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张居正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张居正读后感800字

张居正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人在变途——《张居正》读后感。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人在变途——《张居正》读后感”,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读完《张居正》,一直有写点读后感的冲动,只是没有变成行动。再说,空有满腹感慨,却是无从落笔,怕是写了有点辞不达意,索性不动笔“亵渎”自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读后感”了,免得“茶壶里煮水饺”,弄巧成拙一番。好在,有朋友读完了我推荐的《张居正》一书,随手写了一封邮件过来,题为《人在变途》可"借"为读后感,了却一番心思。

再说,昨日去了一趟殡仪馆,给同学的先生送了一程,几多感慨皆为“人在变途”......

《人在变途》

昨日读罢《张居正》,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把积压在内心的郁闷全都吐出来,个中滋味难以言表。对张居正这个明末首辅,更是有种无法道明的感觉。总之,读书的过程,心态起起落落一直在变化,随着情节对张居正由崇拜到厌恶,由厌恶到同情。

《木兰歌》《水龙吟》,是我对张居正最崇拜的两个章节。他与冯保联手运用权谋成功击败高拱,上任后积极治理国政锐意改革,打击贵胄体恤百姓,其中的精彩章节令我着迷,不由得如李太后般暗恋上他。有些思想更是语出惊人发人深省,最经典的如:“用一个贪官可以惩治千百个贪官”,“清官也必须行贿”,像这些言论在这之前,是我无法理解的,经张居正解释后,真正是茅塞顿开,不禁被张居正高人一等的智慧谋略所折服。

可读到《金缕曲》,我的思想逐渐转变,觉得张居正不似我想象的那般完美,对张居正也是越来越厌恶。他金屋藏娇沉湎女色,与李太后关系暧昧,在抵御女色方面不及高拱。在棉衣事件的处理上,他偏袒权贵借刀杀人,在不徇私情这方面不及海瑞。一面对家人管教严厉一面是自己为所欲为,这种两面三刀不及冯保光明磊落。特别是到了执政后期更是权力至上独揽专权,以不惜牺牲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为代价,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种种行径令我唾弃不齿。

读《火凤凰》时,我余怒未消,边读边准备构思一篇严厉批评张居正的文章。可是,越读下去,我的怒气就越减一分,批评思想不由自主地退化。看到冯保被罢黜,张居正被抄家,张四维的反水,小皇帝的复仇心态,玉娘的饮鸩殉情......这种巨大的宫廷政变,如同深受,让我深切体会到官场沉浮世事难料,所有的一切在一夜间已灰飞烟灭,从中我似乎读懂了张居正的“陋行”、他的变化。有些事情许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人在江湖,你死我活的斗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何况,没有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是难以理解的,也是没有发言权的。

以前曾经看过评论张居正的文章,用一句话说就是功过是非终难盖棺定论,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评价还是比较恰如其分的,从历史的角度,从政治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从现在的角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张居正的确是有功有过有是有非,也验证了那句“有争议的人同时也是出色的人”。

张居正任职十年思想在逐渐变化,我参加工作也有十二年了,我也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只是不知再过十年,将变成什么样?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观《人在囧途》有感500字


在这个假期里,我看了一部电影:《人在囧途》,然而,在这部电影中,我最为佩服的就是牛耿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春节快要到了,集团老板李成功回长沙过年,结果在机场偶然遇到前往长沙讨债的挤奶工牛耿后,霉运连连。命运的捉弄,弄得两人在路途中囧事不断,狼狈不堪。为了能够回家,他们换了各种交通方式奔波在回家的路上。但两人还是没有回到家,在荒郊野外度过了大年三十。最终,在经历了两人从敌对改变为朋友,牛耿的真诚也彻底改变了李成功冷漠的性格,诠释了一种人间的大爱,以及做事的乐观精神。

看了这部电影,我特别佩服牛耿的乐观主义精神,然而,我也联想到了自己。

记得那次,我去妹妹家玩,看见妹妹正在玩滑板,我一时兴起,便想学一学。我一只脚踩上了滑板,另一只却迟迟不肯上去,我非常胆小,总怕自己会摔倒,磕着自己。我心惊胆长的犹豫了好久好久,才胆颤的抬了上去,妹妹说要我放松的去滑,可我总是不敢放松,老是去想一些不好的景象。想着我万一到了怎么办,会不会……就这样,我的心总是平静不下来,学滑板的第一步我都没有迈出去,还说得上什么学会?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我的心总是想一些不该想的事,从不会一心只想着学滑板,当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我没有学会滑滑板。

人在世上不会总是事事顺心如意,总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重要的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来面对这一切。在牛耿的身上,我学到了那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那种正直善良的品德。让我们学着牛耿的精神去面对这个世界吧,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丽。

