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夜行者读后感 > 地图 > 夜行者读后感,2024夜行者读后感
夜行者读后感相关栏目
夜行者读后感热门栏目
夜行者读后感推荐
夜行者读后感

(共 5164 篇)

  • 1、 夜行者观后感800字

    《夜行者》观后感 希望自己的形象能表现角色心理与身体上的饥饿感,杰克吉伦哈尔为自己瘦削的面容解释道。确实,片中的吸血鬼离不开他的20磅。 美国的资本主义创造了美国梦的机会,也让美国国旗上的红变得更加鲜艳。 《夜行者》从头至尾充斥着美国的资本主义特征,更弥漫着人性中嗜血的欲望气息。 卢布鲁姆,一个社会的底层人物,但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对任何事情保持敏锐,因为机会总是稍纵即逝,而敏锐让他把握住了机会,发现了电视媒体背后的商机,快速的学习能力让他在短时间内便上道了,无师自通可能是对于他而言最好的形容词。 而当第一次通过鲜血获取到利益的时候,他明白任何事物都不如这货币来的实在。于是卢过上了昼伏夜出的吸血生活,他自导自演出一个个头条新闻,也自导自演出自己的人生。 【血腥、刺激、危险!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刀口舔血才是传媒的本质。】 网上的一篇亮评说到刀口舔血才是媒体的本质,其意实在太过狭窄,如若电影只是为了揭露媒体的本质,它无疑是失败的。 片中的卢站在美国灯红酒绿的夜景背景前,五颜六色无形地衬出他的轮廓,这只昼伏夜出的吸血鬼知道当灯光熄灭,这片黑暗下,藏有多少不被人发现的利益。 导演没有用演员的表演去表现一个故事,他用一个鲜血淋漓的故事讲述一个人,一个现象,一个社会。 每每自己绞尽脑汁仍无法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时,再看到这部电影时,也就理解为何人家可以成功了。 当你看过这部电影,仔细思虑一番,不难发现片中三人:卢、里克、尼娜之间微的关系。 可能很多人对我所说的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资本主义一头雾水,那么这三个人的关系让人很好的理解于此:卢在发展自己的新闻事业之初便明白一个砖头盖不成一座房的中国传统道理,就雇佣了里克,作为他的助理,简而言之就是他的打工仔。 而如此一来两人的雇佣关系便使他们产生对立,而利益至上的资产阶级自然忘不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榨。 这个刚刚高中毕业,居无定所的学生里克也不断地表示自己的不满,直至影片高潮,触碰到卢的底线,那也只能付出血的代价。古往今来,所有革命失败的无产阶级的下场只有一个。 而卢在尼娜面前也只是她的一个雇佣者而已,但不同的是卢通过自己的敏锐与能力提高自己对于资本家的价值,从而获得了谈判的资本。 至于里克显然没有清楚的认识的自己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跟随卢学会了谈判的能力,但他不明白
  • 2、 《夜行者》观后感800字

