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 > 地图 > 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2024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
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相关栏目
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热门栏目
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推荐
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

(共 1685 篇)

  • 1、 [精品]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通用

    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会写一些作文。写作文能够加强我们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写作文要注意不要偏离了作文题目和中心主旨,可能正在考虑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精品]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通用”,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 篇1

    今日在训练教师的引荐下,我在网上观看了电影《逝世诗社》。初看电影姓名,有一种欠好的预见,成果证明我的预见,影片以悲惨剧收场。本片叙述在了一个传统校园的教师,用反传统的办法来教育生们诗篇、文学、日子的故事。威尔顿预科学院一贯都是以传统、保守的办法来教授学生,但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教师基廷却一改校园的传统做法,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才干。告知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准则行事。基廷教师在教育上打破了许多的传统,做了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工作。而学生从开端的不理解到最后思想的解放,和基廷教师的爱情日益深沉,基廷教师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基廷的国际里,咱们看到的是一个教育者如安在体系和教条下让自己的学生逐步走出固有的国际观和人生观,开辟了一条簇新的路途。他教会学生用不相同的眼光看国际,做不相同的自己,应战那些教条主义,走真实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威望关于诗篇的点评用自己的心去品读,仍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怎么跟着他人的脚步改动自己的脚步的,基廷用他的品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闭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康复了翱翔的勇气和神往翱翔的热心。看完影片,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知道。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但我以为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确诊者,学习的启发者,教师应了解所教育生的特性开展。辅导协助学生依据自己的才干挑选怎样的学习办法。学生正处于品格刻画和定型时期,会仿照身边的人和事,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校园教育。社会文明中的价值取向、抱负和崇奉、品德情味、审美情味等都会从教师的人物文明中折射出来,然后"照射"在学生的品格国际中。作为教师的以身作则,决议了其品格对学生品格的构成有"润物细无声"的成效。

    参与训练尽管只要短短五天时刻,却让我收成颇丰。很侥幸能够参与这次的骨干教师训练,尽管以我的资格来说,是远远不及骨干教师,在教师方面我仍是归于新手,许多方面都需求学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回忆今日所学的常识,都让我感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渴求自己能够更

  • 2、 死亡诗社观后感简单作文精选

    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写作是不可避免的,写作文可以抒发我们的情感。如果我们的知识储备不够,那么完成一篇作文是很困难的,你对优质的作文了解多少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死亡诗社观后感简单作文精选。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死亡诗社观后感简单作文(篇1)

    生命是什么?在影片《死亡诗社》中,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是戏剧中最华彩的篇章;生命是理想,生命是自由,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全部自信与独立;它引导着你,鼓舞着你,激励着你以向死而生的勇气去追求真正的青春年华与高贵信仰。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升学率不错的重点学校,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及良好的声誉。学院的校旨是所谓的四大支柱: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可当学生秘上房门,这四大支柱却变成了: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同时,学生们还为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狱。影片开场的一组镜头就以沉郁的影像表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摄力与禁锢力,它就像一部毫无热度与感情色彩的机器,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产品。可是这一切,却因为基廷这个异类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

    基廷老师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他彬彬有礼地微笑着,就像一个性格温吞随和的中年男子,这副具有欺骗性的外表不仅与他后来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色调,也为他成为世俗社会牺牲品这一悲哀结局涂抹上了一层浓烈的生命质感。基廷老师的第一堂课,以轻快哼唱的小曲带领学生们远离井然有序的教室,表面上离经叛道,却直指生命。他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卡匹迪恩”这句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

    基廷的课总是充满意外和激情,他告诉学生,如果拜伦和莎士比亚被僵化的理论所遮蔽,那么就把这些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他告诉学生,如果站在讲台上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视角看世界,那么不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甚至将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他面前排队行走,从走路的姿势分析他们的个性和心态。他让学生们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诗歌,告诉他们,在理性的现实之下,隐藏着一个梦幻、浪漫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感知。他摒弃了刻板与教条,不用教鞭和体罚,却以诗歌、音乐、运动、以深厚的学识和热诚的心灵,在无拘无束的分享中去开启一颗颗懵懂的心灵。他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激励他们成长的