《人在囧途》观后感500字


这是一部我一想起来还会笑的电影,他的名字叫《人在囧途》。

电影的导演是叶伟民,主人公是李成功(徐铮饰,绰号灰太狼)和牛耿(王宝强饰,绰号牛蛋),将了他们一路上发生的各种囧事和经历,下面我来跟大家讲一讲吧。

公仔公司的CEO李成功要回长沙过年,另一边的牛耿也要上长沙去要债,牛耿不懂飞机场的规矩,硬要把牛奶带上飞机,结果把整罐牛奶全喝了,飞机上,他跟李成功坐在一起。他突然想吐,说要是能遇上大雾天停机就好了,结果真的碰上了大雾天。在火车上,他也跟李成功坐在一起,也被他的乌鸦嘴说中了前方铁路塌陷,后几次,他都跟李成功在一起,经过几番转折,从飞机到火车,再从火车到公交车,再从公交车到轮渡,再从轮渡到拖拉机,他们终于到了长沙。

竟然是搞笑电影,就必须要有搞笑情节啦!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搞笑情节:李成功和牛耿睡一间标准房,他们俩睡在床上,李成功把被子往自己那边拉,牛耿也把被子往他那边拉,这样拉了好几个来回,终于把被子平分了。但是被子平分之后,牛耿又磨牙,李成功就把头伸进被窝里,谁知,牛耿又放了个屁,李成功气的跳下床,睡到椅子上,椅子的腿又断了把李成功摔了下去。李成功又来卫生间想洗个澡,一扭龙头,龙头就断了,直直的掉进粪坑里。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人再囧途之泰囧》和《人再囧途之港囧》,但是我觉得都不及《人在囧途》经典,只有《人在囧途》刻画了两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一个乌鸦嘴,一个“灰太狼”,真希望人在囧途以后能再出一部如此经典、让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观《人在囧途》有感作文800字


在台湾旅途中,我们在旅游巴上看了一部喜剧影片《人在囧途》,是由王宝强和徐峥演的。李成功是个大老板,他正想回去长沙过年;牛耿是一个民工,看到奶牛场倒闭,决定去长沙讨债。两人在剧中上演了一串啼笑皆非的囧事。

影片一开始,就分别描述了李成功炒员工和牛蛋(牛耿的外号)向老板讨工资的情形,为影片做了一个开头铺垫。当他们踏上去长沙的路时,遇到了不少的挫折:牛蛋在飞机上闷得慌,他想要是飞机能停下来或者飞机上的窗户在空中能打开就好了,结果天气恶劣飞机不能到达目的地,飞回出发机场;他们转乘火车,结果又被牛蛋的乌鸦嘴给说中了火车前面塌方;在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又坐汽车,结果汽车熄了火,走不成了;再一次乘车,却因桥段被堵了回来,而且钱包落在了车上,但见到了被骗的牛耿;李成功决定先歇息一晚上,结果被牛蛋的磨牙,打嗝等不良习惯给轰走了;第二天,他们坐上了轮渡,发现了骗钱的那个人,他们一直追,直到女骗子说出了骗钱经历。

两个人花了四块钱买了一张彩票,竟然中了头奖一辆面包车,牛蛋坚持要开车,李成功睡了,牛蛋也不小心睡着了,结果撞到一棵树车翻了。离新年还有五分钟的时候,两人坐在篝火旁谈心。天亮时,他们两人坐拖拉机到了长沙分道扬镳,牛蛋也成功的讨到了债,李成功坐飞机回公司的时候,又遇到了西装革履的小老板牛蛋。

从第一秒到最后一秒,几乎每分钟都有笑料情节出现,逗得我直笑,但笑中又含有一丝丝感触。人间自有真情在,这是李成功说过最多的一句话,给我印象颇深。还记得那个女教师,为了救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到街上去讨钱,李成功觉得这是个大骗局,而牛蛋却相信这是真的。牛蛋,这个耿直、犟脾气的人,心地善良,把所有钱都给了她。当他们搭乘渡轮时,就发现了使自己受骗的是一个拯救孤儿的善良老师,他与李成功都深深被感动了,他们悄悄地留下了身上所有的现金。同样,牛耿的直性子也唤出了李成功心里的那份善良。这个故事很普通,但给我们的启发却不同寻常,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努力,珍惜我们的生活,珍惜我们的友谊,珍惜我们的亲情,珍惜那一句人间自有真情在!

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人与人之间有了真情与坦诚,还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虽然李成功嘴上常常抱怨牛蛋是个乌鸦嘴,可心里却想着要与牛蛋共度难关,回到长沙。

只是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能给我这么大的启发。真心待人,你也会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无论是在哪里,都要记得一句人间自有真情在!

