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幼儿园读书笔记读后感 > 地图 > 幼儿园读书笔记读后感

幼儿园读书笔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清华园日记(图文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清华园日记(图文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华园日记(图文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全书大体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介绍了季老一生中大部分的教育背景,后部分为季老在大学时期的两年日记。读来我有颇多感慨。

首先,季老的教育环境在那个年代是顶上等上等的。幼年时期在私塾读书,留洋老师教授洋文,师从清末大家之流,给幼年季羡林开启了良好的文化启蒙和文化熏陶。加之本身也足够上进,为以后一路高进就读清华继而留学德国似乎是做了最初的铺垫。而且就算是今天来看,他在各个阶段的读书时代所经历的优秀师资力量在现在都可以说是顶级的了。

其次,季老本身真的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学者。我本来想说文学家的,后来还是选择了学者这个词,原因在于他优良的学习态度、强大的自律精神真的令我学到了很多。我喜欢坚持到底、不忘初心、始终如初的人。

其中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日记部分,它让我更加真实的了解了青年季羡林,了解到他考前会临时抱佛脚的抓狂,文稿被退回来会暗自记两笔说人家不识货,会经常忘记写日记然后一口气补个四五天的,会每天读书,时常运动,常打网球。

而且日记它让我有一种时空交错感。彷佛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的北平,我好像跟随着日记,跟随着青年季羡林,体验到了那时的北平。不得不说这种感觉于我而言真的很美妙,就好像即使日记不是我本人所写但还是感觉像是有所经历的一样。所以我最近开始写日记了呢嘻嘻嘻嘻。

我觉得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你能从书中有所感悟,有所得到。从季老的这本书中我收获到了很多,关于如何过大学,关于如何过人生。希望我们都能好好阅读这本书,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想,有所为。

清华园日记(图文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有趣至极!很佩服也很欣赏季老愿意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这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勇气何况是季老这样早已成功的人呢?是啊自己的迷茫也好自己的痛苦也好自己丑陋懒惰的一面也好,那都是自己,日记是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发泄的地方。
我也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大学已经过去了大半,重翻自己的日记看看,有美好有痛苦有迷茫那都是我的大学。虽然可能并没有收获太多,但是那也是对自己最好的最真实的见证。迷茫好像是中国大学生的通病,为学业迷茫,为工作迷茫为未来迷茫还好我生在一个好的家庭好的时代不存在为生存而担心。
看季老的日记可以发现他真的是一个极爱学习及爱读书的人,看他日记记载的书可以列一份中外文学非常全面的书单了。自己还为自己一年读50本书左右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想真的可笑。前路漫漫继续加油吧!

清华园日记(图文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读书,学习,睡觉,吐槽,从书中窥得季老在清华的读书生涯。没有刻意强调要怎样努力读书,阅读是渗入了他的生活。起初觉得季老真实,接地气,读来感到趣味。但读到后面便不这样了,全书透露的大多的悲情主义,季老在校的不想读,感觉无聊的生活,但又不得不继续,家庭因素等等。总之读到后面就感到苦闷,难受,不想再读下去。(怕自己受影响,后部分都看得很快)

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美的东西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读后感(优秀范文)


如果说《牛棚杂记》记录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和不容回避的历史,那么《清华园日记》则记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在清华求学的经历,虽然有些日记仿佛流水账似的,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日记,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作者在清华大学的青春岁月和美好时光在日记中得以永恒。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季羡林先生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他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羡林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除了他的聪明和所受的教育外,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他对读书的痴迷和热爱。

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我最近对书仿佛产生了极大的爱情(其实以前也这样,不过轻点罢了),同班中也有几个书迷,见面时,大部分总是谈到书。即如我本学期,买书费占总费用的三分之二强,不能不算多了。”

季羡林先生在课余时间喜欢进城去,大部分时间就是去买书,所以他一学期买书费占总费用的三分之二强。如果按现在一个大学生一学期花费一万元,如果买书就占三分之二,也就是用六千多元来买书,那要买多少书呀,可见季羡林对书的痴迷到了怎样无可比拟的程度,后来成为一代宗师也就不足为怪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是多么幸福,完全不必花钱也可以读到自己想读的书,遍布在单位、社区、城市各个角落的图书馆免费向我们开放,成都市区的图书馆还可以通借通还。据悉,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从县级到村级的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网络全覆盖。另外,现在还有许多手机读书APP,不但可以进行文字阅读,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听书,相当方便和人性化。

然而现在人们有太多消遣方式,上网打游戏、刷微信、耍抖音、浏览网页,还有看电视、打麻将、斗地主、蹦迪吧等娱乐方式不一而足,哪有时间看书呢?不知不觉中,时间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大好的光阴就这样溜走了。当时光逝去,留给自己的却是无尽的空虚和茫然。

据说,犹太人平均一人一年读68本书,俄罗斯人平均一人一年读24本,而中国人平均一人一年仅读2.6本。虽然我没有拖后腿,但读的书还是太少太少。

正如季羡林日记中写到的“今天我忽然想到,我真是个书迷了。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总想倘若这里有一架书,够多好呢!比如游西山,我就常想到,这样幽美的地方,再有一架书相随,简直是再好没有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岁月带走青春年华时,当人生渐入黄昏晚景时,让书香陪伴我的人生路,让书香萦绕我的梦,给我带来充实和美好,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简直是再好没有了。(刘萍)

我顶喜欢的两个人,一个是路遥,另一个是季羡林。当然,前者主要是以写小说为生的作家,而后者是大学教授,国宝级国学大师。作为他们的粉丝,除了他们的书外,我也不会放过任何他们的八卦,网上能看到的消息、采访视频等我都会格外关注。我以为自己对他们比较了解,甚至在去年11月份读《清华园日记》时,看到季羡林的照片还做了如下感慨:“看到第二张图片(耄耋老人),我脑海中出现的是第一张的脸(青少年时期)。看不到老朽的样子,只看到一个厚重的灵魂。和潇洒的徐志摩、林徽因、杨振宁相比,季羡林,路遥的文字故事更能触动我,可能与我农民的女儿的身份有关,我们更隐忍,更禁欲”。我当时以为路遥和季羡林比较像。但读完《清华园日记》,我发现自己错了。虽然他们确实都是朴实的,且两人都有被过继到伯父/叔父家的经历,但是路遥和季羡林的成长背景是definitely不同的(清华园日记经常是中英文混杂)。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路遥经历的是绝对的饥饿,即使到伯父家也是在农村,一贫如洗,上中学时更是饿的趴在桌子上抬不起头来,到野地里去找能吃的任何东西,甚至绝望的嚎叫,这些出现在他的小说中的片段,都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切身体验。而季羡林能够在叔父家上学,叔父十分关心他的教育,甚至当叔父发现他的老师教的东西不符合他的要求时还给他换学校。在《日记》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就是季羡林跟家里要钱,还买很多的外文原版书,看戏,请人下馆子、坐洋车,花很多钱定做大衣……虽然他也闹着要经济独立,要写文章赚钱,怪他婶母写信叫他处处以节俭为好。但和贫穷的路遥相比,季羡林绝对是顶阔的公子哥。这一点他们是不同的,当然其他地方也基本都不一样。

