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500字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500字。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坦白地说,没读这本书以前,我还不了解什么是教育;当认真读完后,我很羞愧,现在才对教育有初步的理解。下面则是我对这本书以及对教育的一些肤浅的见解。

这本书试图通过选择当代各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头等重要的问题,介绍了有关教育的种种。这本书的作者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而为了达到这种教育,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谈谈学生,学生本人必须有为自己而学的意识,尤其是大学,它要求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可如今,人们习惯快速地浏览,喜欢看简短的文章,不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沉思和反省的对象,而是那些人们即刻知道转背又忘的东西。学习是自己的,我们大学生学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保持科学的思维方式。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推导的方法,那么他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

接着谈谈教师,作者认为具有独立见解和追求的教师最受欢迎。小学教育则要求基础教育,我们教育者要重视基础教育,树立百年树人的观念。教育与其他不同,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这就表明持久教育的必要性。教师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随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且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明确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区别。对待学生,则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动机。

还有就是学校,社会的问题。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人不经推敲,只为眼前这样或那样的一时需要去思考,而将重要的东西置之不顾,各学校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展开激战,为追求升学率而采用应试教育,嘴上却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有权威,而当权威高于自由,教育效果不会好,只有当权威和自由完美统一时才可以,而这只出现在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倾向于为弱智之人开设辅导班以及对白痴进行特殊教育,但却没有为天赋极高的人设置天才班与天才教育。要知道并不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学到教育的真正内涵,许多人浅尝辄止,仅仅是学到了肤浅、皮毛的东西。是的,这一点我自己不得不承认,很多东西我也只是浅尝辄止,为此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我想我应该重视学习,重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再死记硬学了。

而要做到这点,按书上所说,我们应该去学习历史。古代的名著,早已给了我们参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我们能寻求答案。割断历史,从一个空洞的人的观念里是不可能产出新的人道主义的。作者就主张把中国和印度的基本人道主义思想吸收到西方文化中,发展成为带有各种不同历史背景的一种全世界的居民共同享有的人道主义。缺少历史,人无异于野蛮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教育人。艺术的欣赏也是一种陶冶。教育需要陶冶,我记得有一位教师给小学生上课很有一套方法的,她常常给孩子们倾听音乐,让他们安静下来,心静了学习就容易了。我们也需要时常净化自己的灵魂。

作者提到,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当下我们的教育也在经历改革,但仍未能成功,想必有这个原因罢!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渐渐的为技能训练占优势,为实用占优势,到最后我们得到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可怜的发达的专业技巧。教育的不成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在以后的几十年显现并一直要影响很久,等到那时候我们才有所行动则太迟了!

但我们必须清楚教育并非万能,也并非无用。我们要正确对待教育,我们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自我教育,具有永无止境的求知欲,对未知有探索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想,我知道关于教育,不是仅看一本书就能通透理解这个名词的,作为一个未来的可能教育者,更应该多涉猎此方面的书籍,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500字精选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或书籍后,将内心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可以成为读后感。作品便是一本给我们精神粮食的好书。大家写读后感时,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应该从哪里开始写起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编辑整理的“什么是教育读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1】

《什么是教育》确实是一本很有哲理的书,而我也很庆 幸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虽然这本书的名称为《什么是教育》,可是在整本书看下来,它并没有给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反,通过看完这本书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反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个词都有不同的理解。书中谈及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看到这一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从小到大,究竟是有多少知识是我们自愿去学习的呢?自我懂事以来,在我的脑海里给留下的影像就是我们小时候总是乖乖地坐在讲台下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而老师则是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我们就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现在回忆起来,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全盘计划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危害。但是,在分数代表一切的今天,这两种教育方式却根深蒂固在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心目中,在他们看来,只有孩子学得更多,懂得更多,才会考得越高分,分数的高低就决定着一切。所以,家长们拼命地帮孩子报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周末游乐的时间,为的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现代的教师们则一味叫学生背背背,背得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的只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较量。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我不禁为现在的孩子而感到同情。如今的教育者总是打着 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他们学习的知识难度也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难道这样就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吗?

看完这本书后,我认识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于儿童来说,我们重视的不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直观的照片和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不能够再继承那种将书本上的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填鸭式教育,因为那是教育的大忌,是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抹杀。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给予死的知识以生机,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学习变苦为乐,在注重学生精神上的层次提高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能力。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正如书上所说,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所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能改变人的一生,能塑造人的一生。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们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要有一颗虔敬之心,热爱自己所做的,并且要有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而绝不能只为了谋生计而肤浅了事,那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坚持到底,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整本书看下来,感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要用一生去探讨的字眼。我很希望,在未来,我能用一己之力启蒙别人的人生,因为,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2】

当理想在心中涌动,路就在脚下!

教育名家夸美纽斯曾经提出:“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或更伟大的呢?”或如卢梭所言,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正是教育人的事业。教育就在培植未来,在当下之中,就是在创造着未来。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代表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是好的学校教育?这不是一个有理论论证的问题,而是要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学生与老师那种和谐的关系,向学的心态。进而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成全的教育。

教育质量的根本乃是孩子们的生命质量,是他们如何凭借当下充实、丰富而美好的教育生活,走向健全的人生。

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一年一年,我们陪着一拨一拨的孩子成长,每一届孩子都是新的开始。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师者的勇气,不断地从头开始,满怀热情,换发自我创造活力,来点燃孩子们的心智。

这其中,就是教师命运所在,价值所在。勇敢的承负命运,在其中孕育自我生命的创作活力,以对人类、民族生命发展的执着、对年轻生命成长的挚爱来实践卓有意义的教师人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3】

坦白地说,没读这本书以前,我还不了解什么是教育;当认真读完后,我很羞愧,现在才对教育有初步的理解。下面则是我对这本书以及对教育的一些肤浅的见解。

这本书试图通过选择当代各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头等重要的问题,介绍了有关教育的种种。这本书的作者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而为了达到这种教育,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谈谈学生,学生本人必须有为自己而学的意识,尤其是大学,它要求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可如今,人们习惯快速地浏览,喜欢看简短的文章,不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沉思和反省的对象,而是那些人们即刻知道转背又忘的东西。学习是自己的,我们大学生学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保持科学的思维方式。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推导的方法,那么他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

接着谈谈教师,作者认为具有独立见解和追求的教师最受欢迎。小学教育则要求基础教育,我们教育者要重视基础教育,树立百年树人的观念。教育与其他不同,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这就表明持久教育的必要性。教师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随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且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明确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区别。对待学生,则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动机。

还有就是学校,社会的问题。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人不经推敲,只为眼前这样或那样的一时需要去思考,而将重要的东西置之不顾,各学校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展开激战,为追求升学率而采用应试教育,嘴上却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有权威,而当权威高于自由,教育效果不会好,只有当权威和自由完美统一时才可以,而这只出现在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倾向于为弱智之人开设辅导班以及对白痴进行特殊教育,但却没有为天赋极高的人设置天才班与天才教育。要知道并不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学到教育的真正内涵,许多人浅尝辄止,仅仅是学到了肤浅、皮毛的东西。是的,这一点我自己不得不承认,很多东西我也只是浅尝辄止,为此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我想我应该重视学习,重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再死记硬学了。

而要做到这点,按书上所说,我们应该去学习历史。古代的名著,早已给了我们参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我们能寻求答案。割断历史,从一个空洞的人的观念里是不可能产出新的人道主义的。作者就主张把中国和印度的基本人道主义思想吸收到西方文化中,发展成为带有各种不同历史背景的一种全世界的居民共同享有的人道主义。缺少历史,人无异于野蛮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教育人。艺术的欣赏也是一种陶冶。教育需要陶冶,我记得有一位教师给小学生上课很有一套方法的,她常常给孩子们倾听音乐,让他们安静下来,心静了学习就容易了。我们也需要时常净化自己的灵魂。

作者提到,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当下我们的教育也在经历改革,但仍未能成功,想必有这个原因罢!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渐渐的为技能训练占优势,为实用占优势,到最后我们得到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可怜的发达的专业技巧。教育的不成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在以后的几十年显现并一直要影响很久,等到那时候我们才有所行动则太迟了!

但我们必须清楚教育并非万能,也并非无用。我们要正确对待教育,我们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自我教育,具有永无止境的求知欲,对未知有探索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想,我知道关于教育,不是仅看一本书就能通透理解这个名词的,作为一个未来的可能教育者,更应该多涉猎此方面的书籍,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4】

2009年暑假前参加了校本培训,内容为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即本书所说的教育细节),即是,做人篇包括:教育的本质是学做人、诚实、自信、健康、生存能力、责任心、积极心态、坚强、乐观、耐心、谦虚、独立、勇气、幽默、感恩、勤俭节约、吃苦、自我教育即反省;学习篇包括:方法、习惯、自学能力、兴趣、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新力、探究力、勤奋、问题意识、活学活用、合理安排时间、整体规划、休闲;做事篇包括:如何做事、目标、使命感、有计划、毅力、挫折、面对失败、行动、自我激励、做喜欢做的事情、劳动、选择、踏实、自我保护;交往篇包括:交往的心里需求、知足、真诚、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宽容、爱心、倾听、语言表述、友谊、距离、合作意识、孝、师恩难忘、处理冲突和分享快乐。其中每一篇的第一个教育细节都是这一部分的总论,即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篇都有一个分别的总论。然后各篇的分论点各自独立成篇。

