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雪域神豹升级读后感1500字版 > 地图 > 雪域神豹升级读后感1500字版

雪域神豹升级读后感1500字版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_900字。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_900字”,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900字

培育好习惯:兑现承诺,从小处做起
学会了和“次人格”对话,又找到了改变习惯的使命,是不是就OK了呢?
绝非如此。尽管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但改变恶习仍需要一点:立即去做。
因为,每一个旧习惯对应着的神经回路是无法消失的,只能靠新习惯打造更强大的新神经回路,用新的神经回路去战胜旧的神经回路。
新的神经回路一开始必然是脆弱的,要用它战胜旧的神经回路,最好采取一些聪明的策略。
第一,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规定一些小的任务。譬如,查出明天要拨打的电话号码,记下来,今天的事情就完成了;拿出所需要的资料,放到桌子上,不用急着开始工作。
一开始不要急着做大的决定,要慢慢开始,在一些小的方面向自己做出承诺并且遵守这些承诺。让你的内心引导你做出承诺。承诺一旦做出了,无论是多么微不足道,都要遵守下去。
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何长明说:“当你做出承诺并履行承诺时,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你做出及履行更大承诺的能力就会增加,简单地说就是你会越来越自信……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你知道什么该做,并真的那样做了,你会觉得很开心,你会对自己很满意,会获得心灵的宁静。”
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分裂是最大的痛苦,堤坝的分裂会导致洪灾,地表的分裂会导致地震,山峦的分裂会带来山崩,爱情的分裂会带来离婚,同样你和自我的分裂会带来一生的痛苦和遗憾。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该怎么做却没有去做,你会自责,你会对自己不满意,你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不讲信誉的。总而言之,就是你开始不信任自己,自信心降低了。”
第二,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你可能曾经给自己做过很多承诺,但都没有坚持下来。那么,不要想一天把它们全实现。试着每天只规定自己必须完成一件事。这很容易实现,而实现的喜悦就是一种强化,会使你的新习惯更强大。
第三,每天必须不做一件事情。你可能有很多坏习惯,你成了它们的奴隶。不要企图一天把它们全消灭,试着规定自己每天必须不做其中一个习惯。
第四,不要积累太多的未完成的事情。每个未完成的事情都会吞噬你部分心理能量,无论这个事情多么不起眼。
第五,有决定胜过没有决定。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无意间,在妈妈的枕边发现一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书。这是一本心理自助书籍,作者武志红是一位资深心理学专家。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向告诉我们:负面情绪等等不完美的一面,在成长中的积极作用。阻碍我们成长的,不是因为自身不完美,而是自己不肯承认自身的完美。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使得自己越来越强大,离梦想越来越近。

扪心自问,父母、老师在讲道理时,我也觉得父母、老师讲的道理都正确,也明白,但是为什么对我却起不了作用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那是我没有,也从未真正的接纳过不完美自己,骄傲、自满、畏难、不坚强、毅力不坚定,这样的我,是我一直都不想面对的,一直在逃避,排斥。

然而,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拥抱不完美的自己。别抱怨自己的不完美,一个充满自信、向着美好的未来走去的人,是不会抱怨自己的缺点的,而是应该感谢它,拥抱它。因为成功之路是靠自己的不完美迎来的。

比如,两个人去采矿,他们用的工具是一样破,可当挖到特别硬的石头,其中一个人抱怨工具太烂而放弃了,而另一个人没有抱怨,而是克服困难,一点一滴地用工具将石头打破了,从而得到了钻石。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因为自己总觉得自己是高智商,可他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作为。他找了许多心理医生,都没用,他一直还是觉得自己智商高,别人都不如自己,因此跟周围的人都相处得不愉快。这样过了十多年,他又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那医生什么也没说,只是让他看电视,可当他听到电视里的一句话:你骗得了别人,但你骗不了你自己!这时的他恍然大悟,开始相信事实,不再想着自己是是虚伪的高智商,而是真实的自己一位普通人。他激动地对那位医生说:谢谢你,是您让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而医生却说:不,你不应该感谢我,而是应该感谢那句话。

曾经有同学叫我屈神,因为在思维训练的题型上,我常以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著名,因此,曾经的我也以为自己是高智商,常常喜欢挑难度高的题目来做,却不重视基础题的训练。于是,一份答卷,基础题的分数是扣得最多的,卷面分数拿不了高分。现在我明白了,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我应该做到的中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的作业和考试,一点一滴地凿开坚硬的石头,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心灵的王者,不做高智商和神。

读完这本书,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八个字:接纳自己,悦纳真我。书中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不完美,才有足够的空间进步,才能体会到努力后达到成功的喜悦。好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健康的成长,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_1800字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800字

自小被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我们,一直被教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虽然也知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仔细品来,我们的素质教育好像都是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应该做给谁,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在追求完美成为“内圣外王”的路上,很多人孜孜以求,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目标英勇奋斗,虽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然而这些正向德行教育效果却未如约而。。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近日读了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好像突然有了新的理解和新的认知。在正向德育教育告诉我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结果追求完美的时候,我们却不知道如何面对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缺陷、我们不完美的时候如何应对?人无完人金无完赤,很多时候我们承认每个个人都有品行的的缺失,但是如何“改正”这些缺失我们却是好像一无所知。甚至于“三省吾身”“日日新”虽然让我们做到世人眼中的越来越优秀,却让我们自己越来越痛苦,以至于很多人自卑、郁闷、压抑、关系疏离甚至抑郁自杀和恶意伤人。
我们的不完美都有一点不愿意承认但是又永远不能回避的特征“自私性”。我们需要食物、需要空气和水、需要性,为了保卫我们基本的生存我们才会富于攻击性,自私是所有人的天性,是动物的本能,而其主要表现方式性与攻击是人类的两大基本欲望职能。这两大职能既不丑陋也不低等。性是为了建立关系,驱动我们走出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建立各种关系基础;攻击给我们留下充足的个人生存空间,保持独立与个性。如果转换思维换成另外一个角度,性与攻击就是爱与自由,恰如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性与攻击就是为了捍卫爱与自由。
自私带来所有我们日常习惯的养成,我们必须明白坏习惯都是我们的人性。坏习惯不是我们的敌人,它是我们内心的需要,它曾经保护我们、贯穿我们的成长的过程。如果用心地反省,你会发现坏习惯是我们的朋友,它是我们真正的本性,趋利避害是我们的本能。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有时必须压抑自己的天性,而压抑内心天性造成痛苦的产生。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社会和家庭,我们的今天就是过去所有社会关系的积累。社会知识和社会关系的积累,会造成所谓的错与对。如果现实与内心的选择违背,不能满足内心深处选择的“对”,我们内心的想象就会成为所有的痛苦伤悲。我们对现状的反抗就会成为思维上批判,情绪上负面。
人天生不完美,可是不完美又给我们带来痛苦悲伤。拥抱痛苦认清痛苦是我们真正改变的力量。如果大家都想降低痛苦,避免痛苦,方法只有一个:认识痛苦的意义,直面痛苦的本源,悲伤会成为我们完结悲剧的力量。人生充满不幸,痛苦和悲伤将我们飞翔的翅膀捆绑。如果我们学会接受,拥抱痛苦,认清痛苦,重获自由的心灵将再次飞翔。
放飞自己,重获自由,接受过去。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家庭是我们唯一不变的选择,我们因为过去而成长,否定过往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反抗。接受过去,面对未来,成长的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放飞自己,重获自由,接受当下。否定当下的现实,就是对自己的自恋。愤怒、悲伤是深层次是因为你内心深处你认为你比别人强。
放飞自己,重获自己,接受悲伤。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认清并接受人生悲伤的真相,而不是胡思妄想,会帮助我们走出悲伤。
放飞自己,重获力量,接受愤怒。愤怒是对我们最大的保护,保护我们的私人的利益和空间,是我们的的利益不会走向更大的损伤。
放飞自己,重获力量,接受内疚。内疚是报警某个关系付出与接受的关系的失衡,内疚的乙方需要尽快调整。过分的付出和过分的接受都会造成内疚,良好的关系应该基于付出与接受的平衡。
放飞自己,重获力量,接受恐惧。恐惧令人讨厌,恐惧却告诉你什么是你的最重要。因为珍惜最有价值的东西,自恋自私的你才会害怕恐惧。
放飞自己,重获力量,接受关系。如果想宽以待人,需要宽容自己。如果严于律己,你必定对人挑剔。内在关系模式,展现外部人际关系。

越懂得黑暗,越相信光明;越尊重真相,越有接受自己的力量;
感谢不完美,让我们拥有判断能力;
感谢不完美,让我们理解自己;
感谢不完美,让我们接受自己;。
感谢不完美,让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是为记。
2018年10月6日晚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800字


无意间,在妈妈的枕边发现一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书。这是一本心理自助书籍,作者武志红是一位资深心理学专家。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向告诉我们:负面情绪等等不完美的一面,在成长中的积极作用。阻碍我们成长的,不是因为自身不完美,而是自己不肯承认自身的完美。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使得自己越来越强大,离梦想越来越近。

扪心自问,父母、老师在讲道理时,我也觉得父母、老师讲的道理都正确,也明白,但是为什么对我却起不了作用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那是我没有,也从未真正的接纳过不完美自己,骄傲、自满、畏难、不坚强、毅力不坚定,这样的“我”,是我一直都不想面对的,一直在逃避,排斥。

