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 > 地图 >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2024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相关栏目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热门栏目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推荐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

(共 7360 篇)

  • 1、 范文合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汇总八篇

    读书真的是一件很辛苦又很快乐的事情。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读后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一篇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合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汇总八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篇一)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着。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篇二)

    我们需要思考吗?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我们怎样去思考?

    我们懂得思考吗?

    我们思考的不应该或者说不应该仅仅是李敏镐与金秀贤哪一个更花美男、苹果5s与4s相比软硬件优化升级了多少;我们思考的不应该仅仅是我们高考时还考不考听力、我们怎样去用感动中国的事迹为作文装点门面;不应该仅仅是今天那谁谁话里是不是瞧不起我在讥讽我、我明天要交的作业应该怎样应付过去。

    我想,我们更应该思考怎样去充实自己的内在,去践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思考中国不差人才不差技术偏偏差了一个中国创造;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高考考150分的英语、国外的高中不考1分的普通话;思考感动中国究竟让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每年举办这样一个不为收视不为盈利的活动;我

  • 2、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优质范文)

    书是一股清泉,沁人心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读后感是指看过某本书籍、某篇文章后自己受到的启发或者感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那么,读后感应该怎么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进行整理的“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优质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印象中,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是我买来看的第一本女性作者的著作。张爱玲和三毛的书倒是买过几本,是用来给几位女同事作生日礼物之用的。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本书,主要还是拜蒋方舟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从小到大,一直以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对文艺女青年情有独钟的。尤其是文艺范背后还伴着这样气质的脸庞。据说老蒋是深受文艺宅男的追捧的,不知道我是否也算一个?

    初次了解老蒋,多是从她过去几年的杂文开始。尤其喜欢那篇《回到乌镇》,文中那样的写作手法及叙述方式,一直都是我所喜爱的文字风格。

    蒋方舟年少成名,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共出版8部作品,奇怪的是,找遍广州各大书店,她的作品的任何足迹却难觅踪影。所以只能是她的博客里的文章对其进行了解。

    书中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过去5年时间在博客及报社等方式陆续发表过的文章,汇总筛选之后编辑出版。向读者展示她一部分对生活、学习、社会的观点和感受。绝大部分文章我都看过,此次仅是二度回味而已,不过仍有不一样的舒适快意。

    对于写作这件事,确实是需要讲究天分的,当然也来源于后天的大量阅读积累。毫无疑问,蒋方舟是属于二者兼备的才女。她丰富的词汇,合理的句式搭配,戏剧的表现手法,都在其作品里柔韧有余地展露无疑。她也是我现实中见到过的第一个作家,这对我自己意义重大。因为在没见之前,她给我的距离感太远,那无法企及的高度,甚至于只是一个幻影而已。在去年广州的南方国际文学周的活动上,我接连两天参加了她的两场讲座,有幸对她作了两次提问,并于结束后有过简短的交流。这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它让我明白了,看似望不到边的彼岸亦或是无法逾越的高度,只要我们自己心存梦想,并在前进的道路上付出持续的汗水,那么在现实的彼岸里,梦想并非是遥不可及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偶像,或者说更需要榜样,推荐《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推荐这一位文艺女青年,推荐蒋方舟。

  • 3、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一)

    一位89年的女孩子,文章可以写成什么样?蒋方舟在24岁出版了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着实令我眼前一亮没有稚一嫩也不会辛辣,每篇不仅充满了真诚光是真诚也许只能算真心告白,能欣赏的意中人还是太少还需要呕心沥血的锤炼。蒋方舟将自己的成长故事一点一点的剖开,把那些要么被忽略要么被遗忘的细节展现得淋一漓尽致。其实世界并不美好,到处充斥着过浓的鸡汤或者过激的毒一药,鲜有人可以在不打鸡血的情况下高兴地活着,或在不愤世嫉俗的情况下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我觉得作者有做到,这样出来的文字很令人敬佩。