通观全书这是一本有关教师自我修养、教育常识重新确认的好书,对一些过去老师普遍遵循的教育原则又重新拿出来确认一遍,感觉很朴实、全面,但要真正落实躬行,并成为每个老师每时每刻自觉的行为却不是看书学习就能做得到的。全书不求理论框架的完整用散文随笔式的轻松优美的笔调对教育这件事做了实实在在的再认识再反思,供人参考,引人深思。比如什么是好的教育?本书序言做了探讨,教育要像杜甫说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人不同,而教有类也,教无定法,便不可言传,此乃无之境界,大教无言矣”。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好的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的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深感觉到这本书应该常读常新,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自我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反过来指导、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教育行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在通读全书之后,还是觉得本书在编排体例上可以构建的更加完善。当然有可能因为成书出自多人手笔,在内容上有重复的地方。个人觉得本书四个大的方面: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篇可以加以整合,比如做人篇统摄全书、做事篇和交往篇可以加以整合,甚至可以将学习篇中关于人格养成部分归入到做人和做事篇中,学习篇中重点介绍一些学习方法。这样本书的结构更加合理,重叠部分可以避免。还有就是可以考虑将做事篇编排在做人篇之后,因为做人和做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某种意义上涵盖了学习,而学习篇放在最后,有了前面的做人基础,做事的锤炼,学习应该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孔之见,遗笑大方。可能由于出书的快速,书内有不少错别字未能校对出来,不过这对于全书而言只是白璧微瑕。我之所以这样挑剔,是因为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想法,就是不仅老师来看这本书,让孩子们即学生们还有家长们都来看看,提高自己反省自己,沟通认识,达成共识。而如果要让孩子们来读此书,就应该校对更为精良。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5】

什么是爱——爱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在《爱的教育》里,我认识了天真又善良的安利柯,乐于助人的盖隆,懂事用功的克莱迪……他们就好像我的同班同学一样,坐在我旁边和我一起学习,让我立刻进入了书中。

在这本书中,安利柯的朋友克莱迪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克莱迪的爸爸是木柴批发商,爸爸出差,妈妈抱病卧床,店铺的生意使他只能在繁忙的间隙里写作业,料理家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给患病的妈妈煮咖啡,安慰她好好养病。他的懂事与勤劳让安利柯赞叹,也让我敬佩。

对他来说,我和安利柯一样也是一个“幸福的家伙”。在家里,我妈妈很少让我帮她做家务,更不用说帮爸爸干活了。克莱迪既能用功学习,又能努力工作,帮助他的爸爸妈妈,而我有时连学习都还要爸爸妈妈监督,让他们费心,这让我很是羞愧。

读了《爱的教育》之后,我明白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有多么珍贵。他们给了我很好的学习环境,让我能无忧无虑地成长。读后感·同时,我也明白了我应该向爸爸妈妈回报更多的爱,虽然我没有能力像克莱迪一样,为父母做那么多事情,但我可以效仿安利柯,听爸爸妈妈的话,体谅他们的辛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他们分忧。

爱就像一个花骨朵儿,只有时时浇灌,才能吐出芬芳。《爱的教育》就是我急需的养分,它为我浇开了感恩之花,让我开始感恩父母对我的爱。我想,这就是我阅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吧。

水南小学三(6)班 麻乔韵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6】

教学感想——《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1500字:

乐学教育浸润孩子一生!

这句话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的办学理念,最初听到这句话只能想到是要孩子们爱学习,没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在周水子小学学习一天,又读了《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之后,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说:乐学教育,其意义就在于如何成就学生向学的生命,让学生爱学、会学,并且享受学习,也就是乐学。而周水子小学教师用行动说:做教育,勤于踏实,敢于创新,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上个学期的一天,我有幸到周水子小学参观学习。当我走进会议厅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乐学教育浸润孩子一生”的几个大字,当时看到几个字,只是知道这是一个学校的校训,但是经历了一天的学习之后,我渐渐感觉到这句话不是齐声呼喊的口号,而是周水子小学教师用踏踏实实、努力创新的工作作风来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一天的学习之后,我相信周水子小学的孩子们一定会因乐学教育而影响孩子一生。而这一天的学习经历,也着实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有了更多的反思,对比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着实上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六年级的一堂语文课,至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为六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流畅,有思维,有逻辑,让我着实感叹。课堂中,老师和孩子们很自然的沟通交流,每个孩子认真参与积极表达的状态,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一个学习情境中,因着乐学之心,把学习变成了内在需求。看到周水子小学的孩子们刚上了六年级就已经能有如此高的表达能力,那积极的向学之心,我很钦佩也很上火;看到老师在课堂中那踏实的教风,教给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又让我很羡慕。这把火也让我知道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步要走得更踏实,用心培养孩子学习的内在需求,专心教会孩子们学习的方法。

“第二把火”:是五年级的一堂英语课,课堂上,老师带了一个小礼帽,用“我是图书管理员”为情境和孩子们进行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充满惊喜,甚至让我放下了听课本,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了课堂中,四十分钟结束的时候,我内心是激动却又遗憾的,激动是因为这堂课太有意思,我也乐在其中,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遗憾是因为这四十分钟匆匆结束,可我还没学够,同时还遗憾的是,自己在儿时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样一位英语老师,愿意用心思考每个课堂环节,竭尽全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课后反思,让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还远远不够,课堂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不高,跟不上老师思维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们教师自身,有没有用心备好课的同时也备好学生,明确学生此时的状态,明确会用什么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第三把火”:是二年级的全脑思维训练课,课堂中展示了用平板电脑进行的各种脑力训练,孩子们在课堂中娴熟的操控电脑,跟随老师一步步训练,在其中一个快速找数的环节,我也参与了和孩子们一起的比赛,很多孩子比我都快,足见这样的课堂对孩子们的能力提升帮助有多大。读后感·孩子们在一个个比赛,一个个故事情境中,积极参与,能力逐步提升。而此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对周水子小学的老师和同学充满了敬佩之情,但同时也憋着一股劲,我要带着孩子们一起努力,争取追赶上,甚至超越。

一天的学习之后,我再回头看看“乐学教育浸润孩子一生”这几个大字的时候,多了点更深刻的思考,他们真的做到了。用自己踏实认真的教学态度去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同时又有大胆创新和坚持不懈的对教学改革的勇气和韧劲,因为这些努力,让周水子小学的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乐学的教育,也真正会在未来感受到,这乐学向学之心可以浸润自己的一生。这“三把火”也会转化为我今后工作中的动力,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因为我成为乐学的孩子,因为向学之心,影响孩子们一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7】

2013年4月,一晃开学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新的学期,从春天开始,在开学初就突然有种感觉,新学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原来我还是会受到天气影响的一个人。2012年,孩子们都回到了学校,假期由于读了《雷夫访谈录》,当时就想他雷夫的心态和方法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用一用,所以刚开学的心情还是有冲动,有期待的。

我对自己的感觉就是渐渐地有些中庸的思想吧,我试着用孩子们的心态来理解,要求他们。上课时,我尽量保持着微笑,看到有的同学犯小错误,我也只是提醒一句,并不严厉的批评。我发现课堂上多了一些真诚的笑脸我也觉着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孩子们很自由,我自己也轻松。我突然觉得由于孩子年龄小的原因,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对他们大喊大叫,他们就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也不是严厉的斥责,就能让他们保持完美的状态。等待孩子们成长,渐渐让我对他们对了一些温柔的指导。但是,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征,不可能做到完美,在课堂上我有时还是会大声的提醒,但我觉得只要我认识到这一现象,我会做的越来越好。

杨世博,一年四班的一个小男生,是让我又爱又恨的一个孩子。爱他,是因为他长相非常可爱,也从不跟老师顶撞。恨他就是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也没有一个严格要求他的家长。家长不重视孩子学习,对老师本身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于是我努力跟他们家长沟通,但是发现,他是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里。经常是很长时间看不到妈妈,爸爸就是在衣食住行上管,学习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每次跟他爸爸沟通,都说孩子回家不听话,根本不写作业。所以我每一次发现孩子没完成应完成的学习任务时,我都非常的生气。在晚自习写作业时,也是瞎写,写的满满的卷子,没几道题是对的。久而久之,他之前的闪光点也不是那么熠熠发光了。单词不会写,成绩不及格他在学习方面的落后让我深感没有成就感,没一次上课都不忘记多叫他几回,就是怕他课下不复习,上课再不认真,可是一次一次的成绩说明我的用心不是很有效果。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个孩子的心事很重,父母的分开让他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对母亲的担忧上,总是担心母亲过的好不好。在自己的笔袋里放了一个自己写的小字条,我爱妈妈我突然觉得这个孩子的感情是丰富的,可能他没有自制力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但他会关心人,懂得关心人,这是有些人无法学会的。记得有一次,班级里电脑的鼠标不好用了,我把自己的鼠标带到班级,下课后我忘记了鼠标就走了,都走了很远的时候听到有人叫我,回头一看是他拿着鼠标对我说Cherry老师,你鼠标忘拿了,真的觉得非常感动,一个七岁的孩子,帮我想着一个东西,就像怕我吃亏一样。后来我想打一下亲情牌,平时多把他叫到办公室鼓励一下,给他吃一些他爱吃的小食品,我跟他讲只要他学习能进步,我就让他经常跟妈妈通电话,周末在家通不了电话,平时在学校可以给妈妈打电话。我发现在这个鼓励政策下,他渐渐地有些进步了,单词写的工整了,用心开始背单词了,卷子写的认真了,周末该完成的任务几乎也能完成了。每次我都会单独给他留一些作业,因为他现在的学习和其它同学还是有一些差距,所以要对他必须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帮助他一点一点地赶上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另一个小公主,王子一,是我教的另一个班的孩子,她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在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她只是知道哭,下课哭,上课也哭,而且哭的声音很大。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答卷纸也是瞎答,不会读题,有一次,在卷子上给我写的名字是公主,当时我真是觉得又客气,又可笑。当时并不知道是谁,于是拿着卷子重新到班级点了下名字。我当时觉得超级无助,超级失望,感觉这样的孩子无论在课堂常规上,或者成绩上,都会大大拉住班级的后腿。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采取忽视她的政策。忽视她的缺点,但渐渐地发现,她上课与之前相比能安静了,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了。看到我时,还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就好像我们之间有了不同于寻常的关系,就像私下里我们是好朋友一样。渐渐地,我发现她得成绩提高了,因为她有非常好的记忆力,很多事情,及时没有太多的印象,也可以在她的脑海里留下痕迹。对英语课,她也并不像以前那样胡闹了。有时候表现不好,我批评她,她也能够及时改正,并不像以前大哭大闹了。我甚至开始对上学期没有给她足够的时间成长而后悔。作为一个教小学生的青年教师,我常常有些困惑。刚入职时,有一些教师提醒我,一定要让你的学生怕你,否则你在班级开展的任何工作都无法进行。所以对一些不好管的孩子,我轻易不敢用感化政策,就怕他们认为老师原来这么好欺负,只要无理取闹,老师就会满足要求。但有时候又会后悔,如果对孩子们更温柔一些,更友爱一些,也许孩子们就不好意思再不听话了。到底哪个风格的老师好,我想我会在我余下的教学生涯中继续探索。

