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屈原投江读后感 > 地图 > 屈原投江读后感,2024屈原投江读后感
屈原投江读后感相关栏目
屈原投江读后感热门栏目
屈原投江读后感推荐
屈原投江读后感

(共 9391 篇)

  • 1、 屈原读后感汇总五篇

    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充分领悟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就是将读书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写读后感范文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读后感汇总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屈原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做《屈原投江》的文章,读完以后我有很大的感想。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合齐国反抗秦国。足见屈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目光短浅,妒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可是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昏愦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于是,就有了屈原投江的一幕。

    好死不如赖活,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两种态度都没有错的,不过现在看来更多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影响大一些,但也不能仅仅就当这是一场政治秀。死了名垂千古,不死就算他写出了离骚还是无用文人一个,往身后来看,死的却也值得。还有个问题,就是既然战国七雄都是属于华夏中国,那后世效忠哪个国家不都一样吗。回来看看屈原离骚之所以成为后世的榜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爱国投江的影响使人们衍生的了解并爱好,其实同时代的宋玉等人写的也很好,为什么就比屈原名气小呢?政治跟文学结合起来了啊。还有一个就是气质问题了,屈原爱国,所以写成离骚,如果他不爱国,或者说不爱的那么强烈,不去投江,也就不会写出那么好的作品了。有句话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为楚国灭亡的最冤,而楚人性格上也比较强硬,现在的楚地有人说土话不知周,大概那时候流传下的。我觉得屈原的死,也正好是一个心理上的刺激,所以秦朝灭的也那么快,败也由楚。

    有些人没事就说什么屈原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自杀的人,不管出与什么样的原因,都很难联想到伟大,就算他爱国

    屈原读后感(篇二)

    读完屈原我心中更多的是愤怒与惋惜。愤怒的是那

  • 2、 读屈原投江有感300字

    楚国大夫屈原被楚王给革职了,并被逐到湘南。屈原要气疯了,他不吃不喝人也瘦了很多。他姐姐劝他不要那么伤心,还说他脾气太耿直了。屈原在这期间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发现他们有付出却得不到收获。面对这种悲惨的景象他就做了一首长诗叫《离骚》。每天晚上他都睡不着。十几年过去了,楚王还是没用召他回去。有一天屈原的一个朋友来看他,并让他到别的国家去,不要浪费了他的才华。可是他一定要留在楚国。公元二百七十八年,秦国派大将去打楚国,并攻下了楚国的首都。屈原知道后伤心的大哭,当时他已经是一个62岁的老人了。最后他就在五月初五抱着石头跳下了汨罗江。附近的人去找他,结果没找到,就把饭撒到水里,年年都这样。以后,人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改成粽子,划小船改成赛龙舟,把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最后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

    读着读着,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爱过大诗人的作为,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我,而楚王把忠臣革了职却重用小人,楚国灭亡也是早晚的事了。

  • 3、 屈原投江的读后感6篇

    读完作品后,我受到了启发,总算找到了我一直想找的答案。这时我们可以用写读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内心的想法,读后感大全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屈原投江的读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屈原投江的读后感【篇1】

    楚国大夫屈原被楚王给革职了,并被逐到湘南。屈原要气疯了,他不吃不喝人也瘦了很多。他姐姐劝他不要那么伤心,还说他脾气太耿直了。屈原在这期间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发现他们有付出却得不到收获。面对这种悲惨的景象他就做了一首长诗叫《离骚》。每天晚上他都睡不着。十几年过去了,楚王还是没用召他回去。有一天屈原的一个朋友来看他,并让他到别的国家去,不要浪费了他的才华。可是他一定要留在楚国。公元二百七十八年,秦国派大将去打楚国,并攻下了楚国的首都。屈原知道后伤心的大哭,当时他已经是一个62岁的老人了。最后他就在五月初五抱着石头跳下了汨罗江。附近的人去找他,结果没找到,就把饭撒到水里,年年都这样。以后,人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改成粽子,划小船改成赛龙舟,把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最后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

