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 > 地图 > 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2024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
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相关栏目
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热门栏目
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推荐
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

(共 7381 篇)

  • 1、 读《癸酉本石头记》有感

    读《癸酉本石头记》有感

    《红楼梦》是千古一文,其格局文笔,思想性艺术性完美融合,是古典文学的巅峰,放眼世界文坛,无出其右。少时看老版电视剧,深爱之。高中时得红宝友相助,第一次系统的读了全书,是程高通行本,大为震撼,尤其是读到黛玉去世时,天空中似乎隐隐传来哀乐,当时也心中大痛!到北京后多次到西山脚下的黄叶村曹雪芹故居去过,那种萧索悲苦,令人感慨万千。

    这段时间老友小马哥推荐,读《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刚刚看了两回,有点不喜。为何?看着宝玉一会为了这个妹妹悲伤,一会为了那个丫鬟流泪,基本没有点正事,纯粹一个纨绔子弟,哪有什么正道?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觉得女子清灵,应该让宝玉修修白骨观不净观,他就知道红粉骷髅了。不过仔细想想,红楼梦的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封建王朝大厦将倾的悲鸣,曹雪芹吴梅村都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还是耐着性子好好看看吧!

    读完了全本,情绪莫名,这样的结局,也太震撼了。偌大贾府,一点点囊里淘尽了,最终死的死,逃的逃,作鸟兽散。元春被皇帝杀,贾府被抄,贾赦流放死在途中,贾政被儿子贾环杀死,贾琏被砍头,王熙凤死在狱中,史太君病死,王夫人被鬼吓死,邢夫人被杀,贾环赵姨娘贾蓉贾蔷柳湘莲冷子兴薛蟠等率领流寇在贾府中杀来杀去,几进几出,基本杀绝了,也都不得好死。黛玉上吊自杀,宝玉湘云沦为数十年的乞丐,宝玉风雪孤独中跳海自杀,宝钗嫁给贾雨村为妾,最终却死在贾雨村当年欺凌的门子手里,妙玉惜春虽然遁入空门,但末世中庙庵也不得清净,妙玉被和尚欺凌,沦落风尘,鸳鸯司琪等成为恶奴,尤其在原版中为贾母自杀陪葬的忠奴鸳鸯,于此却最恨主子,与外敌窜通,致使黛玉屈杀小红,逼得黛玉自杀,贾府彻底沦陷……曾经风华绝代的荣宁二府,只留下李纨贾兰,多少有点念想。

    一个家族如此,国家亦然。皇帝先是被流寇推翻,又有戎羌杀来,立了新朝,这就是活脱脱大明王朝末年的景象了。李自成起义军杀进北京城,最终却是满清夺了江山。书中多次出现王朝覆灭,汉人心中不甘为亡国之奴,戎羌也要屠尽前朝余孽。封建王朝的倾颓覆灭,终究是不可阻挡。这短短28回,从个人到家族到国家,一个个零落成尘,再也不复荣华景象!

    我不是红学家,也不敢妄议这突然出现的《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是否是曹雪芹真笔,既然是吴氏本,也有人说是明末吴梅村所写,或者是别人写的交到吴梅村手里,到清代又转到了曹雪芹手里。如此种种,与我等无碍。但我个人

  • 2、 石头记读后感

    石头记读后感范文一

    读三毛的《石头记》一直为一种艺术的痴狂精神所深深的感动。三毛用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用自己的丰满的艺术张力,神奇的想象力,赋予了这些千年寂寞的石头光彩夺目的艺术生命。三毛就犹如神奇古老的魔法师,可以看穿石头内心隐藏的秘密,读懂他们灵魂深处的对生命姿态的再现和复活的渴求,于是,她用神奇的手,成就了它们。当一个个闪耀着性灵之光的石头欢快的呈现出生命最具美感的姿态时,它们的灵魂也与三毛的灵魂融为了一体。

    在品读的过程中,不觉走进去的我,彷佛看见了那些闪耀着性灵之光的石头,看见了那块三毛最爱的有着梦幻般美丽的伊甸园的石头,看见了那份神秘的美丽,看见了那些洁白的飞鸟,看见了树下赤裸而坐的两个幸福的人儿,还看见了这两个幸福的人的漂亮的脸孔,那是英俊的荷西和美丽的三毛。三毛用艺术的翅膀在梦幻天堂里自由的飞翔,最终选择在这块石头上寄托自己的梦想。这块梦幻之石是三毛的最爱,因为它完美的演绎了三毛心中想往的伊甸园,属于她和荷西的伊甸园。

