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步入大学读后感 > 地图 > 步入大学读后感,2024步入大学读后感
步入大学读后感相关栏目
步入大学读后感热门栏目
步入大学读后感推荐
步入大学读后感

(共 558 篇)

  • 1、 [收藏]《大学》读后感模板汇总9篇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收藏]《大学》读后感模板汇总9篇”,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大学》读后感(篇1)

    最近阅读了姜戎所著图书《狼图腾》,此书是是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讲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农耕民族汉族崇拜的是龙图腾,农耕民族的龙图腾充满羊性的胆小与懦弱,代表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缺乏进取与创造。而身处内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崇拜狼图腾。而这本书,正是以此为核心,带领我由好奇,到了解,最后融入其中。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最后一块靠近边境的原始草原。这里的游牧民族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养殖着牛、羊,与草原狼一起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对狼充满了憎恨,它们猎杀羊群,对人类也存在很大威胁,破坏它们的家园和安定的生活。同时,游牧民族又对狼充满了敬畏之情。书中写到,住在毕力格老人家的知青陈陈刚入草原不久就孤身遭遇狼群,亲眼目睹了狼的智慧与凶残,侥幸逃脱后他却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狼。在毕力格老人的介绍指引下,他渐渐的了解了狼的习性,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游牧民族把祸害人类的狼作为精神的象征。使游牧民族对狼有敬畏之情的便是狼具有独特的优良品质,它们不仅吃羊,也吃其他破坏草原生态的野生食草动物,维护生态平衡,避免草原沙化。它们极具战斗天赋,它们是为战斗而生的,从一出生开始,它们就利用各种计策谋求生存,无论是声东击西,诱敌深入;还是以逸待劳,欲擒故纵,他们总是与人进行智慧较量,并屡屡取胜。作者借陈陈之口,形象而生动地表达出了狼的智慧与勇敢,在狼头的带领下,调兵遣将,围猎畜群;为了报复人类的贪婪进行的残酷而壮烈的战役。

    狼的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狼的本领及智慧也不说与生俱来的,它们也是在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略的环境,还有来自人类的威胁,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中。这是一种危机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也愈加强烈,放松就会被淘汰,所以文明应该有狼的这种危机意识。

    看那些让人血脉喷张的狼群的捕食故事,更是

  • 2、 范文参考:大学读后感范例(5篇)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在阅读写的作品时,我们会得到一下启发和知识。为了充分领悟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范文参考:大学读后感范例(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大学读后感【篇一】

    这个题目很吸引人,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刚升上大学的大一学生,一直很迷茫,空闲的大学生活是我一度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虽是迫于上交作业,才想起这本书来,但刚一开始读便被吸引。很快地,就把这本书读完了。口语化的语言似与作者面对面谈话,紧贴于现实,描述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现状,并能准确指出问题所在,令人受益匪浅。

    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是什么?不仅仅只是一本毕业证那么简单,也并非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书中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学跟技校也就没什么不同了。若大学生只是掌握书上空洞的内容,那大学生的技能可能不如于一名经验丰富的技师。所以,大学生真正要学的是教材上那些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需要的是系统分析的能力。教材上的东西当然要学,但这只是前提和基础,最关键的是还要进行自主性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大学生有理由让自己让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书是良师益友,读大学,必先读大师。大师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知识,还能做到文以载经,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以书会师,延伸自己。而若没有对现实的关注,如果自己的视野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那他只会被这个社会孤立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我们要善于见微知着,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三岔路口,为了避免犹豫不决,尽量少走弯路,一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因此,人生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至关你重要的事情。我们在仔细权衡自己的动机并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之后,再审慎地做出选择。

    书中还提及专业问题,作者认为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

  • 3、 步入辉煌观后感

    步入辉煌观后感(一):中国魂

    刘润辉

    《步入辉煌》讲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驻守东北地区的司令杨靖宇在敌人的攻打下被迫战友转移阵地,在途中没有食物和水源,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勇往直前,杨司令看着自己的战友为了保护自己一个个死在敌人的枪下,染红了雪地,染红了我们的心。

    今年是神圣的一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如今的我们能够坐在这明亮的教室,享受着这和平的世界,是多少名战士,多少像杨靖宇一样的英雄日夜浴血奋战争取的。试想一下,要是没有这些革命先烈,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

    在这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心里反问一下自己是否有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是否考虑为国家的发展而尽一份力。比起这些英雄为国家所付出的一切,我们今天所付出的汗水与成果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我们愿意为国家争光,为国家献力,我们也是一位"平凡的英雄".