然而,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拥抱不完美的自己。别抱怨自己的不完美,一个充满自信、向着美好的未来走去的人,是不会抱怨自己的缺点的,而是应该感谢它,拥抱它。因为成功之路是靠自己的不完美迎来的。

比如,两个人去采矿,他们用的工具是一样破,可当挖到特别硬的石头,其中一个人抱怨工具太烂而放弃了,而另一个人没有抱怨,而是克服困难,一点一滴地用工具将石头打破了,从而得到了钻石。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因为自己总觉得自己是“高智商”,可他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作为。他找了许多心理医生,都没用,他一直还是觉得自己智商高,别人都不如自己,因此跟周围的人都相处得不愉快。这样过了十多年,他又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那医生什么也没说,只是让他看电视,可当他听到电视里的一句话:“你骗得了别人,但你骗不了你自己!”这时的他恍然大悟,开始相信事实,不再想着自己是是虚伪的“高智商”,而是真实的自己——一位普通人。他激动地对那位医生说:“谢谢你,是您让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而医生却说:“不,你不应该感谢我,而是应该感谢那句话。”

曾经有同学叫我“屈神”,因为在思维训练的题型上,我常以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著名”,因此,曾经的我也以为自己是“高智商”,常常喜欢挑难度高的题目来做,却不重视基础题的训练。于是,一份答卷,基础题的分数是扣得最多的,卷面分数拿不了高分。现在我明白了,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我应该做到的中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的作业和考试,一点一滴地凿开坚硬的石头,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心灵的王者,不做“高智商”和“神”。

读完这本书,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八个字:接纳自己,悦纳真我。书中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不完美,才有足够的空间进步,才能体会到努力后达到成功的喜悦。好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健康的成长,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2000字


生命总有不完美,那是光进来的地方。阅罢武志红老师的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以前总是要努力把自己变的完美,总是想讨好所有的朋友,总是怕得罪任何一个人,总是想让别人对自己赞不绝口,后来发现,自己过得越来越累,因为自己的愤怒情绪一直被自己压抑着无处发泄,才会导致越来越疲惫。在做一件事情前,想到各个方面,一直畏首畏尾,时间久了,就容易焦虑起来,领导布置一项工作,怕自己完成不好,迟迟不肯着手,最终眼看就要上交任务了,才如热锅上的蚂蚁,加班加点,最终也没有拿出一份像样的成果,总以为自己再好好想想就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是自己一直不肯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武志红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人们学会接纳自己,学会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接纳愤怒、悲伤、忧虑、惧怕、忧愁,才能更好地接受自己,勇敢地去正视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书中的观点我很赞同,比如,遇到了重大的问题,你不面对,却认为不处理你也可以很快乐,那么这快乐一定是表面上的,那个问题只是被你压进了潜意识,继续像毒瘤一样破坏你的心灵,于是,你白天对着许多人微笑,到了夜晚,你只好独自呜咽。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令自己自卑的方面,比如身高不够高,长得不漂亮,肤色不够白,经济拮据等等,但我们都要学会去真正地去接纳自己这些不完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许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你,比如如果你在农村,可能羡慕城市的车水马龙,而城市的人厌倦了钢筋水泥的生活,羡慕农村的自由和广阔。你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公职人员,他们也许羡慕你每天忙忙碌碌,充实而快乐。所以,只要告诉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沉淀自己,让自己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那才是你成长的动力。

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瓦尔登湖,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去独处,写一段简短的心情日记,出去旅旅游,放松一下自己,都可以让自己逐渐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着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生命总有不完美,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毕竟,人没有完美的人。

悲伤、愤怒、内疚、恐惧,这四种典型的坏情绪,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只是可能每个人分配在这些情绪上的比例不一样。

武老师写这厚厚的一本书,说白了,就是要让我们和自己的坏情绪做朋友,不要因为这些坏情绪而自责、紧张、难过、害怕每一种坏情绪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只会让自己更加悲伤,只有正视自己的悲伤,承认悲伤的事实,不要逃避,更不要想着快速去减少悲伤,而应该试着去改变。当然,武老师也说了,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别人,别人是不好改变的。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习惯、改变自己的形象这里面,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心态,有人说过:心态变了,一切也就变了。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单看这句话可能你不太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正文中的一段话让我立刻明白了它的意思。

愤怒首先是一个信号,它告诉你有人过分地侵入了你的空间,过分地控制了你。侵入你空间的那个人,无论其理由多么美好,你都应当捍卫自己。

看到这些文字,我立马想到了产假期间的洗衣机事件,于是赶紧到豆瓣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我的婆婆一定要给我们买一台手动的、大型的双杠洗衣机,说这种好用、洗的干净。在买之前不管我怎么央求她不要买,不管我怎样解释它不适合我们家,她还是买了。阳台上本就有一台洗衣机,现在多出更大体积的一台双杠洗衣机,我们的阳台更加拥挤。拥挤只是表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洗衣机太耗费人工,倒来倒去太麻烦,我们光忙活孩子已经占据了很多时间,为什么还要浪费在这种没有必要浪费的事情上呢?总之,对于她的做法,我是极度愤怒的!但家里人全都说我烧包,意思就是婆婆好心好意给你花钱买洗衣机,你竟然不知好?!我也确实觉得自己可能是有点不知好。可是现在看了武老师的愤怒解析,我明白了,我的愤怒是对的,我的愤怒并不过分。就像他所写,婆婆正是打着这种洗衣机好,洗的干净的美好的理由,强行侵占了我们家的空间,所以,作为我们家女主人的我来说,我的愤怒是理所应当的!

这样想想,我的内心畅快多了,不再纠结于当初对婆婆的愤怒带来的内疚和自我怀疑。

当然,对于愤怒是否应该立即表现出来,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坏情绪可以有,但愤怒这种容易让人失去理智的坏情绪还是要视情况再考虑要不要发泄出来。因为愤怒容易引起冲动,冲动就容易说出一些不理智的伤人的话,事情过后很有可能会后悔。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说出去的话会像钉子一样,即使拔出来也会永远留有一个洞。所以,自己的愤怒还是适当保留一点比较好,不知能做到这样理智的人会有多少?呵呵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有的人总想做到问心无愧,总想做到完美,就是想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自己没有责任,殊不知,这种完美的人会给周边的人带来莫大的压力,甚至会让周边的人选择逃离。

书中的实例,完美妻子吓走丈夫,就是上述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我们周边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批这种完美主义者。或许有的不能称之为完美主义者,但他们就是喜欢付出,无条件付出,不求回报,一旦对方有什么不满,那一定是对方的过错。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这么好,你有什么理由挑剔我,你挑剔我就是你有问题。

说到底,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做到那么完美,没有必要强迫自己一味的付出,该休息时就休息,该出错时就出错,出错了感到内疚也一样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武老师告诉我们,恐惧无须战胜。

和之前的几个坏情绪一样,恐惧一样需要你积极面对。恐惧背后,恰恰可能藏着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答案。

文中例子中的JOE怕黑是因为他和女朋友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担心失去女朋友的心理导致了他很怕黑;还有一位张女士也是怕黑到极点,到了晚上没有人陪着根本无法入睡,这是因为她自己在5岁时曾被亲生父母在睡着之后送给了别人

看看吧,他们都怕黑,但是怕黑只要开了灯或者有人陪就OK了吗?怕黑只是表面的恐惧,静心分析原因才能摸索着找出最真实的答案。

所以,读完这本书,除了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坏情绪外,能投入进去看完一本对我来说稍显枯燥的书,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了吧。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_800字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800字

刚看到这本书时,书名就给了我莫大的心理安慰,原来不完美并不都是过错。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就像书中描述的那样,一层层剥掉了自己意识里包裹痛苦内核的洋葱皮,客观冷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终于解开了多年来的困惑和迷茫:原来自己的不自信、苛求完美、轻微的强迫症、焦虑、甚至是对儿子过度的疼爱,都有其产生的某种心理根源。尽管剥洋葱皮的过程中被呛得眼泪汪汪,但心里却是久违的宁静和清明。
不同于那些慷慨激昂、在你耳边不停灌输“你一定要努力、拼搏、 成功”的某些专家,武先生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承认人性中的诸多不完美是客观存在的,完全没有必要为此羞愧和遮掩。作者对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细致科学的分析,同时联系自己的临床工作经历,列举了一些极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案例,让枯燥晦涩的心理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如一剂对症良药,令人身心舒泰、如沐春风。现将我在阅读过程中领悟到的一些观点整理如下:
【1】 坏习惯或消极情绪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辩证的角度看,它们也有其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跟它们达成和解,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2】悲伤、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都是我们的身体对外界侵入产生的本能反应,如果我们试图压制、消灭它们,它们会暂时沉入我们的潜意识里,一旦因某个诱因触发,便会爆发出成倍的力量,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3】一个人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大多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某种不愉快经历,或者是自己的某种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和扭曲,最终以另一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品尝过痛苦,才能尽情地拥抱欢乐;体验过失去,得到时才会倍加珍惜;目睹过死亡,才会对生命充满敬畏。。。。。。这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也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构成我们完整的人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顺其自然,遵从内心,成就更好的自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模板


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提供了《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当经历了一些触动人心灵的事情之后。都会不自觉地去发表一些走心的感言,感言可以很好的反映了我们的一些心得体会,你是否在考虑写一篇优秀的感言呢?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1)

