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苏东坡传读后感 > 地图 >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9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900字”,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900字

全书读完一周时间,一直想好好写一下读后感,但迟迟没下笔——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用一篇小小的文章来解读苏东坡。

后来一想,林老的这部作品已经囊括了苏东坡的一生,史料翔实、立场中立、刻画细腻、评价客观,已经完美地诠释了苏东坡的一生,其人其性跃然眼前。我妄图再行蛇足之举,纯粹就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了。

所以还是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无论是当世还是后世,社会各阶层对他的评价都很高,被世人尊为苏仙、词圣。他与诗仙李白,都是我最喜欢的古代文人,因其二人之才华横溢、笔力纵横、热情奔放。

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苏东坡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未读本书之前,我对他的感官印象也只是停留在“文学成就斐然,政治命运多舛”的认识层面。

读完全书可见,苏东坡为官,显赫之时虽未位列宰辅之尊,但其所获尊崇亦是旁人无法企及的;而其数次被贬乃至远窜琼崖,其落魄动荡也是旁人未曾承受的。之所以导致苏东坡政治生涯的大起大落,固然有权臣当道政见不合的因素,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因为人性——一方面是苏东坡自己嫉恶如仇为民请命的为官本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初期皇家褒扬过甚招致小人嫉妒,他们终不希望如此一个与自己不对路的政治新星崛起从而损伤自己的政治权益。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就其动荡的政治生涯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生不逢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个时代恰恰又是最适合他的时代。正是这种堪称绝无仅有的人生经历,让他的文学大家形象越发璀璨夺目、光耀万古。

通过本书,对于王安石变法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王安石主政期间,虽称不上奸佞当道,但其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确实对宋朝的根基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害。对所变之法的危害的清醒认识和批判,直接导致了苏轼与当政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但林老对于在苏轼政治生涯中始终充任不光彩角色的沈括,几未提及,则未免有些耐人寻味了。

最后,因为本书是林老用英文写就,很多情节内容需要照顾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再行翻译回中文,总觉得有些表述怪怪的。如果原版便是中文版的话,相信本书定会更加精彩吧。

2017.9.14,于无锡至杭州途中。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9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900字

