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 > 地图 > 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2024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
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相关栏目
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热门栏目
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推荐
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

(共 871 篇)

  • 1、 《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600字

    这部小说讲述了当兵的丈夫安德烈因眷恋妻子、家庭及和平的乡村生活,在伤愈重返前线途中从医院逃回故乡,藏匿于离村子不远的荒山野岭,冒着随时都可能受到国家法律制裁的危险,与妻子纳斯焦娜频频相会,终于使多年不育的妻子怀了孕,时间一久便被村里人看出了破绽,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一次,纳斯焦娜在被人跟踪的情况下,怀着羞愧和绝望的复杂情感投河自尽了,而安德烈听到风声就逃走了。 求生欲望本来就是人之本性,安德烈在自己周围看到了太多的死亡,而他自己也在鬼门关前打了个转,因此更是激发了他的置人民利益和民族命运于不顾的求生欲望。也正是这种个人主义思想使他超越了是非界线并践踏了道德原则,从而沦为可耻的逃兵,并且在罪恶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给自己的亲人,首先是妻子,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可以说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活下去的强烈愿望已然使安德烈疯狂了,他逐渐丢掉了自己的人性:他不仅外表上篷头垢面,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而且在行动上也渐渐变成没有人性的野兽。他用斧头残忍地杀死牛犊,甚至学会了狼嚎,那尖利纯正、比狼还像狼的嚎叫声盘旋起伏,久久回荡在空中。他背叛了祖国,背叛了人民,也使得妻子陷入了痛苦与惶恐之中,甚至直到妻子投河自尽,也未能让安德烈幡然悔悟,承担起自己于家庭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于社会、于国家作为公民的责任。如果一个人连人性都泯灭了,他还能称之为人么?活着也只是个行尸走肉罢了。 安德烈固然是可恨的,然而造成他的悲剧的根源难道不就是那残酷的战争么?

  • 2、 《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读后感500字

    安德烈古斯科夫的结局也许是对他成为逃兵背叛人民的惩罚,也许他将失去人的社会性就像动物一样在深山老林活下去,也许安德烈逃到原始森林后会选择自杀。他不是天生的懦夫和叛徒,战前他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朴实勤劳,甚至富有同情心,虽然有些粗鲁和狭隘,如果没有战争的话,可以平平稳稳地度过一辈子。他的悲剧是个人与集体的矛盾,是人性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人间世事无常,他开始只是想在两三天跑个来回,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路上耽搁了几天,他犹豫挣扎,最终还是自私的选择了当逃兵。他偷偷的回家偷东西,也许他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让妻子知道自己回来从而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但最终他还是选择自私,使妻子怀孕陷入无限的恐慌中。然而一步错步步错,导致他最终的悲惨结局。安德烈的妻子娜斯焦娜具备了传统俄罗斯妇女的优点,她是善良的,她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她对公婆尽心照顾,他对丈夫从一而终,即使丈夫是逃兵她也不会背叛丈夫,她曾向丈夫说要是你走绝路的话,我也绝不会再活下去--你可要记住啊。娜斯焦娜最终选择死亡,是为丈夫赎罪,也是对丈夫的惩罚。

  • 3、 《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读后感600字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就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本该上前线的安德烈因为思乡心切而逃会家乡,他藏匿在村子附近人迹罕至的一个地方,而他的妻子是唯一一个知道他回来的人。他那善良的妻子纳斯焦娜便和他频频相会,最后还怀了身孕。可事情并不尽人意,事情败露了,而安德烈却一直不肯出面。妻子被人跟踪,最终被逼上绝路,万般无奈下投河自尽。情节不复杂,但复杂的是人心,是社会。 我们会痛斥安德烈,因为听到吵闹声便溜走了,我相信他听到了,也一定猜到了纳斯焦娜跳河了,那个他一直声称要保护的未出世的孩子而沉进了冰冷的水里。安德烈并没有像他之前说得那样为保护孩子会不顾一切,他不单止是一个遭人唾弃的逃兵,他更是实实在在的懦夫。而自从做了逃兵,躲在荒野苟且过活,几次的改口以此延长自己的生命,可怜的纳斯焦娜一再的信任他。连深爱的他的妻子都欺骗,连家人都不敢去保护人,又怎么指望他去为国献身。这样一个复杂的心该怎样去读啊? 可是我们这个社会就是由无数个复杂的人心堆砌而成的,那么这个社会不是更复杂吗?更别说在战争年代,而安德烈的悲剧最主要的导火线应该是战争吧。战争的残忍不止是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即使没遇到战争的人们也对战争心怀恐惧。因为战争就是在挑战人们的极限。虽然是这样,但为什么战争不能永远成为历史,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演,似乎成为了人类进程剧本中不可或缺的一幕。不是不想撤掉这一幕,只是抵不过内心的贪婪与激进。看来安德烈不是完全没爱,只是他的爱遇上了战争这个深渊。

