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 > 地图 > 2024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大全
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推荐
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

(共 9569 篇)

  • 1、 “晚”与“不晚”读论语之歪解600字

    暑假里,我到书城去学论语,孔子的那些***主张、论理道德和教育思想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老师的娓娓道来,精辟讲解,熏陶着我们的身心。论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意思是: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作为,那他就没什么可敬畏了。 我很喜欢这句话,它启迪我要趁年轻时好好学习,不荒废光阴。但心中总有一个结打不开,四五十岁还没作为,难道此人真的没什么可敬畏的吗?我觉得并不然,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日语学习班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不,自己。老人回答,小姐愕然。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着急,我想能够同他们交流。您今年多少高寿?小姐问。68。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以后您都70了。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不学,两年以后就是66吗?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的领悟到:人啊!只要有热情与信心,任何时候努力都不会完晚。 就拿我的奶奶来说吧!小时候的她没有钱读书,所以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如今六十岁的她,竟然能把两万多字的金刚经背了个滚瓜烂熟,而且还能倒背如流呢!他靠着自己独特的办法,有时在文字旁边做记号,有时在文字上画上明白的图画。只要我一回老家,他就从贴身口袋里拿出那本金刚经,让我教他一些她不会的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她已成为我们老家那边的大红人,许多没事做的老人都来向她请教,于是,我家俨然成了老年大学培训班,热心的奶奶如今生活可充实了。 永无止境地学习可以滋润一个人,可以成就一个人,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我想: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只要你有热情与信心,永远都不晚!

  • 2、 读书笔记之《论语》
    《论语》是小学开始学习了的。 《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着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细心地品读过这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的着作。今年寒假,郑校特意挑选了这部书给全校教师学习,让我进一步亲近了孔夫子的思想。细读《论语》,它不时激发着我思考,使我迸发出一丝丝的感悟。 孔子重孝,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论语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需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来说吧,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但是,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十四,五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对我的事情样样提醒,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该当何罪啊 初中毕业那一年的夏天,我妈妈去检查身体,得知患了糖尿病,那时她检查出来的血糖值是11。7,医生建议我妈妈马上住院治疗。我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心里非常害怕,因为我知道,肯定是病情严重才需要住院的。我真想马上跑到妈妈的身边紧紧地抱着她,可是,那时我还在学校上课。我无时无刻地牵挂着我的妈妈
  • 3、 [实用]论语读书笔记之四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论语》。这不仅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更是中华传世名著。它章节简短,以雍容典雅的语调简洁凝炼的格言警句来表达深刻的思想,让人们受益匪浅,也让我感触颇深。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教育他的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是啊,做事之前先要学会做人。作为教师,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不单单只教他们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教出品德高尚,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我们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我们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 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之歪唇男人读书笔记_高中读书笔记1200字

    暑假期间,我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福尔摩斯是一位智商超群的私家侦探,他擅长易容术,在歪唇男人这个故事中,有一位同样擅长用易容术来伪装自己的男人,但是他最终没有逃过福尔摩斯的法眼。

    一天晚上一位名叫凯特惠特尼的女士来找华生和他的夫人求助,他那位爱吸鸦片的丈夫已经失踪四十八个小时了,他请求华生帮忙寻找,华生来到了他平常喜欢去的鸦片馆里,他果然在那里。随后华生在那里碰到了福尔摩斯,他也是来调查一位失踪的名叫内维尔圣克莱尔的绅士。礼拜一早上,圣克莱尔出门办事,他出门没多久后他的夫人就收到一份电报,让她去取包裹。她在路过上斯万达姆巷时突然在一栋楼房的三楼看到了他的丈夫,他正在向她挥手,面部表情十分惊恐,然后又突然消失了,好像有人从背后拉着他一般。待她带着几位巡警来到三楼后发现屋子里只有一位面目可憎的跛子,警察认为是圣克莱尔夫人看错了,就在这时,突然发现桌子上有她丈夫答应给儿子带的积木以及屋里圣克莱尔的衣服,所有迹象都表明她的丈夫遇害了,因此这位跛子就被逮捕了。

