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复生实验观后感 > 地图 > 复生实验观后感,2024复生实验观后感
复生实验观后感相关栏目
复生实验观后感热门栏目
复生实验观后感推荐
复生实验观后感

(共 5925 篇)

  • 1、 《复生实验》观后感600字

    《复生实验》观后感 看完《摔跤吧,爸爸》热血电影后仍然能让人深深思考的电影,复活实验。 近几年开始喜欢看科幻电影,因为脑洞很大,可以拓展我的惯有思维,而且,可以满足人类小小的好奇心,未来,人类的走向到底通往哪里。追求长生不老,古已有之,越是拥有物质越多的人,越是想享受物质生活的时间可以无限延伸。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是: 1.如果记忆是人活着的唯一凭证,那么失去记忆或者丧失部分记忆的你,还是原来那个你吗?残缺记忆的你,代表你还真实的活着吗?由此我又想到了失忆老人。痛苦的不断手术过后的老人。真的应该因为子女的不舍而白白接受痛苦吗? 2.与爱人相互爱到最后的离别,限期一年,和冰冻起来,延缓死亡等待复生,却失去和爱人最后的相处,到底哪个才是更加值得的人生。男主角是后悔的,复生后把记忆塞进各种高科技拼凑出来的身体中,永远需要与人工脐带维系在一起,不能跑跳、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面对越来越多的排异与身体的不适应,不断地修复手术。各种的痛苦。直到想起与爱人前生不断错过重逢又错过的人生压垮了他。他不想成为有名的创先者,他不想她和现在的他一样痛苦而重生,他后悔自己的懦弱,用重生这个借口选择在癌症前自杀而失去了与爱人相处的最后时光。那些错过,不断反复地重播。那些遗憾不断从屏幕中散漫开来。懦弱的他依然选择再次自杀。 3.人类需要进步,人类想要长生。但是道德的底线到底在哪里。最后男主角被剥夺自由意志的被迫复生,前几个失败品没有人性化地不断操作实验,像陈列室一般放在冰冻胶囊中的一具具尸首。冰冷又残忍。就像影片中人类肆意地拔了鸡脖子,任凭它痛苦跳跃;孩童肆意砸烂了壁虎,血溅当场。人类的天性中有一部分就是掠夺与残忍。 4.许多电影都会放到在人生最后一段中,会有人生的回顾,回忆会慢慢倒退到孩提时代,小孩纯真的脸上,露出安详地表情,然后人满足的落下人生的幕帘。也许,人,最终还是向往最初的纯净的。 ps: 好的电影,像《摔跤吧,爸爸》和《复生实验》一样,制作精良,剧本用心,演员用心打磨角色,愿意花上许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忘我。就像《霸王别姬》一样。如今的大陆电影,太少。 好的电影能让人深思,能让人对生活、生命乃至三观有了些微的调整。看完后,你愿意什么事都不干,就找个安静的地方待着,想一想。回味一下。然后,再开始重新生活。就像短暂的重启一样。
  • 2、 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一):这是我们的战争 拍摄于2001年的老电影《死亡试验》改编自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斯坦福监狱试验,这是一部看完绝不后悔的电影,如果把电影作为一面镜子,过激的剧情是悲观的,如果电影在试图诠释什么,我们可以去刻意去不听到,不看到,可是留在心里的震撼是长时间的;每个人从这幕电影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参照物,自己的观点。 观点a:扭曲,压抑是本能与本性的两个极端 西方哲学相信:人之初,性本恶。这个哲学命题可以解释任何分歧。 20个普通的小市民参与了科学试验,他们当中有出租车司机,个体户,企业中层,歌手,军人……为了4000马克。亦或是为了体验监狱里的刺激新生活,一部分人愿意放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沦为囚徒,只有上校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试验,这将是一场人性的较量,囚犯一方,代表了人性中的本能对自由的向往。 12个囚徒初期表现:未进入角色和状态,逆性,游戏人生,说笑,讲成人笑话,对监视器做鬼脸,他们是典型的生活中的小市民原型,这不正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抱着游戏人生,介入拿钱的态度,没有人较真,没有人把自己定位于岗位角色的扮演,男主角77号,是一个彻头彻尾不称职的员工原型,藐视权力,挑战秩序,他身上有人性中最可爱也最纯粹的本能,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生活,给自己打工,付出努力,得到酬报,这是最简单的生活态度,也是最美好的生活愿望。77号,是好朋友,好哥么,却不是个好职员。他是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刺头,害群之马,却也是试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元素,瑞恩教授也一直坚持这个观点。使整个试验过程加剧,场面不可控制。 如果没有77号,是否冲突就不会加剧?答案是否定的。 8个狱卒初期表现:未进入角色和状态,尴尬,不被尊重,我们只能从服装上辨别他们的身份,试验初始,囚徒和狱卒都很清楚自己的身份,社会地位,只不过是一群体验刺激,获得酬金的良民,在试验过程中履行维护秩序的工作,并且不得使用暴力,每个人都相信,这只是一场游戏,只要彼此配合,度过两个星期,就可以拿到钱,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临时的,正像一些企业单位里的中层管理者,或者是一些拥有权力的执法者,他们的身份也是临时的,随时会遭到高层的调离,解聘,他们和囚徒一样,都是参与者,打工者,只要与被管理者彼此配合默契,就可以圆满完成工作,获得酬劳。 随着第一次虐
  • 3、 死亡实验观后感精选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每次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脑海中都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此时用文字表示自己的心情,写一篇观后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观后感可以提升自己,发现美,感受美。作品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你不妨看看死亡实验观后感 ,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死亡实验观后感 【篇1】