  • 4、 《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读后感600字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就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本该上前线的安德烈因为思乡心切而逃会家乡,他藏匿在村子附近人迹罕至的一个地方,而他的妻子是唯一一个知道他回来的人。他那善良的妻子纳斯焦娜便和他频频相会,最后还怀了身孕。可事情并不尽人意,事情败露了,而安德烈却一直不肯出面。妻子被人跟踪,最终被逼上绝路,万般无奈下投河自尽。情节不复杂,但复杂的是人心,是社会。

    我们会痛斥安德烈,因为听到吵闹声便溜走了,我相信他听到了,也一定猜到了纳斯焦娜跳河了,那个他一直声称要保护的未出世的孩子而沉进了冰冷的水里。安德烈并没有像他之前说得那样为保护孩子会不顾一切,他不单止是一个遭人唾弃的逃兵,他更是实实在在的懦夫。而自从做了逃兵,躲在荒野苟且过活,几次的改口以此延长自己的生命,可怜的纳斯焦娜一再的信任他。连深爱的他的妻子都欺骗,连家人都不敢去保护人,又怎么指望他去为国献身。这样一个复杂的心该怎样去读啊?

    可是我们这个社会就是由无数个复杂的人心堆砌而成的,那么这个社会不是更复杂吗?更别说在战争年代,而安德烈的悲剧最主要的导火线应该是战争吧。战争的残忍不止是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即使没遇到战争的人们也对战争心怀恐惧。因为战争就是在挑战人们的极限。虽然是这样,但为什么战争不能永远成为历史,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演,似乎成为了人类进程剧本中不可或缺的一幕。不是不想撤掉这一幕,只是抵不过内心的贪婪与激进。看来安德烈不是完全没爱,只是他的爱遇上了战争这个深渊。

  • 5、 《活着,并且要记着》读后感800字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对于安德烈的逃兵行为,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都是人,都会渴望自由、和平,思念亲人,这种感情再平常不过了,这种感情某些时候更会高于对国家的热爱。 安德烈的妻子----纳斯焦娜就像许多俄罗斯文学中的正面女性形象一样---淳朴,善良,勤奋,任劳任怨,忠诚。丈夫在战场上失去消息,一直在默默地等待,在家尽了做媳妇的责任,照顾安德烈的父母。当安德烈从战场逃跑回来,要求纳斯焦娜帮她守住秘密,纳斯焦娜坚强地与外界周旋,在生活中扶持安德烈。 安德烈的懦弱,造成了纳斯焦娜的悲剧。纳斯焦娜后来怀孕了,安德烈仍然不愿意站出来,他恐惧死亡,他宁愿像野人一般活着,把沉重的负担都让纳斯焦娜一个弱女子来承担。纳斯焦娜是多么的失望,她央求安德烈能为她做些什么,她希望安德烈能负上做丈夫的责任,为她分担,但是安德烈都没有做到,他拒绝了,他只希望纳斯焦娜能够把孩子生下来,其他的都不管,也没有考虑纳斯焦娜的感受,只把纳斯焦娜当做工具。我看到纳斯焦娜的绝望,她深爱着安德烈,而安德烈对她的爱,却不是对等的。安德烈没有做到一个作为男人,作为大丈夫应要承担的责任,自私自利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这种退缩的生活,每天活在担惊受怕中,时时刻刻都受折磨,他的心也不会解脱,也不会再感受到无拘无束的快乐的滋味了。纳斯焦娜没有可能一辈子都以这种状态活着,活在无尽的谎言和恐惧中。这就像个死循环,永远都找不到出口,纳斯焦娜被逼上绝路,选择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可能是这死循环的唯一突破口吧。 安德烈活下来了,但这是真正的活着吗?我想他会孤独地在石岛活下去吧,像头野兽一样般生活,但愿他的心灵不会退化如野兽,没有感知爱的能力,但愿他能记住,纳斯焦娜对他的爱,如此温柔,如此的深切。

