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百孝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百孝故事读后感,2024百孝故事读后感
百孝故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百孝故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百孝故事读后感推荐
百孝故事读后感

(共 7738 篇)

  • 1、 《中华百孝故事》读后感
    读了《中华百孝故事》,我被故事里的主人公深深地感动了,最令我感动的是《周恩来洒泪葬父》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周恩来总理一直都很孝敬自己的父亲,在父亲逝世的时候,他像一个刚懂事的孩子一样,涕泪纵横,痛不欲生。1942年7月周总理在重庆乐山中央医院动手术,在术后的疗养期间,他敏感的发现一个异常的现象——董必武同志和自己的妻子已经三天没有来了,周总理估计肯定出事了。他果断的提出出院回家的要求。妻子邓颖超到门口来迎接丈夫。当周恩来见到妻子的胳膊上带着一圈黑纱时,两眼直瞪瞪的看着妻子,邓颖超愧疚地说:“三天前,咱家老头子突然中风,医生尽力抢救无效。他走了,考虑到你的病态承受不了这噩耗的打击,董必武和我商量,决定狠着心……”周总理没等妻子把话讲完,泪水就像断线的珠子滚滚落下…… 想想身边的父母晚辈们,有的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亲;有的好长时间都懒得打个电话问个好;有的只顾自己吃喝享乐而不去照看一下年迈的父母……记得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这些父母晚辈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跟周总理相比真实天壤之别。 我被总理深深地感动了。虽然我是学生,可能做不了什么,但我决心用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让他们少操一份心。这也是一种孝心的表现。

  • 2、 《百孝故事》读后感400字

    《百孝故事》是一本讲述关于孝文化、孝美德、孝事迹的书。全书共有103个孝的典型事例。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其中不乏有闻名中外的革命领袖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也有大文学家鲁迅、科学家杨振宁、节目主持人、表演艺术家以及我们青田本地勤劳、善良的普通农家妇女等。

    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孝其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久之事,需要持之以恒。因为孝敬爸爸妈妈,不是说你做了一天两天,就算说是孝敬了,而是说你要每天都要孝顺爸妈,要把孝敬爸爸妈妈当成一种乐趣。孝不只是对我们自己的父母亲长,还应是对整个社会的老人、长者。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要学会主动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看到老人有困难,要主动上前给予帮忙。

    在家里,对爸爸妈妈我以前老是不尊重他们,其实这是一种不孝敬的表现。如平时吃饭,我把喜欢吃的菜全部搬到自己的碗里,每次都给他们只留一点儿。我看了这本《百孝故事》以后,对照书中一个个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我觉得对爸爸、妈妈很惭愧,自己原来并不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所以我决定了,我一定要把这个不良的习惯给改掉,有好吃的东西要首先让给爸爸妈妈。

    看完《百孝故事》之后,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孝敬长辈这一崇高的美德深深感动了我,我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美德,使自己成为一名有孝心的人。

  • 3、 百孝篇读后感

    百孝篇读后感(一)

    在《母慈子孝》一书中赵良玉女士对孝字2020也有详细的阐述: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根,是家庭教育之根。这个孝字2020,是智慧的符号,我们祖先创造文字2020,寓意深刻。孝,上面是老字2020头,下面是子字2020,是老一代与子一代的和-谐一体。怎么可以存在代沟呢?怎么能分开呢?如果分开就没有孝字2020了。老一代,追溯上去,还有老一代,过去无始;子一代,下面还有子一代,未来无终,悠悠长远,绵绵无尽,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一个孩子心中装着父母,装着祖先,装着孝,装着爱,装着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哪有不努力的?成绩哪有上不去的?我们做父母的希望儿女成才,那么就一定要给孩子扎根的教育。孝,就是人根,这个根扎得越深越好。牢记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在《孝经》上的教导: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矗

    如果能时时处处以孝道来教育和引导孩子,让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会先考虑考虑是否有违孝敬之道。

    以前看报纸上写着外国提倡宗教信仰主要是因为经过某些部门的调查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做事之前会率先考虑是否有违宗教教义,所以犯罪率就大幅度的降低了,而监狱里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犯罪分子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占比例非常校因此可以看出有受道德、行为、规范、约束着的人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更加理性、更加客观的去考虑并最终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

