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 > 地图 >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2024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相关栏目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热门栏目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推荐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

(共 6760 篇)

  • 1、 观《我的兄弟叫顺溜》有感(读后感大全)

    书是美食,能让人垂涎三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读后感,就是自己看了什么书之后引起自己一些对事物的想法和思考,写读后感能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值得一品再品的读后感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我的兄弟叫顺溜》有感(读后感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的兄弟叫顺溜》是当前热播的一部爱国电视剧,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剧中的主人公顺溜话语朴实,爱憎分明,坚韧不拔,勇战沙场,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顺溜是一个绝顶的神枪手,他的枪法无几人能比!他那一枪打中一个敌人的枪法令战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顺溜凭着这一特长,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使命,同时也得到了战友们的夸奖。

    顺溜不但是个神枪手,而且十分顾全大局,不会因冲动而误了大事。一次,组织上派他埋伏在自己姐姐的住处旁,寻找机会刺杀日本最高司令官。他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一动也不动。因为他深知:如果被敌人觉察到了,那么这个计划就会落空。在等待机会的过程中,他目睹着敌人杀害了姐姐的悲惨情景。当时的他心中充满着怒火与痛苦,可他却没有因为个人的感情而影响整个计划的实施。这是这么可贵的品质啊!

    剧情的高潮就在结尾。当时日本军队投降了,顺溜得知杀死姐姐的元凶坂田要回日本,便一路跟着日军的队伍,准备司机报仇。他登上了远处的水塔,瞄准了正要上船的坂田。顺溜的枪响了,可是他没有射击坂田,没有向任何一个日本兵开枪,而是瞄准了高高飘扬在船桅上的日本太阳旗,一枪击断了旗绳顺,接着瞄准坂田,一枪击碎了他胸前石原的骨灰盒!原来,为了顾全大局,这个铁铮铮的男子汉放下了如山的个人恩怨与情仇,没有做出违反纪律的举动。可就在这时,国民党大兵一齐朝顺溜所在的水塔射击。顺溜没有还击,拉响了身上绑的十几颗手榴弹,与水塔同归于尽。在个人情仇与大局利益面前,他无法做出选择,这样的举动使他的英雄形象得到了最高境界的体现。

    顺溜牺牲了,但是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勇行为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我们这千千万万的下一代能够在和平稳定的环境里生活,战争年代,有多少像顺溜这样的革命烈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呢?我们今天能够幸福地生活,真应该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勇于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掌握科学知识,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众多革命烈士的忠魂,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 2、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800字范文(精选9篇)

    我的名字叫红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它包含了土耳其的深厚文化背景,伊斯兰教徒对真主的真诚信仰,伟大但已死的微型绘画艺术的美学和哲学意义,当然还有永恒的爱情主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800字范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一):较之谩骂与谋杀,它更怕褪色和遗忘

    恐怕这是最近看得最久的一本书。它等待的时间也久,07年被买来,在不同的书架上搁了十年,今年无意间碰了一下,觉得再不看不是事儿了,就拿起来读,从9号一直读到15号,读完了。

    前面读得很仔细,句句都美,句句贴心,句句合意,句句拍案叫绝,让人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握紧作者的手,可从52章往后基本算是跳读,按理说不到40万字的内容并不那么长,可这本书放在面前尤其显厚,到最后甚至隐约有些腻,像一盘超级好吃的菜,吃到最后犯恶心。

    我想作者以前肯定研习过绘画(后来查了下,确实如此),在描写上会情不自禁地运用绘画的方式,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生怕漏掉一个细节,生怕一个细节粗糙,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能够将人迅速拉到故事里,形成画面感,让人感同身受,但另一方面,看久了会觉得疲惫,画面太复杂、详略不得当,所有本该为主题而存在的细腻与用心,到头来都变成了顾影自怜的自恋。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在这本书里恰恰算不上问题,反而更像是一个袒露主题的方式,这故事讲的本就是东西方艺术的矛盾、碰撞与交融,也是细密画家的两难抉择,是难以逃脱的命运与苦心经营的挣扎之间的痛苦和甜蜜,也是人性对汇入永恒和展露自我的疑问与告白:

    无论是画卷还是画家,我,究竟是独一无二的我,还是隐没在人群之中、为达某种目的而不得不存在的我?自我究竟是撒旦阻碍人们通往真理的屏障,还是人类生而为人所不得不面对的镜子?

