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 > 地图 >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2024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相关栏目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热门栏目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推荐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

(共 834 篇)

  • 1、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1938年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年,这三大所大学的优秀教师和莘莘学子用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事迹感动了我们很久很久…… 曾经在战火硝烟中,他们书写了一个个艰苦奋斗的故事;曾经在山河破烂下,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是一群代表了国家最出色的学术水平和最优秀的人格魅力的大师级人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境界。为此,我敬仰他们——那些乐观进取的学生 汪曾琪说过,联大很大部分学生都是呆在茶馆里看书自习,他们在那里“养其浩然之气”,能够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 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条件艰苦得惊人。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叮叮当当地响,教授讲课要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雨声和风声。 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因下雨,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无奈,陈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雨”。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学校培养出了邓嫁先、杨振宁、朱光亚等享誉世界的名人。 从西南联大的勉词“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中,我已深刻感受到当年学子们刚毅坚卓、报效祖国的高尚品格。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大学的条件比那时候好多了,然而我们不仅没有像他们那样刻苦学习,而且时常为生活锁碎和小困难烦恼。 正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说,“青年人不要总是想着社会能为你提供些什么,要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看完西南联大启示录之后,我也想说:“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学校能为我们提供些什么,要反思我们能为咱们可爱的校园——广技师做些什么。”希望我们在踏进这所大学时,以能进来这所学校感到自豪,将来离开这所大学时,能让学校以我们为豪。 今天我们纪念联大,不只是为了缅怀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中国的骄傲用他们孱弱的肩膀做出了这样的伟业,传承了我们民族赖以长存的精神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让今天的中国可以出现像联大这样有生气、有信仰的学校,实际上
  • 2、 《师德启示录》观后感
    《师德启示录》观后感 ——用德性之美铺就学生未来之路 放寒假期间,应学校要求观看《师德启示录》教育片,这由九部短片组成的教育记录片从古代先贤谈到当代的教师,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感人肺腑的华丽诗篇。那些扎根于大山,奉献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们让我钦佩,那些用爱去浇灌学生心灵的园丁们让我感动,那些用行动去保护学生们的“伟人”们让我震撼…… 其实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我想说虽然我很年轻,我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可谈,但是我觉得教师所从事的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动力的事业,那么作为教师,一定首先要是一个感情丰富,心思细腻的人。我总是会被那些在大山里守着贫困,只为孩子们能离开黄土地的那份坚守所感动;我总是被孩子们那些稚嫩的声音和单纯对我的喜爱而热泪盈眶;也总是为那些心中充满爱的教师们的巧妙机警的处理办法而鼓掌喝彩。从影片当中,我看到了张再昌,杨瑞清,王春牛,胡安梅等一位位优秀的教师,更让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引导我前行的火光和人格的力量。 “命运是一种局限,人生就是一个奋斗突围的过程,而知识就是力量。”,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扎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王思明老师。看着他皱纹深嵌在粗糙的脸上,但眼神却放着光芒,想必年轻时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年轻俊朗的小伙子。他学有所成之后放弃了进城谋得一份好工作的机会,而是回到这贫瘠的黄土地;我想当时肯定有很多人阻止,嘲笑过他,但是也没有让他离开这些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岁月留给他的不仅是时间的烙印,更是一枚感动中国的奖章。在2013年校里举办的教师节晚会上艺术部出了一台舞蹈剧,名字已经记不住了,但是学生们用舞蹈和声音留给我的震撼却挥之不去,仿佛历历在目。这个舞蹈描述的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师投身到山区的教育事业,和学生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支教结束,男教师不得不答应父母的要求回到城里结婚,那些孩子们的不舍和呐喊“老师,你别走,我长大后嫁给你!”一个孩子说完之后,所以的孩子都大声喊“老师,你别走,我长大后嫁给你!”很多老师像我一样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动的是师与生之间的那种感情,感动的是大山里面孩子们求学的决心和无奈。其实像王思明前辈这样,虽然不如舞台剧里演的那么震撼,但是他们用每天的行动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着一种美德,那就是师德。是这种坚守的师德让孩子们看到山的那边不是山,而是他们美好的未来。 陶行知说“
  • 3、 因果启示录观后感影评

    《因果启示录》是一部即将于6月8日上映的电影,()该片主要由王姬、庹宗华和英壮等主演,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和网友们的评论,一起看看吧!