武志红的又一本书,这本书有个多么自恋的名字,所以春节前后我读完了,过了这么久才来写读书笔记,所以刚刚忍不住又翻了一遍。

发觉这本书是典型的案例书籍,就是通过武志红的咨询案例、社会热点案例来输出心理学常识和分析问题。这个也是我相当长时间比较推崇的一种说法,“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之前有很多人遇到过,有很多人研究过,有些人把结果写成了书”。这个就是书籍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这个估计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情绪有它的来处,这些都是人这个生灵自带的属性。不论悲伤、愤怒、内疚等等的情绪,都是能量流动的正常形式,我们要接纳这些情绪,就像接纳自己一样。他们就想吃饭、喝水一样必要,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如上所说,恐惧也是一种正常流动的情感。这个反向论证,让我们知道孰轻孰重。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所有的关系,甚至是冲突,都是照镜子,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有的时候是看到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进一步的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学会接受自己、宽容自己和宽以待人。给自己一个接受的仪式,开始更懂自己、开始一段更为不同的人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2)

这是我阅读的心理学家武志红的第二本书:也许书中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因为缺少心理学知识,我们很少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即使生活中被许多类似的事困惑,也从来不知道,它的发生,或许仅仅是童年的一次遭遇或者早期的一个心结所为,因而,适当的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也能提醒我们,时刻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尤其在对孩子的培养中,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尽量避免童年的伤害影响到孩子的成年生活。

以下分享一些书中观点: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决定了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用我的话概括来说就是:问题,在关系中产生。不过,总会有例外,我们总能见到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的童年非常非常悲惨,但他们却拥有很健康的心灵。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与一般的理解不同,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恶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习惯其实就是个性的基础,而个性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从这一点看,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简单地逃避痛苦,必然会陷入自我欺骗。直面问题自身,会将你带向成长之路。

影响关系的要素有两点:爱与自由。爱,令关系更近;自由,则令关系保持距离。这两点相互矛盾,而问题也就在这里——只有距离合适的关系才令我们满意,太远或太近的关系都会令我们焦虑。

无数人会说,活在当下。但很少有人知道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你这时脑子里还生出了一个“我”的概念,那么,你就是没有活在当下。所谓的“我”,其实就是过去的一切体验的残留。如果你执着于这个“我”,你说“我悲伤”,这时你就和悲伤有了距离,悲伤就不再是治疗性的力量,悲伤就不再是天籁之音,悲伤就似乎成了破坏性的力量。但是,不是悲伤破坏了“我”,而是“我”破坏了悲伤。

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身体的健康,应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

我们需要认识到仪式的重要性,至于怎么履行仪式不是特别重要。你可以沿用传统的仪式,尽管这些传统仪式你永远也无法完全明白,你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你自己的仪式来引导你心灵的蜕变。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3)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乍一听像是一本鸡汤,实则是另类的鸡汤,直达人内心的深处的鸡汤,喝了还想来一碗的鸡汤。

我看了武志红老师的几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很大,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当然主要是“不完美”“自己”和“感谢”。

是的,不完美,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可是我们总忍不住把自己和别人比较,甚至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

这年头什么靠得住呢?什么都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我们自己。

是的,自己,改变别人不如改变我们自己,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理解了,也就知道应该怎么改变自己了。

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伤害已是事实,如果还去抱怨它就得不偿失了,当下和未来才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努力学习、不断改正避免强迫性重复让我们在一个坑里摔无数次。

是的,感谢,每一种痛苦都是有意义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痛,很痛,我们可以有无数种方法降低痛苦、逃避痛苦,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

有什么理由不感谢呢?

致会越来越好的自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4)

这本书读的时候会有痛感,可能里面有些案例似乎都在身边发生过,或者似曾相识,因此会被情绪卷入……

但我觉得自己需要这样的自省和自我审视……

笔记摘录:

一、“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二、“海灵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三、对待愤怒,“好的处理方式是,理解你的愤怒,问问它向你传递的信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富有智慧地去解决它,那它势必会成为你心灵的兵器,帮助你强大起来。”

四、“情绪决不会被欺骗。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都是基于真相的最直接反应。“”

五、“愤怒,给予你力量和动力,让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都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没有愤怒,你就会在不适当的地方屈服,就会手足无措。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

六、“低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过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七、“癌细胞或许就是被我们彻底压制的某些感受的表达途径。”

八、“越悲伤的时候,我们常表现得越快乐。

很多人将这个办法当作了战胜悲伤的法宝。然而,这样做的终极结果势必会是:越快乐,越悲伤。”

九、“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十、“我是一个好人,好人其实很多时候蛮卑鄙的。”

十一、“很多时候,仅仅知道自己愤怒和为什么愤怒,就足以得救了。”

十二、“这就是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其他的焦虑形式,只是这两个内容的延伸而已。”

十三、“陈祉妍博士说,痛苦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契机。痛苦告诉我们,“你应该改变了”,而那些勇敢地直面痛苦的人,也最容易抓住这个契机让自己的人性成长。”

十四、“把控制说成爱,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常见的谎言之一,而且对这个谎言,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并因此受伤或伤人。”

十五、“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如果不曾体验过,你就无法知道这种关系的美。”

十六、“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其他的焦虑形式,只是这两个内容的延伸而已。”

十七、“但我所了解的这些滥情者,没有一个不是空虚的。他们并不享受关系,他们只享受征服。”

十八、“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完全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效果,因为另一个人,你并不能左右。”

十九、“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二十、“真相一定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当你放下头脑中的一切时,你与世界的自然相遇。”

感受:完美是病,得治;“一见钟情”是病,得治;命运是亲子关系或者说母婴关系的复制;陷入痛苦时可以试试以一个旁观者去体察自己痛苦的最初来源;生命里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和自由;“好人”有时作恶不会比坏人要少……

借用老师书中所提到的一段话,也是最打动我的一段话:《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爱过、写过”,更喜欢另一位忘记了名字的名人的墓志铭: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好,请再来一次。

是的,怎样的活过会在生命的终点可以说出这么美好的一句话: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好,请再来一次。

不完美才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5)

最近利用坐地铁时间断断续续的读了一本书,武志红老师写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分享一下读书感悟。

生命总有不完美的地方,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读完武志红老师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就是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接受一些事情,才能获得重生。

以前的我有着完美主义,怕自己做不好,迟迟不肯动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先做起来再说,这个公众号就是个例子,怕自己写的文章没深度,没人看,但是没有谁可以一下子就做到很完美,都需要经历千锤百炼,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的太多,畏首畏尾,时间久了就容易焦虑起来,领导交代一项任务,怕自己完成不好,迟迟不肯动手,眼看就要到截止日期了,如热锅上面的蚂蚁,加班加点,也没有拿出像样的成果,其实是自己一直不愿意面对困难,逃避它而已,面对困难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面它。

武志红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人们学会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愤怒,悲伤,忧虑,恐惧等坏情绪,勇敢的正视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书中的观点我很赞同也深有体会,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你不去面对,不接受事实,活在过去,只会愈加痛苦,其中一句话我很赞同: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借此来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现在正能量这个词,到处可见,但是有时候我们也是需要发泄一下我们的负能量,而不是憋在心里,假装快乐,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有时候心理有问题比身体有问题可怕的多,身体有问题很大程度上面也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慢慢的发现心理学还是很有意思的,给我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很有可能去选择心理学,没有什么比人的心理更加复杂的了。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令自己自卑的方面,比如身高不够高,长得不漂亮,肤色不够白,经济拮据等等,但我们都需要真正的去接纳自己这些不完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许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着你。你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公职人员,他们也许羡慕你每天忙碌,充实而快乐。所以,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好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瓦尔登湖,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独处,写一段简短的心情日记,放松一下自己,也可以让自己逐渐的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期待与你一起成长!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6)

《花儿与少年》中,许晴个性坦率,虽然40多岁了,但是活的像个公主,当她身无分文流落在异国他乡,同胞帮她打车还借给她钱时,上车后,许晴大哭,回到住处她显得特别脆弱,像个孩子一说:“我想回家了。”虽然有很多网友骂许晴,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作这么矫情,但是她做的是真实的自己。

人一生就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挣扎着,为了寻求一个平衡点。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忘记了做真实的自己,总是在追求想象中完美的自己,所以也就会暴露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做真实的自己,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才是最重要的。做真实的自己,真实比完美更重要,刻意的追求完美就是一种病态,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和事物,放下执念,就是放过自己,还原本真的自己,身心也就得到了自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7)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别人进不去,自己也出不来,我们将所有的坏情绪藏在里面,自己消化,碰到消化不了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惨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就像之前的我,只要我觉得我应该做好的事情,我有一点没有做好,就会陷入坏情绪里,不断的在心里否定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越想越多,甚至有时候会郁闷好多天,却忘了其实自己已经尽力了,没有做好,可以从中找找原因,但是不必过分自责。

这些都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跟自己较劲的人,都被坏情绪带进了沟里,被它牵着鼻子走,作文所以成为了偏执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重新认识自己,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客观的对自己进行评价,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坏习惯。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通用


如何才能将感言清晰而有条理呢?当我们在经历某些事情而心灵受到震撼时。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学会写感言的方法,这些感言也是记录难忘的时刻的证明。读后感大全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1】

