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 > 地图 >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2024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相关栏目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热门栏目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推荐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

(共 834 篇)

  • 1、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了《斜塔上的实验》,觉得深受启迪。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勇于尝试,才会获得成功它主要讲的是这么一件事:伽俐略在教堂油灯的摆动下好象发现了什么,于是他回家拼命地做实验。但他被许多学生和教授嘲笑,最终证明他的发现机会来临了。他在斜塔上完成了这个实验,发现了自然定律。

    加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2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经过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体做自由落体时,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是否有关系:伽利略经过再三的观察、研究、实验后,发现如果将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放下,两者将会同时落地。于是伽利略大胆地向天经地义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了挑战。

    得知要勇于尝试,才会有获得成功。年轻的朋友,我们一起努力吧!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二)

    伽利略站在斜塔上,将两个重力不等铅球同时扔下,这两个铅球竟同时坠地,举世哗然。这就是伽利略对真理时自信的霸气。

    几年前,伽利略还在初步试验,大家都嘲笑他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毫不退缩。这又是伽利略的一些什么疯念头。人们都这么说。伽利略却不以为然,只是一个人孤单的在实验室中,继续自己的实验。最后,他终于用斜塔上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 1900 年之久的错误结论。证明了世人的愚蠢和无知,堵住了那些激进的反对者们的嘴巴。

    伽利略的这些结论来自设想,来自大胆的预言。当然,这些设想起初不会被人们所接受,被人耻笑。但真理毕竟是真理,永远不会被推翻,只是发现的时间不同罢了。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科学家们都在为人类对思然认识的进步而努力探索、求证着。

    在十九世纪初物理学家层出不穷的时代,出现了一批以波尔为首的支持量子力学的人。他们大胆的在微观领域反对经典物理学,支持不确定性。这是不容易的。尽管经典物理学在科学家心中是不可动摇的,但它也并不是完整的理论,于是年轻的波尔、薛定谔、泡利等科学家率先将新生的量子力学推上世界的学术舞台。这个伟大的革命是大胆的假设,不怕对经典的冒犯,这样才能发现新的定理、新的领域。

    创新和想象是那么紧密。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创新,没有现在的世界。因此预言和设想是对研究十分必要的。没有一个假设,没有一个疑问,那世界还会进步吗?不会。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的想象力,发现我们对大自然认识的错误与未知。

    伽利略发现了宇宙的真理,他让人们对

  • 2、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语文课本上的《斜塔上的实验》,觉得深受启迪。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勇于尝试,才会获得成功。

    它主要讲的是这么一件事:伽俐略在教堂油灯的摆动下好象发现了什么,于是他回家拼命地做实验。但他被许多学生和教授嘲笑,最终证明 他的发现机会来临了。他在斜塔上完成了这个实验,发现了自然定律。

    这个故事很是耐人寻味。你瞧,那些反科学的人总是循规蹈矩按照前人的思维想问题, 而伽俐略却不同,他善于发现,敢于尝试新事物,最终获得这个珍贵的自然定律。这就告诉我们:对于一些事物,我们要去仔细探索去发现,并勇敢的去尝试!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我拿了一本书看,发现上面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在蛋白上写字2020。我处于好奇,决定去尝试一下。我拿了一个生鸡蛋,一些醋和冷水。先在毛笔上倒一点醋,再在鸡蛋壳上写一个三字2020,然后把鸡蛋放入沸腾的水里煮熟,最后我剥掉了蛋壳却发现蛋白上根本没有字2020。我没有放弃这个实验。接下来我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实验最后,我才发现要等醋字2020干了才能煮。

    由上面的故事我得知要勇于尝试,才会有获得成功。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深有感触。

    这篇课文讲的是,伽利略生活的时代完全被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所笼罩。所有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只要老师说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问问题的学生便不敢再怀疑。只有保利略敢于探索与追求。

