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 > 地图 > 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推荐
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

(共 1555 篇)

  • 1、 《高中生看哭了为什么我们要努力》(读后感范文)

    读《高中生看哭了为什么我们要努力》有感

    努力是什么?对于一个有天赋的人来说,它是一条让这个人更快走向成功的捷径;对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来说,它就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但无论对于哪种人,努力始终是走向成功的方法。前者固然能物尽其用,但后者,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没了努力的目标了。就拿一个解题的例子来说,有天赋的人一说就懂,但脑袋稍微慢点的人,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弄了,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虽然每个人都有同样的24小时,但每个人利用的方法不一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前者与后者的距离就慢慢拉开了,最后,变成了一条双方都无法想像的鸿沟了。

    当然,奇迹总会在不经意中出现。人的一生,活着就有许多不可抗因素,努力或许不是成功的道路上唯一的配角,但有他的路上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让努力成为自己生活中的最佳配角我们才能借助它成为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主角。

    或许有人比你起点高,但谁又能说起点低就不能胜过起点高的呢!没错,你起点是低,但正是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努力得到的它东西有多么珍贵。起点低又怎样,你经历的事情,收获的经验,得到的启示比那些起点高的人多的去了。今天,你或许非常辛苦的解决了一道题,今天,你或许完成的任务没别人多,但你的内心在今天发生了一丝小变化。这些小变化经过日积月累它突然有一天爆发了,它让你体会到了苦尽甘来。你知道厚积薄发的力量有多强大吗!正如我刚刚说的,前者与后者产生了一条双方都无法想像的鸿沟,后者得到了破茧成蝶的新生命,可前者呢,他拥有天赋,所以他做事情非常轻而易举,让他拥有优越感,但很遗憾,他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感永远高于优越感,后者经过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后浴火重生,活出了生命的意义,这才是努力的意义。

    努力是一种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努力的程度决定了自己引领世界的高度。你今天很努力的完成了一件事情,那怕它小到不起眼,这都不重要,因为你所努力的程度的意义,已经远远高于这个问题是否解决的结果。

    后者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努力过了,不管结果成功与否,其过程中努力的意义是伟大的。

    后者应该庆幸自己拥有如此不堪的的努力的过程,前者永远不知道这一段经历对后者来说有多重要,影响有多大!

    所以,真正的努力是狼狈不堪而又充满奇迹的!

  • 2、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读后感

    【篇一:《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读后感】

    丁老师,看了您推荐的文章,我的心里有了强烈的震动,谁都可以成为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学习,一定会有伟大的成就。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对于这些缺点,我一定会积极改正过来,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位小作者从小家里很穷,他的父亲也在他两岁的时候去世了,他都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为什么我们不能呢?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为自己而学习,我们为祖国而学习,我们为将来而学习。

    罗琳的《哈利波特》被出版商拒绝十二次才出版,她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成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我相信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只要我们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走上成功之路。

    未来由我们创造,我们希望,我们期盼,未来的世界是美好的,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未来的世界变成一个美好、和平、快乐的世界吧!

    【篇二:《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读后感】

    奥巴马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犹如海底的火山喷发,在我的心底掀起了巨大波澜,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这个演讲让我开始思考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对自身的作用。奥巴马说: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才,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句话说得多么的好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但是我们刚开始却不知道。正像我小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该参加哪一门兴趣活动一样。在家长的建议下我报了很多班,比如拉丁舞、钢琴、乒乓球、国际象棋、跆拳道、绘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比较热衷于乒乓球、钢琴还有国际象棋。同样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我喜欢上了英语和语文,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奥巴马还告诉大家,失败并不可怕。他用自身的经历以及jk罗琳和乔丹的例子向大家诠释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理。他说:从失败中,你可以明白自己可以做出怎样的改变。是的,世上不存在不把书念完就能拿到好工作的梦想,任何困难都不是逃避学习的借口,我们的目标可以简单,但一定要坚持。事实上我们都曾经从每次的失败当中总结经验,继续前进。我也是这样一步步坚持到今天。

    奥巴马还说:假如你不这么做假如你放弃学习那么你不仅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国家这句话让人震撼。因为我们学习的根本就是为了责任,为了担当。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想走出和父母不一样的道路,所以社会

