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 > 地图 >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2024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范文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相关栏目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热门栏目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推荐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

(共 8701 篇)

  • 1、 九年级读后感:读《三国演义》有感
    李欣悦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三国演义》了。这本书描绘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塑造了近两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义薄云天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狡黠奸诈的曹操……在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中我最欣赏、最崇敬的还是卧龙先生——诸葛亮。 我敬佩诸葛亮之才。他淡泊明志、布衣粗茶、耕读山中,却从未忘却忧国忧民。草庐一对,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他一烧博望,二烧新野,三烧赤壁,三把火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借风、借火、借箭,轻摇羽扇,决胜千里之外。他在江东舌战群儒,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之时;在危机时刻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想出条条妙计之时;在中军帐中从容地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时,我都由衷地崇敬与敬佩。单从智谋才干而论,诸葛亮称得上是“三国第一人”。 我悲哀怜诸葛亮之遇。他一生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远见卓识并没有被完全采纳实施,这就为后来蜀汉政权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刘备去世,临终托孤,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少主刘禅年幼无能,蜀国的一切重担,荣辱兴亡,都压在了他身上,但他却“力挽狂澜于既倒”。平定五路大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前后《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他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蜀汉政权,是何等雄壮而又悲凉! 诸葛亮鞠躬尽瘁,爱民如子。就连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军中之事,用最后力量保护大军安然撤退。当得知他故去的消息时,百姓人人涕泣,至有哭死者。 读过《三国演义》后,我为诸葛亮凛然正气所感召,为他的忠义之举而激动,为他的淡泊之志所净化,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倾倒。而我们要学习他的淡泊明志,百折不挠,忠心爱国的品质,做一个对社会,对时代有用的人。 在阅读过《三国演义》、学习过《出师表》后,该学生能对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进行用心用情的评价难能可贵。建议能结合诸葛亮的《诫子书》再写一段,从而使文章内容更为丰满,结构更稳定。

  • 2、 小学三年级:读《三国演义》有感

    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后,那是感叹万千啊!特别是对人物,各种人物有各种不同性格,有的会引人发笑,有的会让人忍不住破口大骂,有的会让人不得不打心底佩服。

    好了,不多说了。我们就直接飞奔进入主题!看看,我对这些人物有什么不同的感想吧!

    首先,我就先讲最喜欢的人吧,他是诸葛亮,字孔明,全称诸葛孔明。是刘备的军师,他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可算得上帮了刘备许多大忙,还把周瑜气死了。可所谓真是神机妙算,人杰地灵!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是关羽,字云长,全称关云长,也有人叫关公,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之一,他英勇善战,是军中猛虎,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可谓是血性男儿,铁血精英,义字当头啊!

    接下来,是我觉得最好玩的人物,他是张飞。说起长相也好玩,胖胖的,粗胡子,大脸,居然还睁着眼睛睡觉。张飞他字翼德,全称张翼德。

    最后,我讲讲我最讨厌的人物,刘备字玄德,全称刘玄德,我最讨厌他嘛,有三个点。长相丑,克主,不讲义气,背弃了结拜誓言。

    好了,我的感言发表完了,不知道你对我的观点同意吗?

  • 3、 小学五年级:读《三国演义》有感

    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的好。

    书中,有多疑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谦虚的刘备,勇敢的张飞从桃园三结义到三气周瑜到三国归晋中,有着很多战争故事。

    张飞,他开始脾气还好,可是,一听说关羽被孙权杀了,脾气就暴躁的不得了,总是殴打士兵,结果被他的手下害死了。三国里,我比较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有勇有谋,曹操就是中过他火烧赤壁这个计谋,把曹操的军队烧得一塌糊涂。所以,我最佩服他。

    像这样有计谋的大将,其他国家也有很多,比如吴国有:鲁肃、周瑜魏国有:曹洪、贾诩、司马懿

    《三国演义》读过后,使我受益匪浅,它真不愧是我的良师益友。

  • 4、 三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

    【第1篇】

    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的故事都非常的精彩。

    里面讲述了刘备,张飞和关羽的故事。

    他们结为异姓兄弟: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

    后来他们齐心协力,打了许多胜仗。他们都被曹操封为大将,曹操对下属脾气十分不好,随时都会打那些下属。刘备三人他们在曹操身边,越来越看不惯曹操的行为,逃跑了。

    他们投靠了正准备反曹操,由袁绍带领的军队。

    后来,他们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并且还请到了聪明机智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为军师。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他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

    可那只是一时,在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大将,统领去世以后。

    他们的后代并不珍惜先辈留给他们的东西。在听信身边小人的谗言。晋国司马昭即位,派杜预进攻吴国,不久攻下,此时吴国亡,三国重归一统.