武志红的又一本书,这本书有个多么自恋的名字,所以春节前后我读完了,过了这么久才来写读书笔记,所以刚刚忍不住又翻了一遍。

发觉这本书是典型的案例书籍,就是通过武志红的咨询案例、社会热点案例来输出心理学常识和分析问题。这个也是我相当长时间比较推崇的一种说法,“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之前有很多人遇到过,有很多人研究过,有些人把结果写成了书”。这个就是书籍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这个估计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情绪有它的来处,这些都是人这个生灵自带的属性。不论悲伤、愤怒、内疚等等的情绪,都是能量流动的正常形式,我们要接纳这些情绪,就像接纳自己一样。他们就想吃饭、喝水一样必要,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如上所说,恐惧也是一种正常流动的情感。这个反向论证,让我们知道孰轻孰重。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所有的关系,甚至是冲突,都是照镜子,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有的时候是看到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进一步的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学会接受自己、宽容自己和宽以待人。给自己一个接受的仪式,开始更懂自己、开始一段更为不同的人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2】

这是我阅读的心理学家武志红的第二本书:也许书中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因为缺少心理学知识,我们很少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即使生活中被许多类似的事困惑,也从来不知道,它的发生,或许仅仅是童年的一次遭遇或者早期的一个心结所为,因而,适当的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也能提醒我们,时刻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尤其在对孩子的培养中,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尽量避免童年的伤害影响到孩子的成年生活。

以下分享一些书中观点: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决定了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用我的话概括来说就是:问题,在关系中产生。不过,总会有例外,我们总能见到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的童年非常非常悲惨,但他们却拥有很健康的心灵。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与一般的理解不同,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恶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习惯其实就是个性的基础,而个性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从这一点看,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简单地逃避痛苦,必然会陷入自我欺骗。直面问题自身,会将你带向成长之路。

影响关系的要素有两点:爱与自由。爱,令关系更近;自由,则令关系保持距离。这两点相互矛盾,而问题也就在这里——只有距离合适的关系才令我们满意,太远或太近的关系都会令我们焦虑。

无数人会说,活在当下。但很少有人知道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你这时脑子里还生出了一个“我”的概念,那么,你就是没有活在当下。所谓的“我”,其实就是过去的一切体验的残留。如果你执着于这个“我”,你说“我悲伤”,这时你就和悲伤有了距离,悲伤就不再是治疗性的力量,悲伤就不再是天籁之音,悲伤就似乎成了破坏性的力量。但是,不是悲伤破坏了“我”,而是“我”破坏了悲伤。

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身体的健康,应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

我们需要认识到仪式的重要性,至于怎么履行仪式不是特别重要。你可以沿用传统的仪式,尽管这些传统仪式你永远也无法完全明白,你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你自己的仪式来引导你心灵的蜕变。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3】

我们总说一句话,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关于性格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启发。那就是:关系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然我也同样认为,比较客观科学的说法应当是:性格是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在本书中,直接忽略了不同人先天条件的差异,只谈后天环境的影响,大概是人出生了以后先天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已经是定值了,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后天环境,只有谈后天因素才有现实意义。

影响性格塑造的后天环境,应当就是本书中不断出现的一个词“关系”,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种能够左右性格发展方向的关系:亲子关系,且不良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塑造出一个外面健康的心理病人。这也是基于这样前提:婴幼儿(儿童)时期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谈的是,当我们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时,我们如何治愈自己。看完本书以后,我想把我对本书的思考与总结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能主动及时调整自己获得价值感的方式的人,是凤毛麟角,而在遭遇困难时更加执着于固有的方式的人,是绝大多数。

一、需要并不可耻,要尊重自己的需求,合理满足自己的需求,尊重他人的需求,适当满足他人的需求

1、武志红老师认为,人的内心都存在着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孩子”。我认为武志红老师谈到的内在的“孩子”应该是我们的本我,内在的“父母”应当是我们的超我。本我是我们独自的,原始的,本能的一面,本我具有能量,弱化了本我的人没有了攻击性,也就没有了能量。超我是属于我们社会的,克制的,道德的一面,超我具有理性,弱化了超我的人没有了道德感,也就没有了文明与素质。正像论语中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因此,只有自我与超我之间达成一本平衡时,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心理相对健康的人。如何才能做到自我与超我之间的一种平衡呢?答案是:不压抑自己的需求,合理满足自己的需求。

3、按照马斯洛需要理论来说,人类的需要分成不同的等级,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已经不再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矛盾。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日益重要起来。这些需求是促使我们更好的参与社会事务,不断完善自我,改造世界的动力源泉。另外,当我们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我们的获得感就增加了,我们也许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

4、我们应该能想象,一个极度克制自己需求的人是可怕的,如历史上两袖清风的名臣海瑞,他极度克制自己的需求,看到了五岁女儿在吃男管家递过来的饼,变大声呵斥不懂礼教,后五岁女儿赌气活活饿死。这些对自己需求极度克制的人,对别人的需求也会嗤之以鼻,一般情况下会把周围人的需求拉到和ta同一个水平。

5、我们是人,是生物体。客观上会有很多需求,要尊重这个客观事实,不要试着否认需求的存在。否认自己需求的话,即使骗得了外人,也骗不了自己。因为需求会经历这样一种循环,需求存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负面情绪,自己的负面情绪。倘若骗不了外人,那更落得了一个伪君子的“光荣称号”。

6、也就是说,在遵纪守法、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做一点让自己开心点事情,让自己内在的父母多宠溺内在的孩子一点。我想这应当就是所谓的“学会爱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应当把我一个度,毕竟需求得到过度满足后,要么限于无聊空虚,要么满足需求的阈值会提高,我们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和之前一样的快乐。

二、接受现实世界不可改变,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

接受现实世界与接纳自己话题太大了,略过不谈。本书主要讲到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

1、愤怒

1.1愤怒是对别人侵犯自己领域的本能原始的反应。抑郁症和杀人狂都是由于在儿童时期,多次受到外界的侵犯,因为儿童力量太过弱小,他们无法把愤怒顺利的表达或发泄出去。当太多的愤怒积累起来时,一个孩子也长大了,这时候,如果愤怒指向外界,ta就成了杀人狂。如果愤怒指向自己,ta就成了抑郁症患者。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的愤怒积累应该达不到心理变态或心理失衡的地步,但基本上日常生活中愤怒不能正常发泄或表达积累在内心的话,都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1.2因此,要学会表达愤怒,或者在不影响关系大方向的情况下发泄愤怒。表达愤怒与发泄愤怒虽然都是将这种情绪倾倒出去,但二者存在一个从字面上也能理解的的区别,表达一种讲究方法论的发泄。

“一个人能否合理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

也就是说,愤怒这种情绪等于是我们被侵犯的警报,当愤怒来袭时,我们要做的是让愤怒情绪流动起来,也许它能更好的保护我们。

2、内疚

2.1人与人之间的健康的关系,应当是一种付出与收获的动态平衡。如果我们内心觉得非常内疚时,那意味着,你在这段关系中付出与收获关系是失衡的。内疚的感觉时常让人觉得难以承受,因此为了消灭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有的人会立即向对方付出更多,以此把内疚转嫁给对方。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这种永远正确的感觉其实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为了永远站在道德胜利的高地,我先把所有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都解除掉,这种关系就会陷入静止的状态,一个人永远在承担义务,另外一方一直享受权利。且不说只付出不享受的人错过了多少享受人生的机会,在一段关系中永远由另外一方承担内疚的角色,这段关系就无法正常成长。

2.2在各种关系中,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我们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做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如果拒绝对方的补偿也是在拒绝与对方建立联系。

3、悲伤

悲伤是我们的身体对失去的一种应激反应。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在不断获得不断失去的过程。当我们认清这个真相,遇到失去时,就能不那么惊慌,不会以为这次的悲伤是不可跨域的。悲伤告诉我们在失去某些东西,让悲伤这种情绪正常发泄出来,能给我们以勇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活下去的力量。

4、恐惧

很多时候,社会和家庭教育我们要战胜恐惧。其实,许多恐惧,无须战胜。恐慌的背后,常藏着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答案;恐慌程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恐惧也是属于我们正常情绪的一种,当我们害怕时,我们要学会看看我们恐惧情绪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我们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增加对自己了解。

三、总结

总结来说,这本心理学书籍告诉了我们,一切的反应都是有大量的逻辑在里面,这种逻辑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经历而形成的。当我们遇到某种困扰时,外部世界找不到答案,唯一的答案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过往的经历就是解开自我的那把钥匙。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20xx年参加工作以来,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情绪上的和社会交往上的。总觉得自己在跌跌撞撞的到处碰壁,尽管在一部分人看来这是一些小矛盾,但由于我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不太行,经常徘徊在自卑与自负的两极,另外有点讨好型人格,然后一些小问题在我这里就成了天大的问题。导致心灵上和生活上的失序。后来,我觉得也许看看心理学书籍能有点帮助,看了几本书以后,总觉得自己内心平静了不少,能接受,理解很多事情了。高尔基诚不欺我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0xx年,希望自己能对世界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对客观事实多一分接受,愿你我都在学习与成长中不断进步。

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我们的生命。如果逃避,我们就损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对并整合阴影,阴影就会变成我们的人生财富。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4】

《花儿与少年》中,许晴个性坦率,虽然40多岁了,但是活的像个公主,当她身无分文流落在异国他乡,同胞帮她打车还借给她钱时,上车后,许晴大哭,回到住处她显得特别脆弱,像个孩子一说:“我想回家了。”虽然有很多网友骂许晴,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作这么矫情,但是她做的是真实的自己。

人一生就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挣扎着,为了寻求一个平衡点。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忘记了做真实的自己,总是在追求想象中完美的自己,所以也就会暴露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做真实的自己,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才是最重要的。做真实的自己,真实比完美更重要,刻意的追求完美就是一种病态,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和事物,放下执念,就是放过自己,还原本真的自己,身心也就得到了自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5】

