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叫莫扎特读后感 > 地图 > 我叫莫扎特读后感,2024我叫莫扎特读后感
我叫莫扎特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叫莫扎特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叫莫扎特读后感推荐
我叫莫扎特读后感

(共 1745 篇)

  • 1、 读《我叫莫扎特》有感500字——爱拼才会赢

    同学们,你们一定对这些名字不陌生吧!莎士比亚、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他们的名字宛若星辰一般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世界!但是,你们对他们的故事熟悉吗?那就先和我一起走进莫扎特的世界吧!

    《我叫莫扎特》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莫扎特的精彩生活和非凡成就。莫扎特,1756年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宫庭乐师之家。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他3岁时就坐到了钢琴前,开始学习钢琴。6岁就开始创作乐曲,并与姐姐南尼尔在欧洲各地进行四手联奏的音乐会,在音乐方面显露出来的才能令世人震惊,成为人们眼中的“神童”;11岁时,南尼尔不再和莫扎特一起学习,莫扎特开始创作第一部歌剧。人们眼中的天才,生活却不一帆风顺。从小就经历着病痛的多次折磨,家庭生活困难重重,经济拮据,但他却靠着自己对音乐的那份执著,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在他一生中,50余部交响乐、27部钢琴协奏曲、16部弥撒曲、30多部奏鸣曲、5部小提琴曲等多部音乐作品,这一串看似简单而平凡的数字,却成为他生命中最大的财富,让人连连惊叹他非凡的成就。在他的生活里,音乐在他的血液里流淌,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的。在他的心目中,作曲就是生活!

    也许,也许上天嫉妒他的音乐才华,35岁就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莫扎特在临死前还带着遗憾,用手指打着《哭泣》的曲子,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对音乐超级热爱的人!他用毕生的精力为音乐付出,用自己的生命谱成一首动人而传奇的伟大乐章!虽然莫扎特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创作的乐曲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带给更多人音乐的享受,传遍整个世界,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我为莫扎特像流星一般短暂的生命而深深叹息,更为他辉煌的巨著而震惊。读完《我是莫扎特》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成功的秘诀:天分+勤奋+坚强的意志+充足的信心=成功!正如人们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九的努力,再加上百分之一的天分!有一句歌词说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当你看到别人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心中生起羡慕之情时,你是否检讨自己也付出与别人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功在向你招手,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为了自己的成功,快快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扎特的世界,感受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吸取他失败的教训,为自己的未来竖起一座长明的灯塔!

  • 2、 读《我叫莫扎特》有感500字2024——爱拼才会赢

    同学们,你们一定对这些名字不陌生吧!莎士比亚、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他们的名字宛若星辰一般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世界!但是,你们对他们的故事熟悉吗?那就先和我一起走进莫扎特的世界吧!

    《我叫莫扎特》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莫扎特的精彩生活和非凡成就。莫扎特,1756年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宫庭乐师之家。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他3岁时就坐到了钢琴前,开始学习钢琴。6岁就开始创作乐曲,并与姐姐南尼尔在欧洲各地进行四手联奏的音乐会,在音乐方面显露出来的才能令世人震惊,成为人们眼中的“神童”;11岁时,南尼尔不再和莫扎特一起学习,莫扎特开始创作第一部歌剧。人们眼中的天才,生活却不一帆风顺。从小就经历着病痛的多次折磨,家庭生活困难重重,经济拮据,但他却靠着自己对音乐的那份执著,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在他一生中,50余部交响乐、27部钢琴协奏曲、16部弥撒曲、30多部奏鸣曲、5部小提琴曲等多部音乐作品,这一串看似简单而平凡的数字,却成为他生命中最大的财富,让人连连惊叹他非凡的成就。在他的生活里,音乐在他的血液里流淌,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的。在他的心目中,作曲就是生活!

    也许,也许上天嫉妒他的音乐才华,35岁就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莫扎特在临死前还带着遗憾,用手指打着《哭泣》的曲子,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对音乐超级热爱的人!他用毕生的精力为音乐付出,用自己的生命谱成一首动人而传奇的伟大乐章!虽然莫扎特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创作的乐曲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带给更多人音乐的享受,传遍整个世界,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我为莫扎特像流星一般短暂的生命而深深叹息,更为他辉煌的巨著而震惊。读完《我是莫扎特》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成功的秘诀:天分+勤奋+坚强的意志+充足的信心=成功!正如人们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九的努力,再加上百分之一的天分!有一句歌词说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当你看到别人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心中生起羡慕之情时,你是否检讨自己也付出与别人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功在向你招手,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为了自己的成功,快快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扎特的世界,感受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吸取他失败的教训,为自己的未来竖起一座长明的灯塔!

