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 > 地图 > 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2024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范文
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相关栏目
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热门栏目
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推荐
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

(共 2300 篇)

  • 1、 实践论读后感3000字2020

    实践论读后感3000字2020

    《实践论》一文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937年7月的论文著作。现收集于《毛泽东选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章。

    时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革命战争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人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于1937年7月毛泽东写了《实践论》这篇文章。毛泽东曾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演讲,目的在于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观点,教育披着马克思主义迷惑广大群众的同志,使他们理论联系到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来。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首先,文章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实践在认识地位中的地位。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与的。所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位,认为人的实践一点也离不开、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并且,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其次,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要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实现两次飞跃之后,认识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因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无限的,是阶段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再次,阐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强调绝对真理是有的,但它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

  • 2、 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2020

    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2020

    近期,单位组织了《青年读经典》的活动,号召大家学习革命经典,学习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哲学理论水平和把握客观实际的能力。我通读了推荐文章,收获很大。现就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矛盾论》的第四部分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文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文章在这一部分,准确地分析了1840年到本文创作时的1937年,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国内革命战争阶段,再到当时抗日战争的社会矛盾发展变化情况,抓住了各阶段的主要矛盾。

    《矛盾论》对于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认识和把握矛盾的正确方法,提出并解决了抗日民族运动的理论问题,指导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同时,《矛盾论》也为认识后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哲学武器。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新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跨入了新的世纪。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如何正确分析把握当前的矛盾问题,是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的关键前提。

    在党和国家做出新的战略抉择前,胡锦涛同志于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一次重要的战前动员。在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但是,我注意到,通篇讲话中没有特别指出矛盾之所在。胡锦涛同志虽然没有在讲话中说到这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提出的治国方略相对应的看出党中央对当前社会矛盾的分析和把握。

    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在不断的发展创新,现在它的目标已经发展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据这一论断,中国的社会矛盾应该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对应方面,说明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诸多矛盾,需要树立这样的目标以解决相应的矛盾,而且解决这些矛盾应该是深刻而艰

  • 3、 实践论读书笔记3000字

    实践论读书笔记3000字

    《实践论》一文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937年7月的论文著作。现收集于《毛泽东选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章。

    时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革命战争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人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于1937年7月毛泽东写了《实践论》这篇文章。毛泽东曾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演讲,目的在于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观点,教育披着马克思主义迷惑广大群众的同志,使他们理论联系到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来。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首先,文章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实践在认识地位中的地位。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与的。所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位,认为人的实践一点也离不开、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并且,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其次,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要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实现两次飞跃之后,认识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因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无限的,是阶段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再次,阐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强调绝对真理是有的,但它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

  • 4、 矛盾论读后感1300字: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理解以及在中国的实际应用。首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何为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接下来我将跟随毛主席的步伐,说出自我对《矛盾论》的认识与见解。

    首先,透过阅读《矛盾论》,我认识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种不一样的宇宙观,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我的理解是透过发现矛盾,到了解矛盾,最后解决矛盾,然后进如新的发展环境,重复这一过程,得以发展。换句话说,只有发现新的矛盾才能发展,正好印证了发展是对立的统一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亦是如此,我们当前的生活环境与我们内心想要的生活构成矛盾,所以我们透过不断努力,来解决矛盾,我们得以发展,然后构成新的矛盾,一向循环,我们也一向得到发展。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思想,已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世界,我们的思想曾被这样的思想束缚数千年,那是因为我们当时不了解这个世界,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解释那些我们无法掌握的未知力。此刻我们已经对世界有了一个认识,我们就应透过客观的,动态的思想来观察世界。

