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读后感 > 地图 >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读后感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

私心与人情观--中国人的角色扮演

在中国文化中没有开诚布公的逐利行为,也没有具有尊严的逐利方式,因此一个人考虑的总是自己,那么他的利己行为是不合理的,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不得不躲躲闪闪、格外小心。但是也有那么一些特例存在,比如东方犹太人--温州人。网上曾出现过这样一段话--一温州人对一北京人说: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可依赖的人,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朋友。接着就是具体的帮助内容。北京人说:你听见了吗?这就是温州人,跟你做朋友是看上你有用。温州人如果跟人吵架闹翻了,又觉得这人够朋友,会很务实地化干戈为玉帛。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这便是温州人。然,这样的直白的私也已经被大多数含蓄的中国人所不耻了。

在中国社会中,一个人若是有私,那么他便有所畏。然畏何,又为何畏?

不可否认的是,人并非生来就是社会人,他首先是一个人类有机体,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被社会文化拼塑其个性与通性。可是,中国深厚文化历练而成的良知系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体系。基督教认为,个人的生命是有上帝创造的。因此,人人生而平等。而儒家认为,个人的生命是父母所生,是历代祖先生命的延续;子女的生命便是个人生命的延续,整个家族的生命应当构成一个延绵不绝的整体。这也难怪华人总将亲子关系称为骨肉,兄弟关系称为手足。在这种整体化的大家庭中,个人的努力是为了大家,个人的面子会影响大家的面子。一旦你有私心,便很难在这样的一个信奉一体的集团中存活。

子女幼小时,父母不仅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且有教导他们的责任。他们通常会训练儿童压抑任何形式的攻击行为,并且要相互帮忙以增进家庭中的团结与和谐。当父母年老不能工作时,子女已有赡养的责任。这样的感情关系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

然而在中国青少年过十八岁,仍会依赖父母而活,啃老现象普遍存在。父母养育儿女,企图获得晚年的安度。这样的供求模式本身就包含的利己目的的驱动。青少年则以日后回报为名享受当前的寄宿,仅是一种预支的平等交换。暂且不提其血缘关系所引发的情感因素,双方具有精神性之身,在社会伦常的规定的义务与责任的粉饰下才取得的了正统的认可。中国人二人心之心方是大公无私的,这样一来也难怪中庸之道千百年盛行不止了。一人之道不可行,居中者方可名正言顺。近期,中国交通法对行人的要求愈加严格。杭州地区首先实行了闯红灯者罚款五元的规定。虽有细微成效但也引来诸多民怨。然北京交通部似乎更为聪明,仅率先闯红灯者罚款五元。当人们对这条不公平规定感到无奈时也不得不承认,后者是更加合理的。中国人历来的处世之道是不要好出头,若万不得已出头也不要先出头。

笔者仍记xxxx年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拾荒者陈贤妹的出手相救反遭他人怀疑其初衷是否有私心。被社会批判着,痛心地称呼为冷漠的中国人的是一整个明确而又模糊的社会集团。它是如此的庞大,以致于社会正面力量所抛出的抨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成了蚍蜉撼树之举。但陈贤妹不同,首先她是作为个体的形象在这件悲剧中闪耀出现的,并且她的这种善举是背离大多数路人麻木意识的举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首当其冲。不管她是出于何种意图走向了被多次碾压的小悦悦,明显区别于其他冷漠的中国人行为造成的结果给她带来了过多的与其职业、社会身份所不符的社会关注度与荣誉,而这些又是个体不能够担负的,以致于个别人质疑她的初衷。也许造成中国人愈加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人自己。

这种退一位的行为似乎早已化成一种血形融进中国人的骨血之中。他们是胆小的、怯懦的,因此他们无法表现个体。在传统的儒家之道中的最高境界也只是二人之仁。长久以来,强调社会和谐及人际关系的合理安排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显着的特性之一,其典型例子便是中国无言中有些本土性的概念人情--中国社会中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

有来有往,亲眷不冷场,说的便是人情所维系的社会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蕴含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之意。当关系网中的某个人遭遇疾病困厄或者生活上遇到重大难题时,其他人应当有不忍之心,同情他体谅他并且帮助他,变相的做人情给他。笔者并非否定在这样情况下援助者的善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今日人情送出,希冀他日相还的私心是存在的。受点滴之恩,须涌泉相报。这样的社会规范的运行构成了所谓的人情法则。

纵观人情运行过程,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周到考虑。不同事件、不同地点、别样身份、别样对手,中国人始终在摸索最恰当的角色扮演。人情资源的的支配者在面临人情困境时,常会考虑自身必须付出的代价以及各种预期的得失,权衡之后,方能决定是否要送出人情。同时,在多数情况下,有求者基于维护人际关系和谐价值的考虑,不管结果如何,在人情支配者面前仍表现的泰然。双方都想带着面具的演员,相互利用的同时又要顾全大局。人情留一线,日后好想见。对于中国人而言,撕破脸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因此,个人和其关系网内的其他人交往时,往往特别重视面子和表面功夫。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功夫是演技的体现,每一次的演绎,都是中国人在私心与人情观的综合考虑后的角色扮演。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扮演一系列各异的角色,尤其是在中国。我们在惊叹中国人情世界中角色扮演的神奇之时,也必须承认它的延续性必将支撑其顽强的生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故意在那里装腔作势,随意产生某种行为,任何一种角色的不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他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决定的。一个人想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学会角色扮演。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 (400字)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400字

所有权问题最终是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因为我国国有企业生存的背景是政府对各种资源的高度垄断,这是不是造成了国营企业灵活性差,也是从80年代企业制度改革以来屡该屡败的原因?欧美企业除了一些关键命脉行业由国家把持,大部分的行业主导权是不是在私人而不是国家手中??

经济体制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总是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在里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很难。其根本

"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从字面上来看是个经济问题,但从根子上说是个政治问题。如果只将国有企业改革当做一个纯

粹的经济问题来看,根本无法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摘自现代化的陷阱】

(透彻!真是一针见血。当年朱镕基90年代末的改革也看到了这一点,但力不从心,可惜!现在的改革好像也没有动到政府部门吧,新一届两会的大部制改革部分解决了令出多门相互推诿扯皮的弊端,但好像并没有解决权力制衡的问题,更无法制约哪些隐形的腐败。)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总是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在里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很难。其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政治制度改革应该先于经济制度改革。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400字

就这本书本身的内容可读性而言,非常的通俗,大量的实例数据与纵横向的对比。对于想就中国发展问题进行了解的人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及至改革开放,土地承包,价格双轨,城市兴起的“公司热”,后来的国企股份制改革及”圈地运动“等这些改革虽然成效巨大但弊端也尽露。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学背景的经济学者作者从多元的角度来探讨了这些现象,权力市场化成为首当其冲的研究问题的结点,历史上的”贪渎文化“”宗派主义“使得原先”毛时代“所打下的集中管理的传统失落了,两者开始复兴了,地方政府与家族宗派就在这些滚滚改革浪潮中勾结,,腐败问题终究还是人的问题,人的自身社会化问题。

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道德伦理秩序在权力与商品冲击下趋于无形。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这样的资本原始积累的镇痛,但不同的是,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却丧失了主动权,乃至作者在最后就当代学者的责任与治学问题提出严肃的批评。

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反之我们就会越改越乱陷入金本位与发展短视的恶性循环中。如何让知识分子发挥应有的作用,复兴中华,而不是沉溺与政治抑或金钱中这是我们这一代以及未来的人要思考的。发人深省!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400字

“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手中的,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现代化的陷阱》

我得到这本书,有点“英雄所见雷同”之感,但是我不敢讲这话,因为尽管我的很多想法虽然是自己的原创和书中之意不谋而合,但是毕竟我比她晚了10年,今年2007年了;而且我在有些看法上很肤浅,所以看这本书更有被“闷棒”般的震撼!

在此,我佩服一个女性的勇气,敬仰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同时也感受到了要做一个她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艰辛和无奈!艰辛之处在于要拿出那么多数据来揭示中国公开的秘密是多么的不容易,而无奈则在于结局的悲哀,这种结局包括作者本人的遭遇和她警示的问题的结局,只能让人无奈!

