

    《盛妆张爱玲》人刚到中年的时候,荷尔蒙总是会使人向往一种美丽的爱情。我们伟大的作家张爱玲也避免不了,她陷入了胡兰成的坑中,这个时期比较的漫长。张爱玲形容“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觉得胡兰成爱很多人,不要紧,她可以和别人分享他。可是这种不对等的爱情是不会走到最后。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求签的章节,鸡鸣寺求签:花无百日红艳,富贵难久相伴,易为盛名所累,晚境尘世飘零。看完这个书,你会发现这就是张爱玲的真实写照。

    《卸妆张爱玲》晚年,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美国,从炎樱家到救世军,从救世军到文化救济处(一个写文暂时收留文人的地方)。她总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基本上都是在搬家。在这期间她遇到了赖雅,她的丈夫,赖雅带给她的也是快乐与痛苦并存的。

    张爱玲的一生在我看来称的上是悲惨,不过那个时期又有几个人过得好呢。她自己也说“我确实处于一种谵妄状态,人生好像不再是荒凉,它把我推到绝境。”“好像我年复一年,步步走的都是绝路。如同一个人只剩下两个铜板还给人要了去,太悲惨了。”

    在赖雅离世的时候,“我虽然卸下这不堪负荷的重担,可是我这世界再也没有一个可以依靠或倾述的亲人了。偌大的世界,绝对的孤独,尽管我早已经预备着这一刻的到来,但是同样,我一生中无论多早为生命的残破忧患预作准备,当那一刻来临,我还是要痛苦一场的。”“这些天,不,这些年,我实在是太累了。”

    时代造就了她,同时也让她体会了人生八苦。人总会逃不过钱、情、命。她的一生大部分没有钱,爱情、亲情也不得其所,友情算是比较完美的,晚年病痛缠身。

    看完这基本书,我想去看看她的作品。肯定很不错吧。作者:欣雪

  • 4、 张爱玲传读后感

    张爱玲传读后感范文一

    捧读张爱玲的作品和关于她的传记,已是三年前的主要业余生活了。一直想写写她,但是推迟至今才动笔。这包含了我对她的敬意,也代表了我在冷静地思考。

    做为李鸿章的重外甥女,她是真正的格格身份的作家。我喜欢她的小说〈金锁记〉。她把七巧塑造得那么个性鲜明。被金钱扭曲了的灵魂,是那么让人恐怖。遭殃的竟然是她的一对无辜的儿女,这又让人对她产生同情。曹七巧是中国版的老葛朗苔。

    这位政治文盲的纯艺术作家,这位生活悲观的女作家,不愧是乱世才女。看了〈看张〉,更让我感受到她就是中国式的乱世佳人。红颜出乱世,命运多悲伤。

    张爱玲传读后感范文二

    看完了整个的张爱玲传,心里委屈的怕又是要许久才能平复。

    不知我是纠结张爱玲,还是在纠结自己。我喜欢她,但我却也讨厌她,面对她我好像在面对着一面镜子,我是她的影,亦或她是我的镜中相。我该怎么去描述我对她的怜悯与疼惜,我该怎么表达我心里叹息未能跟她在一世停留的遗憾,也许那样,我们都不会感到如此孤单。

    但是,我们阴阳相隔,我只能从她冰冷的文字中似有似无地猜测她之时的心情,我也只能从历史教科书的残骸中寻找她所停留的那个世界发生的故事。我想用她的眼光去看待发生的一切,却看到的都是伤,我想以她的心情体会世事沧桑与沉浮巨变,却滴滴都是雨,而这雨水冰入我心,早已结成了冰。

    我喜欢这样称呼她爱玲先生,因为她心襟与胆识丝毫不逊与男人了;我也喜欢说她是个天才,因为她才气纵横无人可及,但她也是个女人,是个在遇到心爱的人就低到尘埃里的女人,是个宁愿为爱不顾生死却不忍对爱有半点污浊的女人。爱玲就是这样的人,她与胡兰成之间的爱,经历过,真爱过,放弃了,但是余温尚存,这一存就是一生,对她一样,对胡亦一样。所以,不愧有人讲在爱情面前,即便是天才也难逃糊涂。我算有些许明白了。

