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香水观后感 > 地图 > 香水观后感,2024香水观后感
香水观后感

(共 9652 篇)

  • 1、 话剧《香水》观后感
    话剧《香水》观后感 4月17日晚,我去宁波逸夫剧院观看了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的话剧《香水》。剧情既浪漫又纠结,看似简单又深含哲理。 着名影视明星童蕾出演女主角,刘鹏、徐漫和一名外国人分别出演另外三个角色,这么两对男女组成的一台戏,居然把当今年轻人的爱情、婚姻故事演绎得跌宕起伏。从观众的笑声中、掌声中、悄悄的评论中,你能感受到观众的反响是良好的,这让人感到舞台艺术的“高深莫测”、意味深长。 这部话剧的主创者也许是针对当前年轻人对婚恋这个大问题的迷茫、轻率等严重现象的一个思考,试图作一些正面引导,其创作思想有现实基础,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能否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同。 从大门内外两辆奥迪轿车和两位美丽的汽车模特和大大的广告牌上“中基奥迪之夜”来看,这出戏是完全商业运作模式。我观察了一下,演员只四人,布景很简单,其投入是很低的。观众席楼下的上座率约有80%,楼上后四排基本没人,我分析后四排是没卖,楼上的上座率约是30%,在当前话剧不很景气的状况下,能有这样的成绩是相当成功了。 祝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的话剧《香水》取得良好成绩!
  • 2、 香水影评

    香水影评(一)

    天使与魔鬼的差别往往只在一瞬间,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中描述过两种笑——“天使的笑”和“魔鬼的笑”。笑最初属于魔鬼的领域,而天使看到魔鬼的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同样以笑回之,这样,天使和魔鬼就互相面对着,他们张开嘴巴,发出差不多的声音,但是各自通过这声音所表达却是相反的事情。

    《香水》在我看来也是在探讨天使与魔鬼之间的区别。如果当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放在了你面前,这时,创造他的人是天使还是魔鬼又有什么区别呢?

    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像魔鬼一样地诞生在肮脏的鱼市,又像魔鬼一样地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将他的母亲送上了绞刑架,按传统的理解,这是一个受到诅咒的孩子,凡是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难逃一死。很长一段时间里,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都是独自一人孤独地享受着常人无法闻到的气味。气味——是他唯一的追求。

    当他看到贵夫人把香水涂在手腕玩弄时,他依旧是对气味感到好奇,然而他随后闻到了一种奇特无比的气味,这种气味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气味来自一个卖水果的女孩,他尾随她到街角,他发现原来少女的身体才是世界上最香的东西。为了得到这种香味,同时也是出于恐惧,他意外地杀死了这个卖水果的少女,面对少女的尸体,他没有任何的恐惧,他只是贪婪地嗅着那具尸体,瞬间他明白他之所以能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他背负着一项使命——制造出世界上最迷人的香水。

    他拜师学艺,用有别于传统的香水制造手法取得了香水制造商的信任,他开始学习保存气味,但是他的心灵是扭曲的,他努力地想保存的尽是一些无法保存的气味,比方说把猫放在炉子里蒸馏。他的师傅对此倍感无奈,告诉他唯一能保存这些东西气味的方法不在他这里。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于是告别香水制造商,决定只身前往格拉斯学习那种神奇的技术。

    为了能保存少女身体的气味,他花钱找妓女做实验,在妓女得知他这种荒唐的想法并予以拒绝的刹那,他杀死了她。为了保存香味他已经失去了理智。实验取得成功后他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谋杀,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完成他那个魔鬼的使命(这个使命好比是一项宿命)——制造出世界上最迷人的香水。毕竟杀死一个少女达到他的目的比说服一个少女来达到他的目的要简单得多。

    12瓶满载着少女的体香的精油,承载着12条无辜的生命。死亡的恐惧笼罩了整个城市,亲人的哭泣回荡在每一条小巷。但是这一切对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在他看来那12条生命只是履行了她们自己的