编辑推荐: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400字


经济体制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总是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在里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很难。其根本

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从字面上来看是个经济问题,但从根子上说是个政治问题。如果只将国有企业改革当做一个纯

粹的经济问题来看,根本无法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摘自现代化的陷阱】

(透彻!真是一针见血。当年朱镕基90年代末的改革也看到了这一点,但力不从心,可惜!现在的改革好像也没有动到政府部门吧,新一届两会的大部制改革部分解决了令出多门相互推诿扯皮的弊端,但好像并没有解决权力制衡的问题,更无法制约哪些隐形的腐败。)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总是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在里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很难。其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政治制度改革应该先于经济制度改革。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400字

就这本书本身的内容可读性而言,非常的通俗,大量的实例数据与纵横向的对比。对于想就中国发展问题进行了解的人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及至改革开放,土地承包,价格双轨,城市兴起的公司热,后来的国企股份制改革及圈地运动等这些改革虽然成效巨大但弊端也尽露。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学背景的经济学者作者从多元的角度来探讨了这些现象,权力市场化成为首当其冲的研究问题的结点,历史上的贪渎文化宗派主义使得原先毛时代所打下的集中管理的传统失落了,两者开始复兴了,地方政府与家族宗派就在这些滚滚改革浪潮中勾结,,腐败问题终究还是人的问题,人的自身社会化问题。

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道德伦理秩序在权力与商品冲击下趋于无形。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这样的资本原始积累的镇痛,但不同的是,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却丧失了主动权,乃至作者在最后就当代学者的责任与治学问题提出严肃的批评。

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反之我们就会越改越乱陷入金本位与发展短视的恶性循环中。如何让知识分子发挥应有的作用,复兴中华,而不是沉溺与政治抑或金钱中这是我们这一代以及未来的人要思考的。发人深省!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400字

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手中的,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现代化的陷阱》

我得到这本书,有点英雄所见雷同之感,但是我不敢讲这话,因为尽管我的很多想法虽然是自己的原创和书中之意不谋而合,但是毕竟我比她晚了10年,今年2007年了;而且我在有些看法上很肤浅,所以看这本书更有被闷棒般的震撼!

在此,我佩服一个女性的勇气,敬仰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同时也感受到了要做一个她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艰辛和无奈!艰辛之处在于要拿出那么多数据来揭示中国公开的秘密是多么的不容易,而无奈则在于结局的悲哀,这种结局包括作者本人的遭遇和她警示的问题的结局,只能让人无奈!

《从传统到现代化》读后感1700字


《从传统到现代化》是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教授杨桂华在南开大学做的一次演讲,现收录于《人文启思录》。杨教授从介绍传统与现代两者各自的内涵,进而深层次地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特别强调了传统在推动社会转型,促进现代历程中的重大作用,这是该演讲给人启发最深之所在,也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各个民族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传统是历代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因素,是相传至今仍然存在的东西,是社会生活传承中生生不断的连续体,是一个有共同基础的变突链。现代化应当包括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精神生活的世俗化、教育的普及化、社会组织结构功能的专门化、个人的普遍成就和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转型现代化的实质在于,它是一个普遍的公共利益与特殊的个人利益相统一的新的社会结构,前者维护着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后者保持着社会的效率和活力。
纵观中国社会转型以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路程,期间虽不乏偏激之处,但总的说来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越来越深刻。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开始酝酿转型,正宗儒学派与儒学修正派对立;封建帝制解体后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全面失范的时期,中西互补论与部分西化论对立;中国社会转型的政治强力整合时期,中国本体论与全盘西化论对立;今天,人们对传统的认识已朝着更客观、更全面的方向迈进。
传统包含着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完善自身过程中凝结成的人类一般经验和模式是历史久存的积淀,是深藏于人们行为之中的稳定的心理结构。这些是人们应对自然、沟通人群、保持自我的长期有效的东西。这便是传统的永恒性。同时,传统中也包含着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完善自我过程中的各个特殊的内容和方式当遇到新的环境、新的问题,都必然会超越传统的规则,背离传统的标准,以这种传统的变体去满足新一代人需要,实现他们设立的新目标。这样,传统就有了新积淀,有了新的发展,这即是传统的时代性、二重性所造成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必须谨慎对待传统。
传统是不死的民族精神,它规范着人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习俗和审美情趣,规定着价值取向,体现着人们的终极关怀。正是在这样的传统中,我们才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点。由此提出: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要具体分析传统的内容。看其中哪些是可以借助的,哪些是需要改造,在改造中借助的。这个过程不是非白即黑、非黑即白,而更多的是表现为亦此亦彼、亦黑亦白的灰色过程。只有通过这种灰色的洗礼,才能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事实上,只有在现代化的背景之下,探索传统智慧的价值,才是传统与现代的合理的参照系。同样,任何现代化的努力都是不可能在完全撇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必须对中国传统有充分的理解,才有可能寻找到中国现代化的独特途径,这其实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这就是讨论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它就属于我们现代中国人,我们有义务,根据现代的社会性质,根据我们现代文明主体的利益和意志,根据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认真地、全面地清理它,并从中找出有利的因素和成分,加以改造,发挥其效用。这就如我们继承了祖上留下来的一所已破损的旧宅,我们不能住进去,却可以在地面上,按现代样式建立新宅。我们不仅可以用新的材料,也可清理旧宅的某些石块或砖瓦,经打磨或浇制以用在新建筑上。就这样,我们便带头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化。这条征程,是中国世界化的过程,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先进文明在中国普及和演化的过程。虽说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诸多思想上的歧见,行进途中也有诸多坎坷,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厚非的,中国正随着世界性的现代化大趋势而变革着、发展着。振兴中华,绝不是将古已有之的中华文化,在新的环境中存留和展示,而是在追随现代全人类总趋势的赛程中,批判和继承古文明中的有益因素,创造新型的中国文明和现代社会。中国人有着浓厚的智能潜力,唯有以现代化这一宏伟的社会变革工程,才能有效地发掘和发展这种潜力,使其变成创造和发展现代文明的巨大动力,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再生和伟大复兴的新途径。

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6篇


我们的视野因为阅读而变得更加广阔,读书可以让我们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对于写作品读后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读后感大全小编在这里找到了“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相关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篇1)

《现代美国大众化》这本书提供了关于美国大众文化的研究历史概览和当代细节的详细分析,探讨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如何影响了美国文化并反过来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影响。本书还关注了一些生动的案例,包括大众音乐,电影,时尚和体育等。这本书引导读者探究美国文化如何被大众化,以及大众文化对美国和世界上其他社区的影响。

作者史蒂文·J.罗斯认为,美国文化是由大众文化组成的。大众文化指的是由人民自发创造或通过有意识的文化工作者传播的文化产品。本书深入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大众文化形式,如美国流行音乐,电影和电视剧,运动等。事实上,这些文化形式的成功背后的秘密是它们被广泛消费和接受。因此,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的。

在本书中,作者罗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美国大众文化并不是从零开始创造的,而是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启发。例如,音乐,时尚和影视娱乐领域中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创造新作品时会受到来自其他文化的启发,这使得美国文化变得多样化和富有活力。

与此同时,大众文化也在作为一个强大的影响力,改变着美国文化,甚至改变着世界文化。例如,美国流行音乐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着世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此外,美国电影也在世界各地极具影响力,不仅在商业上,还在文化上和社会心态上。

总之,罗斯的《现代美国大众化》展现了一个全面的美国文化的历史概览和当代多样的细节。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这本书激励读者思考什么是大众文化,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如何影响全球社区的文化和态度。

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篇2)

《现代美国大众化》是一本极其令人深思的书籍,它详尽地描述了现代美国社会中大众化的风潮,以及这一趋势对美国人思想和身份认同产生的影响。

本书作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大众化的原因和影响。作者认为,现代美国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电视、广告、通讯技术等新媒介的出现密不可分,而这些新媒介不仅在消费者中间建立了一种强烈的共同观感,也加强了人们追求消费的欲望和需求。

在现代美国社会,个人主义传统深入人心,因此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渴望成为社会集体的一员。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兴起势在必行,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将个人的需求以普遍的方式表达出来。此外,大众文化还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并拥抱新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使得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得以发扬光大。

然而,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例如,大众文化推崇的“主流价值观”容易使人陷入对现实的盲目崇拜,忽视社会边缘人群的需求和存在;另一方面,它也对美国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影响,让人们逐渐丧失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大众文化的受众和载体。

此外,在现代社会,感性和理性交织的文化现实让美国人更加倾向于追求形式上的快速成功和效率,而忽视对个人生命意义的追求。因此,大众文化的出现给予了美国社会一种新的文化认同形式,但也暴露出世界范围内文化多样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快速消费和盲目从众中失去了个性的核心价值。

综上所述,本书在总结了美国大众文化的特点、原因和影响后,勾勒了一个多元而矛盾的现代美国社会图景,正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出了对文化多样性和美国社会状况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它呼吁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美国文化,展现出当代思想解释文化方面的出色和传承精神,是一本难能可贵的经典之作。

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篇3)

《现代美国大众化》这部书,让人们对美国这个大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书中讲述了美国这个强大的国家是如何从一个小国演变成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经济大国,同时也阐述了美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从而使我们对美国的全局性认识更加完整。

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民的开放、自由、独立、自主、富有实现自我的特点和优势十分鲜明。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和最为自由的国家之一,美国在社会结构、文化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十分非凡的特质,这些特质,成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的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这种开放、自由、富有实现自我的特点和优势,才让美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让美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努力推动现代化,推进了大众化、商业化、消费化、娱乐化、媒体化等趋势,创造了一种新的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成为美国的“第六个进口”,在文化消费领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

书中还详细描绘了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美国逐渐发展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权力是必须相互平衡并互相制约的,确保了政治稳定的同时,保证了公共利益的实现。当然,在这个政治体系中,选举制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美国选举的公正性、透明度和公开性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此外,书中还介绍了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教育制度,让我们对美国的各种集体行动获得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美国,消费文化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一般的日用品到音乐、电影、游戏等各种领域,美国人都拥有极高的消费力。这也导致了一种试图将人类思想变成被支配的无声智能机器的趋势。面对这个趋势,我们应该审慎对待,重视对人格、思想等方面的培养,塑造更加高尚的人性。