    《夜行者》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一个偷井盖铁丝网为生的小混混,找不到工作,偶然机会看到抢新闻现场拍摄这事儿不错,就靠小偷小摸置办了设备开始营生。开始无从下手,但一次拍出好片子后,受到电台女制作人的青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致富换车、雇佣马仔、害死同行并藉由女制作人的弱点加以威胁。一次先于警察到现场的拍摄,使他拍到杀人现场和凶手,在造成巨大的媒体成功后,他已踏入了当初看不上他的电台内部,然而他却不能停手,并丧心病狂地继续制造了警匪火拼让自己拍摄得利。 即使看影评也有不同人对这部电影产生不同理解,有人说是一部成功学电影,有人说是讽刺媒体的电影,也有人说是竞争社会造就人的冷漠。在我看来,这是一部讲述人,如何武装自己信念的电影。 主演从一开始应聘就是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比如我的座右铭是什么,我有什么样的能力;他面试的马仔是一眼看上就是个混子,却让人说过的职业经验和从每段经验都学到了什么;不给人工钱却说是internship;只有一个人和一架摄影机,却不断说自己是经营着最成功的拍摄企业;告诉女制作人各种mba中教授的鸡汤,比如为什么干和怎么干一样重要,说自己感兴趣又擅长的就是现在的影视工作。 这些是真的,我指他说出的话是自己相信的,无形中他要戴上这样的面具才能保持每次面对各种压力和嘲讽都还能保持最放松的笑容。 这样的一个社会角色,一般来说都是猥琐、冲动易怒、缺少教育的。但主人公却不是,说着非常商业的措辞带着很好的微笑,几乎没有脏字。他总在重复自己是个quick learner,事实也证明他是个聪明人,善于反复的琢磨总结和思考。然而成功往往是坚持一下以后的事,促使他做下的不是一般电影中所谓亲人临终的嘱托,不是女友离的报复,而是对所有学到信条的催眠似地相信,否则很难想象,在害死那么多人的时候还面带从容的微笑,在害死威胁自己的马仔时能稳稳地端柱摄像机。整部影片你看不到他的挣扎,也没有刻意把他描写得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因为他就只有一面,就是信念带给他的面具。 为什么要看黑色的电影。黑色电影的好处是,观众如我可以分分秒秒都在思考电影里的事情会变得多坏,里面的人能爆出什么样的想法,高压下人会做出什么等等,原来有个鸡汤叫一眼看穿事情的本质缘于自己对阴暗的理解,也因此真实性和反思是评价电影手法以外最应关注的事;看到欢乐的桥段,就像读到happy ending人就会变傻不会往下想。至于片子是不是血
  • 3、 《午夜行者》观后感350字

    《午夜行者》观后感 从阿富汗逃难道欧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导演hassan fazili在这趟行程的一开始决定用手机记录,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带着电影人的视角在看待生活,无论看到的是苦难还是希望,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拍摄电影这件事从某种程度上也让他们艰难的路途变得有所寄托。 导演的镜头呈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的矛盾,欧洲国家和难民之间的矛盾,导演没有带价值观去评判,只是用镜头呈现,这是纪录片应该有的态度。 在前30分钟,我一度失望,因为电影和我期望看到的炮火、灾难、死亡大不相同。这三年逃难的路途,其实有两年的时间是在难民营的等待。导演说这是穿越地狱的旅行,但相比那些在炮火纷飞的地方随时丧命的人来说(比如伊朗电影《乌龟也会飞》),他们所经历的恐怕还远称不上地狱。 看到最后,我开始理解导演要表达的主题:三年多的时间里这一家人经历了被塔吉克斯坦政府驱逐,申请政治避难被驳回,被走私者诈骗,被保加利亚的黑社会殴打,他们穿越丛林,席地而睡,他们担惊受怕,没有尽头,但是fazili的镜头下我们看到的和记住的是小女儿的笑脸,大女儿的舞蹈,她们看到雪花和烟花时候的兴奋大女儿娜吉丝说,我喜欢保加利亚这个地方,直到我差点被人打。换句话说,只要不被人打,生活就是挺好的。对孩子们来说,生活很简单,快乐也很简单。只要活着,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在塞尔维亚的难民营,他们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并假想他们已经到达了欧洲某国的一个公园里。 故事的结尾,生活最终如愿以偿。
  • 4、 读田鑫的《夜行者》有感--黑夜旅途
    读田鑫的《夜行者》有感--黑夜旅途 致远中学高二(12)班苗政 作者为我们描述了深夜回家时,路上的所见所闻。他总是“遇到”那个拾荒人,以及各种醉酒状,夜市的喧嚣……他把这些人称为“夜行者”。 其实,他忽略了一个人——自己。生活在城市中,我们感受到繁华,也体会到了孤独。漆黑是夜过去的属性。时至今日,电力展现出它的魔力。它转化为光和热,代替了太阳,使人们不分昼夜,消耗着自己的体力。 夜行者,感到身心疲惫,他们感到孤独、失落。他们在路上,是看不到太阳的旅程。夜,不同于白天,大部分人虽已安然睡去,但仍有人“夜以继日”。周围变得安静,没有汽车鸣笛的干扰,人内心的压抑得到释放。 所以作者看到醉酒男子把满腔抱负对电线杆倾吐;夜中的牵手情侣旁若无人;市场小贩悠闲自在。 然而这并不是我们的夜。我们的夜是孤独的,我们的夜还是压抑的。我们想在夜途中卸下伪装,相对白天的尔虞我诈说再见。而事实上我们一言不发,我们表情严肃,我们依旧内心孤独,我们对别人感到警惕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归属何处。 城市是一家庞大的机器,我们只是组成它的一份细小部件。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当然有讨饭的残疾人会在长椅上露宿,也有奢靡的富人在ktv里狂欢。人们应该互相帮助,但我不认为开豪车的人会捎一个拾荒者回家,拾荒者也不会搭理这些高高在上的有钱人。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属于对方的生活。 生命需要被关注,需要自己的归属。真正的放松,也许是你看到那个熟悉的乞丐,或是那只对你恋恋不舍的野猫。“在这个城市,我有许多把钥匙,虽然每一把都能打开不同的大门,但是,只有一把真正属于我,那是我二手自行车的钥匙。” 残疾人,老人,困难职工,是我们应当帮助的对象。我们这样普普通通,不名一钱的普通人,在关注他人的同时,也想得到别人的关心。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我们也曾失落过,又有多少失意的人在晚归途中默默流泪! 但在其中也对人生有所感悟。擦干眼泪,回味今天,顺便想想明天。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讨饭的残疾人。他每次总是在相同的地方向作者要一块钱,每次都会被作者以相同的理由拒绝,“等我挣到一块钱了再给你”。而这时候,残疾人不纠缠,也不闹,只说句“那你早点下班啊”然后,就颤颤巍巍的去了刚停下的轿车旁,那里或许会有人给他一块钱。
  • 5、 天行者读后感