  • 3、 扒手莫扎特影评

    扒手莫扎特影评()

    《扒手莫扎特》荣获第80届奥斯卡电影最佳真人短片奖,而当我们今日回头再来观赏这部影片的时候,或许和当时导演来拍这部影片时的初衷又有所不同的吧。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不一样。

    《扒手莫扎特》也真的着实很短,和一般的电影的150分钟相比,30多分钟的影片的确显得短小而精悍。利用这短短的30分钟介绍了一个有关于扒手的故事,一对有点小白痴的老扒手,以及一个一直跟着他们的哑巴小乞丐最后变成了他们赚钱的宝的简短的故事。

    故事情节没有那些长影片故事情节的复杂和悬念,而利用简单的叙事手法,将这两个扒手的性格勾勒地活灵活现。

    两个靠扮演警察来糊口的扒手,他们的假警察生涯也以真的警察将其他3个同伙抓进警局而悲惨的告终。而在警察走过的时候,理查德为了掩饰自己,手抓住了旁边的一个小乞丐。在当他们逃离现场,甩开小乞丐时才发现这家伙还真有点执迷不悟,一直尾随,跟着他们,直到他们忍无可忍在一个小巷子里停下来跟小乞丐理论。

    但最后让他们沮丧的是这个孩子却是个哑巴,他们俩的吓唬对他根本就是无济于事。在他们争执的过程中,理查德的一句如果他留下,我也留下!,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人性的一丝善良。虽然他们是扒手,也并没有坏到十恶不赦,也并没有坏到骨子里。我觉得这是本部影片的第一个闪亮点。

    而第二个闪亮点是有关于他们在对待小乞丐的行为上的教导。在小乞丐伸手要水的时候,他们用手语教育他乞讨在他们这里并没有,有的只是拿,若以后还有的话那就要砍掉手。而最后小孩竟然耸耸肩其实,在这里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冷飕飕的凉风袭来。面对如此纯真、如此无知的小孩子的时候,他们对于他的教导并不是善良,而是一种具有掠夺性的做法和想法。

    第三个闪光点的话就要说到床和教他鞋子的事了。吃完晚饭,小乞丐抢了他们的床,两个大男人只能挤在一张小床上睡觉时的情景是让我们有点感动的,我们看到一个扒手在看小乞丐已经熟睡在自己床上时的那种温和的眼神。或许,他此时想到的或许是这样一幅画面:自己的孩子睡熟后,作为父亲看着儿子的那种充满深深爱意的眼神。也或许他根本没想到这些,这些对于生活在下层的他们而言或许就是一种奢侈,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让我么你再来看看他们教小乞丐写字的事。从他们教他写房子,由方子,更改为芳子,他们的不识字,他们的文盲,让我们感到惋惜,但他们对于小乞丐耐心的教导和教他写字的初衷却让我们看到他们的

  • 4、 莫扎特传读后感

    我喜欢的书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书是《莫扎特传》,这本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本书。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莫扎特的天才音乐家一生的故事。童年时他早熟,人见人爱;青年时功成名就;不善理财后穷困潦倒,直至35岁英年早逝。但在他短短35年的一生里,却给后人留下数量惊人而闻名于世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歌剧22部、交响曲41部、钢琴协奏曲27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及其他作品。他还和其他两个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贝多芬一起被誉为“古典音乐的三大支柱”。

    在整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就是:在莫扎特3岁时,他的父亲开始教莫扎特的姐姐学习音乐,她进步神速,使父亲十分欣慰。他的姐姐对音乐反应敏捷,记忆力超强,学会弹琴就像学会说话一样自然。在她上所有音乐课时,莫扎特都会在旁边认真地从头听到尾。当姐姐不在时,他便坐到钢琴前练习弹奏,他几乎是立刻就能凭记忆弹奏出动听的中场休息的音乐的六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曲。在他4岁时,就能凭记忆准确无误地弹奏许多短小的音乐片段。5岁时,他已经开始自己作曲了。

    莫扎特从3岁开始学琴,5岁作曲,他还为了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游遍欧洲,同时还举办音乐会和结交一些在音乐方面有成就的朋友等,在他这3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一直都很努力,直到他去世。

