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读回延安有感 > 地图 > 读回延安有感,2024读回延安有感
读回延安有感相关栏目
读回延安有感热门栏目
读回延安有感推荐
读回延安有感

(共 7928 篇)

  • 1、 [荐]读回延安有感(系列12篇)

    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快速处理文档,在写之前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范文。什么样的范文值得我们参考呢?小编给你提供了以下的《读回延安有感》,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读回延安有感(篇1)

    影片中的周总理,很多时候都是眼含热泪的。因为对雪夜急行途中一碗小米饭的回味,因为对保护自己撤离而牺牲的战士的追忆,因为对延安人民不舍的牵挂,因为时局对人民生活影响的担忧。

    所以,尽管从飞机上下来,看到那么多人热情的迎来送往,但依然难以消减总理近乡情怯的忧思,因为这不是游子的回归,是肩负重责一代伟人对人民饱含炽热情感的寄望。

    曾七十多次扮演周恩来总理的特型演员刘劲,饰演过从二十三岁到七十三岁整整五十年不同阶段的总理形象,因而对总理的心境与情绪有着常人难以察觉的理解和认知,此次担任导演,将周恩来回延安的22小时,讲的细致入微且感人至深,同时,在四个时空交错的叙事线索中,以泪眼与牵挂,打通历史与现实。

    小米饭是周总理在这场回访中最感人的`道具,时空也随着几场饭局而转换总理在出发前,两个咸菜一碗白粥的饭桌,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在以往的理解中,总理的早餐即使不够丰盛但也不至于如此简单。再次吃饭,已经是和老邻居老乡亲老朋友的重逢之后,这些满面沧桑的老人,在鞋底敲完烟袋锅,直接蹲在了地上,开始了自己和总理的这顿盛宴,总理说小米饭真香,是回味26年前那场雪夜里曹家大嫂给做的米饭,而这些老乡觉得饭香,则是因为太久没有吃饱饭的缘故,时空此时开始几经跳转。

    一饭之恩其实并不单单是曹大嫂给行军途中总理的一碗小米饭,代表更多的是延安百姓对革命事业的无私支持,曹家正是这千千万万百姓中的一员饿了给米饭,儿子去参军。所以总理才会念念不忘,因为26年前百姓让自己吃饱了出发,但26年过去,这里的百姓依然吃不饱小米饭,而参军的儿子,早早的为了保护自己而牺牲了生命。

    感怀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牵挂老区百姓生活依然艰难,希冀延安干部和知青为革命圣地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也就有了总理和地方人员再吃一顿饭的戏份,是的,他要听到地方官员的保证让粮食产量翻倍之后,才能放下担忧从容离开,总理一直都是充满忧虑的,但更坚信祖国必然强大。

    看总理给已经八十多岁变成曹奶奶的曹大嫂戴上眼镜,是泪点崩溃的节点,《周恩来回延安》就是在总理这种日常举动里让人感受真切情感的,这一点恰是这部影片的特质所在伟人,并非时刻都在开天辟地的巨变之中行

  • 2、 读回延安有感1000字合集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读回延安有感”。

    敬读阅读读后感大全编辑整理的读回延安有感。因此工作需求写好相关事宜文书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优秀的范文越来越受我们喜爱。借鉴好的范文,可以节省我们很多写作时间。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读回延安有感 篇1

    近日,我们在太平洋国际公司党委组织下,在塘沽大剧院观看了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学习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深有感触。

    影片以1973年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回到已经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为主线,通过现实和回忆的片段穿插的形式,真实还原了周总理在延安的点点滴滴,并通过周总理与延安人民同吃同住的22个小时,烘托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展现了总理的奋斗历史和优良作风,令人动容、令人深思、令人敬佩。

    周总理的光辉事迹比比皆是,他与群众们之间紧密的鱼水之情打动人心,这次电影中就有很多让人难忘的镜头

    比如说,周总理身体带病仍不眠不休地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勤政为民;

    再比如,时隔多年仍然能够脱口而出老郝、小曹等延安时期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让人倍感平易近人。

    通过这些画面,我们能感受到,在总理心中,人民永远是第一位的。

    了解历史,走进伟人,感受魅力,接受洗礼。观影结束,每个人都心潮澎湃,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一代伟人的领袖风范。

    在一次次被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伟岸形象所折服后,在一遍遍被延安百姓的纯朴感动后,我深深感到,更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无论在工作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坚定信心,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退缩,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光明走去。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部影片的观看,激励着我们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学习延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奋斗事业中去,为公司发展和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读回延安有感 篇2

    听花姐说,单位组织周六去观看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最近我刚刚与友人看了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先睹为快,倒不如说是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看这部电影,又让我想起了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时,群众发自内心的一句话: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周总理逝世时,我刚刚十一岁,当时人民群众怀念周总理的事情,特别是这年清明期间,人民群众自发的纪念活动

