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第三次浪潮读后感 > 地图 > 第三次浪潮读后感

第三次浪潮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浪潮之巅》读后感。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浪潮之巅》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浪潮之巅》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了读小说之外我就没有那么认真的去看一本书,而且看完了意犹未尽,想着尽快看完再翻看一遍细细品味,这本书就是《浪潮之巅》。《浪潮之巅》是一本难得的关于IT行业的好书,重点讲述的是硅谷IT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分析了一些曾经辉煌的公司走向衰落的过程和原因,并讲了关于风投的有关知识,里面披露了很多知名IT企业的很多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其中有科技巨人微软、苹果、惠普、IBM、AT&T等大公司的兴衰历程,也有对整个世界IT发展史的宏观叙述,还讲述了几个重要的商业模式、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经济操盘手。全书观点宏观而不空洞,跨时绵长而不累赘,故事传奇而不虚浮,评论精彩而不偏颇,是一部难得的IT业巨作。对于非IT从业人员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阅读门槛,只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就可以了,就跟看《故事会》似的。对于IT从业人员来说,从这些传奇故事中吸取教训,开拓视野,无疑对于今后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IT行业的发展历史知之甚少,基本上是从无到有的感觉,这也算是一本“相见恨晚”的好书。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们不去改变世界,世界将会改变你,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也不要坐以待毙。IT行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

首先,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一点在IT企业中表现得格外明显。在美国,IT业的灵魂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在他们那里生存下来,就会被淘汰掉。而我们国内的IT行业几乎看不到什么创新,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软件公司靠着政府活着。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往往是“微小”的,而且大多是在产品层面进行。而IT行业的创新则是革命性的,大多数需要在思想层面产生变革。“胜不骄,败不馁”,在发展的高处时要放眼未来,不能固守着自己的地盘,不去创新,安心享受,最终断送了前程。有很多企业不是死于忧患,而是死于安乐。

其次,要保证创新,公司的体制非常重要。这就如同一个国家,它的体制决定了它的发展。作者在阐述企业的这个“神经网络”时,分析透彻,洞察了企业长期健康生存动力,企业就是靠着创新和体制这两部马车的拉动。Google的崛起,苹果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新定义,以及当下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流行,无一不是巨大的创新。而创新背后的人才体制、分配体制、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创新能够成功,并且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钱不是万能的,技术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制保障,赚钱的生意有可能做成赔钱的,再好的技术也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最后,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质变的契机需要决策者敏锐的察觉能力并付之行动才能发挥出的效能。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个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总能发现它存在某种规律或者问题,从中我们能找出改变它的办法。当然量变积累到质变也有外因的影响,这种外因真是社会的需要。手机的发展就是这个例子,手机从开始的模拟手机发展到数字手机,再从数字手机发展到智能手机。每一次的质变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正是一种质变的外因。这样的契机往往只是在脑海闪现,能不能把握,这是取决于一个决策者的阅历、智慧。

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我觉得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生存,必须具备不断的创新、完善的体制以及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三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突然感觉我们是不是太关注自己的生活,却忘了抬起头来看一看剧烈变化的天空。即使我们不能在IT行业的浪潮之巅,也不需要去感慨,毕竟能在IT行业浪潮之巅的人是少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浪潮之巅。我相信浪潮也是事后总结的结果,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自己的航向就是下一浪潮。以史为鉴,方知兴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一:《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二:《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三: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四:《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五:《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六:浪潮之巅读后感

浪潮之巅读后感集锦


您是否在寻找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每次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心里都是满满的感动。是时候写一篇最能体现内心收获的读后感了,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推荐的“浪潮之巅读后感”,为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网址!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1

企业的向死而生——读《浪潮之巅》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主要介绍ATT、IBM、苹果、因特尔等著名IT公司发展历史的书籍,有些公司已经倒闭关门了,有些仍在运行,并且如日中天,但书中提出:没有人能活到两百岁,也没有公司能辉煌两百年,这是规律,很难超越。

企业真的不能常青?初看这个概念,颇为质疑,中国就有同仁堂、全聚德、茅台酒等很多百年老字号的企业,但书中对这种质疑也作了简单解释。现实生活中,确实还存在很多超过两百年的企业名字,但是这种企业并不是活了两百年,比如现在的同仁堂和百年前的同仁堂除了名字相同以外,无论从企业文化、主营业务,还是权利归属、经营方式,都和百年前的同仁堂没有关系了。就相当于1995年出生的小伙子叫做秦始皇,但他的身份、大脑、行为都与2000年前的秦始皇没有任何关系,不能认定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

企业死亡方式丰富多样,但本质相同。书中讲述了很多种企业面临破产的情况,还写了很多已经倒闭企业的原因。其中ATT因为企业缺乏真正的控制人,分散的股东追逐短利,导致企业被拆分;IBM因机构臃肿,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创新缺乏,企业每次面临危机都要精简;摩托罗拉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人,不断错失机会,最后被迫遭谷歌收购,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这些企业看似有各种各样的失败因素,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正身处企业内部,每个人都做了当时认为最正确的决定,这些决定都是为了尊重投资,为了发展企业,虽然最后关门了。就好像曾国藩帮助清朝剿灭了太平天国,却也毁坏了清王朝运行了几百年的规则,加速了王朝的覆灭,但当时清朝皇帝需不需要吃下曾国藩这颗救国毒药呢?需要的,因为不吃的话,也会死得更快。这就是规律,死是必然的,虽然没有人想死,但死的时间临近了,你又有什么能力逃脱呢?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既然必死,又何必在乎常青。在美国人看来,企业关闭属于自然状态,他们拿投资人的钱开办了企业,努力运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内心深处对企业是否常青,并没有中国人那么执着。硅谷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诞生,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死亡,总量维持着平衡,很多企业开办之初,就是为了卖给更大的企业获利。中国人对这方面的追求更加执着,杨致远创办的雅虎市值一度超过微软,后来一落千丈,即使企业在破产边缘,杨致远仍然非常坚守,最后迫于华尔街投资人压力才辞去全部职务,如果换成美国人,可能早都脱身室外了。著名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因为年纪太大,主动清算经营的企业,关门后过上了退休生活。