《现代美国大众化》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现代化的历程中所围绕的现象和问题。从书中不难看出,美国虽然有着强大的力量和辉煌的历史,但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和缺陷,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美国不仅要发展自己,也需要与世界各国合作,以构建更加稳定、公正、和谐的国际秩序。

总之,这部书是一部十分优秀的、让人深入思考的著作。从文化、政治、社会等多个角度,勾勒出了美国国家形象和风貌。这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美国这个强大而复杂的国家,同时也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启示,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发展的挑战。

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篇4)

《现代美国大众化》是一本涉及美国社会文化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中作者描述了美国国家和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转变,探讨了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传播,以及它对美国文化、社会和政治生态的影响。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大众化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美国,也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遍布世界。

首先,我所读到的《现代美国大众化》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尤其是关于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大众文化是指广泛普及和被大众接受的文化,它与高雅文化不同。而在美国,随着娱乐、体育、新闻、流行音乐、电影等各种文化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大众文化也愈加繁荣并成为了一个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文化体系。

其次,《现代美国大众化》还让我认识到,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前,文化主要是通过书籍、报刊和文艺作品等渠道进行传播。而现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随心所欲的传播方式已经取代了传统媒体。这也导致了文化接受的水平和方式上的变化,实现了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和接收不同的文化和信息,这既增加了我们的文化娱乐与知识面,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元化。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也不断影响着美国社会的发展。一些人认为它造成了社会道德的堕落、威胁到高雅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到社会的繁荣、幸福和稳定。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文化也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成为美国文化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大众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享受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欢乐和创意,也感受到了文化融合带来的文化多样性,这是次文化交流的一种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现代美国大众化》是一本内容十分丰富、有着研究价值的著作。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到了美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也认识到了大众文化的深远影响。近年来,中国也正处于社会现代化的转型期,这本书也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篇5)

《现代美国大众化》是一本揭示现代美国文化特征和影响的书籍。在该书中,作者深刻探讨了美国现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政治、媒体、科技和商业等。通过对美国文化的审视,作者揭示了这个国家的特点和文化特征,同时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首先,美国现代文化的特点是大众化。美国人喜欢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感,这种特性影响了他们的文化习惯和娱乐方式。比如,美国人喜欢通过观看电影和电视剧来放松自己,这也使得美国电影产业和娱乐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产业之一。此外,在美国,人们也喜欢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更加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体验,这也促使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另外,在社会政治方面,美国也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分化,导致现代美国社会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贫富差距较大,贫困群体与富裕群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这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不平等的机会和支持。此外,美国也存在一些价值差异,例如,个人权利和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和合作等之间的关系。这些差异也使美国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

在媒体和科技方面,美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革。与过去不同的是,现代美国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可以使用各种媒体和科技设备来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知识。美国人还开发出了许多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使信息和资源更加普及和可视化。这也使得美国的文化影响力有了更多的方向和途径。

最后,在商业方面,美国文化倾向于市场化和商品化。美国人很喜欢购物和花费钱,这也使得美国的商业机构和商业文化非常发达。美国的广告和品牌也很有名,他们可以帮助企业推广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并且也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购买力。

总的来说,美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现代美国,大众化仍然是主流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这种文化大众化不仅影响了美国人民的生活和习惯,也影响着世界各地。在这本书中,作者引领读者深入了解现代美国文化的多样性、特性和影响,更进一步探讨了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最后,这本书也让读者认识到,我们应该更加谨慎面对文化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篇6)

《现代美国大众化》一书,是布莱斯·阿克斯塔特的力作。它是一部现代社会学经典著作,对于了解现代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社会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通过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剖析,阿克斯塔特今此书中阐明了现代美国社会大众化问题及其后果。他认为,现代化的进程无疑会加速社会大众化,将人们引向更加平均的标准。虽然这样做确实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普及教育,提高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使人们的社交关系更加灵活、更加难以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大众化还可能导致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遭到破坏,并带来一些道德和社会上的问题,比如礼貌风俗的流失和社会疏离的增加等。

阿克斯塔特还深入分析了现代化进程对于人们的社交结构带来的影响。他认为,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致,人们面对的交往圈越来越大,而交流频率则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社交结构越发模糊化,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

另一方面,大众化所带来的连锁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阿克斯塔特指出,现代化已经让世界更大、更复杂,但人们模糊了自己的角色。因此,人们常常感到迷茫并且失去在生活中的方向,导致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困扰。这些社会问题都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以期寻找出如何应对大众化的解决之道。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不断地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化进程所带来的复杂和多元化的挑战,从而更好地过好我们的生活。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一)

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中国现代史》,给我的感触非常深刻。

它讲述了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时代,从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国,变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强国时代。

鸦片战争,西方列国用武力迫使腐败的清zf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等等,让我看见了腐败无能、软弱透顶、闭关自守的zf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根源。

虽然清zf愚昧腐朽,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从反帝到反封建,无数次大大小小抗击外国侵略者英勇悲壮的斗争。

里面的故事非常精彩,让我认清了历史的重要性。

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讲理的国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恃强凌弱,我更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大、更强!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二)

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扞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三)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一)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2020、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二)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三)

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中国现代史》,给我的感触非常深刻。

它讲述了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时代,从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国,变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强国时代。

鸦片战争,西方列国用武力迫使腐败的清zf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等等,让我看见了腐败无能、软弱透顶、闭关自守的zf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根源。

虽然清zf愚昧腐朽,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从反帝到反封建,无数次大大小小抗击外国侵略者英勇悲壮的斗争。

里面的故事非常精彩,让我认清了历史的重要性。

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讲理的国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恃强凌弱,我更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大、更强!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

墓石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孔氏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三十年间,总共才出版了《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部著作。但是,部部经典,堪称史学大家。这些经典以问题意识为出发,采取以小见大的特有写法来阐释"全国性问题",比如《叫魂》单单以一种社会基层的文化现象入手,重点分析在皇帝、官僚系统与平民阶层的诠释,从而揭示表面上处于"乾隆盛世"的中国社会景象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又如在《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以民兵组织演变以及地方军事化发展的探讨为切入点,深入地解析中国帝制晚期农村社会的结构变化。在这些著作中,他并没有令学者印象深刻的"研究范式",也没有时髦的学术理论,但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现实关怀以及他的思想,足以让他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展露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写道,"一个有着根本性关怀的思想家,其才华之所在,应在于他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如何使深奥的学术理论"深入浅出",如何让人参透"意义终究会老去,而事实永远不会老去"这句哲理,注定是一位思想家的才华与价值所在。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孔氏不是在讲现代中国的如何形成,而是在讲现代国家所蕴含的各种性质是怎样一步步被中国具有的。诚如他讲道,"中国文化是统一的,但不是单一同质的",同理亦可认为,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制度,这些都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同样也有各种替代性选择。对于普世性的问题或哲理(至少孔氏相信具有普世性的东西),它必然孕育一个个具体个案或个案的某一层面,并以其自身内在的方式、而非外部强加的方式呈现。然而,问题是"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并与现代并不相悖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怎样的具体历史途径,或者经过何种人的努力或作为,而导致了向着现代性以及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的渐次转变?"

针对"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这一历程,上述所说的"现代种种知识资源"应属孔飞力在政治层面强调"根本性问题"或"建制议程",也可归纳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三种问题。具体地讲,"第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的目标协调起来?第二,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第三,国家的财政需求如何同地方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孔飞力说:"这三种问题并非仅仅来自于帝制晚期的外来危机,更起始于困扰中国帝制晚期的具有多种侧面的国内危机",但据笔者的理解,这三种问题实质上自古有之,从未中断,在整个帝制时期,这三大问题可还原成"帝王专制与官僚分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大问题;在现代性政治,它亦可视为"中央领导核心与中央各部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大问题。只是,在内忧外患的帝制晚期,所有由来已久而又尾大不掉的各种矛盾已然表明这种日渐没落的制度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三种问题,预示着"一种制度——一种无法同自身政治使命与任务相契合的制度——的死亡".

在表面上针对时局危机、实则处理"根本性问题"上,孔飞力以其"知识精英"的视角锁定在魏源、冯桂芬和维新变化前后的一系列人物上。从认识中国现代国家的角度来看,魏源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编纂《海国图志》、嫁接中西知识桥梁式人物,而且在于他所具有的"全球性视野"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涉及了同"现代性国家"具有密切关联的"根本性问题".如魏源提出要使得更多局外功名者进入政治系统内部,并提倡"广开言路",虽然在表面未曾涉及现代性意义上的"政治参与",但"广开言路"却是任何形式的政治"合法性"的必要条件。"从魏源到冯桂芬、再到戊戌变法时期的陈鼎及其他人,几代中国知识精英关于‘政治参与’的思考受到了他们所赖以为思想之本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制约",但他们提出了"以‘广开言路’为出发点探索政治参与及政治竞争之道,并使之与政治控制形成协调等触及现代国家‘建制议程’的‘根本性问题’".

