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一万句电影观后感 > 地图 > 一万句电影观后感,2024一万句电影观后感
一万句电影观后感相关栏目
一万句电影观后感热门栏目
一万句电影观后感推荐
一万句电影观后感

(共 5107 篇)

  • 1、 顶一万句电影观后感范文模板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我们在观赏时,需要仔细地领会,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顶一万句电影观后感范文模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顶一万句电影观后感范文(篇1)

    因为过度钟情于周末,连续两场聚会竟然延迟到了午夜,回家已经是凌晨。简单的洗漱后,进入了梦乡。当闹钟响起的时候,天已大亮。看看窗外的天空,典型的重度雾霾状态,于是,罕见地回归到了梦乡。

    难得的自然醒,时钟已经是上午九点半,一年中的唯一。拿起枕边的书,准备徜徉于书海里,想想:既然不适于户外出行,那就做些家务吧。放下书,起床,洗漱,做早饭吃。然后就是以洗衣服为主题的综合家务。

    看看时间已经过午,拿出手机,搜寻了一下影讯,半小时后有一场电影,于是来到了影院。早就听说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挺有阅读力,正好已经开始上映,就选择了这部电影来观看。

    可能是不及有些大片的宣传力度,诺大的放映厅内寥寥几人。随着剧情的深入,我慢慢进入了影片,痴痴地体会了身心感受。确切地说,这部电影未必像某些大片那么叫座,但绝对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电影。

    以男主人公牛爱国与妻子庞丽娜为主线的婚姻情感,一幕幕展现出来。曾经怀抱远大理想的军人牛爱国,在结婚登记时的许诺:未来与妻子一起生活在大城市的梦想,在现实社会成为修鞋匠的挤压下,变成了泡影。平凡的生活,简单的日子,思想的闭锁,铸就了夫妻的无话时代。

    经济杠杆的折磨,夫妻沟通的冷漠,导致妻子的出轨。情感如同刀刃一样,切割着低沉的内心,欲哭无泪的牛爱国陷入了复仇的漩涡。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外人永远无法体谅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在现实的残酷碾压下,出现了心理的畸形。

    朋友,战友,同学的劝解与开导,依然无法解脱当事人的内心羁绊。当女儿身患疾病的时候,当女儿那弱弱的一句:我饿了,想吃馄炖,让牛爱国回归到了现实中,当巧遇与第三者私奔的妻子时,复仇的火焰再一次升起,怀揣尖刀的牛爱国,在面对妻子的哭诉时,激动的内心在之前亲人朋友同学的开导话语轰动下,思维回归了理智,决定了与妻子办理离婚的境地。

    就像影片中的台词一样:日子过得是以后,不是从前。万事向前看,不能过于纠结在从前。其实世上的所有事情,不是都开心的,几乎件件都藏着委屈。内心只想着如何复仇,只想着气着别人的同时,却忘

  • 2、 顶一万句电影观后感1000字模板

    现在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潮流。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为了加深我们的思考,我们可以写观后感。观后感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你知道应该怎么去写作品的观后感吗?特别编辑了“顶一万句电影观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顶一万句电影观后感 篇1

    《一句顶一万句》是由西老庄影业等出品的剧情片。影片改编自刘震云获茅盾文学奖同名作,由作者刘震云亲自担任编剧,江志强监制,刘震云之女刘雨霖执导,毛孩、李倩、刘蓓、范伟领衔主演。该片讲述了由毛孩所饰演的退伍兵牛爱国在怀疑老婆劈腿后,开始跟踪求证,并深陷一场关于抽刀杀人、借刀杀人与放下刀刃的内心之争的故事。

    影片中,当牛爱国发现妻子庞丽娜和相好蒋九有染时,他曾一度想杀了两个人,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百慧从此要变成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可怜人时,牛爱国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变成了一种报复心理:你们给我戴了顶绿帽子,我也不能让你们好过!牛爱国把两人的事告诉了蒋九的妻子赵欣婷。绝望的赵欣婷去药店买了一瓶农药打算一死了之,怎知却没死成。反而庞丽娜和蒋九私通的事在全城闹得人尽皆知。庞丽娜恳求牛爱国离婚,牛爱国出于报复两个人的心理,死活不肯离婚。庞丽娜发现自己怀孕后去找蒋九,两人相约私奔。蒋九的妻子发了疯般找到牛爱国,逼他去把两个人给找回来。牛爱国假意答应出去找人。在开封,牛爱国遇到了老同学章楚红,此时她也已经离婚多时。老同学一番话彻底解开了一直困扰牛爱国的疙瘩:活了三十多年,我算是活明白了。人这一辈子啊,什么都能挑,唯独这日子不能挑。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一直跟日子过不去,那不是别了自己的心么?

