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 > 地图 > 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
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相关栏目
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热门栏目
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推荐
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

(共 2017 篇)

  • 1、 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有感(精选读后感)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假如幸福需要的是等待,而痛苦却是轻而易举,正的一面,便是快乐与幸福,反的一面,便是痛苦与悲伤。每个人在世,其实是没有幸福与痛苦之分的,就像一把箭一样,它没有长短之分,而为了证明它是短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拿出一支比它长的箭出来比较,在对比的时候,便就出现了长短之分,快乐与痛苦实质上也与这箭一样,但你尝过了快乐与幸福的滋味,一但暂时间的逝去,无法在得到,那种蚀骨的痛苦便会汹涌而至。痛苦,其实只是快乐的另一面而已。痛苦是我们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痛苦没有任何理由也不需要去解释什么,如果有人能和你一起去分担痛苦,那么你的痛苦就会减轻许多。

    幸福是看不见的,当我们被柜子的门夹了一下,我们会大声叫了起来,因为太痛了。当我们打开柜子,取出面包,重新关上柜子,然后坐下品尝早餐。当我疼痛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但当我们没有疼痛的时候,我们毫无感觉。痛苦我们可以感觉到,但是,幸福却不一样,当幸福出现的时候,我们不一定可以察觉到,因为我们总是忽略幸福的存在,也许,在幸福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去感受它,带给你的快乐。

    幸福不是运气,不是只是靠运气就可以得到幸福的,我们需要去发现幸福,等待幸福,有一天,你的幸福也会来到你的身边……

  • 2、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优秀范文)

    今天,我读了《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中的《生与死》。它让我知道了许多道理,但令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害怕心爱的人死去》这一章。

    看到这个题目,我便想起一件事来。去年六月一日,一个欢庆的节日,我的外公却因为癌症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天,我刚上完舞蹈课回到家,突然妈妈打电话来,让我和爸爸马上回乡下一趟。当我们坐车来到外公家门口时,就听见一阵哭声从里面传来,舅舅和其他几个叔叔表情沉重地站在门外,一言不发。我有种不好的预感,便急忙跑了进去。只见在一个房间里,外婆、妈妈还有几个阿婆,正围坐在床边失声痛哭。再看床上,用红色被单盖着一个人,是外公!他僵硬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外婆正拉着他的手,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一旁的妈妈也泣不成声。我从来没见过大家这么伤心,一时间呆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直到六岁的小表弟跑过来叫了我一声,我才反应过来。

    在外公的葬礼上,我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似的。突然,我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总有一天,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会离开我,这个想法让我害怕起来,不由得抓紧了妈妈。

    是啊,既然总有一天会离开,那么是不是更应该珍惜现在呢?正如书上所说,“死亡让我们努力”,我的目光定格在了23页的一张插图上:一具骷髅站在一面墙壁前,身上穿着一件黑斗篷,手中拿着一把大镰刀,显得阴森可怕。在墙上有一扇门,门里有一个人,正略带歉意地对它说:“啊!死亡,对不起……请下一次再来吧,我还有很多事要完成呢!”死亡会等他吗?不会。

