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 > 地图 > 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
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推荐
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

(共 6257 篇)

  • 1、 《周恩来回延安》影评800字

    《周恩来回延安》影评 提起敬爱的周总理,大家并不陌生,无论是脍炙人口的文章《一件珍贵的衬衫》,还是大家伙口口相传的故事,都令这位伟人的形象鲜活具体、清晰可见,也让我们对这位伟人肃然起敬。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的《周恩来回延安》,正在全国影院上映。影片将镜头对准了这位受人敬仰的伟人,透过他在延安的点点滴滴,将观众带回到那段特殊的岁月,重温伟人的历史一刻。 影片《周恩来回延安》,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将观众带回到1973年的特殊时期。身患重病的周恩来同志,肩负着党和国家的嘱托,陪同外宾重新回到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影片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代伟人平易近人、关心群众、呕心沥血的光辉形象,并用充满真情实感的事例和故事,讲述了周恩来总理重回延安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让观众对伟人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知。 影片一开场,身处病榻之上的周恩来总理,就开始了一天紧张又忙碌的工作,从批阅文件到接待外宾,从飞赴延安到陪同外宾考察,从接见老乡到登门拜访,时时刻刻都处在忙碌之中,没有丝毫的放松和休息,就连吃饭的时间都充分的利用上,不是陪老乡话家常就是与当地的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着实令人钦佩和折服。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对细节的把握相当苛求和精准。片中,周恩来总理衬衫的领子都已经磨破了,洗衣服的时候要特别地小心留意;脚上穿的袜子是补了又补,脚趾和脚后跟的部位都打着厚厚的补丁;来到老乡家里聊家常,亲自为老乡穿针引线;自费请熟识的百姓和当地陪同的工作人员吃饭;收到的土特产,一律按照市场价付款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折射出了周恩来总理的平凡与伟大。 为了全景在线周恩来总理回延安的故事,整部影片筹备了近四年时间,背后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剧组先后走访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属,秘书、警卫等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方面的权威专家,详细搜集整理了与周恩来总理回延安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多角度、全方位对当时的历史进行了还原与刻画。说起来,与周恩来总理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不少,《周恩来》、《海棠依旧》、《周恩来在上海》、《周恩来在重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但以周恩来总理回延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原型的影视作品,还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周恩来回延安》的上映,也有效填补这一空白。 《周恩来回延安》改编自知名作家曹谷溪的文学作品《周总理回延安》,是
  • 2、 观《周恩来回延安》有感

    我校于6月12日下午14:10,在宝坻区长城新天地影城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

    电影放映伊始,我望着周总理羸弱的身体,憔悴的面庞,为国为民匆匆忙忙劳碌的身影,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淌,感动、激动、感恩、自豪、心疼,我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任其青衫湿透。舍不得落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仿佛周总理就在我们身边,在人民群众中间。我心中充满着景仰与热爱,敬爱的周总理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品格,永远是我前进的灯塔。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深重的历史使命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事。通过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见闻,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峥嵘岁月,让观众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博大胸怀。

    电影开篇,镜头表现的是周总理接待外宾、批阅文件、处理各类事物等繁忙的工作这真实的场景不由得使我想起何其芳先生的《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在陪同周恩来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了,我至今记忆犹新。作者有这样一段抒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几句发自肺腑的赞叹令我终生难忘。

    飞机穿越云层,周总理透过舷窗凝望着广袤的陕北大地,神情凝重,陷入深深的思考。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第一次回延安。听说总理来了,延安的乡亲们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就是为了在车队经过的时候,能够亲眼看见亲人周恩来总理,可以想见延安老百姓对周总理的思念和爱戴。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跃然银屏。

    影片《周恩来回延安》的许多细节温馨、感人,离开延安老区已经26年了,但总理对生活在延安的老朋友、老邻居的名字能脱口而出,这充分说明周恩来总理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回到延安的周恩来总理十几次眼含热泪,在请延安的老乡们吃饭的时候,总理与老乡们一起蹲在地上吃小米饭。当得知老乡们生活清苦,每天还吃不饱饭的时候,总理眼眶湿润了,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延安的小米养育了革命,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可老区的人民还处在缺吃少穿的窘地,怎能不让