    第一部分讲述被绑架的一代,讲述现代八零后的困境,九个故事都很令人唏嘘,但生命当中那些燃一烧青春却不如意的奋斗,不应该被埋没或者遗忘。第二部分讲文学届的一些事情,作者虚怀若谷地去敬仰前辈。虽然现状不好,但文明还是传承了很多东西,虽然很多会被遗忘,同时一个人所能背负的又太少但这并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

    如果说这两部分看起来还不错的话,第三部分的【审判童年】就实在太震撼了。每段故事都血淋淋的,又十分生动。我们成长的环境并不是家长们所说的实在太幸福了,那些人一性一的一陰一暗面是和一爱一一起走来,真正无私的一爱一实在太稀有,而且即使存在,也许只在某个人一生的某一个/些瞬间。看最多的,还是有多少一爱一就有多少恨。然而儿童既是大量一爱一的接受者,也是各种仇恨的被传染者。作者把自己的恐惧娓娓道来,令我也不禁想起一些封存的记忆,甚至有点浑身发凉。不得不说,作者成功了

    按照蒋方舟的说法,她已经写作17年想起michael jackson在1989年出的自传【太空步】,31岁就已经有25年的表演生涯了。所以这本书,并不是一个我们所谓的八零九零作品,而是由一个坚持写作17年,对人生充满思辨的作家所作,很值得一看。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二)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一精一选绝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一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

  • 4、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一)

    一位89年的女孩子,文章可以写成什么样?蒋方舟在24岁出版了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着实令我眼前一亮没有稚嫩也不会辛辣,每篇不仅充满了真诚光是真诚也许只能算真心告白,能欣赏的意中人还是太少还需要呕心沥血的锤炼。蒋方舟将自己的成长故事一点一点的剖开,把那些要么被忽略要么被遗忘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世界并不美好,到处充斥着过浓的鸡汤或者过激的毒药,鲜有人可以在不打鸡血的情况下高兴地活着,或在不愤世嫉俗的情况下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我觉得作者有做到,这样出来的文字2020很令人敬佩。

    第一部分讲述被绑架的一代,讲述现代八零后的困境,九个故事都很令人唏嘘,但生命当中那些燃烧青春却不如意的奋斗,不应该被埋没或者遗忘。第二部分讲文学届的一些事情,作者虚怀若谷地去敬仰前辈。虽然现状不好,但文明还是传承了很多东西,虽然很多会被遗忘,同时一个人所能背负的又太少但这并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

    如果说这两部分看起来还不错的话,第三部分的《审判童年》就实在太震撼了。每段故事都血淋淋的,又十分生动。我们成长的环境并不是家长们所说的实在太幸福了,那些人性的阴暗面是和爱一起走来,真正无私的爱实在太稀有,而且即使存在,也许只在某个人一生的某一个/些瞬间。看最多的,还是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恨。然而儿童既是大量爱的接受者,也是各种仇恨的被传染者。作者把自己的恐惧娓娓道来,令我也不禁想起一些封存的记忆,甚至有点浑身发凉。不得不说,作者成功了

    按照蒋方舟的说法,她已经写作17年想起michael jackson在1989年出的自传《太空步》,31岁就已经有25年的表演生涯了。所以这本书,并不是一个我们所谓的八零九零作品,而是由一个坚持写作17年,对人生充满思辨的作家所作,很值得一看。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二)

    不曾沧桑却也少年不再,选择《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来读,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想看看这位与我同龄的作者妙笔之下生出的究竟是怎样的花。

    作者蒋方舟在一期访谈节目中曾说:这本书的书名来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的《我承认我历经沧桑》,而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反思,并且勇敢的承认我们自身的幼稚和无知。所以在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附录,记录当时写那篇文章的场景,现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这篇文稿的反思。

    看完整本书,可能源于与主人公同龄的缘故,《

  • 5、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1000字

    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我们觉得很多都挺有道理。这么来说,我们变化不大。以人类的诞生来说,也不过是宇宙爆炸后的一瞬间,太短。