    晋国统一了三国,建立了后来的晋朝。

    【第2篇】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当我读了它之后,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也明白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要数号称“武圣”的关羽了。关羽,字云长,三国中一位比较出名的武将,五虎上将之首,曾在沙场上建立过无数的功绩:曾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少功绩。但是,最令人敬佩的却是他那种讲义气的精神,无论谁帮助过他,他一定会回报。记得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大败而归,被吴国的军队逼进了华容道,眼看就要被擒,这时候,正把守华容道的关羽因为念在曹操旧日曾有恩于自己,所以放了他走,结果差点被斩首,由此可看出关羽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是啊,长这么大,帮助过我的人数也数不清,可我记住了吗?回报了吗?

    我敬佩关羽那种讲义气的精神,更喜欢刘备那种渴贤求才为君之道。刘备,不能说是一个枭雄,只能说是一个明主,他能成为三国鼎立的一份子是因为他有一颗爱贤的心,要是他没有这一份心,恐怕就不会得到诸葛亮这个大贤人的帮助了,也不可能当皇上了,最多只能在家喝喝茶,织织帽罢了。可以说,刘备的天下几乎全都是诸葛亮打来的,而诸葛亮为什么甘心情愿为他打天下呢?那是出于对刘备的爱贤的心的感激。读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老班长邝泳韶,他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尽心尽力为班级做出了不少好事,是老师的好帮手,就有如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一样,因为老师相信他,放心地把事交给他,他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关爱,工作自然就尽心尽力了。

    《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了许

  • 5、 九年级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

    九年级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

    文|九年级2班 李欣悦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三国演义》了。这本书描绘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塑造了近两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义薄云天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狡黠奸诈的曹操……在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中我最欣赏、最崇敬的还是卧龙先生——诸葛亮。

    我敬佩诸葛亮之才。他淡泊明志、布衣粗茶、耕读山中,却从未忘却忧国忧民。草庐一对,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他一烧博望,二烧新野,三烧赤壁,三把火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借风、借火、借箭,轻摇羽扇,决胜千里之外。他在江东舌战群儒,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之时;在危机时刻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想出条条妙计之时;在中军帐中从容地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时,我都由衷地崇敬与敬佩。单从智谋才干而论,诸葛亮称得上是"三国第一人".

    我悲哀怜诸葛亮之遇。他一生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远见卓识并没有被完全采纳实施,这就为后来蜀汉政权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刘备去世,临终托孤,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少主刘禅年幼无能,蜀国的一切重担,荣辱兴亡,都压在了他身上,但他却"力挽狂澜于既倒".平定五路大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前后《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他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蜀汉政权,是何等雄壮而又悲凉!

    诸葛亮鞠躬尽瘁,爱民如子。就连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军中之事,用最后力量保护大军安然撤退。当得知他故去的消息时,百姓人人涕泣,至有哭死者。

    读过《三国演义》后,我为诸葛亮凛然正气所感召,为他的忠义之举而激动,为他的淡泊之志所净化,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倾倒。而我们要学习他的淡泊明志,百折不挠,忠心爱国的品质,做一个对社会,对时代有用的人。

    在阅读过《三国演义》、学习过《出师表》后,该学生能对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进行用心用情的评价难能可贵。建议能结合诸葛亮的《诫子书》再写一段,从而使文章内容更为丰满,结构更稳定。(指导教师:陈畅)

  • 6、 五年级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了这篇小说,使我了解了这一段历史三国。 在这一段历史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因为,他是一个既忠诚,又机智,还多读书的人。蜀军在诸葛亮的调遣之下,无人能敌,即使战败了,也可以反败为胜。尤其是在他使用的空城计中使司马懿率领了三读了这篇小说,使我了解了这一段历史三国。

    在这一段历史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因为,他是一个既忠诚,又机智,还多读书的人。

    蜀军在诸葛亮的调遣之下,无人能敌,即使战败了,也可以反败为胜。尤其是在他使用的空城计中使司马懿率领了三十万大军,在见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急忙后退三十公里,后来觉得不对,返回了此城,发现诸葛亮不见了,才知道是上当了。所以我觉得他很机智。我要学习这种机智,把它用在学习上。

    我也觉得他很忠诚。刘备曾说过,在他死后,如果刘禅(刘备的儿子)不能做一国之君,就让他去做这一国之君。刘禅的确做不了这一国之君,可他还是做这个军师,而不去做这一国之君所以我觉得他很忠诚。

    总而言之,我觉得我们就应该做一个既忠诚,又机智,还多读书的人。就像诸葛亮一样,只有这样,才会使全家更幸福,就可以使属下们、同事们(同学们)和领导们(老师们)更尊敬你、更爱戴你。

  • 7、 五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

    五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一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我认真的把这本书看了一遍,书本介绍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我先说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等等,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我再 说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再说说刘备,其实他是一个经常领兵冲锋在第一线的军事家,而绝非如《三国演义》所谓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他经历最典型的一战是赤壁之战,刘备亲自领军参战,但当是担任侧翼掩护作用,因为主力是周瑜的三万军队。即便是在三顾草庐之后,刘备亦经常把诸葛亮扔在家中而四出征伐。