    篇一: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为什么是天行者?什么人是天行者?什么人配得上称为天行者?

    这几天读完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我被书里的一群人牵绊住了,梦里都是他们的身影。书中说,和他们在一起呆一段时间就会中毒,我信!

    这本书描写了界岭小学的几位民办老师艰难曲折的转正过程。为了孩子们,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到头来,他们依然贫穷,依然痛苦,依然在替天行道。他们背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安一抚一着全国所有乡村儿童痛苦的灵魂,让他们识了字,认识了国旗,学会了做人,懂得了一爱一。

    写到这儿,我想起我们上小学时候的一位张老师,他也是一位民办教师,由于收入菲薄,看到村里很多人都盖起了新房,要强的他也不甘人后。于是他白天上课,晚上熬夜做木工活,苦苦打熬了三年,一座漂亮的平房终于拔地而起。大家赶去祝贺,他也觉得自己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仅仅住了半年,张老师就去世了,村里人都知道他是累死的。盖棺之前,他一爱一人趴在棺材上不让盖,哭完之后她将张老师的手表调在了6:00上,她说:你每天早上上课,都是6:00起床,到时候别迟到了。一村人全哭了。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走出了小村庄,走向了全国各地;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的经济才日新月异,而犯罪率并没有与日俱增;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才由愚昧走向文明,弱小走向强大,贫穷走向富有。。。。。。

    感谢这些天行者,向他们致敬!