尤其在涉及冯桂芬批判者认为"公共利益在他们所处时代条件下是靠不住"的理论前提下,"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官僚机构的控制,并以此来保证,更高层次的客观性能够超越狭隘的私人利益而出现。对人们而言,在没有替代性解决办法的情况下,由正常的官僚机构实行威权式领导似乎便是完全合理的".而这不正是二十世纪的多数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办法吗?

在了解完中央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基础上,"作为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实际演进的结果,国家在同地方势力争夺税收与财政收入的控制权的对峙中,不断‘挤走’夹在国家与纳税农民之间的种种中介力量",同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央集权国家的威权力量不断得到强化。孔飞力认为,"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以及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推进,标志着近世以来国家为有效地控制地方财政资源所做努力的压倒性胜利",因此,他用"耒阳暴动"与"农业集体化"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从根本上表明中介势力试图分权,而国家又趋于强化的特质。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与政治控制这一具有普世性的"根本问题"论证了现代国家的内质在中国的形成,也说明着近世中国是如何走向威权体制的,以至今日,这种威权体制的作用还若隐若现。但中国为何走上这一威权体制?是因专制中央集权的"旧制度"产生了近世"威权体制"的新制度吗?还是恰如译者陈兼、陈之宏提及的那种类似"救亡压倒启蒙"的救亡说?其实,这始终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解释清楚的,可是,"如何在保持‘中国’存在的前提下,使之既成为一个统一、强大和有效率的国家,又成为一个在宪政建制及公民参与的基本问题上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合法性国家",尽管这句话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中心论"与美国汉学观,但无疑不是这本《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最核心的探寻和最真挚的提示!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二)

中国威权主义的内核——评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林辰

按:孔飞力教授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运用西方现代政治科学的研究概念、方法和中国研究的内部取向来探索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特殊性和延续性,试图从近代政治精英的知识建构和政治实践的互动中理出一条线索作为当今中国道路发展的主要指引或参照。然而在触及其所谓"狭隘的基础和僵化的中央集权"这些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时,其所运用的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二元分析概念的确又使人有未尽之感。下面这篇文章对中国威权主义的分析更加整合和细化了这一路径,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作为后学的一种尝试性补充,对于深入体验和探索中国现代国家的"根本性议程"问题有所裨益。望阅读时仅限学术探讨,请勿上纲上线。

作者:林辰 安徽中特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我想提议的是,我们正接触到中国威权主义的内核,而这是一种并不一定会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便会解体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信仰体系。"这是孔飞力教授在叙述清末高官对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的痛斥时,针对后人常常以"浅尝辄止的快感"评判历史而严肃提醒的关于一种突破激进或保守为主题陈旧偏见的以存在着中国独特政治议程演变特色的假设。尽管孔飞力在本书中归纳出中国向现代国家过渡的三项焦灼,却没有回答出他所强调的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威权主义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这层延续至今的政治风格的底色确为浓烈的国家崇拜情感和坚定的精英政治观所构成。

国家崇拜并非浅薄化的爱国主义,而是在价值次序上与自由主义呈现较大差异的国家本位。换言之,在纵向统制严密的政治环境下,国民的个人利益在某个集体的神圣光环下既不值得一提,也会在悖逆国家意志的时候遭受道德攻讦。而在这个国家的形象塑造中,历代文人对国家正当性的分辨并不是对某个规则从一而终,而是随着所处朝代的实力变迁不断的从功利主义的视角修正,这种情势变迁的历史观恰恰是以首要服务于本朝正统观的树立而书写。一直以来,正统观多侧重于对以德治治理国家的肯定,而对广袤疆域的占据不以为意。但在异族与汉族分享中原土地,甚至取代汉人成为当时的合法政权后,传统的合法性论述无法支撑现实的变异。于是,无论是处于弱势的失败覆灭者,还是政治新贵都向"暴秦"展示出超乎以往的宽容度,而去索取以武力征服的结果主义的霸统反证和以实力主义为强势语境的对合法性承认的强迫接受。而如此对正统观构成元素的平衡颠倒从欧阳修的修史观中可窥见一斑——"及大并小,以强兼弱,遂和天下于一,则大且强者谓之正统,犹有说焉。"除此之外,在对本朝称颂的内容选择上,迫于异族统治在汉人主导的文化氛围中先天不足,伴随着异族政权从平稳过渡到盛世初现,以往的军事自信则逐渐被"良治"所呈现的绚丽盛世所取代。而它所代表的则是历朝历代均娴熟运用的对合法性的粉饰方法,即混淆国家与政权的概念,将仅仅应作为政治发展中的过渡形式的可通过特定方式替代的政权等同于唯一至上的民族国家。在第一步拉平后,就会考虑如何持续它的有效控制以缓解永不消退的合法性焦虑,而一般选择则是将政权意义优先于民族国家的生存。尽管两者并非完全针锋相对,但在众多利益抉择时刻,由于对国家利益的合法代表地位,这样的交易权衡拥有众多空间。对外上政权"私利"会优于地理意义上的主权,而对内政事务的管理中,政权维系的敏感度将大大胜过国民权利被收窄的紧张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一政权从被道义围困到逐渐立足,能够自我阐述一定的思想资源的时间段中,准军事化的实力主义语言和逻辑会在历史教科书中刻意渗透,以期望培养出第一批习惯此种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信众。无疑,这样的读起来令人血脉喷张的历史叙述在使读者沉浸于平日剑拔弩张的宏大叙事之时,相应的潜移默化出一种因本来作为可贵的稀有美德——对个体命运感同身受的匮乏而衍生的"冷酷的社会观".

而因地域自豪的传统天朝上国情感中,孔飞力亦注意到了国人对大一统近乎变态的痴迷。他提到"尽管很多人谈到过中国的分裂或中国被列强所瓜分,然而,由中央政府统治的单一中国国家的现实和概念,却经历了军阀混战、外国侵略和内战生存了下来。"这一点确是卓识,从北伐到划江而治的拒绝,这些政治人物的担忧和忌惮除了自我生存的必要条件,亦囊括了对大一统习惯而比照的舆论认知压力和自我期许。但我想说的是,这番平日看起来丝毫无可妥协空间的原则得以敬畏,多半是非常危急时刻的罕有和估计不足,从历史例外和既有政治格局来看,国人对大一统半成品的接受度高于对新核心价值触犯的容忍度,分离主义在既存政权的合法性不断被质疑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话语空间。譬如,东南互保中,张之洞曾提出若北京不保,则可推举李鸿章作为中国"大总统"来主持大局。这样在过去不可想象的"谋逆"计划因为生死存亡的危机而被消减了其作为政治罪一触即发的政治纯洁。如果这还不能佐证时人对大一统价值的退让的话,之后幕僚刘学询对孙中山的一封信则足以说明道貌岸然的大一统是多么脆弱,信中写到"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而在如今的香港和台湾与大陆虽谈不上对峙,但也算冰冻的政治格局中看,不单单是国家表述不同带来的历史记忆切割,三方对于国家存在意义的意识形态差异正逐渐侵蚀着大陆所声嘶力竭的关于华人共同体的泛中国解释化情感。很明显,香港与大陆近几年的政治冲突正是大陆内部公民自治诉求与传统控制观相互割据的先锋,中央权威的衰落并不是敌视思维下公民团体蠢蠢欲动的结果,而是宪法政治时期既没有以宪法为尊的价值信仰,也不愿思索富强的目的后迟滞国民福祉意志的代价。公民自治权的进程缓慢将自然的转向地方自治的谋划,此番规律同样适用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民族政策下的少数民族地区。

在去国家崇拜向现代理性国家过渡的阶段中,亦有呼唤强大国家力量的呼声,这种对"中国青少年时期"奋发进取精神的推崇若是转嫁到改革决心的刺激上并无不妥,但往往事与愿违。国家力量的运用目的和评价标准由于存在着较大鸿沟,非正当的国家行为亦会成为对内权力扩张的新一轮试探。所以,《大秦帝国》所携带的亢奋情感在现实政治倾向仍默认控制统制策略的背景下,并不能激发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危机感,而在拒斥竞争,警惕多中心权威的格局中强化对试图尝试替代可能的组织进行打压。因此,孔飞力在对20世纪中国的农村集体化财政改革中就明确的点出"并不在于富农是否会变成一个新的剥削阶级,而在于他们是否会在党控制农民和农村剩余产品的努力中,演变为党的竞争对手。"

一切为了国家服务的目的最优先除了衍生出为大一统可忽略程序正义的鼓吹牺牲强调外,也带动了实用主义为主导的工具理性哲学。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每一次赋予谨慎乐观期待的"建制"会以功利视角和盘托出,在推行过程中又以无法触及根本性议程的结果浅尝辄止,而这一番大动干戈,却又常常是心照不宣,甚至是"众望所归"的。若在建制之前以可同时加强国家权力为诱惑是作为一种无挑衅性承诺来拓宽作为空间,那么之后的失落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号召者的冒险在旁观者看来是对既有格局露骨的挑战,也是对政治思想共识的狂飙突进。在他们自身都未曾勾勒出确定的现代化步骤前,又从何处去寻找正义性的辩护。而这也是中国历史中一派好似人人为公,却实际上因人人为私而阻碍变革的原因之一。国家这个光鲜亮丽的大义足以成为党争中相互指责的大旗,而政治精英们也足以在保守的习惯中满足于防御补救型的建制仅仅达到缓一时之急的效果。秦孝公在面对商鞅分别以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术游说时的态度,从意兴阑珊到全神贯注就几乎从最遥远的历史中验证了这番注定半途而废的功利行为。