我读《清华园日记》颇用了一些时间,并不是没空,而是在开头读的时候实在觉得乏味,所以读几页就换另一本有趣的书来读。现在回过头去看,发现读这个《日记》的整个期间,竟然加塞了另外五本小说/随笔:《三体》《长安十二时辰》《路遥的时间》《早晨从中午开始》《美顺与长生》,可见这本书特别不合我的胃口。但是最近一两周突然想读完它,结果读着读着就入了道,甚至欲罢不能,晚上等女儿睡着了,也要秉灯夜读。其实日记的内容非常普通,无非是每一天读什么书了,上谁的课了,打球了,跟家里要钱了,长之偏见了,教授上的课无聊了,翘课了,要翻译东西了等等。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就很感兴趣了,感觉就像是看电影一样,很想看看第二天季羡林又干了啥,他的朋友们又说了什么让他觉得有道理或者没道理的话。当深夜我饶有兴趣地读季羡林每天只有几句话/几段话的日记时,我想,他这么无聊的日记,是不是买这本书的人里面,只有我坚持看完了且还看的津津有味?我想到了胡适(记不清在哪里看的,找不到了,可能并不准确):他搜集了很多大陆批判他的文章,且一个个整理好,一字一句地读。他说:可能除了写这些东西的作者,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认真读了这些批判我的文字(想到胡适说明我自恋吗?不知道,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纪实)。Anyway,我读《日记》读出了电影的感觉,我脑海中放映的是季羡林在清华园的两年充实的时光。

读完再回过头看,我意识到: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时间和精力上的长时间的投入。日记中的每一天都会记录他读了什么书,想买什么书,记录和朋友对文学、文坛、办杂志、投稿件的讨论。偶尔也会发牢骚,但更多的是表决心。比如:“自来对德文就有兴趣,然而干了两年,仍是一塌糊涂,可恨至极,是后每天以二小时作为德文之用”;“在漩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老想写点文章,只是思想不集中,不集中,奈何!”;“我毫不消极,非要干个样不行。连这个毅力都没有,以后还能做什么呢?”;“晚上又听到长之谈,《文学季刊》出广告事情……自己有点羡慕,也有点惭愧。以后非多写文章不行,写了文章以后,才能谈到那一切”;“叶公超……他希望我以后写文章仍然要朴实,要写扩大的意识,一般人的感觉,不要写个人的怪癖”等等等。就像是长之说的:一个学者的成就并不怎样神奇,其实平淡的很,只是一步步走上去的。《日记》里的每一天,都是季羡林走上去的每一步。

另外,季羡林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看的出来,给他们上课的都是挺厉害的人物,但是季羡林经常会抱怨他们的课无趣,甚至会在日记中骂脏话,比如:“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我以为老叶不上班,他却上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Holland又叫我们作文,她用法文说了两遍。我没听懂,下班再问,她就不说了。真老混蛋”;“早晨连上两班吴可读的课,真正要命已极,吴可读怎么能从Oxford毕业呢,真笑天下之大话”等等等。看到这些,我就想,我自己上课的时候应该是10年前了,怎么我感觉每个老师都那么有水平呢?!现在想想,也可能是自己才疏学浅,别人说什么就接受什么,不思考,不批判。想想,人还是需要一些批判精神的,批判,并不是骂人或者批斗,是“批判”。还是希望年轻人要有批判精神,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考。

读完《日记》的另一个感受是,日记这么私密的领地,竟然只有季羡林在母亲去世时对母亲的真情流露,后悔自己八年未曾回家探望母亲,死前也没见。其余的关于新婚妻子,供养自己的婶母的字眼,出现的只有女人的劣根性。甚至只一句话提到德华有孕,感慨不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后面更没提生了没有,生的是男是女。记录自己回家的时候也只有同好友长之的见面,和其他同学的夜游济南。我看的时候都在想,孩子生了吗?加上其他非本书的文字和网上的信息,我想,季羡林确实对家庭,对妻子应该是有一种冷漠的态度在的。留德十年后,虽然回归了祖国和家庭,但季羡林可能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学术上。下次有机会,要读季承的《我和父亲季羡林》,看看儿子眼中的父亲季羡林是什么样子的。

人非圣贤,人无完人,但季羡林确实是国宝,一生致力于梵文、佛学,吐火罗文研究,我虽然不懂,但知道一定有意义,据说能懂这些文字的人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当他生前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时候,他问周边的人:我做了什么让人感动的事儿了吗?或许,在一个方向坚持一辈子,就能让人感动。就像他从写着“煞割令”的一个纸片,开始解密由蔗糖的传播反映出的历史时期的世界文化交流史,历时十七年写出七八十万字的《糖史》,由一个点而牵扯出一幅历史巨画,这就挺让人感动。

或许,没有一个人的一生能够不留下遗憾。而对季羡林来说,他应该还是度过了挺有意义的一生。感谢他出版了《清华园日记》,除了他老年的样子,还让我们看到了朝气蓬勃,热气腾腾的二十岁的季羡林。看完想说:好学生,鉴定完毕。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读后感范文


《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读后感范文

《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这本书就仿佛是一个望远镜,让你站在现在这个位置,去安排未来!读该书之前,我只知道清华是所名校,可望不可求的,确不知道真正的清华,读了该书之后对清华园、清华事、清华人、清华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后的归宿”这一篇给我印象最深刻,人除了善良,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一个人如果管不好自己的情绪,其结果必然是:原本简单的事情迅速变得复杂,原本鸡毛蒜皮的小事酿为人命关天的大事,原本希望达成的目标愈来愈远。

世界上原本没有“恶人”,也没有真正的“坏孩子”,是父母的教育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影响了孩子的一生。现在我还没有孩子,但如果真的有了孩子我觉得就要对孩子负责,那么在教会孩子各种各样的技能之前,我觉得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品德修养抓起,正如王红兵老师说的那样,如果父母能懂得一个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哪些是关键素质在起作用,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能配合学校给孩子这些关键素质,那孩子上不上清华,其实已无足轻重。

“什么样的家长,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必将铸就孩子什么样的未来”,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改变孩子,须从改变父母开始;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行习惯;有一段话特别经典:“播种行为,收获行为;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所谓性格,就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态习惯和行为习惯。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家长给幼儿播种什么样的心态习惯和行为习惯,孩子就收获什么样的性格!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因为,孩子的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恶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孩子年龄小是的时候,就像融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所以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铁块,再改变就困难了!

每每当我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把这本书翻出来看看!因为“我相信,我看见”,有了目标这样自己才能成功。人不要做电脑的奴隶,做ppT的奴隶,做鼠标的奴隶!相信我会成功的!

