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 > 地图 > 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2024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
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相关栏目
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热门栏目
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推荐
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

(共 9209 篇)

  • 1、 读《一纸故城,半卷挚爱》有感

    读《一纸故城,半卷挚爱》有感

    卢刚

    近日,偶读《工人日报》中的一篇题为《一纸故城,半卷挚爱》的文章,作者洋洋千言便将戏曲大家齐如山先生记忆中故乡老北平的故事娓娓道来,品读起来,颇让人有种穿越百年时空,身临其境之感,齐如山先生关于故乡的认识深刻翔实,而我,也有我的看法。

    对于故土的追寻,是中国历代文人笔下不厌其烦的永恒话题,不论是齐如山、老舍们记忆中的钟楼古巷,城墙胡同,金瓦琉璃,还是朱自清、茅盾们笔下江南水乡似的青瓦白墙,木栅花窗,小桥流水;不论是北方的沧桑厚重和壮丽雄浑,还是南方的小家碧玉,钟灵毓秀。其实,中国人在描绘故乡风情之时大抵是在寻觅一种关于记忆中家的的归属感,这其中滋味百味杂陈,或是平易清浅,或是百般无奈,或是疏离无援,更或是痛彻心扉,但不论这个中滋味为何,都终究逃不过"思念"二字……

    是啊,怎能不思念呢?我们这个国家,历史之悠久,国土之辽阔,历经苦难之艰辛都难以想象,特殊年代的动荡,造就了太多那时代背景下个人的辛酸历程,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那些一部部有关国家被侵略的名族屈辱史,投射到彼时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身上,就是一段段辛酸无奈的个人漂泊史,无奈的中国文人拿起手中的笔抒发出他们内心中对故土的那想得而不可得的思念,于是,便出现了许多诸如此类的地域形象: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秦淮河;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余光中笔下的故乡……以及此次读到《工人日报》上《一纸故城,半卷挚爱》一文中齐如山笔下的老北平,这些有关家乡和故土或隽永,或清浅,或疏离,或苦闷,或悲愤的故事无不是发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破则家离,这是个凄凉却亘古不变的真理。

    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民主富强,和平安定,经济腾飞,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快速提升,新一届的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关于复兴中华的伟大中国梦的要求,此时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底气使曾经那些国破家离的故事不再发生,旧时文人笔下的破碎山河早已成为记忆,历史也将不再重演,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一个离开家乡,异地工作的新一代中国人,再也无须担心故乡太远,归乡太难,再也无须担心战争的动乱阻隔了回家的路,再也无须担心许久未见的家人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模样。不论我们是在海峡的这边还是那边;也不论我们是在地球的东边还是西边。我们再也不须跋山涉

  • 2、 优秀读后感:追随虚设,一纸空文

    没有一种崩溃,比得上终身努力后的决然。一直以来的信念,在某一瞬间彻底决堤了。谁能想到这是怎样一种绝望,而又是怎样的使命,支撑着最后的坚持。一开始,所有的努力都是基于一种对光明的追求,与其说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倒不如说是一种目的。为了一个目的,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坚持。这个藏在琴槽中的秘密,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已然不知有多少师父的良苦用心。没有人怀疑过这个秘密的真实存在,仿佛这是生活的药方,有了它,一切就都有可能了。

    也曾怀疑过自己的坚持是否真的值得,可每每想到这个世界,还有徒儿心中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师父都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渐渐的,这种坚持成为一种本能的信仰。一千根琴弦的目的,随着七十年人生的追尾,即将迈入四位数的天堂。抑制着心中的激动,孤身一人的求医路开始了。拿着一纸药方,到头来都是失望。没有人说得出究竟药方是什么,这本就是一纸空文。

    一张药方,七十年,一千根琴弦最终呢?换来的只是一纸空文。是失望,还是颓然,不由嘲笑自己的坚持,多么可笑的坚持。大雪纷飞中,仿佛看到当年的师父,也是如此,拿着这一纸空文四处求药方吧!再多的琴弦也是无济于事,只是个笑话,一如自己是个笑话般这么坚持。可徒儿,他的生命正值青春。这琴弦断了,心弦也是岌岌可危了。想起徒儿,不由心揪。最终,迈上回家的路。看到绝望的生命,又是一种伤心夹杂着无奈。徒儿以为师父放弃了自己,师父的现身让他心中一亮。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那漫长的一千根琴弦,此刻竟然被一个记忆的失误变成了一千二百根。坚持了,也许师父已经无所谓,但徒儿,必须靠这根心弦,走下漫长的人生路。