企业的向死而生提醒我们,很多东西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现在雅虎公司仍在经营,但已经处在了IT行业的边缘,但是这家企业开创的免费互联网商业模式被全世界运用,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常的重大意义,书中将杨致远、戴维.费罗评价为:一百年后雅虎公司不复存在,但是人们会把他和爱迪生、贝尔和福特相提并论。就连我们崇拜的乔布斯,在书中都远远不如杨致远和戴维.费罗的评价高。

我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人向死而生的短文,其实人的寿命目前没有突破150岁,既然必死,就应该和企业一样,顺应时代,享受过程,结果并不重要,因为秦始皇死后的骨灰和大街上的乞丐没有任何差别。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2

《浪潮之巅》读后感500字:

吴军讲述了整个IT产业的大公司,并从大公司发展寻找共同的特点。

首先,一家公司是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的,它的成功取决于这家公司的基因,它的失败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基因决定的。

其次,想要颠覆现有的大公司,一定不能是和大公司正面交锋,而是通过大公司疏漏的方面入手,然后迅速占领市场,以阻止大公司的攻击。谷歌就是这样对付微软的,吸取了很多前辈炮灰的经验。

再次,硅谷是一个反派文化盛行的地方,不断的有新的创意冒出,然后有工程师把它实现。公司都是有生老病死,只有不断的跳槽,才能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值钱。创业公司通过期权才能笼络更多的人才。

最后,未来的大公司一定不是现有的公司,大公司的转型是非常困难的,而成本也是很高的。即使是吴军这样的人,也没有看到互联网3.0的模样,而互联网2.0才是雏形。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是技术史的书。而且对于个人的行为有所启发。你的工作未来有前途吗?你的公司的寿命还有多少?你有应对未来的能力吗?

这些思考一直在我心中萦绕,我开始学习了python编程,很苦很难很累,但是不会编程就是未来的文盲。

能站在浪潮之巅的公司,都是那些敢于创新,不断进步的,我相信,人也是一样。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3

《浪潮之巅》读后感3000字:

最早知道吴军博士,是通过他当年为谷歌黑板报所写的连载《数学之美》。复杂的数学模型,在吴军博士笔下变成清新、流畅的文字,数学之美跃然纸上。让人读之,如品香茗,回味隽永。

如果说,《数学之美》体现了吴博士的科学精神,那《浪潮之巅》则展现了吴博士的商业素养。

开篇寄语,吴博士就开宗明义: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到几十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高屋建瓴,气势恢宏。让人不由得心潮澎湃。

缘起:

基于《数学之美》的好感,多年前我就买下了砖头厚的《浪潮之巅》摆在案头。依稀记得也曾读过几章,不久就放了下来。

前几日,在公众号读到一篇文章,介绍高毅资产的基金经理冯柳的投资体系。在文章中冯总谈到了“关于如何建立每个人自己的认知”的看法:

“关于读书,个人觉得先读传记和案例,再读理论书为好,否则就容易教条,也吃不透理论,先有故事底子,再学理论的过程就容易串联引申,比较容易产生效果。所以我一向是建议别人先学史再学哲的。”

这让我想起了书架上吃灰已久的《浪潮之巅》。

说来惭愧,作为IT行业从业十多年的老兵,尽管对于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等IT界的著名公司耳熟能详,但说起各大公司的发展历史、重大节点、商业模式、竞争态势等不由得一时语塞。

于是抽出每天早上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的各一个小时,开始肯砖头。

这一读,竟放不下来。直至今日,完成最后一章的阅读。

几点感受

1.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

无论是半导体产业,软件产业,还是互联网产业,科技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颠覆是产业发展的根源。每一家引领潮头的公司都是很好的把握了这两点。而短暂辉煌的公司、或者退出历史舞台的公司,作为过时生产力的代表,本质上是败在了这一底层逻辑上。

2.人才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与基石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核心高管、特别是领军人物的眼界与执行力,另一方面是大量高素质、忘我工作的员工。

每一家伟大的企业,都有着极其优秀的领军人物,像微软的盖茨,苹果的乔布斯,通用电气的韦尔奇,IBM的郭士纳等等。他们在位的时候都是企业高速发展或者重新振兴的阶段,他们都带领着企业走向巅峰。

高科技企业,最大的资本是人力资本。很多企业能够逆势而上,是抓住其他公司的失误,从而获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加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读后感.像贝尔实验室、IBM实验室、惠普实验室、SUN的研发部门等都经历过大规模的缩减和裁撤,所富裕出的人员广为新兴公司所吸纳,成为后者快速扩充研发、工程部门的契机。

3.教育和资本是基础和土壤

世界一流的大学,像斯坦福,为硅谷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多元化、科研与商业并重的教育体系,让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创业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与此同时,对失败的宽容,让创业者轻装上阵。

另一方面,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并购与上市,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为各个阶段的创业者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弹药。

4.激励机制与新型雇佣关系

以股权和期权为代表的激励机制,让优秀的人才敢于冒险加入新创立的公司。期权的收益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让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不同阶段加入的员工,由于行权价格的差异,更合理的进行利益的增量分配。

开放的文化,更加扁平的管理结构,让有创意的员工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因而工作也更有干劲。这里面,思科公司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这代表了新型的生产关系。

5.自然形成方能经久不衰

最难能可贵的是,上诉几点是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逐渐的、自然而然的在硅谷周边形成的。期间,经历了世界大战和数次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硅谷不但没有衰落,反而一次次走在科技浪潮的巅峰。

信息产业的规律

整本书中,吴博士一面介绍各个引领浪潮的弄潮儿,一面在总结信息产业的规律性和代表性的商业模式。在这里,我做个简要的摘要,不做过多解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