    读着读着,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爱过大诗人的作为,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我,而楚王把忠臣革了职却重用小人,楚国灭亡也是早晚的事了。

    屈原投江的读后感【篇2】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做《屈原投江》的文章,读完以后我有很大的感想。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合齐国反抗秦国。足见屈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目光短浅,妒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可是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昏愦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于是,就有了屈原投江的一幕。

    好死不如赖活,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两种态度都没有错的,不过现在看来更多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影响大一些,但也不能仅仅就当这是一场政治秀。死了名垂千古,不死就算他写出了离骚还是无用文人一个,往身后来看,死的却也值得。还有个问

  • 4、 读后感大全:《屈原投江》读后感

    读了林汉达写的《屈原投江》,我深有感想。楚怀王听内奸的话,把自己的命都丢了,楚顷襄王做了王之后,不但把屈原的官职抹掉,还重用了内奸,公元前278年,秦国把楚国的国都打下,屈原知道楚国没救了,就投江了。

    我觉得屈原这样做是错的,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直接指出楚王的错误,楚王听了肯定不高兴,也不会听取他的意见,相比《不受蒙蔽》中的琴师,跟屈原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他用弹琴的道理指出了齐王不管国事的问题,劝服了齐王,把国事治理得井井有条。换一种表达的方法,有时会更有用的。第二,他跳江是错误的选择,这时候,他应该到列国去,请求列国的国王重用他,侧面救国,而不在那儿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楚王,因为这时候楚王什么都听不进去,到时什么都晚了。

    我认为楚王也不对,他跟齐桓公一样,齐桓公固执已见,讳疾忌医,楚王也一样,不听取忠臣的劝告,只听内奸的话,从这故事中,我明白一个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要防微杜渐。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为什么这时候,楚国没有其他的忠臣帮助屈原,难道当时就只有屈原最爱国吗?在我反复阅读这后,才发现大臣们都变成内奸小人了,楚国的民心也变了,特别是在楚国被秦国打败了以后,逃的逃,躲的躲,这时的楚国已经是个废国,屈原知道楚国没有救了,就投江自杀了。

    林汉达爷爷的故事就是那么生动有趣,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历史,还让我们学到了怎么组织语言。

  • 5、 小学生读后感作文500字:《屈原投江》读后感

    读了林汉达写的《屈原投江》,我深有感想。楚怀王听内奸的话,把自己的命都丢了,楚顷襄王做了王之后,不但把屈原的官职抹掉,还重用了内奸,公元前278年,秦国把楚国的国都打下,屈原知道楚国没救了,就投江了。

    我觉得屈原这样做是错的,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直接指出楚王的错误,楚王听了肯定不高兴,也不会听取他的意见,相比《不受蒙蔽》中的琴师,跟屈原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他用弹琴的道理指出了齐王不管国事的问题,劝服了齐王,把国事治理得井井有条。换一种表达的方法,有时会更有用的。第二,他跳江是错误的选择,这时候,他应该到列国去,请求列国的国王重用他,侧面救国,而不在那儿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楚王,因为这时候楚王什么都听不进去,到时什么都晚了。

    我认为楚王也不对,他跟齐桓公一样,齐桓公固执已见,讳疾忌医,楚王也一样,不听取忠臣的劝告,只听内奸的话,从这故事中,我明白一个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要防微杜渐。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为什么这时候,楚国没有其他的忠臣帮助屈原,难道当时就只有屈原最爱国吗?在我反复阅读这后,才发现大臣们都变成内奸小人了,楚国的民心也变了,特别是在楚国被秦国打败了以后,逃的逃,躲的躲,这时的楚国已经是个废国,屈原知道楚国没有救了,就投江自杀了。

    林汉达爷爷的故事就是那么生动有趣,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历史,还让我们学到了怎么组织语言。