最近有一部热播剧叫《想见你》,评分9.2分。这部剧中有一个角色叫陈韵如。她是一个因为家庭关系性格内向、阴郁的女生。她一直都想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因为她觉得这样别人会记住她。可是当她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她开始想活在这个世界上,想为了那些爱她的人活着。陈韵如的这一改变,打破了黄雨萱和李子维无限循环的闭环,也改变了所有人的悲剧命运。

人一辈子都在找自己,能把自己搞明白,就算没有白活,可惜的是,有很多人一直受过去的影响,跟自己较劲,觉得自己是痛苦的,不完美的,甚至是不断的否定自己。其实,人一辈子最应该学会的是跟自己和解,做真实的自己最自在,因为真实比完美更重要。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着小时候的经历和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伴随我们一生,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做事方式。

小时候,我家里不是很富裕,所以爸爸要求我必须帮忙干活,每次跟他要零花钱,他都不愿意给我,我经常在心里抱怨,为什么别人可以玩,我不可以,别人有零花钱,我没有。慢慢的,我变得很自卑,我觉得我哪儿都不如别人,我为了想证明自己,我总是对自己要求很高,期望很高,但是我不是圣人,不可能什么都做的特别完美,只要有一点做不好就会全盘否定自己。

一时间,我进入一个怪圈,这种自卑的心理,在我成年以后,也一直萦绕在我的内心,我很努力,也很上进,但是我并不快乐,因为我心里总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而做,虽然外人眼里我很棒,但是我内心并不开心。

我经常想,我为什么会自卑,我不比别人差,我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为什么要求自己什么都要比别人做的好,为什么我让自己活得这么累。当我看到《感谢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时,我心里所有的谜团有了答案,读完我觉得内心释怀了,这本书的作者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的武志红,是国内知名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等作品,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层面,让我们认识坏习惯的意义,它是我们打开生命光亮的地方,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自己和解,这会让我们内心获得真正意义的自由,下面我就从三个层面介绍一下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心得【篇6】

最近利用坐地铁时间断断续续的读了一本书,武志红老师写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分享一下读书感悟。

生命总有不完美的地方,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读完武志红老师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就是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接受一些事情,才能获得重生。

以前的我有着完美主义,怕自己做不好,迟迟不肯动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先做起来再说,这个公众号就是个例子,怕自己写的文章没深度,没人看,但是没有谁可以一下子就做到很完美,都需要经历千锤百炼,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的太多,畏首畏尾,时间久了就容易焦虑起来,领导交代一项任务,怕自己完成不好,迟迟不肯动手,眼看就要到截止日期了,如热锅上面的蚂蚁,加班加点,也没有拿出像样的成果,其实是自己一直不愿意面对困难,逃避它而已,面对困难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面它。

武志红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人们学会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愤怒,悲伤,忧虑,恐惧等坏情绪,勇敢的正视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书中的观点我很赞同也深有体会,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你不去面对,不接受事实,活在过去,只会愈加痛苦,其中一句话我很赞同: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借此来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现在正能量这个词,到处可见,但是有时候我们也是需要发泄一下我们的负能量,而不是憋在心里,假装快乐,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有时候心理有问题比身体有问题可怕的多,身体有问题很大程度上面也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慢慢的发现心理学还是很有意思的,给我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很有可能去选择心理学,没有什么比人的心理更加复杂的了。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令自己自卑的方面,比如身高不够高,长得不漂亮,肤色不够白,经济拮据等等,但我们都需要真正的去接纳自己这些不完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许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着你。你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公职人员,他们也许羡慕你每天忙碌,充实而快乐。所以,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好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瓦尔登湖,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独处,写一段简短的心情日记,放松一下自己,也可以让自己逐渐的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期待与你一起成长!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致不完美的自己

你不完美,你感受到忧伤、愤怒、焦虑、嫉妒、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时,勇敢点,不要怕,因为,倘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且坦然接受它们,你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而这种成长对于一个人的心灵来说,至关重要。他认为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愤怒、悲伤、恐惧、内疚,这些负面的东西,貌似在自己的身上体现的不多,所以看一些案例的时候,并不能深入进去,很难找到共鸣的点,虽然有些话说得对,但是兴趣减了大半。其实每个人心理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问题,但是中国人很少去看心理医生,因为觉得那些事是丢人的,那是自己的隐私,不足为外人道也,久而久之,小病成疾,在自己封闭的圈子里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真有这样恐怖的,当然这是少数。

在我读这本书之前还知道一点心理学常识,就是挖掘你产生这样的心理、行为的根源,才能解决你这个心理问题。一些书上把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找到心桥”,就是在你心里面架起一座桥,让你走过桥的对岸,去看一看真实的你自己及发生事故的现场,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的思路,其实还是在想办法完全解决你心里的问题,而很多时候压抑多年的心病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释放。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则提出了一个思路,通过转换(把愤怒转变成诉说,把诉说转变成倾诉,再把倾诉转变为交谈,把交谈转变为找寻问题,这样,找到问题接能解决问题)从而解决心理的一些问题。这个思路非常不错,是因为很多时候一些压抑的事情无法释放,但大部分人都是有最喜欢和最讨厌的事情,这两者之间一定能互相转换的介质和可能。

化悲痛为力量,逆来顺受,这样的词语就是让我们接受我们不同时期所拥有的不同情绪,这并不是下次,只是让我们觉得不完美,也无需压抑、掩饰自己的这种不完美,我们唯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从不完美中捕捉到自己心灵成长的契机,从而让自己的心灵获得成长。

关注我的书友或许会感觉到,我的想法、书评和转发的软文,大都是积极向上,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从来不把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大家,并不是没有负面的心情,自己要善于调节,压抑、暴躁等等都是致癌的因素,所以不要让自己脾气太大,也许这么说不科学,但是心平气和没什么不好,当然那并不是软弱的表现,如本书说的该愤怒的时候也得适当的愤怒。

人生何必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一般都活得很累,不洒脱,我是这么认为的,也许完美主义者会驳斥我,反正自己是不完美的,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就是再好也有人说你的不好。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无意间在简书里面看到影子影写的一篇文章《那些年,曾经刻骨铭心的自卑啊》,恰好自己又在读的这本书里面看到了类似的观点,那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不可磨灭吗?在她的那篇文章里写的是这种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可以改变。而在这本书里面也运用了很多文字来表述作者对于原生家庭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的看法。书中多次提到“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其实质是童年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种关系当我们长大后依旧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并潜移默化的去影响我们。比如我们小时候有一个暴力的父亲,那时我们没法改变,没法发泄愤怒;长大后就可能找一个同样有暴力倾向的男朋友,并企图去改变他,但,这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书中过于强调了童年时孩子与父母关系,即原生家庭关系对我们性格以及人生的影响。童年时所发生的事情在我们长大后还会重演,并且可能不止一次。强调我们要去接受,这就是我的命,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有一点点宿命论的观点。而且书中引用了不少台湾学者孙隆基以及一些西方心理学人士的观点来进行论证。

原生家庭关系虽然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这一点我们必须接受,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未来的家庭不再如此。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在做错一件事后。有的人会抱怨别人,有的人会责怪自己。我就是那个后者,不管发生任何事我都会责怪自己,记得发生了冲突,我哭了,我依旧觉得自己问题,为自己的情绪失控抱歉,就因为这样一个我,所以大家反思不到自己问题,依旧会认为是我自我了,自我带入了,自己没有问题,因为我这样一次次的妥协,其实对别人是非常不好的,因为会让入侵者越来越自我,越来越不会换位思考,忽视人性最基本的情感需要和感受!而我总会道歉自己问题,其实是懦弱,也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文里说了,要表达愤怒,警告别人不要对自己空间的入侵,这是正确的,我却为这种正确的行为道歉,就是我太在意外界的评分分系统,别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真正的接受它,它会在你的潜意识里。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1000字(合集8篇)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读完之后想必你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分析作品的内容呢?你不妨看看《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1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000字:

马来西亚著名的萨提亚治疗大师林文采博士把人的先天气质分为了五大类: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奉献型。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忧郁型的人。忧郁型的人天生的完美主义者,比较悲观.批判.对自己和别人都是比较难以赞美和认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求尽善尽美,忧郁型的人把这种特点带到生活里去的时候是比较糟糕的,会对自己和他人高要求,把自己弄得很多的情绪。

虽然我知道自己忧郁型的这个特点,而林文采老师也一再强调:忧郁型的人要时刻记得在心里养两匹马:“放自己一马,放他人一马”。可我总是做不到。

正如网上一句经典的话所说:此生知道很多的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情绪来了的时候,我总是会陷入到情绪里去,不能自拔。

有一天,当我看到武志红的一本书《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时,我觉得棒极了。这本书颠覆了我对自己的看法。原来我不能接受的自己的种种,都是如此的具有意义。

于是我对自己不完美的感受有了释怀,在书中,武老师说道:世界有可能是相反的,真实胜过完美。如何接受自己的真实,如何真实的和自己在一起,就可以深刻的感知到真实是比完美更好的东西。感觉自己是完美的,这样的人是把自己的痛苦分裂出去了,消灭了,他自己的脑袋里意识不到痛苦。

在书中武老师从还一个心理学家的角度例举了大量的例子让我们认识到负能量比正能量更具有价值。

武老师在书中说“当我们积极地追求所谓的正能量的时候,其实是割裂了与所谓的负能量的连接,这种割裂是巨大的损失,悲伤、愤怒、恐惧、内疚、嫉妒和羞耻,我们要打开这些感受的管道,当我们打开这些管道的时候,生命力就会在我们的身上流动。”