《人在囧途》观后感1500字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没有含着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无法体会生活的真谛。

《人在囧途》中,徐铮和王宝强所扮演的角色的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徐铮扮演的是一个人到中年的生意人李成功,远离了家乡和亲人,在外独自打拼。他过得并不快乐,虽然他是个老板,虽然他除了妻子之外还有个“小三”,但他的下属仿佛一个个都是榆木脑袋,各项大小事务总是需要他自己劳心费神。

终于,要过年了,李成功为了尽到做儿子,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告别“小三”选择回老家过年。由此,踏上了“囧”途。很不幸,飞机票的头等舱和商务舱的都卖光了,我们的李成功只能坐上了经济舱。在安检的时候,遇到了我们的另一男主角——王宝强扮演的农民工牛耿。牛耿是去讨债的,因为经济危机,老板发不了工人的工钱,忠厚的牛耿就拿着别人给老板的欠条,千里奔赴湖南讨债。牛耿在安检时的大包小包和狂喝牛奶的海量作派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真的为了他捏了把汗。登机后,李成功没想到坐在他旁边的就是牛耿。

好戏由此开始。

本人窃以为,此后的剧情就是一部探讨中国人春运期间的酸甜苦辣的当代史。从飞机到火车到长途汽车到渡轮到自驾到手扶拖拉机再到徒步行走,这哪是回家过年,简直是长征啊!再历数一路上的奇遇,飞机航班取消,火车前行路段塌方,长途小巴“撞人事件”,遭遇“女骗子”,长途汽车抛锚,睡觉走错房间被人暴打,钱包失而复得,渡轮靠岸后追赶“女骗子”,抽中一等奖的小车,翻车事件,夜篝火煮泡面喝小酒,浑身沾满鸡毛去SHOpING,安排人给牛耿钱,和小三分开回归家庭……真是笑中带泪,囧并真实着。

其中,有一些给我印象深刻的小片段,和大家分享一下。影片刚开始不久,两位主角在飞机上并排坐着,牛耿童鞋因为晕机外加喝了好几升的牛奶想呕吐,李成功童鞋怕他吐了弄脏座位和衣服,把呕吐袋递给他。我们的牛耿童鞋把“粒粒皆辛苦”的思想演绎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硬是把即将呕吐出来的东东生生给咽了回去,此等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的震动了咱的心脏。还有就是在武汉的小招待所住宿的情节。几经折腾,在李成功童鞋睡垮了椅子后,两位主角躺在狭窄的“标准间”的床上,但牛耿同学不停地骚扰着李成功童鞋。磨牙,说梦话,裸睡,放屁,抢被子……真是把我们的李成功同学刺激到抓狂,而牛耿童鞋至始至终睡得香甜无比。更绝的是,在李成功童鞋被另一房间的噪音吵得睡不着后,出去讨说法回来后竟然进错了房间!在一个女人房间里和其“同床共枕”,当李童鞋发现错误想溜走已为时已晚矣。女人的丈夫很快进了房间,李童鞋只能一步步被查“奸夫”的夫妻两人逼到无处可藏,最后,在门背后的衣架上蜷缩着的李童鞋免不了皮肉之苦了,只看见镜头前一只皮鞋飞向了他的脸。另外,追“女骗子”的一段和“小三”主动退出的一段也可圈可点。(看到这两段时,我都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也有听到其他人的唏嘘声)

最后,李成功回归了家庭,发现了家人和亲情的可贵,发现了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东西原来一直存在于平凡而温馨的生活中,至于“小三”,既然给不了别人婚姻就放手,这才是负责任的真男人的正确选择。而和牛耿的再次相遇,仍是在飞机上,牛耿也从挤牛奶的小工变成了西装革履的小老板了。两位主角的生活都活得很精彩,的确符合中国喜剧的大团圆的结局。

纵观全剧,从第一秒到最后一秒,几乎每分钟都有笑料或煽情的桥段出现,可见编剧真是煞费苦心。而围绕春运回家过年的主线,则展示了中国当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那一幕幕鲜活的场面,就是我们每天会在街头遇到或在新闻中读到的啊。(看到大家如此坚强而乐观的活着,让我更加热爱这个国家了。)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都共同生活于这个纷杂的社会中,有相聚,有分离,有误解,有和解,有心酸,有温暖……无论遭受到怎样的不幸和挫折,我们的主人公都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坚强面对困境,积极寻找解决途径,他们的经历再次验证了“微笑面对生活,生活终会以微笑面对你”这句话。

正像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LostInJourney”,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不可避免会对未知的前路产生迷惘,然后迷路。但是只要心中有爱,LOVEWILLTAKEYOUBAKEHOME.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常回家看看。家,终究是我们最后的归属和港湾。爱我们的家人,让他们过得幸福,自己才能真的幸福。

人在囧途,真情相伴,雨过天晴,精彩。

人在囧途观后感400字


囧,这是21世纪最流行的汉字,这个寒假的时候,我偶然间看到了《人在囧途》这部电影。出于对囧字的好奇,于是就拽着姐姐非要让她带我去电影院看。

这部电影写了在春节期间,大老板李成功和农民工牛耿多次相遇,历经坎坷,最终成功到达长沙的故事。从飞机因天气返航到火车遇塌方停驶,被称为乌鸦嘴的牛耿总是给李成功带来小灾难。但他同样像福星一样为李成功带来希望,无论是化解纠纷,还是意外中奖。让我看到了一个傻里傻气的“土帽”,一个晚上睡觉磨牙、放屁、打嗝的普通农民工。

