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潘作良读后感 > 地图 > 潘作良读后感,2024潘作良读后感
潘作良读后感相关栏目
潘作良读后感热门栏目
潘作良读后感推荐
潘作良读后感

(共 864 篇)

  • 1、 观《潘作良》有感

    《潘作良》观后感

    下午三点单位组织观看电影《潘作良》,对潘作良的陌生让我带着疑问走进了人民剧院,直到观看完后,我唏嘘不止,这么好的一个干部在这样的壮年时期就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离开热爱他的人民群众,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同志一个好信访工作人员,逝世的时候年仅43岁,让人叹息。

    从电影开始我就被这位优秀的信访局局长深深吸引,他对工作的勤恳认真、廉洁奉公都让我感觉到了做一个人民公仆的标准,他为工作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兢兢业业的奉献,代表了在我们党领导下的政府部门的那些优秀干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诚然说说潘作良所作的其实也是作为一个信访局局长应该做的,也是分内的事情,但是他尽心尽职的完成了国家交他的工作,在查出了患病的情况下,他还是带病工作,直到倒在岗位上,也许有人说他很傻,不知道为自己去谋些私利,去争取更大的权利,相反那些说他傻的人应该才是应该被教育的,应该感到自惭的,你们应该知道权利是谁赋予你们的,不是你们的上级,而是人民群众,怎么去做好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潘作良就是例子,他就是让人民群众认可了,人民群众给他定位了,他就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父母官!他把位置摆的很正!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近百年前戏曲里的一句话,唱了百年,也说了百年,能做到得又有几个?年年都有些官员落马,年年牢房里送进去了n个,在他们千篇一律的忏悔书中无不提到的就是辜负了党的培养,除了党的培养以外有没有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期待?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执法犯法在报纸、电视新闻上屡见不鲜,很多人对政府对官员对执法部门没什么好感,自然也有些人会说: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好官,都是胡扯!我知道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因为对政府的不满对一些所谓的人民公仆的不满,也许真的是因为这样的好官员、能达到人民公仆标准的人太少太少了,才让人民群众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潘作良这个事迹,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因为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评价一个官员的好与不好?优秀不优秀?不是职位的高低,不是奖状有多厚,而是民意,应该让人民群众去评价吧!

    潘作良是我们的榜样,是人民的优秀公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以他为标尺,努力的做好工作,为人民服务,服务于社会,做一个称职的人民公仆!

  • 2、 观潘作良有感

    潘作良观后感

    下午三点单位组织观看电影《潘作良》,对潘作良的陌生让我带着疑问走进了人民剧院,直到观看完后,我唏嘘不止,这么好的一个干部在这样的壮年时期就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离开热爱他的人民群众,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同志一个好信访工作人员,逝世的时候年仅43岁,让人叹息。

    从电影开始我就被这位优秀的信访局局长深深吸引,他对工作的勤恳认真、廉洁奉公都让我感觉到了做一个人民公仆的标准,他为工作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兢兢业业的奉献,代表了在我们党领导下的政府部门的那些优秀干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诚然说说潘作良所作的其实也是作为一个信访局局长应该做的,也是分内的事情,但是他尽心尽职的完成了国家交他的工作,在查出了患病的情况下,他还是带病工作,直到倒在岗位上,也许有人说他很傻,不知道为自己去谋些私利,去争取更大的权利,相反那些说他傻的人应该才是应该被教育的,应该感到自惭的,你们应该知道权利是谁赋予你们的,不是你们的上级,而是人民群众,怎么去做好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潘作良就是例子,他就是让人民群众认可了,人民群众给他定位了,他就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父母官!他把位置摆的很正!!!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近百年前戏曲里的一句话,唱了百年,也说了百年,能做到得又有几个?年年都有些官员落马,年年牢房里送进去了n个,在他们千篇一律的忏悔书中无不提到的就是辜负了党的培养,除了党的培养以外有没有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期待?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执法犯法在报纸、电视新闻上屡见不鲜,很多人对政府对官员对执法部门没什么好感,自然也有些人会说: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好官,都是胡扯!我知道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因为对政府的不满对一些所谓的人民公仆的不满,也许真的是因为这样的好官员、能达到人民公仆标准的人太少太少了,才让人民群众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潘作良这个事迹,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因为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评价一个官员的好与不好?优秀不优秀?不是职位的高低,不是奖状有多厚,而是民意,应该让人民群众去评价吧!