    当死亡来临时,有些人坦然面对,有些人惊慌失措,还有些人充满遗憾,很显然,最重要的是面对生活,面对在死亡之前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 3、 写给语文老师的书读后感
    写给语文老师的书读后感 读《写给语文老师的书》,我不仅感动,而且深受启发,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语文教育的意义。正如作者所说:“让语文教育回归家常,如衣、食、住、行之所需—简单且实用的听、说、读、写。”语文教育生活化,正是本书魅力所在。全书共四辑,内容极为丰富,每辑的名字“行走”“结果”“裁缝”“调味”读来倍感亲切,极富生活化,其实生活中处处可教,语文教育就是生活。 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语文教育,我认为非常独到。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语文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就会变成枯糙乏味的和空洞无物的;而语文结合了生活,就有丰富的内容,就注进了充实的活力。”生活处处充满了语文,本文教育问题的浅见到阅读策略的观摩。作文方法的探讨,再到目前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文章题材(简讯及讲稿)举证、略述,都体现出作者对当时语文教育的关切与反思。 作者对教育问题的见识,体现了她独有的敏锐的观察力。她让我们了解到语文教育不再是一般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自我生发的思想体系构建,体现了作者对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作者在书中强调,语文教育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关注学生的健康,特别是学生的心灵空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点也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最大特点是谈到阅读和写作教学时,结合了很多有价值的名人名篇及学生力作进行分析,如结合蒋勤先生的《孤独六讲》来阅读一本书的策略,结合国北教大语文和创作系的柯思琪同学的《深情》来谈扩写的技法等等。作者对材料的驾驭非常的熟练,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自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看法。书中遣词造句自然不着痕迹,语言精练生动,如行云流水,富有诗情画意。《写给语文老师的书》是以语文教学内容为抓手,紧紧围绕师生的切身需求,以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具体教学内容的变化及变化的理论依据,并且以实例分析如何更好的设计和实施语文教学活动,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构建自己的语文素养。在丰富的理论导构下,呈现丰富的教例,以此搭建起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困惑,鼓舞教学热情和创作热情的平台。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本审视语文教学的书,还是一不部关于文学观、文化观,生活关并集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对于我及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有着密切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 4、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是爸爸妈妈在我十岁生日时送我的礼物。全套共五本,作者是法国的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这套书,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它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部优秀图书之一。 这套书写了人生的很多重大主题,比如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所有的思想,所有的哲学都融化在一个个小故事里,融化在我们平日的普通生活中。 这套启蒙书,也不算是一本“地道”的人生励志丛书。它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道理,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人,什么是生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篇章里的一个例子。科学家米居给机器人两颗糖果,但是规定只能吃其中一个。机器人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两颗糖果,就算一个世纪过后,它也不能做出决定。而这个,正是人类可以通过思考做到的事情。这就说明了,人类有做决定的能力。也说明了,自由,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做出决定,不需要任何理由,完全服从内心。另一个故事,讲的是,爱丽丝是一个爱吹小号的女孩,但是,她随时随地地拿出小号就吹,影响了邻居的午睡。菲利克斯在家里练滑轮,住在楼下的人么说话只有大声喊叫才能听见……爱丽丝有吹小号的自由,但是邻居也有午睡的自由;菲利克斯有练轮滑的自由,楼下的人也有说话自由。所以,每个人完全拥有自由式绝对不可能的。为了大家能够生活在一起,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每个人都应该接受一些约束和限制。最终,我懂得了,自由是我们创造幸福的一种方法,但是,行使这种自由的前提,是必须尊重社会,遵纪守法,不影响他人生活。所以,既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不自由。 这套书令我印象很深刻,对于人生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 5、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500字

    这个暑假,我又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假期快结束前看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书中谈的观点都让我耳目一新。其中有一个章节谈的是“自由与不自由”,刚才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不以为然,心想:有谁会愿意不自由呢?可当我看完时,才发现我想得太过简单了。书中指出:“我们现在做的某些决定可能减少我们将来所拥有的自由,有时还会毁灭我们的自由。”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启发读者的思维,芒谷尔先生吃蛋糕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他选择每天吃30块蛋糕,他觉得能选择自己心爱的美食,这很自由,但是长此下去,他将长成一个大胖子还有可能串多种严重疾病。看到这,我想:芒谷尔先生他这样做,确实是他的自由,可当他变成一个疾病多多的大胖子时,他就会失去许多的自由,比如:无法旅行,无法享用美食......

    同时,我想也到了作为学生的我们,如果现在贪图玩乐、追逐自由,不用功读书,确实一时会觉得很自由,但长大以后就无法凭学识和本领找到一份好工作,无法让自己生活得很好,想为孩子买一件漂亮的衣服、想带孩子吃一顿丰盛的自助餐、想一家人去海外旅游,这些可能都将是比较困难的,那个时候还有自由的感觉吗?相反,如果现在静下心来学习,严格控制娱乐时间,或许会觉得有些不自由,因为毕竟贪玩是每个人的天性,但长大以后就有能力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有质量,那才是更好的自由。这时,我又想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现在我对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谈到了很多观点,如:公平与不公平、对与错、生与死。。。。。。每个观点都让我联想到了很多,而且我还边看边和爸爸妈妈讨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哲学,虽然我才只看了其中的两本,但是我想我应该已经喜欢上哲学了。

  • 6、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读了《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中的《生与死》。它让我知道了许多道理,但令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害怕心爱的人死去》这一章。

    看到这个题目,我便想起一件事来。去年六月一日,一个欢庆的节日,我的外公却因为癌症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天,我刚上完舞蹈课回到家,突然妈妈打电话来,让我和爸爸马上回乡下一趟。当我们坐车来到外公家门口时,就听见一阵哭声从里面传来,舅舅和其他几个叔叔表情沉重地站在门外,一言不发。我有种不好的预感,便急忙跑了进去。只见在一个房间里,外婆、妈妈还有几个阿婆,正围坐在床边失声痛哭。再看床上,用红色被单盖着一个人,是外公!他僵硬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外婆正拉着他的手,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一旁的妈妈也泣不成声。我从来没见过大家这么伤心,一时间呆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直到六岁的小表弟跑过来叫了我一声,我才反应过来。