    篇二:天行者读后感

    我带着异常沉重的心情读完了刘醒龙的《天行者》,可是沉重的心情却一直无法轻松下来。

    《天行者》以三个在一个名叫界岭的偏僻山村的民办教师为主线,讲述了民办教师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为了广大贫困农民的孩子能够早日走出贫困,早日摆脱无知,早日融入现代社会而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界岭是一个偏远、落后、贫困的地方。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

    民办教师就是那些农村中受到教育程度较高些的、愿意为当地农村中的孩子摆脱文盲、愚昧状态而甘于奉献的、而被选拔到当地学校中任课的那批人员。小说中的几个民办教师,完全不同于公办教师,他们与公办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有着天壤之

  • 6、 《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是刘醒龙的长篇著作,作品主要围绕转正这个主线来讲一群民办教师,或者说是乡村知识分子的命运。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有一个我非常欣赏的人物_叶碧秋。

    她是老村长的外孙女,母亲是一个只知道读书的傻子,对知识的渴望与世世代代累积的恩德在叶碧秋的人生中得到了回报。

    一个纯真聪慧的女孩迫于窘迫的家庭条件只能放弃学业到城市里为别人家带孩子,都说能干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像样,叶碧秋在工作上的精明能干让局长家对她十分满意,局长给了她第二次进入校园的机会,给她报了夜校,让她参加自主考试,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她就努力地学习,最终不负众望地成为了界岭的第一名大学生。后来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她回归到那个给予她启蒙教育的学校。面对前程,她更加拥有良心的驱动,虽然在最后没有明确地告知读者她与张英才的结果,但是我的解读中他们俩是在一起了。两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抛开他们之前短暂的师生关系,他们的结合是时事所造。

    在现代社会,哪个父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远离家门,小小年纪在外吃苦受累、寄人篱下、不得自已,并且还不知归期,这是怎样的决绝啊,也是可见是多么地困难了。出门在外遇到好人也就罢了,谁又能给命运中的好歹给个定数呢?谁又会把孩子放心推入这样的社会?

    叶碧秋无论从孝、德、忠哪一方面来讲都做得十分优秀。母亲是个傻子,年弱的肩膀要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她没有埋怨、没有懊恼而是乖乖服从,倒还安慰大家不要担心,这是她的孝。几年后,当她学成归来,所有人都惊讶了。他们都是为了孩子们为了教育留下的指导者,没有私利之心,其实这样说也不对,他们也是按照自己的心灵指示在做事,他们的选择让他们觉得心安、快乐,这不仅是叶碧秋的德,也体现出那个时代能够以民办教师的身份把偏僻山区的教育事业坚持到底的那群可爱的人儿的德。当张英才老师转为公办教师,其他老师闹情绪时,叶碧秋作为年长的学姐担任了老师的工作,真的是有十足的老师的派头,再联想到她学成归来,才明白这是一个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的纯朴女孩,外在因素的千变万化都掩盖不了她对这片土地的忠诚。

    我一直都认为中国女性身上的光环是一般人难及的,坚韧、淳朴、有信仰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渐渐摒弃了旧时期的落后与不足,理性与感性正在中国女性群体中得到完美的诠释。

  • 7、 行者无疆读后感

    行者无疆读后感(一)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并不宽敞的石头路。第一次看到时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和我读不懂的深沉。

    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知道,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遍了九十六个城市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他让我做了思者,行者无疆,思者亦无疆。我骨子里的懒散令我懒得长途跋涉,可我有一颗爱旅行的心,我向往着欧洲,却被签证和飞机票阻隔,于是我发现了行者无疆。

    书中北极圈的旅程是艰难的,然而北极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闯北极,艰难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因为看过太多北极圈的介绍,在所有对北极圈的描写中,唯一让我惊叹的是,在圣诞夜的北极圈,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看来中国人是无处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极圈这样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温暖得可以抵御北极的寒风吧。

    合上书,却没有合拢我的思绪。作者走了几万里的路,当然不止是为了写这本书,更不会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单纯地了解他乡文化。看完整本书,我脑中似乎留下了什么。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但有时欧洲迟到的文明却值得我们仰望。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看了行者无疆我觉得:行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行者无疆,学者无疆,思者无疆!

