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孝的读后感 > 地图 > 孝的读后感,2024孝的读后感
孝的读后感

(共 898 篇)

  • 1、 关于孝的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大全相关栏目推荐:“孝的读后感”。

    阅读,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当我们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从而受到启迪时,这个时候就要静下心来写一篇读后感来吸收这些知识。相信你此时在为写作品读后感而犯愁了吧!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关于孝的读后感”,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关于孝的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孝在我心中》。

    我感受最深的是:

    汪贵仙的眼睛湿润了。几天后,她将外婆接到了海口。尽管业主免了她的房租,但除了课余时间打工有一些收入外,汪贵仙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艰难。尽管如此,每个星期,汪贵仙总要想办法买点肉给外婆增加营养,而她自己,却总是推说不喜欢吃肉,把好的菜都夹到外婆碗里。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原来连站起来都困难的外婆,现在竟然能稳稳当当地走路了。

    为了让外婆开心,汪贵仙再忙也要挤出一些时间带外婆到周边走走。她带外婆去过公园,去过热闹的商业区。外婆很高兴,时常在人前说:我这个外孙女啊,孝顺!

    带着外婆读书,毕竟是很大的负担。有人问汪贵仙对此有什么想法,汪贵仙想也没想就说:外婆的舐犊之恩深似海,我们一生都难回报。不管自己多苦多累,不管日子有多艰难,我绝对不会让外婆离开我,不会让外婆受委屈。

    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说话逐渐清晰流畅,并开始下床走路。黄来女不时扶着父亲到门口大树下乘凉,给父亲扇扇风、讲讲笑话。同学隔三岔五地到她家来聚餐,大家每次都买很多菜,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阳春三月,樱花正艳。黄来女搀扶父亲一起来看樱花,同学争着相伴,一路谈笑风生。黄来女鼓励父亲说:爸爸,今年我搀扶你来看樱花,明年你可要争取自己走着来啊!

    黄来女这个愿望,在父女俩的共同努力下,果真实现了。第二年的阳春三月,一个晴朗的日子,黄来女搀扶着父亲走上了樱花大道。武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刘昊同学,为他们义务讲解武大的百年历史。黄爸爸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从樱花大道到理学楼,从人文馆到珞珈山,美丽的校园留下了父女俩的欢声笑语。

    父亲得的三种病都是顽疾,需要长期治疗。对此,黄来女早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她说:不管怎样,我都要把爸爸的病治好。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带着爸爸,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黄来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默默地许下心愿:要照顾好父亲,优秀地完成学业。日后,在有能力帮助别人时,

  • 2、 关于孝的读后感精选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关于孝的读后感精选”,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孝的读后感【篇1】

    人之初,性本善,总记得小时候被父母要求捧着一本彩版的《三字经》听父母讲如何做人,如何孝顺,如何敬人做事。

    读到《二十四孝图》,不禁有感而发,虽已不是封建旧时,儿童也会被父母或尊长要求学一些孝道,百年之前,和鲁迅先生一起读阅做工粗糙的《二十四孝图》,满心欢喜的求知心被湮灭了,

    想那时只有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至打手心,和现在相比,我们除了课本还有许多课外读物,想那时鲁迅先生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将肉麻当做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可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了今日,又会有怎样的感叹,或许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在那时,封建的孝道虽然不可取,但却让人学会了尊老爱幼,也许有些礼节过于繁索,有些做法过于愚昧,也存在着虚伪和残酷,但和现在有些人来说,已经善良了许多。

    人之初,性本善,同为中国一民,虽不同时期,在屡被批判的封建孝道中也有感人的孝子,在与旧时期改头换面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不如古时的残酷。

    走在街上,桥洞中,可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儿童,老人,记忆中最深的是那位整天坐在桥头的老奶奶,冬去春来,送夏迎秋,季节变换,而她的衣衫不变,温度变化,而她的亲人的冷淡不变,她头发花白,凌乱地披着,那不知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也补了好几个洞,她坐在桥头,不知在看什么,不敢去想象,只怕自已也会平添忧愁,脚边的铁盆,雪白的直刺人的眼,一枚两枚的硬币是她一天少得可怜的生活费

    如果,我想是如果鲁迅先生看到这一幕,还会认为封建孝道只会害人吗?这里没有孝,没有亲情,没有善良,只有路人投去可怜的目光,这里没有尊重,没有幸福,只有被湮灭了善良的高等动物投去的一声清脆,一枚硬币打着转打在盆中,也一定像钉子一样打在老人心上

