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 > 地图 > 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2024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
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相关栏目
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热门栏目
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推荐
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

(共 4825 篇)

  • 1、 《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500字

    生活,或是生存,你选哪个?——读《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有感

    我有一个问题:怎样才是真正地活着?

    a、生活:快乐、幸福

    b、生存:活着

    我想不论是谁,都会毫不犹豫地选“a”。

    这个星期,我读到一个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一天,上帝对泥人们说如果有谁走过指定的那条河,便会得到一颗永存的金子心和天堂的美景,一个小泥人勇敢地站出,忍痛走过了那条河,身体被河水冲走,可他却发现:替代泥土的,是一颗金灿灿的心!

    面对同伴的不屑嘲笑,小泥人仍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踏进了冰冷的河水,忍受着被一点点剥离肉体的痛苦, 他知道,如果他过去了,同伴们将会向他投来羡慕的眼神,如果他过去了,他将会得到永世的幸福,如果他过去了……可是,如果,仅仅是如果,遥不可及的如果!如果不努力,等待着你的只有失败,无一例外!

    最终,小泥人凭着他坚定不移的决心登上了天堂岸,河水洗涤了他的身体和灵魂,剩下了一颗所有泥人都梦寐以求的纯净、美丽、高贵的金子心!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活不就是去趟过这样一道又一道的河吗?要有机会从泥人变成一颗金子心,不论经历什么都应当去尝试!不管河道多宽,河水多急,只要闯过去,就是天堂!如果不去闯荡,去冒险,只是呆呆地站在河边,失去了“活着”真正的意义,做一个软弱胆小的泥人,还不如在急流中死去!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选择了“a”,就请努力,在劳累后迎接辉煌;如果选择了“b”,你可以享受一时的轻松和快乐,但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厌烦这种毫无挑战的“生活”!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好生活的到来,总是需要付出的!

  • 2、 《小泥人》观后感范文

    《小泥人》观后感 我认真仔细的将课程听了一遍,并具体做了一些笔录,希望自己在每次分析课程时能多学到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技能。教师从上课开始就能够很好的与陌生听课者形成联系,打消陌生的感觉,能够从根本上了解学生和教师们的想法或者是尴尬,并面向全体学生和教师做好自己的铺垫工作,让大家能够很好的用平和的心态去听去感知。 我认为这节课的优点是: (一)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本课以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为目标,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都用心去感悟,从小处着眼,让学生们的身心能力都能够健康和谐发展 (二)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在充斥着各种形式的花架子课,各种包装课,各种表演课的现代小学美术课课堂上,我们作为一线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究竟该做些什么,是盲目跟从?还是走自己的路线?本课授课教师寻找属于自己和孩子们的合适的有创造意识的教学课堂。通过自己有意识的课堂设计,有想法的表达,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学方法,学知识,长能力,寻出路,找途径,求创新之路的天堂。 (三)从小学美术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能做到: a. 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b.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c.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d. 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e. 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四)从听课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做到了以下几点: 刚刚听到这节课的时候对于授课教师做的几个方面有很好的感受: a、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 b、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c、正确评价学生的作品,理解学生作品的内涵. d、面向全体学生 (授课教师从古至今展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泥塑作品,学生从表象去分析泥人所具有的时代特点,直观的感知是最直接的理解方式,便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教师从民间泥塑大师的直观演绎制作步骤和手法,到教师自己制作泥人,再让学生亲手制作泥人的粗胚,最后进一步呈现泥人手法制作的妙处,学生在自己粗胚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赋予泥人动作神情甚至是极为细小的细节制作,设计者的情感,泥人所处的环境特点都予以考虑等等,学生完全由自己独立思考想象出想要塑造的形象,并通过泥人的形态呈现出来这一系列完整的看、听、想、做、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再创造的完美过程,岂不是这节课的精彩和所要学习之处!从学生刚开始理解泥塑阿福的做法到欣赏认识
  • 3、 《生命的留言》之读后感

    《生命的留言》之读后感

    五一假期,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陆幼青。这本书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带着强烈的身体痛楚、倾注个人的最后力量写成的。

    作者,他是一个非常坚强、幽默、乐观而又很有勇气的人。在这样一种绝望下,他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淡淡的蓝色,而不是沉沉的黑色,这已经是一种奇迹。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控制情绪的抖动,依然在悲伤中站立,是真正的坚强?还是绝望之后的平静或是身为男人的固执?