看完《苏东坡传》对王安石的描写(林语堂对王安石的描写还是有所偏见的,还好有很多后人正确的看待了这个问题,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王安石),又碰巧读到了《游褒禅山记》,前后对照,竟能找到许多契合之处,便有感而发。——题记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至和元年时写下的,当时他三十四岁,刚刚从舒州通判的任上辞官回家,途中他随友人一同游览了褒禅山,不久之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了这篇游记。游记并没有着墨记录褒禅山的奇崛瑰丽,反而大力描写了他自己的所思所想,心得体会。
他们一行人在褒禅山的后洞,越走越深,越深越奇,真是人迹罕至。正当他们对前面的探险兴致勃发之时,一个人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灭了。众人遗憾的走到洞外,却发现火把所剩尚多,自己也尚有余力,于是纷纷责怪起这个劝说的人。王安石也颇为后悔,埋怨自己没有坚持己见,不该附和众意,扫了冒险的乐趣。于是他颇有感触的写下“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他认为,一个人只有秉着尽心竭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态度才能完成别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王安石随后也真真成了这句话不折不扣的践行者。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蛰伏,胸怀大志的王安石终于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与支持,如愿以偿成为了大宋王朝的革命指挥官。望着日渐孱弱,国库空虚的大宋江山,王安石心力澎湃,目标清晰,信念坚定,这正合了他在《褒禅山记》中写的那句“有心与力,而又不遂以怠”,手握变法良策,背有皇帝撑腰,大刀阔斧的改革一触即发。
古之变法者,必须拥有破釜沉舟,功成身死的觉悟,否则便不足以对抗守旧势力的攻讦。于是均输、青苗、市易、保甲、免役、方田……一道道新政从朝廷散向民间,他为大宋王朝下了一剂又一剂的猛药。
果不其然,新政推行不久,王安石就受到了守旧势力的多方非难。甚至连皇帝也有了些许的动摇,然而,早已觉悟的王安石再也没有重蹈褒禅山上的错误,他据理力争,以身相搏,试图将新政快速迅猛的推行下去。王安石不遗余力的推行新政,甚至在争辩中发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惊天大论。开展新政不力的官员,他立即罢免;上书劝谏的老臣,被他批为“流俗”;曾经的故知、恩人,被他逐一舍弃。
然而,这些药对于内忧外患的大宋来说,实在是太猛了,修补好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完全复原,就被新出现的问题再次吞没。倔强刚愎(安石性强忮《宋史·王安石传》)的王安石已经无暇顾及,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在他眼里,自己的新政就是大宋王朝的强国经略,大宋王朝将在他的新政中走向太平繁荣,甚至开疆拓土,成为华夏历史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而他自己就是管仲,就是商鞅,是上应天命,成此大业的主导人。
王安石的心里对褒禅山的扫兴而归,可能还有所回念,因为此时他面临着和当时一样的境地。如果后退,他就再也见不到富强繁荣的大宋,只有无所畏惧的一往无前,才能到达别人所不曾到过的远方,才能见到最绚丽的景色。即使这条路,比褒禅山的后洞更加艰难,即使自己的身边无一知己相陪,他也要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可事情的轨迹却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王安石的敌人越来越多,队友却越来越笨,卑鄙小人趁虚而入,劣绅贪官借机豪夺,让本就孱弱的大宋变得更加不堪。此时的王安石,不仅不愿正视摆在面前的现实,更是觉得这是变法道路上理所当然的牺牲,于是他隐瞒事实,巧骗皇上,他心中所期待的仍是变法大成后的那个辉煌之日。
可是,历史的车轮无情碾碎了他最后的梦想泡沫。王安石大概做梦也没想过一幅画竟然成了他新政的终章。在一片讨伐声中,王安石黯然退出了政治的舞台。他辞官回家,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一段老年生活。
宋神宗死后的第二年,王安石的新政被废止,他听说以后,害了一场大病,随后郁郁而终。不知道那时的他,是否还能能想起来褒禅山上,那个“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后洞,是否还能记起自己那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有趣的是,王安石在《褒禅山记》最后写道,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的真相,谁能说的完呢?(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结合一些古书上对王安石片面又尖刻的描写与抹黑,不得不说王安石真是早早地就看破了真相,可谁又能回到千百年前看一看那个不破不还的王安石呢?不如就像王安石说的那样,做一个深入思考,谨慎取之的人最好。
后记:绍圣元年,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谥号“文”。也算是为王安石轰轰烈烈的变法事业献上了最后的礼赞。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0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我买传记书最怕读那些所谓的“历史上的大人物”,我比较喜欢那些才情洋溢又性格出挑的人物。
我羡慕苏东坡不矫揉、不嫉恨、不玻璃的个性。翻看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完的《苏东坡传》,先是感慨林先生学贯中西的文化底蕴,再是感激张振玉先生翻译本书,为读者带来的“满目琳琅”的文才。
苏东坡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才情,书中没有太多对他幼时刻苦学习的描写,我只是感觉自他出道,便是惊天之才。有才华的人,总是遭人侧目,何况苏氏父子三人都是才学天成。我不得不艳羡这样特殊的家庭熏陶,实在是旁人望尘莫及。
苏东坡所在的时代,有许多与他一样的“同道中人”,因为误以为是门生“曾巩”之作,未给苏轼第一名的欧阳修;推行新政搞得宋朝人仰马翻,几次朝局大动荡的王安石;和王安石作对多年,浑身令人颤抖的正气,司马光;以及一系列书画俱佳的名士秦观、米芾等。
苏东坡一直宦海浮沉,浮的时候少,沉的时候多。
浮的时候在京都为官。可惜为官经历了三代帝王,总是帝王不爱搭理,太后格外爱重。不过君王确实不及太后那般贤明,这是实话。苏东坡的性格决定了他在朝廷一定要吃亏,原配发妻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要是一直活着,肯定能不断提点苏轼不能总犯傻,可惜王弗早逝。苏东坡看不惯就要写折子批,不管是谁,不管后果。苏东坡早年看穿的“心狠手辣”章淳果然成为了晚年不断贬损坑害自己的角色。
沉的时候苏轼最后谪贬到海南岛,司马都不如的小官。但是他不管到哪里,都能活出一派精彩恢弘。实事干了很多,心地善良见不得百姓吃苦,为百姓尤其是杭州人民作出了许多利于民生之事。连穷商卖不出扇子,自己都要挥墨“救市”。自己从来没有失去一个大诗人的高格,把看起来破败不堪的生活改造出了世外桃源的风范。
一生修仙、养生、求法佛、道两家,也为儒学经典注释了三部经典,临终前交托友人。与后来的soulmate侍妾朝云在晚年也算是安适聊生。那句“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就是出于这位没有受过教育的侍妾之口。虽然年龄差到了30岁,但是朝云不像白居易的侍妾小蛮,晚年遗弃了白居易,朝云陪苏东坡一直到去世。
苏门学士都是苏东坡得意的弟子,不论是早年的四人还是后来的六人,都为宋代的文学事业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有人说,现代人总是睚眦必报,所以我羡慕像苏东坡这样大度宽和的人,人一旦学会放过别人,才能真正的放过自己,给自己的灵魂减减压,给自己的能力加加码,才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3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300字