1.摩尔定律

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2.安迪-比尔定律

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将会被软件的升级全部吃掉。所以,用户才会有购买新的硬件的动力。

3.反摩尔定律

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4.70-20-10律

当某个领域发展成熟后(而不是群雄争霸时期),一般在全球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老大是这个领域的主导者,通常占据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份额,并且制定了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老二有自己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有时也会挑战一下老大。剩下的企业则只能占到10%甚至更少的市场。

5.诺威格定律

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占率翻番了。所以,必须要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6.基因决定定律

公司的基因的决定作用是如此之大,使得很多跨国公司都无法通过改变基因来成功转型。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信息产业的商业模式

接下来,我们简要概述一下信息产业主要的几种商业模式。

1.Google的广告系统

传统广告有三项主要的成本:

1)运营的费用,比如报纸的纸张、印刷费和发行的成本;

2)批发或零售的费用,包括给广告批发商让利或支付广告销售人员的工资等;

3)订单处理,各种对于广告订单的管理和安排如何刊登或播放广告。

Google打造了自动的广告系统来大幅削减传统广告的成本:

1)不需要有人参与的广告设计,搜索广告全部是文字;

2)根据搜索内容,自动匹配广告;

3)自动收费,并控制广告投放节奏;

4)识别恶意点击,无效信用卡和银行账户;

5)自动修复并容错。

这使得除了运营成本,Google削减了传统广告中的其他两类成本。使得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容纳海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在全球性媒体上做广告。

2.eBay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eBay将美国自家前院的跳蚤市场搬上了网,亚马逊从图书开始做起了网上商店,它们都是电子商务的代表。在中国,它们的模式和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支付宝”很接近。

网上购物,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1)大量在线商铺的建设与运营,背后是云计算;

2)在线交易的完成,背后是电子支付;

3)欺诈行为的识别,背后是反欺诈的监控;

4)商品的线下交付,背后是现代物流;

5)交易的欺诈和商品的丢失,背后是保险的支持。

有了这些,消费者就可以放心在网上购物了。

3.戴尔的虚拟工厂

传统的制造业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7个环节才能收回投资,获得利润。

聪明的企业能够直接减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计算机制造商戴尔,它将上述7个环节减少到两个。

1)戴尔不设工厂,全部由OEM代工;

2)产品设计外包;

3)原料采购,和芯片和外设厂家谈好协议,由这些公司直接发货给OEM工厂;

4)生产好的产品由OEM工厂直接发给客户;

5)销售上做直销。

所以,戴尔除了牢牢控制住订单处理和零售(主要是市场推广)这两个环节外,将其他成本降到了最低。

4.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当社交网站发展到一定规模,它们的用户在虚拟社会中所花的时间多到一定程度并且对社交网站产生依赖时,虚拟社会中必然会出现虚拟商品。然而,能够成功的销售虚拟商品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1)虚拟商品的使用价值。

2)用户不但消费虚拟商品,还能够创造它们。即凯文·凯利所说的“产销者”。

腾讯的虚拟社区Qzone,提供像种菜这样的网络增值服务,就满足这两点,成为腾讯的“印钞机”。

最后,好的商业模式非常像“印钞机”:

1)每增加一份营收不需要多雇佣一个人;

2)横向扩展业务,比如从一个地区扩展到另一个地区,无需很多额外的工作;

3)不需要消耗过多的原料和成本。

未来的思考

在全书的最后,吴博士提出了一个大课题“下一个Google在哪里”。书中谈到这么几个新领域:

1)新能源:太阳能或者核能;

2)生物和制药技术:基因和干细胞技术;

3)新绿色农业

4)电子商务

5)无线业务

6)云计算

并特别关注了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着重关注了阿里巴巴和腾讯。

对这一点,站在数年之后的今天,我个人的看法是:

1)太阳能

2)电动汽车

3)5G

4)物联网

5)大数据

6)云计算

这也是,接下来我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最后,推荐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去读一读吴博士的力作《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4

除了读小说之外我就没有那么认真的去看一本书,而且看完了意犹未尽,想着尽快看完再翻看一遍细细品味,这本书就是《浪潮之巅》。《浪潮之巅》是一本难得的关于IT行业的好书,重点讲述的是硅谷IT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分析了一些曾经辉煌的公司走向衰落的过程和原因,并讲了关于风投的有关知识,里面披露了很多知名IT企业的很多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其中有科技巨人微软、苹果、惠普、IBM、ATT等大公司的兴衰历程,也有对整个世界IT发展史的宏观叙述,还讲述了几个重要的商业模式、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经济操盘手。全书观点宏观而不空洞,跨时绵长而不累赘,故事传奇而不虚浮,评论精彩而不偏颇,是一部难得的IT业巨作。对于非IT从业人员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阅读门槛,只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就可以了,就跟看《故事会》似的。对于IT从业人员来说,从这些传奇故事中吸取教训,开拓视野,无疑对于今后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IT行业的发展历史知之甚少,基本上是从无到有的感觉,这也算是一本相见恨晚的好书。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们不去改变世界,世界将会改变你,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也不要坐以待毙。IT行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

首先,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一点在IT企业中表现得格外明显。在美国,IT业的灵魂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在他们那里生存下来,就会被淘汰掉。而我们国内的IT行业几乎看不到什么创新,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软件公司靠着政府活着。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往往是微小的,而且大多是在产品层面进行。而IT行业的创新则是革命性的,大多数需要在思想层面产生变革。胜不骄,败不馁,在发展的高处时要放眼未来,不能固守着自己的地盘,不去创新,安心享受,最终断送了前程。有很多企业不是死于忧患,而是死于安乐。