    目的本无,只是虚设罢了。只是,为了这一个虚设,坚持下来的是几代人,拯救的是无数颓厥的生灵。不在于这个追寻是否真的有结果,追寻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

    一直相信,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对既定目标的追寻。此前,未怀疑过目的的真实。只是现在,渐渐发现所谓的目的,只是心中一种虚设。正是这种虚设,我们的信仰才迟迟没有落空。有时候不知道目的的时候,看看梦想的高度,一切便都渐渐明朗了。人生,从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心弦便拉动了。只是懵懂的时候以为那是幻想,长大了又不相信幻想罢了。怀揣着所谓新世纪的梦想,走在这个今天,已然不知有多少错过,但拉紧的琴弦下的乐章,一直一直都萦绕着。

    比起碌碌无为,比起虚度人生,哪怕你仅仅只是拥有一个梦想,哪怕你不知目的为何,目的地又在何方。但至少,有过拉紧这

  • 3、 青春是一纸微忧的遗书——读《致青春》有感
    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题记 总是在各种网站、论坛上看到有人缅怀自己的青春,“致青春”这个举动好像就是一种病毒,在网络上蔓延开来。 青春是什么?为什么要致青春?纯粹是一些非主流的80、90后赶潮流而已--手捧着《致青春》我悻悻地嗤笑着。 青春,不过是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在青春期的各种现象都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放下《致青春》,点开我关注的网站,点开一篇文章,那是一篇缅怀青春的文章。没看几行,就觉得作者在无病呻吟,弄不懂他为什么伤感。再点开一篇文章,是赞颂青春的,没读上几行,就觉得文采不喜人,没有半点吸引力,唯一值得我思考的只有一句话:青春是一纸微忧的遗书。“遗书”为什么?即死之人是什么情感? 00后,90后朝80后叫嚣:你们的青春灿烂得跟花一样;而我们的青春却被作业、试卷活埋!有什么资格说我们幸福! 什么样才算青春?趁着年轻去放荡就叫青春?在14岁、18岁这样的年纪里去疯狂就叫青春?不对!如果是这样,那未免令人失望! 离开电脑,再次翻开《致青春》,忽然明白:保持现状,不回头,大声地去笑就算青春! 被试卷和作业掩埋也没关系,压力太大去哭闹也没关系,考试失利大哭一声也没关系。只要能在愤怒、惊恐一系列情绪中解放就是胜利! 不要去想什么脱离束缚,不要去做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来引发别人的注意。保持现状,活出自己的风采就好。跌跌撞撞,摔倒爬起,活得莽撞些,这就是青春的味道! 在走这条名为“青春”的路时,我们肯定会遇见挫折,你要对自己呐喊:“没关系!过了青春期就不能随便笑了。” 愿岁月静好,瑞世安稳。 教师评语:本文是《致青春》一书的一篇读书随笔。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原著进行反复地阅读后,书写对青春的理解和思考,这是拨开迷雾后的大彻大悟。老师提醒你,今后在写作中,要注意语言个性化的培养,根据文章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语言风格,这样文章才会意味深长。  徐洋

  • 4、 《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一纸家书百镒轻

    提起家书两个字,我们也许会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亦或是想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从古至今,书信便一直是相隔两地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最重要的方式,意义非凡,即使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书信的厚重、质朴感仍无法被替代,纸质、手写,让庄重、温情、诗意填补了我们精神的空缺。

    而在《傅雷家书》中,在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傅雷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对其两个儿子傅聪、傅敏(主傅聪)深沉的爱。我们亦可从其中学到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之道,让更多人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傅 聪 的 成 长

    《傅雷家书》由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186封家信摘编而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在傅聪的教育上所花的心血。

    傅聪在机遇巧合下来到波兰进行钢琴的深入学习,1953年他曾于罗马尼亚演奏斯克里亚宾的作品,苏联的青年钢琴选手们都为之感动的流下眼泪,他弹的肖邦也曾被波兰的教授们认为富有肖邦的灵魂,甚至会说他是一个中国籍贯的波兰人。

    曾有教授说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由此我认为傅雷对傅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不可没。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镂刻细节的手腕,不是使我们想起中国册页上的画吗?