《教父》三部曲(典藏版套装)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教父》三部曲(典藏版套装)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他们都说这是一本男人的圣经。三个故事,三代教父,柯里昂/迈克,克罗切/图里,克莱里库齐奥/克罗斯/丹特,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个故事。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好口碑,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这两位影帝搭档,用他们完美的演技完美诠释了教父——作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的传奇一生。也正是这样,才让《教父》这样的好书更加深入人心。

而书作为电影的载体,总值得读者和观众再去仔细品味推敲。我总是喜欢回到书里去挖掘电影里所不能展现的细节,你能想象,它们有时甚至能决定整个情节发展,而光看电影你未必能发现,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把控看的节奏,思忖未知的可能,这种过程往往是最享受的。

冰山一角。两小时多的电影无法把所有情节拼凑在一起,自然有省略。而从书里我才更加感受到教父的冷峻和睿智,安排手下做事拿捏有度,明辨是非曲直,他的人格高度 让敌人恐惧,让朋友们几十年来甘愿效忠左右 不离不弃。

同时在各大家族的明争暗斗中,年轻的一代也逐渐成长起来。大多人会喜欢迈克,图里,克罗斯这样的,可我更偏爱一些坏角色。有些坏人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死时人人拍手称快,却也让人心疼。丹特,他的身世其实挺惨的,没有父亲,母亲一直装疯卖傻,他的童年只有祖父补偿给他的温情,他的复仇也许是他的命吧。杀了皮皮,我从他身上看到血性,相比克罗斯因为女人而一而再犯错,他是男人气十足的。他杀人未必是残暴,而是一种心态的扭曲,一种宣泄,生活安逸的人无法理解他的疯狂。他孤高自傲,其实又很小心翼翼地活着,直到最后成为一个被操纵的傀儡,铺平家族迈向合法世界的路,他曾经所得到的唐的关爱,在那一刻似乎又变成是个笑话,就好像他从来不曾来过这世界。

这本书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女性角色。这是一本写男人的故事,但不乏许多对女人的描写。第一部里唐的小女儿康妮,几乎是她带动了后面情节的高潮。她生性活泼,但性格懦弱 盲目被动,害怕丈夫的打骂 另一方面又期望得到这个恶人的怀抱和谅解,遇到婚姻问题只知道找父母找哥哥解决。只看了书的第一部,她显然不够格做一个西西里女人。听说她在电影里活到了最后?有空再看看第2.3部。

安提娜,美丽聪明的女强人,危险的女人。她的生命本来只为自己而活,然而她只有一个软肋她的自闭症女儿。作者刻画贝萨妮这个角色是一条从头到尾的线索,只是我认为稍显牵强,但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我从这对母女身上读出了一些:永远没有完美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做一个女强人,但别忘了只有家庭能给你温馨,女人似乎总是要权衡好家庭和事业

合上书本,很多角色从眼前一闪而过,每个人物特色都鲜活明亮。一个人选择什么路,经常是身不由己的。因为,

“每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教父》三部曲(典藏版套装)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1、《教父》中的女性形象和角色

穆尔维在分析好莱坞叙事电影的时候讲到观众快感的产生来源于对女性形象的凝视。凝视的快感又来源于窥视与认同。从窥视中获得隐秘的性的快感,在镜像的认同中达到迷恋的高潮(观众将自身代入男主角的角色中,获得了男主角的成就)。但阉割焦虑会阻碍快感的产生,于是观众通过转为“虐待狂”和“恋物癖”来缓解这种焦虑。前者将女性置于受伤害等待被救赎的位置;后者则是把女性变成了性感美丽的客体,就如一个精美绝伦的花瓶。

在教父中,爱情总是来的如此之快,她们只在男主角需要的时候出现,像一道夏夜中闪电点亮了天空,如一阵狂风骤雨出现在男主角的生命中。安提娜之于克罗斯,是他孤独的世界中善与美的女神,是他走出肮脏地下王国后的救赎,代表着希望和爱。而安缇娜只需要去抚慰接受这个人。安缇娜只是快感的承载体。我怀疑这里是否有爱情。吉利安诺的未婚妻同样如此。她是英雄的生命中的一缕芬芳,只需要用美去抚平英雄内心的苦难。迈克尔的妻子凯似乎与迈克尔是互相尊重的恋爱。但后来凯也只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西西里妻子——生孩子,做家务,为丈夫祈祷。凯的聪明智慧只体现在小说的个别形容词中。小说中更多的体现的是凯在性上活泼有趣聪明风趣。更别提迈克尔的第一个妻子,对她的描写与第三部中克罗斯初见安缇娜的描写如出一辙。置于其他的女性角色,他们是受苦受难的母亲、妹妹、妻子。克劳迪娅的角色塑造是比较有意思的。她一直想成为一个男人一样的人。并最终似乎她也成功了。此时她是克莱里库奇奥家族的一份子。家族抹去了她的性别,她脱离了固有的女性角色。

《教父》三部曲(典藏版套装)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此书精彩之处尤其表现在作者对人性之恶的细致刻画。书中众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论是非、深谋细划、冷血无情,只求完美实施、不留痕迹、不留把柄。亲情、乡情不再带给人安慰,而是变成共同做恶的纽带。身份、职责不再是自我约束,而是变成交易的筹码。将阴谋、隐瞒、陷害、欺诈、背叛作为艺术精益求精,只有在面对自闭症儿童时,才偶尔闪现爱的模样,大概是因为她“生活在另外的星球”而无害无欲吧。

反省自己,看看周围的世界,类似吗?类似吧!书中每个人身上都能发现自己的影子,自己身上也时时反映着书中人物的心思,或多或少而已。

掩卷而坐,对人性之恶细思极恐!更加警醒自己,要时刻关紧门户,不要随意放出心中之魔。[爱心]

读《从清华园到未名湖》有感


读《从清华园到未名湖》有感

胡松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是任彦申同志数十年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的感言集。作者以在北大清华生活工作的经历为基础,用凝练的笔法、精妙的话语,对领导哲学、人才理念、大学精神、思潮学潮等都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不少段落可作为人生的箴言,读来令人击节,掩卷让人沉思。书中所论的大学管理、人才理念、领导哲学、思潮学潮等诸多问题,都是时下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其观点切中时弊、令人深思。全书共分为九篇:一、我观清华北大;二、谈谈人才理念;三、关于领导哲学;四、一把手的艺术;五、大学管理的误区;六、思潮的困惑与出路;七、学潮的风险与对策;八、大学何去何从;九、十年的记忆。

有幸拜读完这本书,顿时如沐春风醍醐灌顶,看似回忆录的书名,却能给人带来多方面的启迪,我的感受颇丰。清华北大是学生时代莘莘学子梦想的圣地,是中国国内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任先生从自己的角度、清华北大人的角度、以及世人的角度三个方面生动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清华和北大。正如书中所说,北大是一首诗歌,清华是一篇论文;北大是思想家的沃土,清华是工程师德摇篮;北大重个性发展,清华重团队精神;北大管理松散,清华纪律严明;北大人喜欢一鸣惊人,清华人一贯处世平和;北大和清华不仅有"异",而且也有"同",这两所大学都鲜明的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追求真理、锐意创新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华北大代表了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有个性,张扬,注重感性,一种突出共性,谨慎,注重逻辑。当今社会多元化,个人发展需要两种性格的综合,这与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到人品、特长、贡献是人才必备的三要素观点一脉相承。不仅如此,科研工作也是这样,在遵守学术科研道德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需要突出自己的专长,同时依托团队的力量,将每个人的优势和贡献集中起来才能取得有创新性的成果。另一方面,清华北大也代表了说话和做事的艺术,一个优秀的科研项目,虽然做了很多有力度的工作,如果缺乏良好的表达和书写最多也只是一堆草稿。所以从事石油行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工科专业知识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同时也需要加强文科方面的学习,才能在一个群体中崭露头角。