在本书的第二章里讲到: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每一次的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越对抗痛苦,越是会痛苦,承认他,接纳他就是改变的开始。在这一章里讲到一个自杀的案例,案主在深深的悲伤之后,接纳了事实,从而改变自我,有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在本书的第五章里讲到:当你恐惧、焦虑时,去看看,恐惧、焦虑在告诉你什么?它们是不是在说:这件事情对你很重要?看到它们、承认它们、接纳它们,然后才能让它们成为一份能量,让它们在你的心里流动,回到自己的感受上,回到自己的身体里,这个时候会有很好的疗愈效果。读后感.曾今也有一位心理学老师说,如何让一个吸毒者彻底的戒毒,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的母亲彻底的放弃他,让吸毒者绝望,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说绝望也是有力量的。

嫉妒、愤怒、倔强也都是有力量的,看到他背后蕴藏的含义,原来它让你更加有动力去改变自己,他们是生命力的表现。

“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我们的生命,如果逃避,我们就损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对并整合他们,阴影就会变成我们的人生财富。”

读完本书我对自己说: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所以才真实,真实胜过完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2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乍一听像是一本鸡汤,实则是另类的鸡汤,直达人内心的深处的鸡汤,喝了还想来一碗的鸡汤。

我看了武志红老师的几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很大,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当然主要是“不完美”“自己”和“感谢”。

是的,不完美,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可是我们总忍不住把自己和别人比较,甚至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

这年头什么靠得住呢?什么都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我们自己。

是的,自己,改变别人不如改变我们自己,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理解了,也就知道应该怎么改变自己了。

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伤害已是事实,如果还去抱怨它就得不偿失了,当下和未来才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努力学习、不断改正避免强迫性重复让我们在一个坑里摔无数次。

是的,感谢,每一种痛苦都是有意义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痛,很痛,我们可以有无数种方法降低痛苦、逃避痛苦,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

有什么理由不感谢呢?

致会越来越好的自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3

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

20xx0315——20xx0318

人,没有完美的,但我们都在苦苦的寻求着,一切都尽善尽美。但,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各种矛盾冲突纠结困扰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随之产生。痛苦、悲伤、愤怒、恐惧、内疚等等,这些情绪的产生,阻碍了我们成长,于是我们采取努力去避免、去压抑和、去遗忘、去克服它们。

但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中,作者所提示的观点不是去消除、压抑或克制人性中的这些负面恶习,而是要转化这样的恶为一种善的动力。人的情绪和行为很多时候是非常特别而脆弱的,所以如果强力去压制某一种负面情绪,对于你以后的生活这种压制并不是有利的。

你的负情绪,你的坏习惯、你的缺点,同样是我们人格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内心最深层需要的反映,并曾经让我们获益。做为人格的组成的部分,如何去改变这样的你。我们知道,我们了解的自己往往是另一个自己,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我们的缺陷,认同并接受了有缺陷的自己,去接纳它,挖掘问题的根源。

其实无论什么心理问题,根源来源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心理模式在我们的童年形成,长大以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身上每一个问题的根源,寻根究底,都有童年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问题越严重,根源就越深。那么能不能不让我们的孩子受伤,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童年呢? 那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伤害就没有成长,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童年,爱得太少,可能会有分离伤害,爱得太多,可能会有吞没伤害,所以我们只能避免给我们的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却不可能给他们一个没有伤害的人生。每个人都是带着伤口成长起来。在了解这些之后,接纳自己,悦纳真我,倾听你内心的声音,拥抱你真实的痛苦——假若你内心有这个,就是治愈之路,也是成长之路。

哲人萨满依格加卡加克曾说:r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只有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眼打开,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

所以,你不够完美这没关系。拥抱自己,感谢生活带给我的各种痛苦,感谢这个不完美的自己,让我体验了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20xx0315---20xx0318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4

武志红的又一本书,这本书有个多么自恋的名字,所以春节前后我读完了,过了这么久才来写读书笔记,所以刚刚忍不住又翻了一遍。

发觉这本书是典型的案例书籍,就是通过武志红的咨询案例、社会热点案例来输出心理学常识和分析问题。这个也是我相当长时间比较推崇的一种说法,“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之前有很多人遇到过,有很多人研究过,有些人把结果写成了书”。这个就是书籍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这个估计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情绪有它的来处,这些都是人这个生灵自带的属性。不论悲伤、愤怒、内疚等等的情绪,都是能量流动的正常形式,我们要接纳这些情绪,就像接纳自己一样。他们就想吃饭、喝水一样必要,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如上所说,恐惧也是一种正常流动的情感。这个反向论证,让我们知道孰轻孰重。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所有的关系,甚至是冲突,都是照镜子,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有的时候是看到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进一步的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学会接受自己、宽容自己和宽以待人。给自己一个接受的仪式,开始更懂自己、开始一段更为不同的人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5

无意间,在妈妈的枕边发现一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书。这是一本心理自助书籍,作者武志红是一位资深心理学专家。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向告诉我们:负面情绪等等不完美的一面,在成长中的积极作用。阻碍我们成长的,不是因为自身不完美,而是自己不肯承认自身的完美。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使得自己越来越强大,离梦想越来越近。

扪心自问,父母、老师在讲道理时,我也觉得父母、老师讲的道理都正确,也明白,但是为什么对我却起不了作用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那是我没有,也从未真正的接纳过不完美自己,骄傲、自满、畏难、不坚强、毅力不坚定,这样的“我”,是我一直都不想面对的,一直在逃避,排斥。

然而,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拥抱不完美的自己。别抱怨自己的不完美,一个充满自信、向着美好的未来走去的人,是不会抱怨自己的缺点的,而是应该感谢它,拥抱它。因为成功之路是靠自己的不完美迎来的。

比如,两个人去采矿,他们用的工具是一样破,可当挖到特别硬的石头,其中一个人抱怨工具太烂而放弃了,而另一个人没有抱怨,而是克服困难,一点一滴地用工具将石头打破了,从而得到了钻石。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因为自己总觉得自己是“高智商”,可他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作为。他找了许多心理医生,都没用,他一直还是觉得自己智商高,别人都不如自己,因此跟周围的人都相处得不愉快。这样过了十多年,他又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那医生什么也没说,只是让他看电视,可当他听到电视里的一句话:“你骗得了别人,但你骗不了你自己!”这时的他恍然大悟,开始相信事实,不再想着自己是是虚伪的“高智商”,而是真实的自己——一位普通人。他激动地对那位医生说:“谢谢你,是您让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而医生却说:“不,你不应该感谢我,而是应该感谢那句话。”

曾经有同学叫我“屈神”,因为在思维训练的题型上,我常以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著名”,因此,曾经的我也以为自己是“高智商”,常常喜欢挑难度高的题目来做,却不重视基础题的训练。于是,一份答卷,基础题的分数是扣得最多的,卷面分数拿不了高分。现在我明白了,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我应该做到的中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的作业和考试,一点一滴地凿开坚硬的石头,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心灵的王者,不做“高智商”和“神”。

读完这本书,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八个字:接纳自己,悦纳真我。书中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不完美,才有足够的空间进步,才能体会到努力后达到成功的喜悦。好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健康的成长,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6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000字:

其实之前并不怎么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我总觉得人最好的的心理老师是自己,我相信所有的道理我都懂,不需要任何人的开解,在遇到任何问题时,我可以自我调节,只不过是花费时间长短的问题。但在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并简单翻阅几页时,我就突然觉得自己的眼眶湿润了,也许一直努力做个完美的自己是个很艰辛的事,但一直觉得这才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却从没想过我们可以淡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让疲惫的心偶尔放个假。

本书重点阐述的观点如下:

★真实胜过完美

我们要做的不是灭掉内心的魔鬼,而是去认识并拥抱它,活出真正的自我!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积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能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任何真切而纯粹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不论是忧伤、愤怒,还是焦虑、嫉妒等,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所以说,真纯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心灵的兵器”。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愤怒,给予你力量和动力,让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都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没有愤怒,你就会在不适当的地方屈服,就会手足无措。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的愤怒,并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愤怒、然后富有智慧地去处理它。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假若你懂得接纳自己的内疚,并帮助对方接纳他的内疚,那么关系就会自然地流动,自然地走向和谐。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许多恐惧,无须战胜。恐惧的背后,常藏着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答案;恐惧程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恐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

好的心理医生,其价值就在于会和你建立一个好的关系,然后把你轻松地带进这种状态。不过,我们生活中还有太多的关系,可以把你带进这种状态。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始一段征程

心灵的成长并非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仪式来呼应心灵成长的节拍。

当然,我也并不是赞同作者的所有观点,虽然也有观点上的差异,但这本书至少改善了我的心理状态,让我认识到悲伤、愤怒、内疚、恐惧,负面情绪有存在的意义,直面比逃避有用,对抗不如接受。为了不让亲人担忧,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我们往往隐藏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但既然是亲人,那就让我们共同来接受、共同来面对这些负面情绪,“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接纳自己和他人,一同成长!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7

这本书读的时候会有痛感,可能里面有些案例似乎都在身边发生过,或者似曾相识,因此会被情绪卷入……

但我觉得自己需要这样的自省和自我审视……

笔记摘录:

一、“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二、“海灵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三、对待愤怒,“好的处理方式是,理解你的愤怒,问问它向你传递的信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富有智慧地去解决它,那它势必会成为你心灵的兵器,帮助你强大起来。”