    影片的最后,牛爱国在新乡车站给女儿买馄饨的时候,无意间见到了准备和相好逃到广州去的妻子庞丽娜。此时,庞丽娜已经怀有身孕。牛爱国在水果摊上偷了一把刀,原本想一刀弄死这一对狗男女,此刻接到了生病的女儿的电话,女儿用虚弱的声音要爸爸买了馄饨早点回去。牛爱国的心痛了!他对庞丽娜说,你们也别走了,我们把婚离了吧!这一刻,他是从心底真正原谅和放下了妻子。

    看完电影我深深地记住了那句话:这人啊,什么都能挑,唯独这日子不能挑。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不能给别着了心!这大千世界,每天有多少对男女走进结婚殿堂,又有多少对夫妻分道扬镳。既然已经是无话可说了,还勉强着不放人走,那是为难了别人,更为难了自己。放手,是成全别人,更是成全自

  • 3、 一句顶一万句观后感600字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由毛孩、李倩和刘蓓等主演,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牛爱国在怀疑老婆劈腿后开始跟踪调查却陷入内心之争的故事。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看了《一句顶一万句》,还真是扎心,我反正是看哭了,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呀!

    面对妻子一直想去欧洲的愿望,他只能给她说说:展望,只要我们夫妻同心,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达成去欧洲的愿望。

    他妻子庞丽娜不置可否的表情激怒了他,他知道她不信。

    因为她说:你说的话,哪一件实现了呢?她洞悉他在画饼。

    他妻子爱吃鳜鱼,他一个修鞋的,请教名厨,妻子虽然夸好吃,却似乎也没怎么感动。

    甚至讥讽他不能像情人一样带她去生态园吃顿饭。

    每次面对女儿要玩具小汽车,都跟她说:咱不比玩具,咱比学习成绩。

    面对女一次次的失望以及怼他这个当父亲的:真窝囊;他去酒店抓奸,却没舍得住昂贵酒店,只在酒店对面露天坐了一宿,其实,这就是表现底层人民生存状态、婚姻状态的一部佳作,世上的事,哪一样不透着委屈!

    经心活了一辈子,活出个朋友吗?

    富贵贫贱如流水,富贵未必不烦恼,贫贱未必不是好夫妻。只要心气顺,吃口窝头也安然

    眼看妻子和人酒店开房,带了刀,跟踪到酒店,准备杀了奸夫淫妇,又纠结:我要杀了他们,那我女儿百慧不是没了妈,我去坐牢或抵命,那不是女儿也没了爹。

    他妻子告诉他姐姐出轨原因:我和他没话说。

    许多人也许只认为他妻子嫌贫爱富,贪慕虚荣吧?

    其实,我倒理解为,还是不够爱与尊重吧。

    若是爱对了人,他说的一句话可以顶不爱的人说一万句。

    不是对的人,你说什么我都不想听。

    许多网友都给了好评,多数给了10分,我也想给10分,却挺懊恼,一不小心给了9分,

    不知道,你们给几分呢?