    在外公的葬礼上,我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似的。突然,我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总有一天,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会离开我,这个想法让我害怕起来,不由得抓紧了妈妈。

    是啊,既然总有一天会离开,那么是不是更应该珍惜现在呢?正如书上所说,“死亡让我们努力”,我的目光定格在了23页的一张插图上:一具骷髅站在一面墙壁前,身上穿着一件黑斗篷,手中拿着一把大镰刀,显得阴森可怕。在墙上有一扇门,门里有一个人,正略带歉意地对它说:“啊!死亡,对不起……请下一次再来吧,我还有很多事要完成呢!”死亡会等他吗?不会。

    当死亡来临时,有些人坦然面对,有些人惊慌失措,还有些人充满遗憾,很显然,最重要的是面对生活,面对在死亡之前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 7、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600字

    曾经,我对死亡非常害怕:害怕疾病,因为疾病可能会导致死亡;害怕小区门口有时经过的送葬队伍吹的哀乐,因为这就意味着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死亡之神带走;害怕黑暗,因为死亡会带来永远的黑暗……对于这种害怕,我无计可施。但是,自从看了《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的开篇《生与死》后,我尽管还很害怕,却懂得了如何笑对死亡——珍爱生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首先,生命在于运动,我们要积极锻炼,强健我们的体魄,均衡饮食,全面营养,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用长寿来放缓走向死亡的脚步。

    其次,我们要让生命焕发出光彩,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应该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就应该一丝不苟地学习,争取做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你是一个教师,就应该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使自己桃李满天下;如果你是一个农民,就应该辛勤地劳作,让每一个秋天成为丰收的季节……我们要让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所收获。

    就像大自然,不一定都是晴天,也会有风霜雨雪严相逼,有时,你辛辛苦苦地耕耘,也会让你颗粒无收。我们的人生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一些崎岖与坎坷。可有一些人,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轻生。我想,这不就是向死亡投降与妥协了吗?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面对磨难,却毫不退缩,成了我们学习的典范。贝多芬正当创作的鼎盛时期,却突然双耳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该是多大的打击啊!可他毫不气馁,挑战命运,又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等不朽的乐曲。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不屈不挠地奋斗,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学府毕业,成为一名大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至今还激励着无数人。司马迁因为为李陵求情,被汉武帝施以宫刑,打进监狱。在当时来说,是多么大的耻辱啊!但他发愤图强,写出了辉煌巨著《史记》。鲁滨逊流落荒岛28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却硬是用他的双手为自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最后终于回到了故乡。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着顽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们遇到的困难,与他们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又有什么理由不迎难而上呢?

    正因为有一天生命将会停止,才激励我们更努力争取成功,更好地驾驭人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笑对死亡,让我们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吧!

  • 8、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800字

    【人生的哲学点心】

    初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时,我与大多数人一样,都因书名而觉得这是一本幼稚的书,但浅尝几章,我便爱不释手了。这册书共有八本,每一本封面都是可爱天真的图画,书中还有幽默风趣的插画,更是勾起了让人坐下来饮口茶细细品尝的欲望。书中语言简单,但稍一细读,便发现其中或许大人都无法领悟的道理,反而以孩子纯洁的眼光才能发现,大概这也是警醒大人的。

    有一章,《自由与不自由》中,明确地提出了其实我们做任何事基本上都是我们的自由。如:此刻别人邀你观赏最近刚上映的一部电影,你却想到林子里踩着阳光享受花香,这完全是我们的自由,你可以选择陪朋友,也可以选择独享愉悦,但我们可能考虑得更多:这是这部电影的首映、朋友明天就要离开了等,为了别人而限制自己的自由则更显示出自己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当另一种自己不可及的力量阻碍了我们,那么便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本来意愿,这大概便是不自由,而恰恰我们当今社会这种情况有许多,例如父母强行要求孩子补课,不能怎么怎么样。但我们有时也会依赖不自由。如举棋不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掷硬币、让他人做决定。大概我们都渴望自由,反感被束缚,但又依赖不自由,但如果束缚我们,却又给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好处,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说到底,我们还是太贪心。

    我庆幸自己读到了这册书,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在这之前,我对善恶、美丑、金钱、战争、自由等都是些浅见寡识,无意间的翻阅,使我发现一个真正的我。