    也许,幸福到了极致,艺术也会开出美丽的奇葩。这朵朵梦幻的艺术之花,开在这一块块普通的鹅卵石上,也开在三毛的生命里。它们见证了一个才情女子一段生命中最巅峰的时期。卓越的艺术天分,幸福的婚姻,专注的美丽,让三毛的灵感充盈饱满,让三毛的想象神奇而美丽,让三毛的文字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来。

    《石头记》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几次`每一次感觉都不一样!第一次觉得作者真是一位奇才,其中的诗词皆是出自他手,并且都是为角色的人物性格做的诗!第二次觉得为人处世之道实在很深奥,只怕自己学一辈子也学不到宝钗熙凤之万一!第三次主要是看其中的美食。原来里面提及的每一道菜都是有理由的~感叹大观园中人对养生的注重!第四次是看完《语言的艺术论红楼梦》之后再看一遍,唯一能说的就是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每一个字有或没有,顺序的先后,都可以变幻出好几个意思!高手哇!但是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遗憾看不到原着,没法儿领略后四十回的精彩!高鹗的续写让我着实不爽!!

  • 3、 关于石头记观后感模板

    你正准备写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吗?我想您看了影片之后,受电影的内容启发会引起思考与联想。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一篇好的观后感,要具有时代的气息、真情实感,并且善于联系实际,我们整理了石头记观后感,并分享给您,敬请参阅本文!

    石头记观后感 篇1

    这也不知道是我第几遍看红楼梦了,小时候看87版电视剧,只觉和别的不一样,其余不懂,初中开始看书只觉得文字情节都别致,又看了新版电视剧感觉出不一样的意境,再一遍遍翻书,算是仔细的品味里面饮食起居行动做派人情世故,也略能懂里面诗词歌赋,算是我这一方面的启蒙。这一遍时隔多年,又有了些不一样的味道,很多原先一知半解的都能懂了,比如花草树木的意旨,前后情节的照应,千人千面的变化等等,仿佛视野更加开阔了。从前我跟人论红楼梦存在的意义时说红楼梦里描述的点点滴滴就是研究历史文化生活的宝库,艺术虽高于生活但毕竟源于生活。当时我认为红楼梦就是记录一些生活琐事展现一些真真假假的社会风貌。这次再看这些琐事却也不信手堆砌,比如说脱了镯子就有丢镯子,丢镯子就有找镯子等等又连接着雪庐连句平儿晴雯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一件都落不空。总之不论看什么,这都是很值得一看再看的,只是在看怕不会是这一版了,个人很不喜欢脂砚斋之评语,从评价中找原文很是费力。

    虽如此,这本书里还是有很多疑问的,我只能发现其中一部分,不做深究,留着就行,许多个为什么:

    为什么林黛玉称林姑娘,薛宝钗称宝姑娘,史湘云称云姑娘?

    为什么贾琏是二爷,究竟是他还有大哥贾瑚,还是根据宁府行序,还是什么?是贾琮?可根据献帛坐席名字顺序贾琮当是贾琏之弟。

    为什么同为庶子贾琏可以祭祀时献帛,贾环不可以,是因为贾琏是独子还是贾环年幼?

    为什么金陵十二钗的副册和又副册就一定是他家的姑娘们呢,曹公不写明可能是其他人家的女孩呢?

    为什么宝玉宝钗等人称王熙凤为凤姐姐或凤丫头而不是二嫂子,是从王氏且居此房中之故?

    石头记观后感 篇2

    文学史本就是由不确定因素、主观因素交互构成的复杂现象,正如作者在《瓠落的文学史》中提及一种量子论研究方法,即没有固定的文本,没有可靠的源头,只有一部充满了变化和再解读的历史,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把某一文学现象做单一化、碎片化的理解,而要打破司空见惯的研究方法,培养历史感和历史想象力,思考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文学史多大程度上是被时代和批评者所过滤的,虽然这样

  • 4、 石头记三毛读后感

    石头记三毛读后感范文一

    读三毛的《石头记》一直为一种艺术的痴狂精神所深深的感动。三毛用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用自己的丰满的艺术张力,神奇的想象力,赋予了这些千年寂寞的石头光彩夺目的艺术生命。三毛就犹如神奇古老的魔法师,可以看穿石头内心隐藏的秘密,读懂他们灵魂深处的对生命姿态的再现和复活的渴求,于是,她用神奇的手,成就了它们。当一个个闪耀着性灵之光的石头欢快的呈现出生命最具美感的姿态时,它们的灵魂也与三毛的灵魂融为了一体。