四、“情绪决不会被欺骗。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都是基于真相的最直接反应。“”

五、“愤怒,给予你力量和动力,让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都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没有愤怒,你就会在不适当的地方屈服,就会手足无措。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

六、“低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过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七、“癌细胞或许就是被我们彻底压制的某些感受的表达途径。”

八、“越悲伤的时候,我们常表现得越快乐。

很多人将这个办法当作了战胜悲伤的法宝。然而,这样做的终极结果势必会是:越快乐,越悲伤。”

九、“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十、“我是一个好人,好人其实很多时候蛮卑鄙的。”

十一、“很多时候,仅仅知道自己愤怒和为什么愤怒,就足以得救了。”

十二、“这就是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其他的焦虑形式,只是这两个内容的延伸而已。”

十三、“陈祉妍博士说,痛苦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契机。痛苦告诉我们,“你应该改变了”,而那些勇敢地直面痛苦的人,也最容易抓住这个契机让自己的人性成长。”

十四、“把控制说成爱,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常见的谎言之一,而且对这个谎言,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并因此受伤或伤人。”

十五、“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如果不曾体验过,你就无法知道这种关系的美。”

十六、“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其他的焦虑形式,只是这两个内容的延伸而已。”

十七、“但我所了解的这些滥情者,没有一个不是空虚的。他们并不享受关系,他们只享受征服。”

十八、“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完全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效果,因为另一个人,你并不能左右。”

十九、“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二十、“真相一定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当你放下头脑中的一切时,你与世界的自然相遇。”

感受:完美是病,得治;“一见钟情”是病,得治;命运是亲子关系或者说母婴关系的复制;陷入痛苦时可以试试以一个旁观者去体察自己痛苦的最初来源;生命里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和自由;“好人”有时作恶不会比坏人要少……

借用老师书中所提到的一段话,也是最打动我的一段话:《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爱过、写过”,更喜欢另一位忘记了名字的名人的墓志铭: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好,请再来一次。

是的,怎样的活过会在生命的终点可以说出这么美好的一句话: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好,请再来一次。

不完美才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8

这是我阅读的心理学家武志红的第二本书:也许书中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因为缺少心理学知识,我们很少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即使生活中被许多类似的事困惑,也从来不知道,它的发生,或许仅仅是童年的一次遭遇或者早期的一个心结所为,因而,适当的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也能提醒我们,时刻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尤其在对孩子的培养中,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尽量避免童年的伤害影响到孩子的成年生活。

以下分享一些书中观点: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决定了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用我的话概括来说就是:问题,在关系中产生。不过,总会有例外,我们总能见到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的童年非常非常悲惨,但他们却拥有很健康的心灵。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与一般的理解不同,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恶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习惯其实就是个性的基础,而个性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从这一点看,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简单地逃避痛苦,必然会陷入自我欺骗。直面问题自身,会将你带向成长之路。

影响关系的要素有两点:爱与自由。爱,令关系更近;自由,则令关系保持距离。这两点相互矛盾,而问题也就在这里——只有距离合适的关系才令我们满意,太远或太近的关系都会令我们焦虑。

无数人会说,活在当下。但很少有人知道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你这时脑子里还生出了一个“我”的概念,那么,你就是没有活在当下。所谓的“我”,其实就是过去的一切体验的残留。如果你执着于这个“我”,你说“我悲伤”,这时你就和悲伤有了距离,悲伤就不再是治疗性的力量,悲伤就不再是天籁之音,悲伤就似乎成了破坏性的力量。但是,不是悲伤破坏了“我”,而是“我”破坏了悲伤。

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身体的健康,应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

我们需要认识到仪式的重要性,至于怎么履行仪式不是特别重要。你可以沿用传统的仪式,尽管这些传统仪式你永远也无法完全明白,你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你自己的仪式来引导你心灵的蜕变。

小强升职记升级版读后感


小强升职记升级版读后感

昨晚一气看完了《小强升职记升级版》,没有纸笔做笔记,总想写点什么,就着情绪高涨,催出一篇长文,微博有限制,只好用长微博,看来我的长微博处女贴给了这本书。

就着曹方的歌,花了2个小时把《小强升职记升级版》看完了。首先感叹一个,这版本的干货非常多,基本上,把我所学习GTD过程中所接触的知识,做了非常好的融会贯通,看得酣畅淋漓。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也找到自己的很多问题所在的原因,邹鑫老师在这一块很有心得,用小强的故事做了很好的引导去解决这些问题。

很抱歉的是,由于没有纸笔,没做笔记,只好就着新鲜劲,把脑子的东西,用手机敲下来,就算做了点自己的笔记。由于向来写东西信马由缰惯了,尽量写的有逻辑些,不跑题。

首先原则在高效率,慢生活的基础上,又学到做事靠系统,不是靠感觉。因为这一直是我想学到的境界,但是发觉自己过于求成,缺少更多自己的实践跟思考,所以磕绊很多,不得不再次从头做起,去更好的理解与实践,形成自己的系统。

一,时间日志是我一直想去更好实践的内容,也是我缺失的一面,上来用时间记录软件,尽管学了很多,但是很难去把握和贯彻,所以修成大法前,根基的东西都没打扎实过,就谈不上修炼了。因此我就买了效率手册,加上便贴纸做了自己的改进,希望能更好的实践与贯彻。

二,四项限法则,这一块了解的足够多,猴子解决第三象限的东西,当初看小强升职记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个,就非常有收获,还有重点放在第二象限等,就不多累赘了。

三,这一块好像是讲衣柜整理法,我看书不爱看标题的,所以不确定,故事里的老付用这个做了引子来叙述,东西很多,这一块之前也有学到好多,易仁永澄也讲了很多,包括他推广的doit软件,现在还在用着,但是不敢说就把握了精髓,毕竟我第一步基本功都没做扎实。这里面最大的收获就是,行动,项目跟任务的区别,我在项目跟任务这一块之前没有更好的理解,造成理解的误差。

四,番茄工作法,这是我想多讲两句的地方,之前听李参老师讲了好多,未能更好的利用,觉得不太适合我这慢性子的人,但是看了邹鑫老师的实例讲解,改善了我的好多想法,这真真是个好东西,怎么这里有种对不住李参老师的感觉,白学了。看来缺乏灵活,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再说说拖延跟精力管理,拖延之类的书之前也看了不少,豆瓣也有关注高地清风的拖延症小组,也看过他们翻译的书。个人理解觉得自己目前没有太多拖延症,只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还有精力管理,我一直想找到解决方法,不得其法。邹鑫老师在这一章讲了好多实用的干货,受益匪浅,先这里谢谢了。臣服精力/环境/天性,好像是这些,有学到慢就是快,就像那本书《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还有要事第一,这个上版本有讲,就不废话了,对了,里面用游戏来说明目标,规则,及时反馈,自愿参与等,非常好。比我常常拿来劝说自家屋孩子的举例,来解释时间的重要性,如何去珍惜时间来说明一些问题,比如沉迷网络游戏等,要有干货的多。

六,这里可以说说临时事件的处理,这里更有干货,发现后面很多鸡汤开始用真人举例了,很好,特别那李参老师做演讲,插板被服务员用茶水报销,等一系列事,着实让我震撼了一下。这里面有讲一个认真做事的态度,这点非常好,因为你任何一点不认识,犯下的错误都会成为后面的定时炸弹。这也是我所在行业的基本要求吧。

七,最后好像讲了习惯养成,也听了好多,就不多说了。就记录些鸡汤吧,还不错。不要问该往哪走,只要回答:看自己想往哪走,用自己的双脚去书写历史,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拾脚印的鬼故事。养成习惯,习惯就会改变我们。康德的自律就是自由。实用点的就是培养习惯要给自己奖励,这一点我好像没做过。最后有张如何成立成长俱乐部的思维导图,干货啊,直接拍照保存,当初学李参老师的时间管理,就一直有个想法,一旦我形成了自己的东西,就在当地组织个线下俱乐部,分享一下个人成长,学习方法,心路历程,心理学等方面的,其实现在看来我要做的很多,更多的需要积累,在看自己适合当发起人不。

八,哦,对了,smart,差点忘了,时间太久了,就不多说了,绝对的干货,里面有愿景的高度。有些话一直想给李参老师说,就说最重要的那句话吧,您可能不知道,您给了我多大的改变。因为您说过,之前的浪费掉的时间不算什么,大学算上研究生也不过七八年之类的,你还有时间去学习你喜欢的,还有那一万小时理论。之前一直都在惋惜过去丢失的那好几年的时光,觉得自己一直在落后,中间想趁自己还小,一直努力的往自己的目标挣扎,学了好多东西,心也累,也没有方向感,最后居然就懈怠了,日子也开始无聊了,周边的人也觉得我当前的环境不错了,觉得我现在是瞎折腾,难听点就是好高骛远。却忘了看看以后的时间,我不应该把这时间也浪费了,如果继续得过且过的话。后来看于娟的博客(《此生未完成》作者),发现自己对时间的感触有点偏执,没有人会在意你丢失了多少时间,晚几年达成你的想法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还是有很多可能的。希望现在还不晚。继续感恩,至少我现在是充实有动力的,不再是混日子的了。再次感谢当前路上给我帮助的人。

用evermemo打了好多,看看时间用了一个小时多了,睡觉早起。

[收藏]《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800字模板


一本书可以包罗万象,只要你感想,就没有不可能。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的知识库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充,写读后感不是复述作品的内容,一定要简洁明了。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写一篇打动人心的作品读后感呢?你不妨看看《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1