    有一次,伽利略在大教学里跪着祈祷,大厅里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一片寂静。一个教学司事,刚注满一盏从大教学顶上悬挂焉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伽利略,引起了他的思考。他想着,看着,突然发现了一个规律。尽管每闪摆的距离越来越小,但是每次往返的时间似乎一样长,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因为了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如果这是真的。

    他一回到家,立马就找来了两根同样长的绳子,每根绳子的顶端都有一个同样重的铅块,他让他的教父帮他一起做实验。他们把绳子吊在柱子上,第一根绳子的距离有20厘米,第二根有十厘米。开始做实验了,伽利略让教父数第二根绳子摆的次数,而自己则数第一根绳子。绳子完全会议室上后,第一根绳子摆了一百下,第二根绳子摆了一百下,实验结果完全相同。自然节奏规律从此命名,后来又把这个原理用

  • 3、 《佛塔上的老鼠》读后感

    看了《佛塔上的老鼠》,老鼠从极端的优越感到成为猫的盘中餐,很多公司人可能都会从中引发感慨,浮想联翩地联想,但未必合情合理,其间存在的悖论还可能会予人误导。

    首先,佛塔为老鼠提供了寄居的绝好环境,但老鼠不属于佛塔,也永远不可能融入佛塔。而个人与公司是一体的,完全不同于老鼠与佛塔的关系,老鼠的末路是必然的,因为仅仅是寄生者。个人处于公司之中,会得到公司的荫庇,只要公司在,绝不会有“猫”的侵犯。由此,个人必须融入公司,才有生的安全。

    其次,老鼠永远是无所事事的,所以就会想入非非,人们膜拜的是佛,不是因为老鼠站在佛的肩上,就有意对老鼠尊崇。公司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个人是需要努力创造的。个人不能沉下去,就会飘起来,公司虽然在,最终个人也会被“吞噬”,也是自我的淘汰。

    第三,因为佛塔香火旺盛,所以成全了老鼠的优越,老鼠永远对佛塔都只有物质与精神上的索取和满足,而不可能有任何贡献,这是单向的。而对于个人与公司而言,公司失去员工就是一个壳,员工没有公司则没有发挥的舞台,因此,公司成就着员工,员工也一样成就着公司,这是双向的互动、互惠、互利。

    最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得意的老鼠不会懂得与环境共荣辱,失意才会求生存。而公司与个人休戚与共,需要不断进步,个人的积累是公司的源泉,公司的积淀则是员工的摇篮,是不能停滞、消弭的。

    老鼠被猫吃了好,也正好还佛塔一片清净,一片净土。

  • 4、 佛塔上的老鼠读后感

    佛塔上的老鼠读后感(一)

    我看了一个小故事,叫做《佛塔上的老鼠》。有一只老鼠,在佛塔上安了家,每天看到人们向自己磕头,以为自己是天神。于是,他就出去游荡,半路上,它不停地夸耀自己,说自己是大名鼎鼎的天帝。他荡进了老猫的家,刚要夸自己,就被老猫啊呜一口吃下去了。

    这个故事里的老鼠因为得意而忘了自己是谁,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奥运冠军的事情。有一个很厉害的奥运射箭冠军,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比得上她。记者们来采访她,观众崇拜她,领导夸奖她,于是她非常得意。,不在练箭,而是整天去网吧。但是,有一个并不见经传的小运动员,天天苦练,终于在不久之后的一次比赛上,这个小运动员赢了,老运动员没能站上领奖台。

    这个运动员,犯了老鼠一样的错误。老鼠把自己当作了天神,忘了自己原本是一只老鼠而已;而她,把自己认定为永远的世界冠军,忘了不苦练成绩是会退步的,所以最后失去了一切。

    一个人,在顺利的时候,在受到表扬,受到别人的崇拜的时候,不能忘了自己是谁。我们要迈向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永远不能骄傲。我要经常用这个故事提醒自己。

    佛塔上的老鼠读后感(二)

    今天我在看童话故事书时,觉得一篇叫《佛塔顶上的老鼠》让我懂得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故事大概写了: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

    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因为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不要以别的东西让别人对你很尊重,要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就要凭着真实的力量打拼出来,那时,别人对你很尊重在是真的。

    佛塔上的老鼠读后感(三)

    读了《佛塔上的老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所占的好位子就认为自己非常的了不起,可到了关键的时候,你所占的好位子一点用处也没有。

    因为这个位置是不劳而获

  • 5、 夜晚的实验读后感

    夜晚的实验读后感(一)

    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这是一个科学家发现蝙蝠能在夜晚敏捷自如的原因。那个科学家是怎样知道的呢?