    那么我们就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孝道开始,做一个有心、有情、有义之人。当然这个孝的前提是要受到其父、母的正确引导与帮助。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帮助能使孩子受到更好的熏陶和启迪,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自身能够收获更多的经验再更好的投入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去教育我们的后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他们都能成才。

    百孝篇读后感(二)

    最近我正在看的一本书名字2020叫作《母慈子孝》,书中介绍的是一位在外国大学任教的钟茂森教授和他的母亲赵良玉女士两个人关于纯净纯善和-谐世界的系列讲座的内容。是这母-子二人三十年家庭教育施教与受教的心得报告。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读者无不深感受用。特别是在家庭问题层出不穷,以及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意义尤为深远。书中所提到的母亲赵良玉女士提出了我们坚信:优秀是教出来的,而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我们牢记:要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吸取精华,而从《弟-子规》做起!的思想。

    我很庆幸我们

  • 4、 《百恶孝为先》读后感
    《百恶孝为先》读后感 ――――与q友子非鱼兄商榷 二个月前,q友子非鱼兄向在下示其大作,希望在下有所发挥,在下应诺。今持续四年多的撰稿工作基本完成,故可分出精力,实践前言,乃虔诚恭敬研读、详考子非鱼所示《百恶孝为先》,感慨良深,兹敬为长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商榷于子非鱼兄,并与所有有缘共享。 一、孝的内涵 今天中国大陆支持儒家文化和“孝道”的人们,以及形形色色“反孝”、“反儒”、“反孔”的人们对于“孝”,必须关注儒家原典中关于“孝”的非常关键,但不太为人提及的内涵,兹举如下数段: 《礼记·祭义第二十四》说:“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这是立足于天然亲情伦理关系上,说明为人子女者若偏执以物质经济来供养父母,仅是孝道中表面化的、非常低水平的表现。要做到为人做事,一生行为功过“不遗父母恶名”、“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才是个人私德的终极。甚至于《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则是努力为社会历史作出贡献,以造福社会的成就和荣誉,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孝道的圆满。这就是基于传统孝道的原典儒家人生价值观。 在社会公德方面讲求诚信,“朋友不信,非孝也”春秋时中小型诸侯国在抵抗侵略中通常全民动员,所有的适龄男性,皆要投身卫国战争,所以“战阵无勇,非孝也。”春秋时,还认识到资源保护的“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礼记·祭统第二十五》:“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必须注意的是,孝顺、孝顺,是“顺于道”而孝,其原典本义不是盲目顺从于父母、国君。自然的规则称“天道”、社会生活的规范称“人道”。伦,道理。自然的规律称天伦,社会生活的规则称人伦。顺应自然规则,尽到做人的社会本位职责,而得到的和谐的生活,称“天伦之乐”。《孝经》记载曾参问孔子说:“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回答:“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 5、 24孝故事读后感

    24孝故事读后感(一)

    在周末,我读了24孝故事,有了深深的触动。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那《采桑救母》了。

    故事说:在某朝,有一孝子,为了逃避这民不聊生,而又常闹旱灾的地方,背着母亲去逃荒。

    他们来到荒山岭,母亲便饿了,对儿子说:儿啊,娘老啦,走不动了,我一个老骨头了,不想连累你。你到了县城,就享福了,你就别管我了!那怎么行!儿答道。儿乃娘生,怎能舍娘而去?您等着,我这就找吃的去!儿子说完就走。

    他来到一棵桑树下,看见些桑葚,便高兴起来,一边采集,一边说:娘有救了。

    就在他说话时两个强盗蹦了出来,张口便要钱,他大叫道,我真的没有钱!一个强盗看了看他身上,对另一个说:大哥,这小子一根毛都没有。强盗老大问:你是谁来干嘛?那人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一番,

    啷个强盗感动了,便把午餐给了他,并把它放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这个人竟用孝心感动了恶人,这是不可思议的,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孝心能感化世间万物,我以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努力学习,让父母高兴,越活越年轻!

    24孝故事读后感(二)

    美德是中国的一种伟大精神。最近我阅读了道德故事二十四孝,情节感人,让人不禁被他们的孝道所感动,心中油然升腾起深深的敬佩。

    《二十四孝》主要讲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个孝敬父母的故事。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亲尝汤药》和《弃官寻母》。《亲尝汤药》主要讲述了汉文帝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怠慢。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以便母亲随时照用,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人丁兴旺,使西汉十分发达。汉文帝作为一位皇帝如此孝顺,怎能不让人敬佩。他更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都忙,无论自己的事业多么重要,我们都不能对父母不闻不问。不管工作多忙,不管路有多远,都要心系父母,都要常回家看看。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一声嘘寒问暖,足以抚慰他们孤独寂寞的心灵。

    更让我感动的是《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时,生母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朱寿昌做官后,行四方寻找母亲。找到线索之后,他便弃官寻母。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在陕西和母亲相遇了。多么感人的孝子啊!