  • 4、 顶一万句观后感900字合集

    如今影视剧已经占据了人们娱乐生活的大部分,当心中感想无处发散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时能帮助我们再次加深观赏一部作品之后的印象与感悟,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锻炼梳理复杂内容的能力,作品的观后感如何写才算全面呢?有请驻留片刻,读后感大全为你推荐顶一万句观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顶一万句观后感 篇1

    七十年三代人,一路沉重。还原成生活,就没人把这些事当回事了,即使是主人公都那么匆忙,沉重感叹的是深夜的读者。

    亲人之间心灵的阻隔居然左右了人生选择,人世坎坷颠沛流离居然就因为“说不着”。春水流成坚冰,竟成为了无法渡越的长河,辗转追寻,但愿万里风尘吹不散最后的梦想。

    我理解这部作品其实就俩字:率性。三代人都因率性而悲哀,也因率性而畅快。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就是能接受并呼应对方的心声。朋友之所以成为敌人,就是心里所想坦然倾吐,摧毁了对方的期冀。然而在生存的底线上,很多人不敢率性啊,不敢坚持。杨百顺到杨摩西,生活所迫,杨摩西到吴摩西,也是生活所迫,只有吴摩西到罗长礼是精神要求,自主选择。然而又是饱经沧桑后最无奈最无力的选择。真是可怜的人啊。

    在离乱黑暗中的一丝温情,就是群星,总给人活下去的勇气,杨摩西之于牧师,吴摩西之于巧玲,章楚红之于牛爱国,就无异于深夜里的星空。温情被时空拉抻成最纯最浓牵挂,这世界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呢?恐怕就是这样的牵挂没有尽头吧。

    顶一万句观后感 篇2

    读小说的意义?一直以来,觉得小说只不过是一道道小菜,难登大雅之堂。前些时,看“百家讲坛”对王立群的访谈,问了他对读历史的意义? 远古的事,远古的人,和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呢?回答是“人性”。人在变,事在变,科技在进步,生产生活方式已天壤之别,之中不变的,就是人性。

    大英雄的时代已在过去。小民的生存之为滑稽,无控局面。这部小说写了两代人有趣的故事,像看一部滑稽的电视剧,却又不失合理性。

    小民的婚姻,绝不可能轰天动地,可能就是一两头羊的事,决定着命运。也存在着欺诈,愚弄,嘲笑。

    “喷空”和“走戏”,都在瞎掰。 “喷空”,就是没有的事,你一句,我一句的编出个事来,还得有模有样。也可以一个人喷,有点像大脑有问题的同志,在那里说个没完。不同的事,“喷空”有逻辑性,还有杀伤力。“走戏”就是自己在脑子里模拟戏台上的事情,可以出声,有动作;也可能坐着一动不动!

    小说的意义?任何人写下任何事,包

  • 5、 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

    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

    ----无处排解的孤独与无处码放的生活

    读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想到了两个词:孤独与生活。无处排解的孤独,与无处码放的生活。

    孤独,在美学上来说,是一种本质,是一种美。美学总是试图证明,孤独并不可怕,应该学会享受孤独。可是,生活中的孤独,没有这么形而上,并无美感,甚至一点也不好玩。小说中的杨百顺和牛爱国,都因孤独而不知所措地苦闷着,又因孤独而没有目的地四处寻找着。一个要找丢失的本不是女儿的女儿,一个要找本亦无关的又有那么点关系的女人。但究其本质而言,找的目的很相似,很简单,就是因为说得上话,想告诉她一句知心的话!

    关于孤独,有很多种定义,而刘震云在小说里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所以,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塑造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人物,当县太爷的,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他们有个共同点: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

    但找一个说得上话的知心朋友又谈何容易呢?你可能跟这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块的话未必能说得上话;即便遇见了说得着的人,也不会一直说得着,人是会变的;还有的时候,遇见了说得着的人,也会因为种种意外或者不意外的原因,就错过了。更何况,在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太不稳定了: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知心的人可以瞬间一刀两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能遇见说的着的人,最大的不幸就是遇见了说不着的人还阴错阳差傍在了一起。而大多数人是属于后者。因此,很多人的很多话只好永远憋在心里,一直憋着,慢慢地累积起来,变成一个肿瘤,悄悄地销蚀着人,销蚀着人生。

    用李敬泽的评论来说,就是:杨百顺的问题是他总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有那么一句话,应该有那么一个道理,他说不出来,他等着到茫茫人海中去找希望有个人能够说出来,能够找到,但是他找不到。他的孤独是他手里没攥着那么一个他自己绝对信的那么一句话。他想找那么一句话,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一种更大的孤独。