    如今的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比起杨司令,我真是自愧不如。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向杨司令和烈士们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们会鼓励我,而我也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里,与我同在,向革命英雄烈士们致敬!

    步入辉煌观后感(二)

    在一个美好的暑假里,我看的是一部电影(1940)年的作品《步入辉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英雄,有的喜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黄继光、邱少云,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献身的方志敏、董存瑞等,我心中的英雄是杨靖宇,他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了。

    他们要去苏联,在路上遭到过许多次袭击,杨靖宇将军一直在奋斗,这里面还剩下三个人,在一天晚上剩下的三个人都受伤了,杨靖宇将军让他们三个在这里住一晚上,杨靖宇将军却自己往前一直冲,到了早晨,下起了皑皑白雪,杨靖宇将军饿的没有力气了,这时他才停下来,从树枝上摘下被雪包成的山楂来吃,他继续往前走,杨靖宇将军在大雪里漫天遍野的爬行,到了一个小屋里他住了下来,一个砍树的人走过这,杨将军问那个人有没有吃的,那个人说没有,日本人满大雪里抓杨将军,杨将军给砍树人说清楚然后走了,砍树人把杨将军所在的位置告诉了日本人,日本人去抓杨将军了,此时,还剩杨将军一个人,杨将军一直还在饿着,却还有力气打枪,仅仅是打死了10个人, 他被日本人打死了,牺牲了。

    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人物有许多,所有的英雄人物我们都必须向他们致敬、佩服他们,他们的精神使我们去学习,要是没有

  • 4、 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发言稿 (推荐4篇)

    几场考试并不会打散一班子人,只是分散各个地方熠熠生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起点,相信自己,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怎么写高中毕业生代表的演讲稿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的“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发言稿【篇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xx届高三年级毕业典礼,天天向上一中第42届高中同学正式毕业。此时此刻,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心中充满了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老师,对大家顺利完成高中阶段学业,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三年来与大家朝夕相处的老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

    同学们,三年前,你们也和现在一样,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考入了一中。时光飞逝,一转眼三年就要过去了,但母校和老师们,忘不了你们在教室里发愤苦读的身影,忘不了你们在运动场上龙腾虎跃的英姿,忘不了你们展现在母校的美好心灵,这一切是那样的铭心刻骨,深深印在母校老师的记忆之中。三年的时光,一千多个日夜,你们有过成功的欢乐,也有过失败的痛苦;得到过老师和家长的赞扬,也受到过一些批评甚至委屈,但这一切都已成了过去。在大家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父母在你们身上的心血,不要忘记学校和老师对你们的期望,不要忘记同学对你的帮助和友谊。这些都是你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同学们,中学教育仅仅只是人生的起跑点,它仅仅教给你们一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你们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走上社会,你们将重新构建自己新的年轮。在此,我想对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乐观地对待人生,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人生犹如一列火车,有时会穿行在平坦的原野,有时又得爬坡或在隧道中穿行,但不管怎样,我们心中总应该是光明的,坦然的,正如杰出的政治家卢森堡所说的:“不论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会跟我同在。”你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改革时代,对于新世纪的青年来说,你们没有理由不对生活和未来充满自信。

    第二是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追求和奋斗。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爱拼才会赢。不要用“平平淡淡总是真”这样的话来冲淡自己的奋斗信念,这种所谓的“平淡”、“平凡”,说到底,不过是平庸的代名词。在学习和事业上