    这天看了一部电影《死亡实验》,据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资料是科学家招募了一群人,进行了一次实验在封闭的环境下,时间为两个星期,这群人被赋予两种主角,犯人和狱警,期间对双方施加压力,以观察人的心理变化及行为,规则是期间双方均不能发生暴力行为,否则将会被勒令退出实验,得不到最后的钱4000马克。于是杯具上演了。

    心理学的东西我不懂,但总体给我的感受就是阴暗之下,必有妄为。

    片中,最开始的妄为就是发生在没有摄像头监管的状况下,男主角被众狱警施虐,其行为包括剃头,向男主角身上,尤其是头上撒尿。哪怕是其中胆小怕事的狱警,也做了上述事情。可见环境的力量又是多么的可怕。然而,片中的主办科学家并没有对其经过进行深入的调查,尽管他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他所做的只是把负责监视的人员臭骂了一顿,然后就不了了之了,而可怜的监视人员并起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因为他没有所谓的干预的权利。

    这是杯具的开始,因为一开始的妄为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惩罚,然后妄为接二连三的发生了,杯具接二连三的上演了。从一开始的男主角单独受辱,发展到2人,3人,最后涉及到整个群体,哪怕是从正常的人眼中看,并没有犯任何错误的犯人。脱衣服罚站,殴打,辱骂妄为逐渐升级为强权,强权压迫着一切人,包括尚未被妄为侵蚀干净的狱警。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因为强权已经构成,同时,妄为升级为丧心病狂,狱警开始扫除异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谓的异己被清除干净,所谓的受压迫者情绪已经到达极限。

    暴动与丧心病狂的压迫开始发生,死的最早的,最受折磨的,永远都是最老实,永远都是从一开始就受压迫的人。犯人最后暴动了,而暴动却被强权暂时的制止。丧心病狂的狱警们开始得意了,同时他们为了抹灭所发生的一切丧心病狂的事情,并且让主办方赞赏,他们开始强行压迫主办方的下层人员,监视员,参与进来的医生,因为他们会坏了他们的事,正常的丧心病狂的事。呵,事态继续升级,受害者进一步从下层升级到上层。

    监视员成了犯人;狱警中心地善良的人也成了犯人,且被痛打;参与的医生成了犯人,

  • 4、 冰球实验观后感6篇

    好的影视作品能给人带来不少感悟,写观后感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将从故事情节中得到的心得感悟进行总结,好好地写出一篇观后感吧,自己感受就来自于观看,而这些观后感的句子,就是观后的感受。下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呈上“冰球实验观后感”相关主题内容,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

