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丁肇中的科学之路有感 > 地图 > 读丁肇中的科学之路有感

读丁肇中的科学之路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我的中医之路

——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

苏叶先生

欲知前方事 且问过来人

是谁能放开眼孔看破这大千世界

到此须立定脚跟方入此不二法门

初见这幅佛家对联时,我正迷失在众多的各家学说之间,苦于中医之门不得入。既为各家独特的思考角度所折服,又为彼此理论之间的矛盾而感到困惑,在有了课本的基础上,想要在课外寻找一个能点燃教材的火把,引领我走入中医之门,但未能如愿。看的书很多,却越看越感到迷茫。我只能徘徊在图书馆一排排的书架之间,彷徨着,渴望着,漫无目的地寻找着,想去寻找一个答案——我的中医之路在何方。

彷徨过后,我决定问津中医前贤,正所谓:欲知前方事,且问过来人。缘分让我与此书相遇,而书中的这幅对联更是让我感触良多!

一门深入 立定脚跟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佛法尚未昌盛,学佛证道之人并不多,修行的法门也很单一,但能够修行圆满而证道的人却也不少。而今佛法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学佛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各宗各派的修行法门数不胜数,然而能够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之人反如凤毛麟角。

如今是信息便捷的新时代,我们有着比古人更多来之不易的好书可以阅读,有着比古人更好地学习条件和环境去学习。但最后能成为良医之人却未必有所增加。其实,学佛学医皆一道,大道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做学问难的不是有没有路,而是一条路走到底的信念。方法确有快慢之分,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沉下来的心。

书中,余老师在自学完中医教材后,偶见《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随手翻阅后,对张氏的学术思想佩服不已,自此奉为圭臬,如痴如醉,以此为法门,夜以继日地学习……如此深入之后,受益良多,据其所言:“在深得‘近代第一人'张锡纯的精粹之后,再转而学习其他中医书——包括文辞古奥、义理深邃的中医‘四大经典',便不再有多少拦路虎了。”

反躬于己,自己在学习时,是否能如余老师一般,一门深入,专心致志?答案是否定的,在学习时,我存在两个问题。

一曰:“浮而散”,翻阅书籍时分心太过。常常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囫囵吞枣,这书还未得其要义,便急着看下一本,最后哪本书也未吃透,看过的书不少,但真正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太少太少!执着于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二曰:“急”,自觉要看的书太多。看一本好书,稍遇文辞不通,医理难解,便觉此书难读,转阅他书,他书又遇疑难,不努力去查阅资料,以求学问,反而轻言放弃。如此学习只能流于皮毛,不得要领,不能一门深入,一通百通,最终只能望书兴叹,感慨学医不易。殊不知不通之处,正是用功之时!通过对疑惑问题的了解与思考,最有助于提升自身中医的综合素质。

这不就是我不得入门的原因吗?看书最要静心与专注,浮躁,只能让自己的思维浮于表面,被各家的理论名相所迷惑,而不能真正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到彼此理论的共通之处。那么为何会如此呢?

沉思过后,其实还在于之心境,庄子云: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也。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而中医典籍是看不完的,不能够学会有所取舍,只能把有限的精力越分越散,怎么能做到一门深入?这暴露出自我心态的浮躁,不能够沉淀,踏踏实实地学习。学医光凭兴趣和理想可不行,仰望星空,还须脚踏实地,把心沉下来,专注于当下,定于一,止于一,持之以恒。一门深入,这正是学好中医的不二法门啊!故此余老师决定学医后,先是自学教材,后是努力加以实践,向老中医学习,即便是在农场锻炼,也常常看书至深夜。岳美中前辈云:无恒难以做医生。所言非虚,正是凭借这些苦功夫,在机会来临之时,余老师紧紧抓住,打开局面并稳稳扎根……

中医兴亡 匹夫有责

在具备了一定的中医能力后,余老师仍整理了乐山名医江老的学术经验,在当时那可是谁都不愿做的事,唯独他踏踏实实地做下来了!并且协办了高徒班,成绩斐然。

我想一个好中医不仅需要良好的医术,还需扛起一份责任。一份什么责任呢?张载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问之道继承之后还需开万世之太平。继承过后,还需要弘扬。旧社会的许多中医们,对治病经验很是保守,生怕他人得知,丢了饭碗,《千金》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即是一个佐证。故医圣总结当时的医生“各承家技,始终顺旧”!既不发展也不交流,而致不少宝贵的经验流失,实乃憾事!