  • 5、 大学与大学史读后感

    近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研读了《大学与大学史》这本书,也更加深入认识了大学、了解了大学。亦通过这种了解、认知,明确了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明确了今后四年自己该做的事和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书中不仅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也十分注重同学们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养。我深深明白:有幸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应怀有一颗敬重的心去学习,去实践。感恩于父母的培养,感恩于老师的教诲,感恩于同学们无私的帮助,正是这些无私的亲情、师情、友情、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美好,我们人生的旅程才会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我们应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学习、去互助,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我们的青春,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我们07级新生而言,《大学与大学史》如一盏在黑暗中探寻的起航灯,指引我们积极地迈向前方。

    刘院长精心撰写的这本书在学习、生活、交往、做人等各个方面给我们以正确的引导,帮助我们在新的生活学习氛围中能够尽快地调整好状态,积极适应现状。

    大一的我们,对于全新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而与此同时,完全转变的大学生活又令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措手不及。学习需要完全自主,生活需要完全自理,社交需要完全自我掌控。刘院长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及知识储备,通过最明晰的方式传授丰富的人生内涵。

    在《大学与大学史》一书中,全新的当代社会教育更是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明确作为一名当代大学学子的社会价值所在,新颖的校园文化则给我们好奇的探索心理,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积极的状态迎接。在学习方面,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以祖国的富强、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成长为重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为父母、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成为一名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以此报答母校的恩情。

    怀着对大学的向往,我们欣喜地迈进了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大学——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静静的沣河水环绕着,跳跃着,眺望苍翠的终南山,宛如一位白须智者,深深地思考着……这一切的一切,将伴随着我们走过四年的时光,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稳重。然而,在我们脑海中,大学究竟是什么?我们对大学又能真正了解多少?

    刚进入大学,我看到了一本书——《大学与大学史》。大家仿佛像找到了指路的灯塔那样高兴,一页页,一章章,仔仔细细地读,生怕落下每一段小篇章,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们敬爱的刘院长,一位稳重而慈祥的长者!

    品读这本书,我们了解了大学教育与大学的发展,明白了大学的党建与主

  • 6、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最近,加入了峡实经典群,一直在对《大学》这本书,每天坚持朗诵一遍。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20分钟;到现在的顺畅、流利,10分钟。也在读的过程中,收获到了很多。

    《大学》是四书中的一本,其他三本分别是《中庸》《论语》《孟子》。许多大学也把《大学》作为自己的校训,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东南大学:止于至善;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香港大学:明德格物足见《大学》的重要性。

    何为大学呢?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大学就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大学》中最重要的便是第一章,第一章也是总结了全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那么,我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其实,这和我们的271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培育人性光辉,播种人生智慧。培育人性光辉,就是立德,把人培养成人,培养成一个好人;播种人生智慧,就是树人,把人培养成一个能人,一个为社会做贡献、能承担责任、有幸福能力的人。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我校开展了国学课程、有关文明礼仪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认知学习体验、有关的食法、食理、食礼的食育课程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弘扬了光明正大的品德:每次吃完饭,餐桌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在路上,也会主动帮助老人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明了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明了应达到的境界其实就是要有坚定的目标。现阶段,为了使学生有坚定的目标,我们一定要用好两个帮手:一是成长日记,教会学生使用成长日记,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二是学习档案,反思总结这一周存在的问题,并为下一周做展望。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要

  • 7、 大学读后感

    【篇一:《大学》读后感】

    小时候读书,老师会要求写读后感,只是那时的读后感过分八股,几乎千篇一律,后来也喜欢上了看书,每看完一本书就会想很多。只是今天所写的大学并非一本书那么简单,或者说不仅仅是一本书。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真正的去读万卷书或许会发现,不但没有行万里路,反而在原地停留,大学四年,并不算长,但这四年走过的,却影响了一个人的终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的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止于仁,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大学,并没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如此漠然的处世态度,可能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毕竟我们所处的社会太过复杂,太过现实,似乎已经很少有人会或者有机会去体会修身的意义所在。

    我们总是以仰望的姿态去面对人生,或许仰望意味着追求,意味着理想,却未曾想过仰望的同时却已经将自己贬了值,人确实该有理想,该有追求,但是这种追求这种理想应该如何去体现呢,我们总是在应对这社会所带来的一切,却有多少人能对所谓的社会现实泰然处之,以一个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呢。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善待自己、善待生命》,书中有一段话说人用自己的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人是一种可以重塑的生命形式,人是自己自主选择和创造的产品,但走到现实中,我们却把这种重塑生命的机会交给了所谓的现实社会。