    前者与后者同样虚无,问题或许本就没有答案。

    这本书在人物心理描写上极具功力。在第二十章的时候我模糊地猜出了凶手,答案就在他们各自表达对艺术的观点里。三位画家虽然都对自己的能力饱有自信,但蝴蝶轻薄直白、更在意旁人眼光,这从他衡量答案时的内心活动就能看出来;鹳鸟严谨世故,对美本身毫不在意,他说的都是常人理解、明白和认同的东西,他的价值观和审美力如此庸常,以至于黑一下就领会了他的故事,并能猜出其后的发展,他有一等的双手,却没有一等的眼睛;而橄榄,也只有橄榄对美的追求和理解最虔诚,他赞许为艺术奋不顾身的牺牲,并真心实意地、如

  • 3、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

    其实这世界上还有第三种人,那就是傻傻的却又像天使一般的人。

    因为《三个傻瓜》,所以知道这个电影。有人推荐,总有它的可取之处。今天一看,确实不凡,足可以与《三个傻瓜》相媲美。故事结构上,两个电影有一些相同点。比如,主角在一般人看来都属于傻傻的,不太正常的。在故事的叙述上,都是采取插叙或者倒叙,时空互相交错有致,逐步诱人深入。《三个傻瓜》走的是喜剧路线,在笑声中感动观众,看来轻松愉悦,并且大有启示。而《可汗》(简称)走的是正宗文艺路线,并且充满了悲情成分。拥有先天疾病的可汗,智力一般,更严重的是行为上的自闭与怪癖。他怕黄颜色,不能忍受高一些分贝的音量,还有严重的视力障碍。但是,可汗心地纯洁善良,笃信自己的宗教。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并不是911事件,而是少人为知的911背后的故事。不曾想过911背后带给那些人伤害,只看到了美国。突然发现多的事情,我们只能片面的去看,而忽略了一些重点。可以自豪的说-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们为可汗而骄傲。为这样诚实,单纯,为人,为爱而生活着的人。他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爱,对妻子,对儿子,对每一个人都心存爱。此电影贯穿的只有一个字-爱!

    对亲人的爱,对恋人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对民族的爱,对世界的爱!

    故事以911为分水岭,911之前处处有温情,而之后就是可汗的悲情之旅。可汗孤身一人,穿着为沙米尔买的鞋子,追随者总统的出行路线,希望有一个机会见到总统,亲口对总统说: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这本是他对妻子的一个承诺,而在现实中,已经升华成关乎民族与人性的大事。可汗笃信母亲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好人一种坏人。所有的好人不应当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所禁锢,从而互相疑忌,甚至反目(正如剧中的沙米尔与他的朋友)。所有的好人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对付世界上的坏人。这样的说法虽然天真一些,但也不无道理。沙米尔的死,归根到底,真正的元凶正是所谓的爱国主义,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可汗从新闻里看到了小镇被洪水包围,哪里有善良的詹尼大妈与可爱的怪发小子,可汗毅然改变了自己的行程,他要去拯救善良的帮助过自己的乡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实在太古了,大约很多的中国人已经对之嗤之以鼻了。当愚蠢的可汗,毅然改变行程孤身犯险,要去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时,我深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如天地之别的不同。在这一刻,有