  • 3、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生动讲述了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热情颂扬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系人民,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影片中身患重病的周总理,仍然在废寝忘食地工作,希望为国家、为人民做更多的事。邓颖超同志和医生为了他的病情着想,多次劝说他要多注意身体,不要过度劳累,周恩来总理却说:我还有很多理想没有实现,党和人民需要我。这样勤政为民的精神,令我无比感动和敬佩,周恩来总理热爱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影片中当周总理回到延安看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依旧贫苦时,总理眼睛湿润的镜头令人动容,没有言语,却展现出总理对人民的深情。而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出现了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真实事件,这充分展现了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感人画卷。

    周总理离开延安临走时,留给延安人民的最后一句话是: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他承诺等到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时候还会回来。然而三年后,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许下的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的诺言也无法兑现,但周总理的精神依旧照耀着我们的前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该片的上映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2018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周恩来总理心中,人民群众永远是第一位的。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有责任传承周总理的精神,学习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永远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人民群众的奋斗事业中去。

  • 4、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看《周恩来回延安》,整个影片给人的心里带来深深地震撼和感动。总理的一生,是写满付出与奉献的一生。

    影片以周总理回延安的行程为主线,又以回忆的方式再现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总理脚步所到之处,无一不是真诚热烈,人头攒动的欢迎,影片告诉我们,只有把真诚全部奉献给人民,人民才会记得你,尊重你,爱戴你。

    勤勉、敬业、日理万机,鞠躬尽瘁,这些品质影片刚开始用秘书利用总理上厕所的间隙不停地汇报工作来表现的。灾情、外交、国家建设,一件件、一桩桩都牵动着总理的心。

    忍受着身体的种种不适进行外事谈判,身边的同事提醒总理注意身体,适当休息,可是他的心里放不下工作,他的心里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

    总理的袜子上打着补丁,总理的衣服被工作人员提醒,洗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帮曹大嫂穿针不忘把线头放在嘴里抿一下,这些温馨生活化的细节展示了周总理的艰苦朴素,平易近人,让一代伟人的音容再现,感人催泪励志奋进。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周总理把延安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同样惦记延安人民的还有毛主席和朱德司令。他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思念这里的一草一木,更怀念和感念这里的父老乡亲。跟随着总理的脚步,延安那片散发着真理和革命之光的热土就这样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淳朴的西北风土人情和革命老区人民的真挚情谊一次次让人潸然泪下,总理对延安的发展给予厚望,对延安人民的深深牵挂,每每让人看见都热泪盈眶。

    影片故事朴实,真切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崇高品德,以及他们对革命老区延安的不舍和留恋。是陕北黄土高原孕育了新中国,是小米饭南瓜汤滋养了新中国的一代领导人。周总理宴请当年的老邻居、老伙伴,不装,不端,不傲慢,不忘本,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从心底流出的真情。

    影片通过总理的回忆,生动刻画了当年革命岁月延安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为革命老区人民宽广的胸襟和精神境界所感动,即便是自己的儿子牺牲在战场,曹大娘依然没有一句怨言。

    影片没有太多宏观的大场景,更多的是平凡真实的小细节,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把一代伟人对延安的真挚而又动情地心声演绎的淋漓尽致,从头到尾那份饱满而又炽热地浓浓乡愁和最朴实的平民情怀,让人心动。

    越是平凡处,越是见初心。纪念馆里收藏的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给亲人的两封信,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克己奉公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诠释了他们一代人的高尚人

  • 5、 观《周恩来回延安》有感750字

    几年前,我有幸去过一次延安,因为时间仓促,只是远远的眺望了一眼传说中的宝塔山,当时的印象并不怎么鲜明,因为比起西安的大雁塔,比起武汉的黄鹤楼,这座宝塔灰突突的,激不起我一点点深入游览的欲望。近日,单位组织党员职工观赏了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我几乎是以泪如雨下的状态观赏完的,不禁回想起年少时轻狂的自己,是多么的浅薄无知。

