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官途读后感 > 地图 > 官途读后感,2024官途读后感
官途读后感相关栏目
官途读后感热门栏目
官途读后感推荐
官途读后感

(共 4224 篇)

  • 1、 小说《官途》读后感
    小说《官途》读后感 官途这部小说写的确实不错,常常听得我胆战心惊,陪伴了我多少个孤单的日子。小说里面描写了多少的官场哲学,很佩服很激动,但是我记住的却是不多,能够运用起来的更是没有,没有机会也没有这个头脑。 在刘飞的字典里面就没有小事这一说,什么时候他都是要做到人中龙,什么都吃但是就是不会吃亏,而且他总是能够做到,不得不说刘飞这个人物被作者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美化 ,是好男人的综合体,集多重优点于一身,很崇拜呀,不是一般人物。首先刘飞本人长得帅脑子特别聪明,然后人品很好有担当有责任感,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伸出援手的时候也绝不坐视不管,他是多少人的贵人是多少人的救星。从大学时候起他就不是一个凡人,大学的时候就充分展露出了他的才能,作为北大的学生会主席 ,拉了多少的赞助,也策划了很多的丰富同学们业余生活的活动,与此同时在校期间就创办了红克集团公司,成为一个幕后的大老板,毕业以后更是轻轻松松就考上了省公安厅的公务员,成功击败了后台强大了的官子弟。进入公务员队伍以后的一个个表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他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出乎常人的意料,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 2、 《文学履途》--读后感

    《文学履途》--读后感

    《文学履途:漫游在伟大故事诞生之地》是《纽约时报》文学旅行的专栏结集。文学履途开设超过20年,每期特邀一个作者,让他们前往自己钟爱的文学大师的灵感之路旅行,挖掘大师们与城市的轶闻,探索城市是如何激发这些杰出作家写出旷世佳作的,每个故事都将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令人重新看待这些大师和他们的缪斯之地。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跟着作者去到凯鲁亚克生活的那座叫做孤凉峰的山峰,知道了《在路上》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思路,他在 年轻时的迷茫无助,以及在尿不拉屎的山峰上如何与孤独斗争直到与孤独最终握手言和,也知道为啥凯鲁亚克的书那么碎碎念,虽然书最终成型在10年后,可是孤凉峰上那孤独的63天,在与自己相处的那段时间里,他一定得到了与众不同的提示。

    而在这本书里,也让我发现原来达希尔哈米特竟然是黑色电影的鼻祖耶!《马耳他之鹰》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冷酷硬汉,给我的感觉总是黑色的,好像总在暗夜里发生故事,而更感谢他给了我一个总是黑兮兮的旧金山。更令人叫绝的是,他去了小说里的街道,酒吧,让你跟着他仿佛亲临其境的又去旅游了一次,而难得可贵的是,那些上个世纪的街道酒吧都变化不大,让你有迹可循。

    感谢兰登.y.琼斯这个《人物》《财富》的编辑主任,在他生涯的15年中,他每年都会和妻子去重走《洛丽塔》作者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走过的路,巧合的是,作者本人也是因工作关系,至少有5年一直从新泽西开到北洛基山脉。对于这本说不上让我痴迷还是赞叹还是厌恶的小说,知道小说的发生地以及作者的灵感之路,或多或少好像会感觉舒服一些,同时也惊叹在那样沿途简陋的汽车旅馆农业牧场,作者感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描写,也知道了其实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很纠结也害怕受到批评,几次烧稿,幸亏是他聪明的妻子都果断的把稿子抢救回来,并最终让《洛丽塔》有机会面世!

    以及海明威与马德里,让我们知道马德里在海明威心里的重要位置,海明威当初在马德里喜欢的酒店,常去的餐厅,爱喝的鸡尾酒,都是深深的影响他的思想源泉,而感谢欧洲的古老文化,上个世纪的餐厅酒店在今天我们依然都可以寻得到。

    感谢这个《文学履途》专栏的出现,让这些优雅的才华横溢的专栏作者会带我们去到大师们的缪斯之城,让我们对大师们的杰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更在心里有了坐标,这样一来那个遥远的城市与你将不在陌生,即便你没去过,也对那个城市有了一定维度的了解和认知。而当你踏上那

  • 3、 人在变途——《张居正》读后感

    读完《张居正》,一直有写点读后感的冲动,只是没有变成行动。再说,空有满腹感慨,却是无从落笔,怕是写了有点辞不达意,索性不动笔“亵渎”自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读后感”了,免得“茶壶里煮水饺”,弄巧成拙一番。好在,有朋友读完了我推荐的《张居正》一书,随手写了一封邮件过来,题为《人在变途》可"借"为读后感,了却一番心思。

    再说,昨日去了一趟殡仪馆,给同学的先生送了一程,几多感慨皆为“人在变途”......