  • 3、 《香水》读后感
    《香水》读后感 [210000]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何又郁 这是一个凄艳的故事。主人公格蕾诺耶出生于巴黎最臭的鱼市,但他的嗅觉异乎寻常地灵敏,为了获取世上最美的香水,他杀死了很多少女,制成了一种绝美的香水。 格蕾诺耶的形象以谋杀犯呈现,但其本质却是对美的追求。他为之眷恋、为之痴狂的气味是那么迷人,于是轰隆一声,道德、尘世的幻象被锁在了门外,只留下他的气味王国华美地怒放。 死去的少女乃至那些照看过他又死于非命的人似乎是一种对美的牺牲的隐喻,格蕾诺耶是气味王国的主宰,是命运,是呐喊,在世间至美绽放的一瞬间,人们痴狂在气味中,道德界限在美的面前如此模糊,人们无法思考,他们欢呼着跨越了它,义无反顾地顶礼膜拜这种神迹。于是格蕾诺耶逃过了法律制裁,成为了神祗,成为了万千迷恋的化身。 美的力量可以改变人心,使人回归于本我。何谓制约,何谓道德,何谓世间万物?于是唯有臣服于此,可是这却隐含着一种恐怖,在这种大美抹去了一切后,人们所以为的天堂,其实是地狱。 最后格蕾诺耶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那个臭气熏天的地方。他把那瓶含有少女香气的香水释放,随后他被狂热的人群撕成了碎片。 “不,它完全不同。因为我知道,我渴望得到的是香味,不是少女。可那些人相信,他们渴望得到我,其实他们真正渴望得到什么,他们始终觉得是个秘密。” 这个没有气味的人创造了世间最美的气味。他的死是美的消亡,也是这种奇异的美的必然结果。只是,他是清楚自己的渴求的,但人们呢?他们膜拜的是他,也许亦是那些隐秘的欲望、与生俱来的蛰伏的狂热。没人知道。 于是美,只能消亡了。 简评 很有哲学意味的一篇文章。小作者由《香水》一文,想到了美、道德、追求等之间的隐秘而复杂的关系,提醒人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美”而忽略道德、人性等东西。这样睿智的思索和缜密的逻辑值得我们赞叹。 (天想)

  • 4、 香水读后感
    香水读后感 《香水》是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创作的一部小说,于1985年出版,这是一部集人性,伦理,情感,香艳为一体的小说,它构思奇特,寓意深刻,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德文小说。 十八世纪,让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出生在巴黎最肮脏,最恶臭不堪的地方鱼市场上。格雷诺耶天生对气味有着惊人的天赋:无论恶臭还芳香,他都一一记住,并能轻易分辨各种气味。当他在孤儿院长到13岁的时候,被院长卖给了制皮匠。格雷诺耶在制皮铺过着犬马不如的生活。机缘巧合,格雷诺耶在香水巴尔蒂尼面前展露了其过人的天赋,进入了香水铺工作。但格雷诺耶并不仅仅满足于制作出世界上最芳香的香水,他梦想学得如何保存万物气味的方法。巴尔蒂尼告诉格雷诺耶香水的起源地在格拉斯,那里的人知道保存气味的方法。格雷诺耶拿着巴尔蒂尼的推荐信来到了格拉斯。格雷诺耶爱上了青春少女的体香,为了把这种香味保存下来,格雷诺耶最终走上了杀手的道路 一个天生对气味灵敏的少年格雷诺耶痴迷香气,缺爱的成长背景令他孤独,偏执以至变态,他被欲望所捆绑,为追求自己内心的渴望而不择手段地疯狂窃取并占有,最后他做到了,他令所有的人都因香水而膜拜他,然而他仍然是孤独的,因为他的世界只有气味,没有生命,没有人性,没有人间真情,他不懂得爱也从未被爱过,唯一让他体会到爱的少女却让自己误杀了,他是悲哀的。 我觉得,香水象征着至上美好的东西(香气,自由,荣誉,权力等等),而身世坎坷的格雷诺耶迫切渴求并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占有这一切,他的存在感,荣誉感,征服欲都是那瓶纯净而沾满血腥的香水所带来的,是畸形的,是变质的。“胜利”的他迷茫了,他真正想要的并不是一瓶香水给予的,而他不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最终他选择在香水中消亡。《香水》,剧情犯罪爱情惊悚系列电影,上升至人性,世态,感情等多层大主题,看完挺震撼的,也挺有感触的,推荐给大家看哈!
  • 5、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观后感1300字