    在品读的过程中,不觉走进去的我,彷佛看见了那些闪耀着性灵之光的石头,看见了那块三毛最爱的有着梦幻般美丽的伊甸园的石头,看见了那份神秘的美丽,看见了那些洁白的飞鸟,看见了树下赤裸而坐的两个幸福的人儿,还看见了这两个幸福的人的漂亮的脸孔,那是英俊的荷西和美丽的三毛。三毛用艺术的翅膀在梦幻天堂里自由的飞翔,最终选择在这块石头上寄托自己的梦想。这块梦幻之石是三毛的最爱,因为它完美的演绎了三毛心中想往的伊甸园,属于她和荷西的伊甸园。

    也许,幸福到了极致,艺术也会开出美丽的奇葩。这朵朵梦幻的艺术之花,开在这一块块普通的鹅卵石上,也开在三毛的生命里。它们见证了一个才情女子一段生命中最巅峰的时期。卓越的艺术天分,幸福的婚姻,专注的美丽,让三毛的灵感充盈饱满,让三毛的想象神奇而美丽,让三毛的文字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来。

    《石头记》三毛读后感范文二

    初中的时候我曾经疯狂地迷恋过三毛,因为那时总觉得可以在她的作品中找到一丝与自己相似的情绪,可以去不尽地幻想与回味。原以为现在的我不会再迷恋她,因为自己似乎已经不会把梦幻和真实的生活搅混在一起了。然而当我重读《石头记》时,却有些惊讶地发现曾在自己心中徘徊荡漾的那种莫名的情感又再一次被掀起,而思绪,也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就觉得该说点什么,写点什么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三毛到港口去看船,无意间发觉一家小店竟然在卖画好的鹅卵石,样子美丽非凡。三毛看了很喜欢,就一连去买了好几颗。后来她索性去捡石头回家来自己画。有一次她到海边捡石头,差一点被海浪吞噬去。她说:我不知不觉的一日复一日的沉浸在画石的热情里,除了不得已的家事和出门,所有的时候都交给了石头,不吃不睡不说话,这无比的快乐,只有痴心专情的人才能了解。

    三毛画了很多,也丢掉很多,最后剩下十一块她自己最喜欢的石头,连拿出来给人家看都不舍得。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这十一块石头都失去了。根据

  • 5、 [推荐]读后感石头记1000字合集

    下面的内容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石头记。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情,我们在阅读作者的作品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智慧。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来表现我们的所感所想。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读后感石头记(篇1)

    在此之前,也读了几次红楼,那时候只是因为红楼梦四大名著的名头,但究竟也没有仔细的读完过。前两年,在百家讲坛听了刘心武先生的讲座,又对红楼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大的兴趣,那时候才知道红楼有这么多的版本和值得探讨交流的地方。刘心武先生讲红楼梦,他的观点很多人不认同,但我听起来很有意思,也有几分道理,他也说研究红楼,多岐为贵,我想这也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研究的动力吧。

    这次终于通读了一遍脂砚斋评的红楼梦,对红楼梦有了新的理解。以前总以为红楼梦写的就是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李代桃僵的爱情故事,现在看来,红楼梦实在太博大精深了,写的也不仅仅是爱情,而是通过一个视角,写出来一个大家族的方方面面,从烈火烹油到逐渐衰落,写出来大户人家的龌蹉不堪事和强撑场面的难处,也写出来盛极必衰的大规律,也更有儿女情长并勾心斗角的小事。我最佩服曹公的就是他的种种暗示和草蛇灰线式的伏笔,简直不可想象,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识过。

    后四十回是不是曹公所做,各有争论,周汝昌先生考证是108回,曹雪芹写完了的,刘心武也采用了这个说法。但对于我来说,这八十回已经领教了曹公的大手笔大智慧,后四十回,就是下本书的事了

    读后感石头记(篇2)