教育的事情有很多,可是教育故事并不好写。可能平时对教育的感觉认知不够,作为老师,应该区分教育与批评的区别,教育更能让孩子们成功,而单纯的批评只能让孩子们没有了自信和努力的动力。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8】

习惯了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有一个确定且唯一的答案,然后按照这一标准和答案来要求自己行为做事包括学习和做学问。然而教育学本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学问,它没有唯一的答案,各种理论以及各个个人或教育团体对教育的实践也不尽相同,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教育本质的思索让我越来越难以把握,当我试图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常常像走入迷宫一样慌乱而不知所措。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产生了些许微微的失望,比起很多教育学的大部头,这本书很薄,在浏览了目录之后,这种失望更甚,书本最后一章的结论是“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似乎又回归了一个无法论证清楚的老旧话题。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自己肤浅的判断就把这本书搁置书架。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作者逻辑严谨,论证严密,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确如书中所说,这是作者多年思索的成果。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多,作者摒弃那种上来就下结论的方法,相反,而是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一点一点详细的描绘出来,他是如何分解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论证,又推翻论证,然后又得出结论,其中包括对杜威本人早年观点的思考和批判。透过这一过程,我可以看到大师是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论据,最终建构自己的观点。整个看书的过程,仿佛在跟着大师一起思考,一起寻求教育的终极答案。

杰克森在讨论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提出要将“本质”与“存在”区分开来。而这也是长久困惑着我的问题,教育如何解决崇高与世俗的矛盾。杰克森认为“教育实践呈现给感兴趣的观察者的是本质的和非本质元素的一种奇妙混合。他提供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的大杂烩,或者是本质和非本质真理的大杂烩。”那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呢注:文中两处的“必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分别引自文中P69和P22,不知道是译者翻译的不同还是作者本身词义的不同,二者的说法有细微差别,在分析文中两处对于该词的描写,暂定为二者指代相同,杰克森指出“从理解事物的现实情况到事物应该的状况,不仅仅要求我们作实证调查,它还要求我们超越经验本身进入一个被称为超越的甚至形而上学的境界。”

整本书中,能够感受到作者满溢的个人情感和倾向,从学术的立场来看,这是不应该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作者书中所阐述的,这本就是作者本人的主观性真理,而“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他所传递的任何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称为“贩运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产生两种策略“接受”和“塑造”,教师首先要接受学生,包括倾听、观察、理解学生等,然后通过传递知识、纠正错误、树立典范来塑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仅仅是将自己的个人知识“贩运”给学生,而学生通过思考、感悟,逐渐转变为自己的个人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归结为“取消、保留、提升”,它是一个学生在接受教师的知识后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取舍,创新发展的过程。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杰克森批判了“告知”优于“塑造”的教学目标。杰克森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一种“相互承认”,这种承认是平等的,双向的,二者之间有情感的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塑造”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告知”。而“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在“教学与学习中居首要地位”。

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然而杰克森对“道德事业”一词并没有进行界定和描述,作者所说的“道德事业”究竟指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读者本人只能根据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揣测做大概的判断。首先它是一种责任,上一代人有责任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人,或者说知识的拥有者有责任将所掌握的知识传给不知道的人;其次,负责传递的人传递的东西应当是其认为“有价值的”。

值得玩味的是杰克森在此使用的是“传给”、“传递”、“传输”,在之前使用的是“贩运真理”,这些词展示的二者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尊卑之别,没有权威之说。就仿佛某人拥有某样东西,而拥有者将这一东西交付与某人,至于接受者如何理解、使用、改进这一东西,则是接受者个人的事情。而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感激,则是传递者与接受者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的体现以及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终,教育的道德性就体现在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好,使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好,最终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在书的结尾,杰克森指出“教育的理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而每个人也可以去思索、定义自己的教育信条,尽管这些定义不尽相同,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的理想在众多的沉思中得以前进。

当书本翻完最后一页,掩卷沉思,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我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对真理的追求或许就是如此,仿如作者书中所写:“教育的最高真理并无有形的存在形式,它不能通过经验得到验证,它只能被考虑、谈论,示意出走向。”追求真理,是为我们前进的道路寻找方向,它指引着我们向前,再向前。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真理或许会改变,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前进。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9】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七章“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中的“爱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首要地位”这部分内容。

“我们是随随便便地使用“爱”这个字、没有什么严肃的意图吗?我不敢肯定。我觉得我们的意思是我们感到与那些自己承认喜爱的东西很亲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认同它们。我们拥有它们,它们变成“我们的”,我们赞成的东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形式的情感减少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分离,它们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理想的条件下,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爱的情感啊触动了我们教育经验的所有组件。它附着在了人、正在研究的材料和整体的经验本身。另外,对于学生和老师,它都发挥了一样的作用,或者可以发挥一样的作用。没有多种形式的情感表达,教育会失去其很多的吸引力,它的终极意义会被剥夺。……

教师显然不仅仅可以喜爱个别学生,在工作的其他方面,他们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感。在最基本的分类下,单个教师喜爱的主要有她所教的人、所教的内容和所教的方式。当然,在理想的情况下,他对三个方面都有同样的热情,但是,这一令人愉悦的安排不会总是出现,他可能爱其中的一个方面更甚于其他两个方面,这些差异会影响他选择成为的教师类型。

……当然,我们想要的是对教学各个方面热爱程度都相当高的教师。这一点恐怕并不是能够实现,但是,它是一项工作标准。

……在教育中,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和学生均是如此。正是爱的胶水将事物粘在一起,让他们凝聚在一处。这就是说,如果教学无法在教师所钟爱的某些方面给他们带来深深的满足,那么,教学根本无法进行。规则很简单:如果你不爱教学的任何一面,那么,就早日脱身。

……什么是教育的底线?这正是我们所得出的一个结论,即教育基本上是一项道德事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目标是改善。它试图让接触它的每个人,老师以及学生,比现在更好。放眼全球,它尽力让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它的任务是无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每一代新人都需要接受教育,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每一代新人都可以自由的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扩张”…….”

在这部分,菲利普.W.杰克森提出,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不仅仅要喜爱她所教的人,即学生;还要喜爱她所教的内容,还要喜爱她所教的方式。也就是,我们想要对教学各个方面热爱程度都相当高的教师。虽然不总是能实现,但是,可以作为一项工作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工作状态。

一、要爱学生。

记得有一次听专家讲座,那个专家反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我以为,真爱是土壤,宽容是营养,学生就像自然界中生长的万物,有了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营养,没有不成才的理由。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潜质,因材施教,也要因材评价,即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最基本的爱,应该是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自由,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真爱学生,我以为至少要做到几点:

1、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不仅仅是培养对象,服务对象。

学会欣赏学生,尽力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以成绩、性格、听话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从而给于恩宠或歧视的待遇。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亲人之爱,宽容、理解。反思自己曾经的行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错一句话、迟到、打闹、看小说等大动干戈,甚至体罚学生。现在想来,对于学生的这些惩罚,不仅显得自己小气,也显得在教育上的无能。任何问题都不能通过训斥、体罚等暴力方式得到根本的解决,而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

2、对学生的爱,要深沉、丰富、持久。

爱得深沉,是指为学生的发展看得远,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爱得丰富,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爱读书、读懂书,而又不仅限于读书。爱得持久,指持之以恒的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学生的努力、进步、创新,还有失误、落后、挫折等,都予以关注。

3、用学生需要的方式去爱。

“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是格式化的爱;“严厉严肃严格”的管教,是近乎抽象的爱;“母鸡呵护小鸡”式的爱,是操心过度。这些都不是学生内心里真正需要的爱。先了解学生,再理解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合适的方式,指导他们慢慢成长。

写到这里,感触更真更深,又想到小峰同学。他是我的一个学生。当时他是办公室的常客,常常被老师狠狠地呵斥。这时候的他,像一只可怜的小鸡,缩着肩,满脸的眼泪和鼻涕。想来,我好像也没有为他刻意做过什么。只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给他的作业少一些简单一点;其他老师罚他补作业的时候,找个板凳让他坐下而不是趴着写;在他上课不带课本的时候,拿自己的课本给他看;在他与同学打架脸上受伤的时候,给他贴上一片创可贴。除了这些,我真的想不到为他做了什么,但是,这些,他一直都记得。初四毕业,他去了技校,临走时要了我的QQ号码,但一直很少联系,我的好友里也没有他。

前年他毕业参加工作,第一次QQ聊天告诉我这个消息,我才依稀想起这个孩子。以后就偶尔打个电话,节日里发个短信,一直惦记着我这位并不重视他的老师。所以,我想,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也许他永远达不到我们眼里的“优秀”,但只要给他尊重和信任,他也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乐的成长,而不是畏首畏尾,卑微的长大。当我们教师俯下身,世界会在泪光中微笑!