  • 3、 观《周恩来回延安》有感

    我校于6月12日下午14:10,在宝坻区长城新天地影城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

    电影放映伊始,我望着周总理羸弱的身体,憔悴的面庞,为国为民匆匆忙忙劳碌的身影,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淌,感动、激动、感恩、自豪、心疼,我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任其青衫湿透。舍不得落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仿佛周总理就在我们身边,在人民群众中间。我心中充满着景仰与热爱,敬爱的周总理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品格,永远是我前进的灯塔。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深重的历史使命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事。通过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见闻,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峥嵘岁月,让观众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博大胸怀。

    电影开篇,镜头表现的是周总理接待外宾、批阅文件、处理各类事物等繁忙的工作这真实的场景不由得使我想起何其芳先生的《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在陪同周恩来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了,我至今记忆犹新。作者有这样一段抒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几句发自肺腑的赞叹令我终生难忘。

    飞机穿越云层,周总理透过舷窗凝望着广袤的陕北大地,神情凝重,陷入深深的思考。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第一次回延安。听说总理来了,延安的乡亲们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就是为了在车队经过的时候,能够亲眼看见亲人周恩来总理,可以想见延安老百姓对周总理的思念和爱戴。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跃然银屏。

    影片《周恩来回延安》的许多细节温馨、感人,离开延安老区已经26年了,但总理对生活在延安的老朋友、老邻居的名字能脱口而出,这充分说明周恩来总理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回到延安的周恩来总理十几次眼含热泪,在请延安的老乡们吃饭的时候,总理与老乡们一起蹲在地上吃小米饭。当得知老乡们生活清苦,每天还吃不饱饭的时候,总理眼眶湿润了,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延安的小米养育了革命,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可老区的人民还处在缺吃少穿的窘地,怎能不让

  • 4、 观《周恩来回延安》有感750字

    几年前,我有幸去过一次延安,因为时间仓促,只是远远的眺望了一眼传说中的宝塔山,当时的印象并不怎么鲜明,因为比起西安的大雁塔,比起武汉的黄鹤楼,这座宝塔灰突突的,激不起我一点点深入游览的欲望。近日,单位组织党员职工观赏了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我几乎是以泪如雨下的状态观赏完的,不禁回想起年少时轻狂的自己,是多么的浅薄无知。

    就像电影中毛主席所说的: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革命圣地,承载着一代人血红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记忆,祭奠着无数革命烈士勇于奋斗、顽强拼搏的亡魂。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享受的夏日里徐风骄阳,夜晚的酣睡畅眠,是多少英雄豪杰用生命拼出来的!他们也有父母兄弟,也有梦想与牵挂,但却义无反顾地将一切献给了伟大的革命这场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伟大的周恩来总理,这位我未曾谋面的活在课本里的人物,历史里最受国人爱戴的总理,当电影开始,我的想象就投射在眼前,只一眼,心中的敬意便油然而生。我回想起儿时课本里《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描述的那个灰蒙蒙的阴冷的天,悲伤与心碎蔓延于整条长安街上摩肩接踵的送行的人群。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们这些成长在阳光下的青年们有机会体味那段峥嵘的岁月,感受革命先烈的青春与壮举。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反思自我,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竭尽所能地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懈奋斗。正如周总理用事实与行动教给我们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创造无限的可能,竭尽全力,只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只为向着我们信仰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再前进一步。

    希望我还能有机会再去游历宝塔山,甚至是延河、迎宾馆,这次我一定会怀揣着万分的敬意分外珍惜,踏上周总理与无数烈士数十年前踏过的土地,收集风中他们带给我们的嘱咐,感谢前辈们为这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付出的一切,自此更加拼搏奋进,为创造更加幸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 5、 读延安的孩子们随想

    延安的孩子们读后感范文:

    那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延安的孩子们》。读完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孩子们那种酷爱读书和爱护书籍的学习精神。

    这篇文章讲的是:因为八路军子弟学校的图书不够,满足不了酷爱读书的孩子们,于是师生共同做书。周恩来同志知道后,买了许多书给孩子们,孩子们不仅高兴还很格外的爱惜的事。

    啊,他们多么爱读书啊。虽然,他们出生在战争年代,但依旧如饥似渴的学习。可我们呢?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上课。可是,有的同学为了上网而荒废学业,有的同学遇到问题就得过且过,不求甚解,也有的同学不学无术,做作业时急于求成而粗枝大叶

    再想想我。书柜上的书不可计数,可我有认认真真地读过、看过吗?摆在上面的书并不是一种房间的装饰,是增长知识的东西,可我却在上面乱涂乱画一点都不珍惜。

    所以,咱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也要学习延安的孩子们那种酷爱读书以及珍爱书籍的精神!