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可以归为一类问题就是关于如何管理好人才。正如书中讲到,一个领导者怎么样才能使周围人取得成功呢?第一,满腔热忱的对部下"传帮带",为他们学习提高、充实完善提供各种必要条件。第二,敢于压担子,放手加以使用,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当一个人感到压力重大,力不从心的时候,恰恰是进取心最强、创造力最大成长进步最快的时候。第三,在公众场合,主动接受部下的优秀品格,特殊才能和工作业绩,表达对部下的赏识和信任;一把手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本单位的工作状态……,这就好比一个项目长,不仅是要管理好项目的进度、经费、成员分工,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好项目组人员。尽可能的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优势,做到分工明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人才管理能力的高低小到关乎项目的成败,大到国家的安定兴邦,这是一门艺术,懂之不易,为之更难。我没有做过调研,从我个人简短的科研经历来看,可以说很多的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工作纯在很大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受利益的驱使,项目长不专心科研,而是热衷于各种疲于各种报奖材料的申报,科研经费的"合理、合法"的使用。所以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科研项目的获奖,领导的名字总是在前面,而真正干活的人却很少挂甚至不挂;再就是项目奖金的分配,领导总是切的蛋糕最大的一块。诚然,这种现象的背后跟领导者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跟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关系。我不是管理者,我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我相信一个纯洁的科研环境是我们所共同呼吁的,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的研究团队,有一个开明的领导。

然而本书的第五、六、七、八章作者谈的是关于大学管理,学潮的风险对策,实则折射出了另外一个社会问题。当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却明显冷淡很多,甚至有人不知道她是谁。这不禁让我以为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难道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的推动吗?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高达两亿,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所得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下半个客厅,这真的不会让年轻人以为读书无用吗?当屠呦呦以身试药,历经坎坷,若未获诺奖,也许没人知道她,即使获奖,带来的反而是争论,更被某些人吐槽的时候,黄晓明的婚礼带来的却是全国围观,全民羡慕,更被尊为典范。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恳努力的人会受到多大的价值观上的伤害。深刻理解黄与屠的差别,反照我们当下所处的环境,正如书中讲到目前我国的大学,"官本位"色彩太浓,"学术本位"太淡,这并非大学自身的过错,而是大环境、大体制使然;大学是公众的"意见领袖".追求真理的天性和明主自由的空气使得它用于慷慨陈词、直抒己见,说出别人不敢说的意见。理论思维的发达又使得他善于整合社情民意,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的色彩,因此,大学成为左右社会舆论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说成年人的行为逻辑是三思而后行,那么青年人的行为则是三行而后思,成年人为了事后不后悔,宁可事先不冒险;青年人则往往事先去冒险,碰了钉子之后又后悔……我想任先生的大学何去何从,学潮思潮的困惑于出路、等等这些思考无疑是对现实的批判,对大学本质的重新定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迷茫彷徨年青人一代的警醒。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从大学走向研究生博士到工作岗位,对任先生的这些感悟也是感同身受。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吸取营养,不随波逐流,多聆听智者的教诲,踏实工作,锐意进取,秉承清华北大的校训,为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写出了作为一个大学领导十年的管理心得,也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几十年的人生感悟。虽然书中有一些语言过于激进,但总体上来讲瑕不掩瑜,是一本诚恳之作,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养育男孩》(典藏版)读后感2000字


看这本很多人推崇的经典书,从头到尾是一脸懵逼的感觉,始终觉得隔着一层面纱,get不到现在用得上的技巧和方法。但是,毕竟是本需要珍藏的好书,从头总结(摘录)点似乎重要的东西,给以后(对0-6岁没啥指导意义,孩子大点估计能get到书中的点子)做参考吧。(对了,这本书居然是1998年完书的,感觉有些观点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情况了。)

第一章 这就是男孩

一方面,他们缺乏经验,喜欢冒险;另一方面,他们有能力,富有同情心,性格坚强。当他们表现良好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年轻气盛时又是那么脆弱,容易犯错。

理解他们是关键!

第二章 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叫温柔岁月。这个阶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

第二阶段是6~13岁。在这个阶段,是爸爸对孩子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在儿子心中树立英雄形象的关键时期。爸爸必须抽空陪伴孩子,赞扬和亲近孩子,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并与妻子一起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

第三个阶段是14岁以上,向男人转变。父母需要让孩子接受引导,可以是家庭集体活动、社区学校或者是除父母外其他爱孩子的成年人,帮助男孩慢慢地迈向更广阔的世界。

现在很多育儿界的年龄划分已经大不一样的,第一阶段基本只到3岁,3岁之后就要多靠爸爸了。我家豆豆现在三岁三个月,几乎就是从三岁一个月左右起开始亲近爸爸,喜欢跟爸爸玩一些打闹力量游戏,也喜欢跟爸爸玩玩具。虽然还是一样需要我,明显觉得爸爸的作用开始显现。

书中还强调了除父母外,其他成年人对男孩帮助的重要性。这一点非常赞同。现在男老师真的太少了,我家爸爸又是软绵绵的性格,真的担心不能培养豆豆的阳刚之气。所以在幼儿园报了两个兴趣班,体能课的可乐老师和乐高课的杨老师都是男老师,豆豆都好喜欢,盼着周三周五可以上这两个老师的课。以后年龄大了能报更多男老师的课就更好了。

第三章 睾丸激素

1.激素使男孩身高增长,情绪高昂,不怕失败,敢于竞争。

2.但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男孩需要懂得三件事,一是谁负责,二是规则是什么,三是规则能否得到公正执行。

3.男孩要学会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要让他自己感受到关爱和体贴。

4.睾丸激素等同于生命力,应该尊重它,使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正视男孩的生理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关键的时候需要父亲来帮助树立威信。

第四章 男孩和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异

1.男孩大脑的左右半球之间的联系少于女孩。

2.父母要帮助男孩学会如何避免争斗,教会他们用更好的方式和其他男孩玩耍,或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纠纷。

3.帮助男孩学会以下技巧:怎样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别人的内心感受;怎样交朋友,加入别人正在玩的游戏或正在进行的谈话;怎样读懂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例如,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气,需要单独待会儿。