    潘作良是我们的榜样,是人民的优秀公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以他为标尺,努力的做好工作,为人民服务,服务于社会,做一个称职的人民公仆!

  • 3、 《良渚文化》读后感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我的书房,我手里握着《良渚文化》这本书,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梦中,我穿越回了良渚时代。

    我来到一片海水包围的小岛,岛上森林茂密,溪流遍布,气候宜人。我漫无目的地闲逛,发现了一个人口密集的村落。

    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村落里弥漫着袅袅炊烟。人们正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他们穿着朴素,以麻织品为主,手里拿着种类各异的石制的工具。咦!那些不正是我从书上见过的石犁、石铲、石刀、破土器和石镰吗?我悄悄地尾随他们,一部分人们正大步走向田野,我放眼望去,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稻田,秋风起伏着金黄的稻浪,稻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亮光,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还有一些年轻的男人们带着弓、叉、石钺和网坠去捕捉野兽和鱼类。女人们也三三两两地出来了,有的到浅水中捡拾螺蛳和蚌蛤;有的在小溪里洗涤盛放食物的陶器,有鼎、壶、罐、杯子、盘子等;还有一些在家里喂养家畜家禽。最开心的是孩子们了,他们漫山遍野地追逐嬉戏,无忧无虑的笑声划破了天际。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自然。我仿佛进入了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干净的山水,凝望着没有雾霾的蓝天,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时间。

    暮色四合,突然,远处传来了器乐的声音和呐喊声,我看见在外劳作的人们纷纷奔向一大片宽阔的山坡,女人们和孩子们也都欢呼雀跃地蜂拥而至。这是怎么了?我忍不住追随着他们去看个究竟。原来人们聚集在这里祭祀神灵,他们带来了丰盛的食物、燃起熊熊的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大概是在感谢神灵的庇佑让他们有一个丰收的季节吧?我想这一定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感恩节了。令我惊讶的是人们带来的各种玉器,有玉琮、玉璧、玉圭、玉璜、玉钺,它们和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神圣而艳丽,花纹精细,难怪现代人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它们呢!

    一觉醒来已经夕阳西下,我还沉浸在那个遥远、神秘、不可思议的国度,久久不能平静。梦回良渚,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良渚文化的发掘凝聚着一代代考古学家的心血与汗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领略到了古国文明。如果没有他们,良渚文化将永远埋藏于地下,沉睡不醒。梦回良渚,让我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悠久和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梦回良渚,更让我为自己是余杭的一份子感到骄傲!

  • 4、 张宏良文章读后感

    张宏良文章读后感

    读过张宏良先生很多文章,应该说,其中的一些还是具有很大价值的,但一直没有谈过感想。不过,在他的文章中,却看过很多网友留言,大多都是张天师会忽悠一类。我以为,忽悠也有两种类型:一是醒着的忽悠,这是有意忽悠别人的:二是梦态的忽悠,自己本就不清醒,忽悠别人时也在忽悠自己。

    张先生属于哪种忽悠?直到昨天读过他的《张宏良:茅于轼的天则所落山了,厉以宁的研究中心起来了》(下简称《茅落》)后,还是不敢妄断。这篇文章批露的事实很有价值,但以厉的起来断言茅的落山恐怕就不行了。因为决定这种起、落主要并不在私情而在于道,厉的起不能注定茅会落。

    今天的中国让人想起了当年抗战胜利后的情形,庆祝抗战胜利的欢呼声还没有结束,内战的枪声就打响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整顿意识形态的一系列举措,刚刚激起了人们的兴奋和希望,高尚全、江平、厉以宁等旧的代表人物就又回到了舆论舞台,成为了决策咨询机构和媒体的中心人物。各种私有化的忽悠,再次开始占据上风。(见《茅落》)

    比如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的最大忽悠。 (见《茅落》)

    忽悠百姓倒也说得过去。忽悠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有这么好忽悠的么!有这么好忽悠还能当习近平总书记!这是小学生都能明白的简单道理,但是,张先生却不明白,所以很多人都感到他是装不明白,是有意在忽悠百姓的。我也一直没弄明白,这样的简单道理张先生为什么就不明白?