  • 3、 《死亡诗社》观后感范本

    观后感是写欣赏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普通的评价。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情节中。我们的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观后感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死亡诗社》观后感范本”,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元旦期间看了《死亡诗社》,觉得这个影片拍的很不错,值得一看。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部影片被当作教育影片被广泛推荐给一线教师看,是为了向基丁老师学习吗?基丁老师的教学方法的确很新颖并且值得借鉴,但他却把好的教学方法用来教了不合适的学科和不合适的对象。

    坦率地说,影片的悲剧结局基丁老师应该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基丁老师如果去教授一些表演艺术类,或者是如何写作的课程,应该会是一位成功的老师,可是他的学生偏偏是要上耶鲁,哈佛,将来成为牙医或律师的未来社会精英,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外显的激情是危险的。

    这里又要提鲁迅的“黑屋子”命题,把关在黑屋子的人叫醒后却没有能力打开黑屋子,这岂不是更残酷的事情?对此鲁迅没有给出答案,也许这是大家都猜不透的难题。同样,鲁迅也是非常反对青年学生上街游行的,以免被某些势力利用,充当了炮灰。对此我是同意的,有时理智看上去是不近人情的,但却是正确的。

    而基丁老师就是充当了“叫醒者”这样一个角色,而当他的学生被开除,自杀,甚至到后来自己也被辞退时,他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而最后站在桌子上大喊“我的船长!”的同学们,结局也会是被开除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是这样的。

    我想,基丁老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激情,却没有告诉孩子们如何去掌控激情。对于这些青年学生来说,如何掌控激情,让激情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也许更重要。

  • 4、 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

    《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部电影《死亡诗社》。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在不知道任何关于这部电影的背景资料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恐怖片,感觉很怪异。后来才慢慢感受到,它是想要表达:一些伟大的、逝去的文学家,他们人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些不在了的人却能够透过干枯的文字教给我们生命的激情。所以叫做《死亡诗社》

    故事发生在一所人才辈出的精英学校,这里历来奉行严格刻板的教学风格,传统、荣誉、记录、优秀是他们的校训。校园里,有这样7个男孩:他们是:托德,尼尔,查理,诺克斯,米克斯,皮茨和卡梅隆。托德是个不敢表达自己的男生,他的哥哥非常优秀,所以他总是显得有那么些自卑。尼尔是一群人中的首领,为人直爽性格热情。查理是一个肆无忌惮的人,没有他不敢说的话也没有他不敢做的事。诺克斯爱上了一个女孩,在三番两次的胆怯中终于鼓起勇气捧着花束去了女孩子的学校。

    然而一位新来的、与众不同的英语老师却改变了这一切。故事就围绕着新来的老师基廷和7个孩子展开了。影片中有这样几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

    镜头一:课堂撕书、打破禁锢

    这堂课上,基廷老师打破了照本宣科的教学传统,他要求尼尔朗读教科书上一篇关于如何理解诗的导论,同时试图按照文章作者的思路以数轴的方法分析诗歌创作。但是,他马上思路一转:鬼话!这不是在修木管,这是在谈诗。撕掉吧!基廷老师语惊四座,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虽说他们暗地里十分不满保守枯燥的教学方式,但在课堂上早已习惯了循规蹈矩,现在要撕去这篇经典性的文章犹如去冒犯《圣经》。在这一幕中,有的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老师的意图,非常干脆地撕掉了那一页;有的学生仍未摆脱内心的懦弱,怯懦地撕掉那一页,而在撕纸声越来越大的喧哗声中,养成了严禁习惯的学生,用直尺公正地撕掉了那一页。也许此刻的他们并没有完全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甚至可能一边大胆地做,一边心虚着,但基廷先生用一个废纸篓,在带走这些垃圾的同时,无声而坚定地告诉他们:向前走吧,不要在乎曾经的桎梏。

