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大宋少年志观后感 > 地图 > 大宋少年志观后感,2024大宋少年志观后感
大宋少年志观后感相关栏目
大宋少年志观后感热门栏目
大宋少年志观后感推荐
大宋少年志观后感

(共 6779 篇)

  • 1、 《大宋少年志》观后感

    最近,在追《大宋少年志》这一部新出的古装悬疑剧,网络上对这部剧的评价热度也不断走高。我个人也很喜欢这部剧,下面就分享一下我观看后的一些感想。

    在挺过第一集前面并不出彩的打斗场面,和一段铺垫剧情发展的抓捕环节后,剧情开shi引到男主的身上。也是在首次看到男主的那一部分,我心里对这部剧有了最初的评价:还不错。

    之后,随着剧情的发展,在肯定自己最初评价的同时,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部剧。

    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是在三方面触动了我:剧情辗转但合理、演员演技到位、服装道具用心。

    首先是剧情方面,这里不得不说下这部剧的编剧王倦。他的作品有《木府风云》《舞乐传奇》等,虽然我都没有看过,但豆瓣上的评分都很高,这与他严瑾又不失巧妙的故事架构有关。此前,在接受南方都市采访时,他曾说过:我有一个跟美剧学的习惯,就是不断地自我推翻,尽量把人物逼上绝路,当一个人物被绑架了,救他的会是谁?脑子里想出来的第一解决方案,是一定要去掉的,大家以为男主会去救女主,我第一步就让男主没法去救。第二步观众想到女主爸妈会去救她,我就把她爸妈也去掉推翻一两个方案后,再开始想怎么去救女主,这样写出来的故事就会跟观众想的有点不一样了。

    《大宋少年志》很好地诠释了王倦的编剧思路,多次反转但不失合理的剧情,让观看后的人们大呼过瘾。

    其次是演员方面,《大宋少年志》的六位演员虽然年纪较轻、知名度也并不高。但是他们对剧中角色的把握都很鲜明、到位。从眼神、举止和谈吐各方面都演绎得极好,最终给我们呈现出六位性格迥异、形象生动的荧幕人物。

    最后是服装道具方面,有人评论说剧中人物服装过于鲜艳华丽,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情况。这个因人而异了,毕竟这部电视剧不是记录片。但我从剧组对场景的布置、道具的制作和服装的搭配方面,还是感受到了剧组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的真心投入的。就这一点,我个人就要肯定并点赞。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群演了。有围观戏出现的时候,我就不禁想轻笑一下:相同的表情、一致的指指点点、偶尔的低语加上最后默契地一哄而散。

    不过,瑕不掩瑜。我还会在每周翘首盼望着更新,期待新的反转带给我的惊喜!

  • 2、 《大宋革新》读后感

    《大宋革新》读后感

    许晓星

    首先感谢群友们推荐的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读后略微加工整理出读后感一篇,权当是充实公众号文库了。

    大宋,我们心目中最深刻的映像估计是唐诗宋词里面的宋词,以及王安石变法。

    今天的分享则要从宋词开始:

    要说宋词,先要说市井。什么是市井,常言有道市井小民,指的就是混迹于街头巷尾的普通民众一行。而市井真的和井有关系:

    在没有专门商业区的聚落时代,货物常常是在公用水井旁边买卖的。后来聚落发展为城市,有了街道和商铺,井也仍然存在,甚至成为市中心。没错,井边总会有人,有人就有生意,有商机。所谓“有井水的地方”就是市井,可以这样理解,井=市集=商业街=华强北=京基百纳=市中心。

    宋代的首都开封,就有一个井。

    市井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通俗词曲竟然悄然传开,锦绣文章多了世俗的味道,不再装模做样,不再是少数“上层士人的专利”。

    其中的开山鼻祖便是柳永,其落榜之后写了一首《鹤冲天》,声称“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扬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比如《锦堂春》就是这位著名词人写的话剧,内容形象来讲,就如同《夜倾城》,《婆媳政治》,《都市情场小说》,《乡村爱情故事》,《爱情公寓》,《小时代》,《甄嬛传》等接地气的作品。这一下可把高贵的士族得罪光了,高雅的文学艺术,泥腿子如何能插手玷污!就好比少数精英正欣赏维也纳进行曲,你这边平民来一个流行乐,音乐厅正弹奏贝多芬交响曲,广场大妈却跳起了小苹果。精英们怒了,但又无可奈何。因为接地气,柳永的作品和名气在精英们的鄙夷中直到现在依旧响亮。看来,在宋朝,就已经有人懂得利用流量优势了。

