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 > 地图 > 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2024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
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相关栏目
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热门栏目
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推荐
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

(共 1370 篇)

  • 1、 读《与鹦鹉对话的人》有感(读后感大全)

    书是人类的明灯,帮助人们打开黑夜的大门。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很熟悉,看过某本书籍之后都需要写观后感,写读后感是能够帮助到我们的理解和我们的写作的。在写读后感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读《与鹦鹉对话的人》有感(读后感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哈雷金刚骑士也许有一张丑陋的脸,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是怕吓着别人,才总是带着头盔。你们对别人最起码的善意,就是不要去打扰别人平静的生活。”这是这一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在好奇心与善良之间最好的选择应为善良!

    这本书写了马小跳被一个直播所吸引,视频中的主人公美蓝不是一般的“网红”,是一只会唱摇滚乐、会背古诗、会模仿人说话,特别是会跟人对话的鹦鹉。这个视频让马小跳惊叹不已,但更吸引他注意的是视频中与鹦鹉对话却一直没露脸的小女孩------准确地说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一个五六岁小女孩能训练出这样的鹦鹉吗?马小跳从心底产生了疑问。叫上了自己的好朋友,通过视频中的线索,找到了这位哈雷金刚骑士,正要去揭发他不是小女孩而是大男人时,爸爸阻止了他,因为爸爸知道哈雷金刚骑士不想被别人打扰,便告诉了他们真相---哈雷金刚骑士是因为一次火灾烧伤了自己的脸,声音也变得像个小女孩,为了不让别人关注自己,所以从来不摘下头盔,并且在自己的世界活出了不一样的光彩!

    通过这本书,我也懂得了去侵犯别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总是会不自觉地去侵犯别人隐私或者是去提起一些别人不愿意提起的事,不去侵犯他人的隐私是对一个人最起码的尊重!而换位思考是理解他人最好的方式。

    在我们班上,总是会有那么些许同学一直在不断地、津津有味地、从不厌倦地讨论着别人的隐私,还笑嘻嘻地说:“又没在说你,管什么管!”我以前也加入过这样的队伍,也很喜欢看那些故事主角追着打那些讨论他(她)的人,给自己找乐子!还总在背后说他们,什么敢做不敢当啊,什么追着打是心虚啊,所以才会没朋友之类的,现在想想,当初真不应该这样说,人家本来就很不喜欢别人在背地里说出什么她的隐私,她的一些不想提起的往事,更何况是从自己好朋友嘴里听见的,那只会让他十分伤心,这样想来,他所做过地所有事情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也会这么做。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去打扰别人平静安详的生活,收起自己的好奇心,可能会使别人过得更好

  • 2、 读杨红樱《和鹦鹉对话的人》有感2000字

    某一次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在书堆前想到,我的读后感还未写。于是我在琳琅的书架前急切地寻找着“合适人选”,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前,我惊喜地发现那是一直被我忽略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第26本-《和鹦鹉对话的人》。我急切拿下了这本书,边想着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边走向座位准备阅读。

    一看书名《和鹦鹉对话的人》,我就十分好奇。和鹦鹉对话的人是谁?他是怎么跟鹦鹉对话的?难道他有超能力?我带着疑惑翻开了这本书,没想到它和我所想的这本书所描述的内容完全不同,这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使我走进了杨红樱阿姨所描述的世界。

    这本书主要讲了马小跳被一个直播视频所吸引,吸引他的不仅仅是有着高超技术的鹦鹉美蓝,更是视频中和鹦鹉对话的“小女孩”,准确地说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但鹦鹉却称他为爸爸。种种疑点让好奇的马小跳和他的伙伴们踏上了解谜之路。最终,他们知道那个神秘人是个脸部毁容,声带损坏了的小伙子,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颓丧下去,而是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成为制作皮具的佼佼者,还训练出可以和人对话的鹦鹉美蓝。他,是一个成功者!更是生活中的真勇士!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大。他骑着一辆德国手工定制的哈雷金刚狼摩托车,大家都叫他哈雷金刚狼骑士,但却没人知道他虽然面部毁容,声带损坏,但还是坚持着他所喜爱的事业。他担心自己毁坏的面容让人们所惊吓,便天天坚持带头盔。他所创造的品牌“美蓝手工皮具”虽然是小众品牌,但却小有名气。我们一直很幸福,但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我们也在生活中遭很大的不幸,比如脸部毁了,声带毁了,身体残废了,我们还会像哈雷金刚狼骑士那样热爱生活吗?还能像他那样活把你们自己的精彩吗?还能像他那样去养一只像美蓝这样的鹦鹉去给人们带去很多的快乐吗?