其次,要保证创新,公司的体制非常重要。这就如同一个国家,它的体制决定了它的发展。作者在阐述企业的这个神经网络时,分析透彻,洞察了企业长期健康生存动力,企业就是靠着创新和体制这两部马车的拉动。 Google的崛起,苹果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新定义,以及当下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流行,无一不是巨大的创新。而创新背后的人才体制、分配体制、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创新能够成功,并且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钱不是万能的,技术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制保障,赚钱的生意有可能做成赔钱的,再好的技术也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最后,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质变的契机需要决策者敏锐的察觉能力并付之行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个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总能发现它存在某种规律或者问题,从中我们能找出改变它的办法。当然量变积累到质变也有外因的影响,这种外因真是社会的需要。手机的发展就是这个例子,手机从开始的模拟手机发展到数字手机,再从数字手机发展到智能手机。每一次的质变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正是一种质变的外因。这样的契机往往只是在脑海闪现,能不能把握,这是取决于一个决策者的阅历、智慧。

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我觉得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生存,必须具备不断的创新、完善的体制以及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三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突然感觉我们是不是太关注自己的生活,却忘了抬起头来看一看剧烈变化的天空。即使我们不能在IT行业的浪潮之巅,也不需要去感慨,毕竟能在IT行业浪潮之巅的人是少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浪潮之巅。我相信浪潮也是事后总结的结果,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自己的航向就是下一浪潮。以史为鉴,方知兴替。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5

《浪潮之巅》是我最近看过的一本书,也是自己觉得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从19世纪末算起,ATT公司、IBM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美国、了解科技产业,以此理解科技创新和商业公平在美国文化生活中的深刻意义。

里面可以获得的知识和可以发出的感慨实在太多,本文着重讲几点我掩卷而思后的感想。

一、关于创新

硅谷公司的成功无一例外均来自创新,创新一词也成为近几年我国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创新的能力不足,创新的效果不佳呢?对比书中所描述的成功科技公司,我体会到真正能对事物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创新一定是一种颠覆式的创新,简单点说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譬如:当世界上所有的公司都沉醉在软硬件一体的模式的时候,微软告诉我们原来软件是可以单独开发单独销售的;当所有公司都在寻找从互联网的内容进行收费取得盈利的时候,雅虎告诉我们原来免费的模式也可以赚钱的;当大家都意识到通过网页投广告可以赚钱的时候,谷歌告诉我们通过搜索也可以盈利。所以通过对模式的研究,大胆地打破常规,建立一种超过常人判断的商业模式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关于专注

研究这些公司的成功之道,我们会发现创新之所以会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了另外一个看似与创新矛盾的词专注。专注于一种理念、一类产品或一门技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把产品做到极致,这才是成功的源泉。我们看到乔布斯对产品极致的追求,在全球所有的IT公司都开始软硬件分离的时候,他却坚持了通过软硬件一体的做法为用户提供完美的体验,即使被自己创立的公司赶出去也没有改变他的专注,最终实现完善的回归。无独有偶,我们熟知的IBM能成为科技界的长青树,要归功于它的二字秘决保守。毫无疑问,保守使IBM失去了无数的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它能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并因此而立于不败之地!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充斥着浮躁的气氛。许多公司希望今天投入明天就取得收获,对管理对技术往往以是否能立即产生效果为目的,专注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精神。

三、关于环境

这里讲的环境主要是指硅谷的创业环境,通过此书我理解到硅谷之所以成功,从文化、学术、资金乃至法制,无一例外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首先是独特的硅谷文化包含:一是不迷信权威,在硅谷没有权威,任何人只要靠真刀真枪的拼闯出名堂才能获得话语权;二是对失败者的宽容,在中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在硅谷对失败者很宽容,很多人把失败也当做一笔财富;三是团队协作精神,硅谷的企业往往都是几个人联合创办而不是一个人创办。例如雅虎和谷歌都有两位联合创始人,而且他们的股份是均等的。而且硅谷创业公司大量给公司员工发放期权,把成功的果实和全体员工共享,也激发全体员工的创业积极性。其次是良好的学术氛围,硅谷附近有两所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两所大学为硅谷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人才,其师生即是硅谷创业的主力军。再次是强大的金融保证体系,科技公司幕后的英雄风投公司起了强大的作用。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硅谷成功的公司都获得过风投公司的帮助。一家没有获得过风投的公司能在短短几年内崛起并成功上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风投公司的存在让神话和奇迹变成了可能。而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像美国这么成熟完备的风投产业链。最后完整健全的法规体系,反垄断法通过对垄断企业的限制维持了良好的创新动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的法规环境,促进了硅谷公司完善透明的管理体制,确保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公司经营者及所有者等各类相关方的合法利益,从而奠定了硅谷公司成功的基石商业公平。

四、一点启示

通过对硅谷公司成败的了解,我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发现,在整个硅谷公司发展史的描述上,我们至始至终没有看到现在我们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字政府。作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地区,我们没有看到政策的倾斜;没有政府层面的开发区;没有召商引资,甚至在取得政府项目的能力上硅谷的大学还远没有东海岸的学校具有优势。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呢?也许本书带给我们这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最大的启示是:相比所谓帮扶企业、加强服务来讲,营造一个公平的法规环境,创造一种开放的市场氛围,严格约束自身的权力边界,也许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6

技术不是唯一——《浪潮之巅》读后感1000字:

虽然信息技术大发展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但是也许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摩托罗拉曾经在技术上有过的卓越成就。二战时为美军提供最卓越的通信设备,196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彩电显像管,生产出美国第一台全晶体管彩色。

1979年成功地推出68000通用微处理器,地址总线为24位,可以管理16MB的内存。而同期英特尔的处理器其实比它落后半代,后者16位的地址宽度只能管理64K的内存。这在当时会导致运行速度的巨大差异。

八十年代,与德州仪器(TI)、ATT同步推出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八十年代初发明的民用蜂窝式移动电话,也就是早期说的大哥大,现在说的手机。