这部电影,不仅令人开怀大笑,也令我十分钦佩牛耿的“傻气”。 电影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车站,牛耿看到了一个为挽救自己的女儿而急需用钱的女人跪在地上哀求路人的帮助,李成功以都市人的眼光认定这是个骗局,而牛耿却坚信眼睛是不会骗人的,他执意捐钱给那个女人。当他知道自己可能真的被骗光所有钱时,他对李成功辩解道:“骗了说明人没病,没病更好!”他的这句话或许是强词夺理,但我更认为这是他——一个好人最真实的心理反应。

《张居正》读后感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我在我们这最大的盗版书市场买了一套熊召政刚获奖的那部《张居正》,虽然是盗版但价格不含糊。共分两本,摞起来有一个砖头那么厚。 第一本,《木兰歌》和《水龙吟》我看得挺认真。第二本比第一本厚,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所以跳着看的,只看了看开头和结尾。按理说我写这读后感由此也显得底气不是那么充足。

看完了之后对于张居正了解的还是不多------包括他的比较有名的“考成法”,他的“一条鞭法”在第二本直接就没看。但对于当时的宫廷黑暗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感慨油然而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宫大内大小太监的贪墨、政府官员自上而下令人咂舌的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污~。张居正的几句话也有印象:自古以来侍君难,侍幼君更难!孟子曰:治国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另外, 张居正用循吏不用清流我觉得是很有见地的。他不用海瑞,而起用了一开始仅仅是九品衔礼部观政的金学曾,就是让官员放开手脚去做事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这对于整饬官僚主义就很有效用。这里倒不是要诋毁海瑞,只是他因为“清廉”二字所累,在为官时断案处事变得比较偏激。书上也说了,他做了四品苏州知府后把一个膏粱富庶的苏杭天堂治理得连年欠收,富户外逃。同时张居正很注意做事的灵活性,比如为了继续获得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一口答应把一个淮运总督的肥差让一个因贪污被查处靠行贿又妄想爬起来的胡自皋。他说:“为了惩治一百个贪官,你起用一个大贪官,你干不干?”

我看的这些里头有两件事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是礼部六品主事童立本上吊自杀事,一个是工部尚书朱衡被内宫秉笔太监吴和假传圣旨恶意报复事。第一件跟我有相似处。我也是一个不得领导青睐,处处受气酸腐木讷的小人物。虽然不像童立本那样被人利用一番后反又被训斥一顿,回到家因为无钱买米一家上下饿得眼冒金光无奈一时想不开只得上吊自杀,但是自己觉得个中甘苦跟他也差不多了。第二件事,堂堂的工部尚书,对于中官的戏弄、报复无可奈何,只能干受着这也在当今社会中屡有发生,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不路无尸骸。 这部书中最最让我感到瞠目结舌的是万历皇帝的冷血。张居正从朱翊君十岁登基就满腔热情、赤胆忠心地辅佐他,教给他知识和做明君的的道理。甚至从自己十岁儿子的身上想到儿童爱玩的天性,给朱翊君买了当时比较风行的风葫芦做玩具,寓教于乐。同时呕心沥血,使得万历朝从元年之初太仓无一两银子发展到万历九年太仓银共计四百多万两,这些都无一不凝聚着张居正的心血。但是朱翊君仅仅因为自己一次荒淫的丑行被太后抓住,张居正主张皇帝要下《罪己诏》而把他的“丑行”弄得天下皆知就怀恨在心。张居正万历九年在首辅、太师位上病逝的时候,万历皇帝还追封他为上柱国,谥号文忠。但是仅仅到了万历十年,在张居正病逝不到十个月的时候,万历皇帝这个才20岁的年轻人,就连下十几道圣旨罢黜了几乎所有张居正的亲信并剥夺和收回了张居正所有的封号、赏赐还抄了张居正的家且业已清算完毕。按照万历皇帝本来的想法还想要把张居正鞭尸方解心头之恨。只是因为抄家的人因为不满抄出的金额,严刑拷打张居正的大儿子让他签字栽赃自己的父亲,大儿子写了血书然后上吊自杀,此事传开,万历皇帝才作罢。另外,张居正的六个儿子被剥夺所有功名,除大儿子自杀外,二三儿发配充军,四儿因自杀三次皆被救成为残疾。张居正的老母被开恩留一百亩薄田养老。而在这之前,在抄家的命令下达之初,张居正老家的县官,一个前几个月还对他鞍前马后极尽阿谀之能事的人,竟然第一时间跑到他家里把其阖家上下一百余口封到一个废弃的老屋里无水无米饿了整整六天,结果饿死了十七个人。

书中最后说:张居正“精于治国,疏于防身”。我除了对于这么精明的张居正为何与万历皇帝培养不起真感情有疑问之外,还有一种不解------人这一生“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一)