    看了这本书,我有以下感受:一个人要想在某方面有所成就,必须要有兴趣,还要在这方面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要有一定的天赋。莫扎特就是这样的人。对于我们普通人,可能没有莫扎特那样的天分,但是只要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坚持不懈,即使达不到闻名于世,但肯定也会有所成就。这本书再一次让我体验到了坚持、兴趣对于成功的价值,所以我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莫扎特传》。(卢霄潇)

  • 5、 观《莫扎特》有感

    观《莫扎特》有感

    整部影片感觉气氛很沉重,开始于萨里埃利在向神父忏悔自己的罪行,因为正是他的嫉妒和坑害最终导致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英年早逝。

    42年前萨里埃利从偏僻小镇到了维也纳,在约瑟夫二世的王宫里当了宫廷乐师。谁知被莫扎特的乐曲迷得神魂颠倒,一次在主教家里终于见到仰慕已久的莫扎特,这位人称4岁写协奏曲,7岁写交响乐,11岁写大型歌剧的大音乐家原来是个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又十分傲慢的青年人。约瑟夫二世热爱音乐,闻知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并接见了他,国王弹奏萨里埃利谱写的曲子表示欢迎莫扎特,并征求对这曲子的看法,莫扎特一面赞扬曲子,一面把曲子又弹了一遍,边弹边修改,使曲子变得更流畅和充满热情,惊叹之余使萨里埃利感到羞耻,为什么莫扎特有如此才华,自己却偏偏平庸。由于国王的喜爱,莫扎特留在维也纳写歌剧。他写的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都是不朽之作,由于萨里埃里的作梗,借助国王的招牌,每剧上演不超过一星期,因此莫扎特的经济收入很少,生活贫穷。

    莫扎特的妻子康丝坦丝受不了贫穷的折磨,带着莫扎特的手稿去见萨里埃利,求他为莫扎特谋一个皇家音乐教师的职位,萨里埃利翻见一迭厚厚的手稿,他惊呆了,手稿上没有一处修改的痕迹,所有的音符都是一气呵成的。他既陶醉又痛苦,他抱怨上帝为什么把智慧和天赋都给了莫扎特,他愤怒地把刻有耶稣的十字架扔进了壁炉中。萨里埃利一面假装是最关心莫扎特的人,一面在精神上折磨他,他装扮成神迷的黑衣人上门向莫扎特买乐曲,迫使他不停地交出作品换取报酬来维持生活,莫扎特的身体日趋虚弱。莫扎特创作的歌剧《魔笛》在剧院上演了,莫扎特担任乐队的指挥,终于有一天在演出进行到一半时晕倒在地。莫扎特卧病在床,萨里埃利要他写《安魂曲》,萨里埃利迫不及待地想像,在莫扎特的葬礼上由他演奏死者创作的安魂曲,他的名字将和音乐大师一起永世长存。病床上的莫扎特极度虚弱无法执笔,萨里埃利建议由他执笔而莫扎特则口述。莫扎特的灵感像泉水喷涌,萨里埃利甚至来不及记录。曲子完成了,莫扎特的生命之火也熄灭了。一代音乐大师永远离开了他无法适应的社会。下葬的那天,大雨滂沱,好像苍天也在为他哭泣

    第一次看完莫扎特这部巨著影片之后我深深悲痛惋惜的哭了。在这部影片中我了解了莫扎特是一个什么样的的一味奇人。莫扎特他待人非常热情,他没有一点坏心眼子,不像安东尼似的老是嫉妒才能比他高的莫扎特。莫扎特不管多大都像一个小孩儿似

  • 6、 我叫山果读后感

    【篇一:我叫山果读后感】

    凌晨一觉醒来,看到王政委在老友乐微信群里转发的我叫山果一文。正如政委所述那样,我也是一字一句地连看了两遍。一篇三千来字朴实无华的记叙文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值得深思

    文章如一幅写意水墨画卷徐徐向读者展开。从一群十二三岁大山里的孩子背着背篓挤火车的广角镜头,浓缩到一位穿着打了补丁衣服满脸汗水的背篓小姑娘的特写镜头。通过列车上乘客们从开始迷惑到后来同情小姑娘,并通过购买她的核桃向孩子伸出援手的全部过程。

