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西部大动脉观后感 > 地图 > 西部大动脉观后感,2024西部大动脉观后感
西部大动脉观后感

(共 1734 篇)

  • 1、 《西部大动脉》观后感600字

    《西部大动脉》观后感

    作者简介

    余晓倩,第十二期启航1903班学员,毕业于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现属于兰铁局后勤保障中心,喜欢听歌,画画,旅行,看电影。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白天好好读书,书里有你不知道的。晚上好好睡觉,梦里有你想要的。

    《西部大动脉》观后感

    我们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观看了《西部大动脉》纪录片,了解了兰州局的发展历程,也被一代又一代兰铁人的力量所感动。

    兰州局始建于1956年,是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重要区段,经过几代兰铁职工的拼搏创业,现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交通运输企业。

    一开始,我国铁路缺材料缺技术缺人才,工作进行的异常艰难,兰铁人要在大风沙中克服环境的困难,又要面临无住房和吃不饱的生活问题。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兰铁人晕倒在工作岗位,有很多无私奉献的兰铁人没能赶上见家人的最后一面,他们把青春献给兰铁,把汗水献给兰铁,把生命献给兰铁。

    沙坡头防风带的绿化建设荣获国家科技特等奖,还被推广到世界各地,为全球风沙治理作出巨大贡献。身为一名新入路的兰铁人我深感自豪。那一代人为了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为了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他们机智勇敢,他们坚忍不拔,他们前赴后继。他们总是提前完成工作任务,总是不喊苦不喊累,他们一心为兰铁,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

    经过几代兰铁人的艰苦奋斗,兰州铁路开始了新的征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兰铁也增加了更多优秀的人才。高铁开通,旅游专线开通,专业化制度化的铁路服务日趋完善,兰铁正在走向更好的明天。而这一代兰铁人也秉承着千千万万兰铁前辈的优秀精神和优良传统,为兰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我们作为新入路的新一代兰铁人,在这里学习前辈们的精神,深入了解这个大家庭,懂得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几代兰铁人为我们创造了优渥的工作环境,我们更应该勇往直前的为兰铁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纪录片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无数次为优秀的兰铁人的精神而热泪盈眶。今后我也会以一名兰铁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兰铁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奋斗!

    —end—

    文/余晓倩

  • 2、 《西部孩子的生活》观后感

    《西部孩子的生活》观后感(一)

    三年级学生 刁兴凯

    今天我们观看了西部的孩子背着柴火去上学的新闻报道,我看了之后,心里非常非常难过,因为他们非常穷,上学的路太远了。

    每当周日早晨,还没到六点,上学的小孩就早早地起了床,上学的路一共有15公里远,还要翻一座座大山。他们背着几个土豆,就去上学了。一路上要走山路,还要顶着火热的太阳。一路上,他们找到一条小小的溪流,像小鸟一样飞奔过去,有的孩子在洗脸,有的孩子在喝水。有一个叫小花的小朋友饿了,他们就去找柴火烧土豆。到了学校,他们每顿都是只吃米饭和黄豆。

    因为他们非常穷,家里没有钱,所以他们就认真学习,想走出大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他们这种认真学习的精神,我们一定要学习。我们吃的是丰盛的饭菜,可他们吃的只是米饭和黄豆,而我们却挑三拣四的。我们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家陪伴着我们,可是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我们和他们相比,就是生活在天堂里。

    我们以后应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妈妈就把爱心献给了西部的孩子,因为妈妈把我的一些很漂亮的衣服都寄给了西部的孩子。我长大了也一定帮助他们!

    《西部孩子的生活》观后感(二)

    城关二小三年级 杨瑞祥

    今天上午,徐老师给同学们放了一部关于西部孩子生活的视频,他们的求学道路非常艰难,我特别感动。

    他们上学要走一天,翻四座大山,途中有一个小妹妹都饿哭了,坐在地上吃烤土豆,渴了就喝山泉。他们每周上学放学要走30公里的山路,还要背着三四十斤的柴火。到了学校还得做饭,他们吃的米饭半生不熟。一年又一年地吃黄豆蒸米饭,一直到上完初中,他们也没说吃厌了。

    再看看我们,每天吃山珍海味。妈妈做的饭菜我们不吃,闹着出去买着吃。要是他们见到这种饭菜,都该高兴得不得了了。我们每天玩游戏,看电视,看手机,再看看他们,每天玩的东西多有意义呀!跳绳、打篮球、踢足球,他们却感到快乐无比。