    诗词最缠绵的,来自于勾栏瓦舍,勾栏,曲折的栏杆,瓦舍,临时的戏院。来时瓦合,去时瓦解,易散易聚,逢场作戏。如果这都还听不懂的话,大家可以联想一下遍布深圳的各类“会所”。这些地方的诗句有比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翻译过来,我觉得是:我没钱了,要先走了,而且我绝对不可能娶你过门的。这就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原因。啊,今天在这里醉了一整天,江边风光多空旷啊!然后提起裤子就走人。这便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真实写照。

    脍炙人口的,还有这首《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 3、 宋家王朝观后感
    宋家王朝观后感(一) 一门天下,宋家王朝! 很偶然的机会,看了很多年前就很想看的一部电影《宋家王朝》,几大巨星造就的电影,好在没有让我失望。 先说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大配角:姜文!影帝不愧是影帝,那种气宇非凡,那种神态,无论台词功底还是动作功底都很扎实,难得的是看不出什么做作,喜欢他在里面的演绎甚至超过了让他蜚声国际的《红高粱》。他把一个慈爱与严肃,博学又多才,高雅却平凡,成熟并可爱的男人兼父亲——查理宋刻画得地道、朴素、深刻、有魅力且栩栩如生,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才造就了他三个不平凡的女儿,造就了20世纪初宋家在整个中国的声望与影响力,他就像一个帝王一般,难怪别人会恭维他:一门天下,宋家王朝。 本来是冲着张曼玉演绎的宋庆龄去的,一来是因为我挺欣赏这个有经历有故事并且逐渐走向传奇的女星,二来么…嗯…嗯…我太喜欢宋庆龄啦。很小的时候我就对这个被人们尊为"国母"的人充满了兴趣,我奶奶家马路对过就是宋庆龄的陵园,从小就陪着奶奶到这所陵园里参观游览兼早锻炼,奶奶们舞剑打太极,我就到处闲逛,好几次奶奶带着我一起逛,并给我讲那个年代的好多故事,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大一些了,对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中的动荡中国里的动荡故事,我总会随之时而悲愤交加时而额首称快时而潸然泪下,我会放弃众多自修迎考的时间跑到学校小之又小的图书馆里啃读别人都不屑一读甚至觉得很没有意思的书籍,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关于蒋介石的,关于周恩来的,关于文革的,要知道就我这个比蜗牛爬还慢的看书速度,可真是花了血本的时间上去啊,当别人对未来充满幻想时我总是对遥远的过去充满遐想。扯远了… 转回说宋庆龄啦,她在我的心目中一直就是一个神话一般的人物,崇高如马列主义,直到这次《宋家王朝》,彻底让我想明白,原来这群像里的每一个都是曾经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也有喜怒哀愁、更有常人也有甚至胜过常人的悲欢离合!她和孙中山的结合是信念与信仰的契合,也有普普通通的爱情吧,一定有的!只是他们自己与人们将这种感情升华了,而我只是个普通人,给我的最初感动只有他们的坚持与不顾一切的爱的力量。 情爱固然是有很多种,其间的亲情是自古亘有的。而亲情的辛酸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无论是父女、母女还是姐妹情,在这部片子里都着力去刻画了,虽是着力却并不累赘,和紧凑的故事情节相
  • 4、 宋家皇朝观后感

    宋家皇朝观后感(一)

    今天晚上,一直坐在电脑前面,很安静的去看《宋家皇朝》这部电影。在看的过程中,却泪流满面。片子很长,2个半小时,但是不会闷,因为,看完之后让我觉得,这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电影。

    影片里,娓娓诉说了那个年代宋家三姐妹的故事,她们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然而,她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且分别嫁予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的三个男人。

    三姐妹,三个出色的女人。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一方面,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另一方面是自己对人生观价值的认识,这整部片子充满了理想与追求。