    你用明亮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明亮的;你用美好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美好的,愉快而幸福的生活来自心灵愉快和幸福暗示。我没有很好的理解我所处的世界,所以只好以书中原话来表达我对其的态度,或者我希望我拥有的态度。我想这种态度在现今社会中也算得上是大学中所谓的止于至善罢。

    我的大学才刚刚开始。

    我的大学读完了。

    此大学非彼大学,然而,此大学亦彼大学。

    【篇二:《大学》读后感】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

  • 8、 大学中庸读后感

    篇一:大学中庸读后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

    《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两篇,后来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代表著作。诚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认真研读过中国传统著作,既可能是因为没特别兴趣,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但是当读完《大学》和《中庸》时,方知古人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大学》的核心是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所谓修身,我认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充实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修身的最好境界有三,一是“识事务”;二是“明事理”;三是“兴事业”。“识事务”即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而为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打交道,如何不卑不亢,与人友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准确识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事理”就是说要明白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有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强求。“明事理”的前提就是要让自己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所以学习和再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兴事业”,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抱负,不是说我们在事业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人生在世,总需要有些事情来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成就感,活得有价值,至少让自己过得充实自在。

    《大学》里面还讲人要以身作则,要感恩,要勤学。以身作则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却经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感恩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对于给过你帮助的人,要铭记于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心怀天下。如果人人都能够记得别人的恩惠,不计较个人得失,那么社会的文明必将更进一步。要勤学,荀子曰“学不止境”,有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个时间段接收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有限的,而且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每时每刻知识都在不断更新,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停止学习,不努力接收新事物,就会很快被这个社会淘汰。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我认为,

    现在很多人将中庸的意思理解偏了,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保持中立,就是做和

  • 9、 大学读后感范文

    大学读后感范文一

    我们在开始讲解、研究《大学》之前,先把这份原本《大学》的原文发给大家,希望平时多加熟读,要能背诵,那就更好了。那么,我们以后在讲解、研究时,就方便多了。现在,请大家看看原本《大学》的原文是怎样说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音郁),菉(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音乌)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10、 所谓大学读后感

    所谓大学读后感(一)

    学而优则仕,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得给予相应的官职,否则便是重视不够关怀不到。当然,没有一官半职也无法说明你取得了成绩。

    正是这一句辛辣的书评吸引了我,从头至尾,一气呵成!

    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心理描写更彰显了人物百态,然而读罢给我最深的感觉却是:这里不是校园。没有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没有青春校园的生机和活力;没有学术论坛的笔剑争锋。

    这里是一个工厂,专门负责生产经营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围城,城里城外的人们各显神通;这里更是一个集市,到处都是呼喊叫卖的声音。

    文章还在陆续的连载之中,我还没有读到故事的首尾,我不知道文章的作者会以什么样的结局来结束这所谓的大学。暂且不去谈那些领导们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杜小春的见异思迁,高歌的形骸放荡,马长有的拾阶而上,这哪里是大学教师的模样!

    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那样,到底是我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我?在这样的校园里,这样的潜规则作用下,我不禁感到非常的悲哀。文章开头的杜小春很像现实中的我,所以读到她出现的地方,我是一路同情,直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因为我知道,我是永远不会成为杜小春那样的人。我可以与名利无缘,我可以生活得辛苦贫寒,但我要永葆我心中的明灯不灭,走过悠长的黑暗,迎来的定会是灿烂的黎明。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人生最好的境界莫过于此吧!

    所谓大学读后感(二)

    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

  • 2022-12-22

  • 2019-10-17

  • 2019-10-17

  • 2023-01-03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2

  • 2022-03-12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3-05-18

  • 2019-09-28

  • 2019-10-29

  • 2022-12-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05-05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1-28

  • 2023-02-17

  • 2019-11-08

  • 2021-08-03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3

步入大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步入大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步入大学读后感、2024步入大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