牵头铱星计划,传统的同步通信卫星系统不同,同步卫星需要基地站,新的设计是由77颗低卫星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系统。可以和手机直接通信(当然还要互相通信)。因此,它可以保证在地球任何地点实现移动通信。

摩托罗拉在技术上的领先,却没有能让它在任何一个领域主导市场。作为移动通信的领导者,摩托罗拉自然地垄断了第一代移动通信市场。而在很快到来的第二代移动通信中,欧洲形成了统一的标准占据了市场。

摩托罗拉之前的成功很难让其在手机市场上从零开始和诺基亚三星竞争。在模拟通信设备市场上,技术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数字设备却差异不大。诺基亚,三星凭借外观,营销占了更多的市场。手机数字化比摩托罗拉高管们想象的时间表来得早得多,使得摩托罗拉几十年来积累的模拟技术变得无关紧要,市场的优势顿失。

在芯片市场上,由于英特尔与微软的同盟在市场上的垄断,也由于业务线太多没有集中发展,败给了专注微机芯片的英特尔。

铱星计划的技术难度极高,在研发中,有许多重大的技术发明。应该说整个铱星计划从确立、运筹和实施都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在市场上却是巨大的失败。这个项目投资高达五六十亿美元,每年的维护费又是几亿美元。铱星公司只能将手机的价钱订在五千美元一付,每分钟的通话费定在每分钟三美元。这样,铱星公司的用户群就大大减小。投入商业运行不到一年,就向纽约联邦法院提出了破产保护。

技术固然重要,然而只专注技术,忽略市场变化,财务状况还有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也很难长久的成功,经营公司还需全方位的考虑。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7

有幸读到这本书《浪潮之巅》,《浪潮之巅》是一本介绍互联网及IT行业(或者更广义地说,是TMT行业)兴衰变化的书。

这本书囊括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内容:

一,互联网及IT行业几十年来主要的player的兴衰,包括ATT、IBM、思科、微软、苹果、Google、Facebook、Dell等等。这些公司有的是做电信的,有的是做互联网的,有的是做软件的,有的是做硬件的,有的是卖电脑的;有的是新兴向荣的行业新贵,有的是正值壮年的行业巨头,有的则已是垂垂老矣、日薄西山的夕阳公司。它们的商业模式、产业链、技术优势各不相同。

二,互联网及IT行业的规律、特征、体系、商业模式,包括一些行业定律以及他们的应用。

三,互联网及IT行业的相关系统,包括VC、IB、大学、研究机构与IT的互动等。

四,互联网及IT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比如云计算。

要在一本书中包含这些东西是很不易的,其中任何一点深究都可以写成大部头,更何况要在一本500多页的书中连贯、生动、有逻辑的讲出来。不过,吴军博士并没有在技术或者其它的行业细节上着墨太多,而是着力于给读者呈现整个行业的蓝图与兴衰,着力于将这种兴衰与整个技术、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浪潮契合起来,以向读者传达本书的核心理念:企业乃至行业的兴起与衰落在于是否能够把握新的浪潮或者成功的转型于浪潮之中,从而站在浪潮之巅。在这其中,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商业模式的选择、团队的执行力、管理者的远见、金融及学术的配合都是重要的因素,而这些点,才是吴军博士在本书重点着墨的地方。因此,它并不是一本小众或者专业的技术类书籍,相反的,它是一本更适合非专业人士的GuideBook。

其实,想要把IT这个高技术行业讲给普通读者听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它要求作者既要对于行业十分了解、有自己的见解,又要能深入浅出的把故事讲出来,讲的生动、有趣。吴军博士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甚至在我刚开始读本书时都惊异于一个语音技术专家如此强的叙事能力。这本书并不枯燥或者艰深,因为作者引用了很多小故事、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以及文学经典等来帮助读者理解。这是很了不起的。我觉得吴军博士是写这样一本书的最佳人选,因为他既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又是一个谙熟商业和金融的,还是一个涉猎广泛的自由写作者。

最后,这本书对我受益匪浅。

浪潮之巅读后感(优选范文)


被推荐了一百遍,方才拾起浪潮之巅。当时正在被麦克斯韦简化过的四个等式欺负得头破血流,每天头皮都是麻酥酥的,就想着在湖边读读书。那时才开始对华为的制裁,科普文里有人提及了浪潮之巅,想到本科硬件老师也曾引用过这本书,还很认真地推荐,就去借来。书名写得明白,记录的是站在浪潮之巅的公司,这些公司引领了世界的发展。读过后再阐述一次题目,那就是美国科技企业尖端记录与成败归因。作者是吴军,他是从业内老兵干成将军又转身离开的人,视野极其广阔。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这本书中西汇合,讲故事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很西方,而从其内核看,哲学上又很中国。几条主线并行,从始到终都在讲述世界上最耀眼技术的变革,每个故事都在讲述企业的两个核心是技术和管理,而在讲述每个公司的过程中,都很宿命论。又有一条逐渐清晰地线索,寻找一切的原因。

这事儿我们可以讲从前。从前的日子那么慢,车马邮件都慢,注意,从前的一切都是人力畜力,发信息靠喊靠写,飞马奔走,狼烟讯警,提供力量的也是肩扛手提。而后就制造利用工具。再以后就开始烧开水,蒸汽机是烧开水,火电核电都是烧开水。烧开水可以配合复杂的机器推轮子,就是蒸汽火车,改造风车就可以持续的磨面。飞跃是电。烧开水的大力气推动着轮子产生电,用电线传输到多少千米之外推轮子,并因为爱迪生的发明点亮了世界。利用电的大小有无,形成了信号,利用晶体管的各种配合,搞了信息的革命。于是网络生焉。“大云物移”,便在路上了。它主要讲的是后半段。

一切新技术的产生,都没有把旧时代的产物彻底消灭,而是完全交融起来,互为配合,一个节点的新突破,能带动整个链路不小的震动。古希腊哲学家们争辩的问题,如今时而跃入创造算法的科学家脑中,荡漾出新的构想。这是对于世界。而对于个人,每个能够抓住浪潮改变的人,最终都得到了丰厚的回馈。

