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死亡实验观看心得 > 地图 > 死亡实验观看心得
死亡实验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死亡实验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死亡实验观看心得推荐
死亡实验观看心得

(共 1016 篇)

  • 1、 死亡实验影评

    【第1篇】

    看了电一影《死亡实验》,着实的震撼了一次。故事开始本只是一次普通的科学实验:某科研机构招聘了一批失业者进行一次模拟监狱的实验,遵守实验规则完成为期两周的分角色扮演(狱警和犯人)实验后就可以每人得到14000美元的酬金(这对于每一个失业者而言就是未来很长一阶段的糊口费或其他开销,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用途,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情况下,这笔钱很重要),只要任何一个人触犯了规则,则实验终止,所有人都得不到任何报酬。到此,一个“猴子香蕉”的试验场景已经设定完毕。

    人到底能比动物——猴子高级多少呢?随着故事的推进,你实在看不出来有半点高明之处。谁如果企图触犯规则,就会受到其他人的鞭笞,会得到惩罚。一些人便变得狰狞了,变得无视人一性一,诸如同情、友一爱一、怜悯都荡然无存。这是其一层。

    剧情继续发展,更深的含义紧接而来。一些人开始在这个游戏中重新建立自己的规则,满足自己在虚拟的牢狱外面不能实现的企图或欲一望,例如黑人“狱长”似乎在建立自己权威,心狠手辣之后终于有了一性一能力。由于一番毫无人一性一的作为,让他建立了自己的领土,友情早已荡然无存,实验开始前本来跟他似乎很有默契和缘分的77号“犯人”由于对“狱友“的关心友一爱一而吃尽了他的苦头,这时候”要让每一个人遵守规则,维护大家的利益“成了他的借口,故事发展到此,对他而言这已经不是一个实验,不是一场游戏,这里已经成了他的“my zone”,成了他满足欲一望与企图的天堂,他早已忘记了这本只是一个临时雇佣的工作而已,忘记了自己应该是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猴子”,不是“一精一神病患者”。

    而人与猴子的区别在哪里呢,故事台词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反抗!对,就是反抗,而谁才会去反抗呢,“犯人”77号!只有他由于还 有同情,有怜悯,有友情,才有一次次对“狱长”非人一性一的反抗,才有了比动物的高明,有人一性一,也即同情、怜悯、友情才是人一性一!有了人一性一也才有机会,有人站到你的一边,让你更强大!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还 道出了一个警示——尽量别与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共处!黑人“狱长”在实现中却是一个博士,一个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一爱一人(和他老一妈一共住),没有一性一能力的博士,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此人就成了“神经病患者”,成了动物,成了非人一性一的总代表,他们的一陰一暗是个黑一洞!一爱一护生命,远离失败者!——谨遵规则!

  • 2、 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一):这是我们的战争 拍摄于2001年的老电影《死亡试验》改编自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斯坦福监狱试验,这是一部看完绝不后悔的电影,如果把电影作为一面镜子,过激的剧情是悲观的,如果电影在试图诠释什么,我们可以去刻意去不听到,不看到,可是留在心里的震撼是长时间的;每个人从这幕电影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参照物,自己的观点。 观点a:扭曲,压抑是本能与本性的两个极端 西方哲学相信:人之初,性本恶。这个哲学命题可以解释任何分歧。 20个普通的小市民参与了科学试验,他们当中有出租车司机,个体户,企业中层,歌手,军人……为了4000马克。亦或是为了体验监狱里的刺激新生活,一部分人愿意放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沦为囚徒,只有上校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试验,这将是一场人性的较量,囚犯一方,代表了人性中的本能对自由的向往。 12个囚徒初期表现:未进入角色和状态,逆性,游戏人生,说笑,讲成人笑话,对监视器做鬼脸,他们是典型的生活中的小市民原型,这不正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抱着游戏人生,介入拿钱的态度,没有人较真,没有人把自己定位于岗位角色的扮演,男主角77号,是一个彻头彻尾不称职的员工原型,藐视权力,挑战秩序,他身上有人性中最可爱也最纯粹的本能,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生活,给自己打工,付出努力,得到酬报,这是最简单的生活态度,也是最美好的生活愿望。77号,是好朋友,好哥么,却不是个好职员。他是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刺头,害群之马,却也是试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元素,瑞恩教授也一直坚持这个观点。使整个试验过程加剧,场面不可控制。 如果没有77号,是否冲突就不会加剧?答案是否定的。 8个狱卒初期表现:未进入角色和状态,尴尬,不被尊重,我们只能从服装上辨别他们的身份,试验初始,囚徒和狱卒都很清楚自己的身份,社会地位,只不过是一群体验刺激,获得酬金的良民,在试验过程中履行维护秩序的工作,并且不得使用暴力,每个人都相信,这只是一场游戏,只要彼此配合,度过两个星期,就可以拿到钱,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临时的,正像一些企业单位里的中层管理者,或者是一些拥有权力的执法者,他们的身份也是临时的,随时会遭到高层的调离,解聘,他们和囚徒一样,都是参与者,打工者,只要与被管理者彼此配合默契,就可以圆满完成工作,获得酬劳。 随着第一次虐
  • 3、 死亡实验观后感精选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每次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脑海中都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此时用文字表示自己的心情,写一篇观后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观后感可以提升自己,发现美,感受美。作品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你不妨看看死亡实验观后感 ,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死亡实验观后感 【篇1】