第五章 父亲应该做些什么

1.抽出时间陪伴,做个好父亲。

2.主动和孩子在一起做些事情:聊天,玩游戏,做手工,旅游等。

3.与妻子共同遵守规则,通常儿子听你的,并不是因为他在心理上害怕你,而是出于对你的尊重,也想取得你的欢心。

4.不要打孩子,也不要吓唬孩子,这只会使他对别人更苛刻。

5.尊重妻子,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制定规则,教孩子学会自控。

6.教儿子尊重女性,尊重自己。

这些我家爸爸虽然做的不够好,但是一直在努力,也是值得欣慰吧。

第六章 母亲与儿子

1.男孩从妈妈那里学会爱,感受到温暖和善良。

2.教他如何和女孩相处。

3.夸赞儿子,说出对他的喜爱。

4.伴随着儿子的成长,不断调整教育方式,到十几岁时一定要给他宽松的环境,但是不能对他的世界一无所知。

5.鼓励他一起做家务,一起享受劳动成果。

6.不要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发生激烈冲突,冷静理智讨论问题。

7.母亲不能代替父亲,鼓励儿子多接近爸爸,建立更亲密的父子关系。

妈妈是男孩接触的第一个女性,也是他对女性的最初认知,关系到长大后交女友、结婚等等。所以,还是要给他一个好的形象,给他肯定,让他以后在其他女性面前可以充满自信。

家永远是坚强的后盾,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妈妈永远会接受他、拥抱他。拥有完整的爱,孩子才可能更独立。

妈妈要学会站在身后默默注视,而孩子和爸爸会一起走的更远。虽然有时候会舍不得,但是妈妈也要学会适当放手,避免把孩子培养成妈宝男。

第七章 培养健康的性

1.告诉男孩区分喜欢、爱、色欲三者的不同。

2.永远不要故意伤害或者虐待其他人。

3.男孩10岁时,举行小仪式庆祝男孩进入青春期。

4.教育你的孩子尊重所有人,远离不健康的性行为。

5.妈妈可以告诉儿子,女孩喜欢与善良的、会沟通的、有幽默感的的男孩交往。

这方面真的不知道从何启蒙,难以启齿。毕竟我们小时候都是很隐晦的。只是希望豆长大后要是有这些方面的困惑,可以主动像我们诉说,而少被其他信息所误导吧。男孩子,这方面,关键还是得看爸爸吧。

第八章 学校教育改革

1.建议男孩子比女孩子晚一年入学(理由实在不敢苟同,事实证明早入学对各方面都挺好的,尤其是培养集体生活团队意识)

2.学校需要更多合格的男老师(非常赞同,男老师,尤其是充满活力与阳刚之气的男老师,一定可以给孩子们树立正面的榜样)

3.打造充满活力的教学(学校不是牢笼,一个学校要是能做到让孩子每天醒来就想去学校那无疑是最成功的学校)

4.帮助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尤其是要在男孩的弱项上帮助他们(避免学校霸凌、孤立事件)

5.行为榜样就是人们效仿的典范(校长发挥关键作用)

第九章 男孩与运动

运动对孩子有很大的好处。给予他们乐趣挑战和成就感。

尤其是给父亲和儿子,男人和男孩提供一种共享的乐趣。

运动是塑造性格、体验生活和培养男子汉的最好方式。

国外对体育都很重视,国内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从我功利的角度看,无论是大学还是工作后,会打篮球、羽毛球或者有一样擅长的运动真的很出彩,也能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对男孩来说,运动有利于发挥掉激素引起的过剩精力,增强乐趣和挑战,培养坚毅的品质。目前豆只在学体能训练和游泳,4岁后还可以报跆拳道和足球,到时候都会考虑。我觉得身心健康比文化成绩好优先级更高。

第十章 社会的挑战

作者举了三个例子说明友好社会对男孩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包容与鼓励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样不管是历经成功还是失败、挫折还是挑战,孩子们都能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

无论你的孩子将来会如何,如果他能够保持温暖的内心和快乐的天性,形成强壮的脊梁与积极的态度,他的成长之路便会更加顺利。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需要情商,而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与人为善是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9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900字

全书读完一周时间,一直想好好写一下读后感,但迟迟没下笔——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用一篇小小的文章来解读苏东坡。

后来一想,林老的这部作品已经囊括了苏东坡的一生,史料翔实、立场中立、刻画细腻、评价客观,已经完美地诠释了苏东坡的一生,其人其性跃然眼前。我妄图再行蛇足之举,纯粹就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了。

所以还是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无论是当世还是后世,社会各阶层对他的评价都很高,被世人尊为苏仙、词圣。他与诗仙李白,都是我最喜欢的古代文人,因其二人之才华横溢、笔力纵横、热情奔放。

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苏东坡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未读本书之前,我对他的感官印象也只是停留在“文学成就斐然,政治命运多舛”的认识层面。

读完全书可见,苏东坡为官,显赫之时虽未位列宰辅之尊,但其所获尊崇亦是旁人无法企及的;而其数次被贬乃至远窜琼崖,其落魄动荡也是旁人未曾承受的。之所以导致苏东坡政治生涯的大起大落,固然有权臣当道政见不合的因素,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因为人性——一方面是苏东坡自己嫉恶如仇为民请命的为官本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初期皇家褒扬过甚招致小人嫉妒,他们终不希望如此一个与自己不对路的政治新星崛起从而损伤自己的政治权益。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就其动荡的政治生涯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生不逢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个时代恰恰又是最适合他的时代。正是这种堪称绝无仅有的人生经历,让他的文学大家形象越发璀璨夺目、光耀万古。

通过本书,对于王安石变法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王安石主政期间,虽称不上奸佞当道,但其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确实对宋朝的根基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害。对所变之法的危害的清醒认识和批判,直接导致了苏轼与当政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但林老对于在苏轼政治生涯中始终充任不光彩角色的沈括,几未提及,则未免有些耐人寻味了。

最后,因为本书是林老用英文写就,很多情节内容需要照顾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再行翻译回中文,总觉得有些表述怪怪的。如果原版便是中文版的话,相信本书定会更加精彩吧。

2017.9.14,于无锡至杭州途中。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300字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300字

《京华烟云》——儿女情长背后的民族大义

文/君向何兮

01.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漳州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代表作品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02.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仿照《红楼梦》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03.

全文伊始,林老就写到“全书写罢泪涔涔”,而我亦全书读罢泪涔涔。

小说以战乱开始又以战乱结尾,不同的是,书中人物的生活状态、思想境界一直在发生变化。

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从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到二战爆发,现代中国风雨飘摇,人、家、国皆不能安。

茫茫乱世,世人对人生只有两个态度:入世,出世。可全书在最后一章达到高潮,当家族中的青年都奔赴战场,为国,为家,为亲人而战斗,那个故事也该结尾了,未来适合人们去想象。

很多人拿《京华烟云》和《红楼梦》相比,将《京华烟云》誉为现代版《红楼梦》,我却觉得两点并无实质可比性。虽然《京华烟云》是由林老翻译《红缕梦》不成创作而来,但两者的时代背景俨然不同。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着重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与贾、林、薛的爱情悲剧;《京华烟云》则是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着重描写了姚、曾、牛三大家族在时代洪流中的变更,爱情为次要,但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冲击、交融,新时代青年男女的形象,家国战乱、国家动荡的描写应为文之主旨。更以“男儿一副好身手,拼将热血洒神州”,以个人情怀上升为民族大义作尾。

林语堂先生的大女儿林如斯说:“《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想必一本能感动作者自己、感动作者家人、感动千千万万读者的书一定会是一本好书。

第一次接触《京华烟云》是在小学图书馆的书架,那个时候,那些书,只能摆在书架上,管理员不准学生阅读,第一次错过这本书。

第二次接触《京华烟云》是看到电视剧,记忆中木兰是由赵薇扮演,可由于自己不爱追剧,第二次错过这本书。

第三次接触《京华烟云》是看施建伟写的《林语堂传》,这时才发现《京华烟云》的作者竟然是林语堂,结果当时由于时间原因,只看了百度百科的词条,又一次错过了这本书。

第四次,我已经步入大二,在图书馆静静看着这本书,前面的篇章以为都是描写家族存亡儿女情长,最后结尾才知道林老写的是民族大义!