    《人在变途》

    昨日读罢《张居正》,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把积压在内心的郁闷全都吐出来,个中滋味难以言表。对张居正这个明末首辅,更是有种无法道明的感觉。总之,读书的过程,心态起起落落一直在变化,随着情节对张居正由崇拜到厌恶,由厌恶到同情。

    《木兰歌》《水龙吟》,是我对张居正最崇拜的两个章节。他与冯保联手运用权谋成功击败高拱,上任后积极治理国政锐意改革,打击贵胄体恤百姓,其中的精彩章节令我着迷,不由得如李太后般暗恋上他。有些思想更是语出惊人发人深省,最经典的如:“用一个贪官可以惩治千百个贪官”,“清官也必须行贿”,像这些言论在这之前,是我无法理解的,经张居正解释后,真正是茅塞顿开,不禁被张居正高人一等的智慧谋略所折服。

    可读到《金缕曲》,我的思想逐渐转变,觉得张居正不似我想象的那般完美,对张居正也是越来越厌恶。他金屋藏娇沉湎女色,与李太后关系暧昧,在抵御女色方面不及高拱。在棉衣事件的处理上,他偏袒权贵借刀杀人,在不徇私情这方面不及海瑞。一面对家人管教严厉一面是自己为所欲为,这种两面三刀不及冯保光明磊落。特别是到了执政后期更是权力至上独揽专权,以不惜牺牲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为代价,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种种行径令我唾弃不齿。

    读《火凤凰》时,我余怒未消,边读边准备构思一篇严厉批评张居正的文章。可是,越读下去,我的怒气就越减一分,批评思想不由自主地退化。看到冯保被罢黜,张居正被抄家,张四维的反水,小皇帝的复仇心态,玉娘的饮鸩殉情......这种巨大的宫廷政变,如同深受,让我深切体会到官场沉浮世事难料,所有的一切在一夜间已灰飞烟灭,从中我似乎读懂了张居正的“陋行”、他的变化。有些事情许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人在江湖,你死我活的斗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何况,没有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是难以理解的,也是没有发言权的。

    以前曾经看过评论张居正的文章,用一句话说就是功过是非终难盖棺定论,现在

  • 4、 老马识途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 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老马识途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老马识途读后感

    今天晚上读了一个成语故事《老马识途》,说的是齐桓公手下的一个将领管仲,在大军迷路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认为军中的老马有认路的本领,结果这群老马真的带他们走出了山谷,来到了齐国的领地。

    妈妈说这个故事讲的是有经验的人能起到引领作用,姜还是老的辣!

    篇二:老马识途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老马识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春天出发去打仗到冬天回来。国王发现景物变了,就迷了路。以后我们在学习认字、组词、造句,慢慢就会写日记了。

    每天小学生都在学知识、用知识、积累知识,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写作的能力,天长日久我们的知识就会更丰富。

    篇三:老马识途读后感

    管仲等人跟从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往冬返,却不料被孤竹国的黄花元帅设计骗入了迷谷中,找不到出来的路。正当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放出老马,大家紧紧跟随着,结果老马真的识路,很快就将齐军带出了迷谷。

    ”老马识途“比喻对某事富有经验,能为先导。

  • 5、 伶官传序读后感

    伶官传序读后感(一)

    读过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深有感慨: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呀!

    庄宗继承晋王遗志,为了报仇雪恨,发奋图强治国,终于消灭了仇敌,平定了天下。之后,庄宗没有了奋斗目标,无所事事,整天只跟宠爱的伶官、伶人在一起,纵情声色,朝政日非。一个武夫兵变,四方响应,连父亲养子的矛头也指向自己,庄宗岂不身亡国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成了欧阳修的警世之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就是最好的例子。越王被吴王打败,献出美女西施才保住性命,他忍辱负重替吴王做了几年的奴隶,才获得回国的权利,且要年年向吴王进贡。几年中他和他的大臣极讨好吴王,使吴王不再警惕,而且摸清吴国的种子全是从越国进贡的种子中挑选的。次年他们就进贡了熟的种子;吴王用了,颗粒无收,国内大乱。越王趁机讨伐吴王,大获全胜。