    这天看了一部电影《死亡实验》,据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资料是科学家招募了一群人,进行了一次实验在封闭的环境下,时间为两个星期,这群人被赋予两种主角,犯人和狱警,期间对双方施加压力,以观察人的心理变化及行为,规则是期间双方均不能发生暴力行为,否则将会被勒令退出实验,得不到最后的钱4000马克。于是杯具上演了。

    心理学的东西我不懂,但总体给我的感受就是阴暗之下,必有妄为。

    片中,最开始的妄为就是发生在没有摄像头监管的状况下,男主角被众狱警施虐,其行为包括剃头,向男主角身上,尤其是头上撒尿。哪怕是其中胆小怕事的狱警,也做了上述事情。可见环境的力量又是多么的可怕。然而,片中的主办科学家并没有对其经过进行深入的调查,尽管他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他所做的只是把负责监视的人员臭骂了一顿,然后就不了了之了,而可怜的监视人员并起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因为他没有所谓的干预的权利。

    这是杯具的开始,因为一开始的妄为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惩罚,然后妄为接二连三的发生了,杯具接二连三的上演了。从一开始的男主角单独受辱,发展到2人,3人,最后涉及到整个群体,哪怕是从正常的人眼中看,并没有犯任何错误的犯人。脱衣服罚站,殴打,辱骂妄为逐渐升级为强权,强权压迫着一切人,包括尚未被妄为侵蚀干净的狱警。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因为强权已经构成,同时,妄为升级为丧心病狂,狱警开始扫除异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谓的异己被清除干净,所谓的受压迫者情绪已经到达极限。

    暴动与丧心病狂的压迫开始发生,死的最早的,最受折磨的,永远都是最老实,永远都是从一开始就受压迫的人。犯人最后暴动了,而暴动却被强权暂时的制止。丧心病狂的狱警们开始得意了,同时他们为了抹灭所发生的一切丧心病狂的事情,并且让主办方赞赏,他们开始强行压迫主办方的下层人员,监视员,参与进来的医生,因为他们会坏了他们的事,正常的丧心病狂的事。呵,事态继续升级,受害者进一步从下层升级到上层。

    监视员成了犯人;狱警中心地善良的人也成了犯人,且被痛打;参与的医生成了犯人,

  • 4、 《死亡实验》观后感1200字

    《死亡实验》观后感 无论怎样实验,得出的结果都一样:人总是邪恶的。 片子取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结果似乎更加残酷了一些,至少在各种介绍中,还没有出现两死三伤的惨剧。 实验 实验内容:找20个精神行为一切正常的平凡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卒,过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囚犯需要遵守狱卒命令,规则包括按时睡觉、不许剩饭。所有人不得使用暴力 实验结果:在一天之后,所有人就基本进入状态。当狱卒严厉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措施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当然,仍有害群之马不依不挠,并且一再导致狱卒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两名囚犯不堪重负,提前退出实验。有一名狱卒,因为不愿参与到其他狱卒的各种行为中,而被其他狱卒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受到了过多的非议,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不可预计的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its not a game. 所有人都以为是一场游戏。人们抱着刺激、经历新生活的心情走近科学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说笑、对着监视器做鬼脸、唱歌、讲黄段子。人群中,只有上校知道,这根本不是一场游戏。 让一个人放弃游戏人生的态度认真起来,很简单。实验中,只用4000马克。所有人都想安安心心完成实验,拿钱走人。所以狱警开始履行职责,而囚犯,就可以光着身子让人拿水管冲自己,穿着白色长裙蜷缩在高低床上,听到做俯卧撑的指令就立刻趴下,平时乖乖蹲在监狱里。 its not game. 对狱卒来说,权力是真实存在的。而暴力之外,折磨人的手段更是千变万化的。伯瑞斯的爆发恐怕是这种权力给他提供了一个发泄的通道,不难想象,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必定是极为失败的。criminal minds的分析,就是他多半是个性无能,没有妻子,或者妻子很早就离开了他。没有孩子,却要声称自己是个好父亲。他的掩饰,却改变不了自己失败的处境,浑身发臭,生活也一团污糟。是的,实验是假的,但生活的伤痕却是真是存在的。他也许没有在寻找报复的机会,但却到了一次报复的能力。 《死亡实验》观后感 领头羊 或者人之初,性本恶的表达并不能真实概括这个实验所暴露的人性。事实是,人之初,都是脆弱懦弱的。我们都像行进于草原上的羊,会默默的跟着走在前面的那只。狱卒并不都是邪恶的,但他们会看着暴力发生,唯一的思索,是怎样让自己开始习惯所面临的现实。 所以
  • 5、 《死亡实验》观后感500字