  • 4、 《你的名字》观后观
    《你的名字》观后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男女之间平常是令人难忘的缘分。 在影片的开头,一颗彗星划过天际,天地下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便是互换了身份,却恍若是一场梦,梦中留下的只有纸上的“你是谁?”这几个字。 泷是大城市一所高中的学生,对未来已经有了规划,而住在乡间小镇的三叶却依旧为着身边的一些琐事烦恼迷茫。平常的一个夜晚,彗星划过,天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身处于陌生环境之中。从开始的害怕,尴尬,到后来逐渐适应,甚至是有些期待。一次次的互换,让两人越发想要接触对方。可茫茫人海,找一个人谈何容易?泷一步步的去寻找三叶,找到的却是一个被彗星所毁灭的小镇。最终,两人在夕阳下奔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奔向对方,在彗星降临前相拥。一切都改变了。 两人决定在手心里写上对方的名字,防止遗忘。在彗星落地之后,一切尘埃落定,只是三叶没来得及写上名字,而泷的手心里写着的却赫然是:我喜欢你。 记忆都被抹去,就连用来互通消息的日记也消失不见。一切仿佛都是一场梦,梦醒之后,谁也不记得谁。却在最后,不由回头,问道:“你的名字是?” 两人之间的情感何其复杂,似爱,却不是。铭记对方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此,而只是因为对方改变自己人生,因为有了一段可以回味的青春,被对方所救赎,从迷茫徘徊中脱身而出。 当他们在夕阳下奔跑时,也许已经明白这可能是最后一面,却依旧向前,这便是朝气的青春,我们无所畏惧,纵使前方是荆棘,我们也愿意用遍体鳞伤的代价去拥抱。毕竟生活总不是那么平稳的,人总是要向前。无论会有多么痛苦,我们总不可能待在原地。既然无法改变过去,那便去创造未来。
  • 5、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集锦6篇

    以下内容“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是由小编给您提供的,作品名观后感的格式规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优秀的影片涤荡了我们的心灵。 为了更好地反思观看的内容,我们可以写一份观后感,观后感是真情实感下的产物,不可弄虚作假,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 篇1

    咱们,是用双眼看这国际;咱们,是用双耳听遍这国际;或是,咱们,用电影剖析国际、看透全部。电影中,有着人间的世态炎凉;电影中,有着诙谐的暗喻;电影中,有着一些人的愿望、一些人的感动。而这就是电影的──真理。而带给我感动的电影,名叫:

    可汗,一个平凡人的姓名,却有不为人知的苦楚。从小患有先天性亚斯伯格症的他,有着略胜一筹的智商,而这换来的,是不同于别人的言行举动。一抹浅笑痕迹在他心头,一段身影刻划在他脑际,当一个女人走入他的生命,他的国际彻底地改动了!但是,当这位女人的孩子身后,可汗当机立断地踏上“寻觅总统之路”。在这条路上,说尽了人间世态炎凉,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行为举动的差异、言行考虑的不同,这些是天然生成的、无法改动的;但是,剧中的可汗,却由于这些差异,而有了一段漆黑的幼年。他未发觉自己心里已被关闭了,母亲一个温顺的拥抱、一个如阳光般的笑脸,他却都视为一个歹意的体现,从而不肯敞开心房,承受母亲温暖的拥抱;直至母亲逝世的信息传来,他才在坟前痛哭流泪。幸亏,在母亲逝世前,他翻开心房给母亲一个温暖的拥抱,但这已太晚了他已失去了夸姣的天伦之乐,实为生射中的惋惜呀!

    可汗能在最终敞开心房,享用一段史无前例的天伦之乐。而这份感动将长存在我的心中。下次当我再次看这部电影时,或许心中将有不同的感触,由于,我愈加了解国际了。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 篇2

    我们,是用双眼看这世界;我们,是用双耳听遍这世界;或是,我们,用电影分析世界、看透一切。电影中,有着世间的人情冷暖;电影中,有着诙谐的暗喻;电影中,有着一些人的梦想、一些人的感动。而这便是电影的──真谛。而带给我感动的电影,名叫:《我的名字叫可汗》

    可汗,一个平凡人的名字,却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从小患有先天性亚斯伯格症的他,有着高人一等的智商,而这换来的,是不同于他人的言行举止。一抹微笑烙印在他心头,一段身影刻划在他脑海,当一个女性走入他的生命,他的世界彻底地改变了!然而,当这位女性的孩子死后,可汗毅然决然地踏上“寻找总统之路”。在这条路上,说尽了世间人情