或许我们无力承担起改变每一个孩子命运的重担,但至少可以尽可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其他同事对学生的时间压榨和冷酷粗暴,但至少可以向学生传递自己对他们的关爱与温暖。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理解的话,需要的,不是什么人力物力财力,需要的,是我们的心力。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我们大多数教师,这些都能够想得到,甚至思考得更为深远。但真正的操作起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误区和极端。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在我们教师能有权掌控的范围内,要做到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为了心中的良好教育。

良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索和答案,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对于所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人们,大概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不论是家人之间的纯美的至爱亲情,还是亲朋故交这间诚挚的友谊,也不论是师生之间的倾情给予,还是陌生人之间默默无言的相互关爱,都能给我们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给平淡的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

二、爱所教的内容。

爱自己的专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对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勤学习、乐思索、勇探究,敢创新。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自己所教的知识,用一颗进取的心对待所从事的职业,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执着的坚持。

三、爱所教的方式

享受你的课堂,“生命的闪光莫过于站在课堂上面对几十双眼睛的时候。”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教师享受自己的课堂,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最后,引用本书中的一句话,也是菲利普.W.杰克森最本质的观点,“教育基本上是一项道德事业。”我想说,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一)

教育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曾经有无数人考察它的意义。《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就是回答这问题的一本书,它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为层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质涵义,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在文中,作者先列举了杜威对教育思考时提出的四个问题,1、什么称得上是教育?2、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4、满足什么条件,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围绕以上问题,对理论作实践的考察,作者提出一个简短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但我们发现,这不能全面解释教育的内涵,因为教育的复杂内涵与外延,实质是一个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问题。按照黑格尔的理论,也就是有关抽象和具体性的一般概念有关。

黑格尔对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也就是所谓的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真理才是教育使命的核心,所以作者把它命名为五个性:事实性、系统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观性。

但教育有一个先决条件,先决强调教育概念的逻辑地位,也强调他们的时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维层面,那么也就是一个从理性到思辨思维的过程。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对立性,它们是本质与存在、崇高与世俗、实际与沉思的关系,而整体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崇高性。

我总是认为,教育是独立的,一种超脱与政治、社会制度以外的东西,激发人类思维的独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二)

刚开始看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时,我感觉这本书的理论非常艰深难懂,一点都看不懂,可能也与我平时很少看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有关。但是慢慢地读下去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也慢慢地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等。虽然这本书害死有很多地方我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它引起了我的思考。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非物欲诱惑下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实践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认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作用,而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高考前我们会背诗,记得各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记得元素周期表,记得数学公式,记得各个省份的简称,但现在呢,我可以说我已经忘了高中的大部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一直只是在强迫写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真正意义,很多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触及灵魂的教育才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的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到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上大学之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极其反感被逼迫。喜欢上的课我会很认真听,不喜欢的或者没意思的课我不会逃课,但是会在下面玩手机,我常常在想,究竟大学学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常常感觉不到学习的热情和意义呢?我想因为我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吧。我渴望自由的学习,我想成为我自己,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盲目地跟从别人。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是很多人最终成为盗版,看到别人去考证我们也去考,看到别人参加某个协会我们也去参加,其实有多少人是在做着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呢。很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因此盲从地去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意义的事。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上大学我学得最认真最投入的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一项体育运动---轮滑。轮滑是我从小就想学的东西,可一直没有机会,上大学看到有轮滑协会我马上就加入了。在学滑轮的过程我滑倒了无数次,也比别人学得慢,可是我由衷地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想学的东西,是我喜欢做的事。当学会轮滑后我常常会自己在校园里滑,那是我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也常常提醒自己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感到开心,那件事也才赋予你真正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三)

《什么是教育》一书是德国着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着,通过老师的入门引导和对此书的阅读,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其本质是一种技能的培训。比如,在小学时,老师教我们怎样读汉语拼音,怎样做加法减法。但就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其教授的方法也并不是循序善诱的。语言、数字2020等作为人们揭示自然,进行交流而发明的一种符号,它本身是非常抽象的。但儿童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于这种抽象符号的理解会很吃力。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同学(包括我在内),对于乘法、除法的原理模棱两可,而老师并不会让我们去理解这其中的原理,只要我们作对题就可以,最后,我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付这些抽象的符号。现在想象,这种做法一方面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什么这样说呢?

死记硬背的方法固然可以解答我们的考试题目,灵活变通、用公式套就行,但由于我们没有理解原理,没有掌握为什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org)当遇到完全陌生的领域时,就不能解答了,何谈创新呢?这种问题现在已然存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

雅斯贝尔斯在其书中将教育分为了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经院式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上文所述的即属于此。师徒式教育类似于古代孔子的教育形式。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照作者自己所说,以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为基础,通过老师的引导,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斯氏所提倡的正式这种形式的教育。

回到教育的本质。如前所说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只能称作技能的学习,就像刚刚出生的雏鹰,必须尽快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飞翔,否则,它无法生存。但人的教育,应该远远不止于此。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狼孩的存在说明社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因此,通过教育,了解历史,将历史活动或者说是社会活动与个人的内心活动相结合,人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产生对于自己和整个人类群体的认同感。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书中说: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这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和为一体的活,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根据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教育必然会伴随我的一生,同时,它一定是一种互动的活动!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最近有幸阅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本书作者思维开阔、观点突出。本书作者在书中有诸多阐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的观点:哲思活动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原初性的哲学思考者享用了通过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们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动的存在本身时,寻找勉强的知识。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通过阅读这本书,些许体会得以有所心得。每每阅读有关书籍时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阅读是不够的,还有待深入的学习。本书作者有着非同一般的论述,阅读本书不失为提高自己的阅读功底的一大帮助,我想随着工作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读书的感悟定会大有不同,我期待在阅读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以下仅述一些我的读书体会吧。

我整理了一些书中的言论希望这些论点能够与大家分享。诸如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又如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独立,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中直接表现出来我们生活在形成习惯的过去之中,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我们此在生成的坚实基础,没有习惯为底蕴,我们的精神的每一进步将是不可能的。如此等等,我希望通过以上的摘录与分享能够带给大家阅读的兴趣,同时希望这样能有益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多少能我们的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00字


2013年4月,一晃开学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新的学期,从春天开始,在开学初就突然有种感觉,新学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原来我还是会受到天气影响的一个人。2012年,孩子们都回到了学校,假期由于读了《雷夫访谈录》,当时就想他雷夫的心态和方法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用一用,所以刚开学的心情还是有冲动,有期待的。

我对自己的感觉就是渐渐地有些中庸的思想吧,我试着用孩子们的心态来理解,要求他们。上课时,我尽量保持着微笑,看到有的同学犯小错误,我也只是提醒一句,并不严厉的批评。我发现课堂上多了一些真诚的笑脸我也觉着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孩子们很自由,我自己也轻松。我突然觉得由于孩子年龄小的原因,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对他们大喊大叫,他们就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也不是严厉的斥责,就能让他们保持完美的状态。等待孩子们成长,渐渐让我对他们对了一些温柔的指导。但是,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征,不可能做到完美,在课堂上我有时还是会大声的提醒,但我觉得只要我认识到这一现象,我会做的越来越好。

杨世博,一年四班的一个小男生,是让我又爱又恨的一个孩子。爱他,是因为他长相非常可爱,也从不跟老师顶撞。恨他就是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也没有一个严格要求他的家长。家长不重视孩子学习,对老师本身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于是我努力跟他们家长沟通,但是发现,他是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里。经常是很长时间看不到妈妈,爸爸就是在衣食住行上管,学习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每次跟他爸爸沟通,都说孩子回家不听话,根本不写作业。所以我每一次发现孩子没完成应完成的学习任务时,我都非常的生气。在晚自习写作业时,也是瞎写,写的满满的卷子,没几道题是对的。久而久之,他之前的闪光点也不是那么熠熠发光了。单词不会写,成绩不及格他在学习方面的落后让我深感没有成就感,没一次上课都不忘记多叫他几回,就是怕他课下不复习,上课再不认真,可是一次一次的成绩说明我的用心不是很有效果。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个孩子的心事很重,父母的分开让他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对母亲的担忧上,总是担心母亲过的好不好。在自己的笔袋里放了一个自己写的小字条,我爱妈妈我突然觉得这个孩子的感情是丰富的,可能他没有自制力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但他会关心人,懂得关心人,这是有些人无法学会的。记得有一次,班级里电脑的鼠标不好用了,我把自己的鼠标带到班级,下课后我忘记了鼠标就走了,都走了很远的时候听到有人叫我,回头一看是他拿着鼠标对我说Cherry老师,你鼠标忘拿了,真的觉得非常感动,一个七岁的孩子,帮我想着一个东西,就像怕我吃亏一样。后来我想打一下亲情牌,平时多把他叫到办公室鼓励一下,给他吃一些他爱吃的小食品,我跟他讲只要他学习能进步,我就让他经常跟妈妈通电话,周末在家通不了电话,平时在学校可以给妈妈打电话。我发现在这个鼓励政策下,他渐渐地有些进步了,单词写的工整了,用心开始背单词了,卷子写的认真了,周末该完成的任务几乎也能完成了。每次我都会单独给他留一些作业,因为他现在的学习和其它同学还是有一些差距,所以要对他必须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帮助他一点一点地赶上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另一个小公主,王子一,是我教的另一个班的孩子,她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在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她只是知道哭,下课哭,上课也哭,而且哭的声音很大。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答卷纸也是瞎答,不会读题,有一次,在卷子上给我写的名字是公主,当时我真是觉得又客气,又可笑。当时并不知道是谁,于是拿着卷子重新到班级点了下名字。我当时觉得超级无助,超级失望,感觉这样的孩子无论在课堂常规上,或者成绩上,都会大大拉住班级的后腿。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采取忽视她的政策。忽视她的缺点,但渐渐地发现,她上课与之前相比能安静了,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了。看到我时,还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就好像我们之间有了不同于寻常的关系,就像私下里我们是好朋友一样。渐渐地,我发现她得成绩提高了,因为她有非常好的记忆力,很多事情,及时没有太多的印象,也可以在她的脑海里留下痕迹。对英语课,她也并不像以前那样胡闹了。有时候表现不好,我批评她,她也能够及时改正,并不像以前大哭大闹了。我甚至开始对上学期没有给她足够的时间成长而后悔。作为一个教小学生的青年教师,我常常有些困惑。刚入职时,有一些教师提醒我,一定要让你的学生怕你,否则你在班级开展的任何工作都无法进行。所以对一些不好管的孩子,我轻易不敢用感化政策,就怕他们认为老师原来这么好欺负,只要无理取闹,老师就会满足要求。但有时候又会后悔,如果对孩子们更温柔一些,更友爱一些,也许孩子们就不好意思再不听话了。到底哪个风格的老师好,我想我会在我余下的教学生涯中继续探索。

教育的事情有很多,可是教育故事并不好写。可能平时对教育的感觉认知不够,作为老师,应该区分教育与批评的区别,教育更能让孩子们成功,而单纯的批评只能让孩子们没有了自信和努力的动力。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900字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可是,古今中外多少大教育家都研究探讨这个问题,仍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 斯也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命题的看法。下面,我就书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某一方面或只具备某种技能、能力、意识的人,而是培养整体的人或全人 ,他称之为有教养的人。所谓有教养的人,即按一定时代的理想所陶冶的人,在他那里,观念形态、活动、价值、说话方式和能力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并成为他的第二天性。

我觉得他的这个观点很有道理,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都具有其科学性。例如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 而不是全面发展。所以才会出现清华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大熊猫以及马加爵杀人等学生缺乏良好心理素质的实例。看看我们身边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案例,无不让人触目惊心,同时感到教育的悲哀。刘海洋和马加爵都是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然而他们的行为却都丧失了做人基本的道德情感。他们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是只具备某种技能的人,而并不是全人。另外,还存在一些大学生缺乏自理能力,需要家长陪读,请保姆或者把自己的脏衣服寄回家洗等情况。生活自理不是大学的选修课,而是每个人从小就必须学习的必修课。一名大学生不仅要文化知识方面合格,更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也合格,这样才能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大学毕业以后又何谈求职以及在社会立足呢!