当然,以国家崇拜为门面,而以人格化的君主命令或实力派的意志强行鼓噪的对某个虚无缥缈价值的群体膜拜的实质,却仍然是认为世间只有一种能够得到承认垄断的公共利益。而这种赤裸裸的以强力威胁,以恐惧构筑的一元论用孔飞力的话说就是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理念核心的——天下只存在着一种关于公共利益的正确认识".以国家本身作为一种不可质疑的权威,因绝对正确而要求绝对服从,则成为了极度靠近极权的威权主义。它所带来的不可预知性会因不断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使国民在为保全简单的自由时被迫蚕食作为人的独立性和尊严。康熙19年时,曾经评价索额图"卿辅弼重臣,勤敏练达,自用兵以来,翼赞筹画,克合机宜。"但23年后,为了削弱太子党对皇权的威胁,称"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这样急转直下的帝术通常被认为是帝王牢牢掌控生杀予夺之权的得意肱骨,他的儿子雍正帝在经历的残酷狡诈的继位者竞争后更加得心应手的操纵。雍正2年,对大臣们说年羹尧"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一年后,就勒令自裁。如此围绕着某种至高无上利益的政治失信并不能以肯定皇权来排除矛盾,而应注意到,无视国民基本权利的价值推崇无论被宣传的如何摄人心魄,都会因其变态状况的强势而刺伤信众。

中国威权主义的另一组成部分就是对精英政治的深信不疑,而政治精英集团本身的封闭性所造成的与其来源——文化精英之间的抵触冲突,以及集体行动需控制在以皇权为主的国家本位容忍度下的政治参与边界模糊的问题,都带来较之他国更保守虚耗的政治风格。

众所周知的是,由科举制度所选拔的预备官员从具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跳脱出来进入宦海,则组成了一个虽愿意根据读书时代的人际关系编织政治脉络,却排斥普通"文人中流"的政治团体,他们对维护自身参与政治事务的独一地位尚且不遗余力,就更妄论平民百姓的议政了。而更加讽刺的是,传统教育典籍所鼓励的士人对家国大事的使命感迫于以科举为通道的政治参与入场券的稀少,无法释放无数读书人的一腔抱负,而这恰恰是国家崇拜氛围下对士人个性限制后无法承受的放弃。这一点在孔飞力看来,就是中国教育体制的矛盾之所在:"精英教育中至少有一部分,亦即关于国家利益以及全国性统治合法性的历史理论基础的那部分,是要培养人们对于一些相关议题的关切,然而,国家却又希望将他们大多数人排除在这些议题之外。"而这直接妨碍了帝国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直接控制和地方财政的收拢,因为大部分的低端士人活跃在官府与农民间关于税收、地租的较量中,有证据表明,他们不仅以克扣资金敲诈勒索为生,也会在官僚系统发生因诸如火耗等弊病而引发的农村暴乱中担当没有长远眼光的领袖。这种悲剧性命运的传染亦因平民权益诉求的艰难而走到一起,引发出一种特有的,或者至少是更加严重的中国政治图景。我将它称之为"油汤现象".脆弱的上层政治精英以波澜不惊的态度维持着整个国家环境的平稳,并以一种泰然自若的风平浪静来隔开外界对"油汤"真实温度的认识。而除了碗壁没有其他散热渠道的沉淀下的汤内部,是如何的惊心动魄则无法考证,甚至装载它的碗都会因为网格化管理作为先进的隔热层而无法传递出真实。那么,官僚系统的排斥性在填补政治精英突破艰难选拔而获得寻租默认的补偿后,就会无可挽回的堕入集体溃烂。它所展示的坚不可摧的封闭程度也将与大众反智情结相辅相成,混合出以走极端为捷径的民粹风潮。

所以,为了缓解大规模文化精英的"无所事事无事生非",魏源和冯桂芬提议扩大议政主体,这在孔飞力看来,正是具有现代国家中公民参政意蕴色彩的举措。虽然如前文所述,他们的提议遭致京官几乎条件反射式的驳斥,但因清末危机实际所席卷的关于救亡图存的对本民族命运的关切,在"中国近代早期的政治发展中,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十分重要并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的概念。"当然,在清末"清流"的实践中,有着两种遗憾。一是属于被后人苛责的革命性不够的"跪着造反",因为解释理由的引经据典,而被后人所鄙视为生搬硬套,并以结果为起点反推出所谓的历史必然性。这在我看来是无法接受的,世人在检视戊戌变法的悲剧时,若是只从现代观念投射的历史局限性来讽刺政治人物的"懦弱",却无视与今相似的困境僵局和中流文人登上舞台,作为一种罕见的国民直接参与非常政治的突破性价值,则属于冷漠与迟钝并存的功利思维。而另一种孔飞力所观察到的遗憾,则是冯桂芬们所应允的文化精英议政平等权的不纯粹——否定了低端士人和平民的议政合法性。与此同时,那些炒热了舆论场的清流们"根本不打算在广大文人中寻求支持,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在现存官僚行政机制内,加强自己的名声和巩固自己的前程。"而这想必在如今看来并不陌生,即使是当代非正常程序的政治竞争中,我们亦可以看到形形色色却依旧屹立不倒的政治投机说客,为政策合理性的背书者和煽动低劣民族情绪的军事评论员。这不禁让人想起顾炎武对名声的洞见"君子所求者,没世之名,今人所求者,当世之名。当世之名,没则已焉,其所求者,正君子之所疾也。"

精英政治中所困扰的关于政治竞争和党争的认定直接造就了高层官僚日趋怯弱,回避核心议题的冷漠。而他们对党争的谈之色变和从未成功抑制的结党风习则从侧面印证了党派作为自组织的一种形式,能够且应当代表群体利益的合法性过渡。而威权时代对结党的反对主要落脚在对垄断性权威的挑战和"营私"的拒斥中。无处不在的政治罪威慑在某个议程提出之前就先决的进行意图妖魔化的过滤,而这通常为政治倾向相左的理由中作为屡试不爽的道德偏见塑造出中庸策略。在正常对多元利益并存的理性构筑中,对这种公共空间从摊薄到汇聚的正视将不再被视为君权把控下的权力挑战,而是现代国家有序的可转化为执行力的非精英式的智力资源整合。另一番对结党的歧视实际是来源于朋党的以人为连接点而非观点的属性。艾尔曼就谈到"清初宗族势力急剧增长,一种以垂直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士绅利益集合得到强化,以横向的非血缘性党社基础上关注政治主导权的利益群体则受到弱化".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康雍乾三代帝王都明显的倚靠外戚来支撑其统治,从康熙对"佟半朝"的容忍,到雍正利用年羹尧打击政敌巩固自身即位统治,再到乾隆对以傅恒为代表的孝贤皇后家的扶持,帝王们早已不再是党争的旁观者,而是如鱼得水的参与者,作为培植亲信实现个人意志的力量,亦透露了皇权绝不是可单独依赖敬畏便可奏效而需借助朋党的困境。而孔飞力所对"精英阶层尤其需要克服自己对联合起来支持一项共同议程的根深蒂固的恐惧"的批评则可从清初历史中的集体动议的失败发觉出清末涣散的政治文化。康熙一废太子后,向大臣们征询立太子的意见,因仓促废储而希望复立太子的他却没有料到以佟国维、马齐、王鸿绪、鄂伦岱、阿灵阿、揆叙为首的大臣们会联名保奏八皇子。在次年声讨阿哥党的责任时,就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今马齐、佟国维与胤禩为党,倡言欲立胤禩为皇太子,殊属可恨!朕于此不胜忿恚。"这样的历史教训自然严重挫伤了高层官僚的积极性,不但无法毫无顾忌的表达真实想法,也疲惫于摸索出帝王的真实意愿。

同样困扰士人的则是政治参与活力的提升与议政合法性容忍边界的微妙关系,一方面,威权统治希望以百家争鸣的自由风气标榜德政良治,但同时对政权地位相关的话题保持着高度敏感。南山集案就鲜明的展现出清初帝王对于异族统治的合法性焦虑和博取前朝遗民认可的纠结。戴名世比明史更详细的描述了诸如嘉定三屠、扬州七日的惨剧,以"信史"的风范表达了"私人治史的抱负",除此之外,在公共场合亦臧否时弊,旁若无人。而他自身甚至也有了不祥预感,谈到"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不敢示世人,恐以言语获罪",最终在康熙52年被斩首。严酷血腥的社会环境自然无法培育积极议政的民风,而使公论落入噤若寒蝉后的单一话语,想得到真实的共识自然也就孤掌难鸣。而另一个阻碍言路关开的顾虑则是足以抗衡威权体系的声援的匮乏,也就说,并无公允的理性权威,至少是公开谈论的政治安全能够让人在现实中超越恐惧,光明正大的做一个异议者,而非以终结政治生命为代价。顺治12年,彭长庚、许尔安请求昭雪多尔衮,最终被流放宁古塔。乾隆43年,对多尔衮才复还睿亲王封号。迟至今日,类似的"一句顶一万句"的社会结构的存在在完成威权中心对事项的绝决定义后,不可逆的摧毁了人的自由判断能力而烘托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淡漠态度。用穆勒的话说,就是"信仰仅仅剩下形式,非但无益于为人增福,而且还因破坏了根基,从而妨碍了任何真实而又诚挚的信念自人类理性或个人体验中生长出来".而如此,对大众心理中广泛从属的沉默和避之不及态度的苛责既会因自我保护等可以理解的理由失去支持,又会在轮回的黑色幽默中打破安分守己了却此生的梦境。

