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秋瑾读后感 > 地图 > 秋瑾读后感,2024秋瑾读后感
秋瑾读后感

(共 8938 篇)

  • 1、 秋瑾读后感700字通用

    在阅读书籍后,我们都会产生许多自己的见解。读完作品之后,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要先读懂原文,才能保证读后感能贴合原文的基本内容。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写作作品的读后感?经过收集并整理,我们为你呈上秋瑾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秋瑾读后感【篇1】

    下午在网上看了邱礼涛导演的一部电影《竞雄女侠秋瑾》,秋瑾由著名青年电影演员黄奕扮演。

    我不评价这部电影拍摄的如何,但电影中传奇人物秋瑾的一生让我感动。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她决心一定要胜过男人我要让男人屈服.要做出男人也做不到的事情,于是改名秋瑾,号竞雄。关于秋瑾,我最早是在中学课本里知道她的事迹,今年,又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她的事迹再一次引起我的关注。

    这部电影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而作,它再现了秋瑾远赴于日本留学、学习先进思想,倡导男女平等的故事情节,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动荡残酷,以及推动历史的那些伟大灵魂能给我们的触动。

    看完电影,我又上网查阅浏览了秋瑾的一些信息,知道她不仅是一位早期的女革命家,也是一位充满豪气的女诗人,她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诗句体表了她的个性,她的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表达了她革命的决心。

    如今秋瑾就义已经一百多年,世事沧桑,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秋瑾的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意义。她那种忧民忧国,为了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用鲜血来唤醒民众,就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她作为一个弱女子,敢于如此冲破思想牢笼,打碎封建精神枷锁,去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主张共和,坚持男女平等。这种敢于把自己从旧思想、旧习惯中解脱出来,是一种大胆革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她面对腐朽没落的社会,满腔热血,一身正气。为求得社会正义而奔走呼号,直至从容就义。她的女侠气概,就是正义的化身。今天的新一代,就应学习秋瑾身上的那种大无畏精神,弘扬社会正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继续拼搏。

    秋瑾读后感【篇2】

    我今天观看了《竞雄女侠秋瑾》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本片讲述了从秋瑾的小时候到秋瑾就义的故事,可以从影片中看出身边人对她的影响,他父亲的声明大义造就了她以后的博学多识和开放的思想;郎中夫人不仅通过交际来带动本已嫁人的秋瑾的对革命的深切渴望,而且资助她出国留学和办女刊;徐先生丰富了她的革命知识,并邀请

  • 2、 《鉴湖女侠秋瑾》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的好书,书中的每一位英雄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像,其中一篇鉴湖女侠秋瑾的故事,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中的秋瑾,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呼吁男女平等,提倡妇女解放,她也是为追求民主共和而牺牲的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秋瑾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官宦家庭,她从小性格豪爽,18岁时随舅舅习武练功,由于刻苦用功,所以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她突破家庭束缚,前往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她开始将自己的命运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伟大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登台演讲慷慨激昂,激励着每一位观众,使他们感动万分,热血沸腾。不久,她就回国参加了光复会,积极投入到反抗清政府的斗争中作文。

    不久,由于叛徒出卖,秋瑾被捕入狱,敌人严刑拷打,她都宁死不屈,当敌人把秋瑾押上刑场时,她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不朽诗篇,表达了她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同胞的深深眷恋,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无限喜爱。虽然秋瑾牺牲了,但她敢于拼搏的勇气和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继续奋勇向前!

    读过这篇故事,我心情感慨万千。我十分钦佩秋瑾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抛头颅,洒热血,始终不渝地追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正是由千万个像秋瑾一样的革命志士的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更加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明天!