以上的实例,都与雅斯贝尔斯培养全人的教育观相违背,都是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考试及应试能力,而忽略培养人的整体,导致学生在价值观、能力等方面产生与正规偏离的情况。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及考试制

度可以逐步完善。我们可以向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借鉴,不仅要学习考试的科目,还要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实践教学;不但要锻炼身体,还要提高心理素质,做到身心发展。这样才是真正实现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培养雅斯贝尔斯所描述的,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人。

阅读《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000字


阅读《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000字: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师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而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如果这样,那一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育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所以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老师和家长往往以专制自私的爱的名义,扼杀了太多宽容博大的爱的人格的生成。

雅思贝尔斯区别了训练和交往的不同。教育过程中的训练必然是不平等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没有真正的爱的理解的。而师生交往的教育方式,是在命运相连,身心敞开,相互平等的状态中完成。人的自由意志因交往而形成和发展,独立人格因此培养,而不会沦为别人的思想奴隶。反观现实的师生关系,在应试教育的被动训练中,师生逐步丧失独立性,共同沦为考试的工具。主动探求的热情和好奇,尝试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决心,在群体无意识的功利大潮中,荡然无存。

雅思贝尔斯提醒我们教育不是照料和控制。所以教师不是园丁,学生也不是花草。照料和控制的工作容易沦为机械的重复,这样就意味着生命体的萎缩、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教育在于铸造灵魂,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工作的本质所在。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原则是唤醒灵魂的觉醒而不是学习平庸的知识。这一点和韩愈《师说》里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思想不谋而合。教育既不容许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也不是凌空高蹈,不切实际的要求人人成为专业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体验和尝试是必需的方法。教会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在。

雅思贝尔斯不同意中国传统“先背后解”的强迫学习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受教育者当时获得他并不理解的知识,但终有一天他会理解这些知识,并将它赋予灵性中,逐渐接近知识的精义。但这种被动强迫的学习,必须让它导向自我强迫才会发生预期效果,读书笔记否则会对学生的精神伤害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功利性世俗的追求。这一点振聋发聩的提醒,已经被应试教育下的伪写作所暴露。无论是古代的八股制文,还是现在的高考套路化作文,为了迎合和博取阅卷老师的口味需求,考生都是从预备的素材库中,不假思索的简单堆砌成文,以求得考学需要的分数,根本不顾文章的价值和意义。

总结来说,爱与交往是人的灵魂的重要需求,它们构成了人类必需的文化环境,即教育。与爱相对的是怯懦,怯懦害怕交流,怯懦助长了别人对自己的控制,而以爱之名的控制往往造成了教育的爱的初衷的最终落空,雅思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谨防陷入教育的误区之中而适得其反。作者:刘斌

精选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书,在读完一本书后老师会给学生们布置一篇作文,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成一篇读书笔记,如何才能将读后感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精选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000字,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1

2013年4月,一晃开学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新的学期,从春天开始,在开学初就突然有种感觉,新学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原来我还是会受到天气影响的一个人。2012年,孩子们都回到了学校,假期由于读了《雷夫访谈录》,当时就想他雷夫的心态和方法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用一用,所以刚开学的心情还是有冲动,有期待的。

我对自己的感觉就是渐渐地有些中庸的思想吧,我试着用孩子们的心态来理解,要求他们。上课时,我尽量保持着微笑,看到有的同学犯小错误,我也只是提醒一句,并不严厉的批评。我发现课堂上多了一些真诚的笑脸我也觉着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孩子们很自由,我自己也轻松。我突然觉得由于孩子年龄小的原因,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对他们大喊大叫,他们就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也不是严厉的斥责,就能让他们保持完美的状态。等待孩子们成长,渐渐让我对他们对了一些温柔的指导。但是,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征,不可能做到完美,在课堂上我有时还是会大声的提醒,但我觉得只要我认识到这一现象,我会做的越来越好。

杨世博,一年四班的一个小男生,是让我又爱又恨的一个孩子。爱他,是因为他长相非常可爱,也从不跟老师顶撞。恨他就是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也没有一个严格要求他的家长。家长不重视孩子学习,对老师本身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于是我努力跟他们家长沟通,但是发现,他是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里。经常是很长时间看不到妈妈,爸爸就是在衣食住行上管,学习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每次跟他爸爸沟通,都说孩子回家不听话,根本不写作业。所以我每一次发现孩子没完成应完成的学习任务时,我都非常的生气。在晚自习写作业时,也是瞎写,写的满满的卷子,没几道题是对的。久而久之,他之前的闪光点也不是那么熠熠发光了。单词不会写,成绩不及格他在学习方面的落后让我深感没有成就感,没一次上课都不忘记多叫他几回,就是怕他课下不复习,上课再不认真,可是一次一次的成绩说明我的用心不是很有效果。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个孩子的心事很重,父母的分开让他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对母亲的担忧上,总是担心母亲过的好不好。在自己的笔袋里放了一个自己写的小字条,我爱妈妈我突然觉得这个孩子的感情是丰富的,可能他没有自制力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但他会关心人,懂得关心人,这是有些人无法学会的。记得有一次,班级里电脑的鼠标不好用了,我把自己的鼠标带到班级,下课后我忘记了鼠标就走了,都走了很远的时候听到有人叫我,回头一看是他拿着鼠标对我说Cherry老师,你鼠标忘拿了,真的觉得非常感动,一个七岁的孩子,帮我想着一个东西,就像怕我吃亏一样。后来我想打一下亲情牌,平时多把他叫到办公室鼓励一下,给他吃一些他爱吃的小食品,我跟他讲只要他学习能进步,我就让他经常跟妈妈通电话,周末在家通不了电话,平时在学校可以给妈妈打电话。我发现在这个鼓励政策下,他渐渐地有些进步了,单词写的工整了,用心开始背单词了,卷子写的认真了,周末该完成的任务几乎也能完成了。每次我都会单独给他留一些作业,因为他现在的学习和其它同学还是有一些差距,所以要对他必须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帮助他一点一点地赶上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另一个小公主,王子一,是我教的另一个班的孩子,她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在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她只是知道哭,下课哭,上课也哭,而且哭的声音很大。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答卷纸也是瞎答,不会读题,有一次,在卷子上给我写的名字是公主,当时我真是觉得又客气,又可笑。当时并不知道是谁,于是拿着卷子重新到班级点了下名字。我当时觉得超级无助,超级失望,感觉这样的孩子无论在课堂常规上,或者成绩上,都会大大拉住班级的后腿。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采取忽视她的政策。忽视她的缺点,但渐渐地发现,她上课与之前相比能安静了,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了。看到我时,还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就好像我们之间有了不同于寻常的关系,就像私下里我们是好朋友一样。渐渐地,我发现她得成绩提高了,因为她有非常好的记忆力,很多事情,及时没有太多的印象,也可以在她的脑海里留下痕迹。对英语课,她也并不像以前那样胡闹了。有时候表现不好,我批评她,她也能够及时改正,并不像以前大哭大闹了。我甚至开始对上学期没有给她足够的时间成长而后悔。作为一个教小学生的青年教师,我常常有些困惑。刚入职时,有一些教师提醒我,一定要让你的学生怕你,否则你在班级开展的任何工作都无法进行。所以对一些不好管的孩子,我轻易不敢用感化政策,就怕他们认为老师原来这么好欺负,只要无理取闹,老师就会满足要求。但有时候又会后悔,如果对孩子们更温柔一些,更友爱一些,也许孩子们就不好意思再不听话了。到底哪个风格的老师好,我想我会在我余下的教学生涯中继续探索。

教育的事情有很多,可是教育故事并不好写。可能平时对教育的感觉认知不够,作为老师,应该区分教育与批评的区别,教育更能让孩子们成功,而单纯的批评只能让孩子们没有了自信和努力的动力。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2

作者:建晶。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启迪其自由天性。

真正的教育绝不允容许死记硬背,也不从不奢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质言之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成为怎么样的人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

我们应该警惕极端的倾向及在教育中的控制变成了人对人行为的约束,而使教育的爱落空。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3

在校本研修期间,我读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度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这些名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美好的星光大道。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的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4

当理想在心中涌动,路就在脚下!