    这不也正是我们面临的孤独本质吗?于是我们也只能不停地漂泊,不停地找,像杨百顺,像牛爱国。

    关于生活,感觉在刘震云的小说里,有着一贯而来的沉重感。生活不是电视剧,所以人在生活中,会特别地无奈,纠结,茫然,甚至于麻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读这本《一句顶一万》,读

  • 6、 顶一万句观后感800字模板

    在空闲时间,我们经常会选择看电影或者电视剧,看完电影后,我们的心中总是会思绪万千。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你是否不知道如何写一份观后感?相信你应该喜欢编辑整理的顶一万句观后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顶一万句观后感 篇1

    最近非常辛苦地读完了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读完之后心情五味杂陈,为主人翁的悲催生活而难过,觉得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可真是窝囊啊,距离自己一直理解的现实生活好遥远。

    无论是杨百顺还是牛爱国,他们都是孤独的,窝囊的,没有复杂的想法和生活追求,随波逐流地被命运无情和被动地安排,随遇而安,太没有生活的乐趣和激情了,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我忽然觉得我的生活和家庭是幸运的,我和老公说得着,有的话可说,这应该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啦,我和儿子关系不错,没有太多矛盾和纠结,陪着孩子一点点的成长,多幸福。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励志小说看多了,不适应这种没有生活朝气的命运,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积极的小说对我的人生都有正能量的激励,所以,一句顶一万句,带给我的负能量,只能是提醒我,可别像他们那样憋屈啊。

    小说要表达的可能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说得上话,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有点以偏概全了,作者也许只想突出一点来说透吧。

    看完了小说,为转换心情,我上网挑了个喜剧爱情电影《一夜惊喜》来冲洗我心中的堵,让我快速回到快乐幸福的好生活中。

    顶一万句观后感 篇2

    刚刚把《一句顶一万句》看完,这是我看的第二遍——第一遍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这本小说围绕着河南延津这个地方展开,上部是出延津,下部是回延津。涉及的主要人物有三个,这三个人是祖孙三代。第一代叫吴摩西,第二代叫曹青娥,是吴摩西的继女,第三代是牛爱国,是曹青娥的儿子。吴摩西是延津人,因生活中的种种变故,带女儿曹青娥离开了延津。在路上,父女不慎失散。吴摩西辗转到了陕西咸阳。曹青娥则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沁源,并在山西沁源生下了牛爱国。牛爱国也因生活中的种种变故离开家乡,为了解开心结又辗转回到延津。吴摩西的出延津和牛爱国的回延津,都是因为生活变故,而生活变故与小说中出现最多的两句话有关:谁和谁说得着,谁和谁说不着,意思就是两个人之间有或者没有共同语言。

    老话说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是这部小说告诉我,人

  • 7、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非常好看,让人爱不释卷,欲罢不能,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对话,简洁先练,又暗含寓意,构成言说的艺术。是一部众生喧哗而又怀抱巨大沉默的小说。而刘氏幽默,总让你会心一笑。

    最终用了两口气,读完了《一句顶一万句》,读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获得了2011年的矛盾文学奖,而是一直就喜欢刘震云的作品。

    读罢,心绪再不能平静。望着车窗外疾驰而过,薄雾笼罩着的田野,仿佛自己的身体升腾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这苍茫大地上的人间百态,芸芸众生,回味着中国人经历着的千年孤独。

    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万,能过心的人却千里难寻;书中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说得上话,且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一句顶一万句》反映了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

    《一句顶一万句》书中的内容极其丰沛。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故事的厚度、宽度和深度,让人看到百年苍生的宽广和深邃。人世间百态丛生,恩恩怨怨,伦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剥肉,一码一码,码放得整整齐齐。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n对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妇,情人,雇主与员工既觉得繁复又简单,且充满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群组织关系,朋友间的情谊,家庭的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有关。

    书中描写的虽是一班生活在乡土间的卑微百姓:卖豆腐的老杨,剃头的老裴,打铁的老李,以及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无论你生活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对书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从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关于书名,用刘震云自己的话说:相对于书的内容,书的名字2020应该是一块冰,掉到水里也就是书的内容里能融化,而不是一块石头,在水里还是石头