    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这种善能继续,那么《二十四孝图》也不会显得那样虚伪,那么鲁迅先生也不会大喊中国的劣根性了。

    人这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耳边又响起了这流传千年的精典

    关于孝
  • 3、 孝恭皇后(全三册)读后感600字(3)篇
    孝恭皇后(全三册)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最近可看了好几部后宫小说,有杜撰朝代的,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也有胡编乱造的,更有另辟蹊径与历史截然不同的,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特别解压(≧ω≦)

    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元曲,喜欢寥寥数字就可以演绎人生的大智慧,喜欢朗朗上口如音乐一般的口角噙香,喜欢文字下蕴含的温婉惆怅的感伤,喜欢一曲终了的一声长叹样的戛然而止…

    但这部孝恭皇后还是让人眼前一亮,作者名原铨!任何地方查不到作者的介绍,连无所不能的度娘都是一片沉默,而只有作品却没有作者其人,不知道作者是男生还是女子。新华字典上说“铨”为“衡量轻重”,作者用了“原铨”的笔名,是谐音“源泉”还是自恃切莫信笔由缰的不管不顾的要有原有则?

    就像这部长篇-孝恭皇后尊重历史事实,以历史为背景而不是信口胡诌

    小说讲述了,明宣宗孝恭孙皇后孙清扬,本是山东邹平人,因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燕王)长子长媳张皇后之母彭城伯夫人的极力推荐被选入宫中,经张皇后亲自调教教导宫中礼仪,后来皇太孙朱瞻基大婚,张皇后选颇有贤名的济宁胡氏为正妃孙氏屈居其后只居嫔位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改元宣宗,胡氏被封为皇后,孙氏被封为贵妃,孙氏与宣宗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当时册封皇后,宣宗有意改立其为后但是因太后张氏一句两人地位已定,因而只能屈居贵妃之位,但是宣宗对孙氏极为宠爱,因此像太后请示希望能破格制金宝赐与孙氏

    按照明朝旧时的宫廷礼制,皇后被册封后赐金册宝,贵妃以下有册无宝,而朱瞻基对孙氏的宠爱为其破例,让孙氏成为明朝第一位有金宝的贵妃,自她之后,明朝才有了贵妃都被册封,均册、宝俱备

    宣德三年孙氏有子,宣宗废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明宣宗逝世,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为皇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发生,御驾亲征的朱祁镇被瓦剌所俘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孙氏采纳主战派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庶子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终于化解了危机!景泰八年,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天顺六年,孙太后去世葬于景陵

    孙清扬八岁进宫,是这样一个一路从一介民女到贵妃再到皇后的奇女子

    她以贵妃身份得享与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之礼,皇贵妃一称由她而始

    她尚在世就被尊为“圣烈慈寿皇太后”给在世的皇后和太后上宫闱徽号自她而始

    她以一人之身开明朝两个先例何等荣耀!

    她,思虑长远,土木堡之变力挽狂澜

  • 4、 宝莲灯读后感600字2024 百善孝为先

    今天,我终于看完了《宝莲灯》。这是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沉香救母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在天宫里有个仙女叫三圣母,她与人间的一个秀才相爱了,于是她私自下凡和秀才成了亲。他们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沉香。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知道后非常生气。他觉得三圣母触犯了天规,他就用沉香来威胁三圣母,让她交出宝莲灯,并且乖乖接受惩罚。三圣母纠结了一番,最终还是以沉香的性命为重,答应了二郎神交出了宝莲灯,并且接受惩罚,被压在了华山底下。沉香乘二郎神不注意逃了出去,然后想办法救他的妈妈。一路上,沉香遇到了很多困难,也交了很多朋友,有小猴子、戈妹、土地爷爷,还有孙悟空。因为沉香的坚定、勇敢,还有他想要救出妈妈的孝心,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沉香劈开了华山,救出了妈妈。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敬佩沉香,他是个孝敬父母的孩子,也是个坚强勇敢的好孩子。他为了救自己的母亲,不畏困难,不畏辛苦,最终他战胜了困难,也战胜了敌人。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最看重的就是孝道。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古人都是把孝道放在首位的。《弟子规》里也说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圣人教育我们要首先孝顺父母,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其它的东西都是很虚伪的。