    上学时,听一个语文老师讲,现在的人啊,简直是令人发指。写个小说吧,叫《丰乳肥臀》,伤风败俗。自此以后,我看见莫言就绕着走。还有一次问一主持人是否读过韩寒,她笑笑说,为什么要读韩寒呢?我有更重要的书要读。

    多年过去后,莫言和韩寒我都读了一些,觉得挺好啊。才觉得这个语文老师和主持人是不负责任的。你们没读过,凭什么否定别人呢?这为语文老师要是知道莫言获诺奖,又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变化太快,过山车一样!那一套,早就过气了,又有了新的一套。最明显的是,网络。

    骑马舞疯狂了多久?土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人艰不拆,普大喜奔,高大上太多,太多。

    蒋方舟,1989年出生。年轻的令我害怕。7岁写作,2012年清华大学毕业,现为《新周刊》副主编。出版10部作品。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封面有这么一句话。这让我想起余杰,许知远等来。多年前,读过余杰的《香草山》,后来,在旧书店买过余杰的《火与冰 》《铁屋中的呐喊》《尴尬时代》《铁磨铁》等;觉得那些文章激情澎湃,青春热血,但实在也过于片面和粗糙。比较来说,蒋方舟虽然也反抗,但是,温和多了,也聪明多了。

    《天才的出走》写最后出家的柳智宇,附记引用了黑塞的《悉达多》中的一段话:世界并非是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以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写得多好!

    所以,我想:

    其实,反抗,是另外一种爱的方式,只是不要你死我活,不要非此即彼;

    其实,背叛,是另外一种融合的方式,只是不要镣铐与枷锁,不要把一时当永世!

    书中还有《中产阶级的孩子》小文和《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小金和小叶这些篇章,都是令我佩服的。

    凌晨3点,很多寝室还透出光来,他们还在学习,学习

    我残存的全部的内心世界,就是放在课桌左上角不锈钢杯子上贴的励志话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小城的街道一路尖利地喊,xxx,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这些场景

  • 6、 《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

    《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

    回想过去一年的教学,有看到学生取得进步的兴奋和喜悦,也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和无奈。为了让自己在教学方面获得更多的方法和经验,我在假期阅读了相关教育类读物,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如果我当老师》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封面和插图,语言朴实易懂,但是它的内容足以给我许多宝贵的教育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书我对叶老先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叶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众所周知。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我们却知之甚少。通过本书的阅读,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使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深层次的认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要创新教学方法,拒绝灌输式教学

    书中“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作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了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何谓“授业”:“业”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是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指导思想。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技能,教学过程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挥洒知识”的过程,但有些知识和灌输知识的过程有时确实是很枯燥的,所以,作为老师,除了自己要拥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掌握和擅长利用灵活恰当的教授方法,将枯燥化为灵动,将无趣化为吸引,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完全的吸收,掌握,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学习生活中加以利用,成为其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老先生认为“教育”一词,有一句话概括就是“养成好习惯”。怎样才算养成好习惯了呢?他认为能使才性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做人做事上获得积极的、有益的经验,并用以指导他的生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健全的公民。

    叶老还认为这种教育不是靠教师的指令来实现的。他认为要想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必须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养成学生的好习惯,而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中必然要有老师的示范作用在里面的。老师要做到凡是希望学生去实践的,老师一定要实践,凡是劝戒学生不要做的,老师自己一定不做。我们常要求学生不要随地吐痰为,要保持卫生。老师就首先要保持

  • 7、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

    为了让自己在教学方面获得更多的方法和经验,我刚放假就去书店挑选一些通俗易懂并且操作性强的教育类读物,最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假如我当老师》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封面和插图,但是它的内容足以给我许多宝贵的教育启示和建议。

    乍一看到这个书名时,我还以为叶圣陶从未当过老师,于是就想:一个从未做过教师的人又怎能在教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里面的内容充其量也就是一切冠冕堂皇的大话、套话。但是由于在很多教育杂志上都见到过叶圣陶这个名字,所以还是忍不住拿起书翻看起来。这一看我才知道,叶圣陶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

    他在本书中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对于人类的巨大影响以及作为一位教师应该从哪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教育。