  • 3、 奥巴马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读后感

    【篇一:《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读后感】

    奥巴马,一个拥有深刻的人文情怀的美国总统,他在做这个演讲的时候,完全没有官话套话,以普通的寒暄,幽默的玩笑开始,他既像一个慈祥的父亲对着自己假期还没玩够嘟着小嘴不愿上学的孩子耐心的哄着,并告诉自己的孩子他可以理解;同时他也站在一个总统的高度,给学生讲教师的责任,家长的责任,政府的责任,进而告诉学生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因为哪怕前面所述的一切都达到最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学生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除非你每天准时去上学、除非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除非你把父母、长辈和其他大人们说的话放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否则这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贾斯敏佩雷兹(jazminperez),安多尼舒尔兹(andonischultz),香特尔史蒂夫(shantellsteve),迈克尔乔丹,贾斯敏、安多尼和香特尔,一个个例子,顺手拈来,只为向各位中学生说明最简单的道理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坏。没有人为你编排好你的命运,在美国,你的命运由你自己书写,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掌握。

    他告诉每一个在做的学生,要坚持要勤奋,要勇往直前不退缩,要立志要有目标要对自己对国家的未来负责。从历史的角度告诉大家应该带着责任感去学习,想想几十年后的未来,那时的总统会如何来评价下面听讲的学生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总统在中学生面前,已经完全将他们作为成人来看,作为国家公民来看,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来看,相信下面的学生可以感受到那一份深深地责任和使命。中间穿插了一些人擦拭泪水的镜头,我在看的时候也深深被打动,被感动,被激励了!

    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一个亲切睿智的父亲,一个有苦难经历的学生,一个真诚善意的朋友。美国的中学生有这样的总统给他们发表这样的演讲是幸运的。

    推荐给大家,如果你还是一个学生,希望看到了,可以更加坚定你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强,无论你遇到了什么困难,都要想到还有比你更艰难的,要相信你值得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勇敢去尝试吧,因为如果没有尝试过,也许你就不会发现自己的天赋!

    尽量去努力吧,因为如果没有付出过,也许你就不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

    尽量去坚持吧,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克服困难,让自己与众不同!

    【篇二:奥巴马我们为什么要

  • 4、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读后感范文欣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也越发强烈,因此,经典书籍成了很多朋友的首选。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当老师这么多年,一直觉得用知识来对别人进行考试,在一定的层面上考的是记忆和理解,很少能考到思维和过程。西方的教育,包括日本的教育,很少会拿知识点来考孩子。比如,我们考甲午战争一定要问你,甲午战争发生在哪一年?这是考知识。日本人怎么考?问,甲午战争有没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方式,考察出来的是思考、是人生观价值观教出来的人是不一样的。

    南怀瑾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以前读的书一辈子都管用,现在教材上教的东西,小学读的到初中就不管用了。以前学的东西为什么会管用呢?因为学习的是能够影响他一生,能够形成他价值观的、提升他认知能力的、提升他的心智的东西;而现在这些东西不学了,或者学得太少,或者学不得法。

    比如说,我们教孩子《论语》,第一节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背诵并默写。现在是小公鸡咕咕叫,背诵并默写。前一个小孩子到了80岁,有老朋友来访,把门一开,看到老朋友来了,很高兴,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一个小朋友,一看老朋友来了,说:小公鸡咕咕叫!

    但如果他一开始背的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君子不器,他的心胸就宽了,他的眼界就高了,他的立足点就结实了。

    教育不仅仅是工具,教育不是仅仅教给你一些专业技能,然后让你找份工作;人类最初的教育,不是把人教育成一个专业的工具,而是把人教育成人。

    苏格拉底的教育、孔子的教育、耶稣的教育、释迦牟尼的教育、经典的教育是头脑的教育。在今天,经典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这两者都需要。但人们往往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头脑的教育。而后者恰恰是教育最本质的功能,让人成其为人。古人的知识并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但恰恰是那些知识不很完备的时代,出现了一批伟大的、完美的人格。

    读经典根本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直接的目的,而是我们心灵的需求。

    一个心智达到充分发育的人,一个认知能力得到充分提升的人,他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会超乎同龄人。