    就像电影中毛主席所说的: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革命圣地,承载着一代人血红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记忆,祭奠着无数革命烈士勇于奋斗、顽强拼搏的亡魂。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享受的夏日里徐风骄阳,夜晚的酣睡畅眠,是多少英雄豪杰用生命拼出来的!他们也有父母兄弟,也有梦想与牵挂,但却义无反顾地将一切献给了伟大的革命这场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伟大的周恩来总理,这位我未曾谋面的活在课本里的人物,历史里最受国人爱戴的总理,当电影开始,我的想象就投射在眼前,只一眼,心中的敬意便油然而生。我回想起儿时课本里《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描述的那个灰蒙蒙的阴冷的天,悲伤与心碎蔓延于整条长安街上摩肩接踵的送行的人群。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们这些成长在阳光下的青年们有机会体味那段峥嵘的岁月,感受革命先烈的青春与壮举。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反思自我,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竭尽所能地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懈奋斗。正如周总理用事实与行动教给我们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创造无限的可能,竭尽全力,只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只为向着我们信仰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再前进一步。

    希望我还能有机会再去游历宝塔山,甚至是延河、迎宾馆,这次我一定会怀揣着万分的敬意分外珍惜,踏上周总理与无数烈士数十年前踏过的土地,收集风中他们带给我们的嘱咐,感谢前辈们为这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付出的一切,自此更加拼搏奋进,为创造更加幸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 6、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心得5篇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心得5篇

    总经理办公室 王茹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生动讲述了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影片以1973年身患重症时的周恩来总理回到已经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为主线,通过再现回到延安的20多小时真实经历,充分展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感人画卷,大力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以延安为代表的老区人民,始终永葆革命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精神。

    看了影片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被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伟岸形象所折服。总理与延安百姓一起吃饭、老乡将仅有的一袋小米给总理的情节,让人无比感动,一代伟人的艰苦朴素、平易近人,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从小没有吃过苦、受过罪的年轻人要认真学习的,要更加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无论工作学习生活中,即便遇到再大困难、再大波折,也要努力坚持,执着前行。

    联系到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任劳任怨和一丝不苟,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项繁琐的工作,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和默默奉献精神。做档案工作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苦,乐于奉献,要兢兢业业。同时,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要熟悉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和政策方针,熟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要掌握档案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档案操作节能,除了业务知识外,要掌握网络计算机知识学习,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的需要。再次,要树立主动工作意识,关注了解公司生产发展,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主动收集材料,不断丰富库存,要能有效利用档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公司生产发展服务。

    了解历史,走进伟人,感受魅力,接受洗礼,励志自己。以上是我此次的观看心得。

    规划经营部 惠晶晶

    作为一名非党员,我有幸观看了机场公司组织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电影以1973年6月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着历史使命和老一辈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情怀重回延安这一历史事件为核心,通过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更加了解了我党奋斗历史和优良作风。

    曾几何时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关于当时的评论:1973年6月10日上午10时,周总理陪同外宾登上飞机离开延安,临走时,他留给延安人民的最后一句话是:

  • 7、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800字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一代伟人音容再现,感人催泪励志奋进 由吴卫东、刘劲共同执导,刘劲、唐国强、卢奇、黄薇等众多戏骨级演技派演员主演的《周恩来回延安》正在热映中。影片以1973年身患重症时的周恩来总理回到已经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为主线,真实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点点滴滴。并通过周恩来总理与革命圣地延安人民同吃同住的22个小时,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烘托了出来。 此番再度饰演伟人周恩来总理,刘劲老师更加形似且神似。尤其是老年妆,将身担重病依旧为国为民日理万机的总理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对延安历史原貌的再现,《周恩来回延安》也做到了极致,足见片方在制作影片时的诚意与走心。 《周恩来回延安》的细节非常温馨、感人、催泪,而对这些细节的真实还原,也让周恩来总理的形象更加伟大。 尽管阔别延安老区已经26年之久了,但周恩来总理对生活在延安的老朋友、老邻居的名字依旧能脱口而出、如数家珍。这充分说明周恩来总理的心里始终都装着人民。 与延安百姓一起吃饭的那场戏,让人哭惨了。几个百姓吃饭时,都好像饥饿已久,又快又急。周恩来总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知道老区人民的生活还很艰苦,还很少很少能吃得上这么香的小米饭。看着看着,周恩来总理的眼里就噙满了泪花。刘劲老师的眼泪也是说来就来,丝毫不用酝酿,将那时那刻周恩来总理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心绪,拿捏的非常精准。几位饰演百姓的老演员,细腻而扎实的表演,也值得鼓掌叫好。 周恩来总理离开前,一位老邻居将自家仅有的一小袋小米(原本是家人留给他70岁生日的)装起来送给总理。有一个细节就是老人将已经抓出来的小米又放回去了,这个细节将老人当时的心境传递的精准而透彻。仅仅是一抓一放这个动作,仅仅是一句家乡的小米,香,就把人看的感动连连,泣不成声。总理的亲切和蔼,百姓的质朴无华,总理与百姓心连心。看到这,笔者心里再次泛起了阵阵感动的涟漪。 周恩来总理袜子上的补丁一层又一层。服务员为周恩来总理洗白衬衫时被工作人员提醒洗衣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因为衣领已经快烂了。周恩爱总理去看望曹大娘时帮曹大娘穿针,还将线头在嘴里抿了一下......如此种种感人且温馨的生活化细节,在《周恩来回延安》这部电影里不胜枚举。虽然这些镜头只有几秒有的甚至是不到一秒的一闪而过,却在方方面面都展示出了周恩来总理的艰苦朴素、平易近人,
  • 8、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600字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听花姐说,单位组织周六去观看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最近我刚刚与友人看了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先睹为快,倒不如说是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看这部电影,又让我想起了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时,群众发自内心的一句话: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周总理逝世时,我刚刚十一岁,当时人民群众怀念周总理的事情,特别是这年清明期间,人民群众自发的纪念活动,到现在仍然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周恩来回延安》发生在1973年6月份,当时周恩来总理查出癌症一年多了,总理陪同外宾回到阔别26年的革命圣地延安,深情演绎了周总理在短短22小时内,和延安人民群众心心连心、鱼水情的动人故事。 据说这次周恩来总理回延安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越南领导人到北京访问,要求提供一百亿元的经济援助,我方没有同意,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领导人参观了延安,目的是让他们看看我们老区人民还过着贫穷的日子。还有一个原因是,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离开延安后再也没有回去过,这次周总理是代毛主席、朱总司令等领导,回到延安看望人民群众,带去了毛主席、朱老总的关怀。 《周恩来回延安》这部电影,没有强烈的情节冲突,也没有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主线,不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铺陈故事,不是群像塑造讲述伟人的丰功伟绩,而是以日理万机的总理,对革命根据地延安百姓日夜牵挂,用人物饱满充沛的情感串起全片的叙事,通过总理与延安人民群众、知青、当地领导的互动,和对历史的回顾,再现了战争年代延安精神的形成,和新中国成立后延安精神的延续,展现了一代伟人周总理和延安人民难以割舍的情谊、不忘初心的情怀。 尽管片中延安百姓的日子依然艰苦,但是他们相信跟着共产党走,一定会过上好日子。而正是延安百姓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总理更加百感交集,许愿一定会再回延安。 影片中,周总理没有鸿篇大论,但他却把对延安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嘱托,无声地传导到每一位干部心里。在与当地干部重重的握手,每一个握手,都是一句无声的嘱托。据说周总理与干部的握手时的响声,也符合延安人击掌盟誓的习俗。当总理听到地方领导立下三年变样、五年亩产翻番的军令状时,已经尿血的总理不顾医生的嘱咐和重病的身体,用颤抖的手为大家斟酒,举杯一饮而尽。 周总理生前牵挂着延安,共产党人没有忘记延安,没有辜负总理的愿望 。经过五十多年的励精图治,特别是近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延安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昔日的
  • 9、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1000字

    宝塔山依然巍峨,延河水依旧奔流,总理虽没能亲眼看到延安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总理一心为民的崇高信念和质朴情怀却永久的留在人民心中。虽然观影活动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我内心不时会被影片内容感动。

    一次次深情的回望,凝聚了周总理对延安人民深厚的感情。身患重病的总理在飞机还未进入延安机场时,边站起身早早等待,迫切希望早一眼看见延安的人民;离开时,让飞机在延安的天空中在转一圈,想在看看延安的人民,再看看延安这片土地。这无比深厚的感情,让总理难以割舍,久久舍不得离开,当总理专机久久盘旋于延安上空不愿离去时,知青修筑的水渠通水了,这也意味着延安精神在年轻人身上的延续。