    因果启示录的剧情简介:

    餐厅老板老魏识破了骗子老胡的调包诡计,却因为轻信诈骗短信汇错了款,被债主收了餐厅。走投无路的老魏明知故犯加入了债主的非法集资行列。年轻的吴胜为了给爷爷尽快筹钱治病,一头钻进了这个快速致富的圈套,还瞒着爷爷将家中的地契抵押给对方以增加投资,企图获得更多的利润。一场黄粱美梦随着债主人间蒸发而成为了泡影,贪欲最终造成几个家庭的破碎

    网友评论:

    这海报我猛地一看还以为是一张b超

    妈妈呀,因果启示录诶

    有因有果,人还是做多点好事吧

    因果轮回,看样子要多做好事好庹宗华,有英壮

    明因识果,重新种下这颗失传已久的种子-----因果

    为啥我想到karma is a bitch

  • 4、 《西南联大》观后感集锦

    观影是一种享受,此时心中种种,感慨万千,最是适宜写一篇观后感。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可以让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更加深刻。根据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编辑精心整理了《西南联大》观后感,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1

    刚毅坚卓,这四个字既是西南联大的校训,也是西南联大人独特精神品质的真实体现。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西南联大师生在日军轰炸的炮火中依然保持着刚毅坚卓。

    那么,到底何为刚毅坚卓?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八百多名学子从课堂走向战场的刚强勇敢,是查良镛先生忍受长达五个月的饥饿与疾病的折磨后活着走出野人谷的毅勇不拔,是金岳霖先生丢失七百余万字的《知识论》手稿后重新编写的坚定不屈,是西南联大在战火的洗礼中培育出的各领域人才的卓越不凡。每一位西南联大学子都充满了爱国的激情,正如他们坚信的那样:敌人摧残了我们的艺术城,破坏了我们的象牙塔,可摧灭不了我们三千年来的文化种子。

    在那段水深火热的岁月中,西南联大师生用他们的行动完美诠释了刚毅坚卓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应当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做一个有理想,用毅力,有信念的青年人,如此,则中华之兴便可指日可待了!

    《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1938年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年,这三大所大学的优秀教师和莘莘学子用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事迹感动了我们很久很久??曾经在战火硝烟中,他们书写了一个个艰苦奋斗的故事;曾经在山河破烂下,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他们是一群代表了国家最出色的学术水平和最优秀的人格魅力的大师级人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境界。为此,我敬仰他们——那些乐观进取的学生汪曾琪说过,联大很大部分学生都是呆在茶馆里看书自习,他们在那里“养其浩然之气”,能够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条件艰苦得惊人。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叮叮当当地响,教授讲课要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雨声和风声。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因下雨,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无奈,陈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雨”。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学校培养出了邓嫁先、杨振宁

  • 5、 《西南联大》观后感350字

    《西南联大》 观后感 肖敏 近年来以传统文化、科技创新掀起了一番热潮,也因业务上的需要,寒假时间也特地观看了《西南联大》、《假如国宝会说话》、《书迷》、《创新中国》四部纪录片。换做平时,我对这些枯燥无味的纪录片是不感兴趣的,因为我此刻正在惬意的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无需忧虑,可仔细看看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苦历程,才能真切感受这种安逸的珍贵。 看完,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强大祖国的庇护,有稳定的生活和工作。而当时的老师和学生为了中国的教育甚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不畏艰难,从北平、天津等地先后前往云南,为的就是保存号文化的种子,国家的明天。西南联大之所以会出现,跟日本的侵略有直接关系。她的成立当然也离不开那些为了中国教育事业而做出巨大贡献的联大教授。梅贻琦、蒋梦麟、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近代教育的肱骨,也培养了邓稼先、杨振宁等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和新中国的栋梁。 有时候我们总是说,设施条件不好,影响教和学。西南联大当年却是以几间茅草屋、几支粉笔在日军狂轰滥炸之中培养出无数国之栋梁。故,物质不是主要的,主要在于教育的理念是否先进,教育的信念是否坚定。如果你把教书当做一份工作,那你在乎的就是工作条件和薪水;如果你把教书当做一种职业,你就会在乎你的工作成就,如果你把教书当做一种情怀,你便会用这种情怀去教育每一个孩子。我想《西南联大》中的教师便是那个有情怀的老师吧。
  • 6、 《海洋奇缘》启示录
    《海洋奇缘》启示录 邱威衡 莫阿娜是南太平洋群岛上一个部落的酋长之女。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在小时候,莫阿娜的奶奶给一群孩子讲那个预言:“我们都将会被恶卡毁灭!″有小孩儿被吓哭了,有的小孩儿被吓晕了,还有的小孩儿立刻嚎啕大哭……只有莫阿娜不怕,并且还笑了!一听奶奶还说“只要有人把特菲提之心还回去,危机就会解除!″莫阿娜就咧开她圆乎乎肉嘟嘟的小嘴唇,用期盼的眼神笑看着奶奶,好像在表达:那个人一定是我! 莫阿娜长大了,她恳求父母让她出海,但是父母说海上很危险,就在岛上安居乐业吧。而奶奶临终前叮嘱她说:“海洋选择了你,你要找到毛伊,揪着他的耳朵对她说`我是南太平洋群岛的莫阿娜!我要带你一起跨遍整座大海,找到特菲提,归还特菲提之心!’” 她最终开始收拾久被搁置的帆船 踏上了探寻的旅途! 她一路遇到刮风下雨,大浪,翻船……然而没有露出害怕的表情,克服重重困难找到了毛伊! 毛伊是惹下灾祸的人,他也想弥补,但并没有直接答应——因为他以为没有了千变万化的“法力鱼钩”,就什么也做不了了…… 这个情节触动了我的心:这不就像我一样吗?课堂作文总是一拖再拖,好像没有了作文书的好词好句,就无法写作文!毛伊是个堂堂男子汉,但有时候他多么不自信啊! 毛伊找回了给自己自信的“法力鱼钩”,在莫娜的驱使下,终于跟莫阿娜上了跨越海洋去归还特菲提之心的航船。 然而,毛伊在他的鱼再被恶卡碰到就会坏掉的恐惧下,决定放弃,变成一只鹰飞走了……莫阿娜绝望之际,将特菲提之心扔进了海里:“去选别人吧”…… 看到这里,我非常难过,但是也有一点安慰:原来大家都是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我好像对自己的脆弱也能接受一点了。 这时奶奶的灵魂鼓励她说:“是我对你要求太多,如果你想离开,我会一直在梦里陪伴着你。”这句话意义非凡,因为奶奶仍然把选择权交给莫阿娜,告诉孩子自己永远支持和陪伴她!不控制,不强求,只是支持和陪伴,这是多么智慧的鼓励啊! 当勇气回到莫阿娜身上的时候,毛伊也回来了。与恶卡大战一场后,莫阿娜来到了特菲提岛上,在她站在岛顶上,她才发现原来恶卡前胸上有特菲提之心的图案,但是却是空的。原来,它这凶残可怕的大火怪,就是女神特菲提! 莫阿娜便唱起了歌: “他们偷走你心底的自己, 却不能定义你, 你是谁,你决定。” you know who you are。 最终,莫阿娜将特菲提之心放在了恶卡的心上。一瞬间,恶卡的黑
  • 7、 《西南联大》观后感1000字