    今天,读过张先生的《评四中全会》后,我总算弄明白了,张先生是真的不明白,他一直在做着一个梦。梦中的他,相信政毛经邓的格局的自动改变会是真的。梦中的他,也希望别人都相信这是真的,这就是他一次又一次忽悠大家的原因。今天,张先生的梦终于醒了,在他预料中的左右交锋没有发生交锋的平静中而大梦初醒了。于是,就有了他的《评四中全会》!于是,就有了他的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进入法制时代的重重敲打!于是就有了他的法无授权不可为与法无禁止皆可行的面对面厮杀!

    有网友今朝都到眼前来留言,认为 宏良先生的见解敏锐、深入、透彻、到位,有利于人们看清当前的形势!

    又有宋懋网友留言: 张老师这篇文章很及时,拨云见日,醍醐灌顶。

    还有更多的正评,这里不一一转录。

    看起来,昨日的天师,已成今天的战士了。

  • 5、 追寻“彼得·潘”——《彼得·潘》读后感

    追寻彼得潘《彼得潘》读后感

    文/张新

    《彼得潘》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詹姆斯巴里最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部童话故事书。看完作品之后,脑海里一直闪现着一个手拿芦笛的小男孩彼得潘的形象,他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面露微笑,两个小酒窝若隐若现,似乎在说:来呀,来呀,跟我一起去永无乡过快乐的生活。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更没有痛苦!听从他的蛊惑,跟从他的脚步,我看到他带着温迪姐弟仨飞往永无乡,那个生机勃勃的小岛上住着遗失的孩子和温柔的仙子们。有了温迪姐弟的加入,这个小岛变得更加迷人了。孩子们为温迪建造了舒适的小屋子,温迪替孩子们缝缝补补,多么温馨啊!生活总要有些波澜,才会更加精彩。他们遇到了穷追不舍的海盗,海盗们抓住了迷失的孩子们,彼得想方设法解救了孩子们。生活总要有些幻想,才会更加奇妙。鳄鱼吞掉了海盗胡克的胳膊,胳膊上滴答作响的手表便成了追踪海盗的神器。故事的最后,温迪姐弟仨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们会慢慢长大成人,而彼得潘永远停留在自己的童年。

    作者在塑造彼得潘这个人物时可以说煞费苦心。潘这个姓氏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潘神,他是一位原野之神,代表着未经雕琢的自然美。那么彼得身上独特的气息应该就是自然之力,原始、淳朴、迷人。自然之力塑造的灵魂也是最纯洁的,所以那个小小的男孩一直住在我们的心里,因为他就是我们,代表着我们永恒的童年、纯粹的童年,同样也是回不去的童年。

    不想长大透露了很多人的心声,不是不想长大,而是长大之后离那个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自己渐行渐远。人,越长大背负的东西就越多,丧失的东西也就更多。渐渐地,人们就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带着皮囊穿梭于各个场合。时间久了,人也会累,可是那个时候皮囊已经和灵魂融为一体了,究竟哪个是真实的自己,或许就不得而知了。在这个纷繁的人世间,唯愿每个人心里的彼得潘能够停留的长久些,那么幸福自然也会长久些!我们向往幸福,渴求幸福,却没有发现幸福一直停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小角落里,她已经尘封很久了,快去揭开她吧

