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红岩第五章有感 > 地图 > 读红岩第五章有感
读红岩第五章有感相关栏目
读红岩第五章有感热门栏目
读红岩第五章有感推荐
读红岩第五章有感

(共 2789 篇)

  • 1、 读《断章》有感:美似风景有觅处

    美似风景有觅处

    ——读《断章》有感

    肖 慧

    秋天的傍晚,与卞之琳在“桥上”相遇,枫叶打在肩头,心的河流淙淙而过。最是那凝眸的一刻,像一朵花落窗前,无人察觉的温柔,你看见了我,我读懂了你。

    我们,都是桥上的风景,也许靠近,也许分离;也许陌生,也许熟悉。世间所存在的,似乎都是不经意间却又无处不在风景。明月,在遥远的距离之中,照在你我的眼里,却又近在咫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恰好我经过时看见了你,而那楼上之窗里的眼睛所看到的,也许正是我们这道风景。

    生活中,其实时常有这样的画面,但也只能在诗人的句子里浮现。因为,喧嚣的工作学习环境使我们少有机会静下来去欣赏这些不经意的美。我们也许注视着,或被注视着,但那么多的风景中,总有一幅是属于你的赏心悦目。我们彼此散发出微光,欣赏别人的美,同时,也遇见那个别样的自己。

    《断章》原本是一首很长的诗,但诗人卞之琳嫌他太长,太啰嗦。因为,很多时候,美经不起长久的凝视,美也经不起太多言语的推敲,于是就把《断章》修改成只有四句的短诗。内心的风景,大美而无言。

    《断章》无语浅笑,简单地走进我们的心里,字里行间却参透深刻的哲理。正因为如此,它在无意、无主、无语、无解的情境中,长久地驻定,连时光都像是静止的,所有的注视,都成了永恒的风景,历史长河在其“桥”下生生不息。

    你我,天涯相伴,烟火相随,心怀一种美意,身处一隅美景。无论此身彼身,此岸彼岸,你望她一眼,她对你回眸一笑,生命便会突然复苏。

    身而为人,在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之中,如同沙漠里面的一粒细沙,是何其的渺小,面对生活,太过于清醒,难免迷失自己。于是,我们必须学会断章,简单生活,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断章”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断章”我们看到的美景,“断章“充满憧憬的未来,“断章”那个尚未羽翼丰满的自己。所谓断章,不是断章取义,逃避现实,而是管中窥豹,懂得以朴素之心生活,并追求遥远的梦。

    生活既简单又复杂,世间世事无常,当我们感到困惑、迷茫时,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不防停下你的脚步,去听听花开的声音,看看蓝天上的白云,感受一下自然的风采,再把你所见、所听、所感,“断章”下来,深深埋在心底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想不通的事情,在那一瞬间,豁然开朗。

    秋渐行渐深。我愿做那桥边枫叶,飘在你经过的地方,成为你眼中的风景。

    作者:瑞金市壬田中学 初三(2)班 肖慧

  • 2、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心得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心得 泉州九中 吕建东

    丰泽区教育局“2009年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深入开展,在全区浓厚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学习氛围中,在读到[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杨硕英审校的《第五项修炼》时,逐渐体会了学习型组织的含义与“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在学习中首先认识了学习型组织的含义是什么,即是一个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学习是生命的源泉,是一种调动人性潜能的艺术,是一种增强组织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动力。 二、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含义: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汇聚在一起,使学习型组织演变成一项管理科学。 1.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首先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其次是在不断学习中客观地观察现实,了解目前的真实情况。组织中每个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决定整个组织的学习力。 对于教师来讲,要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设计出鼓励他们不断成长进步的个人专业发展方案;同时要每个教师理清自己真心向往的事情,并以此为起点,让我们为自己的最高愿望而工作、生活。 2.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 心智模式即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许多设想、信念或图像、印象。通俗理解就是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人的心智模式影响着你看世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时可能直接决定你的成功与否。改善心智模式首先是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图像,使这些图像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其次是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是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教师在这方面要专注于开放的思维方式,反思我们认知方面,工作方面的缺点和不足;虚心听取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思考我们“二次学习”方面与目标,有效表达我们的工作期望。 3.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拥有一个衷心的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是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纽带。为了实现大家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而主动地去认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按照三层次的要求,我们每个人先要建立个人愿景,每个部门建立团队愿景,最后建立组织愿景。整个单位的共同愿景是从建立每个职工的个人愿景出发而确立的。 4.团体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团体学习是发展全