近日读了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小说文笔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熊先生对明代的历史典故十分熟悉,很多背景知识的描述引用显示出了熊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居正》共4本,读起来并不觉得十分吃力,在春节期间是我难得的好读物。通读下来,对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有了一番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竭力推行改革,开创了万历新气象,大有一扫明朝颓废景象之势。在任期间,他大胆起用人才,清量土地、改革税制、整顿讲学,并在皇太后、皇帝和政治盟友冯保的支持下达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及至。在其回荆州埋葬父亲时,沿途官员的巴结奉承、随行队伍的气派,都大有盖过帝王之情形。至此,张居正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点。

繁华过后总是难免寂寞。张居正任首辅十年,所积累的权势和人脉看似深厚不可动摇,却没有想到在其去世不久就被小皇帝迅速清算,多年的心血也随之而去。

当然,在熊先生的笔下,张居正还是作为正面出现的,对张居正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查阅资料,读者可以发现张居正在其去后所遭遇的情形决非偶然,在其政治生涯中存在着一些失败,正是这些失败导致了其身后的不幸:

1、张居正与小皇帝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对小皇帝的教育并没有起到效果。小皇帝刚刚亲政,就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师相身上,这是为什么?单单是因为张居正拒绝从国库拿银子补贴内廷?非也。或许是张居正的权势大得已经引起了小皇帝的不安,才痛下此手。想想当年高拱就是因为轻视小皇帝才被罢相,因此万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听张居正教导的小孩子。事实上,有记载表明万历在少年时即显示出较高的天分。

2、张居正失去了广大官员和士林的支持。虽然推行改革势必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招致他们的反对,但张居正的问题决不仅仅在于此。根据《明史》记载,到了最后世人对张居正"日恶之".从后来查抄张府看,张居正虽不算大贪,但也决非洁身自好,一个一向反对贪腐之人,竟背地里如此作为,难怪万历要动摇对老师的好印象了。在其任首辅期间,其父亲在荆州收取了地方官员奉送的数千亩的良田,恐怕张居正未必全然不知情的。

3、与冯保的联盟导致了内在的不稳定。按照明朝的祖制,内外官员是不能结交的。张居正与冯保的联盟既使张居正得到了政治上的有利支持,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熊先生还提及李太后对张居正有一份暗藏的情愫,并引得万历的反感,进一步导致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我个人感觉这可能是文学上的春秋笔法,但不影响张居正的改革者形象。即便放在今日也可以理解,毕竟要打翻既有格局,总要各方博弈,并借助各方力量,直至达到最终的平衡为止。

如今,200多年过去了,类似张居正的改革者在中国的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些,只是世间已再无那个张居正了!

张居正读后感(二)

午睡时睡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惊醒了,一摸额头,细细的冷汗。张居正的下场真让我感到心寒!

在闪兄的推荐下,我于4月25日开始看《张居正》。到五一前夕,看完了前两卷,五一后因为各种杂事看书速度慢了很多,直到今天中午才看完第四卷剧终。看完这本书,感触颇多,虽不能也不可能一一写下,但还是想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录下来。

记得看到高拱下台,张居正当上首辅时,我对闪兄感慨到:"跟《张居正》相比,什么心灵鸡汤类的,为人处世准则类的书都弱爆了,因为张居正的为人处世就是最好的楷模!"

看到张居正的各项改革时,我对闪兄说:"终于明白当官的人为什么要看历史了,因为现在碰到的问题,历史上大部分都碰到过!张居正先整顿吏治,然后财政改革,最后规范治学,这和当前社会的整治贪官污吏,金融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都有相似之处。"

看到第四卷张居正去世时,我对闪兄说:"张居正最大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没有在健在时培养接班人;二是事事躬亲,没有很好地权力下放,最后积劳成疾。这两点对我以后接管社团是一个警醒!"

今天中午看到张居正死后短短的10个月里,他呕心沥血推行的各项政策都被推翻,家被查抄,所有的封号都被收回。看到这,真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他是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读书人,一心报效国家,死后却获得这样一个下场,能不让人心寒吗?

无论什么改革,都会有各种既得利益者的阻挠,甚至反扑。"政令出不了中南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改革真的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每一个改革者真的需要有"壮士断腕之心",敢于和既得利益者对抗。前些日子看了几期香港的《今日点击:石涛评述》,认识到中国当前的改革也是阻力空前的巨大,当领导人真得很不容易。可能是因为在英辨呆久了,打议会制英文辩论赛时都是习惯地把很多责任推到政府身上,因为政府本来就是"by the people,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但是现在想想,很多事情真得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过去一直很喜欢把所有责任推到政府身上的做法真得太过幼稚了!曾经的那些所谓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实际上是一个愤青的幼稚做法!这是看这部书的最大一个收获。

另一大收获是做人要有城府,不要什么事情都藏不住,不要任何喜怒都挂在脸上。要有城府,不是让人要有心计,而是要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要有容纳各种"受气"的胸怀!