    他们穿的鞋子是烂的,都是窟窿,冬天手都冻烂了。而咱们穿的是暖和舒适的羽绒服。我们家的电器一应俱全,他们家只有一个发出微弱灯光的电灯。在夏天,我们可以开空调,他们却只能忍受着。冬天冷了,我们可以开电暖扇,他们只能两个人盖一条薄被子。

    平时放学,妈妈要是没来接我,我就会生气,再看看他们,走九个小时爬四座山才能到学校。他们上课从不说话,生怕漏下老师讲的每一个字,而我们呢?上课说小话,不注意听讲,不珍惜学习条件。

    从今以后,我要学习

  • 3、 《走进西部》读后感
    《走进西部》读后感 在这单元的学习中,我知道了祖国西部的许多知识,领略了那里绝美的风光,同时也了解了西部那灿烂的历史文化知识。 我国的西部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辽阔的大草原、巍峨的大雪山、茫茫的大戈壁……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魂牵梦萦,念念不忘。蓝天白云,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草,热情好客的蒙族人民载歌载舞,客人们吃着羊肉喝着酒,一切都是那么舒服惬意。夕阳西下,人们都不忍话别,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 话斜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奔腾的黄河到浩浩的大漠,从碧绿的草原到茫茫的戈壁,这里的一切神秘而古老,这里的历史远源而流长。著名的丝绸之路就在这里启航。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这不仅是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东西文化沟通的友谊之道,更是人类文明的辉煌见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勇敢无畏的边疆建设者为了祖国的西部建设挥洒着热血和汗水,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们如白杨一样,不管严寒酷暑,不管风吹雨打,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生根发芽。 正是这些坚强的西部建设者,让祖国的西部生机勃勃,焕然一新。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青藏铁路。就如著名歌手韩红所唱“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学习了这单元,我相信祖国西部一定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裕。我们要向那些边疆建设者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一切。 走近西部 马琪翔 西部,有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和陕西等省。还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西部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起来,促进社会主义共同繁荣! 在去往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白杨。《白杨》这篇文章讲了通往新疆的铁路边上的白杨,引发了一位父亲的沉思。在给孩子们介绍白杨时,歌颂了俱有白杨精神的人。 学了这篇课文,感受到了祖国保卫者,西部建设者热爱祖国的心,当国家需要他们建设边疆、扎根新疆时,他们毅然前行,这种“白杨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中,爸爸就是一个俱有“白杨精神”的人。当家人需要他的保护时,他毫不犹豫,走到最前面,张开双臂,为我们遮风挡雨。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中的筑路大军为了西部人民的交通便利,不惜一切要修通风火山隧道。但因为风火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青藏高原空气稀薄,隧道内极度缺氧,给筑路大军代来
  • 4、 读《西部招妻》有感
    于我而言,看书和听音乐的作品选择,多和心境、和最近的关注与思考有关,所以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书下载中,我选择了《西部招妻》一书。 这是一本摄影师写的书,文字和照片一样,总想要客观的记录,但拍摄的角度都有一个个人的态度在里面,如果说这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记录者都应有的态度的话,那就是责任和同情。 河南洛阳农村的老三因为小儿麻痹落下了手脚的残疾,在同村和周边都没有了市场,好容易说过来个“憨姑娘”却因为坚拒和他同床而只能作罢,在母亲的执着坚持下,走上了宁夏“买妻”之路,曲折反复、历经痛苦之后收获了一个家。 湖北孝感的刘祥武体貌健全而端正,受累于患有精神病的哥哥和困苦的家境,将近四十孑然一生,但在老父亲执着的坚持下,想尽办法也想有个家,看到了摄影师关于老三的报道,写信求援,却发现比起老三家里的支应,独自一人承担父兄治疗费用,还身无长技、身体不好的他,恐怕要遭受更多的挫折。 想起了给家里装修的工头在酒后主动讲起的婚姻故事,想起了在贵州毕节卖羊肉串捐资助学的阿里木,他在谈到拉扯兄弟在外立足却被排挤走的经历时说了一句话——“底层的残酷,你不懂。“。人都没法选择出身和家庭,有的人嘴含金钥匙长大,有的人一辈子只为吃饱饭却不能得,这个社会从来不公平,公平正义永远在路上,贫困之疾泯灭人性,不真正消除贫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就没有意义。 也想起了自己,想起了自己的作,自己的不珍惜,作是折腾,但不是好的折腾。人生苦短,就应该惜福,不放过每一个为幸福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机会。同样是人,我比起老三、刘祥武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我太不珍惜,我想以后自己会不一样的。