    人生本来,可能都是绿色的,就像一株草或是一棵树,这也就难怪,病中的陆幼青,会一次又一次要求妻子,帮自己逃出家门,去湖边、去草地上,去一切和自然有关的地方,这个时候,也许只有绿色才能抚慰他。

    读着此书,感觉非常精彩,也非常感动,就像崔永元说的:陆幼青的文字2024往那一放,你再写什么都顿生难度。

    读着此书,感觉给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笔精神财富,受益匪浅。启示一:虽然疾病的疼痛让陆幼青难于言说,他仍然希望他的家 人的生活不要有一丝阴影;他还呼吁:快乐起来吧,朋友们,不要为年龄、健康、容貌、金钱、职务、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不快乐。如果你不快乐自己,那世间事岂不变成荒唐事,比如:无论你多么有钱都没有用,因为你不快乐。

    启示二: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小心。人生的功课实际就是一门,就是对各种诱惑的取舍啊!所谓成功者,是指他们拒绝了很多真的诱惑;所谓失败者,只缘他们相信了很多假的诱惑。在诱惑面前的忙碌多是失败者。

    启示三:春天是年年会来,可赏春人的心境能岁岁依旧吗?想来答案是简单的,全在于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和家人的价值了,在于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还是别人的印象了。

    世上本无所谓忙碌人生,忙的只是一群不晓轻重厉害的无事忙。

    启示四:他说,应该提倡博傻主义,因为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记住:吃亏就是福,这是孕含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精髓的一句劝告。傻,傻得可爱!

  • 4、 泥人张读后感600字:泥人张读后感

    天津卫是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习风强悍。仅百余年来,凡是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有的在显耀上层,有的在市井民间。作者便把这些人物的怪异之处,奇闻妙事,一一记录了下来。《俗世奇人》就这样构成了。

    这其中,有治牙的华大夫;有粉刷匠刷子李;甚至还有专门靠卖家产,卖出的天津首富:蔡二少爷等等。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者笔下的俗世奇人,就是各行各业都有。这些人虽然都出生于一个平凡的世界,但每个人都有自我独特的本领,常常令人匪夷所思。在这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个捏泥人的,大名张明山。

    天津的手艺道上,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刷子李、风筝魏、机器王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齐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明白,只有一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而别人就称这张明山为泥人张。泥人张的绝活就在于,他捏泥人不在桌上捏,而在袖子里捏,看不见。这也是他让我最佩服的地方。我也喜欢捏泥人,从来都是往桌上摆一张图,一边看图,一边捏泥,这才能捏出个八-九不离十的。而在自我看不见的地方捏,我也试了试,当然,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我安慰自我,泥人张的绝活都是天赋吧!练不出来的。但是,仔细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刷子李对曹小三说好好学本事吧!看来,泥人张的绝活不是天赋,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靠自我的勤奋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但是,如果只是靠练,想要练出泥人张一样的本事,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呢?答案必须是:极少数人。所以,想练手艺,除了靠勤奋和刻苦,还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我必须能成功!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下去。

    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不但要勤奋、刻苦的学习,而且要相信自我,坚定自我的信念。这样才会成功。

  • 5、 泥人张读后感700字:泥人张读后感

    《泥人张》是《俗世奇人》的第14篇。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叫张明山。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戏剧大观楼,一是饭馆天庆馆。那天下雨,他在天庆馆里留神吃客们模样。这时,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一位横冲直撞就往里走。撂高的赶紧吆喝着:张五爷但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听这话,吃饭的人都瞧瞧这位张五爷。他当年为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又叫海张五。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所有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泥人张怎样回报海张五。只见人家泥人张左手伸到桌子下边,从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这左手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把这团叭地一戳。

    这泥人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海张五看出捏的是他,他朝泥人张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第二天,几个小杂货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的泥像,还加了个身子。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方写着:贱卖海张五。街上的人,谁看谁乐。三天后,海张五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和泥模子全买走。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泥人张艺高胆大;海张五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了自我的脚。这篇文章让我懂得道理:千万别低估别人的实力,嘲笑别人,等到别人来报复你时,你才会明白当初的做法是多么得错误。

  • 6、 《伊甸园之河》读后感1000字

  • 7、 河童之夏影评

    河童之夏影评(一)

    《河童之夏》,很动人的卡通片。奇怪,这一年常常被卡通片感动着!