    几天,被折磨的不成样子,细细一算,仿似去年看《色戒》的时候,大抵也是这个时间,害怕像去年那个时期的阴霾再次袭来,因为这次我已无处可躲,真的不想就这样被赤裸裸的再次逼入绝境,可是似乎又什么都做不了,很多东西点滴引入心里,便也可化作涟漪,荡漾开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我还是要说说,开解自己,也留下证据,证明我曾经这样的时光也真的爱过,如是问爱谁,我也想那个人心中自是明白,倘若是真的糊涂,我也只能叹一句我命该如此,不敢多说什么,自己实则是活该。

    日子就这么过着,心里的爱与恨先存下,我现在还有

  • 5、 《张爱玲传》的读后感2000字

    时常听人讲起张爱玲,但只知其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的苍凉人生感悟,而未曾真正撩开她层层严实的面纱,走近她,了解这位传奇女性的传奇一生。

    无意间在成排朱褐色的书架上看到一本关于她的传记,按捺不住惊喜,凝视着已被尘封年代的黑白照片,高贵典雅的旗袍,四十年代极其流行的爱司头,神情中肃穆的书卷气,更加令我渴望去触摸她生命的律动。

    她仿佛是春日里刚刚展露枝头的嫩芽,翠色欲滴,洋溢着生命的蓬勃朝气,将文字幻化成薄荷色生命的芬芳拂过每一位读者干涩的心灵;她仿佛是日暮最后一抹霞光,给世人留下无尽的回味与留恋,却再也无法追寻到那一抹生命之光;她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不属于那个年代,手中的笔在纸上来来回回,窗外连绵细雨无声无息地飘落,瞬间美丽化成彩虹。神秘、冷寂、苍凉却又清醒、温暖、安祥。读张爱玲,须用灵魂交换灵魂,这是欣赏一幅高格调的西洋油画,抑或品一壶正宗的中国香茗所不能领略到的。

    张爱玲是张廷重与黄逸梵之女,其弟弟张子静长相酷似母亲,很是俊俏。张爱玲的家世可谓是真正的贵族豪门。祖父是清朝名臣张佩纶,祖母是军机大臣李鸿章的女儿,如此显赫的家境自然让幼年的张爱玲过着无比优越富足的生活。父亲弄风捧月的恶习,老洋房里笼罩着的鸦片气息,并没有把小爱玲天真纯洁的心灵侵腐。母亲和姑姑从国外带回的新思想,让小爱玲如同接受了圣水洗礼般地看到一个崭新美好的世界。张爱玲是爱着上海的,永远永远。如果说张爱玲是有家的,上海便是她的唯一。但对于那个充斥着麻醉气息的鸦片烟的世界,张爱玲是不屑的,甚至是悲悯的。炎樱,爱玲一生的挚友,一世的知己。无论斗转星移,身在何方,炎樱始终穿行在张爱玲的生命中。使人不禁感叹:一生得此一友,足矣!

    从七岁开始尝试写小说到大限已到仍未杀青的《小团圆》,文字从未离开过她,她也从未舍弃过文字。张爱玲与她的文字相伴一生,始终不离不弃。这既是作家的孤独,作家的悲凉,却也是作家的幸福。

    习惯了离去,习惯了死亡,独行于人世的苍凉与繁华,到自己要离开时也只希望能安安静静地,不染尘俗杂气,无欲望,无牵挂,无留恋地离去。如深秋老树上最后一片飘零的落叶,静静地,安详地投入大地永恒宽厚温暖的怀抱。