    安东尼是世界著名的演说家。在他十七岁那一年,安东尼被赶出了家,那时,他高中还未毕业。他摆过地摊,当过餐厅服务员,跑过推销,甚至还在一家银行做过洗厕所的工作。那时候他的全部家当就是一辆价值九百美元的二手旧车-“甲壳虫“。安东尼在他的自传中说过,他当时并不希望这样的晶子一直延续下去,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改变。终于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跑来告诉他,有一种课程非常有效,可以帮助他脱离困境,那就是吉米罗恩,一个潜能大师的课程。当时收费要一千二百美金,对一个总共只有九百美元家当的安东尼来说简直太贵了!然而他那种想要改变的巨大决心促使他去借钱来修读这门课程。他跑遍了所有的亲戚

  • 3、 与祥子对话

    徜徉在书的海洋,忘我地汲取书中的营养。而常常让我牵挂的,不仅是书,还有书中的人物。多想去和他聊一聊,而如今得以实现。

    ——题记

    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书虫,看到好书总会买上几本。而最让我感到不舍的,还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书中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个壮实憨厚的乡下小伙,在北平靠拉车谋生,一门心思要攒钱买辆自己的车,靠自己吃饭。他省吃俭用,终于在三年间凑足一百块,用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此时的祥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谁知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祥子连人带车子被十几个大兵抓进营地做苦力。他趁着大兵打了败仗偷跑出来,顺手牵走军阀撤退时落下的骆驼,卖了三十五块钱,从此就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祥子本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老实小伙子,可是经过了人生的三起三落,被生活中的困难彻底打败,从那以后,祥子如行尸走肉般生活着,每天浪荡街巷,吃喝嫖赌、偷奸耍滑的混日子。

    读完整本书,为祥子的执着而高兴,也为他的堕落而惋惜,更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愈发入迷,渐渐地,带着不舍进入了梦乡......

    “醒醒,哎,醒醒......”一阵急切的男声呼唤着我。睁开朦胧的睡眼,面前竟是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你是谁,”我问他。“我叫祥子,刚才看到你躺在路中间,以为你生病了,就叫醒了你。”祥子憨憨的笑着。原来是祥子!他给我倒了杯水,问了我很多问题。我们一见如故,无话不谈。他无奈地说:“前不久我和我的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趁着大兵打了败仗偷跑出来,但是我的车就这样没了。唉,这可是我辛辛苦苦赚钱才买来的啊!”听到这,才知道我眼前的祥子还没有丧失人的本性。可是我知道,靠我自己还不能改变祥子的命运,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怪就怪在这个社会太无情,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它不让好人有出路。在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了解了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祥子的一生短暂而又心酸,心中只剩下无奈与怜惜。

    闹钟结束了我们的畅谈,一切都好像是真实的。祥子的堕落不是他的错,而是当时的社会太黑暗,以至于老实能干的他由人变成了“鬼”。与祥子对话,我明白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和压迫,也更加了解了一位挚友——《骆驼祥子》。

    教师评点:小作者用梦境的形式来与书中的人物对话,很新颖,并能从人物的身上有所感悟,是值得提倡的,好!

  • 4、 《与神对话》读后感

    读《与神对话》第一卷,时不时有想要拍案叫绝的冲动;

    读《与神对话》第二卷,有好几次看着看着感觉浑身血脉豁然通畅,身体变得很轻很轻,说不出来的舒服,以至于忍不住闭起双眼,细细体味这种美妙的感觉;

    读《与神对话》第三卷,觉得人类真的很渺小很渺小,感觉自己是站在宇宙间的某个星球上看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所有的事情是那么的透彻,这个星球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也没有什么是让人不理解的!就好像人类在看着蚂蚁们的生活一样!看到结尾的时候,有一种很稳定,很祥和,很感动的情绪充满了整个身体,这种感觉真得很棒!

    最后看了《与神回家》!对人的生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真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怎么就有这样的智慧呢?我只能相信他真得是在“与神对话”了,哈哈!

    就像书里一直在说的,这套书不是无缘无故来到我的手上的,他是响应我的要求,被我吸引而来!

    写这段话的时候,爸妈在遥远的外婆家,因为外公危在旦夕!

    现在想想,自己有一段特别想看书,就觉得没看书很难受!有一次我还在qq签名上写了:很久没看书了,很想看书!为这个还被同学挪揄了!但是现在回想那段时间刚好是闻知表姐夫病重的时候!表姐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5口,就靠他和表姐打工赚钱养,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需要很多钱,表姐夫有点手艺,一年下来也还不错,养养家也就这样维持着!可能是表姐夫太节约了,一年到头吃了太多腌制的东西(我猜测的),不幸就得了尿毒症!当表姐夫得知病情的时候,他没有采取任何的医疗,他说:家里好不容易好点了,不能因为要给我治病就又把大家拖累了!所以他一直坚持着不医治!当姑姑把事情告诉我爸的时候,表姐夫已经病入膏肓了!