    行者无疆读后感(二)

    喜欢余秋雨先生的书,他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的传递。他带给了我们一场世界各国的文化盛宴。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那段被风沙掩埋的历史。历史是过去了,但历史应该也值得被我们铭记。不管那段历史是屈辱还是辉煌,它都已过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训,正确的大步向前。文化不是空洞的华丽的辞藻,不是富丽堂皇的建筑,是那种真正能触动心灵的事物。《行者无疆》这本书,每一篇游记篇幅不长,却总能给人以回味,咀嚼的空间。每一方异乡土地似乎在作者笔下都包含着深邃的文化气息,授人以探索的启迪。这便是脱俗于一般游记散文的轻描淡写,抑或走马观花式的长篇累牍。因而在回味中夹带着思索,在思索中让人明智。

    捧起一本记叙了漫漫行程的游记,便仿佛打开了一扇引领我们通向新奇的大千世界的窗户。世界之大,我们无法想象,

  • 8、 逆行者读后感

    何为读后感?就是指阅读后自己对其的感悟和想法罢了。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心中常有波澜。写读后感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新鲜感受,提出有新意的见解。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逆行者读后感”,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逆行者读后感(篇1)

    xx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注定让人难以遗忘,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肺炎的重灾区是武汉,多少人想逃离这个肺炎之地,而有这么一群人放弃休假时间,放弃与亲人团聚时刻,毅然决然的踏上离乡之旅,与别人背道而行,来到疫情的最前线,他们不为功名利禄,不计生死,不畏辛劳,只为心中的那一份责任与担当,为我们守卫着一方净土。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年三十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但医务人员、官兵等很多逆行者坐上离乡的车,他们有的还来不及跟家里人告别,甚至有的都没见家里人一面踏上抗“疫”征程,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背影是坚毅,是无悔,是抗“疫”胜利的信念!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先生,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后,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安全的志,始终未变。他的出现安抚了很多人的心。

    除了钟南山先生还有很多医护人员,为了方便穿戴防护服,她们剪下了长头发;重症隔离病房的护士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最小的刚满20岁,即使因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出了一身汗,闷到不行,累到低血糖,也要坚持为患者治疗;即使他们明白自己可能会被传染,也要用尽自己全力为患者治疗,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病毒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看到这些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口罩的护士们走出隔离病房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脸上被勒出的一道道印痕,手上的一道道疤痕,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心疼!

    平安中的我们,与逆行在前线的他们,虽然我们在不同处,但我们的心要团结一致,我们在远方,尽自己所能,可以为他们做到的,尽量去做到,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微薄之力!

    逆行者读后感(篇2)

    猝不及防,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感染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长着,这让人们不禁惶恐不断。几乎每一座城市都被限行,每一个小区都被限行。然而,在这种危机时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穿着大白褂,戴着医

  • 9、 《锦衣夜行》读后感

    《求魔》读后感(一)

    一部《求魔》小说看完了,但是心情很沉重,虽然只是部小说,但是心里对书里角色苏铭与作者只有默默的敬佩,我很懒更不会无聊去写文章,但是看完心里无法平静,人生若只初相见,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我看这小说是无意听歌《幻世》这首歌曲前几句的独白与那种意境默默感动了我,我的一生,早被仙族安排。生生世世,失去阿公,失去族人,失去恋人,失去乌山的每一寸草木。到最后,只想找到回家的方向,却发现原来都是假的!我发誓,此生血染仙苍! 无数次的轮回,失去的自我,不甘愿被人摆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执着,人活着不就是为求个真相吗?可那为什么那么累!