教育名家夸美纽斯曾经提出:“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或更伟大的呢?”或如卢梭所言,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正是教育人的事业。教育就在培植未来,在当下之中,就是在创造着未来。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代表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是好的学校教育?这不是一个有理论论证的问题,而是要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学生与老师那种和谐的关系,向学的心态。进而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成全的教育。

教育质量的根本乃是孩子们的生命质量,是他们如何凭借当下充实、丰富而美好的教育生活,走向健全的人生。

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一年一年,我们陪着一拨一拨的孩子成长,每一届孩子都是新的开始。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师者的勇气,不断地从头开始,满怀热情,换发自我创造活力,来点燃孩子们的心智。

这其中,就是教师命运所在,价值所在。勇敢的承负命运,在其中孕育自我生命的创作活力,以对人类、民族生命发展的执着、对年轻生命成长的挚爱来实践卓有意义的教师人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5

教育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曾经有无数人考察它的意义。《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就是回答这问题的一本书,它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为层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质涵义,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在文中,作者先列举了杜威对教育思考时提出的四个问题,1、什么称得上是教育?2、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4、满足什么条件,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围绕以上问题,对理论作实践的考察,作者提出一个简短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但我们发现,这不能全面解释教育的内涵,因为教育的复杂内涵与外延,实质是一个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问题。按照黑格尔的理论,也就是有关抽象和具体性的一般概念有关。

黑格尔对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也就是所谓的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真理才是教育使命的核心,所以作者把它命名为五个性:事实性、系统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观性。

但教育有一个先决条件,先决强调教育概念的逻辑地位,也强调他们的时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维层面,那么也就是一个从理性到思辨思维的过程。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对立性,它们是本质与存在、崇高与世俗、实际与沉思的关系,而整体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崇高性。

我总是认为,教育是独立的,一种超脱与政治、社会制度以外的东西,激发人类思维的独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6

习惯了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有一个确定且唯一的答案,然后按照这一标准和答案来要求自己行为做事包括学习和做学问。然而教育学本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学问,它没有唯一的答案,各种理论以及各个个人或教育团体对教育的实践也不尽相同,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教育本质的思索让我越来越难以把握,当我试图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常常像走入迷宫一样慌乱而不知所措。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产生了些许微微的失望,比起很多教育学的大部头,这本书很薄,在浏览了目录之后,这种失望更甚,书本最后一章的结论是“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似乎又回归了一个无法论证清楚的老旧话题。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自己肤浅的判断就把这本书搁置书架。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作者逻辑严谨,论证严密,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确如书中所说,这是作者多年思索的成果。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多,作者摒弃那种上来就下结论的方法,相反,而是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一点一点详细的描绘出来,他是如何分解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论证,又推翻论证,然后又得出结论,其中包括对杜威本人早年观点的思考和批判。透过这一过程,我可以看到大师是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论据,最终建构自己的观点。整个看书的过程,仿佛在跟着大师一起思考,一起寻求教育的终极答案。

杰克森在讨论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提出要将“本质”与“存在”区分开来。而这也是长久困惑着我的问题,教育如何解决崇高与世俗的矛盾。杰克森认为“教育实践呈现给感兴趣的观察者的是本质的和非本质元素的一种奇妙混合。他提供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的大杂烩,或者是本质和非本质真理的大杂烩。”那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呢注:文中两处的“必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分别引自文中P69和P22,不知道是译者翻译的不同还是作者本身词义的不同,二者的说法有细微差别,在分析文中两处对于该词的描写,暂定为二者指代相同,杰克森指出“从理解事物的现实情况到事物应该的状况,不仅仅要求我们作实证调查,它还要求我们超越经验本身进入一个被称为超越的甚至形而上学的境界。”

整本书中,能够感受到作者满溢的个人情感和倾向,从学术的立场来看,这是不应该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作者书中所阐述的,这本就是作者本人的主观性真理,而“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他所传递的任何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称为“贩运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产生两种策略“接受”和“塑造”,教师首先要接受学生,包括倾听、观察、理解学生等,然后通过传递知识、纠正错误、树立典范来塑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仅仅是将自己的个人知识“贩运”给学生,而学生通过思考、感悟,逐渐转变为自己的个人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归结为“取消、保留、提升”,它是一个学生在接受教师的知识后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取舍,创新发展的过程。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杰克森批判了“告知”优于“塑造”的教学目标。杰克森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一种“相互承认”,这种承认是平等的,双向的,二者之间有情感的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塑造”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告知”。而“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在“教学与学习中居首要地位”。

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然而杰克森对“道德事业”一词并没有进行界定和描述,作者所说的“道德事业”究竟指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读者本人只能根据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揣测做大概的判断。首先它是一种责任,上一代人有责任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人,或者说知识的拥有者有责任将所掌握的知识传给不知道的人;其次,负责传递的人传递的东西应当是其认为“有价值的”。

值得玩味的是杰克森在此使用的是“传给”、“传递”、“传输”,在之前使用的是“贩运真理”,这些词展示的二者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尊卑之别,没有权威之说。就仿佛某人拥有某样东西,而拥有者将这一东西交付与某人,至于接受者如何理解、使用、改进这一东西,则是接受者个人的事情。而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感激,则是传递者与接受者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的体现以及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终,教育的道德性就体现在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好,使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好,最终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在书的结尾,杰克森指出“教育的理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而每个人也可以去思索、定义自己的教育信条,尽管这些定义不尽相同,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的理想在众多的沉思中得以前进。

当书本翻完最后一页,掩卷沉思,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我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对真理的追求或许就是如此,仿如作者书中所写:“教育的最高真理并无有形的存在形式,它不能通过经验得到验证,它只能被考虑、谈论,示意出走向。”追求真理,是为我们前进的道路寻找方向,它指引着我们向前,再向前。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真理或许会改变,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前进。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7

《什么是教育》一书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包含了雅斯贝尔斯最重要的观点和论述.这也是因为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本书据说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德国教育的反思,同时我们可以一睹欧洲教育发展的一些脉络,对照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有启发意义.作者以其专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理想、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理想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大学改革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作者贯穿全书的观点是教员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不同的理论家们对教育有不同的说法,我最赞成的一种观点,教育就是交往.在我国也一直承认的是晕种观点.教育分为哪些方面呢,从孩子一出重开始,当然也包括胎教,还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等.教育形象的比喻就是让一张白纸变成一张表格.里面写满了子.里面有涂改有错误.等待着你去修改和添加.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一)

作为教师,应该对教育关注,我一精一心拜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后,感慨良多。这本书从交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的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一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很多名人也都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法国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前苏联高尔基说过:一爱一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名家们为探索教育真理,穷其一生一一精一力,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着最好的注解。在这个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很多人看不到一精一神教育的方向,尽管人们生活已大大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但竞争却更为激烈,于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家长、老师,学生本人也在这条路上辛苦地攀爬着,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根本。尽管有那么多的教育家现身说法,诉说着教育的本质,但社会依然急功近利,学生们为了分数,依然辛苦。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来自县镇村,条件大多一般,考大学更是他们祖辈们几代的梦想,但自小家庭条件、教育条件实在有限,能考上好大学的也就有限。更多学生进入了高职类大学,还有学生高中毕业就踏上就业之途。那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除了努力提高他们的分数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生存压力如此之大,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教会(更准确的说是给予)孩子自信。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一精一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乐于接受挑战;孩子缺乏自信,她就会在任何事情上面前表现出柔一弱、恐惧心理,从而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自信的孩子,学习会有动力,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因为这份认识,会加倍努力,即使成绩暂不如人意,也会保持良好心态,在学生时代,这份心态,会促使他们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进入社会,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永然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最值得骄傲的心态之一。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自信呢?首先我们自己要有良好心态,告诉孩子,努力学习,有好分数,敲门砖就会多一块,就会硬一些。无论成绩好坏,分数高低,努力学习的行为本身,就是在锻炼自己。教师有良好心态,就会包容、理解所有学生,有了理解、包容,学习好的自会更加努力,学习不如人意的,也不至于自暴自弃,或压力山大而导致心理问题。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会心情愉悦,接受知识就快,即使差生,也会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更容易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除了自信,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自尊自一爱一。学生有了自尊,懂得了自一爱一,就会自律,就会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何教会学生自尊自一爱一?身教大于言传,成长中的孩子最烦单调枯燥的说教,我们要亲身垂范,要无言的教育,我们自己也要自律自一爱一。平时,还要多和学生沟通,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用心倾听孩子心声,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在亲历体验中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一爱一。

我们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成长期的孩子,没有完人,我们不能随意撕一开学生不好的一面。面对有缺点的学生,只能用心交流,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关注从教育细节入手,身一体力行。

和学生有了心的交流,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体会到师生平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去尊重别人,平等待人,更会体验到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真一爱一之心。在了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成绩自会提高。

给予孩子自信,让孩子懂得自尊自一爱一,懂得尊重别人,在我看来,这就是教育孩子做人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无论社会竞争多么残酷,生存压力多么巨大,孩子都会行走在正确的路上;孩子的路没有走偏,成才也就指日可待。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对最好的教育的一点基本认识。在教书的这条路上,在日常教学中,我正在无怨无悔,身一体力行着。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二)

2009年暑假前参加了校本培训,内容为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即本书所说的教育细节),即是,做人篇包括:教育的本质是学做人、诚实、自信、健康、生存能力、责任心、积极心态、坚强、乐观、耐心、谦虚、独立、勇气、幽默、感恩、勤俭节约、吃苦、自我教育即反省;学习篇包括:方法、习惯、自学能力、兴趣、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新力、探究力、勤奋、问题意识、活学活用、合理安排时间、整体规划、休闲;做事篇包括:如何做事、目标、使命感、有计划、毅力、挫折、面对失败、行动、自我激励、做喜欢做的事情、劳动、选择、踏实、自我保护;交往篇包括:交往的心里需求、知足、真诚、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一爱一心、倾听、语言表述、友谊、距离、合作意识、孝、师恩难忘、处理冲突和分享快乐。其中每一篇的第一个教育细节都是这一部分的总论,即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篇都有一个分别的总论。然后各篇的分论点各自独立成篇。