而站在企业的角度,管理有时要比技术更重要,雄厚的资本可以直接购买技术,并且利用集团优势将先锋的科学家消灭之。红杉,高盛,黑石都是这样,它们是扬帆的风,也毁掉多少心血。先锋科学家在走产品化道路时,应当多学一点经营理念,积攒些对产品链横向纵向的认识。亦须知道,解牛刀贵在形状大小厚薄的适度,盲目追求技术可能收效反向。按照这样的思考方式,吴军的转身离开是必然,他去往投资业,用积累下的视野去发现新的峰,去购买未来。

关于企业基因的论说,则颇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倾注了太多宿命论的色彩。我不很认同这点,因为他归纳原因时对基因看得过重了。俗语里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句话常用于长辈对晚辈特立独行和早慧的溺爱,若做判断,也只能是个大致。蝴蝶效应导致任谁思考问题都难以足够全面。看到芽芽,等它长一长再说嘛。吴军在全书中流露出对原因探索的期望,这种未能讲明白的东西推动他继续写介绍文明的其他书籍,去讲明白,去构筑他理想的世界,这些后续的书我只粗粗浏览了数字之美和硅谷之谜,后来的信息传和智能时代则再没看过了,合适的时候再去看看他能描绘和畅想出什么样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好些看法,对信息时代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都有意义,无论在做旧技术,新技术,企业管理还是政府监管引导。认真去聊的话又是一个下午,慢慢看原书吧。

有趣的是,这本书出来四版了,作者在每一版中提出一点预测,这些预测往往很准确,颇有半仙意味。我读时是第三版,后来某个机会阅读了第二版,发现有些错误的预测已经被他做了更正,所以即使是半仙,也有其难言之隐。现在的第四版我并不打算去阅读,免得为英雄扼腕。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m.dhb100.com

《浪潮之巅》读后感500字


吴军讲述了整个IT产业的大公司,并从大公司发展寻找共同的特点。

首先,一家公司是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的,它的成功取决于这家公司的基因,它的失败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基因决定的。

其次,想要颠覆现有的大公司,一定不能是和大公司正面交锋,而是通过大公司疏漏的方面入手,然后迅速占领市场,以阻止大公司的攻击。谷歌就是这样对付微软的,吸取了很多前辈炮灰的经验。

再次,硅谷是一个反派文化盛行的地方,不断的有新的创意冒出,然后有工程师把它实现。公司都是有生老病死,只有不断的跳槽,才能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值钱。创业公司通过期权才能笼络更多的人才。

最后,未来的大公司一定不是现有的公司,大公司的转型是非常困难的,而成本也是很高的。即使是吴军这样的人,也没有看到互联网3.0的模样,而互联网2.0才是雏形。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是技术史的书。而且对于个人的行为有所启发。你的工作未来有前途吗?你的公司的寿命还有多少?你有应对未来的能力吗?

这些思考一直在我心中萦绕,我开始学习了python编程,很苦很难很累,但是不会编程就是未来的文盲。

能站在浪潮之巅的公司,都是那些敢于创新,不断进步的,我相信,人也是一样。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及读后感范文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及读后感范文:

从业近4年,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史依旧没有什么认识,感觉自己身处其中而又像个局外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这本《浪潮之巅》算是一本互联网发展史了。作者的文字,恢弘详实。下文仅做一些摘要,方便回顾。

1.用脚投票:

读者赞誉里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评价一个公司的好坏,只要看那些最优秀的人才是流进这家公司还是流出这家公司即可,如果你没有把握去评价一家公司成功的几率,不妨看看那些优秀的人是如何用脚投票的,你可以凭这个方法论去选工作,去找对象。”这段话也许有点绝对,但是确实道出了做选择时一个可以参考的维度。

2.工作边界:

“一流工程师天生充满好奇心与责任感,他们不在乎工作边界”。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优秀工程师的理解是,技术大牛。后来不断有人告诉我,一个开发能走的并不只有技术路线,你也可以选择走业务路线。前几天找一位业务做的很棒的同事聊天,他说,你要学会“借假修真”,以业务目标为导向去不断修炼自己,而这种能力,不仅局限于技术能力。目标的达成是多方面的,为达成目标,要学会走出现在的圈子,向前一步,去关心与你相关的同事们所面对的问题,想办法帮他们解决,不要太在意某件事的边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扩展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去对最终结果负责。

3.浪潮:

“时代有其发展规律,对于个人来讲,把握到一次机遇,一生能赶上一次浪潮就足够了”。适应比预测更重要。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到现象的时候,多去独立思考以及探究背后的原因及本质,才不会浮于表面人云亦云。

4.ATT:

ATT到后期,股权散落民间,公司管理者从创始人变成外聘职业经理人。他们的目标不是公司的长远发展,而是如何获取当前利益。于是他们利令智昏杀鸡取卵,没有人为这家公司百年后的发展考虑,所有的决定都是短视而贪婪的。

整个ATT衰落的原因,大致如下:公司失去控制-短视套现-不足以支持贝尔实验室-失去创新力以及人才流失+互联网浪潮冲击。

5.IBM:

IBM是一家保守的公司(好与坏无法定义,方向对了就是好),基因+反垄断的后遗症+微软的崛起对IBM造成了威胁。

IBM采取的措施有且不限于:

1.开源节流,引入内部竞争机制;

2.重视专利,IBM每年从专利上获利几十亿美元;

3.科技必须与产品相结合(砍掉一些冗余的部门和无前途的部门);

4.去判断哪些是真正重要的(比如把pC部门卖给联想);

5.集中精力,不断淘汰不挣钱和挣钱少的业务,扩充利润高的部门;