    咕,注定是孤单、寂寞的。因为他在河童灭绝了很多年之后,在完全被人类占据和控制了的地球,很偶然地从化石中复活了。虽然很幸运,他遇到的是一个善良的家庭,可是周遭还有那么多不善良的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孤独和恐惧总是如影随形。

    咕用尽全力也没找到同类,可是他幸运地找到了已经死去的爸爸的手臂。那已经干瘪的像化石一般的手臂,在咕的眼里是那么的亲切,抱着它,仿佛牵着父亲的手。咕用尽全力伤心地哭着,而我也跟着不停地抽噎……

    咕,是坚强的,他最终选择孤单而乐观地生活下去。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也应该如此。

    《河童之夏》的原名应该是“跟河童小咕一起的暑假时光”,听上去它应该是满怀童趣,平易近人。日本人善待不少妖怪,雪女的传说更是屡次被搬上银幕,加以赞美和表现。再后来,甚至有了《妖怪大战争》,百多个妖怪齐上阵,博取孩童一笑。

    中国的观众肯定缺乏类似的预期心理——无论怎么看,长着鸟嘴身背龟壳,头顶有一碗状水洼凹镜的河童就缺乏外形上的优势,怎么都叫人怜爱不起来,远不如宫崎骏的龙猫或者高畑勋的狸猫来得乖巧好玩。妖怪终究是妖怪,连有着民间故事基础的日本人乍一看河童的丑样都会吓一大跳。这只名叫小咕的河童有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是其唯一可算优势的地方,流露出来的神色充满委屈、哀伤和不解。因为人类的凶残,它失去了父母双亲。因为人类的出没和改造,它甚至没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从水泽、河流到土地甚至是伙伴。

    正如常见的儿童故事,小咕在百多年后重见天日,遇上了一户好人家。它不说谎有礼貌又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它跟康一还有康一的爸爸妈妈都相处融洽,唯一视它为眼中钉的是康一的妹妹,她对家里多了这样一个绿色的瘦小家伙非常不满,原因是小咕抢走了本该属于她的家人关爱还有注意力。不过这属于典型的小女孩脾气,也是常见的编剧设置。妹妹的态度转变更加印证了小咕的完美所在,由河童到人类,后者的丑恶和卑鄙更加凸显。

    河童存在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全城轰动关注,造成媒体的纠缠和民众的围观,上原一家愁云密布,小咕也是深受其扰。小咕之所以无亲无故、无家可归和无所适从,完全是拜得人类所赐,而人类却浑然不知,肆意地改造着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敬畏也不相信任何的神明,更不会去考虑其他物种乃至一个从不存在的妖怪的感受。河童的悲哀折射出了人类的无知愚昧,用小

  • 8、 泥人张读后感

    篇一:俗世奇人读后感

    俗世奇人读后感

    篇一:俗世奇人读后感

    读了《俗世奇人》,我明白了功夫是要考长久的磨练才会成功的,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而且那些连成的人不是神,他只是凭真功夫的。

    他们中间既有凭着一把钓竿把鱼钓绝的大回;也有只认七个银元不认人的骨科医生苏大夫;既有专会溜须拍马的“死鸟”贺道台;也 有抠团鞋泥就能捏出人相的“泥人张”。这些人都是磨练出来真本事的。这本书中的故事个个令人惊叹。故事中还有种特别吸引人看下去的感觉。其中“泥人张”这篇我觉得最好看,他捏泥人去买。一次他捏了一二百个“海张五”去买。叫“贱卖海张五”。三天后,海张五花了大价钱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我觉的这里最好笑。