    “多么希望成年人也来关注这丛书,因为无论您饱经沧桑还是初涉人生,您都会在阅读中品尝到思想的雨露和哲学的甘饴。然后,您将会心一笑,因为您对人生有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理解,另一种宽容。”

  • 9、 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有感600字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假如幸福需要的是等待,而痛苦却是轻而易举,正的一面,便是快乐与幸福,反的一面,便是痛苦与悲伤。每个人在世,其实是没有幸福与痛苦之分的,就像一把箭一样,它没有长短之分,而为了证明它是短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拿出一支比它长的箭出来比较,在对比的时候,便就出现了长短之分,快乐与痛苦实质上也与这箭一样,但你尝过了快乐与幸福的滋味,一但暂时间的逝去,无法在得到,那种蚀骨的痛苦便会汹涌而至。痛苦,其实只是快乐的另一面而已。痛苦是我们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痛苦没有任何理由也不需要去解释什么,如果有人能和你一起去分担痛苦,那么你的痛苦就会减轻许多。

    幸福是看不见的,当我们被柜子的门夹了一下,我们会大声叫了起来,因为太痛了。当我们打开柜子,取出面包,重新关上柜子,然后坐下品尝早餐。当我疼痛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但当我们没有疼痛的时候,我们毫无感觉。痛苦我们可以感觉到,但是,幸福却不一样,当幸福出现的时候,我们不一定可以察觉到,因为我们总是忽略幸福的存在,也许,在幸福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去感受它,带给你的快乐。

    幸福不是运气,不是只是靠运气就可以得到幸福的,我们需要去发现幸福,等待幸福,有一天,你的幸福也会来到你的身边……

  • 10、 孩子启蒙故事书《格林童话》读书心得

    你是否一直到现在都还是喜欢读童话书,比如《格林童话》?知道童话难比现实,方知其珍贵,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保持一颗纯洁而充满希望的心。你看完《格林童话》后,是不是对人生有了一定的感悟?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孩子启蒙故事书《格林童话》读书心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孩子启蒙故事书《格林童话》读书心得【篇一】

    有一本书,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都会看到它的踪影,不管是偏远的山村、繁华的街道、宁静的镇子,还是在德国、英国、日本……

    没错,可能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吧,它就是《格林童话》。

    没有孩子不知道“狼和七只小羊”、“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它们是《格林童话》中的精华,更是文学宝库中的一些精华。收录这些《格林童话》就好比是一颗最为璀璨、最为耀眼的明珠,永远都闪烁着光茫;其实它更像在世界童话王国里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永远散发着富郁、醉人的芳香。

    《格要童话》,它是一本好书,它不仅百看不厌,而且还能品味出每咱不一样的韵味,有时你看到故事中的高潮时,你的心情也会跟着故事的起伏而起伏,你可能会为灰姑娘的悲惨经历而伤心,也可能会为渔夫的妻子的贪婪而感到气愤,更可能会被糖果屋的仙境所征服……

    《格林童话》是一本好的文这作品,而好的文学作品则要陪伴人们一生,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安上第一层台阶。既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也在感染着我们的心灵。《格林童话》就像是一些甘露流淌进了干涸的心灵,它我们心灵之窗更加明亮,让我们的青春永远散发着光彩。

    《格林童话》带给了孩子们的欢乐,也教会了如何辩别勤劳与懒惰,美丽与丑陋,善良与邪恶,诚实与虚伪的认识。

    孩子启蒙故事书《格林童话》读书心得【篇二】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本《格林童话》,我翻开一看,里面有很多故事都深深吸引了我,其中,我喜欢的故事有:《勇敢的小裁缝》、《灰姑娘》、《青蛙王子》、《丑陋的国王》、《仁慈的狼和邪恶的'山羊》等等。我喜欢的故事是《聪明的小裁缝》。

    《聪明的小裁缝》故事讲的是有一天,一个小裁缝用毛巾一拍就打死了面包上的七只苍蝇,从此,他很佩服自己,于是做了一条写着“一下子打死七个”的腰带系在腰上,就去世界上闯荡了。他凭着自己的勇敢,发挥自己的优点,隐盖自己的缺点,打败了强大的巨人和凶猛的独角兽,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娶了美丽的公主,最后还当上了国王。

  • 2021-03-29

  • 2019-11-11

  • 2019-10-16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22-01-3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2-01-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2-01-2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09-3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8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1-02

  • 2019-10-29

  • 2021-08-27

  • 2019-09-21

  • 2019-11-16

  • 2019-10-24

  • 2022-05-21

  • 2019-09-23

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
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2024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写给孩子的启蒙哲学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