    文章中小主人公山果的经历,不仅使我联想到我的童年往事。

    依稀记得童年时期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当时偏僻农村家庭的孩子多,生活艰辛程度可想而知。正如文章中的女孩山果那样,十来岁的孩子穿打了补丁的衣服,吃不饱肚子,还要在学习之余参加一些农活劳动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那时由于家里孩子多,甚至每当某个孩子过生日那天,母亲只能把一个煮熟的鸡蛋偷偷塞进他(她)的小书包里

    没有想到的是,时光流逝了半个多世纪,至今我们国家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偏僻农村,还有许多像山果那样花一样的孩子,仍在经历着半个多世纪前我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艰难生活。

    联想到当下社会,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拉大。像山果这样的孩子还继续挣扎在贫困状态中。但是,我们坚信,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制定一系列惠民政策,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从根本上使老少边穷地区的民众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让无数山果那样的孩子真正露出可爱的笑脸!

    【篇二:读《我叫山果》有感】

    最近一篇《我叫山果》的文章,经过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的转发推荐之后,火了。这是一篇好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穷苦的山里娃,家里收成很多核桃,但是由于交通闭塞,汽车无法进山,只能由十四岁的她出门贩卖。卖核桃需要走一天一夜的山路赶火车。作者就在火车上遇见了山果,得知山果的妈妈病了,车厢里的农民有人送她衣服,有人买她的核桃,有人给她钱的,来帮助她。文章不长,但动人,引发了我一些思考。?

    在这篇文章里我看到了善良,这是人性的光辉。有句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或许有刁民,但在这里我也看到了同车厢里虽贫穷但善良的农民。正如有人说的,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生活着很多善良的人们,他们虽然贫穷得让人心颤,但也善良得叫人落泪。或许同类群体同样贫穷的人们对彼此生活的不易更能感同身受。?

    我还看到了贫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正视的是我们

  • 7、 我叫猪坚强读后感

    “猪坚强”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都觉得好笑,它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活了三十六天的既可爱又活泼的小猪。

    猪坚强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每天和哥哥姐姐快乐的玩耍,“快乐”是它们的传家宝。离别时,妈妈告诉它:“要快乐地生活,勇敢地面对。”于是,便随着善良的老汉回家了。

    在老汉家里它认识了许多新朋友,炸毛鸡,大嘴蛙,小灰兔,蟑螂叔等。新家的爸爸妈妈也非常疼爱它,始终不愿将它送走。小猪最喜欢的是那个蝴蝶般漂亮的小姑娘,每次来看它都带朵火红的芙蓉花来。

    当日子过得不错的时候,大妖怪——地震来了。小猪被砸在黑暗的猪圈中,虽然一条腿被压着,但是小猪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每天只能吃周围的木炭,喝的水也只能是小河涨水后木炭吸收的水分。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求生愿望使小猪存活了下来。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自愧不如啊!以前在回家路上遇见狗,我会“啊”大声地叫,心里“怦怦”直跳;不敢独自在家里,不敢独自走夜路。因为这样,我曾多次被妈妈批评,而现在我都不怕了,我变勇敢了!

    我们要向猪坚强学习,学习它意志坚强的品质,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锋利人生,抵达成功的彼岸。

  • 8、 读《我叫余香》有感

    世界因为有爱才会变得和谐温暖,也因为有善良才让人懂得付出爱。在这篇原创作品《我叫余香》中,作者就用细腻的笔调给我们塑造出了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他们把爱播种,也把爱收割。

    在一所医院里,住的全是老人,他们不怕死,却不想孤独地死去,也就只有在这所特别的医院里,才能给予她们临终的温暖与平静,也因此,身在繁华都市的主人公王大杏才真正地感悟到爱的真谛,然而,余香这个花店的女孩则在隐约中贯穿了全文爱的氛围。

    其实,生与死并非我们所能把握的,能把握的是它们的意义与过程!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深处一双温暖的手,幸福的人又多了,孤单的队伍又小了。春天在心灵深处扎根,即使面对死亡,依然从容,依然微笑,依然幸福;即使离开,余香犹在。

    物质浮华的世界,人们都带着虚伪的面具,总是说着言作文不由衷的话,在忙碌之间,人们丧失了精神,也丧失了对生活的感受,好悲哀呀!社会是弱肉强食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是残酷不仁的,人们已经在现实中失去自己的心。爱被自私与真实禁锢了,人们不相信别人的善良,也不相信自己的善良,多可悲呀!我不明白,难道人们都希望目睹爱在尘世浮华中泯灭?让人不寒而栗呀!可想而知,那会是怎样的一个空虚的世界!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受尽生活折磨的人,他们艰难地走着年轮,身体已经虚脱,蓝天下的贫穷被阳光照得白亮白亮的。我们有目共睹,有好多受尽命运煎熬的人渴望得到帮助,请用我们所能及的力量帮他们一把!我们的同情心已不容得我们再理所当然地享受现成的物资了!