    福尔摩斯接到这个案子后感到十分好奇,看似平平无奇的事情竟然让他无从下手,这也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仔细想想这个案子漏洞百出,一个跛脚的乞丐是如何制服一个身体健康的壮年男子,而且屋内都是圣克莱尔先生的衣物,而且衣服上面没有任何暴力事件拉扯过的痕迹,那么他是没穿衣服离开的吗。或者说他是被跛子杀死然后被脱出扔出窗外的,但无法解释这堆衣物是怎么回事。而且悲剧发生的时候潮水涨到了最高点,圣克莱尔先生不大可能靠游泳逃生,因此我认为他大概已经死了,但是却没有找到他的尸体。这个案件疑点重重,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停下来反复思考,仍然没有想到合理的解释。

    福尔摩斯回到住处思考了整整一晚,第二天他提出想要见见这个跛脚乞丐,他来到巡捕房找到那位正在睡觉的乞丐,那乞丐简直脏到让人难以容忍,福尔摩斯拿出一块洗澡海绵来在他脸上一擦,这人的脸就像树皮一样脱落了,那道可怕的伤疤以及歪嘴都不见了,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巡官大吃一惊,这不正是失踪的圣克莱尔先生吗,这个案子就这样结束了。

    圣克莱尔先生原先是一位记者,有一次为了写一篇关于乞丐的文章而扮演乞丐,起初只是为了体验生活,但后来他渐渐发现当乞丐所得到钱和他每天东奔西跑赚的辛苦钱是一样多的,因此他开始堕落起来,开始乔装打扮成另外一个模样,每天早上到城市的商业区乞讨,晚上又打扮的衣冠楚楚,就这

  • 5、 孔子与《论语》读书笔记精选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阅读的过程,也是情感不趣起伏的过程,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你有了解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吗?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孔子与《论语》读书笔记精选,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孔子与《论语》读书笔记 篇1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齐阅读了《论语》,它像一个无声的智者,教会了我许多道理,让我深受启发。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儒家风范,还明白了做人要守礼仪,守诚信,要自强不息,乐于向别人学习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知之为知之》,它是这么说的: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识是: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明白吗?明白的就是明白的,不明白的就是不明白的,这就关于明白的真谛。”这就是孔子教给我们的,一种实事求是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敢于对自我不懂的问题说“不明白”,不仅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知其不是,才能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我只明白自我一无所知。”从那里也能够看出最有智慧的人往往是最谦逊的,这也正是他们伟大的地方。

    在《论语》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过则勿惮改》,里面是这么说的: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我理解为:孔子说:“君子如果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和威望,并且学问也不会牢固。行事当以忠厚诚信为本。不要跟不如自我的人交朋友。犯了错不要害怕改正。”我心想:如果一个人要交朋友,那么他必须会交一个比他好的朋友,但优秀的人就会因为他不够好而不和他交朋友。想来想去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么做会导致人们不再有朋友!这么大的发现,怎样能不告知妈妈呢?二话不说,我立即飞奔到妈妈面前,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她。听我说完我的发现后,妈妈笑着告诉我:“傻儿子,孔子其实是告诉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和自我自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我这才恍然大悟。

    《论语》中,还有许许多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让我受益匪浅,它让中华民族深邃的思想和智慧渗入我的血脉,伴随我茁壮成长。

    孔子与《论语》读书笔记 篇2

    孔子,我从小学时候知道了这个人。后来随着阅历的丰富,对他的了解越来越多。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 6、 教师读书笔记《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

    新课程的变革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认真的学习新课程,才能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那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呢?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师的角色转变呢?带着这些对问题,我阅读了《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一书,在书中解读新课程。以下就是我阅读此书的一些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 书中的题目很吸引人。

    每个故事的题目,都很吸引人,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如:我们该教学生干什么当老师的感觉他们学到了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忙些什么等等。每当看了这些题目的时候就让人有种想继续阅读书中内容的冲动,带着这种冲动我每天连续阅读几十页,有种越看越想看的感觉。

