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 > 地图 > 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2024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
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相关栏目
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热门栏目
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推荐
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

(共 8762 篇)

  • 1、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1000字(精选)

    作为班主任,常常会因为班里的问题学生而伤脑筋,那么如何改变班里的问题学生呢?寒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总论,第二章为专题研究,第三章为案例分析。所谓问题学生,指的是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

    问题生有哪些类型呢?在本书中,有以下几类:

    一、行为习惯型问题生

    二、厌学型问题生

    三、心理型问题生

    四、品德型问题生

    五、“好学生”型问题生

    其中,心理型问题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怪”,他们的行为和常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不符合一般学生的逻辑,令人费解。这类学生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外向型的、一类是内向型的。外向型的心理问题生主要表现是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狂躁、多动、和攻击性。内向型的心理问题生的主要表现是自闭、自恋、多疑、忧郁、退缩、自我攻击。而这些问题往往又与道德、家庭教育、童年经历有关。

    对于心理型问题生,需要注意的是要减少周围学生对他们的歧视。因为心理型问题生是比较敏感的学生。所以周围同学容易歧视他们,很容易被贴上“傻子”“怪物的标签,这往往会促使心理型问题生与他人对立,甚至和集体对立。因此教师要耐心的劝导其他学生,与同学相处不要带有色眼镜。

    其次是变换方式与他们沟通,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灵。心理型问题生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不善于与人沟通,有的甚至完全没有与人沟通的愿望。这时,如果老师想要走进孩子的心灵,那就需要变换方式与之沟通。比如:细心观察孩子的爱好,写信、主动与他们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做件有意义的事情等等,通过这些了解他们的真实心理,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她就属于内向型的心理问题生。她平时沉默寡言,不与同学交流,整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提问她题也不理会,甚至没有任何反应。老师与其聊天,只是默默倾听。她很不快乐并且缺少安全感。通过了解得知,她三岁时,父母感情出现问题。随之而来更多的是争吵、打骂、最终离婚。过了一年多时间。妈妈又再婚。孩子又被带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也疏忽对孩子的关注,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但是我发现她唯一的爱好就是爱看书,可谓是博览群书。

    通过研读这本书,我就把她的爱好为突破口。针对

  • 2、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书笔记

    在老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会遇见一届一届不同的学生。但无论哪一届,总有那么几个人,是我们心头难舍的“痛”……他们经常迟到,他们不做作业,他们课堂跑神,他们迷恋网游,他们顶撞家长,甚至离家出走……想对这些孩子说“爱你”真不容易。对于他们,有时候我们很茫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教育他们,我们不仅要有爱,更要会“智慧的爱”。

    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恰巧能指引我们如何智慧的爱这些特殊的学生。王老师认为,问题生不等于“有问题的学生”,而是指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书中将“问题学生”分为五类,即行为习惯型、厌学型、心理型、品德型、“好学生”型。王老师在介绍每一种问题学生的时候,都要求老师要冷静思考,主张老师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我们在找准问题学生病因之后,再去找治病的药方。

    一、行为习惯型问题生:“懒”。这一类学生突出表现在行为习惯方面,比如违反班级纪律。一般没有品德问题,只是爱惹“麻烦”。教育这类学生,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得改正。只需要抓破坏性最大的还有纠正起来容易见效的毛病。逐一进步,不求立竿见影。

    二、厌学型问题生:“怠”。这类学生品德也没太大问题,只是不爱学习,一谈学习就烦。这类学生不适合用惩罚的办法,尤其是学习惩罚,比如罚抄,只会让学生更厌恶学习。关键是要找到厌学的原因,背景知识问题还是智力问题,基础差还是学习类型不适应。知道原因,才能知道怎么鼓励和给予信心、学习成就感。

    三、心理型问题生:“怪”。这类学生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狂躁,攻击性或者忧郁多疑,自残。这类问题比较难处理,因为往往跟家庭和童年经历相关。老师工作要慎重,以防守为主,注意沟通方式和对其他同学的提醒教育。避免太过主动而适得其反。

    四、品德型问题生:“坏”。这类学生不是简单的“淘气顽皮”,而是邪气。打架,偷窃,不少人属于“边缘生”,价值观有问题,一只脚已踏入社会,与不良的社会分子有关。这类学生对老师本人的社会经验和战斗能力要求较高,尽量以稳定班级大局为主,稳住学生,不激化矛盾。当然必要时需给予纪律处分,甚至联合公安等机构。

    五、好学生”型问题生:“骇”。这类学生可能具有“双重人格”,“两面派”或者抗挫能力差,突然受刺激而爆发出来,做出极端行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教育