最后,建议每一个想从政或是立志当公务员的人都好好读一读《张居正》,学习他的治国理念,处世原则,用人之道。

2014.05.17 南农

张居正读后感(三)

熊召政的那套《张居正》去年此时很热门,我买来一套盗版的,匆匆翻过,印象不深。一直不太喜欢读处于下行时代的那些皇朝的历史,因为总觉得压抑,可最近因为一些人和事,深觉自己的浅薄无知,于是又翻出了这套书,潜心研读。读完之后倒颇有感慨,决定重温久违了的小学时代的文体——读后感,抓了点空写出来。

话不絮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条张居正的用人之道和一以贯之的治国方略:用循吏,弃清流。我曾经怀疑这是作者的或是张居正自己的观点,但推敲起来,一部历史小说 的作者总不会肆意地去编排历史,充其量不过是高度地概括和总结出来的罢了。

这样的话张居正就很难得——一个古人,周围是弥漫张扬的儒学,自己是进士及第的出身,却能有这样实用的世界观。所以他可以屈身交好太监,所以他可以放弃海瑞这样的官员。其实尚空谈自命清高的读书人古今皆有,张居正患之,吾亦患之。发散开来,可以想到的东西就更艰深了:关于实用主义的种种复杂命题。我还没有时间去思考,但仅就用人而言,我深以为然。一个不能适应体制、见容于体制而耽于理想的人,是断然不适合做事的。能不能做学问,要另说。

点到即止,更深的我要进一步组织语言。这书打动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君与臣的关系。自古说天威难测君主寡恩,这是真的。人是利己的,这我一直相信。所谓的好人,无非是在利己的同时,能够做到不损人,甚至利人。至于舍己为人者,我有时会怀疑,也许舍己中有他们更看重的目的,例如名声,例如认同,而不仅仅只是为人。这么说完全没有贬低的意思,国人常常无端以为利己的是不好的,有目的的是自私的,这是错误的观念。

说回来,人是利己的,要不损人,必须对自己作出克制。而这一点,对于一个手握权柄缺乏监督的人来说,其实很困难。对皇帝而言,国弱,则固然皇帝穷得郁闷,而国强了,如果不为皇帝所用,他仍然眼红得郁闷。一个宰相,如果想要为了国家而不是皇帝去工作,当皇权和国家利益的碰撞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必然要付出代价。

最后说说权力对人的影响。当我们不接触这个东西的时候,往往认为自己可以抵抗它的侵蚀。其实不然。权力带给人的好处实在太多了,而人是有惯性的。你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不去习惯送上门来的不求回报的馈赠,因为这是显性的东西,可是你确定你能够永远不去习惯别人敬畏的眼神、无言的服从?这些隐性的东西,会在你行使权力的每一天里面不知不觉地渐渐融入你的骨血,而后你便会对权力感到眷恋。

当然这书写得不是十分的好,尤其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一则关于性的段子太多,诚然这是为了描绘当时的社会风气,但我还是觉得过了。二来文字中常常脱线,害我从明朝的氛围中一下子跌出来。例如他写某人的对白的时候,会突然出现一个词:心理负担。小汗一下。今天的时间实在不多了,里面有个我很喜欢的金学曾,还有很多我觉得有感触的东西,包括上面粗粗点到的东西,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面单独挑出来写写。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


在百家讲坛上看了《风雨张居正》,不单单被张居正励精改革、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热情和能力所感动,也为郦波老师的微笑和才学所折服。 带着对郦波老师的敬佩和对一代名相张居正的敬仰,我认真研读了由郦波老师著的《风雨张居正》一到八集,竟然从各个方面都有收获。

一、关于教育

在当时“四最组合”——最好的老师、最好的陪读、最好的母亲、最好的学生的教育下形成的教育结果却为零。万历皇帝在他最敬爱的张居正老师死后,大张旗鼓地反攻清算,把张家逼的家破人亡,还差点焚棺鞭尸。更可怕的是他以后不理朝政,将万历新政的成果一下子吞噬殆尽、把大明江山的资本挥霍一空,让大明王朝真正踏上了灭亡的不归路。老师、母亲对小万历太严厉,生活上严厉、学习上严厉,小万历如有半点错误和过失,都会上纲上线,使得万历皇帝处处时时事事依赖张居正,没有了自主性,更没有创造性,而且在心灵深处埋下了叛逆的种子,所以导致这样不堪回首的结果。

这个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太强势。

和张居正一样的老师、和李太后一样的家长也比比皆是,必须惟命是从,使孩子和学生表面上唯唯诺诺、窝窝囊囊,然而骨子里的叛逆随

着他们的长大生根发芽壮大,然后就有了惊人的毁灭力,家长和老师悔恨不已。

严厉和宽容都是两种美德,更是两种教育方法。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孩子和学生比较健全的人格和品德。当孩子犯了生活上或学习上的错误时,我们做家长或做老师的,必须宽容他们,让孩子和学生充分感受温暖的爱心,然后在爱心的情感基础上老师和家长即使严厉有加,孩子和学生也能欣然从内心接受,这样,在孩子和学生的心灵深处和我们大人建立的关系是亦母、亦师或亦友。