    冰球实验观后感 篇1

    李宛彤

    说起太空站,多道小实验。在茫茫太空中,一颗美丽的星球上,你看到了吗?我们就在这里。

    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带来第二次太空授课,这是我第一次听(上次没有听成)难免有些激动。将油和水混在一起,我们可以旋转使它们分离水和油;有无容器材料实验,有高微重力。虽然我还是不怎么了解,但这些家实验器材和现象我会一直记着。

    学后牛顿第一定律,王老师就拿冰墩墩做实验,将冰墩墩轻轻一掷,就会沿直线匀速运动。在地球上,我不们无法做既受重力,还找不到完全光滑的平面。在太空中,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不可思议的氛围。冰墩墩那厚实的身体在在中做前翻,平平地达到目的地。

    在大空中,水没了重力,在挤出后,并没有流下,而是结成为小球,接着神奇地变白,成了小雪球,但实际上它是小热球。或着将水球在空中随意地翻滚,在两片玻璃板上滴水,然后合并,小水滴神奇般的连接了起来,使玻璃片永不分离。慢慢伸展,小水滴逐渐地形成小桥的形状,神奇。

    一切与物理有关,提着提着,就提到了梦想,提问者的梦想是科学家,他要在太空站里做实验。虽然未来变化多端,但是未来的命运会由自己来决定。之后的科学终完会让我的接班,未来也会属于我们。我们新一代也会乘坐飞船,凝望这颗深蓝的星球,去拥抱美好的时光。

    今唯我而努力,明唯我而光彩。现在的确是要努力学习,朝着自己满意的明天而追逐。

    这些感悟是从太空站里得出,感想会油然而生驱使我学习,拼搏。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第二课冰球实验观后感600字精选8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冰球实验观后感 篇2

    杨璐瑶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了一堂奇妙的”天宫课堂”。与平常的课堂不同,这次我们的老师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神州十三号空间站中天地互联,实时互动。我们的老师是著名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老师。三位老师在遥远的空空间站中互相配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太空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太空”冰雪”实验。航天员将碱性的小

  • 5、 《死亡实验》观后感1200字

    《死亡实验》观后感 无论怎样实验,得出的结果都一样:人总是邪恶的。 片子取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结果似乎更加残酷了一些,至少在各种介绍中,还没有出现两死三伤的惨剧。 实验 实验内容:找20个精神行为一切正常的平凡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卒,过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囚犯需要遵守狱卒命令,规则包括按时睡觉、不许剩饭。所有人不得使用暴力 实验结果:在一天之后,所有人就基本进入状态。当狱卒严厉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措施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当然,仍有害群之马不依不挠,并且一再导致狱卒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两名囚犯不堪重负,提前退出实验。有一名狱卒,因为不愿参与到其他狱卒的各种行为中,而被其他狱卒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受到了过多的非议,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不可预计的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its not a game. 所有人都以为是一场游戏。人们抱着刺激、经历新生活的心情走近科学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说笑、对着监视器做鬼脸、唱歌、讲黄段子。人群中,只有上校知道,这根本不是一场游戏。 让一个人放弃游戏人生的态度认真起来,很简单。实验中,只用4000马克。所有人都想安安心心完成实验,拿钱走人。所以狱警开始履行职责,而囚犯,就可以光着身子让人拿水管冲自己,穿着白色长裙蜷缩在高低床上,听到做俯卧撑的指令就立刻趴下,平时乖乖蹲在监狱里。 its not game. 对狱卒来说,权力是真实存在的。而暴力之外,折磨人的手段更是千变万化的。伯瑞斯的爆发恐怕是这种权力给他提供了一个发泄的通道,不难想象,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必定是极为失败的。criminal minds的分析,就是他多半是个性无能,没有妻子,或者妻子很早就离开了他。没有孩子,却要声称自己是个好父亲。他的掩饰,却改变不了自己失败的处境,浑身发臭,生活也一团污糟。是的,实验是假的,但生活的伤痕却是真是存在的。他也许没有在寻找报复的机会,但却到了一次报复的能力。 《死亡实验》观后感 领头羊 或者人之初,性本恶的表达并不能真实概括这个实验所暴露的人性。事实是,人之初,都是脆弱懦弱的。我们都像行进于草原上的羊,会默默的跟着走在前面的那只。狱卒并不都是邪恶的,但他们会看着暴力发生,唯一的思索,是怎样让自己开始习惯所面临的现实。 所以
  • 6、 《死亡实验》观后感500字