  • 3、 读《第五项修炼》有感
    读《第五项修炼》有感 文/贺弢 上mpa课时,有位老师曾重点推荐此书,买回来在家里放了一年才有时间翻看,初看时挺引人入胜,以为一两天就能看完,结果看了三个星期,基本没看明白什么意思,或许是我缺少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时代在飞速发展,曾经引以为傲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等都成了老古董,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但思想到实践的过程起码三十年,刚好是一代人。 比如在体制内,我们才走完领导崇拜的路程,盲目遵从领导的指示,一心只想贯彻领导意图,无条件的服从上级,美其名曰“首长负责制”。 而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想实现新想法的,都是刺头,被时刻提防,百般打压,因为组织不需要这种人,组织需要的是稳定。这种人天生具有颠覆性,很容易影响到旧体系的发展,是组织的天敌。 长久下去,组织就如一滩死水,失去活力,步入衰退,效率低下,内耗严重,严重影响到组织的生存。这时组织内就有变革的力量、有变革的领袖人物顺应潮流,力行改革。 本书提出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对现阶段的体制很有借鉴意义。即:万物有灵,世间万物为一体,组织也是具有生命力和学习力的,个人需要与组织共同学习、共同协作、共同修炼,变革需要由下自上推动,而不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组织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组织,而是每个人共同的组织。我觉得,体制内过于提倡领导权威,神化执行力,缺乏一种自下而上的沟通反馈机制和能力,缺乏双向流动和甄别共同愿景的能力。 我们鼓励创新,其实是幌子,我们鼓励的是有目的性创新,讲求的是控制和妥协。 我想未来的理想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生存求得保障,自我得到超越发展,资源得以自由流动。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是为定数,也是变数。 我想这变数,就是我们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认识自我,改变社会,从我做起。

  • 4、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有感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有感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学习是一个人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文明,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然而,当我们和别人说起“学习”或“学习型组织”,大多数人会变得目光呆滞。因为这些词马上会使人想起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讲,以及为了取悦老师而尽力避免犯错的情景。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只在课堂上学习、听讲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回去试图“实施”老师所说的东西。这种填鸭式、灌输式的学习,让多数人谈“学”色变。读完彼得·马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以下简称《第五项修炼》),让我改变了对“学习”、“学习型组织”的认识,并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

    “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译自英文“learning organization”,直译是“学习中的组织”,或者“正在学习的组织”。 1990年,随着彼得·马吉《第五项修炼》一书的出版,“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红遍世界,成为炙手可热的时髦口号。这本书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作者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描述了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即加强“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个方面的修炼,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尽管《第五项修炼》是工商管理类经典之作,但彼得·圣吉提出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对于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近年来,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单位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然而,许多人对学习型组织的认识存在误区,误以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重视学习的组织,误以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任务就是简单地获取知识即通常所谓的“学习”。实际上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而是以学习为切入点和抓手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它不仅涉及知识的获取及其形式与方法,还涉及组织内部的任务模式、组织结构、工作机制与流程、文化价值观念、知识信息资源等一系列要素的优化与重组。

    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还需要“强大的学习动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最大的障碍主要不在于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而在于保持学习的动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需求。只有激发起每个人心里的真正需求,才能使其真正去学习。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我们要广泛开展个性化学习,引导党

  • 5、 读《论语.里仁篇》第五章有感1500字

    第五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本章主要解释君子的做人原则。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论富贵贫贱与道的关系;第二层次说君子成名之道在仁;第三层次说君子如仁者安于仁,穷困潦倒还是疾速缓慢始终坚守仁的做人原则。