通观全书这是一本有关教师自我修养、教育常识重新确认的好书,对一些过去老师普遍遵循的教育原则又重新拿出来确认一遍,感觉很朴实、全面,但要真正落实躬行,并成为每个老师每时每刻自觉的行为却不是看书学习就能做得到的。全书不求理论框架的完整用散文随笔式的轻松优美的笔调对教育这件事做了实实在在的再认识再反思,供人参考,引人深思。比如什么是好的教育?本书序言做了探讨,教育要像杜甫说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人不同,而教有类也,教无定法,便不可言传,此乃无之境界,大教无言矣。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好的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的亲身一体验中领悟道理,在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一精一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深感觉到这本书应该常读常新,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自我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反过来指导、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教育行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在通读全书之后,还是觉得本书在编排体例上可以构建的更加完善。当然有可能因为成书出自多人手笔,在内容上有重复的地方。个人觉得本书四个大的方面: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篇可以加以整合,比如做人篇统摄全书、做事篇和交往篇可以加以整合,甚至可以将学习篇中关于人格养成部分归入到做人和做事篇中,学习篇中重点介绍一些学习方法。这样本书的结构更加合理,重叠部分可以避免。还有就是可以考虑将做事篇编排在做人篇之后,因为做人和做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某种意义上涵盖了学习,而学习篇放在最后,有了前面的做人基础,做事的锤炼,学习应该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孔之见,遗笑大方。可能由于出书的快速,书内有不少错别字未能校对出来,不过这对于全书而言只是白璧微瑕。我之所以这样挑剔,是因为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想法,就是不仅老师来看这本书,让孩子们即学生们还有家长们都来看看,提高自己反省自己,沟通认识,达成共识。而如果要让孩子们来读此书,就应该校对更为一精一良。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一)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不论命运多艰难,在她的身上永远充溢着一种无怨无悔的向上之气。到了老年,脸上的淡定从容更是散发一种别样气质。

在杨绛的眼中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动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孩子该上学了。孩子第一天上学,穿了新衣鞋,拿了新书包,欣欣喜喜地上学了,但是上学回来,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除非老师哄得好。

在她的眼中,好的教育是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引导孩子好学,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

通过杨绛的好的教育启发,我想为父母所谓好的教育应做好三个层面。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因为她就是在父亲的引导下从淘气转向好学的,父亲的一句:多读书,读好书。使她从此爱上读书,读好书入迷。同样,她对女儿的钱瑗的教育也是如此,从不训示,言传不如身教,用行动引导女儿喜欢读书。

第二父母要给一个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人父母,第一任务就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引孩子的成长方向;第二个任务就是和孩子分离,得体的退出,促进孩子独立成长,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现在我们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越界,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尽管我们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给孩子的往往是令他厌烦的,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而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父母的这种关爱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的爱让孩子幸福,有的爱让孩子痛苦,有的爱可以让孩子心灵飞翔,有的爱却会压断孩子梦想的翅膀。

第三父母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生来各异。每个孩子在不同领域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合适孩子的,才是有效的,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的发展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是鹿就要让他学会奔跑,是鹰就要让他学会飞翔。

想想我自己做的,也是很惭愧,初三、初四,正是儿子青春期,因为担心儿子在房间里面玩,就规定不允许他关门学习,以备我随时的抽查,结果他越来越烦我走进他的房间,总是说:"没事快出去吧,别影响我。"就是这样,每天在我的监督管理下,学习成绩依然在一路下滑,毫无起色。我们的关系陷入互不买账的僵局困境,我烦,他更烦。后来他上高中了,住校了,终于摆脱了我的监管,慢慢的我发现在没有的我监督下,他也变的自觉了,用他的话说:这是内力的作用。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被动的让别人改变,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附属;如果能主动从内改变,那么你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正如杨绛先生说的,没有孩子喜欢被管教,好的教育是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和唤醒孩子内力的觉醒,只有内力才是巨大无限的,才会赋予孩子一生用不完的力量。我们做父母的应当适时激发孩子的兴趣、唤醒孩子的内力,适时的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独立,学会自己主导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脱离我们的管控,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出空间,让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供稿:莱钢医院办公室 鲁丽洁)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二)

彥青

《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采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教育哲学的思考介入当下学校教育,抓住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一教育的灵魂性,展开学校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哲学解读。对此,我始终认为:教育始终是人的教育,故教育的本质始终是"以人为本".心里雪茄荣格有言:"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健全人格将成为未来全球教育界的新高点。本书中所阐述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也即为健全的人格。

在三位一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系统中,学校教育仍为知识文化引领的核心。对于学校教育中的六个关键词:教育、学生、教师、教学、学校和校长,再结合本岗位的实际情况,我深有体会。作为老师始终以学生为本位,作为英语老师,英语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健全人格的塑造让知识更有力量。秉承尊重和解放孩子的天性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不仅让孩子在英语语言能力、学习方式上与世界同步,还在教学中融合特色的"创造性戏剧"的教学方法,课堂采用"戏剧表演、真实场景角色扮演,音乐律动表演,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采用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辅助教学,从感觉、视觉、触觉上全面激发孩子学习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让孩子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想象,摆脱中国传统英语的"哑巴英语"、"生活英语"、"老外听不懂的英语",让孩子真正体验国际领先的快乐英语"烘焙法".在教学中,充分倡导人格塑造让知识更有力量,旨在培养孩子真诚、乐观、勇敢、自信、独立健全的人格,发掘孩子真正的人生价值和真实的幸福感,这才是学生迷恋美好事物,教师心向学生,真正以成就学生为己任。

教育无疑是属于公众的,这个庞大的工程绝非一个人的事,它由个体的成长,延展到国家、群体和民族的成长以及未来,再宏大一些,也关系到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何去何从。此时,再反思教育,不由得竟出一身冷汗。教育的目的或许无法简单明示,但是至少,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生命对于生活的灵感、感悟和创造,这样,人类才能不断的前进;陷入程序化,机械化、模式化的教育。

一所好的学校,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它还会为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周围世界的环境。正规的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知识的累积,从而能寻找智慧,在此过程中逐步的形成健全的人格。我始终认为,我们所做的就是可以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能敞开心扉,全身心的去拥抱智慧的环境和氛围。再没有能比智慧的生活更让人感觉到幸福的了,享受智慧的幸福会让我们永生难忘,我也希望我的学生们始终享受这种幸福。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一)

胡秀武

我阅读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一书,这确实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经典价值的教育智慧读本。书中介绍了蒙田、夸美纽斯、康德、赫胥黎、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叶圣陶等50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会发现,教育,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爱因斯坦(119面)指出了育人的最终目的,无论学到多少知识,但都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说得出学过哪些词,还要讲得出它们的意思和实质,在评估学生的成绩时,不是看他记住多少,而是会不会生活。学生刚学到新的知识后,老师应遵照柏拉图的教学法,让他举一反三,反复实践,看他是否真正掌握,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吞进什么,就吐出什么,这是生吞活剥、消化不良的表现。肠胃如果不改变吞进之物的外表和形状,那就是没有进行工作。

我们的思想徒劳无益地听凭别人的想法摆布,受它们的奴役和束缚。我们脖子上被套了根绳索,也就步履沉重,失去了活力和自由。"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209面)的教育观阐明了教师的工作的复杂性。这个大干世界,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对镜自照,以便正确地认识自己;有人还把它分门别类,使之更加五彩缤纷。总之,我希望世界是我学生的教科书。它包容形形色色的特性、宗派、见解、看法、法律和习俗,可以教会我们正确地判断自己,发现自己的判断力有哪些不足和先天缺陷

"因为爱、感激、信任和服从的情感的产生,是母亲和孩子之间本能的情感吻合的结果,所以这些萌发了的情感的进一步发展便是人类崇高的艺术!"——裴斯泰洛齐(258面)的教育观阐明了爱的多面性。这段文字深深打动着我,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何尝也不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呢?教师的爱心应表现在对儿童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儿童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尊重,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儿童的平等对待与接纳。虽然,有些孩子的某些能力有些偏低,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这只说明了孩子需要老师的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渴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而我们老师就应该以一颗宽容的爱心去对待他。这样会让他从心底感到自己也是很棒的,并有信心去改变,所以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我们这份无私的爱、纯洁的爱去温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用我们的爱点燃孩子们开启的人生大门!阅读美文让我们读者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着心智的快乐,从而也就多了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了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了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爱是一盏灯,需要你来点燃,正如我所说,爱也会把你照亮".很喜欢这句话,一直以来希望我的爱是点燃孩子心灵的那盏明灯,用我一生的智慧去点燃它,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程。

教育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学校应该是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要让知识的琼浆时刻在学生体内流淌,让学生茁壮成长,成为栋梁。这是我对这本书选看的感触,相信接触越多,感触越深,还有待学习。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二)

最近,我阅读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这本书,书中50为大师的精辟理论,对教育的独到见解,使我收益颇丰。

该书概括了今中外50位大师对教育的探索与结晶,思路明确,堪称经典。作者认为真正的教育思考离不开大师的智慧,只有"认真汲取教育先贤的思想营养,创造性地实践教育先贤的教育智慧,教育才会成为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教师和学生才会真正享受教育的幸福。"为此,作者花了大量的精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教育论著,在走进大师教育思想的同时,又能回归教育实践的现实困惑,力图将大师的教育思想通过合理的整合和结构的安排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使教师的教育思考与困惑能建立在大师教育思想的高度之上。整本书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展开,包括大师的选择及其观点、文章的截取及其长短、专辑的安排及其结构等,无不体现编者作为特级教师对教育的思考及其智慧,他只是把大师的教育观点剥离出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带领我们一起去感悟、去思考,一起去大师那里寻找教育的原点与智慧。

在第"教育本质"中选取了12篇文章,作者认为,教育就是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让教育成为人的生命和心灵发育成长的过程。教育应是自由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一致、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认识、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通过教育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要终身教育、教育的范围要不断拓展。

在第二辑"教育内容"中选取了10篇文章,作者认为,教育内容自身蕴含着丰富魅力,教师需有一双慧眼,穿透知识表象,洞悉和传递学科本质之美并"以美启真".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老师,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自然应该不仅仅是满足于知识的传递,还应努力挖掘蕴涵在学科内容中的"美原素",不仅要发挥这些"美原素"的育人功能,而且要由美走向真。为此,作者主要选择了四门学科即科学、数学、音乐以及物理学,展现了这些学科的大师们如何从知识达到对学科美的感悟。

第三辑"激发和唤醒生命",教师要想学生享受课堂,首先自己就得享受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教学进入到一种自我欣赏的境界,带着感情、带着爱、带着学生一起去平等地思考。当然,前提是我们对书本的知识、结构及其方法要有充分的理解,并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出来。但是有了这些还不够,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根本上是为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只有养成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学生才能够将习惯发展为自我意识,实现更大范围的成长。

第四辑"把鸟放到林子里",强调在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中,学生还应该从自然界中感悟美,接受美的熏陶;在伙伴或集体的关系中,创造美的新元素;在郊游、体育、劳动等活动中,体验审美的新天地,寻找教育的新途径。