而今新世纪的中医需要新的发展,而继承与发扬是至关重要的。谁来继承?谁来发扬?身为中医学子的我们当仁不让!我们随师侍诊,利用课余时间帮老师整理病案,继承老师们的学术思想,这就是一种传承,但传承过后,还需要发扬,我们可以与三五志同道合的好友分享,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一次跟诊心得,放在一个十人的交流会上,大家互相交流,彼此学习,便是跟了十个老师。放在百人的交流会上,便是跟了百名老师。难道还有比这种学习来得更为直接的吗?我为人人,人人亦为我,在不断地继承分享交流之中,将更多宝贵的经验公诸于世,从而形成良好的交流的氛围,让众人的火花在此碰撞,就像小雪球,不断积累,最后越滚最大,势不可挡!通过分享交流,我们将一同迎来中医的春天!

勤而行之 望为新叶

老子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从《我的中医之路》中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看到了一个中医学子应该承担的责任,我愿以前贤为榜样,用《我的中医之路》照亮自己的中医之路,定于一,止于一,打牢教材与四大经典的基础后,于各家中精通一家,再博览众家。以一统百,一以贯之,是我今后学习中医的法门。中医之门并不难入,难的是定心于一。既要继承,也需发扬,我将一改过去保守的心态,以毫无保留的心态去和身边的朋友们交流跟诊的心得,学习的感悟,让更多人的人感受到中医的魅力!我想中医是一颗根深叶茂的大树,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来变得更加茂盛,而我,愿做这棵树上的一片新叶。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我的求学之路》有感:心有阳光,不惧风雨


心有阳光,不惧风雨

——读《我的求学之路》有感

余干一中高二(12)班 曹政

一条村路,泥泞崎岖,却不曾想,走出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走出一位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艰难困苦的生活,似乎是那个时代记忆里,最经典的农村生活写照。五十多年后,经济腾飞,举国上下决胜全面小康。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今虽云乐,但学习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但虽然风雨相伴,也应笑容灿烂。

读了《我的求学之路》,才知道吴官正爷爷少年时代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尝受数不尽的艰辛。那些年,他家中贫寒,常常吃了上顿难保下顿,一年到头稀饭度日;那些年,他为求学,捡猪粪,拾瓜子,备钱上学,刻苦努力,争取助学金维持学业;那些年,他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一年学完高中阶段所有课程,在不被允许高一高考之后,依旧坚持自学大学课程。想想自己,浪迹学海十余春秋,不能说日日夜夜都在寒窗苦读,但至少是在尽全力对得起自己。对我来说,吴爷爷求学时的艰辛与困苦终究是离我太过遥远。曾有一段时期,我漠视了自己必须走过的学习之路,一遇到学习中的挫折与苦难就想着逃避,厌学情绪一度泛滥。所幸,我能用时间和成长来改变,能够承担起责任,再次踏上学习的征程。以积极的态度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风雨再强再大,我的笑容始终如一。在青春里,带着信仰向着未来奔跑,一路上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期许……

然而我也只是众多追梦者的一个。

从古至今,由科举到高考,有人十年寒窗,满腔热血,韶华倾负;有些人夙兴夜寐,拼到声嘶力竭。读书辛苦,却不能让他们止步。虽然追求不同,但总有那么一种信念,使他们的梦想变得清晰生动,即使天寒地冻,也决不望而却步。不输给雨,不败给风;不输给酷暑,不败给严冬。他们真正感受到拼搏的快乐。

吴爷爷寒窗苦读数载,几经被迫辍学的无奈,带着伤寒高考。卧薪尝胆,苦心不负,终于问鼎清华大学。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高考就是那间"广厦",让天下寒门学习,找到一份心灵的归宿,一个人生的中转站。

学习似乎就是这样,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前方道路布满荆棘:贫穷,寒冷,饥饿……这世间的一切困难,都无法击毁一颗颗求知的心。那种渴望,给我们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以知识报自己,报社会,报国家!