    一句顶一万句:那一句应该是句什么话?就是一句有见识的话,因为一句有见识的话,顶的上一万句废话。书中的人物为了那句话,一个走出,一个回归,苦苦找寻百年,孤独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活的苦难,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如影随形的陪伴着一代代中国人。

    朋友是危险的,知心的话更是危险的,有时甚至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于人心难测,由于社群、地位和利益变了,情景变了,时间变了,朋友也变了。因此,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一句顶一万句》

  • 8、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优秀范文)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700字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长篇小说,写的是三教九流小人物的生活、沉浮、悲喜。磨豆腐的,贩葱的,卖驴的,赶车的,卖胡辣汤的,栩栩如生。当然,人的身份及所处的年代都是表象,主要是反应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狮子王》,表面是狮子,反应的却是王权更替的阴谋。

    写作风格朴实,叙述的语气也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各色人等于命运中的挣扎和妥协。内容上,自始至终贯穿了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错综复杂,在于“说得上和说不上”,是否“说的上”完全不关男女老少,是骨子里的秉性使然。因为“说不上”,杨百顺辗转出延津,因为“说得上”,杨百顺跟五岁的养女失散后记惦了一辈子。由于和一个本来陌生的女子章越红“说的上”,被戴了绿帽子而气急败坏的牛爱国竟理解了跟人跑了的妻。牛爱国五十多岁的姐夫和自己七岁的女儿说的上,牛爱国才放心地全国各地去找说的上的章越红去了。小说描述的是人们一辈子有意无意寻找“说得上”的人。看完我倒觉得,不必刻意寻找了:人是会变的。本来说得上话,说着说着就说不上了。本来说不上,过着过着又说的上了。随缘自在,人生本来也不能把自己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

    二是人人处在万千机缘的网中,本来是一件事,说着做着却变成了另外一件事。比如姜家爷爷给孙子们分鸡腿不均,导致儿子埋怨,讲着讲着就讲成了“分家”。

    三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养母年轻时跋扈老来慈祥,养父年轻时通情达理老来却吝啬小心眼,如此等等。小说平实中带着幽默,看到很多细节时笑,只在一处曹青娥死时因为孩子们听不懂她的意思而叫一直跟着自己的小孙女来翻译时哭了。看完之后感叹,这就是人生:把着舵行船,行着行着风早变了。

    文风朴实到极致:几十万字中没出现一个花哨的词语。我而今这年纪,已经看不得文字的姹紫嫣红眼花缭乱,我只喜欢真诚。读内涵深广表面却风轻云淡的文章,如遇老友,促膝长谈,会心而笑。

  • 9、 《一句顶一万句》读书笔记

    《一句顶一万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此写实小说,上半本讲杨百顺为生计颠沛流离,出去假找给自己戴了绿帽的老婆和奸夫,却丢了世上唯一说得来的养女,从而出走延津。下半本讲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假找给自己戴了绿帽的老婆和奸夫,却在找的过程中,借着妈妈临死前未得的那句话的线索,找到了延津,赫然发现,这一找,心里实际是纠结着去寻找自己失去的那句话,那个女子。

    看完后,觉得写实小说,看起来有点累,寓意深远,如果有共鸣,则会被深深打动,像我当年看那本写实的《平凡的世界》一样,现若再看,因心境不同,怕是感受也自然不同了。

    这本书看完,还好,但也有一些体会,虽然晚了,还是写下来,怕像书中所说,有些话,热时还有,冷时已变味,或得不着了。

    人是孤独的,在世上被许多事情牵扯着,实际上只是对付,寻得着说得着话的人,难之又难。而若一辈子没处说,却也憋得慌。相信许多人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憋屈。

    这说得着话,却又跟夫妻、朋友没有直接关系,夫妻可以同床异梦,母女可以指鼻对骂,而30岁大人却可以跟5岁小孩天生说得来。这说得来,又不是非得每句话都掏心窝子,而是可以随便说说,说时整个人都换了,与平时不同,口吃的不口吃了,嘴笨的会接话了,双方都畅快,都没得遮掩,没得疙瘩。若离了说得着话的,纵是千山万水也寻,失了性命也寻,5岁活到50岁,还朝思梦想。