    总结: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读《延安的孩子们》随想,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 6、 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

    我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后,我的感受特别大,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些启发必比让我终生受益。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当时正在美国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所以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都有了,但是,当他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他不惜放弃美国的一切,也要回到祖国去。他立即辞去工作,买好机票,准备回国,为建设新中国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可是,回到祖国也不容易,他刚准备回国,就得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阻止,而且美国海关硬说箱子里装着国家机密,说钱学森是美国的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被捕,受到了无休止的折磨。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从这里我可以看出钱学森的爱国情感有多么强烈,他为了祖国的日益强盛,他不怕敌人的毒打,没有被巨大的财富所诱惑,他坚持要报效伟大的祖国。

    他为了回到祖国,坚持斗争了五年。最终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同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回国的轮船。10月8日,她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到达北京的第二天,他带着全家人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我对这里的感受特别深,钱学森一回到祖国就来到天安作文门城楼,发出内心的感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钱学森当时的心情,能看出他非常在乎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之心日月可鉴!

    钱学森曾对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归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他的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相反,像秦桧这种人呢?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害死了对祖国有功的爱国名将岳飞,至今仍被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千人责骂,万人唾弃。陶行知曾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那秦桧为什么会背叛自己的祖国呢?其实,爱国主义原本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就是因为秦桧等人抵挡不住权利的诱惑,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而钱学森对祖国的一腔热血,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华罗庚曾说过: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一点事情,并不是为了图舒服,活着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祖国。这句话用来形容钱学森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令人心中涌出一股深深的敬意。

    我们是祖国的下一代,是龙的传人。我们的祖国有

  • 7、 读《萝卜回来了》有感

    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小白兔没有吃的了,它要出去找食物。

    小白兔找到两个萝卜,它把小一点的萝卜吃掉,把大个的萝卜放在了小猴家的窗台上。小猴也在找吃的,它回家的时候,看见了那个大萝卜,便把大萝卜给了小鹿,小鹿又给了小熊,小熊又把大萝卜送给了小白兔。第二天,小白兔看见床边的大萝卜,便知道是好朋友们又把大萝卜送回来啦!

    这就是童话故事《萝卜回来了》的内容。在这个故事里,小白兔、小猴子、小鹿、小熊这些小动物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够先想到他人,将他人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的前面,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美好啊!

    我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管城区教育局组织我们去观看机器人展览。回到学校教室以后,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带机器人图案的拼图。因为有个同学生病没有参加活动,他就得不到拼图。我就开玩笑似的对几个同学说:你们把拼图送给他吧!因为我想他们肯定会说:当然可以啊,回头送给他!

    谁知道他们却回答道:作文你脑子是不是进水啦!

    你有病啊,我送给他拼图干嘛!

    要送你自己送,我才没有那么愚蠢呢!

    听了这些话,我都快气晕啦,心想:他们怎么这样啊!不就是一个带机器人图案的拼图嘛,有这么夸张的吗!难道《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都白学了吗?课堂上他们不是都保证过要学习阮恒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吗?比起阮恒,一个拼图又算得了什么呢?真搞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

    我们班还有几个同学,经常欺负人,特别是在体育课上。他们这样做,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团结友爱呢!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向小白兔、小猴子、小鹿和小熊学习。作为小动物,它们都能团结友爱、处处想着别人,我们呢?我们难道不应该比它们做得更好吗?当我们想着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处处想着我们的,就像有一句俗话说的那样:你敬人一尺,别人会敬你一丈!

    今天,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那明天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不是有一首歌《爱的奉献》,唱得多好啊!