    《死亡实验》观后感 刚一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恐怖片。但是等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才知道事实并非我想象的那样。 这部电影是根据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的。它主要讲述了将20个正常的分成两部分,12个人扮演囚犯,另外8个人扮演狱卒。让他们用了两种身份生活14天,但在这14天里,却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事。 这部电影就好像是一面镜子,从电影中折射出人性的善与恶。人之初,性本善。20个普通的人为了4000马克来参加这个实验。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这将是一场人性的较量,这些囚犯代表了人性中本能对自由的向往。这12个囚犯刚接受到这个角色时,他们的状态还没有太大的改变,嬉笑、大闹、甚至和狱卒打成一片。 但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这种平和的状态也逐渐逐渐被打破,狱卒不再和那些囚犯们混成一起,他们有了自己的权利意识,他们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让那些囚犯一个个的屈服于他们。随后,他们这些权利感越来越膨胀,逐渐逐渐的,他们不再受那些教授的安排。甚至有个狱卒竟然想对研究员实施强奸,这个电影中的狱卒伯瑞斯清楚的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变化。权利的赋予让伯瑞斯拥有了愤恨的子弹,他把人生种种的不满与失落感都强加在别人身上,并且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他疯狂了,他从小丑成为了暴君,秩序成为了暴力,他彻彻底底的变成了魔鬼。 在囚犯和狱卒的一次次对抗中,矛盾逐渐被激化,一边是人性的大恶,一边是人性的小恶,两者之间已升级成一种战斗。良知在生存的本能前显得那么苍白。当一个人的愿意为他人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利益,当一个可以为善良泯灭自己的本能,那么他就超越了任何一个人。 这部影片吧人生中潜在因子放大,让我们看到善与恶那细微的差别。我想这也正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中心含义吧。
  • 7、 读《复生》有感

    不向命运低头

    ----读《复活》有感

    复活?是哪种性质的复活,是生命,即肉体的复活!还是?是精神,灵魂的复活!小说讲的是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和农奴私生女卡秋莎玛丝洛娃这两位曾经心灵纯洁的青年,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现实,个人的遭遇,精神,思想的溃烂,在这两种对立思想的激烈斗争下,精神复活了的这样一个过程。

    女主人公的遭遇是当时社会的代表,被人抛弃,失去亲子之后被主人撵走。走出那个家后,正如书中所说:她遇到的一切人,凡是女人都把她当作摇钱树;凡是男人,从上了年纪的警察局长到监狱男看守,个个都把她看作玩乐的对象。对于任何人来说,除了寻欢作乐,除了肉体上的淫欲,世上其它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她在这样的社会压迫下,自暴自弃,吸烟喝酒,从中可看出,当时社会作风的糜烂,似乎当时的女人充当的角色就是玩物,阶级分层是那么的明显,低层的女人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脆弱!

    而作者开始塑造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还是当时官僚阶级的代表之一,与女主人公成鲜明的对比。可是当他与卡秋莎在法庭上意外重逢后,埋藏在他心里最深处的那个纯真的天使出来了,就这样纯真,善良与兽性般的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前者胜利了,对卡秋莎所做的事,他有浓厚的犯罪感,为了卡秋莎的案子,他四处奔波,不辞辛苦。为的就是赎罪。对此,我震撼了,在那样的社会下,精神的复活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啊!人没有彻彻底底的,人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要么是万丈深渊,要么是人生路的充实。他做到了,源于他心中本有的淳朴,善良。在他解决土地问题上,为赎罪所做的一切及他与政治犯交流的过程中,体现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不满。