按我一直以来的理解,能赚钱的业务就是好的业务,而IBM等公司,会适时淘汰一些还在赚钱但前景不是很好的产品。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认为如果要开拓新业务,也没有必要去放弃旧的还在赚钱的业务,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旧业务还在为公司赚钱,这些部门领导在公司就有很大的发言权,为了自己的利益,很多可能阻碍公司的转型和新业务的发展。

6.苹果:

乔布斯的个人魅力,善于学习,无穷的好奇心与不同凡人的思维,为苹果找到了新的成长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信号不再是技术难点,诸多公司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而乔布斯的产品感和对用户体验的追求使得苹果的东西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乔布斯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苹果的产品不一定是原创的,但总能给人一种,原来这东西还可以这么玩的感觉。

我觉得作者提到的这个点很正确,创新不止于原创,更多的是发现价值,苹果无疑是代表。

7.IT行业三大定律:

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反摩尔定律。

IT行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和人是一样的。

8.微软:

微软非常可怕,可怕在扼杀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创新公司,公司创办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被大公司收购(和现在国内的情况一样,BAT三巨头很多情况下也是等市场做起来再收割)。

盖茨与乔布斯有着鲜明的对比,盖茨内敛而深沉(书中提到乔布斯不经意的错误,即给盖茨演示苹果的图形化界面,等于告诉了盖茨今后个人电脑系统的发展方向),而乔布斯是高傲而张扬的。

盖茨意识到垄断操作系统等于直接垄断整个行业,后续微软也通过操作系统垄断整个优势做了很多捆绑套餐(非技术、非正常手段),直接打败了像网景这样的公司。

乔布斯和其继任者功利心太重企图占领整个市场想从软件到硬件全部垄断,所有苹果走了封闭式和纯技术的路线,从个人电脑到手机,苹果从未具有开放的基因,而由于苹果走的是高端产品路线,所以它也成为不了行业的垄断者。

书中提及微软在业界的声誉较差,微软打擦边球,甚至仿制和抄袭别人的东西,但从公司角度看,这为微软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失败和漫无目的的研究。空手套白狼在商战上,也无法简单评价对错。

关于美国富豪热衷做慈善这事大家众所周知,以盖茨最出名。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美国的遗产税特别高,要想少缴税而将财产尽可能多的留给孩子,唯一的办法是将财产捐给自己的慈善基金会,财富通过基金会的形式传给后代,当然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留下了好的名声,像乔布斯不做慈善这个点,长期以来被人诟病。

pC时代乔布斯没有干过盖茨,而在移动时代,pC弱化,大家对pC操作系统可有可无,而苹果却因其不断的创新和对极致产品的追求,在移动时代干过了微软,可谓此一时彼一时。

在微软这章中,作者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基因这个点,由于微软在pC时代的成功,长期巨额稳定的利润,微软就像养尊处优的老虎,失去了捕猎的能力。过于强大的桌面软件基因使得其无法赶上互联网时代的浪潮。

9.甲骨文:

埃里森是个手段较硬的领导者,他可以通过恶意竞争和强行收购打败对手。还有好玩的一点是,在数据库市场中,埃里森没有在和IBM及微软的斗争中处于下风,而且熬到了郭士纳和盖茨退休,然后主导了数据库市场,看到这段不禁莞尔。

在甲骨文一章,作者大篇幅强调了创始人和领袖的重要性。

10.思科:

重视企业文化,善待员工,给普通员工股份和期权。

钱伯斯在接管思科后将工业时代的树状组织结构变成网状组织结构,这样做到了3点好处:

上下级及不同部门之间沟通路径较短;

部门壁垒低便于合作;

组织架构灵活,便于随时终止市场上前景不好的项目和开发有潜力的新项目;

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大锅饭就成了通病。特别是一些早期员工,在公司上市后就腰缠万贯失去了原有的动力和积极性,思科的办法是内部创业政策,即公司内若有人想创业,公司又看好他们的东西,则让其留在内部创业并给与支持,这招我感觉很出人意料,具体可以看书中的描写。内部创新这个点真的是非常的独辟蹊径。

思科这章,作者提到了华为,华为作为相较于思科的“小公司”,比思科拥有更高的灵活性,而中国制造,由于成本低,使得欧美公司的利润变薄。所以这也是推动大公司不断淘汰低利润产品,开拓新领域的一个点。

11.雅虎:

雅虎为互联网行业制定了游戏规则-开放、免费和盈利。雅虎开创了门户网站的先河,这是革命性的创新。而通过免费和开发,雅虎获得了几何级增长的流量,而拥有了流量后,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想到了挣钱的办法即广告从而做到盈利。

12.惠普:

领导者错误和亚洲制造的冲击(亚洲制造=低成本)。

13.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从二战开始就作为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供应商,所以产品稳定性很好,这是摩托罗拉的基因。

但很多事情都是双刃剑,过分注重技术和品质,使得摩托罗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灵活性上就有所欠缺。中国为什么有无数手机品牌的原因是,在今天,各个手机公司产品的硬件都差不到哪里去,所以只关注技术和质量就没有太大竞争力了,我觉得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一定是很看不起现在动不动就发布一款新手机的行为(可能只是换了个样子),但不可否认,很多消费者就是愿意为一个外形买单。

摩托罗拉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明了早期的大哥大,emmm...从来没有见过大哥大。

14.风投:

美国有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信用制度,使得信用可以成为美国社会的基础。而在我国并没有成型的信用体系。

由于缺乏社会信用体系,实际已经制约了社会的发展。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学术造假、各种假货抄袭,由于缺乏信用体系,违法成本非常低,道德在利益面前苍白无力,我们对这些毫无办法。而马云创造的芝麻信用分,如果他真的成功创建了一个完善可靠的信用体系,那阿里最终能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该是空前的吧。

15.信息行业规律:

1.70-20-10规律,跟垄断相关,反垄断法逼着公司追求进步,从而推动整个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2.诺威格定律:一个在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的公司必须不断开拓新财源,才能长盛不衰。