    在故事里边,讲述的中心,我认为还是宋庆龄,或者,因为我喜欢她更多一些吧。她说,在任何革命里,死得最多的是男人,而受伤最大的却是女人。。她爱孙文,包括了爱他的理想。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爱吧。孙文死之前那一段,他跟她说,我什么都没有留给你,只有一些书,还有一栋房子。宋庆龄说,书里还有你的血,房子里还有回忆。房子外,还有理想。

    我深深的感动于战争年代里,这样的感情。影片拍得很好。很细腻。浪漫,唯美,哀伤,清冷可能,女人始终是某个伟岸男人后面的影子。但是因为那个男人,女人可以变得很坚强,很勇敢,也很执着。影片里的宋庆龄正是如此。

    感动的场面很多,关于血肉亲情的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查理宋为宋庆龄戴上披肩后的那个拔线头的动作,一个特写把所有的父爱都凝固在那一刻。他在去世前,终于还是原谅并理解了自己的女儿;二是母亲去世时,三姐妹在一起弹奏歌曲的情景,镜头又带回了童年,仿佛大家又回到了儿时的纯净和美好。

    另外,影片里还讲述了一个自焚的勇敢而愚蠢的年轻人浑身是火,趔趄的追赶蒋介石的车时,蒋介石眼中未留出的泪水,不知道那是因为听见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还是看到了那些爱国的执着的年轻人?

    如果,历史没有如果。

    这是影片的最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于是乎,有了以上的言论。

    宋家皇朝观后感(二)

    一门天下,宋家王朝!

    前几天终于看了很多年前就很想看的一部电影《宋家王朝》,几大巨星造就的电影,好在没有让我失望。

    先说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大配角:姜文!影帝不愧是影帝,那种气宇非凡,那种神态,无论台词功底还是动作功底都很扎实。他把一个慈爱与严肃,博学又多才,高雅却平凡,成熟并可爱的男人兼父亲查理宋刻画得地道、朴素、深刻、有魅力且栩栩如生,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就应该是这个

  • 5、 大宋王朝读后感(优质范文)

    有宋一朝,自公元960年迄1279年,历时凡320年。其间,由于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南侵,宋朝又有了“北宋”(960~1127年)和“南宋”(1127~1279年)之分,前者以东京(今河南开封)为国都,后者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京城,所以人们一般称宋朝为“两宋”。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宋朝从“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宋太祖),到由陆秀夫背负投海而死的末代皇帝7岁的赵昺(因无庙号而习称“帝昺”),前后共经历了18个皇帝,北宋、南宋恰好各占其九。如:弟即兄位,而其即位的合法性成为千古之谜的赵匡义(后改名赵光义、赵炅,即宋太宗);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并伙同道士们一起伪造“天书”的赵恒(宋真宗);锐意改革,“思除历世之弊”的赵顼(宋神宗);不乏艺术天赋,但在政治上却极其昏庸,后来沦为金国俘虏的赵佶(宋徽宗);侥幸成为南宋的建立者,但却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赵构(宋高宗);以崇奖理学而出名的赵昀(宋理宗);年仅6岁就被蒙古军队俘去元朝大都(今北京)、后出家为僧的小皇帝赵显(宋恭帝)等。

    宋朝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王朝,在其存续的320年间,北部和西部先后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以及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等政权,与之先后对峙共存。辽、金统治者常称宋为“南朝”,而宋则称它们为“北朝”,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分裂的时期。元朝人在编写前代历史时,《宋史》、《辽史》、《金史》三部正史并列,这基本上反映出了当时中国境内的实际情况。

    北宋中期,宋初确立起来的、旨在强化中央专制集权的那一套制度和措施,此时已经开始走向其反面。各种社会矛盾发展到了相当尖锐的地步,外患内忧接踵而来。外有西夏的入侵,辽朝的勒索;内则官僚机构庞大臃肿,官吏们苟且偷安,民变、兵变纷起,自然灾害不断,国家财政拮据。总之,北宋王朝遇到了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统治危机。

    当时已有所谓的“三冗”之说:一是“冗兵”。为了应付边患,宋军的数量一增再增,从宋太祖的20万,到宋真宗的43万,再到宋仁宗的82万,加上地方厢军,全国共养兵达125.9万,军费开支也随之直线上升,但数量并不能代表质量,故曰“冗兵”;二是“冗官”。为了强化皇帝权力,牵制各级官吏,造成官僚机构重叠、官制混乱、官吏泛滥,宋仁宗时期的州县地方官已比宋初增加了四倍多