    顽强的斗志和勤勉都曾使庄宗、吴王成功过,但当他们丧失斗志和勤勉后,毁灭就接踵而来。你不前进,别人就在前进,这是必然。

    机会永远属于敢作敢为的人。在上天赐予的机会面前,有的人看不见,有的人看不起,有的人想要又不敢为,有的人抓住就尽力而为。所以,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小有作为,有的人却大有作为。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你所不能的,不一定他不能。卖茶盐蛋的就造不了原子弹。玩魔术的纵可隔墙易物,但终究比不了科学家的宇宙飞船载人载物穿越太空。有许多,你想不到的,人类却做到了。以前的肺结核是绝症,现在却是小毛病,药到病除。癌症、艾滋病也不再是谈虎色变,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正一天天不断得到突破。

    俗话一句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我们先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良好意愿,才能促使我们不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人类每天都在进步。先是不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改进,最终解决问题。

    动画片《爱迪-奥特曼》中,冰雕艺术的迷人被心魔利用,它把人迷住并唆使人们自相殴打,连护卫队队员也忘记消灭心魔的任务。只有奥特曼克服心魔对他的心理召唤,最终战胜心魔。其实心魔在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在,有时是来自外部的,有时是源自我们自己,它就是我们的弱点,它就是其他阻碍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因素。所以,希望我们都象奥特曼,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顽强的毅力,不懈地努力,事事有成。

    伶官传序读后感(二)

    《伶官传序》是北宋着名文学家欧阳修写的一篇政论文。文

  • 6、 《风雪狼途》读后感600字

    《风雪狼途》读后感600字

    吴 锦 毅

    2018年寒假,我读了一本由作家毛云尔写的动物小说《风雪狼途》。这本小说的情节特别扣人心弦,深深地吸引了我,因此我读起来也特别投入,竟然一天之内就读完了。

    这本小说主要描述了南方狼群和北方狼群之间各种激烈的斗争场景。狼群们生活在相邻的两片丛林里,原来偶尔会有争斗,但始终相安无事。不幸的是,一场暴风雪的来临,使两个狼群到了生死攸关的边缘。它们为了仅存的食物,进行了惨烈地厮杀,最后谁也没落个好。后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经历过暴风雪的动荡,它们又遭遇了人类的丛林开发。狼群们在猎枪的面前更加束手无策了,仅有的幸存者也落荒而逃。小说语言生动,故事曲折,连一向不怎么喜欢看书的我都爱不释手了。

    但是,我印象更为深刻的部分却不是这些,而是小说的最后一段所描述的那残忍的一幕:一只怀孕的瞎眼小母狼被一只狗熊追赶,不慎掉落到河中,被河水冲到了下游的村庄。最后,它被一个村民抓住了,活生生地剥了皮,并用皮做成一个帽子。看到这里,我的心就像被五百斤的大锤重重地捶了一下。我想:如果村民把它救下来后能好好照顾它的话,它也许会生下小狼崽,也许能够体会到做母亲的感觉,哪怕时间只有一点点,也能让小母狼欢天喜地了吧。可是,那些为了一己私欲的人们,却残忍地直接把皮剥下来做成一顶帽子。所以,这顶漂亮帽子的背后,实在是我们所不乐见的"爱心缺失"呀!

    也许,《风雪狼途》这本小说就是要让我们看到——外表残忍的动物其实也有着同人类一样温馨的内心吧。因此,我们在害怕之余,是否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关心这些小动物们呢?

  • 7、 弃途同归观后感 弃途同归心得体会

    哥哥跟劫匪在一起共处几天,差点死掉。这个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创伤经历,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介入的。但是从哥哥获救到妹妹被人贩子拐走的5年里。母亲一点都没有意识到不对劲。

    表白作者大大的原因很单纯te后,作为玩家的我,梳理了兄妹故事(非游戏内推理探索的部分),在橙光玩过这样一款游戏我不可能忘记。

    下面是梳理部分(剧透):

    30岁的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一个7岁男孩,一个吃奶的女婴。

    有一天去商场,遇到劫匪持枪抢劫商场。母亲和男娃女娃被困。

    警方和劫匪对峙两天,博弈结果为释放部分人质。

    轮到这一家三口,劫匪只允许母亲带走一个孩子。

    换句话说,另外一个孩子不得不接受1.跟少数人质继续挨饿(最早的两天也没吃没喝)。2.跟死尸继续共处(劫匪最早开枪打死过人,用来恐吓人质)。3.提心吊胆地被劫匪吼,并且随时可能被暴力对待甚至杀死。