天下学士,为求知,虽有风雨,但心有阳光,依然从容无惧。

《我的哲学之路》读后感


《我的哲学之路》读后感

叶开

对哲学可以说一直心向往之,奈何资质愚钝始终不得入门,但一有机会还是会尝试着让自己读一读相关的书籍资料。近日偶见一本汤一介先生的《我的哲学之路》,遂本着向大师学习的想法借来一阅。

百度介绍汤一介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一。第一次听说先生,是通过2014年5月4日的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专门接见了他,从电视画面看到了这个慈祥可亲的老先生,当时只知道他是牵头编纂《儒藏》的,凭印象感觉最高领导人能去拜访的人肯定是极有学问的。所以见到先生作品,即带着崇拜和求知的想法来拜读。

对汤一介先生的认识

先生有着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外界对先生评价极高,而其评价自己仅仅是一名哲学工作者,至多算是“哲学史家”即研究历史上哲学家的学者。在取得一定成就、已著作等身的情况下,仍讲“就国学基础和西学基础而言,我们这一代学人总体上不如我们父辈一代人做得好。”这种在求知路上永不满足的精神本身对我们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大师尚如此,何况我辈乎?

先生有着深沉浓厚的情怀担当。先生说“我真正开始做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应该说在1980年。这时我已经53岁了,但没有气馁,仍然希望能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尽一点力。”正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先生身上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有着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他提出经济全球化不代表文化全球化,正是多元文化并存世界才得以丰富多彩,并深入思考在当今世界乃至未来,如何更好挖掘中国文化精髓、以文化复兴助力民族复兴,为促进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和谐,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剂世良方,这些都深刻体现了先生的视野和格局。

先生有着一心为学的探索精神。先生说“我今后不能听别人的,得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活着就应该不断地想问题,生活才有意义。”曾几何时,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过怀疑和不自信,中西之争、古今之争延续至今。先生秉承中国文人的优秀品质,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所在,思考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走向,关注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文化问题,倡导编纂《儒藏》、创建“中国解释学”,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却又没有局限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自身,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先生有着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做学问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既要“板凳坐得十年冷”,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也要独立研究思考,另辟蹊径、自成一家;既要能够博采众长、广泛借鉴吸收,也要深入考究论证、善于批判扬弃。不下苦功夫、真功夫,没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不行的。比如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他在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时,听到德国一个学者谈及僧肇有《老子注》,后来经多方翻阅典籍和论证推理,得出僧肇未尝注有《老子》的结论。从此过程可以看出为学不严难得真知。

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感受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一名中国人,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完全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承载着中华文明。文明的载体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从古之圣贤开始,中国人就开始在思考宇宙人生问题,提出了中国人独特的认识和看法,经过一代代人延续传承、发扬光大,形成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崇尚自然”,等等,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向世人诠释和表达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体现着民族品质。中华民族是最有韧性、最具包容性的,既有着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也有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我们的民族特性很好地体现在文化和哲学当中。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既沿着自己的轨道向纵深发展,从历史上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先秦诸子百家、魏晋南北朝、“五四”运动,越是在社会大变动时期,越是能激发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同时,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也善于借他山之石拓展广度、丰富内涵,我们曾利用几百年的时间消化吸收印度佛教将其中国化,也使之与传统的儒道等互补互融,近代以来,我们又充分借鉴西方文明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实际,运用中国智慧发展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中华文明是古老的,也是常新的;是自成体系的,也是开放包容的,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也是我们的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彰显着中国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是立足于中国土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价值体系、精神特质。比如,西方哲学曾长期存在“天人二分”,我们则更强调“天人合一”;西方看重个人化,我们则常讲普遍和谐(即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等。这些与西方不同的思想对于稳定社会、规范秩序、推动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当前,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正处于中西融合、古今交会的新的转型期,中国发展也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产生新思想新理论,也能够产生新思想新理论。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需要把握蓬勃发展的重要机遇,为解决世界发展和人类社会问题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提出更多中国方案、提供更多中国智慧。

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凝聚着无数心血。汤先生在书中介绍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从中可以看到,文化的发展,文明的延续,靠的是戮力同心、接续奋斗。自古以来,中国学人、前辈先贤、仁人志士都有着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精神,有着“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学”的追求,从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孟子、庄子,到何晏、王弼、郭象、向秀,再到程朱陆王,以及近代的熊十力、张东荪、冯友兰、金岳霖,无数的先贤为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发展贡献出智慧和力量,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享有这么庞大的思想宝库、享受这么丰盛的文化盛宴。