最近有一部热播剧叫《想见你》,评分9.2分。这部剧中有一个角色叫陈韵如。她是一个因为家庭关系性格内向、阴郁的女生。她一直都想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因为她觉得这样别人会记住她。可是当她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她开始想活在这个世界上,想为了那些爱她的人活着。陈韵如的这一改变,打破了黄雨萱和李子维无限循环的闭环,也改变了所有人的悲剧命运。

人一辈子都在找自己,能把自己搞明白,就算没有白活,可惜的是,有很多人一直受过去的影响,跟自己较劲,觉得自己是痛苦的,不完美的,甚至是不断的否定自己。其实,人一辈子最应该学会的是跟自己和解,做真实的自己最自在,因为真实比完美更重要。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着小时候的经历和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伴随我们一生,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做事方式。

小时候,我家里不是很富裕,所以爸爸要求我必须帮忙干活,每次跟他要零花钱,他都不愿意给我,我经常在心里抱怨,为什么别人可以玩,我不可以,别人有零花钱,我没有。慢慢的,我变得很自卑,我觉得我哪儿都不如别人,我为了想证明自己,我总是对自己要求很高,期望很高,但是我不是圣人,不可能什么都做的特别完美,只要有一点做不好就会全盘否定自己。

一时间,我进入一个怪圈,这种自卑的心理,在我成年以后,也一直萦绕在我的内心,我很努力,也很上进,但是我并不快乐,因为我心里总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而做,虽然外人眼里我很棒,但是我内心并不开心。

我经常想,我为什么会自卑,我不比别人差,我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为什么要求自己什么都要比别人做的好,为什么我让自己活得这么累。当我看到《感谢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时,我心里所有的谜团有了答案,读完我觉得内心释怀了,这本书的作者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的武志红,是国内知名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等作品,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层面,让我们认识坏习惯的意义,它是我们打开生命光亮的地方,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自己和解,这会让我们内心获得真正意义的自由,下面我就从三个层面介绍一下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2

《花儿与少年》中,许晴个性坦率,虽然40多岁了,但是活的像个公主,当她身无分文流落在异国他乡,同胞帮她打车还借给她钱时,上车后,许晴大哭,回到住处她显得特别脆弱,像个孩子一说:“我想回家了。”虽然有很多网友骂许晴,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作这么矫情,但是她做的是真实的自己。

人一生就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挣扎着,为了寻求一个平衡点。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忘记了做真实的自己,总是在追求想象中完美的自己,所以也就会暴露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做真实的自己,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才是最重要的。做真实的自己,真实比完美更重要,刻意的追求完美就是一种病态,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和事物,放下执念,就是放过自己,还原本真的自己,身心也就得到了自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3

这本书读的时候会有痛感,可能里面有些案例似乎都在身边发生过,或者似曾相识,因此会被情绪卷入……

但我觉得自己需要这样的自省和自我审视……

笔记摘录:

一、“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二、“海灵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三、对待愤怒,“好的处理方式是,理解你的愤怒,问问它向你传递的信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富有智慧地去解决它,那它势必会成为你心灵的兵器,帮助你强大起来。”

四、“情绪决不会被欺骗。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都是基于真相的最直接反应。“”

五、“愤怒,给予你力量和动力,让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都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没有愤怒,你就会在不适当的地方屈服,就会手足无措。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

六、“低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过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七、“癌细胞或许就是被我们彻底压制的某些感受的表达途径。”

八、“越悲伤的时候,我们常表现得越快乐。

很多人将这个办法当作了战胜悲伤的法宝。然而,这样做的终极结果势必会是:越快乐,越悲伤。”

九、“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十、“我是一个好人,好人其实很多时候蛮卑鄙的。”

十一、“很多时候,仅仅知道自己愤怒和为什么愤怒,就足以得救了。”

十二、“这就是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其他的焦虑形式,只是这两个内容的延伸而已。”

十三、“陈祉妍博士说,痛苦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契机。痛苦告诉我们,“你应该改变了”,而那些勇敢地直面痛苦的人,也最容易抓住这个契机让自己的人性成长。”

十四、“把控制说成爱,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常见的谎言之一,而且对这个谎言,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并因此受伤或伤人。”

十五、“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如果不曾体验过,你就无法知道这种关系的美。”

十六、“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其他的焦虑形式,只是这两个内容的延伸而已。”

十七、“但我所了解的这些滥情者,没有一个不是空虚的。他们并不享受关系,他们只享受征服。”

十八、“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完全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效果,因为另一个人,你并不能左右。”

十九、“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二十、“真相一定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当你放下头脑中的一切时,你与世界的自然相遇。”

感受:完美是病,得治;“一见钟情”是病,得治;命运是亲子关系或者说母婴关系的复制;陷入痛苦时可以试试以一个旁观者去体察自己痛苦的最初来源;生命里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和自由;“好人”有时作恶不会比坏人要少……

借用老师书中所提到的一段话,也是最打动我的一段话:《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爱过、写过”,更喜欢另一位忘记了名字的名人的墓志铭: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好,请再来一次。

是的,怎样的活过会在生命的终点可以说出这么美好的一句话: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好,请再来一次。

不完美才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4

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

20xx0315——20xx0318

人,没有完美的,但我们都在苦苦的寻求着,一切都尽善尽美。但,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各种矛盾冲突纠结困扰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随之产生。痛苦、悲伤、愤怒、恐惧、内疚等等,这些情绪的产生,阻碍了我们成长,于是我们采取努力去避免、去压抑和、去遗忘、去克服它们。

但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中,作者所提示的观点不是去消除、压抑或克制人性中的这些负面恶习,而是要转化这样的恶为一种善的动力。人的情绪和行为很多时候是非常特别而脆弱的,所以如果强力去压制某一种负面情绪,对于你以后的生活这种压制并不是有利的。

你的负情绪,你的坏习惯、你的缺点,同样是我们人格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内心最深层需要的反映,并曾经让我们获益。做为人格的组成的部分,如何去改变这样的你。我们知道,我们了解的自己往往是另一个自己,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我们的缺陷,认同并接受了有缺陷的自己,去接纳它,挖掘问题的根源。

其实无论什么心理问题,根源来源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心理模式在我们的童年形成,长大以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身上每一个问题的根源,寻根究底,都有童年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问题越严重,根源就越深。那么能不能不让我们的孩子受伤,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童年呢? 那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伤害就没有成长,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童年,爱得太少,可能会有分离伤害,爱得太多,可能会有吞没伤害,所以我们只能避免给我们的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却不可能给他们一个没有伤害的人生。每个人都是带着伤口成长起来。在了解这些之后,接纳自己,悦纳真我,倾听你内心的声音,拥抱你真实的痛苦——假若你内心有这个,就是治愈之路,也是成长之路。

哲人萨满依格加卡加克曾说:r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只有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眼打开,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

所以,你不够完美这没关系。拥抱自己,感谢生活带给我的各种痛苦,感谢这个不完美的自己,让我体验了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20xx0315---20xx0318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5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别人进不去,自己也出不来,我们将所有的坏情绪藏在里面,自己消化,碰到消化不了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惨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就像之前的我,只要我觉得我应该做好的事情,我有一点没有做好,就会陷入坏情绪里,不断的在心里否定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越想越多,甚至有时候会郁闷好多天,却忘了其实自己已经尽力了,没有做好,可以从中找找原因,但是不必过分自责。

这些都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跟自己较劲的人,都被坏情绪带进了沟里,被它牵着鼻子走,作文所以成为了偏执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重新认识自己,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客观的对自己进行评价,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坏习惯。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6

武志红的又一本书,这本书有个多么自恋的名字,所以春节前后我读完了,过了这么久才来写读书笔记,所以刚刚忍不住又翻了一遍。

发觉这本书是典型的案例书籍,就是通过武志红的咨询案例、社会热点案例来输出心理学常识和分析问题。这个也是我相当长时间比较推崇的一种说法,“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之前有很多人遇到过,有很多人研究过,有些人把结果写成了书”。这个就是书籍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这个估计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情绪有它的来处,这些都是人这个生灵自带的属性。不论悲伤、愤怒、内疚等等的情绪,都是能量流动的正常形式,我们要接纳这些情绪,就像接纳自己一样。他们就想吃饭、喝水一样必要,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如上所说,恐惧也是一种正常流动的情感。这个反向论证,让我们知道孰轻孰重。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所有的关系,甚至是冲突,都是照镜子,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有的时候是看到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进一步的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学会接受自己、宽容自己和宽以待人。给自己一个接受的仪式,开始更懂自己、开始一段更为不同的人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读后感 篇7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乍一听像是一本鸡汤,实则是另类的鸡汤,直达人内心的深处的鸡汤,喝了还想来一碗的鸡汤。

我看了武志红老师的几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很大,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当然主要是“不完美”“自己”和“感谢”。

是的,不完美,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可是我们总忍不住把自己和别人比较,甚至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

这年头什么靠得住呢?什么都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我们自己。

是的,自己,改变别人不如改变我们自己,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理解了,也就知道应该怎么改变自己了。

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伤害已是事实,如果还去抱怨它就得不偿失了,当下和未来才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努力学习、不断改正避免强迫性重复让我们在一个坑里摔无数次。

是的,感谢,每一种痛苦都是有意义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痛,很痛,我们可以有无数种方法降低痛苦、逃避痛苦,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

有什么理由不感谢呢?

致会越来越好的自己!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_9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雪域神豹升级读后感1500字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