  • 8、 《周恩来回延安》影评800字

    《周恩来回延安》影评 提起敬爱的周总理,大家并不陌生,无论是脍炙人口的文章《一件珍贵的衬衫》,还是大家伙口口相传的故事,都令这位伟人的形象鲜活具体、清晰可见,也让我们对这位伟人肃然起敬。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的《周恩来回延安》,正在全国影院上映。影片将镜头对准了这位受人敬仰的伟人,透过他在延安的点点滴滴,将观众带回到那段特殊的岁月,重温伟人的历史一刻。 影片《周恩来回延安》,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将观众带回到1973年的特殊时期。身患重病的周恩来同志,肩负着党和国家的嘱托,陪同外宾重新回到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影片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代伟人平易近人、关心群众、呕心沥血的光辉形象,并用充满真情实感的事例和故事,讲述了周恩来总理重回延安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让观众对伟人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知。 影片一开场,身处病榻之上的周恩来总理,就开始了一天紧张又忙碌的工作,从批阅文件到接待外宾,从飞赴延安到陪同外宾考察,从接见老乡到登门拜访,时时刻刻都处在忙碌之中,没有丝毫的放松和休息,就连吃饭的时间都充分的利用上,不是陪老乡话家常就是与当地的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着实令人钦佩和折服。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对细节的把握相当苛求和精准。片中,周恩来总理衬衫的领子都已经磨破了,洗衣服的时候要特别地小心留意;脚上穿的袜子是补了又补,脚趾和脚后跟的部位都打着厚厚的补丁;来到老乡家里聊家常,亲自为老乡穿针引线;自费请熟识的百姓和当地陪同的工作人员吃饭;收到的土特产,一律按照市场价付款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折射出了周恩来总理的平凡与伟大。 为了全景在线周恩来总理回延安的故事,整部影片筹备了近四年时间,背后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剧组先后走访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属,秘书、警卫等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方面的权威专家,详细搜集整理了与周恩来总理回延安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多角度、全方位对当时的历史进行了还原与刻画。说起来,与周恩来总理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不少,《周恩来》、《海棠依旧》、《周恩来在上海》、《周恩来在重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但以周恩来总理回延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原型的影视作品,还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周恩来回延安》的上映,也有效填补这一空白。 《周恩来回延安》改编自知名作家曹谷溪的文学作品《周总理回延安》,是
  • 9、 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

    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一)

    今天,我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留学,他获得了博士的称号。所以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都有了。但是,他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不惜放弃美国的一切,也要回到祖国去。他马上辞去工作,买好机票,当他正准备回国时,传来美国移民局的通知,被迫不能回国,并且美国海关说他的行李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行李箱装的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被捕。于是,不少美国朋友出面营救,才把钱学森救出来。钱学森虽然逃出了保留所,却没有逃出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迫害,但他始终坚持回国。他足足奋斗了5年,才回到祖国。

    多么强烈的爱国之情啊!回到祖国的他,第二天就带着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博士这浓厚的爱国之情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了回到祖国,放弃了美国的一切。这种情谊,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二)

    当1949年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徐徐升起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钱学森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但由于那时侯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他历尽艰辛,终于克服种种阻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钱学森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钱学森都有了,可他却说,他宁愿放弃所有的一切,但就是不能放弃祖国,可见祖国在钱学森的心里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所拥有的一切。

    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张学良。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民族英雄林则徐等等,他们都有着一颗爱国心。

    只有当青少年具有强烈的爱国激情,才会有国防责任感和投身于国防的爱国行为。正因为爱国,才有马援"好男儿当为国战死僵场,以马革裹尸还"的气概;正因为爱国,才有霍去病"匈奴为灭,何以家为"的壮志;正因为爱国,才有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雄心。古往今来,出于爱国之心而舍生忘死,保卫祖国的英雄,何止千千万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学习钱学森那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

  • 10、 观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有感1000字

    观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有感

    安康所 李航

    应朋友的邀约,有幸观看了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该片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于今年5月15日全国公映,是一部有关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后重新返回革命圣地延安的主题电影。

    据悉,该片历经4年精心筹备,以1973年6月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历史使命和老一辈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情怀回到延安的历史事件为叙事中心,通过周恩来总理的独有视角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13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影片以四个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法讲述了周恩来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联起了延安人民、北京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

    影片讴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及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青袖以及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头部分,周总理拖着疲病体投身于重的工作中,仅仅休息了片刻,醒来后得知秘书怕影响自己休息,将有关外交的文件较晚上报。他立即强调了外交文件的重要性需立刻报。这表现出总理时刻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祖国的发展无私的奉献。

    周总理在到达延安后请曾经在延安帮助过他们的邻居好友吃饭,在看到大家狼香虎,言语中不时透露出生活的拮据时,他感到心伤。原来延安发展的并不好,战争带来的创伤并没有修复好。影片中处处有温情和感动,总理的勤位节幻,不忘关心基居生活,在最后离开时提出要发展延安地区生产,希望这片革命老区能有新面貌,但许下的再回来看看的承诺最终没有实现。从延安回未后的2年零4个月后便与世长辞。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中国的革命在延安13年,延安对中国的意义重大。周总理希望这个革命圣地能承着同新中国共同复兴的希望,在面对知青们时,周总理说:“我道你们将来会远走高飞,但你们能不能把延安建好了再走。”饱满情谊的话语,温馨感人的内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点点滴滴,再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努力将延安乃至全中国的荣昌盛络变为现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作为陕西高速集团的一份子,我们更应当怀揣着这份希望投身于中国复兴发展的建设中去,扎根在基层,稳守一线,不怕困难、不提难苦,无私幸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将“和谐、创新、高效、卓越”在每一个高速人心中永存,薪火相传。不论任何时间,不论任何情况,都要坚守着艰苦奋斗的传统,不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1-2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08-29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16

  • 2023-01-24

  • 2022-09-03

  • 2019-10-29

读回延安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回延安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回延安有感、2024读回延安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