    爸爸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候,我无言!

    表姐夫才40出头呀!姑父也刚去世不久。姑父的死又纯属意外,他是爬上屋顶盖瓦片的时候摔下来猝死的!

    人的生命怎么就这么脆弱呢! 从xx年我回国,5年的时间就有5位亲人相续离我而去!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我很想看书,在网上一搜,就看到《与神对话》了,于是就尝试着买了一本,结果一看之下惊为天书!立马追买了整套书!

    这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里面牵涉了科学,宗教,社会,政治,环保,早教,教育,物理,哲学,生死,亲子关系,两性关系。。。。。。任何你想到的和你没想到了里面都有了!强烈推荐朋友们买来看!

    作为一名早教工作者,本人非常认同书里关于早教的那段阐述,等我有时间的时候我摘录一部分供大家

  • 5、 与神对话读后感

    【篇一:与神对话读后感】

    翻开书页,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来吧,来读这本书来找到你沉睡的内在智慧。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想立马一探究竟。

    读着读着,我知道了本真的我们十足的可爱,我们不必去掩饰我们的不足与缺陷,神赋予我们这副身体,我们就应该去珍惜它并保持它的本真。读着读着,我明白:为了不背叛别人而背叛自己,等于背叛了一切。朋友在我学习时来找我,我会郑重其事地对他们说:我不想背叛自己。读着读着,我明白了受益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当考试失利,我会想:失败是一种教训,能为下次的考试铺垫脚石。这何不为一种收益呢?我还明白了,我们每个人的原生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而为什么有些人软弱无能是因为他们不会去运用他们的力量,或他们不相信他们拥有力量,那些统治着全世界的人,是因为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而站在众人的头顶上。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寻找希望,幸福,生命的本质,是专为我们准备的一个心灵静修的机会。有空也读读,绝对有意外之惊喜。

    【篇二:与神对话读后感】

    《与神对话》是一本非常古怪的书,我们很难界定它的门类。从头到尾,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只是用了同一种语调,写了几段非常冗长的对话,而且据他本人所述,这几段对话全部发生在他与神之间。

    其实,我并不确信世间真的有神,即使有,我也并不确信祂真的会与一个凡人沟通,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些对话理解为作者的臆想,或者是假借神名启示世人的宣传手册,或者是一部小说。

    如果是一部小说,显然,这本书并不算成功,尽管这种单一的形式可以作为一个噱头,但它实在过于乏味,读到后面,你就会昏昏欲睡;如果是一本道德宣传手册,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喜欢。它把自己伪装成了天启经典的样子,但我看到了太多矛盾、太多含混,太多不置可否。既啰嗦,又难以捕捉要点,就好像小教派的教义,尽管它只是出于作者善良的本质。如果是作者的臆想,我就觉得很可笑了。它让我想到了两个大人物:洪秀全和杨秀清。

    当然,有一点它做得很成功,那就是它的市场:它在美国甚至在中国都很畅销。我想,那是因为它击中了人的脆弱。人的坚持需要勇气和力量,这些力量来自信仰。当代社会,信仰的源泉并不多。

    【篇三:与神对话读后感作文】

    今年我定的一本书名叫《与神对话》,据说这本书曾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两年半之久。

    这本书是写给青少年看的,但我看后觉得无论什么年纪都能看,都能给我们以启发。因为这本书里讲的各种人生问题,大多

  • 6、 我与鲁滨逊对话

    当我正津津有味地阅读着《鲁滨逊流记》时,突然一阵头晕目眩,一头跌进了书中的大门。

    抬眼望去,我正身处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环顾四周,远处那个身着兽皮,蓬头垢面,腰间挂着斧头,手中端着长枪蓄势待发的,除了鲁滨逊还能有谁?我迫不及待地向他跑去。

    见到我,鲁滨逊十分高兴,热情地将我请到了他的帐篷。刚一坐下,我就忍不住好奇地发问:“鲁滨逊叔叔,您的同伴们全都在大海中丧生了,是什么促使您在独岛上坚强地活了下来?”他笑着回答我:“上帝令我绝处逢生,我应该更加珍惜我的第二次生命。虽然陌生的环境给我带来了恐惧,但我战胜了自己,让我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我接着问道:“在您病好后,有了什么启发和感悟?”他沉思了一会儿,郑重地对我说:“在体力恢复的过程中,我时时想起《圣经》上的一句话‘我必拯救你’。当时,我觉得这句话是多么可笑啊!我深深感受到,获救是绝不可能的。正当我心灰意冷时,猛然醒悟到,我一心只想求上帝把我从目前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却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获得了拯救。我扪心自问:我不是从疾病中被拯救出来了吗?难道这不是一个奇迹吗?”