    谁家仙雪落红尘,偏识得人间滋味

    常说,世间之书,大都评得,唯有两本书评不得,一本《传习录》,一本《石头记》。前者太小,但见天地;后者太大,却如暗夜穿针,反需要十分的精细力气。

    三纲一目之下,关于红楼梦各种解读早已珠玉成帘,我也不太敢多呈砖瓦,鱼目萤火。红颜胜人多薄命,花落无语怨东风。且暂另辟它径,看看万艳同悲下的谜题——薛宝琴与大观园的点滴滋味。

    才貌双绝的薛宝琴并没有入十二钗,更无判词,是《石头记》的一大伏线,引人遐思。

    为何宝琴急于出嫁到京待婚呢?是什么原因让薛家如此“掉价”,竟要送女儿上门?宝琴上京的目的是与梅家完婚,这在红楼女儿中绝无仅有——如黛玉、如熙凤、如宝钗,她们的出场都和贾家有关,这是否意味著宝琴将不是大观园中人物?“不在梅边在柳边”,宝琴的结局,是否和柳湘莲大有关系?

    看遍大观园的千红万艳丽,再来看薛宝琴,恰有一种“谁家香雪落红尘,偏识得人

  • 6、 三毛石头记读后感

    对于读后感的写作,其实需要结合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等,写出具体的心得、感受。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过程中,我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许多感点,我们在写读后感时,可以不拘束特定的格式。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请你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三毛石头记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三毛石头记读后感 篇1

    初中的时候我曾经疯狂地迷恋过三毛,因为那时总觉得可以在她的作品中找到一丝与自己相似的情绪,可以去不尽地幻想与回味。原以为现在的我不会再迷恋她,因为自己似乎已经不会把梦幻和真实的生活搅混在一起了。然而当我重读《石头记》时,却有些惊讶地发现曾在自己心中徘徊荡漾的那种莫名的情感又再一次被掀起,而思绪,也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就觉得该说点什么,写点什么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三毛到港口去看船,无意间发觉一家小店竟然在卖画好的鹅卵石,样子美丽非凡。三毛看了很喜欢,就一连去买了好几颗。后来她索性去捡石头回家来自己画。有一次她到海边捡石头,差一点被海浪吞噬去。她说:“我不知不觉的一日复一日的沉浸在画石的热情里,除了不得已的家事和出门,所有的时候都交给了石头,不吃不睡不说话,这无比的快乐,只有痴心专情的人才能了解。……”

    三毛画了很多,也丢掉很多,最后剩下十一块她自己最喜欢的石头,连拿出来给人家看都不舍得。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这十一块石头都失去了。根据三毛自己所说,这十一块石头里面,包括“一个流泪的瘦小五,一个环着荆棘的爱神,一整座绕着小河的杏花村,还有那个一直在叫救命的微笑小女孩”。看起来,这些石头的确是很可爱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三毛发觉连其中的一块,都不再属于她的时候,她激动得“一直冲,一直冲,直到了海边,冲进礁石缝里,扑在一块大黑石头上惊天动地的哭了起来,哭了很久很久,没了气力,这才转过身,对着大海坐了下来。”

    一般人,会有三毛这样的举动吗?

    不,不会,即便有的话,也很少很少。她的那种清新脱俗,那种对生命的诚挚与热爱,是一般人很难拥有的。人们在这个空气被严重污染的城市里,每天就象是品茶一样不停地回味着痛苦与不快。浪漫?真挚的情感?似乎是上上个世纪末童话里才有的序曲。也很少有人会象三毛一样率直,善交,那样的富有同情心。她用那双温暖的双手写出一篇篇温暖人心的文章,给你引路,指点寻找快乐的方向。“她告诉朝阳把人们的希望驮在背上,让人们

  • 7、 [荐]读后感石头记(模板9篇)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读后感石头记”,敬请浏览。

    栏目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读后感石头记”,请收藏本文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因为读书的人阅历与经历的不同,所以读书之后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作品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有些段落我还能背诵出来呢。为了巩固自己获得的知识,我们应该写下来,记录进自己的读后感里面。

    读后感石头记 篇1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之作,自问世以来就不断有人研究其精髓。《红楼梦》版本众多,可靠的版本却难能可贵,关于这一点,红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都深有体会。《红楼梦》现存版本大致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本,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所谓脂评本,是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统称。这些传抄本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把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脂砚斋,是《红楼梦》抄本系统《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主要评点者。脂砚斋的批语在红学界称为“脂评”或“脂批”,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被称为“脂本”,脂评本是最贴合曹雪芹思想的《红楼梦》版本。但脂砚斋其人是谁,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什么关系,迄今未形成一致看法。红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作者说;二、妻子说;三、叔父说;四、堂兄弟说。