  • 6、 把梦留住读后感

    把梦留住读后感(一)

    开着电脑,坐在桌前,咀嚼着叶楠的《把梦留住》。这是中国第一部西部志愿者支教纪实,虽冠以这样的荣称,却文辞朴实易懂。字2020里行间偶尔跳跃着笔者与同学间的调侃和欢乐,间或流淌着笔者对偏远地区那些孩子的怜惜和担忧。虽然很早就听说过西部支教的一些光荣事迹,但我却不曾如此清晰真实的从一位作者口中感受当时当地的一人、一行、一言。震撼是有的,然更多的却还是那从胸腔中不时汹涌而出的酸涩、心疼和感动。

    其中,我记得笔者有一堂课是让孩子们上讲台自我谈谈理想。这是稀疏平常的事,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并也豪言壮志过。那些我将来要成为企业家、我要当科学家甚至我要成为国家总理都曾经在我们的童年回忆中,并不陌生。但是,这些孩子,笔者眼前的这群孩子,特别是当俩个女生还说理想成为一名环卫工人或者学校勤杂工时,不单笔者的心颤抖了,我的心也在那一刻不安了。这些在许多人眼里再平凡不过,甚至被某些人斥为没出息的职业,在这些孩子的清澈的眸子里,却正正的闪耀着向往的光芒。

    我知道,我一直是一个不怎么敏感的女生。不会因为一篇伤怀的散文而抑郁,不会因为一首忧伤的歌曲而落泪,也不会因为电视剧中男女主角几年后的第一次重逢而红润了眼眸。但是,此刻,我知道,我真的心疼了。他们的话语就像是那根哽在喉咙的鱼刺,隐隐作痛。正如笔者所说,他们就像大山沟里面不为人知的小草,每次在西海固的黄原上看到地上那些顽强的小草,便觉得他们带着生命的希望在抗争,挣扎着从贫瘠的黄土中挤出一点点不起眼的绿色,没有人会笑话他们不知道外面世界的五光十色,在他们展示自己微薄稀疏的茎叶的时候,有谁知道,在地底下他们已经努力钻扎了多深的根。

    除了这俩个小女孩,还有一个孩子让我印象颇为深刻。

    他叫,张卫财。

    当一个身材高大,衣着略显邋遢的学生慢步凑上来朝笔者点头哈腰着笑说要拜师的时候,敦实憨厚淳朴便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虽然他们调皮捣蛋成绩差,但是那颗虚心求教的心是珍贵的。至此,我以为张卫财同学将迎来光明的读书之路,或许内心某一角落还是有些隐隐不安。是了,在快结束阅读的时候,我的不安的确瞬间膨胀成为一种悲伤,静静地流淌、漫延。叶老师,我在银川,做工。嗯,老师,现在好想念我们学校。不是的我在街头的叶老师,谢谢你去年教我的,我想学校的,想你们的,我做完这阵,我想回教室读书,叶老师,我以后再给你电话吧这断断续续的三句话,是漂流在外的张卫财同学哽咽

  • 7、 记住爱的恩典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记住爱的恩典》。我很喜欢读书,就像高尔基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也经常买书看,家里的书特别多,但在这么多书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本《记住爱的恩典》。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在这么多的故事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小男生》那篇文章,讲了:这位作者用一句话,使一位误入歧途的小男生走上了正道。这位小男生就因作者的真心而把他的良心唤起了,还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

    自从妈妈买回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早上只要一起床就会拿了来看,晚上睡觉前也会看,总之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看。是这本书教会了我懂得感恩,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爱是一种理解,一种信任,老师的一次微笑,一次鼓掌,在生日那天作文,同学们的一张贺卡,一句祝福,虽平平淡淡,但传递着都是爱,这是理解和信任的升华;爱是一种高尚的行动,因为它无私的、无条件的,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