    前面两个方面分别是“学校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和“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两点虽然是独立的两点,但其实是相通的。因为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一辈子受用。在这里,叶老先生主要强调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上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过去的教育漏洞。为什么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结果还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满意?答案就在这里。我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所传授的知识也只是在口头上进行强调。有时虽然说要检查但总不能坚持下来,以致于学生也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不管完成的怎么样老师都不会真正地较真。长此以往,我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出现了断层和没有尖子生的情况。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再想把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改正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考试就在眼前。所以在这个假期期间,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学期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本书里我也找到了答案: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叶老先生举了一个最通俗的教学生关门窗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轻轻地关上门窗,而不是“砰”的一声去惊扰别人。这个小事的教育不仅要反复更要坚持,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时总是轻轻的,这样才能算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生活中原本没有小事,正是因为我们轻视了它,它才成为了所谓的小事。之前每次都有学生作业不交或是在听写时抄袭,而同组的其他同

  • 8、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2000字

    我发现我的文字越来越不足以表达我的内心。我可以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东扯西扯拿到全班最高的分数,却在写把自己都感动了记叙文时达不到平均分。文字,尤其是握着笔写出来的文字,仿佛已经成了一个个公式。上次的几千字突然消失让我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但我依然决定再写一次。回顾那我有些想逃避,却不得不回忆的半年前。

    上周,贴吧上的一个帖子消失了。那是个这半年来我常常会去看的帖子,让我哭过,生气过,思考过的帖子。是一个学长帮忙向吧主申诉,我在回宿舍的路上打电话给他说谢谢。我从来没想过会有人为我做这样的事,可是他做到了。

    16岁,我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艰难岁月。或许欢送会的失败仅仅是一个起因,大家的责备远比我想象中严厉,那些指名道姓却没有具体事件的攻击让我愕然,还有一句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和你做朋友让某些东西碎的再也拼不起来。

    该怎么回忆那段日子呢。我曾经在最开始的时候难过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然后不管不顾地打电话给一个朋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会不停的抽噎,然后听着他在那边手足无措的安慰;我努力学着坚强,把自己训练的在看到那些攻击的时候无比淡定,觉得这不是我的错了我没什么好内疚的,却在别人说了一句我相信你的时候一下子被触动了最柔软的那跟神经;我开始不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怕自己胡思乱想也怕别人的目光,幸运的是,还有一些人那么不离不弃地陪在身边。

    高一的时候我看到自己很喜欢的学姐被攻击,我很愤然,然后是疑惑,为什她不出来解释。当同样的情况到了自己身上,我开始理解:与其在多说什么,不如保持沉默,否则不过是再给别人一个靶子。而理解你的人,是不会在乎这几句话的。

    我承认我的失败,以及给大家带来的失望。所以一开始我是内疚且自责的。而后来当事情变得越来越对人不对事,我反而淡然了。后来,越思考也变得越明白。当和有着同样经历的前辈在校内上用大段大段的悄悄话聊天的时候;当和亲爱的姐姐手牵着手在府南河边散步的时候;当我们在滑冰场里一圈一圈的滑忽略了周围喧嚣的时候,我一点点的理清了头绪。

    前辈说,经历了这件事,你会发现自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一个月之后我给他发信息,我说我懂了。我学着去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笑对那些觉得难以忍受的,远离那些无谓的,珍惜那些纯粹的。妈妈说,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少人非议的,尽管可能成绩不那么耀眼,但他是快乐的。我希望自己可以这样,谁在乎优秀与否,我只要可以清楚的做自己。

    就让一切停留在

  • 9、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

    篇一: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

    邻居对我说当教师真好,特别是幼儿园老师整天和孩子打交道,无忧无虑的。一年两个假,是啊!在一年最寒冷与最炎热的日子里,可以悠然地享受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是惬意!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高尚。近日读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老师》后惬意少了,惭愧多了。我觉着离先生要求的老师差之甚远。