    这时一个声音在脑海中不停地问:孙天乐,你呢?你是一个孝子吗?当然,可是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会因为一些小事,冲着妈妈发脾气,让妈妈很生气。那一次,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两包薯片,准备明天吃。可是第二天早上

  • 6、 百行孝为先——《孝经》读后感

    百行孝为先,这是一句古人的俗语。原本我也不是很懂得孝这个字的含义,但当我看了《孝经》以后,我便又进一步地了解了这个字的意义。

    《孝经》是一本国学经典,里面讲了许许多多关于孝的故事。一篇篇古色古香的文章,一个个引人深思的文字,让人陶醉其中。虽然《孝经》总字数连两千也未达,但在中国思想史上已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从西汉开始,这本书受到历代人们的尊崇和提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广为传习,《孝经》称得上是字数最少、内容最浅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学经典。

    黄香孝父的事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黄香小小年纪就很懂事,对父母非常孝顺。夏天,天气炎热,黄香每次帮父亲打完水后,都会拿一把扇子,将席子扇凉了才让父亲躺下,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怕父亲晚上睡不暖,畏寒怕冷,于是每天都抢先上床,以自己体温捂热被子,然后再让父亲上去睡。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多么打动人心的孝子!读着,读着,我不禁热泪盈眶,两行清泪从眼角流下,轻轻滑过脸庞。

    连世界之作《三字经》都有大部分笔墨写了孝的重要性。如有一句: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讲的是孔融让梨。孝顺的孔融孝敬长辈,知道把又大又甜的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却拿小的,又是一个孝子值得我们去学习!

    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我们要从小理解孝,实践孝,将这本书吟之,诵之,感之,悟之,发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牛通社记者 虞锶阳

  • 7、 《百善孝为先》读后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玩,他特别喜欢这棵树,百善孝为先-小男孩和他的苹果树读后感。这是一棵大苹果树,长得很高,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这孩子天天围着树玩,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画。

    这棵大树特别爱这个孩子,从来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玩着玩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大树很想他。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了?孩子有点不耐烦,我已经长大了,不想跟你玩,我现在还要很多高级玩具,我还要念书,还要交学费呢!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就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把果子都摘了,欢欢喜喜的走了。就这样,他每年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等到他读书以后,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

    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更老了。大树说,哎呀,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多玩会儿嘛?孩子说,我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哪儿有心思玩啊!我连安家的房子都还没有呢,我也没钱盖房子啊!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吧,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高兴起来了,把树枝砍了,就去成家了。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棵树已经没有果子,没有树枝了。孩子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的徘徊在树下。这孩子说,我现在长大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这世界上的海洋如此浩瀚,我要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啊??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这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

    这孩子一听很高兴,把树干砍了,做了一条大船出海去了。又过了很多年,这棵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他的年纪也大了。他回到树身边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边跟我玩了。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外面回来了,就是想这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就是回来找你玩的。这个老树根听了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我们都是在树下玩大的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这样的一种成长,

  • 8、 百善“孝”为先 (300字)

    在每个学期的开始,也就是9月1号。我都会看由cctv1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每次都让我有所收获,有所感动。

    第一堂课是讲孝顺。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孝顺,也是教会了我要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不要和父母顶嘴、要尊重长辈的道理。在讲课中,有一句话让我刻骨铭心让父母对你放心、让父母为你自豪、让父母有你踏实、让父母因你富足,就是孝顺。这句话正体现:孝顺金钱多少都可以,但常回家看看才是最主要的。

    对于我们而言,只要能够努力学习好文化知识,物质生活方面少一些攀比。在父母劳累的时候,能为他们沏上一杯茶、能为他们捶捶背、能陪他们聊聊天、给父母洗洗脚。但我要始终一条记住为家里多减轻点负担,这就是孝顺。

    六年级:赵盛泽

  • 9、 孝故事读后感500字

    这个故事和一个音乐明星有关,这个明星叫周杰伦。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感动极了,没想到周杰伦这么孝顺。