  • 3、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一) 建城镇罗旁小学 邱海雁 读了关文信先生编著的《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一书,颇有感触翻开书的第一页,七个大字映入眼帘:生命因此而精彩。这是本书的前言题目,也是主编关文信对问题学生教育价值的诠释。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的确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当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与呵护下,走出泥潭,冲破阴霾,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幸福感,一个教师的职业生命因此而精彩。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接了一个新班,班里有一位学生数学成绩很差,连续两个学期末考试成绩年级倒数第一。他从来不写作业,每天放学不是踢球就是上网。老师多次找家长,家长也毫无办法。老师经常让他留校补作业,这样的惩罚也不见效。在开学第一周当课代表报告他没做作业时,这位教师只看了一他眼,什么也不说。而当他在一次课堂作业做得清楚端正,字写得漂亮时,却及时地表扬了他。第二周他交了一次作业,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写道:不写作业不是你的错,你写作业一定有困难,会几道就写几道,老师不会怪你的。第三周他交了三次作业。后来经过老师的多次表扬,最后数学成绩显著进步,获得了成功。类似的例子其实一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出现,想想我们大多时候都是怎么处理的?无外乎个别谈话,或批评,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上去孩子悔改之心甚浓,可等你去批作业他仍然是个老样子,显然我们采取的教育行为治标不治本。怎么才能治本呢?本书中提出的教育策略"表扬激励正强化"、"视而不见也是爱"、"体验成功有动力"、"寻找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观点就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有时我们碰到问题学生时,即使他犯的是一个低级错误,我们很多老师都会很生气,言辞十分激烈,这种斥责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是一件好事,可仔细想想,严厉之语,斥责之声,往往不能帮助学生,反而伤及学生本已脆弱的心灵,又不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可谓两败俱伤。实际上,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着学生表现不好的一面,更多的是要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长处。即使有个别学生不很守纪,也不要老是批评他,而要耐心教育、引导他。反思自己,有时学生犯了错,我会很生气,当场批评他。但是,过后一想,他们毕竟只是十岁
  • 4、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

    两个礼拜的时间,我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编著的教师专业发展读本《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并把从中学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的确收效颇丰。一直以来,想要写一写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和大家做个分享。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问题生的界定和分类,并具体阐述了问题生教育的常见错误思路,指明了问题生诊疗的正确思路。例如: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不搞态度挂帅;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了解情况时,行动观察和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确诊时,一定要是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确诊时,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治疗并随时修正之。其间穿插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小案例,事情虽小,方法得当,令人信服。第二章分对所谓的问题生进行专题研究。诸如:纪律方面的顶撞老师、严重小说小动、经常性迟到、同学间的冲突;学习中的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马虎、偏科等问题;还有早恋、偷拿财物、迷恋网络、暴力倾向、离家出走、自杀倾向等心理和品德方面的问题。每一项内容,每一个问题,都是先概述现象,从老师或家长常用的对策进行分析,找出这样做不见效果的症结所在;再具体到每一类学生的自身和外在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第三章针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培养校园专家的重要性。

    阅读本书,我也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所以,针对书中的某些章节的内容,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心得,颇有同感。例如:对于学生顶撞老师这件事,纵观书中所分析原因:1、老师冤枉学生2、老师不公平3、老师提出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4、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伤了学生自尊5、老师要请家长6、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以为是顶撞7、学生心情不好,迁怒于老师8、学生想压住老师,还为所欲为9、学生想表现自我10、和老师套近乎11、学生对老师的业务水平有看法12、学生缺乏教养……其中我所遇到的,多属于1、7类型的。记得在一次外教课上,我看到学生a在玩魔方,就走过去给他收了。没想到孩子瞪着大眼睛说:"老师让玩的。"原来,外教老师说谁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可以玩了,可惜咱们作为配班老师听不懂外教老师的话,冤枉学生就难免了。还有一次课间活动的时候,我正在教室后面批