中国文化、中国哲学饱含着人生智慧。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特别强调普遍和谐、内在超越,有很多立身处世的至理名言。人类已经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现在是信息革命,将来还会有生物革命或者其他什么样的革命,科技手段的发达虽然使物质非常丰富并将更加丰富,但由于不关注自身内在也致使精神上贫乏,出现了信仰真空、道德危机、社会冷漠、心灵孤寂、身心失调、焦虑焦躁等等问题日益凸显,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并非是人生唯一目标。静下心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调节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懂得如何实现个人身心和谐,也是十分必要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求达到往圣先贤的境界,不求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只求不迷失自我,做一个精神富足、真诚真实、安贫乐道、宽容有爱、有益社会的人足矣。

中医书读后感


中医书读后感范文一

很偶然地在博雅堂看到了这本书。一直以来还是对中医有些情愫,再加上上过两门科学哲学的课,对中医是否是科学的讨论有过一些涉及。这本书的出现也必然会引发自己一些想读的冲动。再加上最近总是慨叹自己胸无点墨且无积累,索性买了下来。

粗粗地翻一下,书中对中西医的历史做了简要地梳理,对近代西医传入中国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做了阐述,又从医学的角度简要介绍了中医的五行、脏器、针灸等理论,并对SARS后引发的中西医结合之路阐述了些自己的观点。之后我着重看了历史和中医理论介绍两部分,争论和现代的中西医结合之路仅是粗粗掠过。本书作者的学术功底很是浓厚,引用以及语言都相当符合科学规范。与平时所读文献颇有相似之处。呵呵~~

前言中最让自己震撼的一句话是香港一位肾科专家陈文言先生所说的病不因人分黑白,岂能脏腑有中西?这也是我看完书后最直观的感受,不论中医西医,目的一致就是祛病,方法不同,应如何看待?如何共存,结合抑或当作两条平行线?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阅读。

中医和西医在历史的源头可谓颇为相似。都带着十分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古代西方哲学一直致力于探索世界的本源问题,而该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探索自身的初衷。人的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了解此才能针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方法。中国古代发展出了五行说,并将人的脏腑、形体、体液、心智包括音律、颜色、味道均统一于五行之中。而与此同时古代西方也发展出了火、水、空气、土四元素理论,并将地理方位、时间历法乃至星座等归于这四元素(心理学最早的气质类型,粘液质、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貌似也与此相关)。此外相对于中医的平衡理论,古代西医也认为健康平衡状态时基于各种体液的内在调和平衡而取得的,而所谓病态则是由失衡导致。由此可见,古代的东西方医学是多么的相似。

而一切的变化都起源于西方的科学革命。解剖的运用,显微镜的发明使得西医迅速摆脱过去的哲学思辨阶段,进入实证阶段,医学家不再采用推测的方式,而是要眼见为实。他们不顾宗教的限制开始实施解剖,他们刨根问底开始进入生物的最小构成。而这一切一同加速了西医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中医在积累病例,个体实验上也做出了卓越的努力。但二者采用的方法却已截然不同。

而在近代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西医也以其迅猛之势扑向中国(这里的疑问,到底是怎样的事件,使得国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任,仅仅是一时的自信心不足而丧失了对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医术的信赖么?)自此,慌了阵脚的中医形成了两派,一是用一种很不自信的方式对中医进行保护,阻抗西医。另一种是对中医进行全盘否定,完全西化。自此之后,中医仿佛总是以门外汉的姿态央求着自己能与西医进行结合,来谋求自身的更进一步发展。

但是,中医和西医显然已经走向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且地位处于极不平等的状态。中医被批判为伪科学,没有临床,没有实验只有经验之谈等等,于是中医开始寻求自己的科学之路,寻觅五脏六腑的确切位置,寻觅穴位与机体的相互联系。但是在西医占据绝对主导的今天需要两个不同领域的东西融合,必然会导致其中一方的减损。正如现今社会,中医院把完脉后,要求再去做西医的检查才确诊。而中医学院的学生所学又摆脱不了西医方法的干扰。而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唯一比较顺利的是中西药的结合,既中成药的产生。也因此有呼声提出对于中医应该去医存药。可是中医的精华仅仅之于药么?中医学外内法、整体观、辨证论治的特色将会消失殆尽的。

事实上,中医近些年来开始受到重视。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中医关注未病,副作用小,且更关注身体的平衡和整体性。因此书中提出的一条解决方案我个人颇为认同就是将中医往标准化的道路推进,使诊断计量化,客观化,例如发展舌质仪、舌色仪、脉象仪、闻诊仪等。另外在药的方面开发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贮存、服用、携带方便)的药物。这样或许能在科学的浪潮中为中医开辟一条道路。