  • 6、 《作女》读后感600字

    在书海中拾碎,就像在人群中寻觅另一个自己。当你遇到一个故事,在它的某个节点爆发某种情愫,然后灵魂与之共同颤栗时,你似乎在感受的是你自己。读张抗抗的《作女》,虽未有那些作女们的作,但仍能与她们产生这种天雷地火般的共鸣。 翻开书,那些慵懒、随性、火热、浪漫的作女们便向你迎面走来。那个拥有一头利落短发,穿短裤的女人叫卓尔。她不羁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工作、生活,甚至是爱情她都觉得太不靠谱了。 我要去南极!当这个想法从脑海中蹦出时,卓尔也吓了一跳。她开始像着了魔般,每天疯狂的琢磨这一件事。她无心工作、无心吃饭、无心睡觉,她甚至能听见南极对她的渴望,它在一声声呼唤着:卓尔、卓尔。是啊!那是她的南极,她要回去。 当一个作女想要做一件事时,是不顾一切的。卓尔意识到钱这个世俗却又必要的问题时,她都要绝望了。但是,这又有什么了不起?卓尔开始想尽办法计划着能从什么人那里借到这笔钱,计划着怎样辞去一份工作得到那不菲的补偿,计划着这样似乎离经叛道,但也的确像她,像作女。 这个时代,女性的境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她们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越来越不安分于传统的相夫教子式生活,于是涌现出一大批像卓尔一样地作女。作女们对于现实生活不再是被动无奈地承受,而是主动出击和挑衅。她们不安分、不知足、不甘心,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个人价值,为此不惜一次次去碰壁,甚至头破血流。或许,她们只是在享受这种做作出来的快感,在作出的生活中感受自我。

  • 7、 《彼得·潘》读后感

    彼得潘》是英国作家巴里的原著,是一部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名著。

    这本小说讲述了:彼得带着温迪和两个弟弟一起飞到永无乡的小岛上,那是一个奇异的地方,他们遇到了海盗、印第安人、美人鱼、永无鸟和大人们不小心丢失的孩子们。

    我觉得彼得是一个勤劳、聪明、能干的孩子。他给温迪和两个弟弟量身定做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地下小屋。他们在小屋里玩游戏,过着幸福美满、无忧无虑的生活。

    彼得还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当温迪和孩子们被可恶的胡克抓走了,他利用胡克害怕鳄鱼的弱点,悄无声息地上了船,利用巧妙的计策,成功地搭救了伙伴。

    看了这本书,我希望我也被彼得带到永无乡这个童话世界中的地方,过上自由自在、冒险的生活。

  • 8、 彼得潘读后感500字:彼得潘读后感

    《彼得潘》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是英国着名小说家,剧作家杰姆巴里创作的童话故事。

    大概,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永远拒绝不了长大,老死的现实。之所以不想长大,是因为长大后会有许多要烦恼操心的事。也要承担照顾一个家庭的职责。如果,当你还是一个孩子时,每一天脸上都会露出天真无邪的笑脸,每一天都有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不想长大,是每个孩子的愿望。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时,心中都有一位值得自我崇拜,自我喜欢的童话人物,我的心中,小彼得是我的偶像。他不仅仅能帮我们实现不想长大的这个愿望而且还会教于我们飞行之术,叫我们魔法,去对付社会上欺压弱小、谋财害命的坏人。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彼得潘是一个会飞翔。拥有魔力的男孩,是永无岛上的主宰者。他在夜间飞行时,身上会发出只有拳头般大小的光芒。他,有着过人的机智与勇敢。他,天真烂漫而又顽皮,每时每刻都会散发出淘气的气息。但是,当危险来临时,他那临危不惧的精神,让我觉得她好像是一个小大人似的。彼得那侠义、乐观、勇于探险的自主精神是值得每个孩子学习的。

    文中的三个孩子文蒂、约翰、迈克尔。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他们的小保姆娜娜是他们生活中的好玩伴。每一天都陪他们去上学,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们。

    在这本书中,文蒂、约翰、迈克尔在跟随着彼得飞往那不易找的地方永无岛的路上,又会遇到什么困难与危险呢?好了,此刻,我们就与彼得开始起程,去飞往永无岛,解除路上的一切困难,去品尝这永无岛上的精彩的生活!