    信任有如一杯好茶,淡而不涩,清香而不扑鼻,缓缓飘来,细水长流。人之间的信任,很坚固,但也很脆弱。它是人间的宝藏,需要我们珍爱。要不先到我家,就在前面,家里没有别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能改变一个小男生的命运,这就是信任。

    《小男生》这篇文章,正是因为作者信任小男生,才会让小男生在一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就因为这份信任,让小男生有勇气面对错误。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但是我相信他是永远不会走错的。

    爱是快乐和幸福的,如果你想得到这种快乐,请你学会付出爱。

  • 8、 把梦留住读后感(精选)

    这是中国第一部西部志愿者支教纪实,虽冠以这样的荣称,文辞却朴实易懂。字里行间偶尔跳跃着笔者与同学间的调侃和欢乐,全文流淌着笔者对偏远地区那些孩子的怜惜和担忧。阅读此文,震撼是有的,然而更多的却还是那从胸腔中不时汹涌而出的酸涩、心疼和感动。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把梦留住》,叶楠西部支教纪实,读完后少了一份严肃多了一份真情。全书西部环境的恶劣已经深深的进驻了读者的脑袋,但作者并没有在书里做太多的社会批判或者唉声叹气。一次次的风趣幽默,一次次彷徨和无助后的乐观与鼓励,可以说这更多的是留住每位读者的信心。但即便书里有了洒脱的文字与激情的演讲,西部孩子的现实依然是让作者的心痛和无奈流露于字里行间。对于这样一些我们无力改变的残酷现实,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志愿者和关注贫困儿童教育的人们去行动,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他们把这些信息带到了我们眼前,用他们的行动、文字和深刻的规划着我们应该为那些孩子们创造的将来。

    一个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孩子问作者,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了大学就一定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吗?作者沉默,我也沉默。在那里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贫穷,而大人们辛苦供孩子上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可是乡下的孩子一次又一次悲壮地冲击大学校门,耗尽自己和家乡父老无数心血后,终于有个别幸运者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高校课堂,四年后却要面对大学时候欠下的沉重债务和茫茫人海中寻求一个饭碗的艰辛。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乡亲们对美好高大的大学信仰随之破碎,一颗颗曾经坚定求学的心也变得苍凉。辍学外出打工已是常见的事情。他们面对无奈的环境、面对不可选择的生活,他们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清楚的知道,我们欠缺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坚定的告诉他们,是知识而非文凭改变命运?有梦想就应该不遗余力的努力,去奋斗。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颂扬一群热血青年志愿西部的壮举,我想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启迪与情感的宣泄,我们在物质生活极度膨胀的都市感到受挫空虚之时,还有那么多无法满足基本温饱的人们在为生存忧心忧神,这不能不说是作为都市人的一种失败,一种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不会用正确的态度为生活寻求一个出口,一个可以让大家都过得更好的出口。如果每个人都能认真生活,也让他人能够认真的生活,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够变得更纯粹一些,温暖一些。

    叶楠在书的最后说了一句很有感觉的话,痛苦和幸福原来是一张白纸的两面

  • 9、 记住你是谁读后感

    【篇一:记住你是谁读后感】

    我到底是谁,有时候我总会忘了我是谁,当我迷失的时候我会看这本书《记住你是谁》,这本书写的是15位哈佛教授震撼心灵的人生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拾起我所丢失的宝贵东西。该书由认识自我、管理自我、领导他人和建立价值观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由哈佛教授的切身经历构成。

    在第一部分认识自我里,第一个故事是讲述教授的一次登山经历,生命差点结束,最后他被一位妇女救了,妇女没有要求任何回报便离开了。从此这位教授思考着如何报答曾给他恩惠的人,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报了妇女的村庄,并没有继续去攀登其他高峰,而是学会放松享受并赞美生活。这令我想到参加数学建模选拔赛第一轮时,上交的论文被老师说了非常差,当时听到,就感觉自己像教授一样在攀登山的时候摔了一个很重的跤,但我没有对此过于紧张,而是享受他的批评并赞美老师对我的重视,从而第二轮选拔成功通过,进入了数学建模培训并参加比赛,不太重要的是,我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当然也要谢谢我的队友!时刻记得放松,记得好运带来成功,成功是责任之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另一个故事是讲述一位教授还是学生时代的一次考试,那是一场生物考试,对鸟标本进行研究得到信息,而鸟标本被布覆盖着,只露出两条细长的腿和一双爪子。假若是我参加这场考试,肯定无比抓狂,无从下笔,然后早早离开考场。没错,考场里就有一个同学爆发了!最后离开了考场。这位哈佛教授通过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道理,在未来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我们往往只有一点点信息或没有信息而作出决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噪音,但我们必须面对,并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因为害怕作出错误的决定而丧失良机!