    这些故事个个都十分精彩、好看。

    五【2】班

    潘镔伟

    篇二:俗世奇人读后感

    《俗世奇人》这本书讲了许多非常有才华的人在天津卫发生的一些妙事。他们在天津卫非常有名,也十分受人尊敬。但他们并不像科学家那样每天做实验,他们做的好的地方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比如接骨、刷墙、看牙、捏泥人??在这些方面没人能比的过他们。

    在那么多的人物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泥人张了。他在作者的笔下是这样的:“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 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在作者讲述的事中,海张五拿泥人张找乐子。于是,泥人张就从鞋底抠下了一块泥,用左手捏起了海张五。但他的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看着桌子上的饭菜。到了结账时,泥人张“叭”把头一戳就走了。第二天北门玩估衣街的几个摊子上竟摆出了一排排海张五的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写着“贱卖海张五”。最后这事传了一百多年。

    从这件事我看出了泥人张捏泥人的水平非常高,竟然只用左手并且不看就能捏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海张五的头来。在平时,泥人张一定是通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达到这个水准的。并且,他在面对高傲的海张五的挑衅的时候,并没有溜须拍马,而是用自己的绝活压倒了他,让它无话可说。我要向泥人张学习他做事做到精的品质和面对猖狂蛮横的人时勇敢挑战的精神。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人物也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是好嘴杨巴。他在文中和杨七一起买茶汤,杨七做,杨巴买。有一次,李鸿章来天津,杨七杨巴给它做茶汤,但李鸿章却“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大家都不只怎么了,只有

    杨巴知道中堂大人把汤里的碎芝麻当成了脏土。但问题就来了,如果说那是芝麻,那就等于在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

  • 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舞动生命的羽翼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舞动生命的羽翼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但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便越贴近大地,他就变得越真实。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大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那么他的生命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米兰昆德拉对生命的终极意义曾经表示出了这段怀疑,那么我们到底该选择什么呢?是重?还是轻? 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实则却让人难以承受。米兰·昆德拉说过,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昆德拉就是一个世界性的人,他说:“如果一个作家写的东西只能令该国的人了解,则他不但对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对不起他的同胞,因为他的同胞读了他的作品,只能变得目光短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而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得可叹外科医生)、摄影爱好者特丽莎(托马斯真心爱的人)、画家萨宾娜(托马斯曾经的情妇之一,她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大学教师弗兰茨(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 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宾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兹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于病榻上。)(心得体会 )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
  • 10、 读《爸爸背我淌过那条河》有感300字

    读完《爸爸背我淌过那条河》这篇文章时,我流泪了。

    文中的爸爸为了满足自己残疾的孩子想上学的心愿,竟然穿上雨衣和雨鞋,将满面泪水的孩子背在背上。低洼的路面满是积水,他用一根竹竿探着沿途水的深浅,然后再吃力地一步一步淌过去。到了学校,当老师教授当天的课程时,爸爸则坐在教室后面,偷偷地笑着。这样的情景,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呢?

    每个人都有爸爸,他们也许很平凡,也许很杰出;可能目不识丁,也可能知识渊博。但每个爸爸都那样无私,那样真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我的爸爸是位很普通的人,他没有英俊潇洒的外貌,没有口若悬河的口才,没有令人羡慕的工作,更没有大把的钞票,他只是个普通的修理自行车的,甚至他还显得有些憨。但他却那样地爱我。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我总是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我烧早饭,替我整理书包,然后又骑车送我去学校,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爸爸毫无怨言。

    而我呢?我都对他做了些什么呢?说来惭愧,我不是对他大呼小叫就是吆五喝六的,我经常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我甚至怨恨自己怎么会有这样一个憨憨的爸爸。现在想想真是脸红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文中的爸爸是伟大的,我的爸爸同样是伟大的。我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爸爸对我的厚望。我更要孝敬爸爸,听他的话,做自己能做的事,减轻爸爸的负担,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对爸爸的爱。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1-08-24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1

  • 2022-04-29

  • 2019-10-11

  • 2021-08-23

  • 2019-10-22

  • 2019-10-29

  • 2023-04-30

  • 2019-10-22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7-22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1-06

  • 2022-01-13

  • 2019-09-25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5-09

  • 2022-04-15

  • 2019-10-29

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2024趟过生命之河的小泥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