    当教师首先是要博一爱一和耐心,叶先生在文中说,如果当老师,绝不将投到学校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情,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四十年代,与今天的社会环境不同,在今天特别是小学以上的高等学府以分数衡量学生老师的背景下,老师往往为学生几本作业大动肝火,甚至为零点几分焦急万分,一爱一聪明的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成绩差的邋遢学生可就没人一爱一了,所以当老师必须懂得一爱一所有的学生,宽容羸弱拙钝的学生,以情感动人,让学生知错、改过进步。其实幼儿园也是如此,老师往往特别喜欢那些聪明、能干、乖一巧的小朋友,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小朋友往往很头疼,各方面的压力迫使他们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其次,教师必须严于律已,时时做学生的表率。叶先生说做教师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简单一句话,所耗费的心血是无穷的。怎样才能养成习惯?老师要身一体力行,一进入学校,教师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学生关注、给学生以影响,学生不仅听你说教,更在看你的行为。言传不如身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你自己首先不做。特别是对于幼教来说更要身一体力行,严于律己。因为小朋友不能理解老师纯语言的说教,模仿又是幼儿的一大特点,不夸张的说,你的一言一行真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习惯。就如叶圣陶所描述的那样:要从最细微最贴近的事物做起,绝不马虎了事,例如门的开关,我要叫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知道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我希望从小就给小朋友建立良好的意志品质,从小事细微之处,慢慢培养他们各方面好的品质。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用自己的真心、一爱一心、耐心、智慧去对待每一个小朋友,时刻谨

  • 10、 如果我是老师作文

    通过作文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能力,通过写作我们能够发掘自己内心的动力源。接下来请大家听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讲述一下“如果我是老师作文”的内容。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

    如果我是老师作文【篇1】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如果我是一名老师,我不会给学生布置太多的作业,让他们在家里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阅读一些课外书。

    让学生那临近考试的紧张心情慢慢地放松下来。让他们不再厌烦学校,恰恰相反,让他们更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如果我是一名老师,我会常陪着学生们在操场上做游戏,让他们非常愿意开心。甚至在课堂上都有时候利用游戏来学习。这样他们在学习上就会增加一些乐趣。如果我是一名老师,我不会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愿意做,对自己又无利的事。这样只会让他们更讨厌学校。

    比如订校服、订书这类的事情。我会给他们保留一定的决定权利。如果我是一名老师,我会常常家访,问问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表现怎么样。也会跟他们说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怎么样,有没有闯祸等等。如果我是一名老师,我给学生看作业的时候,我不会看到写字不好看的就撕掉。因为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变得很弱。就算是学习好的同学,也会不学。我知道,老师这个职业是很辛苦的。因为我体会过。我做过一个小游戏,上面所有的东西都跟真的一样,我在上面当过老师,那个班的学生真的好难管。

    不过,我们要想当老师,就得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迈步走在这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吧!

    如果我是老师作文【篇2】

    如果我是老师,我会认真工作,把祖国的花果培育得更加鲜艳美丽。如果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会给同学们讲许多有趣的故事、传说,给他们讲解许多相关历史知识,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增长见识。

    在学习新课文前,我要让同学们先朗读,提出疑难问题,让他们自己分析,也可以分成小组相互讨论,当然我会适当的给他们以启示。我会尽我的全力,让我的学生读懂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在课后,我会采取点拨方式,让他们回答所学知识,以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我还会利用一些时间,和他们做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放松身心,以便更好的学习。

    如果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我会多做一些教学用具,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在课堂中,我会采用点名方式让同学们在黑板上做练习题,以帮助所有的同学尽快的掌握新知识。

    如果我是一名自然老师,我会全力以赴,采用各种实验给大家讲解知识,让我的学生像走进了大自然一样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1-01

  • 2021-07-28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09-25

  • 2019-10-11

  • 2022-12-08

  • 2019-10-16

  • 2019-11-16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1-12

  • 2019-10-24

  • 2019-09-21

  • 2022-12-18

  • 2019-11-12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1

  • 2021-08-10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10-19

  • 2023-05-11

  • 2021-05-06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0-19

  • 2021-06-15

  • 2021-10-07

  • 2022-04-08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2024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