    二、 书中的故事隐含的理念值得阅读。

    这本书是一本理论结合教学实践的读本,该书介绍一位课改专家在进行新

    课程改革过程中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一些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将新课程的内容与这些小故事结合起来,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因此,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能让人很容易的了解作者在每一故事中要表达的意思。如:在我们教学生干什么这一章中,作者通过一个让孩子解决生活中小事情的故事,发现孩子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很弱,甚至不知道怎样解决。让读者意识到,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要教学生学什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知识放在第一位的观念,因为我们对知识和技能的关注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 意义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还远远不足。作者指出教师一要教学生怎样做人,二要教学生怎么思考问题,最后才教学生具体的知识技能。

    还有基础知识削弱了吗这个故事内容也很值得去看。作者分别举了日本孩子、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上美术课画苹果,而教师却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效果不同。通过对比,能看出中国孩子只要一次就能把苹果画得很像,而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要经过3次才能绘画出苹果。我们的孩子是最好的画家吗?我们的孩子画出的是自己的苹果吗?不是,是老师的苹果,我们的孩子只有技法上的模仿。所以孩子学到的是统一的标准答案。虽然美国的孩子的苹果不太像苹果,但是他们心中的苹果是体验到的苹果,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苹果。他们鼓励幼儿追求个性化、特色化、丰富敏锐的内心世界,排斥的是统一的标准答案。在新课程中,作为教师也要鼓励幼儿追求个性化、特色化的作画,在掌握知识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想法。此外,还要在开展活动时让幼儿多体验、多交流,这样孩子才

  • 7、 [收藏]歪脑袋木头桩读书笔记模板

    以下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歪脑袋木头桩读书笔记。“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相信很多读者的内心是难以平静的。一篇好的读后感常常是个人心得感悟的最好记录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歪脑袋木头桩读书笔记 篇1

    假期读完《歪脑袋木头桩》这本故事书,从书中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很老很老的木头桩,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大岁数。年纪大,这也是他骄傲的一个原因,可他忘记了他曾经是一棵树,而且还是一棵很小很小的小树,比小草高不了多少,甚至比许多小草都要矮,可是他忘记了这些事实。有一天,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拿刀到处乱刻乱划,小男孩发现了木头桩,就用小刀在木头桩上刻出脸,眼睛,还有一张露着牙齿的大嘴,小男孩得意的笑了一声:这是一个雕像,美极了!从此木头桩更加骄傲自大了,认为自己是雕像,觉得大家应该尊敬和崇拜他,大家因为他的自大和傲慢更没有人理他。

    故事读完了,也让我从中受益匪浅,明白了做人不能骄傲自大,对同学和朋友要谦虚有理,才能赢得大家的尊敬和喜爱。你们知道了吗?

    歪脑袋木头桩读书笔记 篇2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很多的书籍,其中我最喜欢读《歪脑袋木头桩》这本书。书中的《歪脑袋木头桩》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歪脑袋木头桩》讲述了在一个荒草地里有一个歪着脑袋的木头桩,他总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比谁都要聪明,总是看不起身边的小草,看不起其他人,整天骂骂咧咧的。后来有个小男孩发现了他,在他身上刻了一个鬼脸,之后木头桩更加自大,认为自己是一座雕像,越发变得更加神气,一定会更加受到人们尊敬和崇拜,但是因为他的傲慢无知,其他人更加的讨厌他了,一点也不喜欢他。后来有一天这里建起了已做儿童乐园,木头桩被当成座椅留了下来,几个小女孩到他身边玩跳皮筋,在她们的歌声中木头桩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变了自己。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小朋友之间相处时,要谦虚,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但是不能看不起别人,不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这样会使虚荣心放大,要敢于面对自己,认知自己的不足。妈妈告诉过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以我们要养成虚心正直的人,不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蚯蚓和蜜蜂的故事》讲述了蚯蚓和蜜蜂原本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一天,一颗山丁子树需要帮助播送花粉,蜜蜂马上站出来对山丁子树说:我愿意帮助你。可是蚯蚓头也不回的爬走了。蜜蜂一开始没

