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生命教案 > 地图 > 生命教案
生命教案

(共 298 篇)

  • 1、 水与生命教案9篇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生命教案”相关内容。

    教师是以教书为生的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在上课之前把教案准备好是每个老师必经的一个环节。教案有助于教师明确授课目的,你是不是在找与教案有关的资料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水与生命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与生命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品味、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生字词。作者简介

    三、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作如下提示:

    [电脑多媒体]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2、细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思考:作者把生命的过程比喻成什么?

    “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引导到“一江春水东流,一棵小树成长”再到“一江春水东流汇入海,一颗小树成长叶归根”。

    四、研读课文,感悟生命。

    1、探读“一江春水”部分的内容。

    (1)自由朗读“生命像一江春水”部分,提醒朗读时感情的变化。

    (2)作者认为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那么,在流动的过程中,他遭遇了什么?

    又喻示了人的生命历程的哪些境遇?

    (3)那朗读时哪个“有时候”应读得激昂些,哪个读得舒缓些?

    (4) 那么,在人生命的不同的境遇中,作者的态度又是怎样?

    (5)“行程的终结”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此时你认为“春水”心态是怎样的?

    2、研读“小树”部分的内容。

    (1)、齐读“一棵小树”部分的内容,

    思考:生命像一棵小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它历经了哪些阶段?

    四季(春、夏、秋、冬)

    (2)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成长顺序

    (3)、结合小树的生长过程,谈谈小树在每一个阶段的是如何度过的?

    (4)、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5)、面对死亡,小树

  • 2、 水与生命教案1500字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生命教案”。

    一个好老师不会因为学生的人数而降低上课质量,开发智力、合理教学是编写教案的关键。写教案应该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是否很多人都在思考写教案该从哪里入手呢?考虑到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特意整理了“水与生命教案”,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水与生命教案 篇1

    一、谈话引入课题

    板书“生命”,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

    二、给文章分层次

    用双竖线给文章划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理解文章内容

    1、春水、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生命状态?

    2、在这种历程、状态中,春水、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品质、情绪?

    四、品味语言

    你觉得哪些字词极具表现力,找出来加以体会。

    五、朗读体会

    朗读2、3层,体会内容、情感、用字。

    六、归纳意义

    从春水、小树的叙述中,你体会到了哪些生命的意义?

    七、主旨把握

    文章有哪些关于生命的体验?你是如何理解的?

    八、拓展延伸

    1、生命除了像春水、小树之外,你觉得还像什么?

    2、在你十几年的生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3、在你所接触的名人中,你最欣赏谁的生命方式?为什么?

    水与生命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本文的作者冰心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体悟,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例,接上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只有真正感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象什么”用心感受自己的生命,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初三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能力目标:

    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目标: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

  • 3、 热门教案:《过秦论》教案(50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热门教案:《过秦论》教案(50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过秦论》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了解铺张渲染、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2、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 4、 「教案模板」像山那样思考教案9篇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教案模板」像山那样思考教案9篇”,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共存。

    2、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

    1、文中重点语段的理解。

    2、和谐平等生态观的确立。

    [教学方法]:

    文本研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 导入

    用齐秦的《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听过狼嗥吗?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段文字,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请谈谈对狼嗥的感觉。

    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为什么这声音是“不驯服”、“对抗性”、“悲哀的”?

    这种“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又是从何而来呢?

    二、 文本研习

    (一)分析2、3节

    1、 先来看看周围的事物对这一狼嗥的反应。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分别的反应。

    它们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

    2、 却有另一种反应与众不同,是谁的?怎么不同?

    山 “更加深刻”、“客观”

    3、 “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为了强调这一观点,作者在第3节中有呼应的文句,能找到吗?

    明确:“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

    (二)分析4、5、6节

    1、那么,究竟这种“秘密的看法”和“隐藏的含义”是指什么呢?作者自己又是否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呢?

    明确:不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

    2、阅读4、5、6节。

    为什么要杀死这只狼?