    傅聪在音乐上的造诣(或说是天赋),我认为都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我们更能从傅雷的言行中窥见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

    不止在艺术方面,更让我感叹的是傅雷在人生道路上对其孩子的教诲,让人仿佛能透过书信看到他伏案写信的场景,爱子心切,严父亦良友。

    热 情 是 火 花, 坚 持 更 可 贵

    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傅雷先生的这句话点明了热情似一瞬即逝的流星,划过天际,但也只是一瞬间。

    回想起我的人生,纵然正青春,过去的十八年里,也有过不少冲动。比如自己又给自己立的无数个flag:这个暑假一定看完什么书,一定几号完成作业,一定每天按计划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

    人的热情固然可贵,可做事贵在坚持。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曾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便是一万小时定律。

    量变才会引起质变,不是吗?大家都懂的道理,可真正做到的还是少之又少。

    傅雷看到了傅聪喜爱音乐的热情,又看到了他的坚持,即使酷

  • 5、 一纸婚约观后感影评

    《一纸婚约》是一部由张辉导演,刘熙阳、张辉和张一山等主演的爱情电影,该片即将于6月8日上映,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一纸婚约的剧情简介

    叶子(刘熙阳 饰)为了买房和男朋友(张一山 饰)结婚,不惜与大学教授王枫(张辉 饰)假结婚,看似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却遭遇男友移情别恋,这令叶子万念俱灰,只能靠酒精来麻痹自己,与此同时,王枫因为一场意外成为了植物人,而此时婚约还未解除,面对瘫()痪在 床的半路夫妻年轻迷茫的叶子将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

    油管上看完了一星给晓彤一星给刘星一星给小雪,剧情不评价了

    无话可说

    很一般般,不知道张一山为啥接

    不太喜欢

    xiaotong and the leading acting so well,good work for qiao qiaos

    冲着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提名来看的。演员中就熟悉张一山,但也是张一山演什么都一个样的原因吧,并不出彩。

    节奏乱七八糟的

    有没有半颗心

    现实主义题材,剧作踏实,表演贴切,学院派代表。但是后半段的超现实有点尴尬啊

    很喜欢张一山,演技真的很不错,故事剧情反应了社会现实也就是房子问题,家庭伦理,社会百态,一纸婚约是这个社会一隅的缩影,反应了现实!

    一个中年男教授的欢乐意淫,却也的确有时代背景

    只能说张一山 杨紫演技不错的

    一出闹剧,很难界定这是一部喜剧片还是惊悚片还是社会伦理片,各种诡异的情节设定,矛盾和感情一样突如其来莫名其妙,人物一个个宛若智障,男主跳楼后灵魂外化,裹着个白床单飘来飘去说非主流鸡汤的升华方式让我好想冲进去打他,总的来说,十分劣质,不过看在硬生生让小雪和刘星结婚生子这一点上,半星

    一星给刘星,一星给小雪,一星给晓彤

  • 6、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读后感_2200字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读后感2200字

    到第一篇是帶著問題讀的、、男主張明前一晚作案、、第二天卻報名上函授大學、、看報、、公交車上讓座、、表現和同伴有別、、讓我產生好奇、、這個善惡並存的人、、有著怎樣的故事

    上部里“閱女無數”的張明很瞭解如何吸引到不經事的純情女孩、、而我疑惑于張明把自己說成壞蛋、、以及之後一番“與眾不同”的瀟灑言論、、是為了釣上這個撞槍口年齡的女孩、、還是出於本意、、從早晨的孤獨、、報名函授大學、、同學評價他聰明卻自暴自棄可以看出、、張明應該對融入正常人的生活是有渴望的、、或許曾有過一些想法、、並沒實現、、受到打擊、、又不甘心回歸普通生活、、放任自流了、、有些憤世嫉俗、、厭惡陳腐的教條、、不願循規蹈矩、、講那麽多追求自在、、刺激、、未知、、什麽都要嘗試、、可到底自己真的喜歡當下的生活嗎、、缺少精神支撐的自我追求、、難說不是盲目的放任

    而女主吳迪渴望不同、、卻不知道並非所有的光亮都能用來取暖、、她所謂的追求真愛並為之遍體鱗傷是不是飲鴆止渴的後果呢、、她也承認看錯了人、、愛上的是一個假象、、可那也是他的假象

    電影和原著有些出入、、電影里吳迪是被張明親自帶上這條路的、、當時十分不解、、因為我是以男主愛女主作為前提、、一個男人怎麼可能對自己愛的女孩做出這種事、、擱到現在、、若前提不變、、我仍然無法理解、、書里的描述是可以讓我接受的、、張明不忍對吳迪下手、、在自己還能控制住自己情感的時候離開了吳迪、、張明口中的“不愛任何人”是理想還是無奈、、還是真的愛不上、、是怕吧、、不敢愛上、、張明的軟弱傷害了女孩、、做不到為她改邪歸正、、之所以在聽到吳迪女同學那番“羞辱”后會臉紅、、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吳迪像很多自己的同胞那樣認為自己是能讓浪子回頭的那一個、、她說