  • 5、 观《到西部教书去》有感
    观《到西部教书去》有感 没有荒凉的人生,只有荒凉的沙漠--《题记》 3月12日,在保定学院图书馆多功能厅,一部《到西部教书去》的专题片拉开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巡讲会的序幕,保定学院老师讲述了这些志愿者们支教背后的故事。讲述一群青年学子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自愿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去西部地区支教的故事,展现当代青年默默奉献爱心,找到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动人经历。 从专题片中,我了解到,自2000年开始,连续多届的学长学姐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召唤,凭着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十几年星火相继,在"黄风啸啸石乱走",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县、**地区东北部的木林县和四川的川西地区执教,在西部地区三尺讲台上用智慧和青春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 学长学姐们,不畏艰难,他们初到西部边陲,条件艰苦。有的住在土坯房,有的住在废弃车队院里,干旱少雨的恶劣自然环境让他们嘴唇干裂,手掌蜕皮,饮食不适又导致肠胃出现症状,但这一切都没有成为他们离开的理由,没有动摇他们坚守的信念,他们秉承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信条,为报母校之恩,用行动证明着一个保院学子的担当! 到西部支教去的一个老师,她为了不耽误学校的工作,连孩子的第一声"妈妈"都没有听到,就将自己刚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送到了老家,时隔七年,才将孩子接回到身边,错过了孩子初长成的最好时光,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但是当她看到班里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为了学生,她甘愿放弃一切!看到这一幕,我留下了眼泪,学姐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保定学院外语系书记刘世斌说:"他们要忍受陌生的环境,面对全新的挑战。但现在他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证明了他们的团结坚毅,诉说着青春无悔。"保定学院老师赵云耕说,好多支教学生他都教过,这让他感到很自豪,王伟江和王建超都曾是他的学生。2000年,王伟江和王建超决定去西部支教,并找到赵云耕寻求支持,"现在十四年过去了,他们还保存着支教前我送给他们的笔记本,上面写着'青春无悔,只争朝夕;修身立命,不虚此行'。他们俩个以实际行动做了精彩的回答。"保定学院中文系教授刘玲娣说:"他们如一株株格桑花,柔弱而不失坚强,他们的坚守与执着,几十年扎根西北边陲,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选择。"保定学院党委书记王军说,学校历来重视
  • 6、 读《走进西部》有感 (800字)

    亲爱的同学们,你一定听过或读过不少古典名着吧?《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中的人物故事,你一定能娓娓道来。在我国浩瀚如海的文学艺术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经典名着,每一部都博大精深,每一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前几天,我无意中翻开七一小学读物《走进西部》,这一翻我就再也舍不得放下,虽然它不是什么名着,只是一本阅读丛书,但我深深流连其中,不能自拔。这些文章让我或感动、或惋惜、或开怀大笑、或深深向往。这本书一共分八个部分,主要描写了美丽的西部风景、西部文化和开发西部所付出的艰辛、还有大家的缤纷童年故事。书中的第一百二十个雪兵让我泪水盈眶,为了修好青藏铁路的无数英雄让我佩服,小旦为了让在外打工的爸妈回家而故意考的零分让我心酸,桑格格的快乐童年让我向往,开怀。每往后阅读一篇,都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对于自己未来要努力的方向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文章是汪夕禄写的《零分,故事的主人公小旦平时考试总考全校第一,但是为了让爸妈从黑龙江回来看他,故意在此次考试中考了个零分。他的这一举动让老师和爷爷对他很失望,其实爷爷又何尝不明白小旦的希望。所以爷爷哭了,小旦哭了,我也哭了。在我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同学,他们的爸爸妈妈也是为了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生活而外出打拼,作为爸妈这样的做法固然是对的,但作为孩子的我们,多么想在放学后能在爸妈的身边撒娇,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可以有爸妈安慰,在考试开了好成绩可以和爸妈分享可这一切因为爸妈的外出都变成了幻影,每当上学放学时,在看到别的同学扑在爸妈的怀抱里撒娇依偎,这些同学哪个没有心酸,羡慕。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咱们这也可以挣钱养家,有爸妈陪伴的童年才是幸福的,别让孩子的童年留有遗憾。我想,这是所有留守儿童的共同心声吧。