二、关于为人处世

通过徐阶战胜严嵩的第一个手段“忍”的事例,我深刻地理解了“忍气吞声”的含义,它可以细分成两层境界,“忍气”是忍,但不如“吞声”的境界高。

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或憋屈的事,我们能“忍气”,但总要发发牢骚,以求心里平衡。如果忍了气又把所有的牢骚闷在肚子里,然后不动神色地烂在肚子里,那就是“吞声”的境界了。徐阶正是忍气更吞声才战胜了大奸相严嵩。

我们周围的人当然不是严嵩,但我们和同事相处,和家人相处,甚至是夫妻相处时,同样常常会有憋屈的事。把那些难免憋屈的事,隐忍了再吞进肚子里,就会使矛盾化干戈为玉帛,慢慢地用大度在周围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相当于用内功战胜了对方。

三、关于人性

张居正对待落榜挫折和困难胸怀坦荡,而对待个人恩怨却睚眦必报,表明了在人的心灵世界里,不是善战胜了恶,就是恶战胜了善。大善之人固有小恶,大恶之人也多少有些小善。善和恶是一对阴阳,它们也在相互转化。看待一个人,不能从一件事上就断定他的好坏,还要从多方面来评价他。

四、关于成功

高拱什么都好,就是心眼太小,加上脾气太急,又沉不住气,结果把隆庆开场时徐阶、高拱、张居正最理想的梯队领导班子给搅黄了。由此感受到成功的因素中,性格因素比能力因素更重要。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是也有很多因性格因素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吗?

气量狭小的领导带着变色眼睛看待下属,结果树起了好多敌人,本人敬业奋斗,团队却是一片散沙;有的家长本想家庭和睦,平时竭尽全力维护,但由于自己的一时暴躁使子女形成抵触心理,事与愿违;有的孩子天赋很高,学习也上进,但总不愿动手多练,考试时失误自然会很多,常常是后悔莫急。

当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有很多因性格因素而成功的例子。

胸怀坦荡的领导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意别人的苛刻,拨乱反正,使团队转败为胜;吃苦耐劳的夫妻,乐观面对困难,使家庭由拮据转向安康;刻苦认真的孩子凭着毅力一次次进步,终于迈进大学殿堂。

《张居正》(精选)


张居正这套书一共4册,我花一周时间把它认真读完,这是我自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以后读的第二套历史类小说,读完后我不禁掩卷而思。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伟大的改革家,在他的提意和行动下,本被贪官花掉所有钱的户部(财政部)收入了几百万银子(约要等于几十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在五年内拿到了几十亿元!我终于知道,奇迹是创造出来的,而这个奇迹,是张居正创造出来的。

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有很多,他们联合了起来,极力反对张居正改革,还好皇帝对他非常信任,让他继续改革。本来很快就是灭亡的明朝在张居正的改革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开创了继永乐盛世以后的又一太平盛世。

然而,有些什么都不懂,只知道遵守祖制的读书人,在张居正父亲张文明死后,不顾改革正在进行中,强烈要求张居正回家守制。张居正当然不同意,好不容易做到这样,如果一回家,这些事谁来管呢?但是那些读书人一再要求,还上书批评张居正不孝,其中还有他的学生。学生骂老师,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啊!最后,这些读死书的人在被打了几十大板后罢官。

当改革接近尾声的时候,张居正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没过多长时间就死了。贵族们趁机破坏改革成果。此后,明朝进入无可救药的深谷中。