    《死亡实验》观后感 刚一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恐怖片。但是等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才知道事实并非我想象的那样。 这部电影是根据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的。它主要讲述了将20个正常的分成两部分,12个人扮演囚犯,另外8个人扮演狱卒。让他们用了两种身份生活14天,但在这14天里,却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事。 这部电影就好像是一面镜子,从电影中折射出人性的善与恶。人之初,性本善。20个普通的人为了4000马克来参加这个实验。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这将是一场人性的较量,这些囚犯代表了人性中本能对自由的向往。这12个囚犯刚接受到这个角色时,他们的状态还没有太大的改变,嬉笑、大闹、甚至和狱卒打成一片。 但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这种平和的状态也逐渐逐渐被打破,狱卒不再和那些囚犯们混成一起,他们有了自己的权利意识,他们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让那些囚犯一个个的屈服于他们。随后,他们这些权利感越来越膨胀,逐渐逐渐的,他们不再受那些教授的安排。甚至有个狱卒竟然想对研究员实施强奸,这个电影中的狱卒伯瑞斯清楚的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变化。权利的赋予让伯瑞斯拥有了愤恨的子弹,他把人生种种的不满与失落感都强加在别人身上,并且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他疯狂了,他从小丑成为了暴君,秩序成为了暴力,他彻彻底底的变成了魔鬼。 在囚犯和狱卒的一次次对抗中,矛盾逐渐被激化,一边是人性的大恶,一边是人性的小恶,两者之间已升级成一种战斗。良知在生存的本能前显得那么苍白。当一个人的愿意为他人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利益,当一个可以为善良泯灭自己的本能,那么他就超越了任何一个人。 这部影片吧人生中潜在因子放大,让我们看到善与恶那细微的差别。我想这也正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中心含义吧。
  • 6、 死亡救赎观后感 死亡救赎心得体会

    我打通关了!!我还猜对了80%的剧情,我好高兴啊,甚至还有点嘚瑟!哈哈~在通关前我各种脑补,各种推算,各种解读,差点就把整个游戏剧情想成了一部医院多角恋爱情故事了!

    1

    作者的情节设置还是挺吸引人的。。一开始那双眼睛突然出现吓了我一跳。。

    一点小建议:回放里的字体颜色现在是黑色,看起来很不清楚,建议修改一下,大概也是因为我个人很喜欢翻回去看。。找笔记本那里最开始最好能在前一个场景里更清楚地示意一下柜子在哪里,以及黑暗中有一个箭头一样的形状。。 那个手的剧情触发点,让人不由得想去点。。有部分的错别字,比如人称的他和她有一段剧情似乎错了好几次,还有一些估计的打字法造成的错误,建议校正一下。。我没有仔细记,有时看到容易出戏

    剧情方面。似乎一直在暗示主角其实是那个妹妹?说妹妹是精神分裂自杀死有可能其实是主角自己没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在被25号掐脖子的剧情最后,主角说了一句她要救赎这个地方莫名让我感觉难道很多事是她自己做的只是她不知道?其他人方面来看25床的病貌似是类似躁郁症之类的,所以应该不太可能单独做出这种精心设计杀人的事情,笔记本上的东西如果是她自己写上去的那感觉很有可能是从别的地方看来的。23号的设定是报复社会型的,救赎这种词倒很像是符合他的想法,但是也可能是医生灌输给他的思想,联想到主治医师那一栏被划掉更觉得是主角自身出了一些问题。狄克医生和那个护士感觉的确有一定嫌疑,但目前剧情看个人感觉护士的嫌疑似乎比较小......最后,比较好奇死亡的人是12、16、20、24单纯只是设定上的巧合吗。。

    2

    我打通关了!!我还猜对了80%的剧情,我好高兴啊,甚至还有点嘚瑟!哈哈~

    在通关前我各种脑补,各种推算,各种解读,差点就把整个游戏剧情想成了一部医院多角恋爱情故事了!不过我最后的思路还是回到了正规!其实启发我思考剧情的是作者开头的小故事。真亦假时,假亦真。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所见的、所听的就是真相吗?要知道人是会撒谎的动物啊!欺骗的对象不仅仅是别人,还会是自己!