    “那您一人在孤岛,不感到无助、孤独吗?”鲁滨逊大笑起来:“请看看我的周围吧!我的鹦鹦是我的宠臣,只有它才被允许与我讲话。我的狗又老又昏聩,它总坐在我的右手边,而那两只猫则坐在另一边。同时,还有星期五这个人类朋友陪伴我,过着这其乐融融的日子,还会感到孤独吗?”

    我想:鲁滨逊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勇敢、机智、聪明,更是一种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鲁滨逊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都能过得快乐,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 7、 与幼儿对话读后感模板

    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收获了很多有关知识。这时我们可以把学习到的新东西写在读后感上,栏目小编特意为你呈上“与幼儿对话读后感”,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

    与幼儿对话读后感(篇1)

    近阶段一直在读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不愧是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毕竟从事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研究多年,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丰富、深刻、独到的认识。

    书中分上下二篇,上篇为“幼儿与幼儿教育”,下篇为“幼儿教育议题”共十六章。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角色、教师与儿童关系、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博士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的把握。譬如儿童自尊的培养是教师和家长都关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来培养自尊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养成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于培养幼儿适宜、积极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无法从直接教导或劝告儿童觉得自己很好中获得”,教师应该“帮助儿童处理所面临的负面反馈、挫折及失败”,只有在适量的、明确且充分的正面反馈中才有助于增强儿童的自尊。这些观点既反映着凯兹博士所秉持的客观、审慎的态度,批判与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对问题的辨证的把握,也体现了她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彰显她独特的学术品格和精神。使人领略到一种作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种在幼教领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奋态度,滋养与凸现着研究的内在价值与魅力。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在感受到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时候,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一点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个真正优秀的幼儿教师.,才能担负起幼教的重任。

    用唯美的灵魂去锻造完美的心灵

    自从在两年前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之后,我对他的教育理念充满兴趣,一种追探的愿望十分强烈,陆陆续续读了他的几本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迪。尤其是一个个小案例给我提供了教育的对比,如同一面面镜子能映照出教育的差距,折射出有效的教育途径,也透视出我的教育反思点和教育的方向,下面就对比事例谈谈我的感想。

    事例描述: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

  • 8、 《与太阳的对话》读后感

    《与太阳的对话》读后感

    在时代的呼唤声中,老一辈教育家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丹阳四大教育教:马相伯、吕叔湘、吕凤子、匡亚明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宗教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及思想对中国近代的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马相伯在办学实践中贯彻的是一种中西结合的教育思想,可以用人文主义来概括这种教育思想,因为他最注重人文教育。马相伯是天主教信徒,但他并不主张在教育中贯穿宗教教育。他认为宗教是个人的事情,宗教尤其应该跟国家分开。这种主张是正确的,是符合当代民主社会的要求的。

    九一八事发时,马相伯已经是91岁的高龄了,他心里感到很悲痛,他四处奔走,发表了《为日祸告国人书》,他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在他93岁高龄,而且还有一只脚是坏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报效祖国,他有两个人扶着日夜写字2024义卖,50块、30块,竟卖了10万块,他一分没留,全部支援抗日勇军。他一生中有四十年都是身无分文的,全部捐献给国家!马相伯经常重复这句话: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眼见当权者像过山车般来来去去,却始终没有看到一个醒了的中国。

    吕叔湘 成天跟语法打交道的人,难免让人觉得语言无味。而一代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最大的特点是,一辈子追求直白,文章中少有学究气和晦涩难懂之气。

    吕叔湘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学人,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而是潜心研究学问。吕老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2024的短文,都要逐字2024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据说吕老平时言谈中很少直接涉及政治,但凡是对他有所了解的人,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内心对民族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崇高的责任感。像许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吕老深受五四精神的影响,科学救国、文化救国的志向根深蒂固,爱国主义、崇尚科学是吕老这一辈学术大师的精神特点。他亲见旧中国积贫积弱、黑暗腐败的现实,亲历战乱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之苦,这些都使他的思想感情与人民大众息息相通,因而他发自内心地拥护新社会,珍惜新生活,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之中。

    吕老对读书人该读些什么书的问题颇有一番见地。他认为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少一类,便不能称为读书人。