    原来这是一个叫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杰发现的。他看见蝙蝠能在夜空敏捷飞行,便来了兴趣,就以它拥有红外线似的眼睛,就用黑色的布蒙上它的眼睛。结果,它们还是敏捷的飞行;第二次,他以为蝙蝠有敏锐的鼻子,就堵住它的鼻子,结果刚刚相反,他又失败了;第三次,他认为蝙蝠有洞察的翅膀,就用油漆涂满它的全身,结果他又失败了;第四次,他堵住蝙蝠的耳朵,这次,它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东碰西撞,他成功了。他终于知道它是靠听觉辨认方向,确认目标。

    从这篇文章,我悟出了:库学家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什么精神呢?那就是要细心观察周围的动植物,才能发现豪气,有了好奇做朋友,我们就要不断研究,不能为几次失败就放弃向成功的。

    夜晚的实验读后感(二)

    上个星期二,同学们也没发生什么特别事。语文课上,老师讲的一篇课文,引起了我的兴趣。

    《夜晚的实验》是讲述了一位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想要解开蝙蝠在夜晚为什么还能自由自在地飞行的本领。

    他仔细地观察蝙蝠的飞行。一共做了四次实验。第一次,他蒙住蝙蝠的眼睛,发现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第二次他堵住蝙蝠的鼻子,发现蝙蝠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第三次,他用油漆涂满了蝙蝠的全身,发现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第四次,他堵住了蝙蝠的耳朵,这次总算成功了。蝙蝠在夜空中东碰西撞,像无头苍蝇似的跌落在地上。

    斯帕拉捷不断实验,每次都能潜心研究,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

    这就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我们也必须热爱科学,并拥有一颗好奇心,这样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现。生活中,我们上科学课时,总是漫不经心地听老师讲课,许多都是不懂的,什么也不问老师,最后成绩一塌糊涂。这是不行的。每节课都应该认真对待。积极发言。科学对我们有很大帮助,所以大家都热爱科学吧。

    夜晚的实验读后感(三)

    今天,我认真地读完了《夜晚的实验》这篇文章,使我若有所思。

    这篇文章讲述的内容是:斯帕拉捷使用四种方法,对蝙蝠进行了实验。使人们发现了超声波,把它进行了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

    斯帕拉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好眼睛。他发现蝙蝠自由自在地在夜空中飞行,而不会碰撞到任何东西,这引发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去实验。

    第一次他蒙住蝙蝠眼睛,结果蝙蝠还是轻盈敏捷的飞

  • 6、 科学实验读后感

    科学实验读后感范文一

    当我翻开这本厚厚的书时,立刻被里面每一个实验吸引住了。我从来不知道,学科学竟然可以这么有趣!我一口气翻来覆去读了好多次,心里痒痒的。妈妈看见了,笑着说:丫头,喜欢就自己找材料做吧。老妈万岁!

    看到一个有趣的试验,是说关于浮力的。我不太信,但是拿鸡蛋一试,果真如此。为什么?我急忙翻书,哦,是因为盐水比清水浮力大。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生活处处充满了科学。每一片叶子的坠落,每一次太阳的东升西落,每一朵花的盛开--都与科学有关。原来科学对我们的影响力这么大!重力、平衡力、支持力、摩擦力、声学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原来生活处处有学问啊!我的兴趣马上就显示出来了。我本来觉得科学很难,但经过试验,我一下子就弄明白了。