今年第40本,放书架上有些日子了,故拿来一读。

总的感觉,这本书读起来比较费劲儿,特别是开始一些章节。但写到后面,还是挺精彩的,找到了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的感觉。全书以时间轴为主线,讲了苏东坡一生,前半生讲他的家庭背景,诗词游历,后半生讲他的仕途经历和政绩。并花了很多笔墨,交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主导变法的,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王安石。但对王安石的看法,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王安石变法,以上发动,在实行过程中,因官员种种原因,变得有悖初衷,最终非但没有达到神宗期待的国富民强效果,反而弄得民不聊生,灾难不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北宋灭亡。

全书所介绍的苏东坡一生,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大背景的影响,仕途苏东坡多次被迫害的主因所在。当时朝廷两派分裂,一派是主张变法派,王安石为首,一派相反,以司马光,苏轼等人为代表。王安石为了保证新政顺利推行,更换了大量朝廷有能官员,对反对派自然也竭力打压。而苏轼性格刚正,直言上谏,自然会得罪王安石,难逃被贬厄运。但即便多次遭贬,苏轼没有畏而却步,离京后的他在地方全心全意工作,干出了一番政绩。

一方面,这跟苏轼性格有关,而他性格形成,无疑受他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时的大环境,是仁宗盛世,大量有才之士被推举做官,而他出生在四川,当时的四川已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他祖父,是个性情直爽,秉性纯良的老头子,乐天派性格,虽目不识丁,但有聪明才智,才华在他子孙中展现出来。苏轼母亲,在其年幼时,就给他讲故事,加上上学时,榜样欧阳修,范仲淹的力量引领,苏轼在年幼读书时就表现出了聪敏。

苏轼才华横溢,但文风朴实,被欧阳修赏识。而往往,朴实无华更容易被百姓接受,更接地气,所以,苏轼的诗词,往往被人广为传颂。这为他被贬后深受百姓喜爱,奠定了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远离朝廷勾心斗角,深入基层,为他阻止官税,提供了大量例证。任杭州太守期间,杭州连遇暴雨,他接连上书请求朝廷赈灾,但其他官员报喜,最后苏轼被调离问罪,后外放到扬州、颖州等地,所经所到之处,不是见到百姓食不果腹,就是看到青青麦田,无人耕种。通过实地考察,他对“苛税猛于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经过两年多的不断上书请求废除各项官税,拟订解决措施,苏轼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苏轼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在治理黄河水患上,王安石曾花50万元治理未果,苏轼挺身而出,与战士奋战一线抗洪,仅用3万元不但替换了临时堤坝,还建了“黄楼”,保一方安宁。在西湖淡水治理上,他组织工人清除污泥和水草,用其修建苏堤,不但保护了淡水资源,便利了南北两岸通行,还起到了美化作用。在他为官生涯中,这样的政绩还有很多。当然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苏轼敢于大胆谏言,得益于太皇太后摄政,有这最高层统治阶级的信任,随多次遭外放,但只要他开口,只要信件能传到太皇太后手中,基本都能得到支持。所以,当他生命中这守护神去世,他遭到了二次迫害。