    有关自己专业的书是老人的首推之书。吕老谈到,这类书无论在

  • 9、 与幼儿对话读后感精选

    充实自我的绝佳途径之一就是阅读,在读作品中,让我感受到作者精妙的文笔,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也是对阅读的作品一种复盘。在读了作品后,没有感想怎么办呢?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与幼儿对话读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与幼儿对话读后感 篇1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中的大部分章节来自凯兹博士在世界各地的早期教育会议上所做的演讲,其中大部分的内容源自于幼儿教师、父母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提问或讨论中涉及到的特别体验的问题,这些特别的问题和体验均是他们在如何更好地解决与孩子相处时的共性问题中所遇到的,虽然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但是他们遇到的问题竟然如此的相似,有着非常多的共通之处。因此,读此书,越来越觉得自己在经历一次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辩论,或许是自己接触了幼教的实践和理论,对幼教本来就有所感触,所以在读丽莲。凯兹博士所提出的议题与例子时,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有争辩,在经历了这个检讨、思辩的自我澄清过程之后,却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

    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

    在书中,丽莲。凯兹博士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户幼儿教育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入把握。

    1、关于儿童发展的精辟论述

    丽莲。凯兹博士对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精辟而独到的阐述和分析,而这种分析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就在于她对儿童发榨取内的深入思考,我们发现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儿童发展着眼,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儿童发展的规律出发,探讨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在多年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下,丽莲。凯兹博士探讨了幼儿发展的需求、幼儿发展的原则、幼儿发展的目标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等诸多问题,她结合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与儿童发展需要不符的现象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偏差,对儿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例如丽莲。凯兹博士强调儿童发展的适宜性,明确提出了“适量原则”,如要发展幼儿湿度的自尊,避免幼儿日出现“自恋”的倾向;强调幼儿发展的目标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尤其应注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情感态度、行为和性向的培养,这些更应该成为幼儿发展与教育的重要方面。丽莲。凯兹博士还提出了评价幼儿发展的11项观察指标,特别是就儿童好奇、情绪状态、同伴友谊、对成人权威的态度、爱的表达以及能否享受生命中

  • 10、 小苗与大树对话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一】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文章让我感触颇深,因为,它不仅让我了解了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季羡林爷爷,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学习的方法。

    这是一篇访谈录,主要讲了一名叫苗苗的小学生,到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爷爷家作采访。季羡林爷爷是主张看闲书的,他小时候就喜欢看闲书。后来又谈了读书的方法和经验,他还要求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对我来说,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2024啊!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得不由衷佩服季羡林爷爷的知识渊博,他精通外国语言,是我国文学界的重量级人物。我觉得季羡林爷爷有许多话说得特别对:文章只有写真事才能写好,只有多看点课外书才能将文章写通顺。

    在文章中,可以看出季羡林爷爷文章写得特别好,还知道季羡林爷爷记性特别好,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2024背得滚瓜烂熟。这都与季羡林爷爷爱看书是分不开的。我真希望自己就是那文中的苗苗,从现在开始,要向季羡林爷爷学习,多看课外书,增长知识面,能像季羡林爷爷说的一样,能背两百首诗,五十多篇古文。

    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要达到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长大后也要成为这样的青年。所以,我也一定要多看书,多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让我这棵小苗茁壮成长,成为一棵像季羡林爷爷一样的参天大树!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二】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是一篇访谈录,课文记叙了一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爷爷的交流访谈,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感受到了季羡林老爷爷的亲切,幽默与平易近人,还有季羡林老爷爷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的关爱之情。

    从课文内容也让我们懂得了在新世纪里不能偏科,要中西贯通,文理贯通和古今贯通,还要多看课外书籍。

    从本篇课文让我感受到,启发到了:每个人不免会有偏科的情况,但是要尽量避免,就像我喜欢语文和英语一样,觉得数学太费脑筋,不喜欢数学。可是,我从《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我知道和明白了各科都要学好,要能文能理,中西贯通,博古通今,才可以适应现在这个多元素的社会,这个新的世纪,才能为祖国献出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永远不会忘记季羡林老爷爷教导的话。我会坚持学好每一门科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18

  • 2019-09-20

  • 2023-05-22

  • 2023-07-01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0

  • 2023-06-23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1-04-02

  • 2022-12-19

  • 2023-06-21

  • 2023-06-29

  • 2019-10-29

  • 2023-06-06

  • 2022-01-27

  • 2019-09-28

  • 2023-05-21

  • 2023-04-23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6-04

  • 2019-09-20

  • 2023-01-3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2024与鹦鹉对话的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