    每踩出一个脚印,每走一步,每次呼吸,每个动作,都蕴藏着有趣的道理。我们了解的太少了!我们只摸到科学冰山的一角,还有更多的科学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正因有了一大批科学家,世界才发达起来,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才有了我们简单方便的生活。科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电脑、电话、电视、飞机、汽车这些都是靠世人们用丰富的知识换来的。科学的渊博使世人们不能完全掌握它,但一旦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换来的是更舒适的生活。

    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学习各种东西的原理,学习各种元素,学习声学,力学,接触到以前许多人用智慧构成的知识。古人用他们的心血、智慧,换到了我们课本里的每一个知识点。所以我们有义务去学好它,争取在科学冰山上,作为一个阶梯,让后人在我们现有的只是上往上前进。

    愿科学随着日子日渐发达!

    科学实验读后感范文二

    我看了《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这本书以后,从中懂得了很多神奇的科学奥秘,对整个世界和大自然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人类的智慧充满了崇敬。这本书里的许多知识激励着我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探索无知的世界。

    在这本书里,有些科学实验让我印象深刻,例如《颤抖的香蕉》这篇文章说了三根香蕉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环境中(冷冻室、冷藏室、厨房)一个星期,一星期之后,人们会发现冷冻室里的香蕉变得漆黑了,并且像摊稀泥一样,还流出棕色的汁,但没有异味。这是因为香蕉在冷冻室里放置太久了,所以香蕉中产生了一种叫做酶的化学物质,使香蕉变黑了。在香蕉的细胞内部发现的这种酶,在香蕉外部温度变低时就会跑出来,使香蕉的颜色变黑。

    放在冷藏室的香蕉一周后变成了棕黄色,这跟香蕉的颜色变化的原因和

  • 7、 血染的实验报告读后感

    血染的实验报告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血染的实验报告》这篇课文,它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文中主要讲了卡尔施密特博士做了一次特殊的实验,如果施密特博士不认真对待他的工作,就没有这样的结果,就不能让人们敬佩他。

    施密特博士被蛇咬伤后还是那么认真,仔细。他先拿绷带把伤口包扎好,再把自己被毒蛇咬伤后每分每秒的感觉都记录下来,成了一份宝贵的资料,这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啊!让人难以想象。这样的成功都是因为有一个认真的态度,这才是他成功的根源。因为这一点这一点我根本做不到,所以这点我要向施密特博士学习。

    每次我见到简单的题都忽略它,觉得没有必要理会他,难题呢?我就是要做个明白。简单的题做错了,难题做对了,这是什么原因难呢?因为简单的题我没把它当回事儿,难题呢?我去思考了,我认真想了,我去探索它的奥妙了,所以我才会做对。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要和认真交朋友,只有认真做事才会成功。

    《血染的实验报告》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我读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他为了救别人自己却牺牲了的一个故事。一天下午,人都走光了但是卡尔施密特博士还在研究一条毒蛇他先抓住蛇头,用针头去扎进蛇的皮肤就在这时蛇咬住啦博的血流了出来他用绷带卷上,又把放在笼子里就这样他把。这整个个过程都写了出来就这样博士死啦。

    我的感想:这位卡尔施密特博士为了阴后人们不被这种毒蛇咬住,就这样牺牲了。

  • 8、 《血染的实验报告》读后感
    《血染的实验报告》读后感 小作者:姚松余 一张散发着墨香的阅读卷放在我面前,我好奇地拿起来翻阅(才一张试卷,怎么“翻阅”?说明用词不准确)着。呵,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摆在我眼前,特别是《血染的实验报告》,把我深深的感动了。 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博士,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中了蛇毒,身边也没有人,这可怎么办?然而,他并没有绝望,而是拿起笔,把自己的感觉一笔一画的(动词前面要用“地”)记录了下来,用生命书写了一份特别的实验报告。这种做法令我震惊,在这5小时的时间里,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毅力,老博士,难道您的身子是铁打的吗?您这样做难道就只是为了完成实验?不,是您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为科学献身的品质创造出了奇迹。 想想我们,一只老鼠,一条虫子都可能把我们吓的(动词后面要用“得”)半死,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呜里哇啦。和这位博士比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司马迁说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善于引用名言)这位博士的死就是重于泰山的。 “喂!放学了,”同学冲我喊道。我收回思绪的翅膀,心里默念道:“老博士,您是英勇的!您是伟大的!您那闪闪发光的品质必定会永驻人间!”
  • 9、 科学小实验读后感