  • 3、 秋瑾《满江红》读后感(700字)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0秋瑾《满江红》读后感(700字)》,希望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瑾《满江红》读后感【篇1】

    这首词主要讲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他在写作?《满江红》词时,正是中原地区遭受女真奴隶主贵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的岁月。岳飞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他一生征战,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学严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到一个高度,故?《满江红》一词,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绝唱和岳飞本人的高风亮节一起在中国神州大地传颂。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显示了岳飞的报国豪情,慷慨激昂,英雄气色横溢。但这样爱国的忠臣却遭小人秦桧的暗害,我对这样的小人真是恨之入骨。

    不由让我想起练习中的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看着这群小人跪在岳飞的遗像前,真让人好不解恨。

    让英雄名垂青史,让小人永留骂名,给世人以警醒。

    秋瑾《满江红》读后感【篇2】

    令我感动的诗有很多,但最感动的就是岳飞写的《满江红》。

    提起岳飞想到的便是精忠报国了,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金将兀术率金军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兀术继续南侵,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一年过去了,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

  • 4、 英雄女侠秋瑾观后感

    英雄女侠秋瑾观后感

    星期六下午我和我的朋友刘光起一起去文体中心看电影《竞雄女侠秋瑾》,在那里还碰到了我们班很多同学。

    电影讲述的是革命家秋瑾的故事,秋瑾小时候不让母亲为她缠足,长大了跟着师傅学武艺、骑马,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后来她参加了革命。

    印象深刻的镜头是:一个人慌忙跑进一个有很多人的院子里说:不好了,一些官兵要来抓捕秋先生了!秋瑾不慌不忙地说:不行,这是师傅交给我的寺院,我要拼死保护它!有胆量的留下,怕死的就走吧!同伴说:我们不走,我们不会丢下秋先生您的!于是秋瑾让他们埋伏在屋顶上,同时把门紧紧关住。

    不一会,大约有一百多名官兵手持武器来到了寺院门口,为首的太尉说:秋瑾,快出来!不然我们就撞门了!可是门内没有回应。官兵们便用很粗的木头撞开了门,一齐冲了进去,一些官兵被秋瑾的部下用阻击枪射杀而死了。那太尉不慌不忙地掏出手枪用尸体做掩护冲进去杀死了两个射手,于是官兵们就一齐冲了进去,双方展开了激烈地战斗。秋瑾在焚烧重要文件时被一名将军发现,两人手持长刀搏斗了起来,因为秋瑾的人太少,大多数都被杀死了,那些官兵一齐冲进来将秋瑾逼至墙角,活捉了秋瑾。

    秋瑾被带到大堂上逼供,用了夹手指等酷刑,最后被投入大狱,可是秋瑾宁死不屈。最后官兵们没有办法,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残酷地砍了秋瑾的头。秋瑾幸存的部下痛苦地埋葬了秋瑾。

    后来,知道革命秘密的丈夫也被坏人被毒死,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和秋瑾葬在一起。

    电影结束后,我们都被秋瑾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也要像秋瑾那样勇敢、有正义感!

  • 5、 观《竞雄女侠——秋瑾》有感

    《竞雄女侠秋瑾》观后感

    下午在网上看了邱礼涛导演的一部电影《竞雄女侠秋瑾》,秋瑾由著名青年电影演员黄奕扮演。

    我不评价这部电影拍摄的如何,但电影中传奇人物秋瑾的一生让我感动。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她决心一定要胜过男人我要让男人屈服.要做出男人也做不到的事情,于是改名秋瑾,号竞雄。关于秋瑾,我最早是在中学课本里知道她的事迹,今年,又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她的事迹再一次引起我的关注。

    这部电影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而作,它再现了秋瑾远赴于日本留学、学习先进思想,倡导男女平等的故事情节,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动荡残酷,以及推动历史的那些伟大灵魂能给我们的触动。

    看完电影,我又上网查阅浏览了秋瑾的一些信息,知道她不仅是一位早期的女革命家,也是一位充满豪气的女诗人,她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诗句体表了她的个性,她的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表达了她革命的决心。