    在劫匪的暴力威胁下,母亲被迫做出选择带女婴出去,留下男孩继续做人质。

    母亲的理由是女婴再不吃奶就会饿死。

    接下来的几天,男孩的经历彻底改变了男孩。

    警方解救成功,回到家后。母亲沉浸在重新团圆的喜悦中,没有注意到男孩的改变。

    在男孩心里,两件事情,始终挥之不去1.生死关头,妈妈选了妹妹,而不是我。2.他是独自一人经受这段经历的,面对劫匪,近距离跟死尸长时间共处(几天=几十小时)

    再后来,男孩开始念初中,女孩也长到了五六岁。

    女孩不知道当年的劫持,更不知道劫持事件里男孩的心路历程。

    妹妹喜欢哥哥,

    妹妹总是跟在哥哥后面,

    妹妹喜欢做哥哥的小尾巴。

    每次妹妹跟哥哥说我喜欢哥哥,哥哥心中的独白却是我恨死你了,要是没有你,妈妈就不会不选我了。

    有一次,妹妹像往常一样,追着哥哥来到人来人往的街道。

    哥哥故意加快步伐。

    妹妹以为是玩耍,不知不觉追到了不熟悉的地方。(火车站附近)

    妹妹看不到哥哥了。

    妹妹看到了人贩子。

    妹妹跟人贩子说我知道你是人贩子,我不跟你走,我等哥哥过来带我回家。

    人贩子张望四周,不见小女孩的家人,便把小女孩带走了。

    小女孩被卖了好几次,()越卖越偏远。被人毒打,被人性侵,过着牲畜一样的日子。

    男孩回家故意晚回去一会儿,告诉母亲,他发现妹妹不见了,找了一整天。

    男孩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一步步地成为着社会金字塔更高位置的人。社会对他的评价是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妹妹失踪,因此热心公益的慈善家,并和母亲多年坚持着找回妹妹。

    女孩也足够努力。

    她首先

  • 8、 《伶官传序》读后感

    《伶官传序》读后感

    司寨乡初级中学 孟艳莉

    《伶官传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写的一篇政论文。文中言五代时期的唐庄宗临危受命,坚守父亲遗命,立鸿鹄之志。英雄盖世,破敌势如破竹,及大功告成,沉迷于声色,宠幸伶人,不到三年,身死国破,典型的玩物丧志。

    唐庄宗盛时,雄姿勃发,大志冲天,攻敌如入无人之境;庄宗衰时,仓皇出逃,狼狈不堪,逃跑如丧家之犬。两两对比,何其悲凉。

    很多时候得之不易,失之易。这是得和失相比较而言,其实得的过程也何其艰难,如果容易的话,庄宗的父亲早为自己报仇了,何须等到临死遗命给儿子。失之易,纵观历代皇朝,有的短短几年,有的几百年,但都没有万代。因为得到后没坚持做下去,而是玩物丧志,导致灭亡。

    坚持很重要,有一句名言叫:坚持就是胜利。回想自己教学生活中半途而废的事真是汗颜。练字,从一开始接班就要求练字,为了鼓励坚持下去,每两星期还来一次硬笔书法比赛,全员参与,每个人的作品都粘贴在后黑板的后面,逐一亮相,逐一评比,前六名优胜者有奖,一个本子。可进行了几次之后,发现领奖的人基本上每次都是熟悉的面孔,激励后进者没什么效果。于是想到奖励进步大的,进行了几次,效果也不很明显,可能和自己的方式、方法有关系。在思考的过程中放慢了要求的步伐,学生依然如故,好的依然好。我多想写的不好的同学写工整呀!让人看着也舒服。有点以偏概全,今天反思自己,其实还是有人在进步,比如:李银河、赵瑞凯、李胜辉原来写的根本看不清,现在至少写的看清了。坚持,反思的过程同样要严格要求,坚持下去,鼓励学生,也提醒自己:成功贵在坚持。

  • 9、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

    向美德出发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品德,每个人的品德都不一样。有的人责任心强,有的人勤奋好学,有的人助人为乐美好高尚的品德能使一个人受益终生。

    美德,我们如何能让自己的品德更加美丽呢?