    科学小实验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科学小实验,里面有一篇叫不会燃烧的纸杯,它里面讲了把纸杯放在火上烧,纸杯确没有烧起来,我有点不相信,俗话说:纸包不住火,纸是很容易被火烧着的,怎么可能不烧起来呢?我准备自己亲身实验一下。

    我找来一次性纸杯、木筷子和一杯水,我先把木筷子横着插入纸杯的杯延下,当把手,再倒入水。试验材料准备好了,我找来了奶奶做我的助手,奶奶帮我把煤气打开,我抓紧了两个木筷子,深怕杯子掉到火力烧起来,文章里说的只要把杯子放到底,我眼睛盯着纸杯,过了一会儿,只见水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但是纸杯还是完好无损。我不禁鼓起掌来,我的实验成功了。

    原来,纸要燃烧需要100度以上的温度,而纸杯的水却是阻碍纸杯燃烧的防火墙.在煤气灶上加热,火焰的热量有一部分被纸杯中的水吸收了,而水的温度最高温度就是100度,达不到纸燃烧所需要的温度。因此,纸杯就不可能燃烧。

    这个小实验让我知道了,探索科学是非常有趣的,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科学,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我以后一定要多思考,发现更多生活中的奥妙。

    《科学小试验》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我读了《科学小试验》这本书,感觉到很有趣。

    这本书是由一百多个小实验和五百余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组成的。里面讲述了许多科学规律:在空气的魔爪下、飘忽不定的光、恐怖的化学在这些科学小实验里,讲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比如:在空气的魔爪下中的方向反常的烟中,你只要准备一个鞋盒,一支蜡烛,一个打火机,两个玻璃罩,一张牛皮纸和一把剪刀就可以揭示一个秘密。实验是这样的:用剪刀在鞋盒盖上剪两个比玻璃罩略小的洞,然后在左边小洞的正下方点燃蜡烛,再吧两个玻璃罩分别盖在两个小洞上。打开打火机点燃牛皮纸,把冒着烟的牛皮纸拿到右边玻璃罩的上方,奇迹发生了:牛皮纸的烟先是向下飘到右边的玻璃罩里,然后又从左边的玻璃罩里出来了。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蜡烛点燃后,玻璃罩里面的空气受热上升,然后从上面的玻璃罩里跑出来。可是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只能从右边进来,从而把牛皮纸的烟推进玻璃罩。这样,就出现了上面的实验现象。

    不亲身经历,是得不到这样的体会的。

    我越来越喜欢《科学小试验》这本书,它给了我许多启发。希望同学们多看看,相信大家也一定会喜爱它的。

  • 10、 毛毛虫实验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名叫《毛毛虫实验》。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给毛毛虫作了一个实验。法伯先生把毛毛虫们一个花盆周围,再离花盆不远处放了毛毛虫爱吃的食物。但是过了很长时间,发现毛毛虫始终不愿意改变路线,没有找到爱吃的食物,最终这些毛毛虫全部饿死了。

    读完了这篇短文,我心想,如果这群毛毛虫能换一条路走的话,它们就不会被饿死的。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人类不能跟毛毛虫一样,一种方法行不通的话,就应该寻找另一种方法。

  • 2019-09-26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3-05-06

  • 2019-09-20

  • 2023-06-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1-12

  • 2023-01-04

  • 2023-05-17

  • 2019-10-24

  • 2019-10-16

  • 2019-09-28

  • 2022-01-19

  • 2023-07-03

  • 2023-05-22

  • 2022-09-23

  • 2023-06-21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3

  • 2022-12-16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10-20

  • 2019-09-28

  • 2023-06-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09

  • 2019-09-20

  • 2023-01-12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5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2024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