    感谢你,我的朋友书,你让我快乐,也伴我成长中的每一天。

    五年级:荆润钰

  • 7、 《走进西部》读后感 400字
    走进西部 走进西部你会欣赏到:雪域高原,辽阔草原,茫茫戈壁…… 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色彩!西部世界上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现在我们就来走进西部,来感觉它的美。 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到处翠包欲流,羊群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悠闲的散步,像撒落在草原上的珍珠。在草原,人们住的是蒙古包,蒙古包上有许许多多的“旗”。 只要你一走进蒙古包,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就拿出他们得意的奶茶,酥油,奶酪,点心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如果谈的投机,他们会一边唱歌一边用银杯给你敬酒,拿你当兄弟姐妹。此刻你千万别羞涩,觉得不好意思。你如果即能喝酒又能唱歌,他们会特别开心的。下次你再到他家,他们会给你专门宰一只肥羊,让你尽情品尝煮羊腿,手抓羊肉,大碗喝酒,把你非灌醉才肯罢休,这也是厚道的蒙古人待人的一贯方式。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骑马射箭也是他们的绝活。摔跤也毫不逊色。 草原上景色是看不够看不完的,草原上的故事是讲不尽的,不妨你亲自到草原上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走进西部 ------读后感 高妙歌 西部,一个美丽又圣神的地方,有草原、有高原、有雪山、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这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西部地区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西部,我曾不止一次对它产生奇妙的联想,那里是白雪一片,还是绿色盎然,那里的人民是热情的,还是羞涩的。我想那么遥远的地方,那里的习俗和文化肯定跟我们不一样。 西部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敦煌的莫高窟、拉萨的布达拉宫等,西部的自然风光也很美,如黄果树瀑布、西双版纳、大理的风光等。 西部的人也很热情,客人们一到了,他们就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食品来款待客人,能让客人们感受到西部的人情美、民俗美。 如今,西部已有了铁路,就是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冰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 西部有许多文明中外的特产,如新疆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等等。 总之,西部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好,我们一定会看到它更大的进步。 加油!西部。

  • 8、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500字

    你们好!

    可能你现在还不认识我,等这封信跋山涉水来到你们面前时,你们就会认识我了。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柴紫萱,生活在江西南昌——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我特别喜欢看书、唱歌,我还是学校的播音员和班上的主持人呢!

    西部我没有去过,但我从电视里看到,从书中的描写里感受到,从大人们的交谈里听到,从前的祖国西部是荒凉的、贫瘠的、边远的、落后的……

    我的奶奶的甘肃人,她从小生活在祖国的西部,奶奶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是一个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更别说荒凉的西部了,人们连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没有保障,一出门全是荒山,连上学都要翻过好几座山,上学的教室也是四面透风,破烂不堪……要说起那时的生活,奶奶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呢!

    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祖国的西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吸引人眼球的的是那广阔的农田和连绵不断的绿色,再放眼街头,商业网点比比皆是,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讯设施、住房条件、交通工具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孩子们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学。

    这一切一切令人惊喜的变化,都是那许许多多无私、坚强、执着的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者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热血奋战的结果。正是这些可歌可敬的建设者们,让西部渐渐走向了富裕;是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让西部从绝望走向了希望;是他们博大的胸怀、坚韧的意志、无私的奉献,让西部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强!

    这千千万万西部建设者们身上那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西部建设的伟大志向和奉献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赞美,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都要学习西部建设者们那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才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到那个时候,欢迎你们来江西,我会做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参观南昌的滕王阁。九江的庐山、上饶的三清山……再带你们尝遍江西的美食!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9、 草原上的小木屋到西部去读后感概括通用(5篇)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在阅读罗兰·英格尔斯·怀德写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草原上的小木屋的读后感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草原上的小木屋到西部去读后感概括”,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草原上的小木屋到西部去读后感概括【篇一】

    我读过一本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书,是美国作家劳拉·英格斯·维尔德写的。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劳拉一家人驾着马车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经历了重重困难搬家到大草原居住的故事。他们一家人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虽然衣食无忧,但也时时存在着危险。他们勇敢而坚强,重建房子的辛苦不怕,被狼群重重包围不怕,熊熊燃烧的大火也不怕,他们用行动克服了种种困难。