    求魔,苦陷轮回生生世,明知假来宁当真。求魔讲的是坚持本心明撞南墙不回头的执;一是众生皆醉我独醒的傲然与孤寂,一是众生皆醉我亦不醒的挣扎与彷徨。我被书中角色苏铭的那种执震撼,从小长大的蛮族乌山部,亲人,恋人,当他发现他不是他时,一切都是假象时,一切都是摆弄他的命运时,他不甘心带着执冲破脑笼时,当他发现他是他时,他却发现这个世界却是一个个的骗局,他带着看清这个世界求真的疯狂去努力去奋斗。他遇到了真情,友情,亲情,千年等待的爱情,当下定决心用生命去守护时,又被命运捉弄了,何为真?何为假?有你的地方就是真,有你的记忆就是真,有你的世界,就是真只要有你,就是真。宁为你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你。你,就是唯一,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只为你掌缘生灭,求仙如何?求神如何?求魔,又如何?所有的执着,所有的信仰,只,为你!(初相见时的美好的记忆)。何为道?求什么是道?在苏铭所坚持的道就人最基本的感情,亲情、爱情、友情,他不舍得,哪怕失去所有他也要找回来,这就是灭生老人和他对道时说的你的路走下去,最终整个苍穹,消失的只有你!

    一、生命

    1、 求魔之中,耳根对生命有了特别的解释,生命生来就是残缺的,唯一完美的,是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中的生命又是相生相克的,我可以是你的天敌,但我也可以让你进化的更完美,修炼,其实就是补缺,颇有中医里缺啥补啥的韵味,其实说白了,就是进化,从一个有残缺的生命体进化成一个完美的生命体,这或许,不止是对修炼的解释,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描述吧?

    2、生命无对错,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狼吃羊,羊吃草,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为了活下去。求魔,是我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文中没有正义邪恶之分,没有对错之分的小说。求魔之中

  • 10、 《行者无疆》读后感

    《行者无疆》读后感

    思者无疆——读《行者无疆》有感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并不宽敞的石头路。第一次看到时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知道,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遍了九十六个城市。我没有感叹他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去闯北极,也没有感叹他竟可以独立走完如此漫漫长路,让我惊叹的是,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他用“行者无疆”给书命名,却让读者做了思者,行者无疆,思者亦无疆。 转眼到了南欧的威尼斯,一个身在现代而无车马的喧闹水城,一个着实让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已一百多次被海水淹城让这座古老的小城显得风烛残年,岌岌可危。归纳起来,觉得威尼斯出色而又孱弱。好心人总是帮助弱者,可按照人的正常思维,总是把出色者列入强者之列。于是威尼斯身上产生了矛盾之美。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处在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呢?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人生才称之为人生。 中欧的奥地利虽然也有深远的文化,却不像南欧的意大利那样颓墙残柱,而是处处都被收拾的齐整光鲜。有人评论说,这是没有文化的做法。其实又何必让所有的建筑都沉浸在历史里呢。看看今天有着“天堂”美称的杭州,除了保留一些极具历史意义的古迹外,到处都体现出新世纪,不一样的天堂美。我喜欢眼前的杭州,也喜欢书中的奥地利,喜欢两者共有的古今共存之美。 西欧的巴黎是我意识中最熟悉的城市,作者笔下的巴黎和我想象的一样高傲,气宇轩昂而且神采奕奕。作者在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财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审美气氛的聚合``````的确,柔情万种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让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自在,而巴黎人此文来源于网络巴黎的程度也让作者惊讶。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北京申奥成功时,北京人的狂欢或许也会让巴黎人惊讶。喜欢自己的城市,就像喜欢自己一样,没有错! 北欧的冰岛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国家,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孤傲,冷漠,与世隔绝。而且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冰山下是有火种的,那儿的火焰最耀眼。作者把冰岛形容成恬然隐者,而冰岛人对自己国家的描述似乎也透露出隐者的恬淡。其实,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
  • 2019-10-24

  • 2023-01-12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1-08-18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2-04-11

  • 2022-03-05

  • 2019-09-26

  • 2023-01-12

  • 2019-09-27

  • 2022-01-17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3-02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11-16

  • 2022-01-15

  • 2019-09-23

  • 2019-10-12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0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夜行者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夜行者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夜行者读后感、2024夜行者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