还好,我没有错过这本书,还好,我愿意再读这本书,希望有人和我一起,共看儿女情长背后的民族大义,你愿意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5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500字

《苏东坡传》 读后感

------林稍柳笛(孝笑)

认识苏东坡,是从诗词开始的。

第一次读到:“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便被他的博大气魄所震慑。

后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那首千古绝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禁不住热泪盈眶,一下子就折服于诗人那款款深情之中了。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能如此褒扬女性、讴歌爱情之人,想必有着他与众不同、惊神泣鬼之处吧。

这次,有幸读得林语堂先生的这本《苏东坡传》,终于使我认识了一个不朽的精魂。

作为生命,或许只是细胞的偶然;而作为人,谁又能说不是生命的偶然呢?人名雁声,无疑应该是人所必然会孜孜以求的目标。通过《苏东坡传》,我们无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心灵,人生的楷模。

苏东坡的性格与品德的形成是有其深厚的历史与家学渊源的:作为小康之家的祖父,以三四万石稻谷开仓散粮,对他“三观”的形成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坡的母亲愿为“范滂之母”,“润雨细无声”般的言传身教浸润着小东坡的点点滴滴;父亲苏洵对思想观念的重视更甚于艺术的雅趣,以及其作品措辞的精巧工稳,必然影响着他的成长之路;而他与弟弟苏辙兄弟之间的友爱以及后来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给予了苏东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另外,堂妹与他两小无猜的情感,还有他对堂妹倾其一生至死不忘的凄美爱情,无疑熏染着他温文儒雅、感情至深的诗人气质。还有他的家庭气氛,各种图书插列满架,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另外,钟灵毓秀的四川富地,带给他的俊雅、聪慧、豪爽、飘逸……

随着画卷的徐徐展开,我们似乎看到苏东坡一路向我们款款走来:

宫中图书馆的孜孜不倦;

与王安石论辩时的机智幽默;

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的酣畅淋漓;

为妓女赋诗的自然真诚;

随手便把判词写成小调的诙谐风趣;

与名儒、和尚、道士交往的名人轶事;

贬黜途中一路抗暴诗的酣畅淋漓;

密州“超然台”上的把酒问月;

兴建家庭孤儿院的古道热肠;

做菜、炖肉、煲汤的怡然自得;

拯救溺毙婴儿陋俗的奔走呼号;

买房结果却钱房两空的不计后果;

誓与官员腐败不两立的单枪匹马;

上表宽免公债为民请命的名士本色;

修建公立医院的丹心热血;

国画《西园雅集》的精美绝伦;

《凌虚台记》的戏谑调侃;

百尺“黄楼”的巍峨挺拔;

“乌台诗案”的血雨腥风;

“炼丹”修行的虔诚不辍;

苏堤春晓的依依垂柳;

为民祈雨的拳拳赤城;

徐州抗洪的临危不惧;

监狱设医的仁爱关怀;

罢官为农的田园诗话;

赤壁夜游的幽幽萧声;

瑜伽养生的冥坐清心;

赈灾放米的坦直无畏;

疏浚运河的高瞻远瞩;

引水入杭的百年大计;

平抑米价的大刀阔斧……

诚然,有人说林语堂先生基于对苏东坡的万般喜爱,无形中夸大了他的优点,塑造了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形象。不过,我要说的是,即使真有着些许的泡沫,那也是因为苏东坡臻于完人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涟漪,不能怪文章本身。我们看到的是林语堂先生满怀敬仰的一颗真心。

正如林语堂对他的评价那样:“苏东坡这个人,快乐时很难说不快乐,不快乐时也难做快乐状。”的确,苏东坡一生的幸与不幸都在这寥寥数语之中。他那遗世独立的风骨,悲天悯人的情怀,傲视天下的气魄,独领风骚的才华,都将和他的千古诗文一样,永远彪炳史册,为后人世代传唱。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0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我买传记书最怕读那些所谓的“历史上的大人物”,我比较喜欢那些才情洋溢又性格出挑的人物。
我羡慕苏东坡不矫揉、不嫉恨、不玻璃的个性。翻看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完的《苏东坡传》,先是感慨林先生学贯中西的文化底蕴,再是感激张振玉先生翻译本书,为读者带来的“满目琳琅”的文才。
苏东坡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才情,书中没有太多对他幼时刻苦学习的描写,我只是感觉自他出道,便是惊天之才。有才华的人,总是遭人侧目,何况苏氏父子三人都是才学天成。我不得不艳羡这样特殊的家庭熏陶,实在是旁人望尘莫及。
苏东坡所在的时代,有许多与他一样的“同道中人”,因为误以为是门生“曾巩”之作,未给苏轼第一名的欧阳修;推行新政搞得宋朝人仰马翻,几次朝局大动荡的王安石;和王安石作对多年,浑身令人颤抖的正气,司马光;以及一系列书画俱佳的名士秦观、米芾等。
苏东坡一直宦海浮沉,浮的时候少,沉的时候多。
浮的时候在京都为官。可惜为官经历了三代帝王,总是帝王不爱搭理,太后格外爱重。不过君王确实不及太后那般贤明,这是实话。苏东坡的性格决定了他在朝廷一定要吃亏,原配发妻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要是一直活着,肯定能不断提点苏轼不能总犯傻,可惜王弗早逝。苏东坡看不惯就要写折子批,不管是谁,不管后果。苏东坡早年看穿的“心狠手辣”章淳果然成为了晚年不断贬损坑害自己的角色。
沉的时候苏轼最后谪贬到海南岛,司马都不如的小官。但是他不管到哪里,都能活出一派精彩恢弘。实事干了很多,心地善良见不得百姓吃苦,为百姓尤其是杭州人民作出了许多利于民生之事。连穷商卖不出扇子,自己都要挥墨“救市”。自己从来没有失去一个大诗人的高格,把看起来破败不堪的生活改造出了世外桃源的风范。
一生修仙、养生、求法佛、道两家,也为儒学经典注释了三部经典,临终前交托友人。与后来的soulmate侍妾朝云在晚年也算是安适聊生。那句“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就是出于这位没有受过教育的侍妾之口。虽然年龄差到了30岁,但是朝云不像白居易的侍妾小蛮,晚年遗弃了白居易,朝云陪苏东坡一直到去世。
苏门学士都是苏东坡得意的弟子,不论是早年的四人还是后来的六人,都为宋代的文学事业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有人说,现代人总是睚眦必报,所以我羡慕像苏东坡这样大度宽和的人,人一旦学会放过别人,才能真正的放过自己,给自己的灵魂减减压,给自己的能力加加码,才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读后感_1300字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读后感1300字