    对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认为对其理解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普遍性就是矛盾存在在整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事物以及其发展都充满着矛盾,并且矛盾是一向存在的,而不是因为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的问题并未展现出来并不是说就没有矛盾,而是因为矛盾并未被激化,未展现出来其相应的效果,比如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处理方面,如果两个人因为某件事而关系出现问题,他们没有出现争执就说两人没有矛盾。同时,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当矛盾出现时,两个产生矛盾的事物皆是因为特定的关系产生矛盾,而不会与另一件不想干的事物产生矛盾。矛盾的出现具有其特殊性,也是因为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注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析问题也应注意全面的分析问题,比如解一道具体的高数题时就应注意分析各种状况,你如说方程的成立条件,各种问题的限制等等。然而想真正发现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全面认识事物的潜力,还需要我们的继续努力,未能完全理解,但却能起到明白作用。

    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我的理解是事件的发生具有其复杂性,不可能只存在唯一的矛盾,然而我们要想真正的认识事件,务必抓住其

  • 5、 实践论心得

    经过整理,编辑为你呈上实践论心得,当我们在经历某些事情而心灵受到震撼时。若是有话语深入人心,受到了触动,就可以写一篇感言,感言可以让我们的情感更加真挚,让心灵得到抚慰,优秀的感言要怎么写才能写出来呢?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实践论心得 篇1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着作,写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它诞生的岁月并不和平安定,但却到来的无比和谐。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毛泽东同志为了批判和揭露此种错误思想,消耗时间与精力并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为全党在思想认识上指明了方向,照亮了道路。

    《实践论》一文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该著作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于外行人看来,它那生僻晦涩的文字内容和冗长繁琐的理论篇幅自然无愧于经典一词,而于内行人看来,文字的篇幅长度和语言复杂度自然不影响作品的可读性,重要的是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深度。内外行人截然相反的观点,恰恰说明该著作可供千万人阅读,不同阶层的人也能从书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

    此经典中,别具一格的精彩句子难免会熠熠生辉,犹如春天最初绽放在树枝的花儿,一枝独秀。我也不免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该著作中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确,一点点火星,便可以点燃一整片森林。在革命者的心中,只要有信仰并为之奋斗,他们就一定可以取得革命的胜利。即使希望渺茫,即使未来不可期,但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哪怕前方只有微弱的光芒,他们都会一直向前。一个人渺小的力量或许不算什么,但如果是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甚至是一万个人呢?他们的星火燃烧起来,竞相呼应,汇聚成巨大的火团,这已足够摧毁敌人的堡垒了。

    最豪迈和傲气的一句话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不错,革命党人不畏惧任何敌人,哪怕对方实力强劲,拥有外援,我方革命者也不动声色。最厉害的角色也会有破绽,我方领导者高瞻远瞩,用“纸老虎”一戳就破的形象说法为整个人民军队提气,最终找出弱点,制定方针,一击击破。

    最理智的一句话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强大起来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过

  • 6、 实践论读后感700字:实践论读后感

    我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让我深刻的了解到,《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维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的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

    《实践论》中说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不管是开展工作还是认识自然都是由点到面,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理论,用实践来积累自我的经验认识,用自我的直接实践经验再结合别人的经验(学习来的知识)来对事物进行决定,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客观的认识事物和开展工作。

    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透过理解外部信息,透过主动观察,构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再积累必须资料的同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构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当然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必须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必须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此刻、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好处。

  • 7、 关于矛盾论心得

    从某件事上突然获得收获之后,此时我们不妨将其写成一篇详细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注重的就是自我思考和感悟。怎么样才能提高撰写心得体会的水平?以下是由我们为你整理的《矛盾论心得》,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矛盾论心得【篇1】

    20_年4月18日19:00—21:30在2a202教室我第一次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小组的团体学习。本次学习主要是毛泽东的《矛盾论》之“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小组成员针对学习、联系生活各抒己见,学习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在大家的思考中结束。因为是第一次学习,第一次发文,我就谈一些自我粗浅鄙陋的体会,期待共鸣。

    学习之初,就有成员抛出问题:“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正如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社交、工作、生活的矛盾?”我认为这个问题提的相当好。纵观这两节的学习,我们完全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矛盾,然后应对矛盾,最终解决矛盾。学习与生活、工作存在着必须的矛盾,因为我们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一方面用多了,在其他方面势必减少。可是学习与工作和生活这矛盾难道是不可调和的吗?我认为不是的。试问: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什么?诚然,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学习目的,有的人是为了出国,有的人是为了考研,有的人是为了就业,还有些学生认为高中学习太辛苦,考上大学,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没有什么学习目的了。无论你是否为以后做好了打算,你是否有自我的人生目标,我都要问你:你活着是为了什么?也许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活着的意义,《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有句经典台词:“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多么简单的人生诠释,是否涵盖了人生的全部意义?