    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后知道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五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二

    在漫长的暑假里,我看了许多课外书,其中最有意义的就是《三国演义》了。

    这部书内容主要讲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恶贯满盈的董卓,心狠手辣的曹操,小鸡肚肠的周瑜

    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我最崇拜的就是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别人有什么计谋都瞒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环境及气候变化来完成用兵之计。而且,他还是一个大度惜才的人,曾经七次生擒孟获,而每次都因孟获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获心服口服而最终投靠了诸葛亮。其中,最精彩的故事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用兵如神,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怀诡计,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一患,要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这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却要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军法从事。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凭他的智慧和学识,利用天时地利,在三天内向曹操借了十万余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我最讨厌的人

  • 8、 小学五年级:读《三国演义》微感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翻开《三国演义》,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治世能臣刘备;乱世奸雄曹操;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忠心耿耿的赵云;生性粗鲁的张飞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让我牵肠挂肚,唯恐其遭遇不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也仿佛钻进了那本书里,与刘备一起商议军机,与关公并肩作战。

    诸葛孔明,这个直到第三十六回才隐约出现的人物最让我敬佩。他初出茅庐,火烧新野,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烧得曹军胆战心寒,说得东吴哑口无言他的勇敢与智慧已在我的心头印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

    合上《三国演义》,读完这段精彩的历史,可我始终忘不了那些谋臣武将的精彩故事。

  • 9、 读三国演义有感300字三年级

    篇一:读《三国演义》有感

    最近我迷上了一本书,那就是我们的历史名著《三国演义》。我们语文这个单元也上了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三顾茅庐》。也正是通过这篇课文让我对三国中发生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其中就有我最喜欢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一段。这一段充分说明了关羽的武功盖世,英雄了得。你看他自告奋勇:小将愿去取华雄人头,献于帐下。这时的关羽身份低微。但是曹操却说:此人敢出此打言,想必有勇略,不妨让他出阵,如不能取胜,再责不迟。曹操命人斟了一杯热酒,让关羽喝了酒再去杀敌。关羽接了酒杯,放在桌上道:等我斩了华雄的头,再饮不迟。说完,提刀出账,飞身上马。只听外面鼓声大起,喊声连天,一会儿工夫,关羽就取了华雄的人头回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那酒还冒着热气呢!

    这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让关羽一战成名。也足以说明了关羽歼敌神速啊!

    篇二: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之间的一系列故事,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数不清的军事谋略。它生动描写了刘备、曹操关羽、孙权、张飞、诸葛亮、周瑜、陆逊刘备和诸葛亮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先说刘备,他受将臣、百姓的爱戴。刘备的能力主要是体现在用人上,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微,进而幸得忠实的徐遮,最后受此二人指点于风雪之中三顾茅庐,成功请到天下奇才诸葛亮。而后又收付多为名将与谋士助他抗都东吴站曹操。他爱民如子,宁失姓命也决不丢弃汉室百姓,一个做草鞋的人能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因为高尚而善良的品质而赢得百姓的拥戴。

    诸葛亮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他熟知天文地理。他借东风、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空城计,这些都是常人想不到的。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王,头戴伦巾,身披鹤衣,与常人无异,他的所作所为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篇三: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讲的是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为兄弟他三人就去为国家效命了。到最后晋国将王睿攻破东吴都城,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投降了晋国。从此,三国灭亡,晋朝开始了。

    在这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聪明博学的诸葛亮,他用兵如神。这里最好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周瑜想找借口害他,而诸葛亮说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这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却要他造出十万支箭,如果完不成就要严惩。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地凭他的知识,在三

  • 10、 小学五年级作文:我读《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去水,浪花淘尽英雄你知道这是哪本书中的诗句吗?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中的诗句。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的人物,其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等。在这部书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和刘备。

    诸葛亮复姓诸葛,单字名亮,字孔明,号卧龙。他在赤壁大战中,巧用天时,在南平山上借东风,为什么他能借到东风呢?因为他读过很多的书,而且还不耻下问的向当地老农请教天时的知识。又用苦肉计火烧曹操的战船和82万曹兵。最后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在刘备死后,为了扩大蜀国地盘,他曾经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字玄德,是汉景帝之全孙。他是一个枭雄,爱民如己,在打四川的时候,他不让士兵贱坏一草一木,违令者斩。在他成其霸业之前,他坚决不夺取荆州不杀刘表,夺西川,不杀刘璋,因为念其他们是汉室宗亲。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快到书中找故事吧!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1-03-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6

  • 2019-10-12

  • 2023-01-10

  • 2023-04-27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20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2-12-16

  • 2023-04-29

  • 2023-03-14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有哪些呢?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栏目为您提供2024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范文,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年级2024等,让您细细品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