  • 5、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书心得
    生命因此而精彩。这是本书的前言题目。也是主编关文信对问题学生教育价值的诠释。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书中认为,没有问题学生的教育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却不是真实的教育,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每个班存在几个问题学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以平和心去看待。问题学生同样是我们的学生,一个教师的教育生涯有时会因为问题学生而精彩。 学生的情况千千万,想用千篇一律的爱,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显然是不行的。哪么怎样对待问题学生呢?通过阅读此书,我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由于问题学生常常被遗忘,要想使他们在短期内由后进变先进不大可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多接触他们、了解他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讲清道理,注意他们一点点的变化,用爱心、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我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会改变的。 二、循序渐进、允许反复 严师出高徒,是的。但是凡事都得讲个度,任何事物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所以,对问题学生的改造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要容忍问题学生的旧病复发。首先得给他们分分类,看看他们属于哪一类,是智力低的还是智力高的,只有弄清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对于智力低的学生,只有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分层次进行练习,先抓基础再逐步加深。能学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能过于勉强。对于那些智力还可以的则要多督促。因为他们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主要是他们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所以得多提醒,不能放松,多做思想教育。多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成才的故事启发他们,使其端正学习态度,然后再耐心指导,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不能退缩,教师在一旁鼓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心中有我。 三、挖掘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人人都有优点,如同人人都有缺点一样。再好的学生都有缺点,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我们教师的小题大作,使其形成燎原之势,在班级多开展一些活动,以便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后进生展现自己闪光点,还可以受到别人的尊重。教育孩子的奥秘就在于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坚信自己的学生行。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一定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他而自豪。 反思自己的
  • 6、 《与学生家长“过招”》读后感

    《与学生家长过招》读后感

    尊重的力量

    当班主任也已经有十一个年头了,照理说和家长打交道也有一些经验,可是不知为什么,每逢开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家访的时候,总还是觉得心里惴惴不安。

    暑假期间,特意选择了郑学志老师的《与学生家长过招》这本书,捧起书便欲罢不能,一口气看完。看郑老师的书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他是一名青年教师,来自一线,和我们有着共同的生活土壤。看郑老师的书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他书中做法都是经过他的思考和亲身实践,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实用性。

    郑老师在书的前言中说到:在感动中工作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书中的每一字2024每一行无不透露着郑老师的智慧,我不禁被他班主任的家长工作艺术和技巧深深折服,被他工作的热情与真情感动。

    说心里话,刚开始选择这本书,完全是因为过招两个字2024。这两个字2024很符合我内心的想法,那就是我总得学点方法来对付一些难缠的家长。可是看完整本书,我发现自己错了,郑老师和家长过招的方法就是尊重家长,而不是我想的对付家长。

    郑老师从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沟通等几方面谈起,结合实践,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

    家访一直是我头痛的一项工作,如果不是学校规定,我则是能免则免,倒不是因为我不想家访,而是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家访。郑老师认为家访应该要学会变,变告状式家访为鼓励式家访,变请进来为走出去,变谈话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家访方式。印象最深的是每星期五快放学的时候,学生都会兴奋地邀请郑老师到他们家去做客,其实就是去家访。原本让学生害怕的家访竟然成为学生争抢的事,这就说明郑老师的家访是非常有效的。

    读完这个章节,我明白了郑老师的家访不仅是理念的转变,而且是有着许多艺术和技巧的。他认为家访前一定要备好课,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恰当的期望值,要把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适当综合,要提前预约,要注意时间的选择和控制等,他说换种心情去家访好处多多,更是让人读后心境不禁豁然开朗:他有时带上女儿去家访,有时带上学生去家访,有时带上小老师去家访,有时带上同事去家访,使得原来一对一的家访变为多点式,同时教育也达到了多元化,一举多得,甚至这些同行的对学生和家长产生的教育意义更多。

    郑老师在书中还详细列举了开好家长会的艺术和技巧,给我打开了一扇门,给了我很多启发。每次期中考结束我就开始担心家长会,刚刚开始,家长会上还有内

  • 7、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范文)

    在老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会遇见一届一届不同的学生。但无论哪一届,总有那么几个人,是我们心头难舍的“痛”……他们经常迟到,他们不做作业,他们课堂跑神,他们迷恋网游,他们顶撞家长,甚至离家出走……想对这些孩子说“爱你”真不容易。对于他们,有时候我们很茫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教育他们,我们不仅要有爱,更要会“智慧的爱”。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恰巧能指引我们如何智慧的爱这些特殊的学生。王老师认为,问题生不等于“有问题的学生”,而是指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书中将“问题学生”分为五类,即行为习惯型、厌学型、心理型、品德型、“好学生”型。王老师在介绍每一种问题学生的时候,都要求老师要冷静思考,主张老师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我们在找准问题学生病因之后,再去找治病的药方。

    一、行为习惯型问题生:“懒”。这一类学生突出表现在行为习惯方面,比如违反班级纪律。一般没有品德问题,只是爱惹“麻烦”。教育这类学生,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得改正。只需要抓破坏性最大的还有纠正起来容易见效的毛病。逐一进步,不求立竿见影。