贾平凹新作《愿人生从容》——以睿智的笔触诠释人生真谛
《愿人生从容》是继《自在独行》之后,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又一精品力作。作家以朴实而又睿智的笔触,讲述他的所见所闻,通过解析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那些纷扰羁绊,让我们了悟生命的本质、人生的真正意义,并告诉读者:真正的从容在于安然淡定地度过这一生。
全书共分五章,每一章都以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侧面,层层递进,去阐明人生的主旨和要义。第一章开门见山,表达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容安宁度过这一生的良好祝愿。第二章以波澜不惊的笔调,劝慰人们在尘世的喧嚣纷扰中,要静心去面对这个世界。第三章以真诚告诫的口吻,提醒我们纵然岁月绵长,但时光难再,人生的每一步都要且行且珍惜。第四章以洒脱不羁的率直话语,告诉我们,唯有默守初心,在人生的自在之旅中,才能成为真的自己。第五章以隽永的文笔,揭示了“当下就是永恒”的人生真谛,期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握住当下,感受人生的美好。
这是一本满怀作家爱心和哲语的随笔录,也是贾平凹近年来看世界、论人生系列作品中,思想性与艺术性交融得最为圆润丰满的心灵之作。作家就像一位厚道的友人,怀着一颗虔诚向善之心,以循循善诱的亲和力,热切表达了对人们从容度过此生的美好祝愿。真诚的文字,泛着坦诚的馨香,阐释着一种恬淡的人生哲学。
摊开《愿人生从容》,在酽酽的油墨香里,漫步于那质朴、清雅的文字世界,仿佛能感受到作家正与我们倾心交谈。没有疾言厉语的诘问,更没有故弄玄虚的拿腔捏调,自始至终,他都在用自然、随和的语言,与我们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作家的语句极为精练,无论是说世间万物,还是道生活百态,抑或是中途融入自己的人生思考,并最终亮明独到的观点,无不简洁精妙。这种文字上的高度凝练,实则代表了作家思想的深刻。有些语句看似平白、朴实,像是大白话,又像是信手拈来,但细细咀嚼,却充溢了智慧的光华,让人在顿悟中,心境澄澈,心地也不由豁然开朗起来。
贾平凹笔下的人生,充满了清新、简约之美。他时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历史烟云里萃取先贤智者们的思想精华;时而从自然万象中采撷一朵朵生活的浪花,而后通过比兴、类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明白晓畅地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淡定从容。而他所举的事例、要诠释的人生道理,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给人一种平和亲近之感,加之作家通俗易懂地条分缕析,无形中更是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灵距离。如他论“生与死”,先分别从道家、佛家、唯物论者对“死”的理解说开去,然后把“生”形象地比喻成一次旅游。然后,借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劝喻人们要正确理解“生与死”,如此,才谈得上在恬淡中尽享人生的从容安宁。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在这纷繁的世间,你我都是生命的朝圣者,也是生命的跋涉者。我们追寻着人生的真谛,憧憬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深秋之夜,沉浸在《愿人生从容》朴实厚重的人文世界里,堪称一次物超所值的精神畅游。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400字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400字

昨夜十一点零三分,我终于读完了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内心顿感满足。这又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毕业论文)读的一本著作,诚然,收货颇多。这是林语堂先生于1938年旅居巴黎时写下的一本书,用道学家的平静如水倾诉着对国家危亡的关切,姚思安,可以说是作者的心情寄托,用那样一位贤人——包含着道学家对自然无为的崇尚,又寄托着儒家肩负家国重担的理想,同时又以佛家子弟的胸怀云游四海,寻求自我的解脱,这同时也是作者的理念。姚木兰是作者对《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宝钗并湘云的合体——集女人贤才于一身而又不乏叛逆,一生的理想(确切来说是她中晚年的理想)是回归自然,过农家人的生活,但在日寇侵袭我山河的情形下,不得已万里逃亡,晚期的经历让她明白,只有儿孙的万代延续,才能获得人类的永生,这是作者有意对传统道学长生不老的再度审视。

《京华烟云》全书分三大部,分别为“道家女儿”、“庭院悲剧”、“秋季歌声”,以木兰及其同辈的成长为主线讲述曾姚牛三家的兴衰,又以北京城的政权更迭为切入口,向读者反馈当时整个中国的局面,可谓以小现大。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向西方翻译《红楼梦》不成而成的大作。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面对男男女女的各类姻缘,不由得想到了宝钗黛三角关系之恋爱,也发现了好几对宝黛、宝钗之同组关系而结成的命运走向。阿非、红玉可谓是宝黛第一组,红玉正是再现着黛玉的命运,性格体态,无不相同,与阿非的姻缘自然也同宝黛一样了,不过林语堂为阿非安排了更合适的姻缘,即让他预见了宝芬,正应验了红玉的签“芬芳过后总成空”一句,而这“空”即是红玉的空,也是时代的空,任凭你作威作福还是大慈大悲,也许人心会记得,但时间总无情,往事随风,过眼云烟。荪亚与宝玉也是较为相似的,而与木兰的结合是林语堂心中的“宝钗、宝湘”的合体,都说湘云即脂砚斋,而脂砚斋是曹雪芹之妻(周汝昌之观点),这样一来荪亚与木兰的结合是万分“合适的”,至少,林语堂心中,这样很合适,因为木兰的形象塑造决定了她做为妻子是完全可以驾驭任何男人的(后为就立夫孤身一人入大帅府可印证),这样林语堂便了解了自己对《红楼梦》的想法。但,木兰,她终究是一个理想女子。

初读本书,也许会有些许不适,毕竟是翻译本(英文译本),除了佩服林语堂先生惊人的语言功底,似乎无所得,对其中人物情节更是不知所云;越往后看,却越能体会其中心情,民国离我们并不遥远,比起甲骨文来说,可谓近在咫尺,当初发生的件件大事,从我们的小学课本开始就已经清楚地记载了,其中真伪无人清楚,作者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纷纭,对桩桩件件自然体味深刻,如此而来的《京华烟云》必定是呕心沥血之作,用文人敏感的神经感触时代剧变之中平凡人的生活。

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向读者传递出深刻的哲学意味,而这一哲学的传递者就在姚思安和木兰身上。全书受庄子影响很深,庄子犹如上帝。三大部中令我感想颇多的当属第三部分“秋季歌声”,这秋季是木兰的秋季,也是中国的秋季,这部分中,作者说到夏天与冬天起始的问题,认为冬天乃夏天之始,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起,北半球便正进入着夏天,冬天的到来亦然。庄周的“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生死循环便已成定理;秋天树叶衰落,春天已经开始。第三卷中的战争正是旧中国的衰老之际,同时孕育着新中国。姑书中有“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

阅读此书,真可谓“幸之何如?快之何如”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3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300字

今年第40本,放书架上有些日子了,故拿来一读。

总的感觉,这本书读起来比较费劲儿,特别是开始一些章节。但写到后面,还是挺精彩的,找到了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的感觉。全书以时间轴为主线,讲了苏东坡一生,前半生讲他的家庭背景,诗词游历,后半生讲他的仕途经历和政绩。并花了很多笔墨,交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主导变法的,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王安石。但对王安石的看法,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王安石变法,以上发动,在实行过程中,因官员种种原因,变得有悖初衷,最终非但没有达到神宗期待的国富民强效果,反而弄得民不聊生,灾难不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北宋灭亡。