    一般说富贵贫贱是指现实中人的处境,有时人们还会说贫穷富裕高贵卑贱,孔夫子这句话富贵与贫贱相对,因此,这四个字没有用其引申意义,也没有褒贬的意思,就其本义而言,仅仅表明人在社会中境遇,富就是有财富,富裕;贵,在社会中处高位,是指为官的人;贫指没有财富,生活拮据,贫穷;贱,表示在社会中位卑,从事具体事务的人,践也,卑下见践履也(《释名释言语》)。富贵贫贱是社会中普通人的一般生活状态,是个事实,古今一样。离苦得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现实人的基本诉求。如果一个人仅仅停留在物质需要满足这个层次上,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在儒家的世界里,人之为人的意义在于要超越基本欲望满足这一层次的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什么是君子呢?《论语》学而章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里仁章后文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颜渊章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一般认为君子一是指古代的统治者与贵族的通称,如:《春秋左传桓公十二年》引诗经语:君子屡盟,乱是用长,无信也。《孟子滕文公上》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君子也指人格高尚的人,如孟子说君子有不战;荀子说君子博学。《周易乾卦》卦辞: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汉代班固的《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宋代王安石《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当然,君子还有其他的意思,这里无须多言。结合《论语》原句,基本可以确定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的君子即指人格高尚的人。

    什么是道呢?把不以其道得之与成名违仁等句联系起来分析,这个道就是安分守己、推己及人的做人原则。这个原则在《荀子荣辱》也可得以印证,荀子说: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与君子相对而言的小

  • 6、 听《第五交响曲》有感800字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号,又名《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乐之冠”。

    《命运交响曲》是以交响曲这特定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命运的力量、绚丽、顽强、坚贞不屈、勇往直前……艺术与生活的水乳交融。

    乐曲刚开始,“咚—咚—咚”三声强而有力的“咚”声在刹那间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命运在敲门!这命运敲门式的动机发展出了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乐章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了给人以温柔、抒情和优美之感的第二主题。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之后,便是展开部。沉重的音乐告诉我们,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但是,这看似强大无比的命运却并不能使贝多芬妥协,反而更激起了他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第二乐章中,一开始曲调较为抒情,给人以安详之感,仿佛英雄正在深思该如何与命运搏斗。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合奏使节奏富有弹性,而起伏的旋律则给人一种内在的热情与力量。接着,木管后铜管乐器先后奏出第二主题。在这音乐声中,我仿佛能看到英雄正在挥舞着双拳与命运搏斗,还有他斗争的信心与力量。

    第三乐章描绘的是决战时的场景。一开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可见第一回合命运取胜。可是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就在眼前。音调逐渐变得高亢而振奋人心,这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最后,便是小提琴自由自在的演奏。第一主题向上伸展,用一种不可抑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描绘的正是人民的狂欢。先是由乐队全奏出辉煌的第一主题,然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的第二主题,表现了人民获得胜利后的欢乐。虽然中间也远远地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从那越走越低的音调和越来越轻的声音中可见,命运还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这就是命运交响曲,高亢,激昂,催人奋进。这是贝多芬在饱尝人生磨难,忍受身体与心灵双重伤害后,向命运发出的挑战与呐喊,这是孤独的诉说,是病痛的呻吟,是愤懑的渲泄,是对人生多舛的烤问!

    最后,明亮辉煌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我们宣告着艰

  • 7、 《使徒行传》第五章读书笔记900字

    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注:或作信的人)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罗门的廊下。

    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百姓却尊重他们。

    14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

    甚至有人将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过来的时候,或者得他的影儿照在什么人身上。

    还有许多人带着病人和被污鬼缠磨的,从耶路撒冷四围的城邑来,全都得了医治。

    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信的人)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罗门的廊下。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百姓却尊重他们。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

    看到使徒们行的无数神迹,有些人就把自己家的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过来的时候,或者得他的影儿照在什么人身上。还有许多人带着病人和被污鬼缠磨的,从耶路撒冷四围的城邑来,全都得了医治。