    在第二部分管理自我中,有一个故事是说同学聚会的,毕业后五年的同学聚会总是很危险的事,短短几年时间,同学们并没有以一个很大的眼光来评估你,而是以你的外表,行头来猜测你现在的经历。然而你停着你辆单车在宝马旁边时,你的内心可能会有些沮丧,接着你会为了钱而做你好无兴趣的工作。这肯定是的嘛,就算是我也会呀!15年后的聚会也还是不要去为好。我想这时是我即将成功的时候,所以还是专心做我的事!当你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去冒了多次险的时候,不管失败与否,下次的聚会,我想我听从教授的话,去参加这次聚会。

    在第三部分领导他人中,一位教授的女儿与他爸爸一起去旅游,在摩托车大赛里,看到的华盛顿、杰弗逊、罗斯福、林肯等领袖的雕

  • 10、 把梦留住读书心得

    《把梦留住》读书笔记,这是厦大志愿者叶楠宁夏西海固一年支教纪实,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的情绪跟着作者走,时喜时悲,很平常的场景,在作者笔下却写出了不同的韵味,可见文学功底之深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把梦留住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把梦留住读书心得篇1

    读《把梦留住》有感

    看完这本书,眼睛像是被什么蒙住了,一切都变得模糊了:那几位到西部 支教的老师,那些宁夏朴实的相亲,那些西坳学校里可爱的孩子如此多的感动让人着迷,如此多的情绪让人沉醉。

    深深地被书中的一个情节打动着,老师刚到学校,找谁喝,打井水还要当地人教,否则打到的就是浑浊不堪的水。老乡帮忙打的水还被我们嫌弃,还期望在那儿买矿泉水,谁知老乡都不知矿泉水是个什么玩意儿,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超市,貌似有压箱底的矿泉水,看着那模糊不清的娃哈哈,我们对于这个小镇,这个即将工作的地方多了几丝担忧看到这样的描述,我不禁为之震撼:到底是怎样环境的恶劣,才会让一瓶矿泉水也变得弥足珍贵,到底是要有怎样的觉悟,才能支撑那些支援西部的同志撑下去,到底是什么力量,让那些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依稀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西部支教的分享会,其中,有许多故事让我不住泪流满面。有一位老师这样讲道:在一次课前演讲时,班里一位叫何磊的胖胖学生谈到自己的理想。他说,他长大以后想当一名司机。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班里其他人谈到理想时要么当科学家,当明星,当宇航员等等。何磊继续说:每次周末放假,看到有的同学5分钟就回到家了,而我还要走上3个半小时的山路才能回去。我想,如果我是一名司机该多好啊。在场的同学也受到了感动,响起热烈掌声。我决定,我要跟学生走一回这样能产生理想的回家之路。

    这样的师生情谊怎不让人为之动容,怎不让人为之心生敬意?为了坚守住一个孩子的梦想,老师能够毅然陪同学生步行山路,这不仅是一段回家的路,更是一段通向理想的光明坦途。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不让人心疼呢!那么质朴却又真实的言语,流露出多少不可言传的对于明天的期待,对于人生的憧憬啊!

    另一位老师这样说道我带来了什么呢?我能给他们什么呢?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对新教材的诠释?新课程教学建议?对新课程的反思?其实,这些外在的东西他们以后会在实践中慢慢地领悟、梳理清楚的;我以为我真正带给他们的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或许,我们真的不能改变什么,可是我们至少可以给黄土高坡带去一缕清新的空气这是我的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1-20

  • 2019-10-28

  • 2023-06-1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7-02

  • 2022-01-09

  • 2019-09-25

  • 2023-02-27

  • 2019-09-20

  • 2019-09-27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2-01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6-1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1-08-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3-03-07

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2024活着并且记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