张居正的一生是悲剧的,他一心为民推动改革,敢于与天下富豪为敌。只为创立太平盛世,延长这个朝代的“生命”。

张居正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的一生可以用岳向身上四个字来概括:精忠报国。

《张居正》读后感2024范文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我在我们这最大的盗版书市场买了一套熊召政刚获奖的那部《张居正》,虽然是盗版但价格不含糊。共分两本,摞起来有一个砖头那么厚。第一本,《木兰歌》和《水龙吟》我看得挺认真。第二本比第一本厚,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所以跳着看的,只看了看开头和结尾。按理说我写这读后感由此也显得底气不是那么充足。
看完了之后对于张居正了解的还是不多------包括他的比较有名的“考成法”,他的“一条鞭法”在第二本直接就没看。但对于当时的宫廷黑暗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感慨油然而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宫大内大小太监的贪墨、政府官员自上而下令人咂舌的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污~。张居正的几句话也有印象:自古以来侍君难,侍幼君更难!孟子曰:治国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另外,张居正用循吏不用清流我觉得是很有见地的。他不用海瑞,而起用了一开始仅仅是九品衔礼部观政的金学曾,就是让官员放开手脚去做事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这对于整饬官僚主义就很有效用。这里倒不是要诋毁海瑞,只是他因为“清廉”二字所累,在为官时断案处事变得比较偏激。书上也说了,他做了四品苏州知府后把一个膏粱富庶的苏杭天堂治理得连年欠收,富户外逃。同时张居正很注意做事的灵活性,比如为了继续获得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一口答应把一个淮运总督的肥差让一个因贪污被查处靠行贿又妄想爬起来的胡自皋。他说:“为了惩治一百个贪官,你起用一个大贪官,你干不干?”
我看的这些里头有两件事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是礼部六品主事童立本上吊自杀事,一个是工部尚书朱衡被内宫秉笔太监吴和假传圣旨恶意报复事。第一件跟我有相似处。我也是一个不得领导青睐,处处受气酸腐木讷的小人物。虽然不像童立本那样被人利用一番后反又被训斥一顿,回到家因为无钱买米一家上下饿得眼冒金光无奈一时想不开只得上吊自杀,但是自己觉得个中甘苦跟他也差不多了。第二件事,堂堂的工部尚书,对于中官的戏弄、报复无可奈何,只能干受着这也在当今社会中屡有发生,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不路无尸骸。这部书中最最让我感到瞠目结舌的是万历皇帝的冷血。张居正从朱翊君十岁登基就满腔热情、赤胆忠心地辅佐他,教给他知识和做明君的的道理。甚至从自己十岁儿子的身上想到儿童爱玩的天性,给朱翊君买了当时比较风行的风葫芦做玩具,寓教于乐。同时呕心沥血,使得万历朝从元年之初太仓无一两银子发展到万历九年太仓银共计四百多万两,这些都无一不凝聚着张居正的心血。但是朱翊君仅仅因为自己一次荒淫的丑行被太后抓住,张居正主张皇帝要下《罪己诏》而把他的“丑行”弄得天下皆知就怀恨在心。张居正万历九年在首辅、太师位上病逝的时候,万历皇帝还追封他为上柱国,谥号文忠。但是仅仅到了万历十年,在张居正病逝不到十个月的时候,万历皇帝这个才20岁的年轻人,就连下十几道圣旨罢黜了几乎所有张居正的亲信并剥夺和收回了张居正所有的封号、赏赐还抄了张居正的家且业已清算完毕。按照万历皇帝本来的想法还想要把张居正鞭尸方解心头之恨。只是因为抄家的人因为不满抄出的金额,严刑拷打张居正的大儿子让他签字栽赃自己的父亲,大儿子写了血书然后上吊自杀,此事传开,万历皇帝才作罢。另外,张居正的六个儿子被剥夺所有功名,除大儿子自杀外,二三儿发配充军,四儿因自杀三次皆被救成为残疾。张居正的老母被开恩留一百亩薄田养老。而在这之前,在抄家的命令下达之初,张居正老家的县官,一个前几个月还对他鞍前马后极尽阿谀之能事的人,竟然第一时间跑到他家里把其阖家上下一百余口封到一个废弃的老屋里无水无米饿了整整六天,结果饿死了十七个人。
书中最后说:张居正“精于治国,疏于防身”。我除了对于这么精明的张居正为何与万历皇帝培养不起真感情有疑问之外,还有一种不解------人这一生“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人在考场


人在考场
六(1)班 肖淬砺
外边冰雪纷飞,我的眼睛凝神望着窗外,这次,是期末考试。
“嗨,快看!”我身后的人突然拍了我一下,“他们有试卷!”我急忙转过头去,只见小澳和小隆正拿着两张试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答案。于是,我加入了讨论答案的队伍。
而正当我们讨论答案之际,前排的小畅正在咬手指,还是那样镇静自若,那样不慌不忙,那样沉着冷静,我从未见过他在考前紧张。
“这题答案是……”很快,我又淹没在讨论答案的人流中。
“叮铃铃”,考试铃响了。我们连忙跑向座位。我紧张地握住笔,鼓励自己,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肥胖子”放下试卷,我的眼睛便像探照灯似的扫遍了考卷上的每个角落,心想:完了,这张试卷不是小澳手上的那张,而且还挺难呀!
我顿感手心不断地冒着冷汗,笔杆都被我握得湿答答了。大冷天,头顶也是感觉发烫不已,不一会儿,汗珠果然是不约而至,从我的双颊滑过,轻轻落在桌子上,离试卷很近很近,似乎也想近距离观察一下题目。我手中的笔这时也被丢到一旁,饱受寒风欺凌。
虽说题难,可我硬咬牙把小怪们都扫倒一大片。现在,只剩三条拦路虎了。我眼睛到处乱瞟,不停地伸长脖子,好像恨不得自己的脖子长成长颈鹿一样。可对面的小杰硬是文具盒和手一齐出击,形成一堵大墙,硬是像阻挠黄河水似的挡住我的视线。
我狠狠地盯了他一眼,只好埋头苦思。可最终还是无济于事,仍旧是在试卷上留下两题空白,如我的脑袋一般无处安放。
收上试卷后,我连呼了好几口气。人在考场,身不由己,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在考场才不必靠眼睛来争取呀!

喜欢《人在变途——《张居正》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张居正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