    我在平时也会注意关心父母。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回家还要做家务。体别是妈妈,天气很热,妈妈烧一顿饭就全身湿透了。我觉得很心疼。所以平时我都会做好自己的事情,还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爸爸妈妈减轻负担。等我长大了,爸爸妈妈也会老了,那时我一定要像他们现在照顾我一样地照顾他们,关心他们,好好孝顺他们。

  • 5、 大孝无言读后感

    大孝无言读后感(一)

    假期前,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书,名叫《我爱国学》,我很喜欢看。这本书共写了八个篇章,而每个篇章都时刻提点着我在生活中应这样做一个真善美的好孩子。而其中第一篇孝悌篇中的《大孝无言》,使我感触最深。

    文章通过马鹏飞一人照顾得了糖尿病双目失明的奶奶,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鹏飞是一个孝敬老人、关爱老人的好孩子,虽然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各奔各的去了,但他不管生活这么艰难,还是与奶奶坚强地活了下来。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一个孩子伺候一个盲奶奶。但小鹏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自己和奶奶的生活打理的有板有眼。奶奶住院了,小鹏飞成了奶奶24小时贴身陪护。每天给奶奶打热水、喂药、喂水、喂饭,睡觉前给奶奶洗脚,每天都给奶奶捶背,晚上不管有多困,他都起来陪奶奶上厕所。读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我被小鹏飞的孝心感动了,此时,我自己的心里也有些惭愧。上次奶奶来我们家附近的医院看病的时候,我和奶奶吵了几句嘴,便再也没有理奶奶,直到奶奶走的那天,我都没有跟她说一句话。跟文章中的小鹏飞相比,我又是多么地渺小啊!甚至没有资格与小鹏飞相比。奶奶已是一位年迈的老人,我又何必因为一件小事而与奶奶斤斤计较呢?更别说去照顾奶奶了。我在心里暗暗盘算着下次跟奶奶见面时应如何向奶奶道歉,也一定在奶奶跟前尽尽孝道,让奶奶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小鹏飞不光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他还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尽全力回报社会,回报好心人,回报祖国。这就是从孝引发的大爱,是这个道德模范少年的精神源泉。小鹏飞的努力使他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于未成年的小鹏飞,生活的磨难也许是最不幸的,但他勇敢面对,拥有了一生中取之不尽的财富。

    合上书,我不禁思绪万千。小鹏飞让我深深地理解到了大孝无言、大爱无声的真谛。我一定要好好向文章中的马鹏飞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大孝无言读后感(二)

    《大孝无言》讲一个少年每天早晨5点起床,先烧两壶开水,晾成温水,再灌到暖壶里,留给奶奶喝,然后给奶奶穿衣服、洗漱、吃药、打针、做早饭,随后把奶奶的中午饭做好,收拾好碗筷,准备出门去上学你相信吗,这是一个14岁少年每天的晨曲。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很难相信,一个14岁的孩子,能够如此出色的担当起家庭重任。从5岁到现在,他九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双目失明的奶奶,无怨无悔。

    他叫马鹏飞,是辽宁沈阳市第1

  • 6、 百孝篇读后感

    百孝篇读后感(一)

    在《母慈子孝》一书中赵良玉女士对孝字2020也有详细的阐述: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根,是家庭教育之根。这个孝字2020,是智慧的符号,我们祖先创造文字2020,寓意深刻。孝,上面是老字2020头,下面是子字2020,是老一代与子一代的和-谐一体。怎么可以存在代沟呢?怎么能分开呢?如果分开就没有孝字2020了。老一代,追溯上去,还有老一代,过去无始;子一代,下面还有子一代,未来无终,悠悠长远,绵绵无尽,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一个孩子心中装着父母,装着祖先,装着孝,装着爱,装着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哪有不努力的?成绩哪有上不去的?我们做父母的希望儿女成才,那么就一定要给孩子扎根的教育。孝,就是人根,这个根扎得越深越好。牢记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在《孝经》上的教导: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矗

    如果能时时处处以孝道来教育和引导孩子,让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会先考虑考虑是否有违孝敬之道。

    以前看报纸上写着外国提倡宗教信仰主要是因为经过某些部门的调查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做事之前会率先考虑是否有违宗教教义,所以犯罪率就大幅度的降低了,而监狱里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犯罪分子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占比例非常校因此可以看出有受道德、行为、规范、约束着的人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更加理性、更加客观的去考虑并最终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