    看了这本小说,结合其背景,让我觉得当时俄国的沙皇专制与我国的封建制度有几分相似之处。生活在这样制度下的人变得冷酷无情,阶级性强,面对他人悲惨的遭遇无动于衷,或是应该的。《复活》书里所提到的牢狱里的许多人,都是被那些权势的人随便安个罪名,就要忍受身心的折磨,浪费光阴甚至是生命。在官场上,人人趋炎附势,戴上极其虚伪的面具;而低层的穷苦人民只能更加贫苦,社会如此的不公平,又有多少人能站起来反抗?没有,大多数人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他们认为他们应有的宿命,甚至失去性命也只能默认。其中,小说里提到的一个人克雷里卓夫----南方一个富有地主的儿子,让我钦佩。他成绩优异,本是一位科学家,偶然的他接触了革命宣传,目睹革命者受残酷刑法,他因此参加了民意党,四处奔波,被

  • 8、 《复生》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复活》,这本书讲了玛丝洛娃被陷害从而被判苦役5年,在她小时勾引了她的聂赫留朵夫准备去救她,却被她冷眼相待。一路上,他发现了许多冤屈,不公,最终成功救出玛丝洛娃,并且,他的后半生也去为为穷苦人洗清冤屈而奔波

    读完它,我深有感触,其中的冤屈令我愤愤不平,胡作非为的看守,没有同情心的典狱长,贪生怕死的恶人这些深深印在我的心底,100多名工人因没有身份证而被扣押,许多人因犯了莫须有的罪名而坐牢都令我气氛,罪恶的人啊!

    写这本书时,农奴的压迫除了来自地主与官吏,又多了资产阶级,农民苦难倍增,托尔斯泰无法忍受。九十年代初期,托尔斯泰发表了几篇谈论饥馑的著名文章,文章中揭露一些省分中骇人听闻的灾难,指责统治阶级对饥民的命运毫不关心。从这时候开始,托尔斯泰文风大变,所出的集子色彩强烈插图很多,但是文字浅白故事简单,简直无法让人相信这些是出自《战争与和平》这撼人史诗的一代文豪。

    迂腐的统治在这本书中全面表现了出来,好人无好报,奸臣当道多么无能的社会,多么无能的沙皇,这是正需要一个像鲁迅一样的人去与恶势力所做斗争。托尔斯泰勇敢的站出来,写下了这本书。

    但愿不要再有这样的社会。它的伤害太大。

    【第2篇】

    “复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他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借着这个寒假怀着极大好奇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曾经有着纯真美好童年的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感情。聂赫留朵经历了军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最后“救助”终末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读过后,我才渐有所悟……

    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真正意义上的复活了,这并不是死而复生的复活,而是一种心灵反省和净化,使自己的心灵

  • 9、 死亡实验影评

    【第1篇】

    看了电一影《死亡实验》,着实的震撼了一次。故事开始本只是一次普通的科学实验:某科研机构招聘了一批失业者进行一次模拟监狱的实验,遵守实验规则完成为期两周的分角色扮演(狱警和犯人)实验后就可以每人得到14000美元的酬金(这对于每一个失业者而言就是未来很长一阶段的糊口费或其他开销,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用途,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情况下,这笔钱很重要),只要任何一个人触犯了规则,则实验终止,所有人都得不到任何报酬。到此,一个“猴子香蕉”的试验场景已经设定完毕。

    人到底能比动物——猴子高级多少呢?随着故事的推进,你实在看不出来有半点高明之处。谁如果企图触犯规则,就会受到其他人的鞭笞,会得到惩罚。一些人便变得狰狞了,变得无视人一性一,诸如同情、友一爱一、怜悯都荡然无存。这是其一层。

    剧情继续发展,更深的含义紧接而来。一些人开始在这个游戏中重新建立自己的规则,满足自己在虚拟的牢狱外面不能实现的企图或欲一望,例如黑人“狱长”似乎在建立自己权威,心狠手辣之后终于有了一性一能力。由于一番毫无人一性一的作为,让他建立了自己的领土,友情早已荡然无存,实验开始前本来跟他似乎很有默契和缘分的77号“犯人”由于对“狱友“的关心友一爱一而吃尽了他的苦头,这时候”要让每一个人遵守规则,维护大家的利益“成了他的借口,故事发展到此,对他而言这已经不是一个实验,不是一场游戏,这里已经成了他的“my zone”,成了他满足欲一望与企图的天堂,他早已忘记了这本只是一个临时雇佣的工作而已,忘记了自己应该是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猴子”,不是“一精一神病患者”。