他的命途多舛,但他总能随遇而安,活出自己的精彩。值得我们学习。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4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400字

出于对苏东坡的喜爱与敬佩之情,读完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苏东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处于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再三被贬,他豁达乐观,从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出数道美味佳肴,急着性子酿酒以至于友人喝过腹泻,尝试制墨险将房屋烧毁,自己捯饬药材治病……失败过后,大笑置之,从不沮丧哀怨。

苏东坡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古时手足相残、争权夺利、六亲不认的种种案例之下,子瞻子由的兄弟情深诗人愈觉珍贵动人;苏东坡对堂妹一往情深,至死不曾忘怀,为她与堂妹夫写墓志铭,怆然涕下;苏东坡珍爱朝云,赏识朝云道出了他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最艰苦的日子是她与之相伴,朝云死后他心痛伤怀,为信佛的她念读谔语……

扯远了,心底对他的敬佩、喜爱……实在有太多想要表达。回归正题说说这本书。

林语堂写这本书时已移居国外,出于对苏轼的喜爱,他准备了三月的时间,查阅、钻研各种资料,目的是写出苏轼的传记给外国人阅读、了解,所以全书为英文所著,由他人翻译为中文,所以想看林语堂汉语文笔的书友可能要失望一下啦。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些心潮澎拜,想要逐字逐句、丝毫不放过地读完,因为我想这本书对苏轼平生的描述应该是非常详细的,作为苏轼迷表示不想错过一丝一毫啊~

由于林语堂也是苏轼的“nc粉”(开个玩笑哈哈),所以对于苏轼的任何撰写我都喜爱+认同。但是呢,林语堂带了一些个人感情色彩,对于王安石、章谆的部分内容不够中肯,稍贬低了一些。而且也出了几点小错误,被书友在评论里指正了。总体来说,书肯定是不错的,再加上室友们精彩的评论、补充与交流,这本书值得一读!

本书部分摘录:

文学才气、卓尔不群:

一路坎坷:

兄弟情深:

苏东坡言:

看淡尘世:

临死仍然超脱、顺其自然:

苏轼是一个儒释道皆成的文学大家、思想前者,生可受万人敬仰,死可永垂不朽,为世世代代人所称赞、歌咏。他的豁达超脱,热爱生活,重情重义,诗词歌赋,无一不活在人们的心中。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8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800字

我个人对于历史很混乱,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也不是很了解当时的大背景和相关历史人物。所以我只想单纯的说一下苏东坡的个人魅力。

苏东坡天才横溢,在中国艺术上,很多时候可以独创一派。苏东坡作为中国南派画始祖之一,不进创造了墨竹,也创造了中国的文人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在诗词方面的卓越,更是让当时的文人和后人称赞不已,在他的眼里,一切皆可入诗,入词,他把生活之中的琐事,把大自然的所见和所闻,把世间的纷扰都融入文学中。他是一个文学全才。

苏东坡的人生态度让我佩服,他是一个“一肚子不合时宜”,被许多人嫉妒和记恨的人。人生几次大起大落,不居高而喜,不处低而悲。他乐观豁达,坦荡磊落。可以因为考虑胡子睡觉放在哪里而纠结一晚上。他幽默风趣,会给各种人起外号,会带着妓女去佛寺参佛从而引起高僧的极度不适。他的天真并没有因为仕途的磕磕绊绊而减少半分。

苏东坡关心百姓疾苦,是一个好的父母官。无论自己被贬多少次,被贬到哪里,都从没有改变自己为百姓办实事的初心。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并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为杭州做了最好的形象广告。在徐州,他率领军民奋战七十余日抢修防洪大堤,使徐州黎民免受洪灾之害。在广东惠州,他用山间的竹子,建设了供水系统,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苏东坡还曾为了让一个卖扇子的生意变好,亲自在每一个扇子上题字和画画。在林先生的书里他被称为百姓之友。