  • 6、 小学生读后感作文500字2024 《屈原投江》读后感

    读了林汉达写的《屈原投江》,我深有感想。楚怀王听内奸的话,把自己的命都丢了,楚顷襄王做了王之后,不但把屈原的官职抹掉,还重用了内奸,公元前278年,秦国把楚国的国都打下,屈原知道楚国没救了,就投江了。

    我觉得屈原这样做是错的,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直接指出楚王的错误,楚王听了肯定不高兴,也不会听取他的意见,相比《不受蒙蔽》中的琴师,跟屈原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他用弹琴的道理指出了齐王不管国事的问题,劝服了齐王,把国事治理得井井有条。换一种表达的方法,有时会更有用的。第二,他跳江是错误的选择,这时候,他应该到列国去,请求列国的国王重用他,侧面救国,而不在那儿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楚王,因为这时候楚王什么都听不进去,到时什么都晚了。

    我认为楚王也不对,他跟齐桓公一样,齐桓公固执已见,讳疾忌医,楚王也一样,不听取忠臣的劝告,只听内奸的话,从这故事中,我明白一个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要防微杜渐。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为什么这时候,楚国没有其他的忠臣帮助屈原,难道当时就只有屈原最爱国吗?在我反复阅读这后,才发现大臣们都变成内奸小人了,楚国的民心也变了,特别是在楚国被秦国打败了以后,逃的逃,躲的躲,这时的楚国已经是个废国,屈原知道楚国没有救了,就投江自杀了。

    林汉达爷爷的故事就是那么生动有趣,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历史,还让我们学到了怎么组织语言。

  • 7、 《屈原》的读后感

    屈原原本是一个官员,他甘愿为朝廷出力,愿为老百姓伸冤。他办事公正廉洁。但因为当朝皇帝听信谗言,把屈原贬为庶民。最后,屈原已经看不惯这个世界,就跳河自杀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屈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屈原》读后感一:

    从离骚中我看到了屈原的浪漫于自爱。屈原属于楚国公族先世三代在朝,官至左徙曾经深得楚怀王得信任,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以对诸侯。屈原作为一名外交家与军事家,对内他主张统一楚国,对外实行联齐抗秦得策略。正如屈原所认为得他兼具有着内美与外才,是有资格象爱香草美人那样爱惜自己得。

    离骚中反复出现了江离,辟芷,秋兰,杜衡,菌桂,胡绳等种种的香草再加上秋菊,芙蓉,香草(花)的形象深入人心。离骚中又写了屈原上下求索的迅女的过程,此中屈原还以美人自比与出怀王的关系。为什么这样写呢?咋一看还真是狂妄!诚然花草是天地间自然造化的产物,屈原以此自比,就是在说屈原就像这花草一样预审据来就有着天然的芳香与美丽。而写自己能上天入地则是以此表示自己的非凡人生经历。日本的孩子都相信自己是天国送给人间的礼物。原本生命是一种很偶然的诞生,但人来总是乐此不彼地给赋予它神秘而美丽地色彩。屈原也是这样。屈原愿与荷叶为衣,芙蓉为裳,在淡淡的清晨收集兰花的朝露,在夕阳的黄晕中采摘初开的菊花。因为他相信自己是非凡的,所以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但现实不可能这样美好。尽管想象中的事物这样美好但这只能是一种非现实的浪漫。

    非现实的浪漫也是浪漫。在屈原理想的世界里是容不下半点的污秽的,应该在一片浓郁的花和同样浓郁的花香里纵横允吸着天地神明赐予的空气,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要做地事。拥有这样芳香浓郁的庄园,心里期盼着美人的相伴。屈原爱自己,因此对美人的要求也很高,以至于天上人间上下求索竟不能得。屈原爱自己至此。