  • 6、 读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读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子蕴的回忆录《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少有的我喜欢看的描写共和国成立前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经历的作品。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剖白心声地和你讲述她40年的人生经历,就好似活生生的子蕴坐在你对面。 不同的人看了这本书几乎都说好,这是因为书写得确实好。好就好在客观真实,好就好在坦荡无私,好就好在语言传神。我最赞赏的是子蕴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第四章“峥嵘岁月不峥嵘”的开篇语中,子蕴写到:“时代的大潮把我卷出北京,时代的大潮又把我冲了回来。但我可以骄傲地说,这十年我没有虚度。出于本性,我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干活,生活得很充实。尽管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但我并没有垮掉。这十年使我经风雨、见世面,使我坚强,使我豁达,没有这十年的历练就没有我后半生的成熟。尽管这不是我个人的选择,是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尽管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东北那一片黑土地。” 这一段话是子蕴积极面对人生的很有代表性的表述。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个人总会遇到不可抗拒的不利环境,更何况是文革那样整个国家民族的灾难。既然无法回避,就要积极面对。何为积极面对,就是环境再乱不失做人的底线,条件再苦尽量保持正常的心态,眼前再难也对今后抱有希望,把艰难困苦看成对自己意志品格的磨练。人的一生总是坎坎坷坷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坎坷罢了。在面对上山下乡这个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共同的命运大坎坷时,每个知青又有各自不同的当时的心里、表现和后来的回味。接受文革期间强加于人、动辄扣帽子的教训,让我们尊重每个人各自对下乡的体味和感受吧。在这点上,子蕴做得也非常好,博客关掉评论栏,书评来文照登,读者心里品评,这就是“豁达”。 我年长子蕴两岁,经历大体相同。阳光明媚的小学和中学,乌云滚滚的文革,知青下乡的洪流……然而也有不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7岁进京上学。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回农村老家度假期干农活,合作社、人民公社、自然灾害时期我都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困苦,农活的劳累我都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擗高粱叶子,太阳顶头高照,高粱地里密不透风,人好像进了大蒸笼,手抓沾满腻虫的高粱叶子擗下来背在后背上,而且越来越沉,我差点中暑晕倒在地里。 这样的经历和磨练,再加上自小读了些书,使我对生活在城市或农村看得并不是很重。在文革把我“内定保
  • 7、 观《夏洛的网》有感:奇迹的名字叫友谊

    奇迹的名字叫友谊

    ——观《夏洛的网》有感

    原创: 李栩翀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夏洛的网》。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的真挚友谊。威尔伯是一只春天出生的猪,他很渴望见到冬天的雪。可是农场里却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威尔伯要在圣诞节被做成熏烤火腿。这时,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蜘蛛夏洛,来到他的耳边说:“我救你!”

    于是,夏洛用它的网编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让威尔伯能去集市参加“猪选美”活动。当特别奖的奖章挂到威尔伯的脖上时,他会心地笑了。在威尔伯要回农场时,夏洛用他虚弱的声音说了最后的一句话,威尔伯带上了夏洛的卵囊,坐上了回农场的车,夏洛看着他回农场,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电影看完了,我却心潮澎湃。夏洛是一只非常伟大的蜘蛛,他因为和威尔伯的友谊,奋不顾身地用网帮助自己的朋友。威尔伯在夏洛去世后,尽心尽力把他的孩子养大。我想,这就是友谊吧!

    这部电影情节单纯,流露的情感很感人。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一幕:一次,我在马路上一失足,导致右鼻骨折,鼻血直流,疼痛难忍,需要静养一个月。但是,一个同学,非但没有流露出一丝关心之意,反而雪上加霜,嘲讽道:“活该,就这么一点点疼都不去做操,不上体育课。骗谁呢?”她翻个白眼,一扭头,便离开了。当时,鼻子里面还有血痕呢,我的内心泪如雨下。我在心里嘀咕着:“同学们之间为什么不能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呢?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多疼啊!”