    二、厌学型问题生:“怠”。这类学生品德也没太大问题,只是不爱学习,一谈学习就烦。这类学生不适合用惩罚的办法,尤其是学习惩罚,比如罚抄,只会让学生更厌恶学习。关键是要找到厌学的原因,背景知识问题还是智力问题,基础差还是学习类型不适应。知道原因,才能知道怎么鼓励和给予信心、学习成就感。

    三、心理型问题生:“怪”。这类学生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狂躁,攻击性或者忧郁多疑,自残。这类问题比较难处理,因为往往跟家庭和童年经历相关。老师工作要慎重,以防守为主,注意沟通方式和对其他同学的提醒教育。避免太过主动而适得其反。

    四、品德型问题生:“坏”。这类学生不是简单的“淘气顽皮”,而是邪气。打架,偷窃,不少人属于“边缘生”,价值观有问题,一只脚已踏入社会,与不良的社会分子有关。这类学生对老师本人的社会经验和战斗能力要求较高,尽量以稳定班级大局为主,稳住学生,不激化矛盾。当然必要时需给予纪律处分,甚至联合公安等机构。

    五、好学生”型问题生:“骇”。这类学生可能具有“双重人格”,“两面

  • 8、 读《与学生家长“过招”》有感

    《与学生家长“过招”》出自于郑学志老师之手,他是全国十二佳班主任,湖南省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半月谈”的领军人物,并出版了23部教育教学专著。这本书切合实际从与家长接触较为频繁的家访、家长会形式为谈话的切入点,介绍了提高家访质量及开好家长会的艺术和技巧,并针对“非常家长”采用一些出奇制胜的“非常手段”。

    我感触最深的是“家长会”这部分。一次成功的家长会,总能够在开会时候引起家长内心的强烈共鸣,在散会之后还能一起回味他们的强烈震撼,哪怕是回到家里,他们也依然在反思。开办一个成功的家长会是每个班主任都所希望的,然而要做到完美的家长会就必须注重四个细节即家长会要“有看的”、“有听的”、“有想的”,还要“有做的”。“有看的”即在开家长会时把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成绩展示出来,在教室的走廊或教室里展示学生的作业本、写字本、手工作品、成长记录等,让学生家长看到孩子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了解孩子在班级中处于的位置,让他们看得津津有味。“有听的”不是老师在讲台上做“报告”,而是把家长们希望听到的内容告诉他们,让他们听得进去,听的舒服,听得轻松。 “有想的“即在家长会上有所听后才会有所思,在会后有所想,回到家后还能“有所做”,把自己的感想付诸于行动上,让自己也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正因为家长们有所做了,孩子们也肯定在家受到不同“待遇”。不同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就会引领孩子走向不同的人生。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更加确信:身为教师的我们在家长会后更需留心关注孩子们会后的反应,并对孩子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引导孩子取得进步,让孩子在进步中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中感受生活,充满自信,超越自我。

  • 9、 教师读后感:《与学生家长过招》读后感1000字

  • 10、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与辅导》读后感

    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王校长名师工作室申报了省级课题《小学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方法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王校长赠予了一本《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与辅导》,乍一看是一本理论性书籍,但仔细翻阅非常有价值,书中列举了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理论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遇到具体问题时还时常在书中查阅。

    初次拿到此书时,我就在想小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呢?通过学习阅读,原来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都是有一定的原因。一是个体原因。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和不良的心态。具体说来,小学生心理产生心理问题的个体原因包括性格缺陷、能力缺陷、认知偏差、学习紧张、体弱多病。二是家庭原因。现代家庭中,不合理的期望致使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以下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对子女要求过高,在教育方法上苛刻,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子女,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第二种态度是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是子女产生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和依赖等不良心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少年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家长对孩子严无“度”,爱无“方”;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难以与孩子沟通思想。三是学校成因。学校是培养人才,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还潜藏着一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心理辅导少之又少。四是社会原因。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歪风邪气尚有一定的市场。影视、网络的普及,给部分儿童的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

    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成了一系列不健康心理。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学习困难、拖欠作业、缺乏自信、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家长发生冲突、心胸狭窄、遇事犹豫不决、孤僻、害羞、胆怯、说谎、骂人、打架、没有上进心等等,

  • 2019-09-20

  • 2022-01-12

  • 2019-09-20

  • 2021-07-0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3-04-3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2-06-0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21-05-2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1-12

  • 2019-10-11

  • 2019-11-04

  • 2023-05-13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09-19

  • 2019-10-19

  • 2021-10-26

  • 2021-10-04

  • 2019-11-02

  • 2019-09-22

  • 2022-08-31

  • 2019-10-09

  • 2019-10-11

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2024与问题学生过招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