    明确:社会——“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自身——“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人为什么那么厌恶狼,非要置之于死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 5、 花瓣飘香教案精选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小编给你提供了以下的《花瓣飘香教案》,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

    花瓣飘香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摘花小姑娘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品读感悟

    (一)读讲第二自然段。

    1、你看到小女孩摘花瓣了吗?在课文第几段?请你找出来。

    2、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

    3、指读第二段。

    4、投影句子: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5、交流: 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6、小女孩很爱花,很珍惜这片花瓣。(板书:爱花)

    7、从哪些词语最能看出?(从“小心地”、“双手捧着”)

    8、她为什么那么小心?(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

    9、她小心翼翼地摘,用双手轻轻捧着一片花瓣,如果不是爱花,怎么会这么郑重其事呢?其它小朋友读出来了吗?

    10、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能不能再小心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11、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12、过渡: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吗?(她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13、是啊,课文中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所有读这个故事的人都是这么想的。那就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课文。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悟3-10自然段。

    1、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要求:轻轻地读读,3-5自然段,找出你觉得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划上波浪线。然后认真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3、投影句子: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

  • 6、 最新《白杨》教案(1000字)
    《白杨》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白杨》是一篇适合儿童阅读的清新明丽的课文,文章借用白杨这种美丽挺拔而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木,比喻边疆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劳动生活。但这种比喻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由人物直抒胸臆,没有像《种子的力》那样由作者点明衷曲,也没有像《彩色的翅膀》《金色的鱼钩》那样进行直接的象征,而是话到嘴边,引而不发,留有余地,让读者用心领悟。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二者之间的内在类比关系上,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但也是关键。要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完成对两个问题的深入钻研:白杨的特点和边疆建设者的劳动、生活。以上这些内容理解了,学好这篇课文是没有问题的。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课前准备:

    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板书课题后,简单介绍白杨这种植物的外形、生长条件等。

    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2)按照“车外”、“车内”、“车外”把课文分成三大段。

    (3)想一想,这篇课文与前边学的《太阳》《鲸》这些以物为标题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教学步骤的学习目的,一是对课文内容、结构初步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二是开始区别单纯状物的文章与本课这种借物喻人的文章的区别。不过在这里,不宜区分过细,只在点明本课文虽以“物”命题,但并不是在写“物”的形状、性质、用途、功能等就可以了。

    三、学习第一段课文(第1—4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段课文中有哪些描述值得注意?

    在这一段中值得注意的有两处描述,一是对戈壁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二是对白杨高大挺拔的身姿的描写。抓住这两点描述,引导学生理解

    ①戈壁的恶劣环境与白杨的秀丽身姿形成鲜明对照;

    ②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着这样美丽的树木,初步体会白杨树顽

  • 7、 莫泊桑拜师教案汇编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莫泊桑拜师教案”,敬请访问。

    教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会让老师更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编写教案时怎么动笔呢?读后感大全陆续为大家整理了莫泊桑拜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莫泊桑拜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的指导所说的话。

    难点: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从三次不同层次的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

    1、同学们平常你们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没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平平常常,不吸引人……)

    2、你们觉得难,并不奇怪,因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年轻时对写作跟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就去请教福楼拜,在福楼拜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也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吧!

    简介莫泊桑、福楼拜。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出示生字,指名读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思考

    1、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2、从福楼拜的几次谈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

  • 8、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通用

    读后感大全专题“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推荐内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并应用于生活,教案的编写要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以教学目的。恰当地编写教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写出一篇据有个人风格的教案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2.查资料,了解贝多芬生平经历,主要故事。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重点与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知识链接: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音乐创作。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鸣奏曲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预习检测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佣()重荷()丧()失深suì()

    chóu()躇喧xiāo()níng()重pán()石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喧嚣: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2、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课文写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

    (3)在文中圈画描写贝多芬的精彩语句和你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

    自主学习:

    一、展示“预习1、2”成果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展示“预习3”

    (二)本文层次清晰,是按照拜访的先后顺序,从三个角度表现贝多芬这一形象的。请浏览全文,思考,然后具体说说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的?

    小组合作探究:

    走进贝多芬心灵,感受贝多芬形象。

    1.读完全文,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其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他的什么精神?