    屈原得自爱又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得。爱惜自己本身就是人类最原始的美好情结,屈原是个浪漫到极至的人,其浪漫情怀也是巍然独立的。屈原之前没有出现过象离骚这样的长篇抒情诗,屈原的独树一帜就是浪漫。凡是人有两种境遇,生活事业得意或者失意。得意的人心里开的是明朗的花,失意的人心里开的失幽怨的花。自爱而又不得意的人虽然开的是幽怨的花,但却依然可以美丽着傲视群芳。屈原是这样的,虽不得志,但却可以孤芳自赏。屈原对江而叹:时间象流水一样追赶不上,年岁匆匆不再等待我,内心的忧思滚滚也

  • 8、 屈原的读后感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及政治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屈原的读后感,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屈原的读后感【1】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吧!可你们知道屈原的闻名历史吗?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因为楚王整天吃喝玩乐,根本不顾百姓,屈原实在看不下这一切,便壮着胆子去找楚王,对楚王说:“大王,您整天吃喝玩乐,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这样一旦给别的国家钻了空子,我楚国可是会有灭国之灾的呀!”“胡说,屈原,你竟敢诅咒我楚国!”楚王大发雷霆的说。屈原说的话真的应验了,在后来的日子里,楚国真的遭到了亡国之灾,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屈原认为自己对国家毫无用处,便忍着悲痛跳下汩罗江,以报效国家对他的培养之恩。屈原投江自杀的那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人们把这天称为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又叫“诗人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赛龙舟在桂林每三年在漓江赛一次。据说那天老百姓为了不让汩罗江里的鱼蛟虾蟹去咬屈原的遗体。将粽子在赛龙舟的时候投下江去,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遗体。所以老人们常说:“吃粽子时,可要想着屈原的崇高品质啊!”

    屈原不仅是我国的爱国诗人,他还是一个为国家着想的伟大的爱国之人。

    屈原的读后感【2】

    空气凝固,风欲起而未能。屈原,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边。你脸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无理的诽谤、不公的流放、坎坷的人生,你最终选择了纵身投进的这条大江。

    用尽了力气,拂不去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徒,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能干,你是多么的擅长言辞,又是多么的明于治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主张抗秦,却遭受到楚国佞臣们的迫害。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技蔽君子之才。于是,你渐渐被君王疏远了,被流放了,直至看到你心爱的祖国灭亡了!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灵,你赋《离骚》。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遭到受尽诽谤的后果!

    你竭忠尽智,但终日被谤,你的心里又怎能无怨无恨呢?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汨罗江为长眠之地。这一天,你出现在汨罗江边。憔悴枯槁的身心,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那沉重的心。

    你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

    这就是你,华夏大地上坚挺而自豪的脊梁。

    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

  • 9、 《屈原》读后感
    《屈原》这部作品用了两个多小时就看完。其实每次静下心来看书,就会把书中所描绘的情节,在自己的脑海中放入一张幻灯片,让它清晰地在眼前放映出来。屈原,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世界名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高大而雄浑,深沉而奔放的屈原形象。 全书以《橘颂》开始,极力地塑造屈原诗意的灵魂,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从高的德行。他教育弟子宋玉:在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他被张仪他们陷害,致使被革职,又被他们称为疯子。在向风,雷,电的呐喊中,使人看了心情也跟他的一样,心潮澎湃,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是反抗的呐喊,战斗的召唤;那是对黑暗的猛烈攻击,对光明的热切向往;那是高尚情操的独白,是凛然气节的赞颂。最后,屈原与卫士甲一起到汉北去抵御强暴,捍卫祖国。 最毒妇人心。也许我不该说这句话,因我是一个女孩。但是看到南后这一形象,我又觉得我说这句话没有错。她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阴谋家,在轻佻,妖艳的躯壳里,藏着放纵和淫荡,身居高贵,荣耀的皇后之位,却阴险,冷酷,凶残,为巩固宠位,不惜残害无辜,诬陷忠良,与乱臣狼狈为奸,愚弄国王,把楚国和百姓推向覆灭的深渊。 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喜欢里面的婵娟。婵娟是屈原的侍女和弟子,她是一个心地善良,刚强不阿的女孩。当屈原被蒙冤时,她却发誓要跟先生站在一起,她不相信外面的流言,她相信先生是清白的。在与南后见面时,她丝毫没有表现出一点儿畏惧,南后要割她舌头,她没有临阵脱逃,相反,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被南后关进槛里后,宋玉和子兰来救她出去,但是她没有出去。最后,由于误饮屈原的毒酒而死,她用自己的生命粉碎了敌人企图谋害屈原的阴谋。一个那么善良的女孩,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国家,她是屈原精神的继承者,是真善美的化身。郭沫若曾说婵娟在斗争中化为永远之光明,永远之日光。 屈原,婵娟的形象是伟大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沉思,南后的阴险毒辣,亦是如此。
  • 10、 屈原读后感