    还有家长和老师认为,教《论语》嘛,是不错,但是小孩们不感兴趣。那么我想问,现有的哪一门课是按照学生的兴趣来设置的?所有的课程之所以设置出来,一定是两个目的,第一他未来生活的需要,第二他心智发育的需要。如果纯粹根据兴

  • 5、 为什么要读后感精选

    也许以下内容“为什么要读后感”合你需求,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读后感,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写自己读文章时,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受到的启发和心得,读了作品后,我总算找到了许多我许久都未知的答案。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能用读后感记录下来。

    为什么要读后感【篇1】

    初次拿到此书,我谨怀着一丝惊喜和虔诚之心。大江健三郎先生作为最具国际声誉的日本文学家之一,想必对于教育问题有着自己独辟蹊径、高屋建瓴的意见和建议。然而此书却并非似我想像地如同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而是仿佛涓涓细流,娓娓道来,使人起初略感平淡,进而若有所思,继而回味隽永,最终掩卷叹息。此时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相交很久的朋友促膝长谈,千言万语凝聚笔端,催我一吐为快。

    为什么孩子要上学?——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摆出一副成功人士的姿态来回忆童年、激励后辈,而是凭借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和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将自己从日本战败后的生活与成长经历,以优美的文字向我们缓缓展示。而我们也透过作者的成长历程,和作者一同尝试着回答这个看似简单但却难以回答的问题。

    对于上学的作用及意义,作者曾经有过两次深深地迷惘。第一次产生怀疑是在日本战败后。作者目睹了学校老师们在战时宣传日本军国主义理念,战败后却立即改变了立场、面不改色地教导和先前完全相反的主张,因而对老师和学校彻底失去了信任。作者离开了学校,走入了森林,淋了一场大雨,生了一场重病,病好后,又回到了学校。为什么会再次回到学校?作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出了一个貌似不可思议但却意味深长的回答:上学是为了继承——继承过往的语言和经验,通过延续昨天的自我,从而完善今日的自我。

    作者第二次陷入彷徨则是源于他的儿子——脑部与智能发展异常但却对音乐十分敏锐的大江光。作者看着儿子在满教室吵杂的小朋友当中痛苦地掩着耳朵,不由得产生“光为什么非去学校不可呢”这样的疑虑。然而光在学校里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还帮助这位运动能力比自己还弱的朋友去上厕所”。光在学校里学习,学习内容成为他与别人联系的纽带,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光学会了与他人联系,与他人交往。作者以一个成年人的深思熟虑,作出了一个客观理性的判断:上学是为了联系——联系自己的同学和朋友,通过与他们建立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上学是为了继承过去、完善自我,上学是为了建立联系、融入社会。“只要用功念书、累积经验,把它伸展下去,现在的你,

  • 6、 为什么要读后感模板

    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为什么要读后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我们应该把阅读看得和吃饭一样重要,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感受到文字转换成精神粮食。那么这时候很多人就想写一篇读后感来表达自我。

    为什么要读后感【篇1】

    在这个周四,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读美国总统澳巴马在美国开学日的演讲《我们为什么要上学》,并写读后感。刚开始,我还是抱着完成作业的想法去看的,但是还没看几段,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演讲真的是没太多“大词”。澳巴马仔细地分了出来哪些是学生应该做到的,哪些是美国政府应该提供的。如“例如我正在努力为你们提供更安全的教室、更多的书籍、更先进的设施和计算机。但你们也要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他也列得很清楚:每天准时去上学,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把父母、长辈和其他大人们说的话放在心上……

    澳巴马学习的条件很差,但是他通过努力,不但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而且成为了两届美国总统。我想,我们有优秀的老师为我们上课,我们使用着先进的设施,我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书籍供我们细细品读。这一切,都比小时候的澳巴马好上许多许多,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比他做得更好?