    香水,是现代社会很多女性甚至男性钟爱的单品,日常工作生活汇总必不可少的调剂品。美好的香味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可以增加个人吸引力。我个人就很喜欢闻到各品牌香水或清甜或性感或冷硬的香味,也喜欢香水瓶子的精致可爱。所以,尽管我因为严重的过敏性鼻炎而处于长期失去嗅觉的状态,还是时不时买瓶垂涎已久的香水犒劳自己。也因为喜欢香水,不愿意错过和香水有关的书籍、故事,也因此遇到了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香水》讲述了一个拥有奇妙天赋的调香师短暂的富有传奇性一生。主角格努伊出生在繁华都市中肮脏混乱的贫民窟,其母亲因涉嫌并谋杀他而被处死。格努伊成长于杂乱不堪的孤儿院,还是孤儿的他就差点孤儿院的孩子杀死。成年后又被卖给皮革厂老板,做着极为危害健康的工作。后来,他凭借自己绝无仅有的嗅觉天赋能够模拟出任何一种配方的香水,还能调配出更加美妙的香味。没有信仰,没有追求的格努伊希望通过气味证实自己还活着的事实,可却悲哀的发现原来自己是个没有气味的人。他遇到了一个单纯美好的姑娘,他爱上了她。为了留住姑娘身体特有的芬芳,格努伊在无意中杀害这个姑娘后,通过萃取技术提炼出她的气味。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实存在的,他杀死了一个又一个妙龄女孩,提炼这些受害少女独有的体香来炼制绝世香水。他的罪行震惊了世人,遭遇逮捕后被判处死刑。少女体味调配出来的香水让他能够逃脱处罚,却也让他死于出生地那些卑贱的贫民口中全身沾染了香水的格努伊被贫民们活生生分食了。故事就在这样一个惊悚的节点落幕,留给观众无限怅然。我甚至隐约希望真的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制作传说中的香水,让我能够体味那种天堂般的美好气味,尽管我理智地认识到这个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作为一个传奇故事的主角,格努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着最为卑贱的出生;他不曾受过教育,也没有宗教信仰;他按照别人的指示活着;他看起来形容猥琐,其貌不扬。可他却有着最为绝妙的嗅觉天赋,能调配出任何配方神秘的香水,能自己创造给人美好嗅觉感受的香水。这样一个不堪的人,却还是在虚无中想要寻求到独属于自己的存在。没有人教过他是非对错,他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被允许。也没有人教过他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存在,他唯一能够掌握的唯有得天独厚的嗅觉。在他爱上一个女孩以后,他不知道如何去获得爱,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他迷恋的其实是属于天真少女特有的自然纯真,是那种洋溢着生命与希望的
  • 6、 香水电影影评

    香水电影影评(一)

    十六世纪前,自香水被意大利人创造后,它之于绝大部分人只是纯粹的动词,一个吸引人并陶醉人的动词。但对于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一个气味天才,却是和存在相同的名词。

    格雷诺耶的诞生除开死神的意愿显然还带了讽刺的意味。他的童年,没有爱,只有流离辗转和挤落。他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甚至无法遇见爱。但气味却让他体验一派生机勃勃,领悟生活的喜悦。于是他凭这巴黎最灵敏的鼻子捕捉它、创造它,构筑自己的王国,为之开疆拓土。

    尔后的际遇更使他不得不琢磨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当然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像扁虱一样渺小地存在,毫不起眼;而他只消情迷于自己创建的气味王国。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由此不过是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此,他才能存在于这世界,才能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时格雷诺耶对于存在的意义还很模糊。存在对他来说和生存没多大区别。他所考虑的仅仅是自己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活下来,不至出局。关于香水的梦想也只是基于活着的上一层建筑。对格雷诺耶来讲,这比探究存在显得更加现实。