    屈原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一篇司马迁写的名着---《史记》。其中,我有一篇记忆深刻的故事:《屈原投江》。

    《屈原投江》,这讲的是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当时,屈原的国家快灭亡了,于是,爱国的他,便向皇帝传上了他的几个改革方法。不料,皇上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将他降了职,屈原十分愤怒。过了一段日子,他们的国家国土沦落,屈原满怀悲愤,投江自尽了。人们非常怀念屈原,他们怕小鱼吃掉了屈原的尸体,便每天往江里仍粽子,这便成了现在的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很是感动。屈原的这种爱国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故事中,屈原向皇上提出他的改革方法,昏庸的皇上居然不知采纳,还降了屈原的职,能不让他愤怒么?尤其是最后国土沦落,这让爱国的他怎么接受得住?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位爱国诗人表示无限的敬佩。

    联系现在想一想,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我们的爱国之情不能变,我们也不用向屈原一样,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回报祖国,这就是我们爱国的表现。

    屈原读后感(二)

    读完屈原我心中更多的是愤怒与惋惜。愤怒的是那些在楚国占有庞大权力,但为了个人暂时的利益而私通秦国,背地里说屈原坏话的佞臣小人。惋惜的是屈原这个政治人才一生的政治道路都被亲小人,远贤臣的楚怀王这样白白的断送了。

    屈原出生在当时楚王朝一个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贵族家庭,他出生的日子更是被古代人称为几百年也难得出现的良辰吉日。因此,屈原的父亲从小就对屈原寄以很大的希望。因为出生在一个有这显赫地位的家庭,他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屈原十岁那年,父亲伯庸战死疆场,母亲也因此改嫁。从此以后,屈原便于姐姐女嬃相依为命,在屈原父亲生前为他聘请的一个老师的教育下,二十岁那年,屈原便告别亲人和老师因在家乡抗击秦兵的卓越表现被太子熊櫆招入兰台宫,任文学待读。他在这个荟萃人才之所,以自己辅佐皇上统一天下的气魄终于折服了太子,成为日后楚怀王的重要辅佐大臣。

    在屈原任左徒之职的时候,他进行了改革与变法。但会对贪官造成打击,那些贪污大臣便背地里说屈原坏话。使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一次,秦国国相对楚怀王实施了政治欺骗,事候屈原直言批评怀王,怀王不应轻信了小人的谗言仅不听还将屈原流放到了汉北。在汉北有一条河,河对岸就是韩国了。一天屈原从茅屋里走出来,只见一个人用斗笠遮住脸,从河那头乘小舟过来了。那人恭敬的对屈原说道;尊敬的三闾大夫,您既然在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1-04-10

  • 2019-11-06

  • 2022-12-16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1-0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3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2-22

  • 2023-01-09

  • 2023-02-19

  • 2023-04-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6

屈原投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屈原投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屈原投江读后感、2024屈原投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