    那么我们就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孝道开始,做一个有心、有情、有义之人。当然这个孝的前提是要受到其父、母的正确引导与帮助。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帮助能使孩子受到更好的熏陶和启迪,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自身能够收获更多的经验再更好的投入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去教育我们的后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他们都能成才。

    百孝篇读后感(二)

    最近我正在看的一本书名字2020叫作《母慈子孝》,书中介绍的是一位在外国大学任教的钟茂森教授和他的母亲赵良玉女士两个人关于纯净纯善和-谐世界的系列讲座的内容。是这母-子二人三十年家庭教育施教与受教的心得报告。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读者无不深感受用。特别是在家庭问题层出不穷,以及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意义尤为深远。书中所提到的母亲赵良玉女士提出了我们坚信:优秀是教出来的,而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我们牢记:要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吸取精华,而从《弟-子规》做起!的思想。

    我很庆幸我们

  • 7、 关于孝读后感

    关于孝读后感(一)

    你看过《新二十四孝》这本书吗?它是一本以弘扬孝道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书。书中讲述了二十四个生动的小故事,不仅有古代人孝敬长辈的故事,还有当代人如何尊敬长辈的典范。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其中有一篇讲述古人舜的故事,令我感触特别深。舜的父亲是个双目失明的瞎子,继母又蛮不讲理,他还有个异母兄弟叫象,从小被娇惯坏了,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娘儿俩成天合计怎么虐-待舜。有一个冬天,刮了几天的北风,风把家里粮仓顶上的稻草都掀翻了,舜就让象在下面帮他递送稻草,自己在屋顶上修仓顶。不料这时粮仓着火了,他赶紧跳下屋顶,可火势很凶,已快烧到住房了,他顾不得自己,就冲进了火海,先救出了父亲,接着又救出了继母,这时他身上的衣服已经全烧烂了读到这儿,我的眼眶湿润了,舜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继母平时一直虐-待他,但在最危险的时刻他还是忘我地去救她,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境界啊!

    想想舜当时的生活环境,不管继母怎样对待他,舜仍然时时想着要孝顺父母,再对比一下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我突然感到很惭愧,父母平时辛苦地工作,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让我们吃好的、穿好的,可我们总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的观念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非常淡薄了。我想:我们应该向这本书中的二十四位主人翁学习,尤其要向丁巧菊大义劝父、河南大孝子背母打工、湖北老学生求学救母、北国好男儿割肝救父等当代人物好好学习,有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关于孝读后感(二)

    《孝经》的通篇理论便是孝道,但是这个孝并不只是对父母的奉养,而有更深刻的含义。

    在《孝经》中,孔子认为,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光宗耀祖的,才是大孝在书中,孔子描述了不同等级的人应该向父母履行的各种不同的孝道,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观念,然而,孔子说的孝并不是对父母的一味顺从,而是当父母行为不正时,勇于提出,这与后来封建社会的愚孝是不同的。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着作,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在《孝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比有先也,言有兄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子不但不以自己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以自己为先还要

  • 8、 关于孝的读后感

    关于孝的读后感(一)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孝在我心中》。

    我感受最深的是:

    汪贵仙的眼睛湿润了。几天后,她将外婆接到了海口。尽管业主免了她的房租,但除了课余时间打工有一些收入外,汪贵仙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艰难。尽管如此,每个星期,汪贵仙总要想办法买点肉给外婆增加营养,而她自己,却总是推说不喜欢吃肉,把好的菜都夹到外婆碗里。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原来连站起来都困难的外婆,现在竟然能稳稳当当地走路了。

    为了让外婆开心,汪贵仙再忙也要挤出一些时间带外婆到周边走走。她带外婆去过公园,去过热闹的商业区。外婆很高兴,时常在人前说:我这个外孙女啊,孝顺!

    带着外婆读书,毕竟是很大的负担。有人问汪贵仙对此有什么想法,汪贵仙想也没想就说:外婆的舐犊之恩深似海,我们一生都难回报。不管自己多苦多累,不管日子有多艰难,我绝对不会让外婆离开我,不会让外婆受委屈。

    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说话逐渐清晰流畅,并开始下床走路。黄来女不时扶着父亲到门口大树下乘凉,给父亲扇扇风、讲讲笑话。同学隔三岔五地到她家来聚餐,大家每次都买很多菜,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阳春三月,樱花正艳。黄来女搀扶父亲一起来看樱花,同学争着相伴,一路谈笑风生。黄来女鼓励父亲说:爸爸,今年我搀扶你来看樱花,明年你可要争取自己走着来啊!