中国的威权主义虽被孔飞力认为是一种持久的价值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亦是阻碍中国成为现代国家的陈旧价值。当孔飞力提醒人们关注这个看似根深蒂固的政治传统之时,同样暗含着国民克服禁锢,重启中断了的建制之路的期望。而此书对清末建制议程无疾而终的反思,则是对当下宪政之路坎坷最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一)

老师推荐阅读徐大师《中国近代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我静下心好好的欣赏。

徐中约是华裔美国历史学者,毕业于燕京大学,上世纪50年代前往美国,师从费正清大师,但却与费大师在观念上大相径庭,以费正清为首的美国汉学界认为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源流在西方帝国主义,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对中国形成冲击,这是一个挑战,对于中国是好的。这是名副其实的西方中心论。徐中约认为中国近代史不应以西方视角来审视这段历史,而是从中国内部原因来深入挖掘??

总所周知,写历史是非常难的,需要很多很多资料,而且更要从中辨明真假。写个一部气势宏伟的通史巨着更是绝非微观历史,小历史可比。在当时的这个费正清的绝对权威之下写出这样一部思想不合主流的通史很是不易,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历史总是大浪淘沙,他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已经成为美国本科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必读教科书,成为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对于一个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这本书丰富全面,分析事情客观独特,却又不走极端,很好的补充了课堂的局限性,通过此书可以全面领略中国是如何从康乾盛世转而列强入侵,继而又重新崛起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

此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此书以清朝入关为始而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这样的做法虽然是略显冗长,但是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更为深刻,更能知道前因后果。对西方冲击的研究必须要先对这个冲击承担者清朝机构制度进行研究。中国是如何被入侵的,如何一步一步衰弱的,如何因外力进逼不得不然的转型变化。最主要的是与世界史从1500年开始可以接轨,以此能有个比较。拥有四千多年的中国一直处在世界的东方,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动对他都丝毫没有任何影响,一方面是源于中国人古往今来所传承的独立之人格,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的限制,外部进不来我们出不去。近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教士,探险家等前往中国,打开了悠久的孤立局面,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变化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实际统治者在变,制度在变,思想在变,敌人在变等等。当时的具有前瞻性的人正在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体面生存下去的道路,以推动中国不断向前。从鸦片战争以前对西方的排斥到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到1898-1912年间的政治改造和革命、再到1917-1923年间的思想革命,最后到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掌权。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的里程碑,构建起概念的框架。与政治变化同时进行的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的根本转型。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自强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和企业开始发展,而外国人则在不平等条约保护下在条约口岸开办制造业、航运业、银行业和贸易商号。这种半殖民主义的特征延续中国近一个世纪,是中国近代经济的显着特征。

总体说来,这部书描述了中华民族近四百年的痛苦挣扎到剥茧而出的过程,讲述了平民大众如何度过那个悲欢离合的时代,表达了一位旅美历史学家以中国人的身份对于中国的深深情愫。

中国现在犹如一只涅盘中翱翔而起的凤凰,转世重生。正如拿破仑所说中国?那里躺着一个酣睡的巨人。让他睡着吧。因为他若是醒来,将会改变世界。中国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美国是西方文明的现代化身,中西的交织,使两国将在未来将极大的制约整个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二)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扞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三)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个话颇有分量。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鸦片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书以恭亲王奕欣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

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乡土中国》读后感: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

——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同时,正在学习有关社会学的内容。故将两者结合起来,粗浅的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后现代社会"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通过对比两者,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初尝者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剧烈性。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1.社会特点

《乡土中国》中写到"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根据贝克的抽离和嵌入理论,我暂且将这样的工作方式称为不再"抽离"的"嵌入".而后现代社会,却是"流动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些职业见进行转换,导致"流动"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们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的,所谓的"正经"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自由职业。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现代进一步模糊,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谓自由职业,自由当然是核心,这也是人们长期"抽离"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都无比的熟悉,这样的看来,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由于后现代社会"流动性","个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虽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共空间,但这些空间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将现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间分为四种类型——排异之地、噬异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这四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参与的人之间却没有也没有太大必要产生关系

从以上两点来看,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它是一个极度稳定甚至固化的社会;后现代社会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的社会,它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家庭观念

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极强,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内部解决,官府一般会止步于家族门前,将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给家族内部。上文提到,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围绕土地展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当一个家的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家庭的维持,家中的人将会发生小范围的流动。这种流动使家庭的范围在当地扩展开来,家变成了族。由此,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今,我们如经常听到的"衣锦还乡"的字眼就是乡土社会家族观念的投影。家族中的每个人受到祖训的约束,并竭尽全力,为自己家族的振兴而奋斗。若是家族中一个人犯错犯罪,根据"连坐"甚至"诛九族"的制度,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家族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时大部分人的人生的价值都在于为家族而奋斗,这种强烈的家族感支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很难出现没有精神支撑的情况。

后现代社会的极度个人化,让家庭观念逐渐消失。首先社会上,大部分都是一个个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几乎已经消失。其次,特别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照顾基本止步18岁。之后,孩子会搬离家庭,通过国家贷款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现代家的观念虽然远不及乡土社会,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约束相较于西方强了许多。但许多社会学家观察到,现在中国的家庭观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趋势。一方面,许多孩子远离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长时间帮子女做家务,带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继续学习或者周游世界等。

几年前,许多学者批评中国家庭观念太强,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倡导大家学习西方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家庭化的消解,个人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家族观念真的无可取之处吗?

在我看来,家族观念增加了社会的温情,·让大多数人不至于失去奋斗的意义。个人化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满足了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极度的个人终将让社会失去温情,这样的社会就像失去润滑油的机器,能继续运转下去,却难免发出沉重的哀鸣声。我们无法说出到底哪种模式更好,但在个人化趋势无法阻挡的现状下,我们至少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家庭的温情,不要让自己变成仅为自己的"机器".

仅谈及社会特点和家庭观念,已经可以看出乡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极大差异。但此处人有许多领域值得探讨,过程中你将获得极大的惊喜。

处于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我们,再次回望"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将有不同的思考。

本文作者:刑司1704班 罗悦阳

读《中国现代诗选之新月诗》有感


读《中国现代诗选之新月诗》有感

石泉

昨夜读现代诗选,读李金发、戴望舒、徐志摩、林徽因、刘半农、沈尹默等人诗作;颇有感想,因小记。

所谓新月派者,乃19世纪末法国印象派诗之滥觞,其诗句触觉细腻,讲求具象中寓抽象,模糊中寓具体,似有所指,而又似非,朦朦胧胧,悠悠幽幽;古者李义山之诗,常冠以“无题”,可拟儿女情怀,可追家国之情,虽皆不言尽,然言未尽而意已至,全在读者之心灵碰撞,有懵懂未知处,往往多年之后回味,竟觉穿透衣冠,穿透腠理肌肤,直入心灵深处,不觉击掌拍栏,叹为绝唱也。白石老人亦谓,学画之道,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谓取其精神、弃其形体凡身而已。东坡论书,亦谓“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亦以脱凡胎、入真性之意也。由此上溯至佛家,其酒肉穿肠、佛祖亦可心留者,以心底有佛,慈悲在骨,故可超然物外矣。

余大学时颇喜新诗,曾找书籍阅读、记录甚或访做;此番重读,颇有如见故人之感。譬如“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是那水莲花不胜微风的娇羞”,乃忆王君俊松模仿某人广播,以山东话朗诵该诗,彼时捧腹大笑之情景;又忆大学时,读某君所写之诗“是我从中走过/偶见你如月的起落/而你傍晚的身影/已入我心的涟波”,彼时颇为击赏,觉美人淡淡,心情淡淡,而又以此淡淡剪影,送出甚为融融之暖意,情境颇为隽永;现思来,其所贵者,亦在“意象”也,以淡月之起落,状美人来去之疏影,其所刻画之情景,可闭目意会,不可具象言说,仿佛乃是印象手法之妙罢。

彼时所喜欢之诗句,有何其芳“不敢入诗的,来入梦/梦是一条丝/连接那/不可能的相逢”,寥寥数字,直骚心中痒处,说出心中万千言语,无处不爽利。而读克里斯蒂娜的《歌》,“让青草把我覆盖/再撒上雨珠露滴/你愿记得就记得/你愿忘记就忘记”,“我将在薄暮中做梦——/这薄暮不升也不降/也许我将记得/也许我将会相忘”,与徐志摩“你也许还记得我/最好是忘掉”之心乱如麻、欲说还休、难舍难离却又故作潇洒之状相比,克里斯蒂娜该是达观、决断的,其与情人之诀别,更多的是自由、洒脱之境。又有“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小路”,颇为警思,耐人寻味;