    好好活,怎样才算好好活?好好活,就是要珍爱生命,自我的和他人的;好好活,就是要提高自我,物质上和精神上;好好活,就是要尊重规律,自然的和社会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永远属于你,永远属于你的仅有你自我。所以,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善待自我,进而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整个世界。你需要生存下去,所以你要爱惜自我的身体,规律饮食,坚持锻炼;你需要不断发展,所以你要提高自我的智慧、增强自我的本事。上大学、读研究生、学习知识、实践锻炼,所有这一切都是途径,都是手段,而绝非目的。试想一下,你还有更好的途径吗?如果有,你能决定吗?如果决定不了,你就要利用好此刻。从古人开始,是没有大学的,经过历史的发展,实

  • 8、 《矛盾论》读后感
    记得自己在读高中时就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大抵知道其表面的意思,但一直没有深入细化地去研究学习,以为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矛盾。直到来到跟班学习,才详读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发现矛盾远不止如此。 哲学中讲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换句话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于自然界而言,存在着物理上正负电荷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又有化学变化上化合与分解的矛盾;还有生物学上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的矛盾。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有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等等。所以说矛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同时,矛盾又具有特殊性。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我国历代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可谓是浩如烟海,但后人却可以从其各不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环境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则是风景秀丽的江南风景;即使同样写江南水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江晚景,则又是另一番风貌了。鸿篇巨制《水浒传》中108名好汉,各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读者完全可以凭借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他们区分开来。试想,如果诗人们离开对山河风光和各种人物矛盾的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和深刻把握,能够创造出这些千秋传诵,光耀后世的文学瑰宝吗? 然而,在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回避矛盾,否认矛盾,亦或是找不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我们经常能在电视和网络中听到有人跳楼、割腕,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都有自杀的案例爆出。当我们看到这些新闻时,都会唏嘘不已,在我们叹息的同时,也会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活
  • 9、 矛盾论读后感

    近段时间,我阅读了毛泽东主席所著的《矛盾论》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明白了在延安抗战极为艰苦的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错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使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得以发扬和光大……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1937年7月完成《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于同年8月完成的,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毛泽东的《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不管什么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在苏联留过学,住过洋房,喝过洋牛奶,吃过洋面包的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们,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经验”,甚至聘用由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李德来指挥红军打仗,结果致使中央苏区的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而上学那一套,因为它是不切合实际的唯心主义的理论。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的永远不变的。”从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看什么事物,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唯物辨证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

    毛泽东主席在本文中还着重指出了“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以说,这段论述可真是精辟极了,就拿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件事来说吧,是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先生,叛变了革命,这和当时党内所出现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也是分不开的。如果在当时我们拥有自己的革命武装,硬起来,不和国民党妥协,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遭到大革命的失败,更不可能发生国民党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的“四·一二”xx政变。同样,在江西中央苏区, 如果我们不迷信苏联的某些“经验

  • 10、 《实践论》读后感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通观全篇,此文几乎是一篇完美无缺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因为毛泽东是文学家,身上流着中国文人的血,理所当然地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文学气息。 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 实践要注意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谈实践的方法,我想从实践的特性开始说起。 一则,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二则,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三则,实践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四则,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则形成了人类实践的“隐蔽性”,或曰局限性。正因如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3-01-26

  • 2019-09-23

  • 2022-12-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4-19

  • 2023-02-18

  • 2019-09-25

  • 2019-11-08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22-12-0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6-15

  • 2023-01-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23-01-05

  • 2021-07-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3-01-20

  • 2019-09-21

  • 2023-05-26

  • 2023-05-16

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
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2024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教您怎么写实践论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