    毕竟能完全接受真相的人其实不多。人这种生物有选择相信的感性存在,也就是会有相信自己相信的思维,哪怕那件事有多么荒谬,只要自己愿意相信,就会是相信,并且认为那就是真实、那就是真相,不假思索地认为其他揭露的真相才是谎言。

    有了这一层的认识,我对故事中说的一切都留有心眼,我不会马上相信里面给我的信息,我会思考其中的

  • 7、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8、 做实验作文

    “做实验作文”是本文要介绍和阐述的主题。文字表达是展现个性和思考力的重要方式,写作有助于深入认识自己。写出优秀作品少不了个人的努力。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做实验作文(篇1)

    洗洁精可以洗东西;油可以烧菜;水可以喝,如果把他们和在一起,会是怎么样呢?

    清脆的铃声响了,老师拿着清澈见底的水、金灿灿的金龙油和粘糊糊的洗洁精,这是要干什么呢?哦,原来是要做一个小实验。

    老师先把水和油混在了一起,同学们兴奋极了,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有的说它们肯定会融为一体,有的说它们会变成金色。我想:它们肯定是分格的,因为水重油轻。奇迹出现了,水慢慢倒入油中,油缓缓上升,变成了“芒果布丁”。老师又把洗洁精跟水混合,我们嗅了嗅,是淡淡的清香味,慢慢飘到了我的心田。原来是洗洁精和水混合了。这不禁使我猜测:如果把三种材料合为一体,味道会是怎么样呢?颜色又是怎么样的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带着好奇心,目不转睛地看杯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洗洁精和油融为一体,变成了乳白色的液体,可是味道不怎么好闻。说了这么多,这都是因为乳化现象。

    科学真是神奇啊!只要我们热爱科学,就会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做实验作文(篇2)

    一天,我正在看书,妈妈突然走到房间里说:“来吃点水果吧,水果里的维c对身体有好处哦!”我放下书,问妈妈:“那什么水果的维c多?”“我也不知道。”妈妈回答。我灵机一动,想起我的“科学百宝箱”里有一个检测维c的实验。

    实验开始啦,我拿出菠萝片、苹果片、维c片、水和碘伏。先把碘伏倒入水中,水立刻变的和浓墨一样黑。接着我把加入碘伏的水倒进三个小杯子里。然后把苹果片和菠萝片挤出汁,把汁液放进两个杯子里。最后把维c片倒进第三个杯子里。

    我看了看说明书,拿出一根筷子,在每个杯子里搅拌。过了一两分钟,水变色了。加入苹果汁的水变成了淡紫色,加入菠萝片的水变成了淡黄色,加入维c的水变成了很淡很淡的绿色。

    实验做完了,可怎么知道哪个维c最多呢?实验的原理又是什么呢?我好奇极了,就去问爸爸。爸爸说:“苹果的维c少,菠萝中等,维c片最多。因为维c会使加了碘伏的水变色,维c越多变的色就和维c所在的物品的颜色越相近。”

    原来,维c的奥秘这么大啊!

    做实验作文(篇3)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上课的第一句话、勾起了我们的味口,死气沉沉的教室里刹那间变得活跃起来,正七嘴八

  • 9、 死亡倒计时观后感 死亡倒计时心得体会

    这个游戏,怎么说呢当看到那个黑暗的江语时我有点懵了,第一时间想到的时人们常说的,另一个人格。然后,整个人都鸡冻惹,兴致勃勃的将四个结局都玩了一次。

    这是既反映现实,又带有超现实色彩的游戏。拥有能看到别人死期的能力究竟是上天的祝福还是诅咒?对于女主江语来说,这个能力是一切不幸的来源:自己的母亲因此去世;老师变得疯狂继而回来复仇。原本以为只要好好地隐藏这个秘密,便可以平静地活下去。但是命运又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为了救心爱的他,在电视前自曝自己的能力,却换来失事巴士死者家属的指责,认为她是见死不救。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江语就不会与钟哲相识相恋, 又怎会有拯救他的机会。一个能力到底是好还是坏,不是基于能力本身,而是决定于所有者如何使用。可惜游戏的篇幅太短,有些地方感觉只是点到即止。