    他情愿避开人类,这压抑了十八年的人的气味,一种臭味,终于得以化解。他孤独,仍寻求孤独。独自一人让他无比宽心,安全、自由,不提防、无仇恨。

    这个国家最远的火山无人问津,它纯洁、干净。他迷恋它,留恋它。七年,他栖息于此,彻底远离人的气味。但当他发现他自己根本没有气味时,恐慌,如空气将他包裹。在格雷诺耶的气味王国里,一切都应该有气味。但是他没有。

    西方哲学家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神感知),就无法证明其存在。对格雷诺耶来说,他自己就是不存在的。他的王国里一切都有意义,但这个创建者他自己却没有,或根本不存在。他不存在,那么他无法给自己下定义,他什么都不是,他无法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

    于是他制作了一种模仿人的气味的香水,第一次传播人的气息。他成功了,骗过了所有人。他不再是那个擦身而过却毫不在意的人,也不是相视而笑后转头即忘的人。只是一种气味,便将他的邪恶、阴险完美地隐藏在人群中。

    略施手段就让自以为是的人们上了大当,在他看来,人不过是愚蠢的动物,其他什么都不是。他们凭呼吸思考,而气味却同呼吸捆绑一起。气味能够刺激神经将其和感情或者经历联系在一起,以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格雷诺耶认为只要控制人的呼吸,便可控制人心。人的气味远远无法满足他,他要超越它。他要制作一种香水,一种凌驾于任何气

  • 7、 《香水》读后感800字

    林夕先生说:所谓心事,不过是不如己意,就是一种执念。当一人孤独奔跑,想去追回那已逝去的美丽时,最终也只能摇摇头笑着停下来。时光不停留,能停的只有自己的脚步;世界太大,人生太长,总有不如意。有些事物无法得到,应该适当放弃,否则就会落入偏执的地狱。《香水》讲的正是这样一个偏执的少年。

    作者帕聚斯金德写《香水》写得非常精妙,他把主人公格雷诺耶写成了一个天才,一个对气味无比敏感、并能辨认和记忆所有气味的世间仅有的天才。当他一步步学会提取和保存气味时,突然被击倒了他闻不到自己的气味。而他也意识到,自己没有气味,就是零,就是无,这么多年他都像从不存在一样生存,没有人能看见他、感受到他。这是令人绝望的。

    他选择离开山洞,进入城市。在这里他用新的方法制作香水,他首先为自己设计了人的气味,这些气味使他终于被人们视为存在,人们开始看见他了。而在记忆深处,他依然向往少女的香气,于是,一个接着一个,她杀了26个少女,制作每位少女味道的香水。当他将香水最终完成的时候,也被捕了,处以死刑。行刑那天,他仅仅使用了一滴香水,就让所有人心神颠倒,失去了理智。

    他看到了香水的力量,这力量使所有人对他顶礼膜拜。人们爱他,可他却憎恨所有人,人们无法对他的憎恨、他的内心做出回答。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依然是无,自己依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香气。人们爱的不是他,只是那香气。

    最后他绝望地回到巴黎,一口气将香水用尽,然后被野蛮人吃的一干二尽。他就这样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他出生的地方,就像他从未来过这世上一样。最终他就像这香水一样,挥发干净后,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香水》是一部揭露人性的作品,故事充满了人生哲理。作家笔下,格雷诺耶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多次奇迹般地活下来他像有抵抗力的细菌那样顽强,像扁虱那样容易满足。格雷诺耶的坚持,甚至是为了理想而秉持的固执,与那个时代吃人的环境不无干系。

    他逆反,是因为渴望融入主流被人接受;他超脱,是因为他看透现实心如止水;他激进,为了理想,是因为出于禽兽的本能,出于本性的直觉。他的一生为我们做出注解:人性起码需要被理解,其次才能考虑宽容。