    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罗门的廊下。13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百姓却尊重他们。14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众信徒继续在圣殿那称为所罗门廊的地方聚集(徒3:11)。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13节)那就是说,不是真信徒的人,没有一个敢加入他们当中因为每一个人都曾听闻那发生在亚拿尼亚和撒非喇身上的事。因此,只有那些拥有真信心的人才加入信徒当中。虽然如此,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

    基督教究竟为什么有这样的吸引力呢?我们也许是因为聚会的形式、规模、美丽的设施、优秀的讲员或亲密的团契而到教会去的。但初期教会吸引信徒却是因为神的能力和神迹,教会弟兄姊妹的慷慨、真挚和诚实合一以及领袖的品格。我们的标准是否偏差了?神是要人加入祂的"教会"里,而不是仅仅为了日新月异的聚会内容或日趋完善的教会设施。

    圣灵继续透过使徒行出神迹奇事。我们从本节可以知道,有些人只是蒙彼得的影儿落在自己的身上,便得到医。{《使徒行传》第十九章11-12节:神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使徒们所作的,正是主耶稣在世上那些年间所作的事(可1:32-34、5:27-29)。

    这些治病的神迹对初期教会有什么帮助呢?

    (1)能吸引人来信主。

    (2)能证实使徒教训的真确性。

    (3)明显那位被钉十字架,并且复活了的弥赛亚的能力正与祂的门徒同在。

  • 8、 草房子第五章读后感500字(三篇)

    篇一:草房子500字读后感

    《草房子》500字读后感 这里有五篇读后感,你可以看过后综合一下,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感想去写哦!

    【范文一】

    桑桑是一个小男孩,他喜欢做出一些夸张的事.而六年的小学生活却让他没齿难忘.在这六年中,他经历了无数感人的故事:这些男女无瑕的真情,同学间天真的友情……他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陆鹰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秃鹰”,他充满无助与孤单.被叫”秃鹰”的他常常小镇水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流泪.但是,他却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坚守上的.可见,孤单?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解 药” 纸月是个内向、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心灵如同皑皑白雪般纯洁.她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慈祥的奶奶.为了不让奶奶为自己担心,当板仓小学的男生欺负她时,她没有告诉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泪.直到桑桑帮助她把板仓小学的男生打跑后,默默无闻的她才露出一丝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话不多,却总能帮助别人.不要认为内向是一个缺点,有时,默默无闻却是最可爱的. 白雀是一个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宽阔,但银铃般清脆.她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这就是真正的美. 初次看到细马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只马的名字,但后来才知道他是岳二爷与岳二妈从岳大爷家带来的岳大爷最小的儿子.他长的很精神,喜欢笑,十分爱说话.在油麻地小学,他变了,变的孤单,无助,没有人听的懂他满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个哑巴才有的压抑.他是那样的可怜.这使他不想再上学,他去放羊,以此来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几次交谈,使桑桑和他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顽强的品质十分另人敬佩. 这本书魔力般的吸引了我,我与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乐同悲.当看到桑桑生病时,我哭了,第一次为书中的主人公而哭,我怕,怕桑桑会死掉,我对着天祈祷,保佑桑桑能够度过难关. 人生无处无真情,在《草房子》里,我看到了另人落泪的真情.

    【范文二】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伯伯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

  • 9、 [参考]草房子第五章读后感精选5篇

    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阅读《追风筝的人》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卡勒德·胡塞尼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那么您对作品中的哪些情节感到印象深刻呢?为此,读后感大全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草房子第五章读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草房子第五章读后感 篇1

    两个小学生,演绎了一场非凡的友谊。

    在油麻地,最富有的就是杜小康家,而桑桑是校长的儿子,一开始,这两个人就叫上了劲,互不相让。

    同学们鼓掌欢迎桑桑时,杜小康一脸无所谓;桑桑和伙伴们玩耍,也故意不带杜小康,后来,桑桑被杜小康请他骑自行车这事所感动,他俩和好了,但是好景不长,在一次他俩玩的时候,不小心把村里的草垛点着了,调查时,杜小康主动承认了,大家都投给他敬佩的目光,而桑桑没有承认,在大家的心中他变成了软弱的懦夫。桑桑还认为是因为杜小康的承认,才导致大家瞧不起他,他又和杜小康叫上了板......