    澳巴马他也建议我们立下一个目标,它并不需要有多大,完成作业、认真听讲、每天阅读……,这些都是目标。

    我看到这一段,开始思考起来。自己老觉得定一个目标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需要长大以后再来思考,可这一段,却颠覆了我的想法。原来,目标也可以很小,可以是眼前要做的。一点一点地积累,最终才能做到很好。我老是把标杆定得太高,使它看上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现在我懂得了,制定一个目前就能做到的目标,并且去完成它。我们只要每回把标杆往上移一点点,这一点能够达到,就足够了。因为你能把这根标杆不断的往上移。

    澳巴马他的演讲还很贴近孩子内心呢,如:“不过,我想无论你有多大,在读哪个年级,许多人都打心底里希望现在还在放假,以及今天不用那么早起床。”他真的是认真地去观察了孩子的内心,不然我藏得这么“隐秘”的想法怎么会被他揪出来?澳巴马还很注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如:“当然,除此以外,我希望你们都多多洗手,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多在家休息,免得大家在秋冬感冒高发期都得流感。”,其中“当然”和“希望”让我特别感动,有多少大人会把提醒孩子这件事变成“当然”,就算有,又会有多少大人会用“希望”而不是“必须”?

  • 7、 读《为什么要读书》有感

    读《为什么要读书》有感

    ·· ····浦口区庆丰小学 四年级 董雷鸣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主要源于一个字“空”,头脑空空,两手空空,对此自己也感到很苦恼。还好我走了一条捷径的路——读书。让自己在空余时间阅读手头上所有的文字作品。记得一位先贤说过:“读书,是将生命中寂聊的岁月变成巨大的享受时光。”白天学习再辛苦,心中在怎样烦乱,一册书在手,头脑就会变得一片清凉。虽然读书时间少了,最多就是上网查些写作的资料。最神往的还是陪我度过几年美好时光的那个简陋的小书架——虽然简陋,但拥有心灵最难能可贵的宁静;拥有思想最真实、最放松的自由。

    俗话说得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么得梅花扑鼻香”啊!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现代保尔—张海迪等等都是经过自己的艰难困苦、呕心沥血才成功的。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持之以恒精神才换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在学校我们也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勇敢去攀登科学的最高峰,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繁荣昌盛。我爱读书,因为读书就如同伏天饮清泉,甘甜爽口;如同饮一杯美酒,闻之欲醉。从小,妈妈就常给我买一些书来看,为的就是培养我对学习的兴趣。正是这样,我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读书更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学习压力;读书使我明……读书使我的头脑不在空虚,写起文章来也得心应手。

    书——是我永远的朋友,不可缺少的密友。

  • 8、 《高中生看哭了为什么我们要努力》读后感600字

    读《高中生看哭了为什么我们要努力》有感

    努力是什么?对于一个有天赋的人来说,它是一条让这个人更快走向成功的捷径;对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来说,它就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但无论对于哪种人,努力始终是走向成功的方法。前者固然能物尽其用,但后者,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没了努力的目标了。就拿一个解题的例子来说,有天赋的人一说就懂,但脑袋稍微慢点的人,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弄了,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虽然每个人都有同样的24小时,但每个人利用的方法不一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前者与后者的距离就慢慢拉开了,最后,变成了一条双方都无法想像的鸿沟了。

    当然,奇迹总会在不经意中出现。人的一生,活着就有许多不可抗因素,努力或许不是成功的道路上唯一的配角,但有他的路上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让努力成为自己生活中的最佳配角我们才能借助它成为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主角。

    或许有人比你起点高,但谁又能说起点低就不能胜过起点高的呢!没错,你起点是低,但正是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努力得到的它东西有多么珍贵。起点低又怎样,你经历的事情,收获的经验,得到的启示比那些起点高的人多的去了。今天, 你或许非常辛苦的解决了一道题,今天,你或许完成的任务没别人多, 但你的内心在今天发生了一丝小变化。 这些小变化经过日积月累 它突然有一天爆发了,它让你体会到了苦尽甘来。你知道厚积薄发的力量有多强大吗!正如我刚刚说的,前者与后者产生了一条双方都无法想像的鸿沟,后者得到了破茧成蝶的新生命,可前者呢,他拥有天赋,所以他做事情非常轻而易举,让他拥有优越感,但很遗憾,他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感永远高于优越感,后者经过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后浴火重生,活出了生命的意义,这才是努力的意义。

    努力是一种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努力的程度决定了自己引领世界的高度。你今天很努力的完成了一件事情,那怕它小到不起眼,这都不重要,因为你所努力的程度的意义,已经远远高于这个问题是否解决的结果。

    后者 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努力过了,不管结果成功与否,其过程中努力的意义是伟大的。

    后者应该庆幸自己拥有如此不堪的的努力的过程,前者永远不知道这一段经历对后者来说有多重要,影响有多大!