    夏洛与威尔伯之间的友谊让我羡慕。友谊是什么?友谊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友谊是一棵大树,经过风雨的洗礼而不倾倒。我要把这部温暖人心的影片推荐给同学们,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瓯艺实小芳菲读写社)

  • 8、 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

    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看了它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中那股强大而容易忽视的父爱。 1994年,一位父亲带着女儿横渡大西洋,去美国与妻子回合。一天,父亲正用小刀削苹果给女儿吃,船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刀子插入了父亲的胸口。然而,接下来的三天,父亲依然与往常一样为女儿打点着一切,女儿也没有察觉到他的父亲正一天天地衰弱,船到纽约港了,下船见到妻子后,这位父亲仰面倒在地上,胸口血如井喷。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那把刀准确无误的插入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未被察觉。唯一的解释是,创口太小,使被切断的心脏依原样贴在了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的奇迹。有人说要叫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说要以死者的名字来命名。一位须发皆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的老医生一字一顿的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在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可以创造出奇迹。父爱高如山,父爱深如水。父亲的肩上有比山还重的责任。我们要懂得感谢父母,帮助父母,体谅父母。父爱是无价的。这个父亲,忍受着被刀刺入心脏的痛苦保护女儿,要是换作别人,肯定是受不了这种无比的痛苦。不只是这个父亲,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父亲,母亲都愿意为儿女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 9、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读后感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读后感

    子蕴的回忆录《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少有的我喜欢看的描写共和国成立前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经历的作品。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剖白心声地和你讲述她40年的人生经历,就好似活生生的子蕴坐在你对面。

    不同的人看了这本书几乎都说好,这是因为书写得确实好。好就好在客观真实,好就好在坦荡无私,好就好在语言传神。我最赞赏的是子蕴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第四章峥嵘岁月不峥嵘的开篇语中,子蕴写到:时代的大潮把我捲出北京,时代的大潮又把我冲了回来。但我可以骄傲地说,这十年我没有虚度。出于本性,我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干活,生活得很充实。尽管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但我并没有垮掉。这十年使我经风雨、见世面,使我坚强,使我豁达,没有这十年的历练就没有我后半生的成熟。尽管这不是我个人的选择,是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尽管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东北那一片黑土地。

    这一段话是子蕴积极面对人生的很有代表性的表述。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个人总会遇到不可抗拒的不利环境,更何况是文革那样整个国家民族的灾难。既然无法回避,就要积极面对。何为积极面对,就是环境再乱不失做人的底线,条件再苦尽量保持正常的心态,眼前再难也对今后抱有希望,把艰难困苦看成对自己意志品格的磨练。人的一生总是坎坎坷坷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坎坷罢了。在面对上山下乡这个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共同的命运大坎坷时,每个知青又有各自不同的当时的心里、表现和后来的回味。接受文革期间强加于人、动辄扣帽子的教训,让我们尊重每个人各自对下乡的体味和感受吧。在这点上,子蕴做得也非常好,博客关掉评论栏,书评来文照登,读者心里品评,这就是豁达。

    我年长子蕴两岁,经历大体相同。阳光明媚的小学和中学,乌云滚滚的文革,知青下乡的洪流。然而也有不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7岁进京上学。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回农村老家度假期干农活,合作社、人民公社、自然灾害时期我都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困苦,农活的劳累我都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擗高粱叶子,太阳顶头高照,高粱地里密不透风,人好像进了大蒸笼,手抓沾满腻虫的高粱叶子擗下来背在后背上,而且越来越沉,我差点中暑晕倒在地里。

    这样的经历和磨练,再加上自小读了些书,使我对生活在城市或农村看得并不是很重。在文革把我内定保送国外上大学的去向吹掉后,面临离校分配去向时,我有几种选择:留校做中学教

  • 10、 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300字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是我在主题丛书上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它讲了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美国的妻子会合。海上风平浪静。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刀削苹果,忽然,船剧烈摇晃起来。父亲摔倒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可他每天都和往常一样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就这样持续了三天,孩子安全到达目的地,父亲去世了。支撑他活下来的信念就是——他是一个父亲!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感慨万千。这让我想起了对父亲的赞歌“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 有人说“父爱如山”,那份粗中有细的厚爱重得足以让我们震撼;也有人说“父爱如茶” ,细细品尝方知苦涩中透着甘甜。”

    爱可以创造奇迹!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11

  • 2023-04-2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8

  • 2019-11-12

  • 2022-12-2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1-09-14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19

  • 2023-01-25

  • 2019-09-20

  • 2019-09-20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
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