    从小,妈妈就给我讲很多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司马光砸缸、赖宁救人等等,一个个美德故事陪伴着我长大。如今,我读了《模拟外交官》,从中知道了更多的美德少年的故事。由此,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从现在开始向美德出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大家都很熟悉,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多少呢?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他们给予我们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感恩父母,报答父母,孝顺父母,不一定要做几件大事。在生活中,当父母感到疲倦时,给他们按摩按摩;当父母感到口渴时,送上一杯水;当父母感到饥饿时,给他们做一顿饭吃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父母都会很感动。孝顺、报答父母是我们该做的事。江苏省美德少年吴惠中,她才十岁,就知道给病床上的奶奶换尿湿的褥单,她真是我们学习的小榜样。向美德出发,让我们从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开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关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关爱他;尊敬别人作文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当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多搀扶一下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当我们付出租车费时候,多说一声谢谢;当我们听完演出的时候,多给一点掌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长辈,爱护幼小。这周星期六,我和妈妈去了敬老院。在敬老院里,我看到许多爷爷奶奶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他们都非常需要大家的关心和爱心。妈妈告诉我说,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向美德出发,让我们从做一个关爱他人、尊敬他人的孩子开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匡衡壁凿求光是勤奋,车胤囊荧映雪是勤奋,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勤奋,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江苏省美德少年周彦孜正是因为勤奋解题才有了题王的美称。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也是勤奋学习,争取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有用人才。向美德出发,让我们从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开始。

    孝顺长辈、关爱尊敬他人、勤奋好学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远不止这些,诚信守义、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自强不息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很多。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向美德出发!

  • 10、 《文学履途》读后感1000字

    《文学履途》读后感1000字:

    《文学履途:漫游在伟大故事诞生之地》是《纽约时报》“文学旅行”的专栏结集。“文学履途”开设超过20年,每期特邀一个作者,让他们前往自己钟爱的文学大师的灵感之路旅行,挖掘大师们与城市的轶闻,探索城市是如何激发这些杰出作家写出旷世佳作的,每个故事都将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令人重新看待这些大师和他们的缪斯之地。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跟着作者去到凯鲁亚克生活的那座叫做孤凉峰的山峰,知道了《在路上》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思路,他在年轻时的迷茫无助,以及在尿不拉屎的山峰上如何与孤独斗争直到与孤独最终握手言和,也知道为啥凯鲁亚克的书那么碎碎念,虽然书最终成型在10年后,可是孤凉峰上那孤独的63天,在与自己相处的那段时间里,他一定得到了与众不同的提示。

    而在这本书里,也让我发现原来达希尔‘’哈米特竟然是黑色电影的鼻祖耶!《马耳他之鹰》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冷酷硬汉,给我的感觉总是黑色的,好像总在暗夜里发生故事,而更感谢他给了我一个总是黑兮兮的旧金山。读后感

    ·

    更令人叫绝的是,他去了小说里的街道,酒吧,让你跟着他仿佛亲临其境的又去旅游了一次,而难得可贵的是,那些上个世纪的街道酒吧都变化不大,让你有迹可循。

    感谢兰登.y.琼斯这个《人物》《财富》的编辑主任,在他生涯的15年中,他每年都会和妻子去重走《洛丽塔》作者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走过的路,巧合的是,作者本人也是因工作关系,至少有5年一直从新泽西开到北洛基山脉。对于这本说不上让我痴迷还是赞叹还是厌恶的小说,知道小说的发生地以及作者的灵感之路,或多或少好像会感觉舒服一些,同时也惊叹在那样沿途简陋的汽车旅馆农业牧场,作者感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描写,也知道了其实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很纠结也害怕受到批评,几次烧稿,幸亏是他聪明的妻子都果断的把稿子抢救回来,并最终让《洛丽塔》有机会面世!

    以及海明威与马德里,让我们知道马德里在海明威心里的重要位置,海明威当初在马德里喜欢的酒店,常去的餐厅,爱喝的鸡尾酒,都是深深的影响他的思想源泉,而感谢欧洲的古老文化,上个世纪的餐厅酒店在今天我们依然都可以寻得到。

    感谢这个《文学履途》专栏的出现,让这些优雅的才华横溢的专栏作者会带我们去到大师们的缪斯之城,让我们对大师们的杰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更在心里有了坐标,这样一来那个遥远的城市与你将不在陌生,即便你没去过,也对那个城市有了一定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0-17

  • 2022-01-12

  • 2021-08-26

  • 2021-06-03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1-06-03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16

  • 2019-09-20

  • 2023-05-30

  • 2023-04-21

  • 2019-11-12

  • 2023-03-30

  • 2023-04-11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官途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官途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官途读后感、2024官途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