    “我可以不在乎 你過去干過什麼我都可以不問不管 只要你從現在起對我好點”

    付出沒有得到期望、、不甘心沉沒成本的無法挽回、、繼續追加成本、、不懂得及時止損、、浪費了機會成本、、感情多是非理性的、、不經濟

    張明傷害吳迪後、、以為離開就可以一笑而過、、女孩自己療傷、、儘管殘忍、、卻是唯一可取的辦法、、可吳迪卻不接受一別兩寬、、而是踏上了糾纏到底的不歸路、、與張明同歸於盡、、報復對方、、也懲罰自己、、所以浪子們、、有的女孩、、惹不得、、否則你會毀了她一生

    下部景物描寫突然多了、、何意、、是要表達張明心中有了色彩、、

  • 7、 纸钢琴读后感

    纸钢琴读后感(一)

    看完《纸钢琴》这篇作品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泪水早已悄然流出了我的眼眶。这篇作品生动的描写了一位可敬的父亲,他想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五年的存款给他酷爱音乐的女儿买一架钢琴,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些钱却被坏人偷走了。父亲从此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许多。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只知道,父亲的白发越来越多了。几天后,父亲给了女儿一样东西一架在木板上画出来的假钢琴。女儿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她坐过去,十指轻快地跳跃在琴键上,周身沐浴着暖暖的父爱,心中响起了父爱谱写的旋律,她泪流满面,如痴如醉。虽然父亲最终没能为女儿买回那架真钢琴,但我感到那纸做的钢琴上一样凝聚着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他的奔波、他的操劳、他的无奈与焦虑那都是比钢琴贵重千倍万倍的东西啊,女儿沉浸在别样的幸福中而我的思绪此刻却像长了翅膀的小鸟一样飞入了无垠的爱的海洋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坐到了我的钢琴前,十指轻快地跳跃在琴键上,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我感到的是幸福、是快乐,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不仅是因为我有一架真正的钢琴;而且还因为此刻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一直以来沐浴着我的暖暖的父爱和母爱,更是因为我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安定美好的祖国母亲的温暖怀抱中。

    纸钢琴读后感(二)

    今天看了一篇题目叫《纸钢琴》,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酷爱音乐也很有音乐天赋,她的邻居家有一架钢琴,每当那清脆而又悦耳的声音响起时,女孩就一个人坐在院子里,闭上眼,静静地听着,很陶醉。小女孩多么想拥有一架钢琴啊!可是,她家里太穷了,买不起。小女孩的父亲看到女儿这样热爱音乐,就下定决心,要给女儿买一架钢琴!于是他就拼命地打工,拼命的赚钱。最后,他终于赚够了钱,可就在商店门口时,钱却被盗了!小女孩的父亲很失望,但没有绝望,他又给女儿做了个纸钢琴,送给了女儿。读完后,这篇文章像一股泉水暖暖地流如我的心中,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爱的伟大。文中的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为了完成女儿的这个心愿,拼了命去工作赚钱,只靠他一个人微薄的力量能够买一架钢琴的钱是多么不容易,他经历了多少岁月。虽然累,但是他不知道累,他只知道要完成女儿的心愿。最后,终于功夫不怕有心人,他赚够了钱,就差一步之遥时,钱却被盗了。他又给女儿做了个纸钢琴,虽然只是一个摆设,可它凝聚了多少父亲对女人无私的爱啊! 同时,我也想到了自己。从小就在家里娇生惯养的我,而且还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明白了,

  • 8、 《纸钢琴》读后感

    《纸钢琴》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我一口气快读完了它,从中受到了不少的教育。

    一个小女孩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她们家很穷,买不起钢琴。小女孩的爸爸知道她的梦想后,为了实现女儿的梦想,他天天早出晚归,终于有一天爸爸攒够了去买钢琴的钱,他走进了市中心最大的钢琴店,他细细的看着每一台钢琴,最后他在一架白色的钢琴旁边停了下来,上面标着两万八,父亲把手伸进了包里掏钱,却发现钱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父子给她做了一个纸钢琴带回了家。

    作文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父亲是多么的无私,为了女儿的梦想默默的付出。当我读到她的眼里储着泪水,她接过纸钢琴,双手在琴键上欢快的跳动着,我感觉这个小女孩是多么的懂事,多么的爱她的父亲!

    我感受到父亲对女儿的爱,我也想起了我的爸爸,有一次,放学的时候下了很大的雨,我正在担心怎么回家,突然听到硕硕!硕硕!的叫声,我高兴极了,心里想:爸爸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我太幸福了!谢谢你爸爸!