3.基因决定定律:一家在某一领域非常成功的公司一定已经被优化的非常适应这个市场,它的企业文化、做事方式、商业模式等使得公司成功的因素会深深植入这个公司,而这种基因未必适合新的市场,一旦涉及到转型负担就比年轻公司重(好比人到中年)。

16.斯坦福:

斯坦福不断向硅谷注入新的人才。

斯坦福远离政治中心,但由于守着硅谷,每年可以从工业界拿钱。教授和学生通过接触工业界的项目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可以看清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找到新的机会,换句话说,斯坦福相较于其他美国名校而言更接地气,更实际。

书中提到斯坦福对教授办公司非常理解和支持,只要教授能完成教学任务并发布足够优质论文,即可在外兼职。开放校园的真正含义在于,让大学融入社会,我觉得这一方面也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反观国内的某些大学,研究生给老板打工好像是普遍现象,也看到很多新闻中有导师不允许研究生去外面找实习这样的情况,感觉国内大学的风气各种不好。作为一个二流大学的学生,我就不多吐槽了,还是不要以太多的恶意揣测我国的教育制度了。。。

美国名校,大多是难进难处,淘汰率很高,相较于我国这种由老师管着,修够学分即可毕业的难进易出模式,应该是更能培养人才的。有时候不得不说,自主性是一方面,自主性不够强的情况下,压力有时候就是动力。

书中这个观点我非常同意,即“对年青学生最有益的校园环境,就是那种最贴近今后真实生活的社会环境”。大学四年,不应当只是打打游戏,谈谈恋爱的象牙塔,如果在大学四年,我们可以去接触一些真实的生活环境,在不断与生活碰撞的过程中找到今后想要走的路,那大学四年,才是不负韶光的。

17.谷歌

作者用了非常非常大的篇幅来讲述谷歌。

关于上市:我作为一个小白对上市的理解是,创业公司进行几轮融资后的最终目标是上市,但在看了谷歌这章后对上市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可通过上市获得充足的资金,也可使投资人获得回报。但像谷歌这种刚满三年即开始盈利的公司根本不缺钱,这种情况下,越晚上市,盘子越大收益越高。还有一点不急于上市的考虑是,一般公司上市后将会受到华尔街的控制,一旦基金经理(华尔街)在上市公司拥有很大的发言权时,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不是什么好事(参看ATT等公司),所以谷歌学习了巴菲特的做法,采用双重股权(AB股)来避免华尔街的直接干涉。

关于上市融资,融资过多,会大量稀释自己的股票,公司和股东未必获得最大利益,而融资过少,又会导致公司在经济低迷时因资金不足而陷入困境,所以,融资也讲求一个中庸。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看清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看到了内容的重要性,一改互联网企业面向用户收费的传统,开创了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而从商家收费的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培养出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也刺激了电子商务的诞生。雅虎是门户网站的开山鼻祖。而谷歌开创性的将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从浏览转向了搜索,在新的游戏规则下,抢到了和各大门户网站竞争的制高点。

互联网时代,让所有人免费且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使得谷歌得以普及,看到正确的方向,通过广告赚钱只是时间问题。(谷歌早期不刻意追求营业额和利润,而是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用户群)

不像IBM面向企业,也不像苹果面向精英,谷歌直接面向大众,这样的商业策略很大程度降低了谷歌的商业风险,就像无论经济形势好坏都需要购买日用品一样。

同样是通过广告盈利,谷歌和百度有着天壤之别。谷歌一直强调网页排名的公正性,看到了竞价排名可能对谷歌声誉造成的影响,所以谷歌采用了网页排名本身保持客观公正,而在网页其他地方嵌入付费广告的做法。从个人使用谷歌的体验来讲,谷歌给我的感觉一直是界面非常清爽,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在谷歌,我可以快速地搜索到高质量的内容,而对广告的感知很弱。反观百度,用户体验实在谈不上,百度的竞价排名长期被人诟病,直接影响百度的名声,像莆田系这种东西,我认为百度是参与作恶了。所以同是搜索引擎,哪怕他们的技术同样牛逼,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我想都会更愿意选择谷歌,当然前提条件是,没有政府的墙。

书中反复提到了基因决定论。谷歌自然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样的问题。佩奇的做法是将谷歌改组成若干产品领域,每一个相对独立。佩奇希望这些独立的产品部门,可以像海蜇的细胞一样,不依赖于母体而能生存长大。

18.印钞机模式

像谷歌的广告模式就是印钞机模式,谷歌靠广告可以养活其他业务,去做更过的创新。这章印象较深的一句话是,“要是一种商业模式在几个小时内都说不清楚,要么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骗人的”。创业,你必须知道怎么赚钱。

19.互联网2.0

互联网2.0的精髓应该是一个自由自在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不需要提供具体的服务和内容,而是让用户自己解决,不应当与用户争利。读到这章我最先想到的是知乎和微信,因为他们的开放性比较好。

20.下一个Google

“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人们似乎不需要靠科技的进步和实业就可以获得财富。几乎所有富豪的财富,或来自股市,或来自房市。当人们不再把房市、股市最为最快的赚钱手段时,就是中国可以诞生下一个Google时”。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段话格外扎眼。

纵观书中写到的这些公司的起起落落,很难讲一家公司完全是因为哪个点成功的,哪个点失败的,有时候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任何事情都有他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市场条件的成熟,科技的进步,优秀的管理者,正确的商业模式等等。看完本书,我觉得最大的感触还是,于人或于公司,时刻保持危机感,不安于现状总是不会错的。

最后再写下写这篇笔记的初衷。自己平常也看一些书,但是过段时间回想某本书的内容时,往往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想,可能原因在于,平常的阅读过程中,只做到了“输入”,而没有做到“输出”,没有“输出”的过程,那书大概是白看的。所以以本书为契机,今后所看所读,争取都能有所“输出”。作者:流年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浪潮之巅》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第三次浪潮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