  • 8、 《香水》读后感3000字
    《香水》读书笔记3000字 故事的开头,是以18世纪社会阶层做为一个大背景,那个时代也如旧中国的时代一样,人才辈出,也不乏天才和残暴的人物。在故事的开头,作者以臭来形容这个时代下的法国巴黎,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人民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每个人都只想为了填饱自己的肚腹,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导致整个国家都是臭气相投的一堆人为了生存而生活在难以忍受的臭味当中,时间久了,人们的嗅觉也就变得麻木而无所谓,主人公的母亲就是一个例子。在这样的社会下生活的人,能活下来都是一个奇迹,而主人公就是一个奇迹。 在一个卫生条件极其差,甚至母体还是身染疾病下生下来的孩子,能活得下来,都是一个奇闻了,在那个时代,法国巴黎的阶层分为三等级:第一等级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以及手工工场的雇工等构成了第三等级。 可以说当时就是一个封建社会,和旧中国时代的封建社会是一个样。那个时代是黑暗的,人都没有怜悯和爱。但我不得不说,就是在前面的述说中,作者对于气味的拿捏实在是太准确了。 在主人公还是婴孩时期,他的幼年成长被人用一种怪物来看待,他生下来就没有一丝味道,作者在这里对主人公有一个隐喻,意指他就是一个冷冰冰的人,他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或者说,他有的只是对于他人生及其生命缺失的气味的一种追寻追求。对于另一个人物加拉尔夫人,这个冷血的女人,似乎她的冷血是来源于她的嗅觉丧失,或是某一身体器官的丧失而致她的冷血无情,这估计是作者的另一层意思,冷冰冰的人当然是要一个冷血的女人所养育长大的,就好像恶人都是魔鬼生的儿子一样,可能对于小孩子,只要有奶吃就足够存活,而对于主人公格雷诺耶来说,气味才是他的粮食,有形的物质并不是他所追寻的,他天生生下来就是为了追寻气味而活的。他的嗅觉就像一部精密仪器,能分辩出众多常人都无法分辩的气味,气味就是他的信仰,他的灵魂永远只忠于他信仰。再说回那位冷血的夫人,她的晚年可真的很不幸,这让我想到圣经里的一句话: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没有一个人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到底走向哪个方向,或许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都迷失了。但是,放在当下的社会,又何尝不是呢? 对于那个时期所制造出来的香水,主人公也把它们当作再普通不过的气味,而且是惨假了的香精,看得出来主人公更偏向于喜欢有自由向往的气味(有生命气息的味道),而这种用香精调出来的香气,似乎价值一点也不高
  • 9、 《香水》读后感_1000字

    《香水》读后感1000字

    这可能是我看的第一本德国作家写的书。看完之后有几个非常明显和深刻的感觉:

    第一,写作手法有点像黑白的铅笔或钢板画,介于素描和版画之间(我不是很懂画,但我想到的相似的可能就是这两种)。因为书里的所有描述,包括场景,心理,人物等等,都让人有一种明显的直白感,没有添加过多的“色彩”。这让你读到里面的艰辛,凄惨,压榨,甚至死亡威胁等等,都如只是读了那两个文字,然后需要自行脑补和丰富其场景的各种色彩。这可能是德国人的风格,跟他们的发达工业技术有点相似。

    第二,作者的取材非常另类,我简直觉得他有点扭曲。书里的主角除了常见的悲惨身世和经历外,最大的特点是“他自身没有任何味道(人类的味道),却有异于常人的嗅觉”,而他利用自己的天赋力量,犯下一连串的法盲一般的罪行,去实现所谓伟大的梦想——制造属于自己的味道(而不是为了报复社会或谋利等)。而作者用《香水》为名,也是我认为他扭曲的其中一点。香水,可以说是美好的代名词,甚至可以是奢侈品或贵族的象征。而书里,男主在香水公司里刻苦学习各种制造环节和工艺,貌似不经意却又故意的引导读者去反思其阶层的差异、剥削与压榨等;直到因为香水而令男主萌生自己所谓的伟大梦想,继而引发一系列的谋杀。在这么美好的书名下,他藏下了那么多的肮脏、污秽,实在不是一般人常人的思维可以接受的。

    第三,这书让我很好奇一个问题:味道真的可以用记忆精确的储存吗?而且是大量的味道。我曾经看过一部连续剧《听风者》,是王宝强扮演一个瞎子但却有超强的听力,他利用自己的听力破译敌人的电报员的发报特点,从而让部队可以打掉敌人的窝点。电视剧里听觉和书里嗅觉相比,有点异曲同工,但毕竟声音可以在出现时就录下来保存,而味道并不是在出现时就能立马的捕捉和储存,尤其是有些味道会随时发生浓淡等不同的变化。上千种味道存放在记忆里,是很不可思议的,然后从上千种味道中找出想要的那种(还是从记忆里),再配制出来,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从这点上来看,这个作者的这书,感觉有点玄幻类了。