    一切恍然如梦。让多少追寻张爱玲足迹的人们醒了,却仍不遗余力地在梦境中寻觅。或许这就是张爱玲的魅力。近乎飘渺的传奇一生。宛若瞬息即逝的玛雅文明,淹没在历史滚滚车轮下的楼兰古国。张爱玲,中国文坛上的一朵

  • 6、 张爱玲《心经》读后感1200字

  • 7、 《张爱玲传》读后感1000字

  • 8、 张爱玲《花凋》读后感1500字

    看了张爱玲写的《花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主要讲了川嫦和医生章云藩之间的爱情,因川嫦得了肺痨而终止,川嫦从未像一朵花那样傲然盛开,只是在一个嘈杂的大家庭中,默默承受着她的喜乐与苦闷,像影子一样捱着匆匆而过的人生,直到最后归于必然的死亡。

    川嫦是一个在封建家庭下被推向深渊的牺牲品。生命的悲凉不仅来自不能逃脱的疾病、死亡,更来自于亲人的冷漠、自私。

    《花凋》正是在日常人生和死亡无奈这两类互相渗透的场景中,对人性批判的深度和生命荒凉的感受。病人对理想中应有的生命关怀为价值尺度,批判现实中爱成为谎言、成为矫饰的生存残酷。

    这使我想起了两个真实的小故事。

    故事一

    一个老乡的弟弟,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有两个孩子。刚辛辛苦苦攒了钱在市区买了套房,目前正起早贪黑的攒装修的钱。他的妻子感觉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查得了胃癌。因她嫂子是卖保险的,在她没查出胃癌前,碍于面子她买了六十万的保险。在买保险后一个月查出了胃癌,随即把保险报的六十万提出来治病,不幸中的万幸,治病的钱是有了。可惜,看了两年病也没治好,人走了,留下两个孩子和丈夫。市区房子装修的事因妻子患病耽搁了下来。过了半年时间,丈夫又找了个小8岁的女人。结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市区的房子装修好,话说是新娘不想住前妻和丈夫曾经的房子,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两个人在市区过上了新婚燕尔的生活。这例子并不是说妻子过世,不能再找新的,找新的无可厚非,速度太快了,好像还没从悲伤中走出来,就开始下一轮欢愉。

    故事二

    我老公的小姨虽说我见她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但她给我的感觉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把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姨父不仅秃顶皮肤黑且粗糙,人心底是好的,喜欢喝酒抽烟赌博。我见第一面心里纳闷,小姨怎么会看上姨父呢。我问老公:小姨年轻时那么漂亮,怎么能跟丑姨父结婚。老公说当时小姨的父亲死的早,兄妹又多,只靠小姨的母亲养那么多孩子,日子不好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姨的母亲就早早的把女儿们一个个寻个好心人家嫁了。所以小姨年纪轻轻就结了婚。婚后姨父喜欢赌博,她能追着他骂,直骂的村里人都不敢跟姨父打牌。

    家在小姨的打理下,越过越好,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生的漂亮且帅气。又过了几年,女儿出嫁生了两个外孙。儿子也相继结婚生了一女一儿,五十多岁的小姨终于翻了身,眼看就要享福了,腹部疼就去医院查,查出是卵巢癌,去省医院复查还是卵巢癌。一家人被击垮了,女儿哭的泪流满面

  • 9、 《张爱玲传》读后感600字

    关于张爱玲,她的文字华丽、凄凉,她的人生亦是如此。闻名一时的她终究是孤独老去……

    懵懵懂懂的她视线定格在远去的母亲身上,纵有不舍,还是要接受父母离婚的现实。那年,她十岁。面对沉沦的父亲、败落的家庭,她想要逃离。她在家中“要沉下去”的书房里拼命读书。她一边要忍受后母的欺侮,一边要在思念母亲的煎熬中苦苦度日。她终于逃出了这座荒岛,她的坎坷人生也就此开始。