遇上西医的中医或许并不需要拿科学的框框将自己框住,邯郸学步学到最后连自己要怎么走路都不知了,或许中医和西医在治病的道路上并不需要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也还不错。

中医书读后感范文二

这本书是今年1月份的时候,看到群友聊天推荐书,说不错,那会正愁没有什么书看看,于是就直接在网上下单买了,在没有看到这书的之前以为是一本中医复杂的阴阳学说理论的书,但是等我收到这个书翻了几页,就深深喜欢这个书了,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一天看完了,往后很多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就按照这个书去做,刚好这个月我们群要学习,于是又拿出来看了一遍,每回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本书真的太棒了

喜欢中医已经差不多一年多了,家里关于中医的书也不少,我曾也想去学习中医的一些经方的,一些中医理论,但是由于语文的基础差,对一看到一些之乎者也还有什么药方的名字,我就不自觉的头大了,所以我一直都很难去进步

但是这次罗大伦博士的书《阴阳一调百病消》的书,却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也有一些中医的理论,但是经过作者介绍解释的却非常的朴实简单,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这个不懂中医理论的人看了也比较明白并且认同,比如说:黄帝内经介绍:正气内存,邪气不可干介绍了,就是以人为本,不管病邪如何便哈,我们自身又抵抗力,这样外在的敌人就不容易侵入我们的身体。这点很重要的,很多时候西医看病都是杀灭病毒,但是我们是调理阴阳,热了凉下,冷了热起来,就这样简单,而且又不伤身。看着这本书,让我越来越觉得我当初的决定是对的,也越来越觉得中医的博大精深。

在这书中学了很多舌诊小知识,判断身体阴阳寒热的最佳简单方法就是看舌诊,自从看了这个书我就开始迷上舌诊了,而且看舌苔去判断很多事情都是对的,感觉很神奇。简单的说,我们正常的舌苔是粉红色的,如有热舌苔是黄的,白是寒,气虚的人舌头有齿痕 ,有淤血的人舌头有瘀斑。男的则是看静脉,学了这个帮助我判段了不少的东西。

印象最深的还有个圆圈运动。这个圆运动,还有待我好好的去弄懂它

说着理论的同时书中又介绍了很多案例,并不是用很多药方去做,而更多食疗方法去做的,药食同源,我本身就是个吃货,一看到能用吃的解决身体各种问题,就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了,于是我就做起了小白鼠,身体哪里不舒服我回忆书里看到的,忘记了就去翻书看看

看了这本书我我就开始实践里面的一些食疗方子实践后的一些收获

1)玉林膏 从去年开始做到现在,吃了感觉就是身体每月之前虚,有力气了,而且失眠的情况改善了,还有精神也好了

2)山药煮水 吃几次舌头的齿痕还真的变了,介绍了给家里人,也有不同的收获

3)葱白水治疗受寒感冒,今年感冒3次都是阴寒而起的,一次3月份的时候我感冒了,感觉不舒服,就去公司后面的小区煮了葱白水,吃了2天 鼻子通气了,共5天就好了。

4) 3仁汤 杏仁 薏米仁 豆蔻仁 打豆浆 给妈妈试过,除暑湿

5)龙眼肉是补心血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如果单吃会上火,最好的方法就是蒸起来。

6)感冒的一些简单处理,书里介绍最多还是感冒的描述,感冒其实最普通常见了,里面介绍了多种感冒方法的食疗方法

7)十大属阴的食物 :苦瓜、空心菜、马齿苋、鱼腥草、菠菜、苦菜、莲子、丝瓜、黄瓜、芹菜

十大属阳的食物:生姜、韭菜、小茴香、川椒、胡椒、南瓜、香菜、板栗、洋葱、大葱

这些食疗防范屡试不爽,书中有句话说,武侠小说里面往往高手是没有任何武器的,拿跟筷子就可以之敌制胜,往往高明的中医也一样的,并不是药越贵越多越好,越高明的中医用简单的家常食疗就可以帮助身体。看着这些书突然就像看一些武侠侦探小说一样神奇。哈太喜欢了罗大伦,我的新偶像了。

看了食疗后,接下来他又给我们介绍了,怎么样才能不生病,要有慈悲之心,变的宽容,宽容了不瘀滞,不瘀滞了血就畅通了,中医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自然科学,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内到外的调理身心。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朱章帅

前几天,我 在网上无意间发现一本小说,名叫《问中医几度秋凉》,被网友评价为继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后的又一本有深邃思想的中医著作。