    如今秋瑾就义已经一百多年,世事沧桑,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秋瑾的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意义。她那种忧民忧国,为了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用鲜血来唤醒民众,就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她作为一个弱女子,敢于如此冲破思想牢笼,打碎封建精神枷锁,去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主张共和,坚持男女平等。这种敢于把自己从旧思想、旧习惯中解脱出来,是一种大胆革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她面对腐朽没落的社会,满腔热血,一身正气。为求得社会正义而奔走呼号,直至从容就义。她的女侠气概,就是正义的化身。今天的新一代,就应学习秋瑾身上的那种大无畏精神,弘扬社会正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继续拼搏。

  • 6、 《竞雄女侠秋瑾》观后感800字

    银屏闪烁,一个女子传奇一生,曲终人散,消失在古轩亭口的尽头……。幕布上,画面一个个闪过,像历史的脚步一步步走过,留下一条够长的足迹,来证明它曾经的确存在过。

    《竞雄女侠秋瑾》是一部好片子,人性的光辉在电影中一直闪烁。电影中,秋瑾英气十足,集豪气、侠气、义气、文气于一身,这样的女子,胸中不平之气深深郁结,本就不是养在深宅大院,相夫教子的凡尘女子。秋瑾幼时,常不平于男人所做的事情,女人却不能做,男儿可以识文断字,闻鸡起舞,女人偏要“无才便是德”,还要缠足,学针织。所幸其父秋寿南通情达理,秋瑾小时,不仅可以和哥哥一起入私塾念诗学文,还可以跟着表哥骑马习武。长大成人后,嫁于乡绅王廷钧,在深闺中常感怀,山河破碎,失地难收,国将不国,写了许多绝佳诗文。后来与夫家决裂,远赴日本学习。这时的秋瑾最想做的就是提倡男女平等,并且希望能像梁红玉、花木兰那样,巾帼不让须眉,征战沙场,收回山河。

    后来,在日本结识了陶成章、徐锡麟、孙中山、黄兴等人,使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光复会,以“驱逐鞑虏,光复汉族,恢复中华”为己任,成为革命党,并策划起义,想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自由民主,男女平等”的新中华,但是,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捕,秋瑾被抓,于1907年7月间就义于轩亭口。

    秋瑾临死前,只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句,是对时局如故的伤感,对起义失败的遗憾,还是对国人麻木不仁的悲悯?不得而知。秋瑾的同乡,鲁迅先生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秋瑾的最好写照,无论伤感也好,遗憾也好,悲悯也好……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看这些为革命流血牺牲,以死明志的先烈们的豪言壮行,仍眼酣耳热。正是他们,敲响了警钟,惊醒了睡狮,在一代代人的抗争中,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

  • 7、 今天我看了《竞雄侠女秋瑾》。 (500字)

    今天我看了《竞雄侠女秋瑾》。圆明园外的石狮子上笼罩着的硝烟就意味着国家的亡期快要到了。正是这时站出来了一位为了革命而牺牲的英雄秋瑾。

    而秋瑾的命运也是如此悲惨,愤然离家、夫妻决裂、离开子女、安排好友撤退、自己却落入虎口、绍兴轩亭口慷慨就义,就这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才三十几岁啊,还是青春年华之日。而为了祖国,为了革命,为了打倒八国联军,她牺牲了,而她为我们,为民国,为中国带来的是民初的安定与和谐。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臣民百姓都受到压迫,朝廷官员和八国联合打倒我们,这是对百姓的反叛,这是对祖国的叛逆呀。而这时就应该站出像秋瑾一样的好英雄,她有着顽强的斗志,她有着抗战革命的精神,她同样具备勇敢、志气、革命、毅力、爱国的品质与精神。秋瑾放弃了在家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大老远跑去日本学习,发展。她的诗歌散文令人敬佩,她的革命斗志令人敬仰,同样她还是一位精通好几国语言的学者。为了革命她放弃了美好生活,为了革命她失去了这一辈子中最重要的东西,这是什么也无法替代,无法挽回的东西生命。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应该学习秋瑾身上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弘扬社会正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