  • 9、 彼得潘读后感

    彼得潘读后感 很多小孩子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永远不想长大。但是人永远拒绝不了长大。当你不是一个孩子时,你就会失去了你的想象力,你的身躯就会变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单纯的东西会渐渐被忘却,只剩下世俗的纷扰。 彼得潘是一个不愿意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住在一个名叫永无乡的小岛上。那里是一个奇异的地方,住着一个印第安部落、一帮海盗、各种野兽、人与和小仙子,还有一群被大人不小心丢失的孩子。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彼得潘飞进了林达先生家中的育儿室,带着小女孩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一起飞到了永无乡。从此,三个孩子过上了只有在童话和睡梦中才能见的奇妙的生活。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让我们好好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 10、 《彼得潘》读后感

    《彼得潘》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彼得潘》。我深深喜欢上了这本书。书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达林夫妇有三个孩子,老大是善良的文蒂,接着是约翰、迈克尔。他们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许多欢笑。主人公是不想长大的小飞侠彼得潘。有一天晚上,文蒂幸运的遇到了彼得潘,彼得说他住的永无岛是一个既有趣又刺激的地方,终于,在彼得的诱惑下,她和她的弟弟们学会了飞,跟着彼得飞去了永无岛。这使达林太太很伤心,她一直把窗户开着,期待着孩子们有一天能飞回来。

    以前,他们的影子自动就可以粘上,可是现在怎么粘不上去了,彼得潘就哭了。这时,温迪起来帮彼得潘缝上了影子。彼得潘还教他们学会了飞行。这时彼得潘才想起丁卡贝儿被关在抽屉里,于是,急忙把抽屉打开。丁卡贝儿很是生气。最后他们还到了永无岛 上,那里有:野兽、红人和海盗。海盗的头目可坏了,他叫胡克。彼得潘非常有争议感,他勇敢地和胡克做斗争,激战中彼得潘将胡克的右臂砍断了。

    看了书,我特别喜欢主人公彼得,因为他是那么勇敢,自从彼得把文蒂带到永无岛之后,他总是忠实地守护文蒂。彼得还打败了永无岛上最邪恶的海盗船长詹姆斯胡克。彼得很聪明,他知道胡克最害怕那只吃过他胳膊的鳄鱼,所以,他在向胡克进攻时,装出被那条鳄鱼吞下的钟表的声音,把胡克下了个半死。

    彼得唯一一个愿望就是不想长大,(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他想永远做一个小孩儿,永远天真,永远快乐。到后来,文蒂和她的兄弟们恋恋不舍地飞回了家。又过了许多年,文蒂都已经成大人了,彼得来看望她,文蒂发现,小飞侠彼得还是没有长大!

    我和彼得一样,不想长大,只想拥有快乐、幸福、天真,和那颗童心。

    《彼得潘》读后感(二)

    《彼得潘》这本书可好看了。在《彼得潘》中,我最佩服的人是不会长大、迷失的男孩的首领──彼得潘。

    我佩服他并不是因为他是首领,而是因为他有一颗正义之心。彼得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救出被绑在留囚岩上,随时都可能被涨潮的海水活活淹死的虎莲公主。彼得潘曾经用自己的身体当诱饵,转移海盗们的注意力,救出了迷失的男孩们和温蒂。

    我佩服他又因为他有一颗宽容之心。小仙子一直怨恨彼得潘比较喜欢温蒂,而冷落了自己,所以时常想尽办法捉弄彼得潘。可是当小仙子快奄奄一息的时候,小仙子断定彼得潘一定会不计前嫌来救她的,她把救自己的办法告诉了彼得潘──只要小朋友们相信有小仙子,小仙子就可以活过来的。彼得潘想:这半夜三更的,小朋友都睡

  • 2019-09-28

  • 2022-02-08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1-11

  • 2019-10-11

  • 2019-11-02

  • 2023-04-15

  • 2019-10-29

  • 2019-10-11

  • 2023-04-15

  • 2019-09-22

  • 2021-08-10

  • 2019-09-28

  • 2019-10-24

  • 2023-01-17

  • 2019-11-08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12-19

  • 2022-12-25

  • 2023-06-02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5

  • 2021-03-20

  • 2023-04-25

  • 2021-08-12

  • 2019-10-09

  • 2019-09-20

潘作良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潘作良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潘作良读后感、2024潘作良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