    我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在背后关注着我,给我春风般的温暖。

  • 9、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观后感400字

    有些人的相爱,注定是互相折磨互相伤害的,可是却同样感人至深。看完王朔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另类的爱情,或许每个好姑娘都曾经如丽川一般迷恋过像王耀一样的渣男,虽然纯情少女爱上无耻的皮条客的确看起来既烂俗又荒唐可笑,但是这又恰好证明了在爱情的国度里的确是人人平等,地位身份名利金钱都可以是浮云。或许在电影开头丽川在和王耀的第一眼中,就已经爱上了这个奇怪的男人,尽管她厌恶他的职业,可是她却没有选择逃离,而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和他一起沉沦,哪怕这种所谓的沉沦是被动的,丽川为了王耀背叛了自己,背叛了家人,可是她却永远得不到王耀的一句关于爱情的承诺,也许这才是令她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既然得不到那么宁愿选择毁灭自己,以求换来对方心中的一点愧疚和怀念。在王耀和丽川的爱情故事,他们永远只能通过相互伤害折磨来证明彼此的爱,哪怕他们在面子上再凶、再装、再作,其实骨子里还是纯情,所以他们的每一次相拥相吻都是那么的血腥暴力,没有一丝甜蜜却依旧温情脉脉。王耀的爱是希望可以让丽川离开自己,所以他给了丽川爱但也留下了恨,他的不在乎是因为他真的在乎丽川,可是对于习惯了当皮条客的王耀而言,爱太贵重,他无法真的为爱改变自己,所以他只会用伤害来证明他的爱。丽川一直希望可以让自己融入王耀的生活,可是她却无法真的放纵自己,尽管她对王耀一直爱的很艰难很执著,所以她最后只能绝望的对王耀说出那一句,说你爱我,哪怕假的也行。
  • 10、 《一张纸》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多少张纸才能组合而成,出生一张纸,毕业一张纸,证书一张纸,结婚一张纸,荣誉一张纸,钱是一张纸,悼词一张纸,细细读来,确实如此。

    来到这个世界,一张张纸就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写照,正是这些不同阶段,不同感情色彩的一张张纸让人生更加丰富。进入幼儿园后为了一张张纸而奋斗、而努力,记得获得的第一张纸----普通话证书,开始对自己的不自信,考过一次都没过。到后来静心练习,查看字典,标注音标,获得的不光是一张纸,更是见证了自己的努力。从当初的保育员走到如今的班主任,领导的多次机会给我锻炼,给我成长,又让我得到另一张纸---教师资格证。这些给我的感触就是,个人能力再大,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培养,哪里来的人生一张张纸,哪里会有人生的精彩不断。

    而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张等待内容的白纸,我们就是帮助描绘白纸的人,他们的习惯、能力、语言、性格都会因描绘的人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让一张张白纸都有一个漂亮的开头。白纸极易被染,人生被染就要懊悔一生。

    珍惜每一天,让每一张纸在每个阶段都谱写出绚丽的人生。

    【第2篇】

    说到“一张纸”,脑海中便想到一张100元、一张白纸,一张合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纸”,每一张纸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它可以是一张证明,可以是一份荣誉,也可以是一种权利…… 也许有时候一张纸可以代表许多的财富,也许有时候它只是一张微不足道的一张纸,但是有时候无数个“一张纸”堆积在一起,也将变得力大无穷,不容小觑。

    一张纸,我首先想到便是“钱”。现在社会中,金钱算是至高无上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它努力,以它为目标,向它奔跑。金钱像是一块香喷喷的肥肉,挂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有动力不断地想要吃到它。可是,哪有那么容易,你不努力,它永远停留在你面前,可望而不可及。但是你努力了,总有一天会追到它,享受这份美味。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财富的象征,它可以满足自己的许多欲望,但有时它也是肮脏的,有多少人为了它失去了幸福,变得一无所有。其实它只是一张纸,你积极的面对它,它就是干净的一张纸,反之,它就是一张肮脏的纸。

    纸 可以是一张废纸,或是一张有用的纸,都取决于我们怎样定义它。小时候,我们读书学习,为了就是以后,能够拥有那一张过硬的文凭,能变得成功。可我们几乎都那样平凡,平凡中思考着,这是一张废纸?可它是自己努力的见证。这是一张有用的纸?可它也并没

  • 2019-10-24

  • 2021-05-08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2-11-15

  • 2019-10-29

  • 2021-12-18

  • 2019-09-1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11-02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2024一纸故城,半卷挚爱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