    《西南联大》观后感 假想一下,一所大学,如果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担任校长,由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华罗庚等人担任老师,而周围的同学又尽是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汪曾祺、穆旦等人,同时它的校舍又是由林徽因、梁思成亲自设计那么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可以堪称史上最豪华阵容? 当然,这一切绝不是空想,而是一段真实存在的历史,是一所真实存在的大学,它就是西南联大。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受战争时局影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正式成立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西南联大完成战争使命,于1946年宣布结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重新迁回京津。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8年,但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从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欧美的教育人士称,当时世界的教育中心有三个,美国,英国,还有中国的昆明。 为了真实地再现这段历史,纪录片《西南联大》的导演组们历时两年多,走遍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采访了49位当年的西南联大学子,采访收集到极其珍贵的资料。 怀着对这些世界级学术泰斗的绚怀之情,我观看了这系列纪录片。在那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年代,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是他们,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担当着民族脊梁。在那个战争年代,他们有一半的日子天天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物价飞涨。师生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却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林、李振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今天的我们早已不用在那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课,不用再忍饥挨饿。而有多少人又学会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呢? 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可是联想到他们在浩劫中四散,命运不一,心里不免震撼,再联想如今大学的氛围和状态,我们应该自省和反思,在最和平的年代,却浪费了最好的资源。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 看完本片,我有的只是感慨。感慨如今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大学生是怎么了?是因为我们已
  • 8、 科学启示录观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专题“科学启示录观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好的电影能在观众心里留下很深的余韵。每个人看完电影后思考的内容都不一样,为了回味这个作品,我们可以将观看作品之后有感而发的内容写成观后感,关于作品观后感你有哪些自己的看法?您知道观后感大体分为哪几个部分呢?为此,读后感大全特意呈上“科学启示录观后感”,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科学启示录观后感 篇1

    看了《科学启示录》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其中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坚持。

    科学启示录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是谁,我们将要到哪里去,而人类对这个秘密的探索性回答令人震撼无比。也让我们了解到,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十分严重。在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亿公顷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未曾涉及的领域。但由于一些原因,人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止步,而这一切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遗憾。很早以前我们就可以编写的历史却被推后了。人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时间被延迟了。而这个时候的欧洲却有着不同的变化,一个画展里演绎出的微笑是人们几千年的探索。而这些科学探索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跨度。人们通过科学修改了一部部历法。人们甚至通过一些计算发现了地球是运动的。这一切都在彰显着人类的智慧。表现出了科学的另一个本质世界,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变。