最后我想引用文中林先生的话来结尾“苏东坡这个人物个性太复杂,方面太多,了解不易。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学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故也不能为醉汉。他对人生了解得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自然不愿把生活完全消耗于醇酒妇人之间。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看法。”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900字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900字

【书籍简介】这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1975年,林语堂凭借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这是一部故事性非常强、非常引人入胜的作品。它生动细致的描述了从二十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到抗战时期,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北平三大家族曾家、姚家、牛家三代人的恩怨纠葛、家族兴衰,以及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的人们是如何坚守着,抑或是革新着自己的信仰走向未来的鸿篇巨著。

本书是林语堂久负盛名的作品,文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对传统中国的文化和生活细节的真挚热爱,以及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老庄哲学境界,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皇皇巨著,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

【读后感】因为这本书里的很多片段是专门给西方人写的,针对的是西方人的文化基础,因此很多国人一目了然的东西偏偏要絮叨很久,看起来难免会显得冗杂拖沓,但是胜在情节紧凑,叙事精彩,所以还是一鼓作气的看完了。

书中的木兰、立夫、红玉……等人都有很丰富的人物描写和细节刻画,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姚老先生。

「清末的背包客——姚老先生」

林语堂通过姚先生之所言所行,在传达一种“道”家思想。万事顺其自然,面对死亡也泰然。在晚年的时候索性离家巡游,寻找自己。和现在人人纷纷向往去西藏旅行,或者是做一个背包客到处穷游有异曲同工之处。其实游山玩水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的雅喜好。在这个过程中,心灵有疏通开朗之感。

出乎意料的,这本书宣扬了很多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姚老先生的道家思想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也影响了他的家族许多人的行为,当然,也给了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与以往书籍的儒家正统有很大的不同,或许在哪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是思想大发展的年代。

原本以为林语堂先生是以为道家研究者,后来了解发现他对儒家也有很大的研究成果,着实钦佩。

【推荐指数】

林语堂先生站在高于现实处,以自由主义精神写“热心冷眼看人间”的智慧文章。他的文章讲要直面人生,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启悟。

《京华烟云》正是集此大成之作。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300字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300字

《京华烟云》——儿女情长背后的民族大义

文/君向何兮

01.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漳州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代表作品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02.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仿照《红楼梦》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03.

全文伊始,林老就写到“全书写罢泪涔涔”,而我亦全书读罢泪涔涔。

小说以战乱开始又以战乱结尾,不同的是,书中人物的生活状态、思想境界一直在发生变化。

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从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到二战爆发,现代中国风雨飘摇,人、家、国皆不能安。

茫茫乱世,世人对人生只有两个态度:入世,出世。可全书在最后一章达到高潮,当家族中的青年都奔赴战场,为国,为家,为亲人而战斗,那个故事也该结尾了,未来适合人们去想象。

很多人拿《京华烟云》和《红楼梦》相比,将《京华烟云》誉为现代版《红楼梦》,我却觉得两点并无实质可比性。虽然《京华烟云》是由林老翻译《红缕梦》不成创作而来,但两者的时代背景俨然不同。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着重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与贾、林、薛的爱情悲剧;《京华烟云》则是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着重描写了姚、曾、牛三大家族在时代洪流中的变更,爱情为次要,但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冲击、交融,新时代青年男女的形象,家国战乱、国家动荡的描写应为文之主旨。更以“男儿一副好身手,拼将热血洒神州”,以个人情怀上升为民族大义作尾。

林语堂先生的大女儿林如斯说:“《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想必一本能感动作者自己、感动作者家人、感动千千万万读者的书一定会是一本好书。

第一次接触《京华烟云》是在小学图书馆的书架,那个时候,那些书,只能摆在书架上,管理员不准学生阅读,第一次错过这本书。

第二次接触《京华烟云》是看到电视剧,记忆中木兰是由赵薇扮演,可由于自己不爱追剧,第二次错过这本书。

第三次接触《京华烟云》是看施建伟写的《林语堂传》,这时才发现《京华烟云》的作者竟然是林语堂,结果当时由于时间原因,只看了百度百科的词条,又一次错过了这本书。

第四次,我已经步入大二,在图书馆静静看着这本书,前面的篇章以为都是描写家族存亡儿女情长,最后结尾才知道林老写的是民族大义!