    镜头二:站上讲桌、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这堂课中,基廷老师公然站到了课桌上并问:知道我为什么站到台子上吗?我是提醒自己,要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读诗的时候,不要只想到作者的见解,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寻找自己的声音,要突破!随着基廷的话音,男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登上讲台。尼尔很骄傲的展示自己的杰作,卡梅隆写得规规矩规矩,胆小的托德在基丁的逼迫下也喊出了他心

  • 5、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

    今天在培训老师的推荐下,我在网上观看了电影《死亡诗社》。初看电影名字,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结果证实我的预感,影片以悲剧收场。本片讲述在了一个传统学校的老师,用反传统的方法来教学生们诗歌、文学、生活的故事。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传统做法,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基廷老师在教育上打破了许多的传统,做了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学生从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思想的解放,和基廷老师的感情日益深厚,基廷老师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

    在基廷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教育者如何在体制和教条下让自己的学生逐渐走出固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教会学生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样的自己,挑战那些教条主义,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权威关于诗歌的评价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基廷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 看完影片,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但我认为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教师应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型时期,会模仿身边的人和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从而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参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五天时间,却让我受益匪浅。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骨干教师培训,虽然以我的资历来说,是远远不及骨干教师,在教师方面我还是属于新手,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都让我感到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渴求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固虽然很辛苦,每天都会准时参加培训。在培训中,我接触了许多有名的学科专家,还有来自不同学校的资深教师。我从黄院长的以科研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讲座中知道我们社会的发展之迅猛,我们不能总是拿过时的知识来捆绑住学生的思维;从朱晓燕教授教师新理念的讲座中,倡

  • 6、 《死亡诗社》观后感(一)

    《死亡诗社》观后感

    从电影《死亡诗社》,看学生眼中的教育,看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和教育。

    第一部分:学校是什么?天堂还是地狱?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学校,是全美国最好的大学预备学校,一所历史悠久、升学率很高的学校。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多少家长梦寐以求。在家长眼中,进入这所学校,是荣耀,是骄傲,更是希望,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

    可是在学生眼里,这里却是地狱!这所学校的教学单调凝重,这所学校的管理严肃刻板。活生生的学生,不能自我思考;教师的创新,被视为误导。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升学。就像哪个古板的校长所说:按学校的传统教学,帮助学生升入大学,其他方面顺其自然发展。至于学生在想什么?追求什么?未来想要做什么?一点也不重要。所以,学校坚守的四大信念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在学生关上房门,立即就变成了虚伪、恐怖、颓废、污秽。

    现实中,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家长为孩子们设计前途、力图把孩子打造成优秀的自己,以适应于这残酷的社会。作为教师,我们打着一切为了学生好的旗帜,训练学生遵守纪律、训练学生为校争光、训练学生考出好成绩,占据他们课内课外的时间、剥夺他们干这干那的权利。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你为什么让父母这么丢脸》,文中的妈妈这样说:我现在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我这个笨女儿。很奇怪,她之前在学校很聪明,上最好的高中和大学,但在研究生毕业后,即使补习了两年,她依然无法通过教师公招考试。我叫她几个月后去考公务员,但是她说她不想。我问她想干吗,她又说不出来。很奇怪,她明年就26岁了,但是她不知道她想要什么,也没有朋友。我担心她嫁不出去,因为她根本就没有交过男朋友。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为什么她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她为什么让我这么丢脸?

    这是谁的责任?长期以来,家长和老师都这样说用功念书、考高分,好成绩决定好工作。多么可怕的成绩决定论!我们在思考:学校是什么?天堂还是地狱?