    劳拉一家的故事让我想起自己学篮球的经历。二年级时,我报名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篮球兴趣班。兴趣班天天练基本功,还要跑步,真是既枯燥又辛苦!训练了几天后,我回家跟妈妈说:“篮球训练太累了,我不想去了。”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你这么喜欢篮球运动,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下去!”听了妈妈的话,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到了四年级,经过选拔,我因基本功扎实被选进了学校篮球队。训练更辛苦了,但我没有放弃,坚持参加训练,虽然有时候也会打退堂鼓,但一想到劳拉一家遇到那么多困难和挑战,都能坚强面对,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坚持到底!俗话说,有付出就有收获。五年级下学期我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荔湾区篮球锦标赛,终于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劳拉一家人的坚强和勇敢,他们勇于与困难和危险作斗争,他们的经历是常人不能想象的。通过战胜困难,他们最终获得了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我以后都要向他们学习,敢于挑战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同时也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草原上的小木屋到西部去读后感概括【篇二】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罗兰。怀德的代表作,是美国第一代人的拓荒史,也是一部美国西部草原的风情史。这本书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在草原上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惊险的故事。

    主人公劳拉和玛丽是两个可爱的小女孩,她们跟着爸爸查尔斯和妈妈卡罗琳,乘着马车,一起来到了堪萨斯州大草原,建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房子、马圈、牛圈、井和

  • 10、 读书之《一个人的西部》读后感3000字

    读书之《一个人的西部》读后感3000字:

    答应过朋友要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于是,此为开篇。没有明白的时候,总是觉得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凡事总有掣肘。每一次突破都是最内心的一种清理。每一个阻拦我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影子。最后拦住我成为自己的,其实还是自己。当体会到每一个我爱我恨的人都如同自己的影子一样、都如同自己的镜子一样时,就离心如明镜,更进一步。

    不要否定别人。发现别人的好,说出来。也请避免提太多的建议。人都很聪明,不需要我的建议来彰显自己。做好自己的事,继续鼓励别人去发现更好的可能。

    成就我的,不是别人的祈愿,而是自己的行为。曾经看似迷乱嗔痴的过往,可能是走向得证之道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意义。不必按照别人的教导活成别人的样子。这就是常说的,用智商高来度人,其实就是一种智慧上的强盗。

    往事不可变,来日犹可追。记忆是不牢靠的。但吸取其中的营养,不压迫别人。有时候我的活,是一种别人记忆里的活。所以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活成别人记忆里的风景。或许可以留传后世。

    高中时,许多如我的人。也在做同样的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付出了很多努力,因为天资或者蒙昧也没达到很高的高度。其实现在想来,再后来的生命里,坚持下来,是有改变人生的机会的。只是后来被太多诱惑改变了,随波逐流,追逐生活里太多的新奇事物,最后也迷失了。

    自己并没有找到被世界迎合的理由。主要是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理由吧。更多的是俯首在世界面前和独立在世界外为其服务。因此对于被世界迎合的这种感受,并不很明白。

    作家能代入许多人物,品味每种人生。也许拙劣的作家是粗暴的把每个人大致分开。高明的作家能给每个人赋予灵魂。但这并不代表作家个人的境界。这艺术化的过程里,不可避免的注入了作者本人的习气。以至于每读完一个人的书。都会感觉在他的习气里洗了个澡。也许是很独特的味道,却始终不够尽兴,于是还想读些别人的,更多人的。来沾染更多人的精神,最终吸纳成独有的自己。

    多几种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人会变得更成熟,的确如此,佛是种眼光,道是种眼光、儒、法、科学、信之信、不信之信也是种眼光。

    有时候行为不是为了结果,而是一种态度。的确如此,比如追一个姑娘,买了礼物,鲜花,钻戒。嫁不嫁你是一回事,买不买又是另一回事。行为是自己的,结果是姻缘铸就。随他。挺好。

    有时候会听说一些神奇的事情。似乎并不在科学的范畴之内。也许真的有吧?看到那神奇

  • 2022-06-03

  • 2022-02-18

  • 2022-02-25

  • 2022-04-16

  • 2022-04-18

  • 2022-04-18

  • 2022-03-14

  • 2022-04-06

  • 2022-04-01

  • 2022-03-02

  • 2022-02-19

  • 2022-07-08

  • 2022-02-25

  • 2022-02-26

  • 2022-03-01

  • 2022-03-03

  • 2022-12-03

  • 2022-12-13

  • 2019-11-04

  • 2022-03-01

  • 2022-02-28

  • 2022-08-30

  • 2022-03-22

  • 2022-07-0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2-14

  • 2022-04-06

  • 2022-04-06

  • 2022-04-02

  • 2022-04-05

  • 2022-03-31

  • 2022-03-31

  • 2022-02-23

  • 2022-02-25

  • 2022-02-28

  • 2022-03-03

  • 2022-07-05

  • 2022-07-13

  • 2022-02-15

西部大动脉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西部大动脉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西部大动脉观后感、2024西部大动脉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