    周杰伦小时候,父母离婚了,他只能和妈妈一起生活。长大以后,有着音乐天赋的周杰伦在去一所音乐公司创作歌词。没过几天,老板发现周杰伦创作的歌词古里古怪的,没有任何人喜欢他的歌。老板决定最后给他一次机会,看他能不能创作一首好歌出来。周杰伦废寝忘食地埋头创作,可怎么也没有灵感。这时,母亲来了,她鼓励周杰伦。在母亲的鼓励支持下,周杰伦终于创作出了一首好歌。后来还除了专辑,并且从此大红大紫。

    周杰伦把自己赚来的前都交给母亲保管,并且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别人问他:“要是你女朋友嫌弃你母亲,怎么办?”周杰伦想也不想地说:“那就和女朋友再见。”可见,母亲对周杰伦来说多么重要!

    我想,周杰伦这样的大明星都能这么孝顺,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

    其实,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只要在平时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如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父母生病时,像他们关心我们一样,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 

    孝敬父母启示就这么简单。

  • 10、 名著读后感: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的文化精髓所在,从远古到现在、从皇帝到平民孝都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父母尚不敬,何以敬天下的名言警句,孝也是社会考察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正所谓孝字老在上,子在下也就是老爱子,子敬老。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有父母及祖父母辈的百般呵护,沐浴在爱的春风中,我们有求必应,享受着丰裕的物质生活。可我们却不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知钱财的来之不易,更不理解父辈的艰辛,无理取闹、盲目攀比是我们常犯的错误,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毛病,都是怨在家长的无能上。所以被人们无奈地称之为小皇帝、小公主。我们天真、快乐地过着每一天的幸福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无忧无虑,这一切都是上天赐与的,风雨不动安如山。直到有一天的一个电视节目对我触动很大,从心底挖出了一个私字,理解了父母无私的爱,懂得了我们应如何回报、如何感恩。

    那一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晚会,里面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他们为了父亲母亲,宁愿抛弃自己的所有,甚至是学业!有的为了给父亲治病,推着大铁床带着父亲到上海去看病,有的代替妈妈跑这跑那去送票,还有的为了给母亲看病攒钱,去捡塑料瓶!他们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珍惜父母的爱,不要让父母伤心、失望了!

    晚会中有一个人物最让人热泪盈眶,那就是邵帅。

    邵帅一家以前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有一天,这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妈妈患了白血病,必须做骨髓移植手术!这个消息犹如一个惊雷在他头顶炸响。接着,医生们找遍了中华骨髓库和台湾骨髓库,都没有与妈妈相配的骨髓。这时出现了一线生机:邵帅舅舅的骨髓型号与妈妈相同!邵帅太高兴了,但高额的手术费用让这个家不能承受。他为了照顾妈妈,办了休学一年的手续,他为了攒钱,给妈妈治病的时候没有喝过一瓶汽水,没有买过一袋零食。但不幸还在不断降临,妈妈的病情还在不断恶化,舅舅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只能靠邵帅了。他想也没想,就决定把自己的骨髓献给妈妈。妈妈不同意,但他依然坚持。妈妈得救了!

    邵帅,这个普普通通的十二岁男孩,为了妈妈,他倾尽所有。

    像这样的少年还有很多,这些是他们的经典语录,让我们感受一下吧!

    我应该救妈妈,我不救她,谁救她呢?我觉得是天经地义的!

    邵帅

    妈妈是我们内心最美的牵挂。

    吴林香

    在妈妈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徐沁烨

    我已经失

  • 2019-09-20

  • 2023-03-06

  • 2019-09-21

  • 2019-10-28

  • 2022-12-13

  • 2022-12-18

  • 2019-09-21

  • 2021-08-27

  • 2023-06-28

  • 2023-01-02

  • 2022-05-27

  • 2019-09-22

  • 2019-10-24

  • 2019-09-22

  • 2023-04-22

  • 2019-10-09

  • 2022-03-18

  • 2022-12-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09

  • 2019-10-23

  • 2023-01-19

  • 2019-09-20

  • 2021-05-15

  • 2023-06-06

  • 2019-10-16

  • 2019-10-19

  • 2019-09-21

  • 2023-05-22

  • 2019-10-24

  • 2019-11-11

  • 2023-01-16

  • 2019-11-08

  • 2019-09-20

百孝故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百孝故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百孝故事读后感、2024百孝故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