    她渐渐在上海文坛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那年,她二十三岁。她的文章多以悲剧结尾,这或许与她的家世有很大关系。她多次想要出国留学,但屡遭战争未果。她不甘心,仍旧向往国外的生活。在香港大学,她认识了炎樱,那个性格与她互补的女孩。她们说说笑笑,生活看似十分美好。然而战争击碎了她的梦,她又回到了上海——那个让她成名却又让她感到伤心的地方。

    她遇到了心目中的他,他令她惊喜,迅速地在她心里生了根。那年,她二十四岁。她也曾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将整颗心交与胡兰成,而胡兰成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逃跑并背弃了他们的誓言。她孤独而又绝望。她的倾城之恋不过一场破碎、凌乱的梦。

    她只身一人前往美国,并在这里认识了赖雅。那年,她三十六岁。那时的她正值好年纪,却嫁给了穷困潦倒、比她大二十九岁的赖雅。赖雅年老多病,她不得不到台湾写作赚钱为赖雅买药。赖雅终究比她早一步先走。十一年的陪伴随赖雅去了,她又遭受沉重的打击。

    她老了,自己孤独地生活在他乡。1995年9月8日,她被发现在家中去世。那个与众不同的她走了,一代传奇也落下帷幕。

    这就是她——张爱玲,避世而不弃世的临水照花人。

  • 10、 乔布斯传读后感3000字

    读完《乔布斯传》,对乔布斯的成长经历感慨万千。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乔布斯传读后感3000字范文,欢迎大家观看~

    【乔布斯传读后感3000字范文一】

    最近对人物传记类的书籍比较感兴趣在读完《毛泽东传》之后,又马不停蹄地看完了这本乔布斯传,由于从新疆成本公开课归来后,身体一直处于待恢复状态,再加上本周由于淋雨和吹空调而扎扎实实生了一场病,导致这本书的完成阅读和写读后感的时间都相应后延,实在对不住自己。

    说实话,一向不喜欢看外国人的自传,一是里面的人名太复杂,很难记住;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存在差异,有些地方是读不懂的。近来,部门工作开展的不太顺利,闲来无事,将部门书柜的书翻了一翻,发现了本作为去年《学习型组织创建简报》稿酬的图书——《史蒂夫·乔布斯传》,读了起来。

    此书出版在2011年10月,而乔布斯在2011年10月5日因病逝世,想必是在乔布斯去世不久就出版了。现在看来,书的封面符合他一贯的“至繁归于至简”的审美风格,一个乔布斯人生后期分头像照片就占据了封面的大部分,乔布斯标志性的络腮胡,“三宅一生”为其设计的套头衫以及那副无框眼镜和他标志性的思考姿势,底色是乔布斯最喜欢的纯白色。封面的背面是一张乔布斯年轻时的照片,占据了整个版面,一头长发,同样是深色的套头衫。对比乔布斯两张不同时期的照片,在容颜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变的是他的眼神,深邃、犀利以及坚毅。

    本书主题式的记录方式其实不是我喜欢的传记类型,时不时会有重复时段的事情描述,其实我更想看到的是从1955年到2011年比较连贯的发展历程的描述。但不得不说,艾萨克森的这本56万字的书写得非常真实,让我了解到了一个非常真切的乔布斯。

    一、乔布斯表达情绪过于直接,一度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板。

    看完这本书后的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很多的名人其实也有七情六欲,对自己和同事苛刻的要求一度也令乔布斯举步维艰,导致其在1985年被逐出苹果。我们现在无法评述如果乔布斯处事温和是否会有更大的成就,乔布斯这种追求完美的性格必然会导致其对周围事物苛刻的要求,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在表达自己对方案的看法时,直言其是垃圾,让很多同事都承受不了,而在受到挫折时,他也会很动情地流下眼泪,其人的真性情跃然纸上。虽然很多的同事都很了解他的这个性情,但真正能接受他的这种性格的人的确不多,这也是其被逐出苹果的主要原因。

    在这一点上,其实是有利有弊的

  • 2019-11-12

  • 2019-10-11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5

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
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大全,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2024,更多张爱玲传读后感30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