    科学启示录观后感 篇2

    中国人学了几百年,其实很难说我们是否学会了真正的科学精神。遥望西方的这若干年,我们了解到一些因素或许促使了他们在近现代的强盛,比如民主,比如市场经济,比如马列主义,再比如科学。我们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挣扎,挣扎的不仅仅是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也包括它们与自身文化的冲突和取舍。对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而言,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从影片来观察这段历史,我们发现有那么一些时期,我们社会精英,包括知识份子,他们凭借一种对国家民族的情怀和理想,专心致力于向民众传播科学的思想和理念。

    而在看完了《科学启示录》之后,我对一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该片的前期准备中,制作团队邀请了近百位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参与,拍摄行程上万公里,东到上海,南达福建,西至新疆,并远赴英国、美国等国家进行采访和拍摄,历时3年艰难创作,可以说《

  • 9、 《西南联大》观后感1000字通用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该如何才能将一篇观后感写好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西南联大》观后感1000字通用,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西南联大》观后感【篇1】

    最近看了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片子拍得很好,良心之作,每到动情之处就会抑制不住涌动的感情,终至热泪盈眶。八十多年前的事情,为什么会如此感人至深。

    在一个战火纷纷的年代,一个连书桌都无法安放的环境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学术大师。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环境舒适安逸,书籍不计其数,汗牛充栋,而鲜见一代学术宗师,何也?

    外部环境变化,危机意识淡薄,青云之志已坠矣。

    西南联合大学立校之时,正直日本全面侵华之时,日军大举进攻,兵锋正盛,国民政府军队全力抵抗,但却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丧,华北正处于战争的前沿,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学校无法正常上课,不得不扶老携幼,收拾设备家当向南、向西迁移。

    清华大学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前就将一些贵重设备和资料转移了,使得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之后有相当的学习资料和做研究的设备,而南开大学则在日军的空袭中化为废墟,破坏最为严重。但是三个学校优秀的教师得以转移,成为西南联合大学立校之时最宝贵的财富。

    在三所学校师生从长沙向昆明转移过程中,学校师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将这次千里迁移视为组团徒步旅行,这是何等的乐观态度,此精神何等的积极向上。闻一多在迁移过程中,还不忘采集当地民歌、民谣,了解当地民俗,在如此艰难险阻,生命都已经朝不保夕的环境下,竟然还不忘苦中作乐,还不忘增长见识,其俨然已经将此次迁移视为一次做田野调查的绝佳之机会,此种精神我辈之人真是望尘莫及也。

    全体师生到昆明之后,衣食住行有诸多不便,物资紧缺,通货膨胀,各个教授为了生存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闻一多篆刻卖钱,冯友兰的太太炸麻花,吴大猷养猪,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昆明的臭虫也不放过这些饱学之士,西南联大师生与臭虫经过一番斗争之后,也学会和臭虫和平共处了,臭虫咬它的,师生们睡自己的,不为臭虫的啃食所动。

    当时的昆明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大后方,在此地聚集了大量的学校、机关、银行等单位,昆明又是滇缅公路的起点,这让昆明成为了日军轰炸的重点之一。当时的昆明,时常会看到日军飞机在头上盘旋,防

  • 10、 电视剧生活启示录观后感
    电视剧生活启示录观后感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儿,生活和工作的变动,都超出了我今年的计划之外。让我一时间还有些茫然,辞职后的委屈、被烫伤后的心酸、找工作的不确定、新工作的压力,以及期望的人总是让我失望,在我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一直这么孤单! 最近在看《生活启示录》,突然让我乱糟糟的生活找到了答案。甚至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爱情观!那个曾经非常坚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我,就那么突然动摇了。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突然害怕起来。突然对婚姻有了另一种理解。 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成熟!突然发现一个女人越是想要过的幸福,心理承受的东西越多,越要受很多委屈,越要懂得包容与理解,我承认我是一个有点小作的女生。这也怪我在感情中总扮演被爱、被关心,霸道的角色。导致了我索取型的恋爱观,我并不知道爱一个人原来要承受这么多。但我也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男人值得我这么做。那个在你身边微不足道,经常被你忽视,却发现每次失落时都会陪在你的身边……谢谢! 我想,我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不再穿那些看似让自己变的成熟的衣服,做25岁,花样年华里该做的事儿,青春本该谱写的美丽篇章,却急着让自己快点成长,我会错过多少美丽的风景。 我对自己的期望一步步都实现了,曾经以为多牛掰的人才能在花样年华里做的事情,当自己做到的时候也就不过如此!但同时,也承受了同等的压力!我知道,事情永远都是这么公平。我只有不断前行,座更好的自己,但不错过身边的风景。
  • 2019-11-08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1-15

  • 2022-12-27

  • 2019-09-23

  • 2022-12-13

  • 2023-01-14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3-05-31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1-05-22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5

  • 2023-02-20

  • 2019-10-29

  • 2022-02-04

  • 2022-05-20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09-25

  • 2022-01-24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09-25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2024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