    四年级:开心13579

  • 8、 读后感大全:读后感

    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84天一无所获后,决定独自一人去远海捕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这条鱼力大无比,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终于将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归途中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人只得空手归航。《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它用独有的那种回归自然的质朴、天高海阔的深远,以及一股恢弘的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又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虽然老人辛辛苦苦捕到的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了骨头架子,但他战胜了大马林鱼和许多鲨鱼,体现了人类面对艰险无所畏惧的高贵品质,面对失败有着优雅的风度,他赢得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是个了不起的胜利者。

    人类的极限,无人知晓。人往往会局限自身,了自己的心。但是,当一个人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鱼还是一副骨架,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已在与那马林鱼的搏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作为一个强者,就不应该因为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 9、 荀子读后感(读后感)

    《荀子》的乐论讲的是音乐对人的影响,古人称之为乐礼,也属于伦理道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乐礼会使人们的志向高洁,遵循礼制的人们的德行就能养成。遵循乐礼之人耳聪目明,感情温和平静,天下都安宁,所以在古代乐礼也是一种管理人的方式。我觉得其中最核心的还是那句“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它讲述的是一种道义、道德与欲望的平衡,而这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最难掌控的。

    君子用道义来控制欲望,那就能欢乐而不乱来;小人为满足欲望而忘记了道义,那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举个例子,小的时候很贪玩,就喜欢玩游戏,然后让我爸妈就很头疼,直到有一次我爸说:“你就一直玩吧,不用学习,玩到自己不想玩为止。”这么一说,反而我就不想玩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我的内心觉得贪玩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如果没有节制没有束缚,那反而没有真正的快乐,如果当真继续玩下去,到了最后也只剩下是空虚,因为这种快乐不是可持续性的,是会迷茫的。所以一种张弛有度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是能把快乐高效化。

    这种状态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学更毕业的时候,自己的膨胀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与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对等,然后对未来就充满了迷茫,就如我老师所说“你们这一代就是迷茫与浮躁的代名词,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词,踏实。”现在想想踏实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就像下定决心减肥的人,在夜跑的路上遇到了烧烤摊,欲望战胜了理智,最后的最后,只剩下减肥路上的迷茫。

    说一说我这一代的人的迷茫吧,一切的外界环境,比如房价、物价、大城市的消费欲望等等,会让人失去对外来的盼头,因为认清现实的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便会轻易的放弃,就像你一直能追着一个人奔跑,直到无论怎么跑都再也看不到前面的人影时,便不再想奔跑了。这便是迷茫的所在,当不在奔跑时,当看不到终点时,那终点依然在那个位置从来没有变过,变的只是自己的决心。

    那么这里又会提到一个新生词,躺平。意思就是同样都要到终点,同样都争不到名次,我为什么不舒舒服服的走到终点,还要拼死拼活的跑到终点呢。我不会批判这个态度的正确与否,它同样也是迷茫、思考后的产物。但是如果回归到《荀子》所说的道义束缚中去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因为它是一场赛跑,有着道义与体育精神的束缚,我就必须要跑步前行,而不是走着,也不是躺着,停下了脚步固然身心得到了一时的放松,但是那不是我参加赛跑的目的,那

  • 10、 《大学》读后感(读后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喜欢教学生文言诗词,每每读到古人的诗词歌赋,都不禁惊叹。古人如此聪慧,虽没有手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却能把所见之景用七言诗词写到极致,读罢有如身临其境。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尽了人间四时之美,怎能不令人神往。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同时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读文言文的书籍。因为文言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古人能用很少的文字传达出很深的思想内容。这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特点。因此我非常喜欢文言文,尤其喜欢蕴含深刻哲理的这部《大学》。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我还不明白“大学”的含义。只看摆放在文言文类别中,就随手翻来读一读。边读边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古人必修科目,是古代的每名学子都必须要学的书籍。千百年后,我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深受其影响。有些句子,你仔细琢磨也蕴含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大学中提出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当代社会四有新人的践行标准。“平治齐修”则是古代君王的基本国策。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随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2-03-31

  • 2021-10-05

  • 2021-12-04

  • 2021-12-16

  • 2021-10-25

  • 2021-10-30

  • 2023-05-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秋瑾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秋瑾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秋瑾读后感、2024秋瑾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