还好,我没有错过这本书,还好,我愿意再读这本书,希望有人和我一起,共看儿女情长背后的民族大义,你愿意吗?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400字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400字

昨夜十一点零三分,我终于读完了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内心顿感满足。这又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毕业论文)读的一本著作,诚然,收货颇多。这是林语堂先生于1938年旅居巴黎时写下的一本书,用道学家的平静如水倾诉着对国家危亡的关切,姚思安,可以说是作者的心情寄托,用那样一位贤人——包含着道学家对自然无为的崇尚,又寄托着儒家肩负家国重担的理想,同时又以佛家子弟的胸怀云游四海,寻求自我的解脱,这同时也是作者的理念。姚木兰是作者对《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宝钗并湘云的合体——集女人贤才于一身而又不乏叛逆,一生的理想(确切来说是她中晚年的理想)是回归自然,过农家人的生活,但在日寇侵袭我山河的情形下,不得已万里逃亡,晚期的经历让她明白,只有儿孙的万代延续,才能获得人类的永生,这是作者有意对传统道学长生不老的再度审视。

《京华烟云》全书分三大部,分别为“道家女儿”、“庭院悲剧”、“秋季歌声”,以木兰及其同辈的成长为主线讲述曾姚牛三家的兴衰,又以北京城的政权更迭为切入口,向读者反馈当时整个中国的局面,可谓以小现大。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向西方翻译《红楼梦》不成而成的大作。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面对男男女女的各类姻缘,不由得想到了宝钗黛三角关系之恋爱,也发现了好几对宝黛、宝钗之同组关系而结成的命运走向。阿非、红玉可谓是宝黛第一组,红玉正是再现着黛玉的命运,性格体态,无不相同,与阿非的姻缘自然也同宝黛一样了,不过林语堂为阿非安排了更合适的姻缘,即让他预见了宝芬,正应验了红玉的签“芬芳过后总成空”一句,而这“空”即是红玉的空,也是时代的空,任凭你作威作福还是大慈大悲,也许人心会记得,但时间总无情,往事随风,过眼云烟。荪亚与宝玉也是较为相似的,而与木兰的结合是林语堂心中的“宝钗、宝湘”的合体,都说湘云即脂砚斋,而脂砚斋是曹雪芹之妻(周汝昌之观点),这样一来荪亚与木兰的结合是万分“合适的”,至少,林语堂心中,这样很合适,因为木兰的形象塑造决定了她做为妻子是完全可以驾驭任何男人的(后为就立夫孤身一人入大帅府可印证),这样林语堂便了解了自己对《红楼梦》的想法。但,木兰,她终究是一个理想女子。

初读本书,也许会有些许不适,毕竟是翻译本(英文译本),除了佩服林语堂先生惊人的语言功底,似乎无所得,对其中人物情节更是不知所云;越往后看,却越能体会其中心情,民国离我们并不遥远,比起甲骨文来说,可谓近在咫尺,当初发生的件件大事,从我们的小学课本开始就已经清楚地记载了,其中真伪无人清楚,作者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纷纭,对桩桩件件自然体味深刻,如此而来的《京华烟云》必定是呕心沥血之作,用文人敏感的神经感触时代剧变之中平凡人的生活。

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向读者传递出深刻的哲学意味,而这一哲学的传递者就在姚思安和木兰身上。全书受庄子影响很深,庄子犹如上帝。三大部中令我感想颇多的当属第三部分“秋季歌声”,这秋季是木兰的秋季,也是中国的秋季,这部分中,作者说到夏天与冬天起始的问题,认为冬天乃夏天之始,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起,北半球便正进入着夏天,冬天的到来亦然。庄周的“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生死循环便已成定理;秋天树叶衰落,春天已经开始。第三卷中的战争正是旧中国的衰老之际,同时孕育着新中国。姑书中有“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

阅读此书,真可谓“幸之何如?快之何如”

喜欢《《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9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苏东坡传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