    所以,真正的努力是狼狈不堪而又充满奇迹的!

  • 9、 《我们为什么做教师》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做教师》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做教师》,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很自然地我把它当成了一个问题问自己——我为什么做教师?但答案似乎并没有很快就从脑海中闪过,那别人为什么做教师?带着一种好奇心理我翻阅了这本书。

    《我们为什么做教师》收录了21位美国公立小学、初中和高中任教的教师的一些感言。他们中有的刚执教鞭,有的已经执教十来年,还有些是执教了30多年的资深老教师。这些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民族、种族、语言和社会阶层等背景,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点——对教育事业富有激情,不论是公众承认的,还是不承认的,他们关心学生、热爱工作,就算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他们也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虽然有些教师也对如今的公共教育状况感到沮丧、愤怒,但他们仍然热衷教育事业。

    说到“我们为什么做教师”书中各人的解释五花八门,既有说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也有说是因为教育事业富有诗意,有人提到和某些学生发生的一些故事;有人回忆引导他们成为教师的最初的经历;有人描述昨天甚至30年前的奇闻逸事,但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讲为何从事教育事业都是津津乐道,并将其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他们把当教师当作是他们的使命,这样的使命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使得他们成为更完整的人。

    作者从四个部分归纳了为何“我”选择做教师,即:“漫漫长路——他们是偶然决定去教书,或者是那些走了很多弯路才去教书;“让世界更有意义”——教书如何让那些教师的生活更有意义;“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把教书描绘成帮助学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声音和位置的方法;“成为更完整的人”——教书就是好好为公众服务,帮助年轻人积极改变生活,使他们成为更完整的人。看了这21位教师的感言,我不禁从书中去反思自己教书的动机,似乎在阅读了此书后我也与许多他们中的教师一样产生了一种共鸣,这样的共鸣让人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我要像克丽丝滕.弗伦奇那样认为是因为爱与被爱让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爱我)爱给了我信仰,爱给了我动力,爱给了我充实——所以我选择了做教师。

  • 10、 我们为什么需要差生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需要差生读后感

    长期以来,差生都是老师和家长心中抹不去的痛。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一毛一病:有的品德行为不一良,让老师感到头痛;有的不遵守纪律,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有的学习成绩糟糕,拉了班级成绩的后腿

    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想尽各种方法去改变差生的落后面貌,却从没有想过,其实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

    有标准,才会有差异。从评价的角度来看,差生是与成绩优异的学生相比得出来的结论。在课改的今天,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实行了多元评价,但好象都不如考试来得直接,分得清楚,因此,名目繁多的考试依然搞得轰轰烈烈。好象不考试,就评价不出学校的优劣;不考试,老师分不出个三六九等;不考试,学生也分不出个好中差因此考试依然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最最重要的手段。

    众所周知,评价分为终结一性一评价和相对一性一评价。所以,我们的教育未必要用同一标准。但是评价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渴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面对一个班几十位思维一性一格不同、发展速度有差异的学生,统一标准能测出差距,而未必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一供什么有效的帮助。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笔者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他在小学时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可是每次作业做错,老师批改时用红笔打叉那个叉叉都很小,稍微大意一点,还看不太清。而如果做对了,老师笔下的那个勾勾可就是大大的了。我想,那位老师是个有心人,他是用心在批改学生的作业。

    真的,教育中需要老师们摘掉有色眼镜。就像王开东老师说的那样,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我们不必忌讳差生,躲避差生。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用真诚的心态、朴实的工作态度去教育他们,让他们在今后人生的长河中能找到属于自己发光发亮的方式。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1-08

  • 2019-11-03

  • 2019-11-11

  • 2022-06-2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3

  • 2022-03-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3-02-05

  • 2023-01-1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1-24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0-23

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2024我们为什么要“炒古”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