    如此总结下来,我觉得我的小脑袋和小心脏总算是经历一次历险后又缓过来了。我那些心爱的洗浴品,护肤品,大大小小的香水瓶子,还是会好好的陪着我,每天给我带来一段愉快的心情。

  • 10、 香水读后感书评范文大全

    《香水》是一部由德国作家帕聚斯金德著作的小说,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格雷诺耶天生与众不同,他没有自己的气味。他从出生就是被人抛弃,压迫,利用。他以自我为中心,并且仇视人类。所以他执着于自己的气味,存在的意义。

    林夕先生说:所谓心事,不过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执。当一人孤独奔跑,想去追回那已逝去的美丽时,最终也只能摇摇头笑着停下来。只因时光不停留,能停的只有自己的脚步。世界太大,人生太长,总有不如意。有些事物无法得到,只能自己放弃,否则就会落入偏执的地狱。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亦然。作者仇恨人类的心理同样来自这个支离破碎的社会。多少人拼命劳动以求生存。人与人之间只剩剥削和冷漠。从未有人温柔待他。

    高中时候觉得占有欲坏,x和d关系再好自己也要大度的在一旁看着傻笑,渐渐反和两人都疏远了。

    寒假看《包法利夫人》,才发现没有占有欲的人,注定会失去别人。比如包法利,妻子夜夜不着家,木知木觉,妻子和好几个男性交往甚密,依旧乐呵呵不吃醋。他要是发一顿火,也许后来就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爱玛出轨只是因为空虚无聊而已,你把自己的重压上去,让她觉得自己被爱,被狠狠地需要,她就知足了。

    格雷诺耶却是走了相反的一极。这个世界上没人在乎他。而且,而且,对他这样的嗅觉天才来说,没有气味的自己就是个黑洞,根本不配存在。所以他要制香水,只为了迷倒众生。刑场上的那一刻,他才发现众人的爱是针对那二十六个少女的体香,而不是自己,反而之前众人的恨是针对自己,他因为恨而存在。最后格雷诺耶被迷狂的人吃掉了,他终于被需要了。

    两天看完原著紧接着就看了电影,看完书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想什么,因为对这个故事的评价非黑即白,我不太敢做出选择。

    电影的场景和人物都非常还原原著,很多台词都是和书里一模一样的,主人公和两个少女都非常有代入感。但仍然能感到电影在表达上的限制,并且限制非常大。为了将情节讲清楚它必须加入多余的动作和举动,而这个故事,又恰恰是围绕最无形的东西,气味。所以,书中大量描述的格雷诺耶对气味的敏感以及()痴迷都无法通过直观画面展现出来,我觉得这很遗憾。

    就像阿乙说的,不能把文学的国土割让给电影,受它摆布,因为它永远无法表现那涌动的意识。

    返回书里,说实话,读的过程中,自己并没有对格雷诺耶产生恐惧或者憎恨,作者写得非常精妙,他把格雷诺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2-02-18

  • 2022-02-25

  • 2022-04-16

  • 2022-04-18

  • 2022-04-18

  • 2022-03-14

  • 2022-04-06

  • 2022-04-01

  • 2022-03-02

  • 2022-02-19

  • 2022-07-08

  • 2022-02-25

  • 2022-02-26

  • 2022-03-01

  • 2022-03-03

  • 2022-12-03

  • 2022-12-13

  • 2019-11-04

  • 2022-03-01

  • 2022-02-28

  • 2022-08-30

  • 2022-03-22

  • 2022-07-0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2-14

  • 2022-04-06

  • 2022-04-06

  • 2022-04-02

  • 2022-04-05

  • 2022-03-31

  • 2022-03-31

  • 2022-02-23

  • 2022-02-25

  • 2022-02-28

香水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香水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香水观后感、2024香水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