第五辑"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探讨了教师如何通过教育获得幸福感,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如何充满愉悦和成功体验。编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与其劳动的创造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这一专辑中,我们读到了关于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精彩论述。这在同类型的教育理论读本中很少涉及。

第六辑"童年,人生已经开始",阐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独特地位。编者寄望,学习,不止是为未来的人生奠基;童年,人生就已经开始。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习也就成了一种生活,它的名字叫幸福。

六个专辑既独立成篇,又联系紧密,各个专辑的导言和提示,提纲挈领,为读者的阅读和思考提供了鲜明的路标和导引。

再次,该书编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专注于大师论著与问题阐释的同时,其清醒的现实感也跃然纸上,体现了一位特级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针对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的"回到教育原点"的观点,作者的思考却更深一步,那就是什么是原点的教育?即"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并将此问题化解为与教育现实密切相关的若干具体问题。编者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寻求答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却又并未让汗牛充栋的典籍所淹没,其强烈的主体意识仍借助全书的结构和问题而充分显露出来。每个专辑里的文章都是围绕着编者的问题进行整合。因此,在大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背后,却可感受到编者对现实教育深切的关爱和忧思。读者在阅读这些大师文章的时候,总会不经意间浮现出自己在教育工作中习以为常的某些细节、困惑以及问题,答案也往往在与大师的精神交流中自然获得。我们仿佛和编者一起潜入教育的深处,从大师那里寻找教育的智慧和温暖。

最后,从《教育》一书的结构体系来看,编者似乎暗示我们,关于教育是什么的探讨,一定要放到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量。仅把目光限于一时一地的已有经验,是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近些年不断有这样那样的轰动经验吸引着眼球,但有多少能经得住教育理性和智慧的追问。一方面是先进典型不断,另一方面是问题依旧如昨,而真理往往是朴素的。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教育,真的是到了认真反思的时候了。也许,返璞归真,才是当下教育的最好选择。也许,教育者,首先应该做一位自主学习的教育。

读后感《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读后感《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作为教师,应该对教育关注,我精心拜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后,感慨良多。这本书从交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的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很多名人也都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法国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前苏联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名家们为探索教育真理,穷其一生精力,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着最好的注解。在这个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很多人看不到精神教育的方向,尽管人们生活已大大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但竞争却更为激烈,于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家长、老师,学生本人也在这条路上辛苦地攀爬着,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根本。尽管有那么多的教育家现身说法,诉说着教育的本质,但社会依然急功近利,学生们为了分数,依然辛苦。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生存压力如此之大,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教会(更准确的说是给予)孩子自信。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精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乐于接受挑战;孩子缺乏自信,她就会在任何事情上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心理,从而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自信的孩子,学习会有动力,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因为这份认识,会加倍努力,即使成绩暂不如人意,也会保持良好心态,在学生时代,这份心态,会促使他们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进入社会,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永然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最值得骄傲的心态之一。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自信呢?首先我们自己要有良好心态,告诉孩子,努力学习,有好分数,敲门砖就会多一块,就会硬一些。无论成绩好坏,分数高低,努力学习的行为本身,就是在锻炼自己。教师有良好心态,就会包容、理解所有学生,有了理解、包容,学习好的自会更加努力,学习不如人意的,也不至于自暴自弃,或压力山大而导致心理问题。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会心情愉悦,接受知识就快,即使差生,也会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更容易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除了自信,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自尊自爱。学生有了自尊,懂得了自爱,就会自律,就会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何教会学生自尊自爱?身教大于言传,成长中的孩子最烦单调枯燥的说教,我们要亲身垂范,要无言的教育,我们自己也要自律自爱。平时,还要多和学生沟通,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用心倾听孩子心声,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在亲历体验中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爱。

我们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成长期的孩子,没有完人,我们不能随意撕开学生不好的一面。面对有缺点的学生,只能用心交流,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关注从教育细节入手,身体力行。

和学生有了心的交流,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体会到师生平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去尊重别人,平等待人,更会体验到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真爱之心。在了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成绩自会提高。

给予孩子自信,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尊重别人,在我看来,这就是教育孩子做人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无论社会竞争多么残酷,生存压力多么巨大,孩子都会行走在正确的路上;孩子的路没有走偏,成才也就指日可待。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对最好的教育的一点基本认识。在教书的这条路上,在日常教学中,我正在无怨无悔,身体力行着。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文/胡忠年

在校本研修期间,我读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一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一精一神来;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救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一性一,播种一个个一性一,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这些名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一精一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一精一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美好的星光大道。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一精一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一精一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一操一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一性一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的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000字(精选范文)


周末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我每看-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将近一周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颤,收获很大。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首先谈谈教育的含义,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育法,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我觉得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什么是教育?在我眼里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给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的向往。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灌输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在我的数学课上总是让孩子们学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找到学习中的“道与术”。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我要努力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一直以为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的欲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时,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会获得一种快乐。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听闻雅斯贝尔斯的盛名,是源于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据说此话出自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读罢却未见踪影。错误的对应关系恐怕又是人云亦云下的讹传,但足以见得该书及其作者在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性和自由性,倡导发现人的多种可能。《什么是教育》贯彻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也探讨了大学教育的应有形态。作为踏进高等学府两年的大学生与即将步入实习岗位的准语文教师,我从此书中收获良多。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首先,教育者应与被教育者平等相待,前者以兼容并包的谦和态度,与后者共同探寻真理。“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引自原书第1页)教师与学生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在广阔的知识殿堂中皆属于探险者。教师因阅历丰富而充任引路人的角色,却不意味着具有不容挑战的权威。居高临下者往往自满而不自知。教师若不秉持“教学相长”的态度,容易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师说》有言:“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人师者也应存好学之心,在与后辈的交流研讨中广泛汲取新知,充盈自我。雅斯贝尔斯在书中对传统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三种模式进行了区分,说明师生关系当亲疏有度——教师既非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代理人,也不该使学生产生唯命是从的依赖感。一种互相照亮、共同进步的非捆绑关系,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前提。教师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追寻真理的态度,唤醒学生的潜能,促使其从内部产生求索知识、完善自我的驱动力,这才是教育助人发展的长远之计。

其次,教育的目标应是使个体完整认识、并逐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除他之外的任何模仿对象。当下国内的教育生态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培养目标的趋同化。受考核模式影响,学校、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往往刻板而单一,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况。学生历经千辛万苦从应试束缚中解放,却浑然不知自己想要什么,未来路在何方。分数成为他们成长的指路标,这是非常可悲的。我们常用“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劝慰孩子别在意暂时的领先、落后,殊不知我们生来就在不同的赛道上,有人翻越崇山峻岭勇攀凌云高峰,有人漫步蜿蜒小径静听流水潺潺——每条路皆能领略精彩风景,重要在于那是否出自本心的选择。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过分比较却容易使人在众声喧哗中迷失自我,盲从大流而失去心灵的归属。教育是促人生成的艺术,绝不该囿于考卷上分数的得失。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传授知识技能以外,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动手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一套自我评价体系,客观审视当下存在的不足。同时引导学生认清更为长远的发展方向,而非受近期目标的局限,失去对整体生命的展望。诚如此,我们的教育方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自由的人。

再者,教育须注重精神的陶冶,着眼于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性。“科技讲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而精神要求的则是人的转变。前者只能制造装备,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后者是使人悔改,变成真正的人,并且借助精神的转变,人们不但不会被生产力和制造武器的技术打败,反而能掌握它们,挽救我们的生存。”(引自原书第68页)人工智能时代,越来越多职位可以被机器取代。如果当今人们的所有工作都能让机器完成,那么人的价值该如何彰显?在我看来,人与机器的根本差异在于思考能力之有无。机器只能按照既定模式处理信息流,人却能灵活探索未知的领域。因而教育需怀抱信仰: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比起机械做题,我们更鼓励学生在练习基础上举一反三,提出看似错误却具有创新性的见解。答案的存在仅仅是提供参考,而非彻底否定与之不同的声音。除此之外,理性、温情的培养在教育中也非常关键。尽管学生发展道路各异,我们都希望他们能成为温暖且有能力的人。错误的教育方式如放纵、控制甚而施虐可能会使受教育者衍生出扭曲的人格,步入社会后采取极端方式酿成丧失人伦的惨剧。过分讲求效益的教育观也容易助长学生的功利心,使之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他人的悲喜冷暖漠然视之。从长远来看,学生的人格培养重于知识传授。为人师者应以身作则,公平关爱每位学生,真诚待人接物。在授课之余,也需多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适时予以点拨,以免学生误入歧途。

作为在校大学生,雅斯贝尔斯论述大学教育特征及使命的部分也令我颇受启发。大学生是自由探索真理的冒险者,我们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寻觅,兼采各家思想,实现精神的升华。即便未来从事非学术研究工作,大学期间发掘的潜能、养成的科学思维方式将使我们受用一生。我们不仅要乐于求知、善于思考,还需将思考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名师范生将目所能及之物都纳入教学材料的考虑里,世界就变成了他的课堂,未来立于讲台,他的授课必将博采众长、妙趣横生。此外,大学生当具备“独立自主”的观念。“独立”意味着思想上的自由选择,不盲随大流,也不盲信权威。认清自身兴趣所在并刻苦钻研是最为重要的。课堂之外,我们应多以开放谦和的态度与同学、老师积极探讨,彼此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同努力去弄清事实的真相。“自主”则意味着态度上的自我负责,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大学的管理相对宽松,缺乏外界约束,我们要自己活成一支队伍。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为往后步入社会打下学识与能力的坚实基础。

《什么是教育》兼具哲思的理性深度与教育的人文色彩,沉心阅读的过程也是与作者雅斯贝尔斯倾心交流的过程。如他所言,“谁若每天不给自己一点做梦的机会,那颗引领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会黯淡下来。”(引自原书第156页)面对当今国内教育界存在的问题,作为接班人的我们要有试图改变的勇气。教育者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浪漫,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现阶段我们应当认真上好每一门教师技能课,秉持奉献初心,坚守育人情怀,未来共同携手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献策助力。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读后感《《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