    而人与猴子的区别在哪里呢,故事台词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反抗!对,就是反抗,而谁才会去反抗呢,“犯人”77号!只有他由于还 有同情,有怜悯,有友情,才有一次次对“狱长”非人一性一的反抗,才有了比动物的高明,有人一性一,也即同情、怜悯、友情才是人一性一!有了人一性一也才有机会,有人站到你的一边,让你更强大!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还 道出了一个警示——尽量别与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共处!黑人“狱长”在实现中却是一个博士,一个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一爱一人(和他老一妈一共住),没有一性一能力的博士,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此人就成了“神经病患者”,成了动物,成了非人一性一的总代表,他们的一陰一暗是个黑一洞!一爱一护生命,远离失败者!——谨遵规则!

  • 10、 做实验作文

    “做实验作文”是本文要介绍和阐述的主题。文字表达是展现个性和思考力的重要方式,写作有助于深入认识自己。写出优秀作品少不了个人的努力。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做实验作文(篇1)

    洗洁精可以洗东西;油可以烧菜;水可以喝,如果把他们和在一起,会是怎么样呢?

    清脆的铃声响了,老师拿着清澈见底的水、金灿灿的金龙油和粘糊糊的洗洁精,这是要干什么呢?哦,原来是要做一个小实验。

    老师先把水和油混在了一起,同学们兴奋极了,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有的说它们肯定会融为一体,有的说它们会变成金色。我想:它们肯定是分格的,因为水重油轻。奇迹出现了,水慢慢倒入油中,油缓缓上升,变成了“芒果布丁”。老师又把洗洁精跟水混合,我们嗅了嗅,是淡淡的清香味,慢慢飘到了我的心田。原来是洗洁精和水混合了。这不禁使我猜测:如果把三种材料合为一体,味道会是怎么样呢?颜色又是怎么样的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带着好奇心,目不转睛地看杯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洗洁精和油融为一体,变成了乳白色的液体,可是味道不怎么好闻。说了这么多,这都是因为乳化现象。

    科学真是神奇啊!只要我们热爱科学,就会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做实验作文(篇2)

    一天,我正在看书,妈妈突然走到房间里说:“来吃点水果吧,水果里的维c对身体有好处哦!”我放下书,问妈妈:“那什么水果的维c多?”“我也不知道。”妈妈回答。我灵机一动,想起我的“科学百宝箱”里有一个检测维c的实验。

    实验开始啦,我拿出菠萝片、苹果片、维c片、水和碘伏。先把碘伏倒入水中,水立刻变的和浓墨一样黑。接着我把加入碘伏的水倒进三个小杯子里。然后把苹果片和菠萝片挤出汁,把汁液放进两个杯子里。最后把维c片倒进第三个杯子里。

    我看了看说明书,拿出一根筷子,在每个杯子里搅拌。过了一两分钟,水变色了。加入苹果汁的水变成了淡紫色,加入菠萝片的水变成了淡黄色,加入维c的水变成了很淡很淡的绿色。

    实验做完了,可怎么知道哪个维c最多呢?实验的原理又是什么呢?我好奇极了,就去问爸爸。爸爸说:“苹果的维c少,菠萝中等,维c片最多。因为维c会使加了碘伏的水变色,维c越多变的色就和维c所在的物品的颜色越相近。”

    原来,维c的奥秘这么大啊!

    做实验作文(篇3)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上课的第一句话、勾起了我们的味口,死气沉沉的教室里刹那间变得活跃起来,正七嘴八

  • 2022-01-19

  • 2023-07-03

  • 2023-05-22

  • 2023-06-21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3

  • 2023-05-06

  • 2019-10-09

  • 2019-11-12

  • 2023-01-04

  • 2019-10-24

  • 2023-05-2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2

  • 2023-05-17

  • 2019-09-28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3-06-09

  • 2019-09-23

  • 2021-09-07

  • 2023-07-04

  • 2019-10-29

  • 2022-12-16

  • 2019-09-20

  • 2019-10-20

  • 2023-06-02

  • 2019-10-29

  • 2019-10-19

  • 2023-05-20

  • 2019-09-20

复生实验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复生实验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复生实验观后感、2024复生实验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