    黄来女这个愿望,在父女俩的共同努力下,果真实现了。第二年的阳春三月,一个晴朗的日子,黄来女搀扶着父亲走上了樱花大道。武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刘昊同学,为他们义务讲解武大的百年历史。黄爸爸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从樱花大道到理学楼,从人文馆到珞珈山,美丽的校园留下了父女俩的欢声笑语。

    父亲得的三种病都是顽疾,需要长期治疗。对此,黄来女早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她说:不管怎样,我都要把爸爸的病治好。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带着爸爸,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黄来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默默地许下心愿:要照顾好父亲,优秀地完成学业。日后,在有能力帮助别人时,我要尽力地去帮助更多的人,永远将爱心传递下去。

    夫和婆婆不同意,张建霞不再做声。家人的好意让她觉得自己更应该义无反顾。她瞒着家人,一个人勇敢地去抽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医生说,她是o型血,而且从各项指标看,可以为公公做肝移植。听到医生的解释,她心里感到很高兴。现在不用再等肝源了,用自己的肝就可以救公公,公

  • 9、 孝读后感

    孝读后感(一)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孝敬父母》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了少年时的陈毅很孝敬父母,常帮妈妈做事,从来不惹父母生气。后来陈毅投身革命,由于工作很繁忙,长期在外,很少有机会能回家探望母亲,总感到未尽做儿子的责任。一次,陈毅从国外访问归来,途径家乡,顺道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母亲得知儿子马上要回来了,就忙叫人把那条尿湿的裤子塞到床下,不愿让儿子知道,以免使儿子的尊严受到影响。后来,陈毅发现了那条尿湿的裤子,执意要帮母亲去洗。当我读到:母亲坚决不让,可陈毅却说不管我当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儿子,您都是我的母亲。您就把裤子拿出来,让那个我替您洗吧!这句话时,我不禁想起平时的自己。别说要我帮父母洗衣服了,我就连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妈妈洗,想起来,可真是惭愧啊!

    读完全文,我对陈毅孝敬父母的精神品质肃然起敬。《三字2020经》里曾提到过:孝于亲,所当执。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这样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多辛苦啊!我们这些后代子孙难道就不应该好好回报他们吗?!黄香从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热时,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严寒时,以身为父亲温暖被子。大家想想,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况我们这些少先队员呢?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做他们的榜样啊!可我们,一个个,都是娇贵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含我们在嘴里怕化了,捧我们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们都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多不好啊!爸爸妈妈煮了白米饭,而我们却偏要吃膨化食品;看到了别人有了漂亮的东西,我们就吵着要买,爸爸妈妈拗不过我们,只好依着我们;家里的活用不着我们亲自动手,爸爸妈妈自己会干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的,爸爸妈妈也会帮我们收拾干净;每逢周末,吵着让家长带我们上公园玩,丝毫不顾他们的感受,家长只好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陪我们,我们简直成了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们怎么能跟陈毅比呢?

    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陈毅爷爷那么关心、体贴、孝顺父母,而我们呢,又要这个又要那个,从来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时候,我们心情一不好还跟爸爸妈妈吵架、顶嘴,真是不应该啊!我们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后在家再也不跟父母发脾气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自己做,帮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再也不劳烦他们,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

  • 10、 孝的读后感

    孝的读后感(一)

    《孝经》读后感

    首先我们来看看孝这个字2020,上面是老字2020的头,下面是子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的恭敬。

    《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国,国家也都非常强大。自古以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还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几乎所有的祠堂都上书入孝和出悌,门口还刻有二十四孝。

    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

    谁请我们吃一顿饭,或者我们饥饿时,别人给我们一杯水或一块面包,我们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给我们做过多少顿饭,给与我们多少吃的,用的,给我们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给孩子。

    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

    孝的读后感(二)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丽,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己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麽孝顺,我们现代人就更应该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妈妈和我在家。突然,妈妈的肚子疼了起来,妈妈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麽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为了妈妈,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妈妈,他肯定

  • 2019-09-25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2-02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0-09

  • 2023-03-12

  • 2023-01-02

  • 2023-05-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3-20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12-16

  • 2019-09-19

  • 2019-09-21

  • 2023-02-06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3-05-19

  • 2023-04-22

  • 2019-09-20

孝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孝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孝的读后感、2024孝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