    撒下爱的种子,用真情去浇灌,用热心咗阳光,然后静静地默守这种子,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实。

  • 9、 《乐神 莫扎特》读后感500字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对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奠定了近代协奏曲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交响乐与室内乐的表现力。他的音乐,在整个世界都家喻户晓,拨动着亿万人的心弦。他被誉为——音乐史上的“乐神”,当之无愧。

    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一个小城镇——萨尔茨堡。他从小就具有极大的音乐天赋。在莫扎特6岁时,这位音乐神童已经轰动了整个欧洲。

    莫扎特能在琴键上流畅自如地演奏大师们的作品,或是充满感情地弹奏自己创作的乐曲,或是依照听众所指定的主题进行精彩的即兴表演。即使琴键完全被布遮盖住,他仍然能在上面准确无误地弹奏出难度很大的乐曲。这个神奇的天才,使观众惊呆了!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听众就像着了迷一样听他的演奏,人们把他称作“十八世纪的奇迹”。

    莫扎特的一生是短暂的,仅仅活了35岁,然而他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额之大,艺术技巧之精湛,都是非常惊人的。他一生完成了622件作品。其中有17部歌剧,49部交响乐以及数量繁多的各种各样的器乐曲。

    再想想自己,每到练琴的时候就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事了。但是跟莫扎特比起来,这根本微不足道。很多人都看到了莫扎特的辉煌成就,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背后的艰辛历程,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我虽然没有莫扎特那样极大的天赋,但是,我相信,只要肯做,肯用心做,也一定会取得成功。

  • 10、 莫扎特教育风暴读后感

    莫扎特教育风暴读后感(一):神童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马一辉

    在图书馆我无意发现了《莫扎特教育风暴》一书,出于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我细细地品味了起来……

    "爱因斯坦,这位爱拉小提琴的美国人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一生的事业得益于童年时期的音乐训练’,出乎意外的是,作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一度是一个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笨孩子’,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校长和老师都一直断言:这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到最后,连他自己都失望了,打算退学。但他的父亲并没有失望。老爱因斯坦开始教他拉小提琴,并一再告诉他:唯一能够为人治疗悲伤的良药,并非其他,而是音乐。果然,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棒极了,经常被邀请登台演出。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并最终成为少数站上科学高峰的煊赫人物。"

    这个"故事"作为最好的教育范本,被收在日本著名教育学家铃木镇一的《莫扎特教育风暴》一书里。在书中铃木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儿童学习、生活、玩耍等细致观察,对"天才与平庸"、"儿童心理与性格的培养"、"环境与才能的形成"、"学习兴趣与信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科学可行的方法。通过学习铃木先生的这本书我感受到:他对音乐不仅非常喜爱而且非常了解,他深知音乐的魅力,认为日本的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应该接受音乐的熏陶。与此同时,他在对孩子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日本学校在教育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学校里除了关心孩子的学分外,根本不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为此,他创立了"才能教育研究会",并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在他的书中,他试图告诉家长和孩子们这样一个道理:学过音乐的孩子,是最聪慧、最敏感、最善解人意的孩子。比起那些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而言,这样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莫扎特教育风暴》一书既注重基本教育理念,又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人读了很受启发。具体来说,此书在以下几方面对我国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

    铃木先生说:"我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只有当孩子产生"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种念头之后,再让他开始学习;当孩子想学到更多的东西时就结束学习。只有这样,孩子就总能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他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才能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轻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1-04-09

  • 2019-09-20

  • 2021-09-20

  • 2019-11-04

  • 2023-04-18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6

  • 2022-06-16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0-24

  • 2019-10-28

  • 2022-11-20

  • 2021-07-29

  • 2022-02-01

  • 2022-12-13

  • 2023-07-03

  • 2019-10-29

我叫莫扎特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叫莫扎特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叫莫扎特读后感、2024我叫莫扎特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