全书所介绍的苏东坡一生,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大背景的影响,仕途苏东坡多次被迫害的主因所在。当时朝廷两派分裂,一派是主张变法派,王安石为首,一派相反,以司马光,苏轼等人为代表。王安石为了保证新政顺利推行,更换了大量朝廷有能官员,对反对派自然也竭力打压。而苏轼性格刚正,直言上谏,自然会得罪王安石,难逃被贬厄运。但即便多次遭贬,苏轼没有畏而却步,离京后的他在地方全心全意工作,干出了一番政绩。

一方面,这跟苏轼性格有关,而他性格形成,无疑受他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时的大环境,是仁宗盛世,大量有才之士被推举做官,而他出生在四川,当时的四川已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他祖父,是个性情直爽,秉性纯良的老头子,乐天派性格,虽目不识丁,但有聪明才智,才华在他子孙中展现出来。苏轼母亲,在其年幼时,就给他讲故事,加上上学时,榜样欧阳修,范仲淹的力量引领,苏轼在年幼读书时就表现出了聪敏。

苏轼才华横溢,但文风朴实,被欧阳修赏识。而往往,朴实无华更容易被百姓接受,更接地气,所以,苏轼的诗词,往往被人广为传颂。这为他被贬后深受百姓喜爱,奠定了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远离朝廷勾心斗角,深入基层,为他阻止官税,提供了大量例证。任杭州太守期间,杭州连遇暴雨,他接连上书请求朝廷赈灾,但其他官员报喜,最后苏轼被调离问罪,后外放到扬州、颖州等地,所经所到之处,不是见到百姓食不果腹,就是看到青青麦田,无人耕种。通过实地考察,他对“苛税猛于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经过两年多的不断上书请求废除各项官税,拟订解决措施,苏轼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苏轼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在治理黄河水患上,王安石曾花50万元治理未果,苏轼挺身而出,与战士奋战一线抗洪,仅用3万元不但替换了临时堤坝,还建了“黄楼”,保一方安宁。在西湖淡水治理上,他组织工人清除污泥和水草,用其修建苏堤,不但保护了淡水资源,便利了南北两岸通行,还起到了美化作用。在他为官生涯中,这样的政绩还有很多。当然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苏轼敢于大胆谏言,得益于太皇太后摄政,有这最高层统治阶级的信任,随多次遭外放,但只要他开口,只要信件能传到太皇太后手中,基本都能得到支持。所以,当他生命中这守护神去世,他遭到了二次迫害。

他的命途多舛,但他总能随遇而安,活出自己的精彩。值得我们学习。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9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900字

看完《苏东坡传》对王安石的描写(林语堂对王安石的描写还是有所偏见的,还好有很多后人正确的看待了这个问题,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王安石),又碰巧读到了《游褒禅山记》,前后对照,竟能找到许多契合之处,便有感而发。——题记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至和元年时写下的,当时他三十四岁,刚刚从舒州通判的任上辞官回家,途中他随友人一同游览了褒禅山,不久之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了这篇游记。游记并没有着墨记录褒禅山的奇崛瑰丽,反而大力描写了他自己的所思所想,心得体会。
他们一行人在褒禅山的后洞,越走越深,越深越奇,真是人迹罕至。正当他们对前面的探险兴致勃发之时,一个人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灭了。众人遗憾的走到洞外,却发现火把所剩尚多,自己也尚有余力,于是纷纷责怪起这个劝说的人。王安石也颇为后悔,埋怨自己没有坚持己见,不该附和众意,扫了冒险的乐趣。于是他颇有感触的写下“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他认为,一个人只有秉着尽心竭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态度才能完成别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王安石随后也真真成了这句话不折不扣的践行者。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蛰伏,胸怀大志的王安石终于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与支持,如愿以偿成为了大宋王朝的革命指挥官。望着日渐孱弱,国库空虚的大宋江山,王安石心力澎湃,目标清晰,信念坚定,这正合了他在《褒禅山记》中写的那句“有心与力,而又不遂以怠”,手握变法良策,背有皇帝撑腰,大刀阔斧的改革一触即发。
古之变法者,必须拥有破釜沉舟,功成身死的觉悟,否则便不足以对抗守旧势力的攻讦。于是均输、青苗、市易、保甲、免役、方田……一道道新政从朝廷散向民间,他为大宋王朝下了一剂又一剂的猛药。
果不其然,新政推行不久,王安石就受到了守旧势力的多方非难。甚至连皇帝也有了些许的动摇,然而,早已觉悟的王安石再也没有重蹈褒禅山上的错误,他据理力争,以身相搏,试图将新政快速迅猛的推行下去。王安石不遗余力的推行新政,甚至在争辩中发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惊天大论。开展新政不力的官员,他立即罢免;上书劝谏的老臣,被他批为“流俗”;曾经的故知、恩人,被他逐一舍弃。
然而,这些药对于内忧外患的大宋来说,实在是太猛了,修补好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完全复原,就被新出现的问题再次吞没。倔强刚愎(安石性强忮《宋史·王安石传》)的王安石已经无暇顾及,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在他眼里,自己的新政就是大宋王朝的强国经略,大宋王朝将在他的新政中走向太平繁荣,甚至开疆拓土,成为华夏历史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而他自己就是管仲,就是商鞅,是上应天命,成此大业的主导人。
王安石的心里对褒禅山的扫兴而归,可能还有所回念,因为此时他面临着和当时一样的境地。如果后退,他就再也见不到富强繁荣的大宋,只有无所畏惧的一往无前,才能到达别人所不曾到过的远方,才能见到最绚丽的景色。即使这条路,比褒禅山的后洞更加艰难,即使自己的身边无一知己相陪,他也要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可事情的轨迹却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王安石的敌人越来越多,队友却越来越笨,卑鄙小人趁虚而入,劣绅贪官借机豪夺,让本就孱弱的大宋变得更加不堪。此时的王安石,不仅不愿正视摆在面前的现实,更是觉得这是变法道路上理所当然的牺牲,于是他隐瞒事实,巧骗皇上,他心中所期待的仍是变法大成后的那个辉煌之日。
可是,历史的车轮无情碾碎了他最后的梦想泡沫。王安石大概做梦也没想过一幅画竟然成了他新政的终章。在一片讨伐声中,王安石黯然退出了政治的舞台。他辞官回家,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一段老年生活。
宋神宗死后的第二年,王安石的新政被废止,他听说以后,害了一场大病,随后郁郁而终。不知道那时的他,是否还能能想起来褒禅山上,那个“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后洞,是否还能记起自己那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有趣的是,王安石在《褒禅山记》最后写道,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的真相,谁能说的完呢?(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结合一些古书上对王安石片面又尖刻的描写与抹黑,不得不说王安石真是早早地就看破了真相,可谁又能回到千百年前看一看那个不破不还的王安石呢?不如就像王安石说的那样,做一个深入思考,谨慎取之的人最好。
后记:绍圣元年,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谥号“文”。也算是为王安石轰轰烈烈的变法事业献上了最后的礼赞。

相信《清华园日记(图文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