    第二部分:独特的基廷老师让学生产生灵魂的共鸣因为这正是学生内心的期盼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邀请了一些学生,现在我们听听他们的看法。首先,所有的学生都统一了一个观点:我们喜欢这个老师,我们讨厌那些呆板的老师。

    学生甲这样说:基廷老师激情澎湃,意气风发,基廷老师铿锵有力、魅力四射。他会随时关注你,激发你,你想偷懒、走神,没门。上他的课,浑身都是劲!我们就喜欢这样的课堂!我们就喜欢这样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满腔热情

  • 7、 死亡诗社英文观后感
    死亡诗社英文观后感(一) first of all, this is movie is my all-time favorite, out of all the hundreds of films i have seen. hopelling are the color-tones in every scene, perfectly matching the mood and events of the scene. could you say this is art? absolutely. then nine-to-fivers ething at ) that he bee a doctor. and then there's roommate todd anderson (ethan hapelled to plete some lingering project, plan a trip, move into a neher keating might genuinely be guilty of contributing to his death. whether "sieze the day" isn't such a great motto after all. i'm not actually supporting any of these ideas per se, but the latter-day ruminating gives the film more weight than you might otherwise think, and it makes the movie all the richer for it.
  • 8、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

    中秋的晚上看完这部悲伤的电影《死亡诗社》。从前面的铺垫到中间的平淡到最后的高潮,你才发现前面的一切都是为最后的眼泪而生。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在最后迸发出绚丽的火焰,为电影的黑幕画上最灿烂的结尾。

    电影的故事不新奇,讲述美国毛坦厂的学生们在基丁老师的带领下冲出压抑,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思考、理想、爱情......的故事。金融、工程、建筑、医学、计算固然很重要,那是我们生存的条件;但诗歌、浪漫、爱,才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原因。

    为什么剑桥毕业的基丁会愿意来一个偏远男校当老师呢,他大可用他下辈子的时光在某个自由的大学里尽情感受诗歌的魅力,和志同道合的人讨论。但他决定来到这所管理森严的学校,坐在学校分配的小办公室和站在讲台上,面对一些对他满脸不屑的学生。有些人说因为这是他的母校,他的死亡诗社在这里。他回到母校是因为情怀吗?绝对不是。因为他曾是被压抑的那个人,他经历过枯燥乏味的生活,他想要改变,所以他来到这里,带着满腔热忱来到这里,企图能够来改变教育的意义。但最后他失败了,而且失败的很狼狈。

    这部电影不同于其他批判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的电影之处,也是它能震撼人心的地方,我认为来自三个点:辩证的思考、丰富的人物塑造、和回味无穷的结局。

    最后的结尾,学校一直在为neil的死找一个凶手、或者说是替罪羊。学校和家长不约而同的认为的认为基丁老师是凶手,而学生们却认为家长和学校是凶手大部分观众和学生的想法是一样的。那么这极具戏剧性的结尾只是想表达对学校和家长教育手段的批判吗?我认为一部好电影绝不是这么狭隘的。家长是凶手,那是必然的。但是那位极富浪漫的理想主义船长难道没有责任吗?他教会孩子思考、浪漫、生活,但没有教会他们认清世界的冷酷,没有教会他们不懈的反抗,没有教会他们从理想回归现实。这也是导致最后悲伤结局的原因之一吧。

    neil看到了世界的光明和快乐,在地狱里面听到了最动人歌声,却也忘记了歌曲总会结束,理想终归要回归现实,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无法彻彻底底改变世界,最后终将被现实压制。这也是电影在最后给我深刻的一击。这么来看,电影中间老教师对基丁的提醒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部电影让我震撼的还是角色的丰富性,每一个男生性格都不同:思想丰富却懦弱的neil、感性勇敢的knox、势利的cameron......,我们无法评判他们的好坏,也没有必要和意义,他们的存在没有对错,而是不同的角度和思考。让我真正意难

  • 9、 《死亡诗社》观后感500字

    宠爱?溺爱?

    ——《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是一部外国励志电影,它简直是我从出生以来看过的最感人的一部电影。

    电影讲的是基丁老师教导他的学生们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的故事。一些学生们偷偷违反校规办了“死亡诗社”,每天晚上跑出校门交流诗作,最后被一个叫“卡梅伦”的叛徒告密,诗社里的半数学生被开除,深受学生爱戴的基丁老师也被牵连,一起被开除。看到影片末尾基丁老师离开学校,跟同学们告别的时候,我的眼泪如决堤的洪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太感动了。

    真正的爱是什么?是无穷无尽的宠爱?是给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还是为他规划一个锦绣前程?不,不,都不是!是给与他自己选择的自由!