而余颇喜“有终岁的沉默/ 才有轰天的绝响”、“慷慨赴死是烈士悲歌的美丽/绝处逢生才是强者所追求的真谛”之类,颇类警句格言,余甚喜其慷慨激昂之状。大学同舍之杨君小伟,于此数诗,推崇而吟诵,彼时余虽亦喜新诗,然最醉心者,乃是宋词、唐诗,每有感有思之时,辄以入词;而杨君颇善做新诗,书法亦甚佳,所幸同室四载,日常之中,颇有所学处。而毕业之时作别,于今已20年矣,虽频有信息,然亦颇感慨。

工作之余,楼下悠悠散步片刻,目光所及,乃见一片荒园、草盛,椰树叶垂如剑,枝干圆伸,紧拢欲崩,不觉思及黑人惰怠、社会闲散、国家荒芜之状,因凑如下小诗《荒园》:

荒园

草油油葳蕤、藤蔓如掣

荒芜地认真着

认真地荒芜着

椰树

叶婆娑披洒、低垂似钺

嚣张地支愣着

支愣地嚣张着

黑人

乐呵呵兜转、悠悠懈懈

悠闲地忙碌着

忙碌地悠闲者

绅士

国会山大战、讨要人权

吵闹地严肃着

严肃地吵闹着

国家

荒园一样的、藤蔓如掣

荒芜地认真着

认真地荒芜着

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阅读完叶圣陶写的稻草人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稻草人的读后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特地编辑了“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读后感范文 篇1

寒假里我读了《稻草人》这本书,这本童话讲了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我爱看《富翁》这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有一个地方,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长辈就教育孩子:“你要勤俭地过日子,长大之后当富翁!”

孩子们因为从非常小时就接受这样的教育,所以渐渐地信奉了这种说法。等那些富翁回想起父母的说法,觉得也真对。他们无忧无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花几个钱就够了!那些常人看着富翁羡慕极了!

有一天,一位石匠为了给富翁采矿,来到山中忽然发现一座宝库,里面金光闪闪。石匠惊呆了,他想隐瞒这一切,自己独当天下第一的富翁。

不料这件事被村民察觉到了,个个都提着小篮到山中采集“金豆豆”……不几天全村人民都成了富翁。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富翁们的食物和衣服渐渐变少了,他们决定去找农夫和裁缝要粮食与做衣服,可是裁缝和农夫也成了富翁,不愿再做苦累的活。

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手里握着灿灿发光的金子,不禁泪流满面,耳边再次想起父母的教诲:“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

是呀,金钱不算什么,世界上原本就要有各行各业的人来满足咱们的需求!

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读后感范文 篇2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完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说:《稻草人》。这是一本由多个童话故事组成的一本小说,所以我们读起来时特别有致。

其中,我最喜欢看《稻草人》这篇文章。文章讲述的是一个老太太的园子里摆放着一个稻草人,他帮着老太太驱赶害虫,有次见河上有一只船,是一位女士和他的儿子,儿子得了病,口很渴,一直叫喊着喝水,可那位女士没有给他喝水而是继续在河里捕捉鱼,捕了一条鲤鱼,把它放在桶里,刚好就在稻草人的身边,稻草人,不能动,鲤鱼说:“你救救我把,把我放出来把!”可是稻草人动不了,鲤鱼以为他见死不救,就慢慢地死去了。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

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读后感范文 篇3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插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叼稻谷的麻雀等。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说,不能动,和现实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受伤害的人们,为了驱赶破坏稻谷的灰蛾,他使劲拍着自己的身子想告诉老太太,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他想变成被子给孩子温暖,为了阻止妇女跳河,他流尽了眼泪。

最后,稻草人倒了!不是因为他怕辛苦,而是因为他的心碎了,像玻璃一样碎了。于是,稻草人倒下了!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处处、时时为别人着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这样,为别人多着想一点,多献出自己的一点爱,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像那首歌唱的那样: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

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读后感范文 篇4

在一条小溪的右岸停着一条小白船。船上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行驶中他们快乐地唱起了《鱼儿歌》,正在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他们掌舵失控被飘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地方,他们迷路了。正在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长得很可怕的男人,那男人要求他们回答三个问题,回答对了就可以送他们回家。“第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唱歌?”那个人问。“他们要唱给爱他们的人听。”女孩抢先回答。那个人点点头说:“算你答得不错。第二个问题:花儿为什么香?”男孩儿回答说:“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标志。”那个人拍手说:“有意思。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你们乘的是小白船?”女孩回答:“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那个人大笑起来,很满意他们的回答,就答应送他们回家了。

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白船》后,我觉得小男孩和小女孩是非常善良和纯洁的,就像他们乘的小白船一样,其实那个长得可怕的男人心地也是善良的,有时候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可以以貌取人的。

在《小白船》这篇童话故事里,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叶圣陶爷爷把小溪两边的景色写得活灵活现,实在太生移动了,连水里的鱼儿青蛙都写得极其有趣,看得我都想乘着小白船去那么美的地方走一走,玩一玩呢。叶圣陶爷爷的《稻草人》童话故事真是太好看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会喜欢的!

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读后感范文 篇5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移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稻草人亲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伤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田养活自己。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却一移动也不能移动。

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想给生病的孩子熬鱼粥喝。孩子口渴了,渔妇就用碗从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进孩子嘴里。孩子咳嗽得更厉害,只剩下喘气,后来就没声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渔妇也没有空闲和时间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怜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给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没有办法,心里虽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叹气一面哭,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移动。

另一位妇女更伤心。因为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了,就连她也要被丈夫卖掉。心里别提多难过了。来到这河岸要投河自尽。稻草人着急死了,想救她,拉住这位妇女,阻止她寻死。但是它办不到。它恨自己,认为见死不救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

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读后感范文 篇6

我读了叶圣陶的《稻草人》里面的内容让我陶醉!

里面主要讲的就是叶圣陶的田野中的稻草人。

文中第一段让我十分,描写的是文章是这样写的。田野里白天的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到了夜里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的唱,没有功夫的田野来了。这一段让我十分喜欢描写田颖的风,田野的风景!

写了诗人还写了画家!有中间稻草人见小儿落下来心里非常着急看,可是他的身子跟数目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扇动思想而却就稳稳的歇着,他想到来田里的情形,显到主人的和杨幂的脸。一想到准的心里像刀割一样,但是那小额事先定了,不管怎么改就是不动。

这里体现了这个稻草人的着急。他想把想赶走。但是自己的又不会动,如果不把小鹅飞赶走的话,主人就会受伤。

所以我喜欢这篇的文章,就是因为有这两段存在,所以我非常喜欢他。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读后感6000字-中国,从历史中走来


在阅读《中国近现代史概要》一书之前,我艰难的阅读了由黄平、姚洋、韩毓海合著的《我们的时代:现实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一书。这是一本展开胸怀,盘点历史,关注当下,让我们打开多个窗口、看到不同思想风景的大书,为我们提供了宏大叙事思维方式与微小叙事思维方式共生演化的精彩样本,也让我们窥见了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同一进程的中国知识分对于这一进程的不同理解。作为一位普通的读者,我深感知识面的狭窄和思维深度的浅薄。但因试图对中国党史、国史进行一次全面的学习、回顾与梳理,以及阅读效果不满的驱使,我便对《中国近现代史概要》一书就行了认真细读,于是对主旨思想与读后心得作一简要总结。

一、雾里看花: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一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2016年1月第二版出版的图书,主编者是王顺生。编者将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三个大的时期,通过上中下三编做了详细介绍与讲解。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年)。这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中国遭遇外国列强侵略,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辛酸史。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地主统治阶级中的改革派到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的试验都失败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须要有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领导力量。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诞生了。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1949年 )。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的头7年,一派欣欣向荣;之后的20年,一方面继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迈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一书,编者是将其作为21世纪党史、国史教材来编写的,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追求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书中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帮助我们了解国史、国情和党史、党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一本规整的书籍,编者虽做了二次修订,但还存在着一些瑕疵,有的史料不够确凿,有的表述不够严谨,有的详略不当。但通过细读文本,却能启发和引导我们以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为背景,多层次、多角度回顾反思中国革命建设的成就与问题、经验和教训,认清现实的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二、得其门而入:现实的中国,从哪里来?