    一声声真诚的问候,传递了总理和延安人民之间的鱼水情。时隔20多年,总理回到延安,和曾经的邻居以及朋友一一握手,深情的眼神对望,依然还能叫出曾经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清楚地记得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这里包含了多少深厚的感情,这是向我们传递多么感人的情怀。在总理悄悄地登宝塔山时,为了不让群众发现再造成交通堵塞,周总理换乘吉普车前往,并绕道而行,不料吉普车陷进了泥里,是当地的同志和警卫人员一起把车抬出来的。

    一小碗淳朴的红米饭道出了延安人民对周总理浓浓的情怀。寒风刺骨,大雪纷纷,曹大娘的小米饭让总理及红军在寒冬腊月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此碗小米饭也在总理心中深深的埋下了小米情结在曹大娘这儿,总理就是他们的家人,所以当曹大娘再次看到消瘦的总理,她拿出鸡蛋,总理不舍得吃,她还怪总理生分了;总理宴请老乡的小米饭让他们想起了曾经在延安的点点滴滴,想起了和延安人民深厚的友谊,在延安百姓眼里,总理是带领共产党人抗日的红军,是搬掉压在延安百姓和全国穷苦百姓头上三座大山的共产党人,是让老百姓当家做主的恩人。所以,即便是在那样困难的特殊时期,尽管人民的生活那样的艰苦,但是延安精神没有丢。

    我们在片中看到,郝大爷拿出家人为其七十大寿留存的小米送给总理,在一抓一放之间,将延安百姓对总理的爱戴,对共产党人的信任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延安百姓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总理更加百感交集,也看到了延安百姓的日子依然艰苦,也坚信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正像一首诗所写的那样: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和总理心连心。 敬爱的周总理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始终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深受人民的衷心爱戴。这也将成为共产党人宝贵的精

  • 10、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2篇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伊莉娜

    为铭记奋斗历史、弘扬伟人精神,5月25日下午,有幸参加了老公单位特别组织的班后活动,观看历史题材片《周恩来回延安》。

    《周恩来回延安》讲述了1973年被检查出患有膀胱癌的周恩来总理回到阔别二十六年的革命圣地延安,重温党的奋斗历程,铭记党的奋斗精神。这方热土养育了中国革命,养育了人民军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提醒全党不要忘记延安这片土地上的革命火种和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奉献的故事。

    该影片的细节非常温馨、感人、催泪,对周恩来总理回到延安短暂22小时发生的感人故事细腻还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点点滴滴,再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通过回忆那段战争岁月,对陕北人民以及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战士进行了全面回顾,当看到总理为了与红军战士们一起饿肚子、讨饭吃的经历,深深地为影片中呈现的这一切所震撼,烘托出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

    最感动我的地方是,周总理与延安群众们之间紧密的鱼水之情,虽隔了20多年,总理回到延安,还能叫出曾经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还记得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看着总理为延安发展心力交瘁,看着延安民众在当时还面临严重的温饱问题,我就想到自己平时太浪费了,完全不知道珍惜现在衣食不愁的生活。

    同时,这部电影从侧面为我们展示了晚年周总理的人物形象,还带领我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记忆,看似质朴却饱含浓浓深情的电影,再现了一段从前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情感,充分说明总理的心里始终都装着人民。

    观影结束后,大家的心灵震撼很大,受到很大教育。从小我就敬佩周总理,也知道总理的不少感人事迹,可这部电影还是给我上了一课,没想到晚年的周总理身患重病,还坚持连轴转地工作,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虽然《周恩来回延安》是一部纪录题材的作品,但却有着很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这样一部饱含怀念、爱戴与追思的影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还让我们感受到伟人的人格魅力,接受洗礼,励志自己,真正响应了影片的主题“不忘初心,此心如金”。

    这部正能量、主旋律的不同寻常的影片,虽没有生活剧好笑喜感,但却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伊莉娜)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5月28日,在丰台区私个协大红门分会的组织下,天雅e党支部全体成员前往集美卢沟桥商场电影院观看《周恩来回延安》首映。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8

  • 2023-01-2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8

  • 2023-01-24

  • 2019-11-16

  • 2023-02-09

  • 2019-10-28

  • 2023-05-16

  • 2023-02-26

  • 2022-12-30

  • 2022-08-29

  • 2022-09-03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3-02-16

  • 2023-03-11

  • 2023-04-01

  • 2023-03-13

  • 2023-01-30

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2024周恩来回延安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