    看了一些小伙伴的评论,觉得还是比较偏现实和理性的。我就想了一些超现实的idea. 以下是本人对于这个故事的另一种构想和理解。

    梗概:

    1.江语并不是唯一拥有此能力的人。拥有此能力的人其实是死神的候选人。死神并非永生。 death note里有讲到那些不积极完成任务的死神是会消失的。在这个故事里,当死神的数目不足时, 死神协会就会从人类中挑选出适合的人来出任这个职位。胜任者除了要有此能力,还必须通过试炼。

    2.钟哲不是普通人。 他其实是从其他时空或世界线过来的,而且肩负重任。他与江语的相遇其实是设计好的。在电影院里,当江语与另一个自己进行愉快的讨论时, 他不是睡着了,而是与死神协会的副会长见面了。

    3.在电影院里,与江语讨论的并不是另一个自己,其实是死神协会的工作人员。

    详情:

    电影院里

    尽管屏幕上放的是自己平时最喜爱的电影,可是此刻的钟哲根本无心欣赏, 思考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当他回过神来,周围已经空无一人。他大声的呼喊江语的名字,可是回答他的却是一把意料之外的声音。 不要喊了,调查员大人。 这里只有你和我。 只见一个一身黑衣,手持一把大镰刀的男人,从后面缓缓走来,冷冷地说道。钟哲对眼前的男子毫不陌生, 悠悠地说道:不知尊贵的死神协会副会长这次有何指教? 还请调查员大人不要再干预死神试炼。江语, 我们是志在必得的。 男人用一副毋庸置疑的口吻说道。 那还真巧。 异能管理局也很需要江语这种人才。钟哲毫不示弱地答道。 既然如此, 那么我们就来定个协议。 如果江语遵从命运的指引,在凌

  • 10、 《臣服实验》(优秀范文)

    《臣服实验》读后感

    当时机成熟时,有些书会自然而然出现在生活中。《臣服实验》就是现在刚好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作者michaela.singer二十多岁便开始觉醒,在书籍的最开始他开始思考脑子里的声音时,和《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的感受相似,他们成为思维的观察者,他们都智慧和聪明,他们都思考了相同的问题。之前看《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次看《臣服实验》也是特别喜欢也很有启发。

    《臣服实验》中的作者michaela.singer最开始自律地坚持冥想,远离喧嚣,独自到山中生活,后来他顺遂生命之流,放弃内心好恶的抵触,让生命主宰一切,发现在生活中亦可以修行,他在工作中感受到的能量和在冥想、瑜伽练习中感受到的能量一样,顺遂生命之流也给作者带来了生活中的很多惊喜。在michaela.singer的人生中证明了生命本身比他自己以为的更清楚什么是最好的。让我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

    我在阅读本书中也感动过很多次,印象深刻的是michaela.singer到监狱里教犯人觉醒的课程和冥想,很多犯人都认真学习,他们也在追求灵魂的救赎吧。有一位摩托车暴力黑帮头目的内在转变的故事也让我泪目,他说感受到爱的那一瞬间,我觉得特别感动。

    michaela.singer的经历是冥想的奇迹,更是臣服实验的惊喜。正如我之前读过一本书《正念的奇迹》的书名一样。

    借用书中的一段话:“臣服是多么有力量的词,它经常让人联想到懦弱和胆小,但对于我来说,臣服需要我付出所有的力量,让我足够勇敢的跟随看不到的路径进入未知。”

    我好感动!我之前的挫折经历和多年的所学所悟,我完全可以体会作者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共鸣。这种阅读产生的共鸣特别的喜悦。感恩作者,感恩翻译了这本书的伙伴们,感恩遇见。我也像作者学习,努力顺遂生命之流,活在当下。

    喜欢的句子

    “臣服,一个多么有力量的词!它经常让人联想到懦弱和胆小,但对我来说,臣服需要我付出所有的力量,让我足够勇敢,能跟随看不到的路径进入未知。”

    “在过去的人生中,我总以为自己知道什么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然而生命本身似乎比我更清楚这些事。幸运的是,生活总是更懂得更多,她开始引导我以为他人服务的方式来破除我执。”

  • 2023-07-03

  • 2023-05-22

  • 2023-06-21

  • 2019-09-28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09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8

  • 2023-05-06

  • 2019-11-06

  • 2021-04-20

  • 2019-09-28

  • 2019-10-28

  • 2021-08-24

  • 2023-04-10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8-3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10-09

  • 2023-05-2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02

  • 2023-05-17

死亡实验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死亡实验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死亡实验观看心得、2024死亡实验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