    父母生下孩子,抚养他是父母的义务,教导他是父母的职责。但如果像电影中尼尔父亲和那些校规那样处处约束孩子,那就不是教育,那与绑架无异。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都不能随意操控别人。爱是无边的,但爱的方式跟爱同样的重要。电影中尼尔父亲和学校那样严苛的管束,名义上是对学生的爱护,希望他们不走歪路,而实质上却适得其反。

    影片最让我感动和羡慕的是基丁老师,他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而影片的最后,那么优秀的好老师却被学校无情的开除了,太可悲了。故事虽然是发生在很多年前的国外,却很值得现在的我们好好反思。

  • 10、 死亡诗社观后感范文欣赏

    《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由彼得威尔执导,讲述了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一个有梦想的教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同学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会摩擦出生命样的火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死亡诗社观后感范文欣赏,大家一起来看看。

    黄金时代,本应充满活力的少年却受到死板教育体系的桎梏,幸而遇到充满激情、鼓励少年独立思考的基廷,在死水中挣扎的他们迎来了光明。

    抓住每一天,让你们的生活变得非凡起来,基廷向学生们强调最多的便是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他鼓励少年们打破常规、独立思考、追求梦想、坚持本真,促使其在与诗的交流中碰撞出青春激情之火花,从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在此,我们不禁提出疑问,诗为何物,究竟如何载得生命之激情且迸发着无穷的生命力?

    如影片所言:诗,同爱、美丽、浪漫一般,为生命不可或缺之物。古今中外,诗永远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之魅力,使得多少诗人为之沉迷、疯狂。怀着绝望的心情,日日写诗,而春而夏而秋而冬,木心喃喃语出写诗的寂寞与自足;众人都要将火熄灭,而我独将此火高高举起,顽强的海子在诗中大声宣告人生之激情;在任何情况下,都别指望我性情中的流浪气质会有所减损,桀骜不()驯的兰波在诗中反叛。诗与诗人相伴而行,好比骑士佩上利剑,能将宇宙中的一切黑暗刺破、砍灭;好比极寒之人获得一团篝火,驱散了整个冬天。

    诗歌给予我们坚持自我的勇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伐,自我信仰,如基廷安排少年们踏步小院时所说的:我们都有适应他人的需要,但我们必须相信自我的信仰是独特的,即使人皆弃之。诗人多是狂放的神经质,总不安于普适,总不同于众人。他们先于常人看见人类的本真和命运,不被常人理解,无人共鸣,却又选择坚持本真,常常痛苦于矛盾之中。而只有将着一腔热血倾注于诗中,才不至于在巨大的沉默中窒息,他们在诗歌中高高举起无法熄灭的生命之火。

    生命之河在诗歌中汩汩流淌,永不停歇,并且时时荡起激情的水花。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总是充满激情的。受压抑太久的少年们在廷基老师的带领下,抛弃了一切无味死板的诗歌理论,感悟着诗歌最本真的模样。他们重振死亡诗社,夜黑风高之时,他们身披斗篷在夜色与树林的掩护中行进,他们跳起节奏强烈的非洲原始舞蹈,他们不顾一切地释放着青春的生命激情,即使身处小小山洞,他们脸上却还放着奇异光彩,他们的青春因诗歌大放光彩,他们生命的深度不断加深。

    诗歌中流淌着似水年华,观者跃入水中,受到诗人灵思的

  • 2022-05-13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5-03

  • 2022-03-11

  • 2019-10-29

  • 2023-01-07

  • 2019-10-28

  • 2023-06-03

  • 2023-01-15

  • 2023-01-13

  • 2021-04-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3-01-03

  • 2022-12-19

  • 2019-10-28

  • 2021-06-05

  • 2022-03-18

  • 2019-11-06

  • 2019-09-23

  • 2021-06-05

  • 2019-11-04

  • 2021-06-09

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2024死亡诗社观后感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