  • 8、 《论语》读书笔记_关于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订的《论语》中保存,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璀璨的宝石。现如今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再学国学经典的热潮,当然,《论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孔子的思想的影响力使我们不容忽视。虽经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谐思想、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及君子等各方面的思想不仅对古代的中国还是现代社会,乃至是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论语》中对于学习的看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为文也。(公冶长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学而不及,有恐失也。(泰伯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有教无类。(卫灵公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孔子的学习思想分析要结合他所处时代背景来看。他之所以被成为伟大的教育家,一方面是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同时他还认为学习要时习之、不耻下问,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学习的态度要端正。虽然有教无类的概念现在的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被提出则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孔子对人十分谦逊,相传孔子曾拜比自己小的学者为师,而孔子的弟子颜渊的年纪也比孔子大许多,可见,孔子对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解并没有局限于时代,这一点十分不易。孔子站在岸边感叹时间如流水般飞快逝去,告诫自己和弟子们要珍惜时间学习。同时,他认为学习应当处于一种乐知的状态才会是学习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一点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一样,很有先见之明。并非每个人都是生而知之,孔子总结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经验就在于敏而好学,借此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应当努力勤奋。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足可见孔子对于学习者的严格要求。此外,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所教授的内容也不一样,即用因人而异的方法。比如说,子张和颜渊在问到孔子关于仁的问题时,孔子就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还

  • 9、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去就是人不知而愠,最受不了被人冤枉和误会。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君子的礼仪之道,更是内心充盈平和的外在体现。能够做到别人不了解我、对我有所误解,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一方面要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会那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威信不是靠恐吓、权势树立的,那样树立起来的威信没有稳固的根基,一旦地位下降、危险解除,支持者、仰慕者,纷纷如树倒猢狲散,官场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树立威信靠的是人格魅力,作风轻浮的人是没有威信可言的。做人,尤其是做女人,必须稳重、庄重,自尊、自爱,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学习,太重要了。我庆幸我现在还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庆幸我可以不带功利目的去学习。如果没有这些阅读的习惯,没有学习的兴趣,我不会从书本中使得自己开拓眼界、敞开心扉,我的思维观念不转变,抑郁也难以康复;如果不是这些阅读习惯,我不会看那么多书,不会对文学产生兴趣,我这个中专学历的人也不会想到成为作协会员得到认可、让自己更加自信;如果不是有学习的兴趣,我这个电脑白痴不会想到去做个人网站和博客,更想不到现在竟然可以做网站编辑,而且工作也得到一致认可。没有学历有什么关系?没有文凭有什么关系?我有一双眼睛,我可以阅读和学习,每每有了新的领悟,获取了新的知识,丰富和充实了自己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让人感到满足和骄傲的呢?

    道不同不相为谋。什么人都可以认识,但是做为朋友就必须谨慎,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不说别的,进入作协以后,和大家交流过后,就感觉受益匪浅,那些写作经验和点评,没有十几、几十年写作经验是体会不出来的。

    有错就改还是好同志。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没犯过错的不是人,是神仙,错了不怕,改正之后就是一条宝贵经验。如果没有经历过自杀,我不会懂得生命是如此诊贵;如果没有经历过抑郁,恐怕我也还是不理智、不成熟的小屁孩呢。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之前写过一篇《安贫乐道》,这也是我现在的一种追求吧。也曾经算是过过

  • 10、 论语读书笔记

    【篇一:《论语》读书笔记】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

    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弘扬光大,昭示世人!

    【篇二:论语读书笔记作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现在有一些人办事,无论事大事小,总是要把前因后果,种种可能都考虑清楚。反反复复,举棋不定。用当今主流的眼光看来,这种人都是可以统领大事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谨慎,精打细算。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是夸赞人谨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却并不赞成以季文子为例的三思而后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虚词,当多次讲。季文子是鲁国大夫,非常计较个人得失。这人考虑事情反复不定,办事过于谨慎。孔子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为什么是两次而不是多次考虑呢?我想,这就牵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于事而讷于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谓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办事讲究迅速敏捷,说话谨小慎微。这就是季文子的谨慎之所以不为孔子所称赞的缘故。

    孔子所说的敏于行,并不是说毫不考虑后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们斟酌计划两次。因为有敏于行作为基础,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应该定下了大致脉络,第二次思考只不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3-02-05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1-09-29

  • 2019-09-23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3-02-0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2-01-10

  • 2023-04-15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3-02-09

  • 2021-10-01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1-07-02

  • 2019-11-12

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
在读书的时候该如何做笔记?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2024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范文和精选晚与不晚论语之歪解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