    从脂批的内容看来,脂砚斋其人与《红楼梦》的作者及其家族应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且社会地位完全相同,但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脂批只是商家炒作所为。脂批中往往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隐喻进行说明,并为红学的“探佚学”分支提供了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

    《红楼梦》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见它与《水浒》《三国》等书不尽相同。《石头记》从一开始传抄行世时就带有脂砚斋的多次评点,而不是后世读者所加。也就是说,脂砚斋的批语是小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不同于后人的附会。甚至可以说脂砚斋实际上是曹雪芹的合作者,这是脂评本不同于其他明清小说评点本的最重要之处。

    曹雪芹,清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满洲正

  • 8、 石头记观后感(精选6篇)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观看的途中,我们经常会产生自己的感悟。那么记录再次观看时的所想所悟,是非常重要的,观后感应以“感觉”为主,以叙事抒情为主,着作描写对作品的启发。下面的“石头记观后感”也许也许是你在寻找的内容,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石头记观后感【篇1】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甲戌石头记校本《导论》中关于脂砚斋为女子的一点修正意见前日读邓遂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邓遂夫校订,作家出版社,20xx年第7版),导论第12节《还脂砚斋以本来面目》(页58-63)中认为,脂砚斋是与曹雪芹同辈的一位异性女子。在谈及脂砚“在批语中经常下意识流露女性口吻之处”时,引用了一条批语:“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邓先生于此下又云:“这个‘老货’之称,亦是专指女性而言的(《红楼梦》中不乏其例)”(页61-62)。可见,邓先生在这里将脂砚斋断为女子的主要证据是曹雪芹将脂砚“比作钗、黛”。辅助证据是脂砚以“专指女性而言”的“老货”自喻。但“老货”一词非专指女子。下举数证言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更辰校本》(邓遂夫校订,作家出版社,20xx年第4版)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贾珍亦称乌庄头为“老货”:“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页765)。《戚蓼生序本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年10月版),第三册,第五十三回中,贾珍对乌庄头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以程乙本为底本的人民文学版百二十回《红楼梦》此回此处文字亦同上举二则)。又,《初刻拍案惊奇》卷30:王翁、王母道:“某今日家内设斋,落末有个远方僧来投斋,说是小娘子指引他的。某家做此功德,并不曾对人说,不知小娘子如何知道?故来问一声,并无甚么别故。”卢母见说,道:“这等打甚么紧,老身去叫他出来。”就走去敲门,叫女儿,女儿坚不肯出……女子在房内回言道:“我自不愿见这两个老货也没甚么罪过。”亦以“老货”指称王翁、王母二人。可见“老货”亦可指称男子。自然不能仅凭此条孤证即推翻脂砚斋为女子之说。况且上引那条脂批,从语气上玩味,作者必与雪芹亲厚狎昵。将之视……

    石头记观后感【篇2】

    文学史本就是由不确定因素、主观因素交互构成的复杂现象,正如作者在《瓠落的文学史》

  • 9、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后感_1100字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后感1100字

    最近看的《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在抄写<好了歌> 反复说着:“荒冢一堆草没了。” 让我想起了这是《红楼梦》里的啊。突然觉得编剧也是和我一样喜爱红楼梦之人啊。

    我年少时,家中常备红楼梦。那时候还不太看得懂其中意味。像读故事一般。

    后来再读红楼梦,也是跟着蒋勋细说红楼梦来听的。天天听,天天读,还做做笔记,写写感想,像着了迷一般,停不下来。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甲戌侧批:自站地步。自首荒唐,妙!]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这就开始讲到了红楼梦的来源( ̄∇ ̄):

    从清朝开始慢慢的流传 有很多人开始传阅

    关于红楼梦最早的手抄本及后来的发展

    一本小说 内容 部分是跟我们的人生有所共鸣的

    一本书的流传 一定是有承载道德的意义 有很重大的文化使命

    红楼梦本来是茶余饭后的小说

    但是因为红楼梦太好看了

    所以开始有很多人开始考证

    现在来看 红楼梦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

    红楼梦在不同的年龄段去看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其实这是一本写青少年时期的书

    王熙凤17岁 林黛玉12岁 贾宝玉13岁

    贾母大概是五六十岁之间

    这是一本关于小男孩小女孩在大观园里面的青春故事

    而过去 在传统的格局里 是没有青春可言的

    现在的小说里面没有这么真实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

    红楼梦是一开始 就告诉你了结局

    它呈现的是一个人生的现象

    所有的转述并不是客观描述 会比较主观

    而小说里面是全知观 就像镜子一样 去呈现一个人

    完全看不到作者的看法 不知道作者喜欢谁不喜欢谁

    刚开始是描写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 虽然住的非常近 但是他们认为2步都是分离

    王熙凤 管家 300人(时代背景的原因: 满清中都是少奶奶管家)