    2.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课外作业:

    p99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方法。

    2、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文

  • 9、 幸福是什么教案4篇
    幸福是什么教案(篇一)

    《幸福是什么》一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丰富学习资源,丰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学习策略:

    1、搜集现实生活中为他人谋利益的事迹,积累生活经验。

    2、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理解三个青年话的意义。

    3、编童话,深化理解。

    4、写读后感,内化情感。

    教学步骤:

    一、自学课文,理清脉络。

    二、紧扣主题,自读自悟。

    三、联系现实,深化理解。

    四、拓展延伸,多元感悟。

    案例描述:

    从课题入手读懂故事

    我和同学们一起演唱《幸福拍手歌》,在歌声中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在热烈的气氛里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感到幸福时可以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学生顿时愕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这个问题能不能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请学生上黑板板书课题,读题。)

    接着我请同学们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纠正不当的读书姿势,留意学生的反映。)

    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张非:课文讲了三位青年找幸福的故事。

    林雁玲:我觉得张非说得太简单,本文讲三个年青人十年前为人们疏通了一口泉眼,砌起一口井,智慧女儿代表人们感谢他们并祝他们幸福,可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幸福,于是智慧女儿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十年后他们明白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第十课,本课属于阅读课文。

    内容分析:

    《幸福是什么》是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写的。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 10、 《蜡烛》教案范文优选(4篇)
    《蜡烛》教案(篇一)

    《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蜡烛的命运为线索,蜡烛的点燃和熄灭在伯诺德夫人、儿子、女儿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发生逆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中人物心理、行为和语言活动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为文章注入了活的灵魂。这篇文章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很多,教学点也很多,例如:用蜡烛藏情报,这种方法好不好?为什么用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和行为对突出人物品质和推进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如果三个人的方法一致结果会怎样?为什么最终杰奎琳的借口可以获得成功?这么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怎样统整在一起呢?

    一、辩一辩,了解故事背景。

    上课一开始,我就介绍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什么参加传递情报的工作,以及选择用蜡烛藏情报的原因。在初步了解整个故事的大背景之后,请同学们分别站在正反两方面辩论一下,论证这种用蜡烛藏情报的方法好还是不好,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举例、类比、推理等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好,因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有的认为不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败露,那时鸡飞蛋打,情报毁掉不要紧,连命都斛丢掉,风险太大。在辩论的基础上,老师顺势指出:正因为它有利也有弊,因此这种方法曾经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辩论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故事发生的小背景的过程,为后面理解课文打下了埋伏。

    二、划一划,理解故事情节

    。在学生通过辩论明白了整个故事的背景之后,让学生读课文,用找词语,划出表示蜡烛变化的句子,体会当时的紧急。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之后,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找、划、说,对故事情节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但是仅仅知道故事情节还不够,文中人物的形象还不够明晰,对文中中心的领悟还标交肤浅,这是还需要反复品读句子,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分析掌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

    三、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

    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的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加以说明。例如,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杰奎琳很会急中生智,在妈妈和哥哥的方法

    都失败后,想到了上楼睡觉的招数,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故意娇声说话,显得自己很胆小,怕黑,以此降低德国军官

  • 2023-03-18

  • 2022-12-24

  • 2022-07-09

  • 2019-11-11

  • 2022-04-07

  • 2023-01-07

  • 2022-11-23

  • 2022-04-21

  • 2023-03-05

  • 2019-09-28

  • 2022-11-22

  • 2022-12-28

  • 2022-12-23

  • 2023-02-03

  • 2023-04-09

  • 2023-02-06

  • 2022-11-29

  • 2023-01-09

  • 2023-05-31

  • 2023-01-12

  • 2022-11-28

  • 2022-12-19

  • 2023-04-03

  • 2019-10-20

  • 2022-07-21

  • 2022-04-09

  • 2022-04-01

  • 2022-04-05

  • 2022-12-11

  • 2023-02-18

  • 2019-10-20

  • 2022-10-17

  • 2022-04-05

  • 2021-09-08

  • 2022-06-25

  • 2022-10-17

  • 2022-11-28

  • 2022-07-02

  • 2022-12-11

  • 2022-04-03

生命教案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生命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生命教案、2024生命教案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