(一)现实的中国,从苦难深重的民族经历中走来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家国不在,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从1840年到1905年的66年间,西方列强逼迫中国签订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其中仅《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十个不平等条约,就从中国勒索了12.3亿两白银、2140万银元。一些国家靠着从中国劫掠的不义之财,迅速发展起本国的工业。而中国则一步步走向积贫积弱,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蹂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而是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后,经过人民解放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民族独立之路上,有3500万中国人民失去了生命;在民族解放之路上,单单解放战争第一年,就有30万军人失去了生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牺牲。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现实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用生命之躯换来的,是一场中华民族苦难的民族经历。

(二)现实的中国,从艰苦卓绝的探索实践中走来

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一清二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面临着人民大众与封建地主、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广大劳动人民依然没有自己的财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人民翻身做主人愿望,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中国人民迈上幸福生活的大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复杂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伟大历程。60年、40年,不仅仅是时间的凝练,更是无数中国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卓越追求的历程。中国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成就,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是从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的中国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让中国人民充满自信的道路。

(三)现实的中国,从悠久灿烂的文化意蕴中走来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多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理论、实践源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平安康的幸福生活。5000年来,中国人民在这样一种理念中,奔赴心中的梦想。即使历经沧桑,也不改初心,即使路途遥远,也要像愚公移山一样,坚忍坚毅。中国人民历来勤劳自强,正是这种文化基因,让中国人民一步步进行社会建设,披荆斩棘,克服一个个困难,迎来一次次胜利。在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中华儿女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等伟大壮举。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苦难历史和在实现民族独立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不屈服、不畏难的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以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为代表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顺应了中国发展、时代进步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激励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文化是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历史证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更是是引领中国人民向前发展的魂。现实的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期探索、渐进完善、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结果,有着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从中国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中走出来的。

读《中国现代国家的其源》有感3000字


读《中国现代国家的其源》有感3000字

无名小子

前些年看了孔飞力写作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对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西方史学与中国史学的比较来看,差别还是蛮大的,西方史学存在很多流派,以分析见长;中国古典史学分为编年体和纪传体两类,以精炼见长。在今天来看,史学不再拘于西方与本土之争,西方史学对我们的影响慢慢成为一种潮流,而编年体和纪传体史学于今天已慢慢的不能胜任载道的重任,大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

孔飞力作为西方的汉学家,研究中国的社会史和政治史,并以此作为终身的目标。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来看西方人的研究成果,对于他们的结论是存在疑问的,甚至怀疑他们能否胜任这个工作。更何况以我们的传统教育看来,帝国主义之人到底能安什么好心思呢?所以在我开始读《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时候,心中是抱有这种疑问的。当我慢慢的阅读,能感觉到作者治学的那种精神,并没有夹带政治上的私货,也就打消了以前的疑虑。这本书仅100多页,内容不多,接下来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读此书的感想:

一、现代国家在中国的产生

何为现代国家?经历了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形成"现代"国家的功能,由于他们首先发展起来,并长时期主导世界格局,从文化上来看,他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认为现代国家的起源只能根植于西方文化,其他文化不能孕育出现代国家的种子。这点来看,孔飞力是持否定态度的。

孔飞力在序言中提到"难道只有经历了工业化的西欧和北美才会形成可以被称之为‘现代’的国家功能、政治结构和社会体系吗?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上唯我独尊的判断。"既然现代国家并不是西方所界定的唯一标准,那么其他文化中如何孕育现代国家的故事就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紧接着他抛出了"现代国家如何在中国文化中产生"这个问题,他主要是着眼于和珅之死后的中国作为研究起点,认为现代国家在中国产生是革命与变革的结果,并受到了外部世界种种力量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帝国晚期具有多重侧面的国内危机。并以三个问题作为本文的研究点:1、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的目标协调起来?2、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3、国家的财政需求如何同地方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从这些研究方法和术语来看,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史学研究,特别是对于我这种业余的爱好者看来,耳目一新,不仅为我提供了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其严谨的态度更令人肃然起敬。

二、现代中国于传统中寻找根源

在文中孔飞力把中国传统文人称之为精英分子,花大力气对他们的著作和思想进行了梳理。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魏源,在面对西方国家的崛起,而中国日渐衰弱的情形,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治学宗旨,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在传统文化教育下的魏源,直到51岁始中进士,并没有显赫的官员身份,在大多数的时间只是一介幕僚。他编纂的《海国图志》等恢弘之作,被世人所熟知和推崇,西方汉学家主要就是从这些著作中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思想状态。孔飞力在看待魏源时,把看作一位有着根本性人文关怀的思想家,魏源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魏源提出国家应如何通过让文人们更为热诚地承担责任,以及更为广泛地参与政治,从而使得国家变得更加富有生气的同时,也使得威权统治得到加强。从孔飞力的解读来看,典型的是带着西方人的思维和提问方式,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研究是否存在值价,是需要通过一定程序转化为我们语言。作为一个开放心态的中国人来讲,我还是愿意接受西方的声音,看看他眼中的中国。

接下来我们在看看他对魏源的分析,在经历人口膨胀的清朝,其危机越来越突显,在世界贸易的带动下,西方文化也逐渐深入到中国,而作为一个并无实权的魏源,在寻求中国的出路时,眼光并不是一味的放在西方,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比如魏源研究《诗经》的作品《诗古微》,赋予了《诗经》更为一般的意义,而不是仅仅以传统方法来解读《诗经》。在对魏源的解读中,我无法判断孔飞力解读的是否正确,是否过于夸大魏源的思想性,不过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现代国家其源具有独特性和本土性。国家需要富强,文人渴望更为广泛的政治投入和参与,是来自于清晚期的实际境况,而非西方的影响。

孔飞力还以冯桂芬的例子来进一步解读晚清的状况,在其所著的《校邠庐抗议》一书中,孔飞力把内容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涉及到对于政府运作实行技术层面的大张旗鼓的改革;二、涉及即在官僚机制内部、又在官僚机制外部重新调整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的建制层面的改变。这些解读方式与用语不同于我们的传统史学研究,更注重挖掘其中一般性意义。如果我们按照孔飞力的思路,在重新思考现代国家在中国的起源,确实会得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结论。更何况在我们传统的"唯大人物史观"之下,肯定会怀疑魏源和冯桂芬等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并不会把中国的进步归结于他们的努力。这些都是我们传统研究史学与孔飞力研究史学的区别。

三、注重对地方史料的运用

研究历史时我们都是从所谓的二十四史入手,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也是与西方研究史学的区别。他们更注重对档案和地方史料的运用,并不单纯的仅仅研究正史。比如孔飞力在第三章《从耒阳暴乱到农业集体化》,充分利用《耒阳县志》,从一件抗税事件中,分析传统税赋制度面临的困境,从中得出清代税收体系中的弊病"非法的中介掮客以及弊端丛生的征税系统".清中晚期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传统的征税系统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行政的低效,而另一方面是行政成本的放大,这些矛盾都是耒阳暴乱的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国走向现代国家。作者此时甚至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强调旧体制是为新体制的产生准备条件,只有在社会体系发生基本的变化之后,国家本身的根本性改造才是可能的。仅仅一次耒阳暴乱虽不足以打破传统社会的枷锁,但也证明这副枷锁迟早会被打破。孔飞力在讨论农业集体化的问题时,把眼光转移到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几经波折,直到1983年邓小平肯定了将乡镇行政机构和农村经济区分开来的做法,中国才与传统划开界限。经过几十年的过程,国家对于农村社会的行政渗透最终生存了下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征税方式。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突飞猛进,于2006年废除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这一时刻注定将载入中国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史册。

四、皇权制度下文人的政治参与

清朝是我国皇权统治达到鼎峰的时刻,文人们早已失去了"文死谏"的信仰,当和珅辈躺在坟墓不能兴风作浪的时候,文人们才开始他们的口诛笔伐。这反映了官员们的谨小慎微,对政府活力及效率起到了消极作用。也正是这种胆小怕事的风气让和珅辈能够兴风作浪那么久。对于这些现状,当时就有文人看到了其中的时弊,并上陈给了皇帝,把官场的紊乱归结于官员群体的无动于衷,而不是某一个权臣的胡作非为。得到的结果就是那位文人从被判"斩立决"到"流放",再至被赦免,从这些方面都能看出"言路似通而未通",文人要做到真正的参政议事还相差很远。到清中后期的时候,魏源等关于文人怎样参与政治的思考,赋予其普遍意义,但这个问题却是那个时代的难题。作为有识之士,肯定已经有了答案"只有解决文人如何参与政治的问题,才能解决朝廷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一原则在今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引发文人们集体的愤怒,导致"公车上书"事件。这说明文人参与政治已经渐渐的成为人们的共识。

通过历史,我们知道这个过程是曲折的,但毕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我们应当如何正视我们的国家,如何建设我们的国家,而不再臣服于一人之下的皇权制度。虽然20世纪初的文人们对政治参与提出了宏大的设计,但其结构相对薄弱。政府在从事国家建设的时候,能够依靠的仍是以往旧政权中源远流长的行政经验。人们虽然对建设一个富强国家达成了共识,但这种共识形成及维护的代价,却是思想上的逆来顺受和政治上的摆布。对于当时的文人们来讲,反对政治竞争的旧势力仍然强大,这恐怕是最令他们失望的。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仍然面临以下问题,"如何确定政治参与的边际,如何界定公共和私人利益之间的恰当关系,以及如何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社会之间的需求这些老问题。"今天的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地区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结语

孔飞力对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虽然做了这些探讨,他的思考也只能是一家之言,从文字中我们仍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或许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对待这些言论,我们应该抱着一颗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不能带着有色的眼光,对一个有着人文情怀的西方人强加上"亡我之心不死"的罪名;也不能对其中的观点全盘接受,奉之为圭臬。现代国家在我国将何去何从,仍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正如文章结尾所说"中国现代国家的规划是否能够超越狭隘的基础和僵化的中央集权而获得实现?这是一个只能由时间来回答的问题。"而时间却是"等不得,急不得。"

读后感《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