    那些奸夫淫妇,平日跟自家人要么摔锅砸碗,要么像路人一样,偷偷在一起,倒是一夜可以说上一年的话,没了家,没了物质,流浪在外,依然甜甜蜜蜜、开心无比。倒让书中主人公事后憋见了,想杀人也抬不了手,只因心里怪不上人了。

    书中私塾老汪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都误读了,不是圣人开心,而是圣人悲怨。只有身边说得着话的实人不得,才会指望远方的虚人。

    人有真心,被世事缠绕,不会轻易付出,又有真性,跟现实经常磕着碰着。偶尔碰上说得上话的,却又机缘不合,失去便失去了。书中最后牛爱国寻找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呢,并不重要。重要的这样的话跟谁说,精神的寄托、孤独的归宿,世人一生忙忙碌碌,都找到了能说那句话的对象了吗,还是每日仍旧跟形形色色的人说些废话瞎话,或不说话?

  • 10、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范文一

    现在觉得看书不写读后感是白读了。

    按理说读完一部小说不需要两个星期,但是看这本书时的确是常常拿起,读了几页或几十页就放下了。

    书中并不是只谈一个故事的初始、经过、高潮和结局,而是两个主人公本人和身边的很多亲情、友情、爱情的事。其中牵扯到非常多的人。然而把这么多人的关系理清楚,不过读起来不累,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其中的故事其实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生活之中琐事。

    你把别人但朋友,但别人却把你当傻子。

    夫妻常常会拌嘴,一件事情扯出许多的事情,没完没了。又或者无话可说,然后两种结果都是婚外情。婚外情为的只是那个说得着。

    有时候事情绕了一圈,发现事情发展下去,最初的目标却显得不重要了。

    几年后你懂得说别为了十块钱伤感情,却忘了几年前自己因为十块钱而破坏了一份友情。甚至小至为了一个馒头,就把数年的深厚情谊毁灭,而那只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说清楚,没有互相坦诚而导致了误会。为什么说不清楚呢?气在头上,说什么也听不进去,转身一走了之,认为事情就是自己想的那样。

    有时候为了找一个说得着的人,为了当时的一句话,颠簸一生。

    仿佛每个人都有许多的心事,却不知与何人说。甚至翻越千里,为的只是和那个人说一说。

    有时候会为了面子去做一些很虚伪的、无聊的事。为的只是要个说法。

    下一代的人,却无奈地重复着上一代人的轨迹。却不懂得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还有很多吧,记不起了,看的时候还真应该边看边写读后感的说。看完回头来写,已经不是那种想法或丢失了某些记忆片断啦。

    说小说的主题,大概就是个说吧,婉转地表现出中国人那种孤独和痼疾。文章写得很现实,就这样。也许是我还不太懂吧。

    有看第二遍的打算,也只是打算而已呵。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看了刘震云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我看过刘震云的多部小说,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描写入木三分。这本书是写普通的民众,中国千百年普通民众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状态,以谈的来谈不来作为交友、恋爱结婚的标准,或者,把找一个说得着的作为人活着的目标。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本非常大气的书,小说内容乍看感觉很散,但是语言精炼,每一个小枝桠,都在描写形形色色的人,穷其一生,为了找一个说的上话的而努力。

    故事的主角叫吴摩西,其实吴摩西不叫吴摩西,而叫杨摩西,其实杨摩西也不叫杨摩西,他有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他本来应该叫杨百顺

  • 2022-03-12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1-06-06

  • 2023-01-25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11

  • 2019-11-16

  • 2021-12-18

  • 2022-10-25

  • 2019-11-04

  • 2019-10-11

  • 2019-09-28

  • 2023-01-06

  • 2021-11-04

  • 2021-10-28

  • 2022-09-15

  • 2019-10-24

  • 2022-09-20

  • 2022-09-14

  • 2019-10-28

  • 2022-04-01

  • 2022-04-18

  • 2022-04-06

  • 2022-04-07

  • 2022-04-09

  • 2022-02-14

  • 2022-03-15

  • 2022-03-15

  • 2022-03-31

  • 2022-04-02

  • 2022-03-02

  • 2022-04-11

  • 2022-03-08

一万句电影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一万句电影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一万句电影观后感、2024一万句电影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