    桑桑和杜小康之间还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后来,杜小康家在一次翻船事故中破产了,杜小康被迫退了学,在又一次相遇中,他俩都懂事了许多。

    桑桑和杜小康之间产生了许多爱与恨,但是最后都化解了,其实真正的朋友,是经历了许多风雨的,就像那首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草房子第五章读后感 篇2

    读了《草房子》这部长篇小说,我深有感触,里面的人物、事情让我每读一遍心里都感受到温暖。其中《红门》这一章节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里面的人物杜小康,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杜小康家是油麻地惟一一个开杂货铺的家庭,因此,杜小康的条件也比别人优越,能做一些别的孩子想做但却没有条件做的事情,但是,杜家却在一次进货出了意外事故,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于是,杜小康不能上学了。后来,杜小康随着父亲一起去芦荡放鸭赚钱,在这段时间里,杜小康受到了大自然提前给他的深刻教育。比别的孩子提前懂事了,最后,杜小康在校门口摆了小摊子,把东西卖给同学们,校长桑乔看见了,说:“杜小康长大后,会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

    看完这一章节,我觉得杜小康是个大方、顾及集体的孩子,他毫不犹豫的就从家里给学校带了十几把镰刀;即使他不是班长了,蒋老师要用碟子、漆筷、头绳时,他还是想着班级,带来了所有需要的物品。杜小康又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在自己家的境界一落千丈,上不起学时,还不

  • 10、 《童年》第五、六、七章分章读后感

    导读:作者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的极大的盛誉,《童年》也可以说成是他的代表作。以下是由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童年》5-7章分章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童年》第五章读后感

    第五章可分上、下两篇:

    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

    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他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透彻明了。

    第五章主要是讲了阿廖沙的两个舅舅都分家了,他与外祖父,外祖母住在了另一处的新房子里。从此过上了比以前来说宁静得多的生活。从外祖母向阿廖沙讲起她童年的回忆中,我得知,原来外祖母的童年也是艰苦的,她的家庭是一个单亲家庭。

    从小她的母亲就上街要饭,为的是攒女儿的嫁妆,外祖母为了不让她的母亲这样子维持家庭生活,便跟右手萎缩的母亲学织花边的手艺后来遇上了我的外祖父,便下嫁给他了。说起外祖父,小时候家庭也很贫困,经历过法国侵略的时候。由于家庭不富裕的现状,造就了现在外祖父爱钱如命的性格。

    由此可见,外祖父和外祖母以前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艰苦的,但两人的性格却大大的不同。外祖母像是女中豪杰,只身飞入火场拿硫酸盐;而外祖父呢?则像是缩头乌龟似的,可打起人来的样子就变得凶狠多了。两个人有着差不多的童年,可性格却大大的不同。

    可想而知,意志多重要,一个人有了坚强的意志,虽然面对困境,但却奋发向上,炼就了自己勇敢,愿意奉献于他人的性格;而另一面,有了坚定的意志,却又是奢侈的意志,满脑子都是铜臭味,永远都是为钱而努力,有意志挣钱,无意志奉献于他人,这样的一个人,永远都是脑子里没有财富的人!

    意志造就了一个人怎样的性格。同学们,坚定你们的意志吧!创造属于你们独特健康的性格吧!

    《童年》第六章读后感

    第六章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逆子的凶恶嘴脸和丑恶行径,也客观地暴露了千千万万小市民家庭的尖锐矛盾。

    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阿廖沙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脚色,写得有声有色,相当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标题为我注视街上的敌情的优美散文。这次战斗中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咂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童年》第七章读后感

    第七章也可以分

  • 2019-10-20

  • 2022-06-15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11-11

  • 2021-06-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1

  • 2022-04-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16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1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读红岩第五章有感
读红岩第五章有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红岩第五章有感,2024读红岩第五章有感,教您怎么写读红岩第五章有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