    大部分人认为结局是宝玉和史湘云 在一起

    因麒麟 伏白首双星 金玉良缘

    这本书写下去真正的结局不知道是什么

    作者不在意这个结局 她要告诉你 繁华是一场梦

    所有的生命 不论是财富 、权利、情爱 到最后全部都是空的东西 所有在空的里面的执着

    然而——知道归知道 ,执着归执着。

    红楼梦会让你 啼笑皆非的 一本好的小说

    破除执迷的东西 我想大概就是红尘里的意义吧

    小说里的故事都是一个个活过的生命。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可能当我们许多年之后回忆起过去,也会如此感叹人生。

    痴——生命里面的执迷。

    红楼梦整个都是在写这个词。

    秦可卿一

  • 10、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后感_1700字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后感1700字

    (续前文,跳过《四 美之为美》)

    五 溯洄从之

    有结局的故事都是无价值的,只有无价值才是终点,就像人死之后,他主动创造价值的力量也清零了,回到无善无恶的原点。芳龄永继或仙寿恒昌都不过是世俗的幻想,人们并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利益,还企图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维护传承下去,包括子孙后代,子孙不但可以继承物质财产,也可以在忠孝的挟持下维护祖辈的尊严。所以,宝玉这个命根子在贾府是如此重要,于是,他对物质财产的无感与家族价值体系的背叛更加严重。宝玉懂得,有些东西刻在金玉之上和写在尘埃里并无区别,而有些东西是无论生死都是值得坚守的。

    一个人的生命存亡本来只是自然代谢,情感和思想才是价值的寄托。整部《红楼梦》大部分的故事固有离合悲欢堪以凭吊,但难逃“消愁破闷”,“喷饭供酒”的窠臼,“风尘怀闺秀”才是其宗旨,故事再离奇跌宕也有麻木厌倦之时,一如酒色之欢终有醒时,而书作者“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是活生生真真切切的人,人若活得真实,人的精神就不会因时间、时代的变化而凋败。无论在现实中还是书里,那几个女子早已死去,但二三百年来的我们依然会为之慨叹感动,并赓续她们对生活与命运的追问。

    读《红楼梦》有几种读法最无聊,比如追踪蹑迹探求故事因果的,断章取义追寻处世之道的,旁征博引揭示历史真相的,刻舟求剑妄谈文化境界的。“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是多么荒诞的场面。同样的一部书,同样的文字和故事,阅读的境界是迥异的。《红楼梦》又称《风月宝鉴》,对于大多数人,她果真就是一面镜子,读者照见的只是自己的形貌,然而照见的不过是皮囊,不见内心也不见世界,即使没有这面镜子,他们还是那副模样。可是有一些人,在镜子的背面看到更多的玄奥,更多和心与灵相通的东西,不执迷于文本,不止步于现象,不痴醉于浮华,在纷繁万象中发现真谛,从而获得永恒的慰藉与喜悦。

    读《红楼梦》更像是走到一条景色宜人但偏僻陌生的路,只要来到这条路,无须分辨什么年龄的长幼、早到或迟来,也不必说在道路之外你还具有什么身份,拥有什么地位,甚至也无需具备多少知识学问。这条路是平等的,我们都是行者,只是来到这条路需要经过一个地方,就是迷津。

    迷津不在书中,在我们的脚下。

    迷津的可怕之处恰在于它并不如警幻所述般可怕,而在于它无形无迹慢慢浸染我们的骨髓而不自知。迷津的两岸风景迥异,警幻所说的“深有万丈,遥亘千里”分

  • 2019-11-16

  • 2021-04-15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23-04-26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3-08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4-16

  • 2019-09-21

  • 2019-10-29

  • 2023-04-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1-09-16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23

  • 2021-06-09

  • 2023-04-0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2-01-12

  • 2023-02-01

  • 2019-09-23

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2024癸酉本石头记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