作为中医学子又热爱它的少年怎能错过这本思想著作?看到小说,我便如饥似渴的读着,三天便将它浏览完。

这本小说通过回忆母亲为线索记述了自己当年在高举科学之旗的父亲的影响下没有继承母亲高超的医术,随着后来女儿的问世开始反思中医与西医。

其中我看到好几处时,是多么的激动,也许引起我的共鸣,似乎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故人。

文中作者开始写到当年母亲以“不读中医经典,只记方药,只能成为庸医”为由拒绝教自己绝活,后来作者随着以后的经历(其中写到一个教中医30多年的教授走起了反中医的路)才明白当初母亲为什么不将绝活教给她,明白中医不知医理,何以成医,而中医经典就是中医的根,历代医家的著作是本,只有将其根本抓住,才能成良医,此时也才明白我校国医大师李老师所说的究其一生培养中医学子,到头来培养一批倔墓人。

接着写到关于借母亲及母亲的师傅们生前用许许多多的毒药对重威病人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来阐释“是药三分毒”的不足,说“是药三分毒”的对象是阴阳平衡之人,若病人,则此“毒药”(辩证准确和用药正确后的毒药)是灵丹妙药,何来毒药之说?由此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一专家给一同学治病所用的桃仁红花的量远远超过常规用量,等病势下降才降低用量,是的,这不就是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里“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必先岁气,先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的现代版吗?

接着又写到父亲在他六十岁时对中医的态度发生改变,由之前对中医的一直批判到不批判。为何有如此大改变,可以从他的经历中找到答案。作者父亲六十岁时,背上长了个痈,推崇西医的他在使用了众多消炎药后,痈反而越溃越深,无奈写下遗嘱,后来在朋友的力荐下去找老中医看,几剂药下肚就痊愈,从这件事后他不再反中医。看到这儿不得不想起名医们提到的中医之所以能在饱受挫折后生存是它的疗效。

还有作者写到她自己曾经患有心脏病,拥有高超医术的母亲也曾患有此病,母亲也只能用药物控制它的发展,后来她想药物不可能改善,之后她无意中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到农村盖房子,不知不觉中心脏功能恢复正常,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神奇,然而在中医里也有此概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读了这小说,让我真的觉得如沐春风,感慨万千!

记于2014.12

科技之路我心飞翔《筑梦之路》读后感


观看了筑梦之路之后,我不在觉得我们中国是最大的了,小时候总是听老人说:中国地大物博、繁荣富强、我现在用一种崭新的目光去观看。在一代一代的奋斗中,我买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延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只有经历了困难和磨练才能实现梦想,我买的饿中国梦才能越飞越高。

星期天,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准备带我到杭州科技馆去参观,我兴高采烈的来到科技馆,一道门口我就迫不及待的冲进去看看有哪些好东西。一进大门我就目瞪口呆了,科技馆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看的我眼花缭乱爸一妈一看我傻样都笑了起来。有方形自行车、模拟建筑工地、宇航员、防震的房子、意念赛车......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意念赛车了。

这个意念赛车和我以前看到的与众不同,我和爸爸说我要玩一下这个,于是爸一妈一在边上等我。由于是星期天小朋友很多,所以队伍有点长不过这并不影响我想玩的决心,我一边排队一边仔细听解说员阿姨讲解,原来意念赛车就是一心不能二用,如果你在开赛车心里想其它事情车子就不会走的,直到你全身心的投入到开车时它才会重新出发。默默的看着其他小朋友如何一操一作,我在心里想先积累经验等一下就不会自乱阵脚了。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到我了,说心里话我心里其实有一点小紧张,很怕车子不动。呵呵!带上控制耳机我眼睛盯着赛车,一点都不敢看其它地方非常认真。终于车子启动了,看到车子一直快速前进,我心里特别高兴,这是解说员说我再投入一点车子会更快的,于是我就全神贯注的看着赛车,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快一点、快一点,奇迹真的发生了车子飞快的跑起来了,这时我听见了好多小朋友的掌声和表扬声,我好高兴哦。

回家路上我和爸一妈一分享了我这次的科技馆之行,他们听完都表扬了我。爸爸告诉我其实就和学一习一一样,只要你认真、努力就没有学不好的东西。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我连赛车都可以靠意念开的这么好,不可能学一习一搞不上去,我将来一定要研究更棒的发明。我大声的对窗外的风儿说:加油吧!小猪猪同学,你是最棒的。

喜欢《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丁肇中的科学之路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