  • 6、 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

    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一)

    文/王耀辰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场十大孝心少年的颁奖仪式,十大孝心少年多是身世坎坷的孩子。

    我特别佩服一个叫林章羽的女孩,林章羽有一个小弟弟,他们的父亲为养家糊口外出打工,母亲又身患重病,已经不能动了,还有一个奶奶需要照顾。一天,母亲病情突然恶化,去了天堂,但给他们姐弟俩留下了一片玉米地和一棵茶树,姐姐每天都去摘玉米,采茶,然后拿去几十公里以外的集市去卖,再用卖来的钱给奶奶买药,弟弟经常写信给天堂的妈妈,整个家就靠林章羽支撑,而她也只有十二岁。但是虽然这样也没有影响她的学习,命运的坎坷使她无比坚强,她下定决心高中毕业就和爸爸一起打工赚钱,再供弟弟上学。

    林章羽之所以能评为十大孝心少年就是因为她那种不怕艰苦,又坚持不懈的精神,照顾弟弟,逆境成长。她的坚强让我感动,她的妈妈即使在天堂也会为她感到骄傲的。我们有这么好的家庭,这么优越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发奋上进呢?我会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像林章羽学习,做个坚强又孝顺的孩子。

    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二)

    看了感动中国十大孝心少年,我瞬间被他们深深的感动了。他们都是好样的,他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这次的孝心少年。他们的行动感染了我们每个人。

    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照顾着各自瘫痪在床的父母。其孝心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甚至被他们感动的流泪。正所谓穷人孩子早当家我想他们虽然比我们小,但他们的这种精神都超越了他们本身的年龄。是成年人也无法学来的,独自撑起自己的家,真的太感动了,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不应该每天这么娇气,让自己出去闯荡一番,使自己向他们那样,他们的精神值得学习。

    我知道这些是我们这些没有经过挫折的人难以学来的,但是,我们应该慢慢的去磨练,我们也应常存感恩之心。既然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也应为他们做些贡献,做一个有孝心,我们要孝敬的人还有太多太多的。

    我们被这些孝心少年所感动,但我们有这么好的能力,不如去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三)

    文/乔俊泽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看完后,我非常感动,因为节目里的小朋友都太爱太爱自己的父母了。

    其中有一名小女孩叫徐沁烨。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妈妈养猪料理家务,爸爸做零工,一家人的生活虽

  • 7、 2014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

    2014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一)

    2014年10月10日晚,央视一套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落下帷幕,颁奖典礼共评出10名最美孝心少年和20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

    百善孝为先。孝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在这群坚强的孩子身上得到了,我们看到的另一种成长的宝贵财富生活带给他们苦痛,赋予他们磨难,然而,这些丝毫动摇不了他们最真最纯的孝心,动摇不了他们矢志不移的孝行。他们用小小的身躯书写的却是另一种人生成长的美丽责任、担当、孝心、孝行!

    少年有心,孝心动天湖南农家少年何建林,面对家庭变故,依然面对微笑,用自己的阳光开朗撑起了自己苦难家庭的一片天空,用自己稚嫩的臂膀给了身患尿毒症的母亲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扛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生活的苦难没有击垮他,坚强的用自已的稚嫩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用他的坚强、乐观、积极和爱心、孝心,为爷爷、奶奶、母亲点燃了生活的希望,用他的勇于担当、勤奋、好学做好弟弟的榜样。

    少年有责,孝行励人安徽寒门少年袁德旗,小小少年,身弱志坚,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坚持和坚毅与年迈的奶奶一起上街扫马路,以维持一家生计。五岁,当其他孩子还窝在爸妈怀里撒娇、要玩具,尽享天伦之乐时,他面对的却是缺失的母爱、入狱的爸爸和身患重病的奶奶。少年有责,六年的坚持,他瘦小的双手拿的是扫把,撑起的却是孩子不屈的脊梁。人穷志坚,祖孙情深,身在北京的读书的小德旗因为放不下家乡的爷爷奶奶毅然决然回到故乡。

    少年有德则国家有德,生活给了他们磨难,他们却以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来面对困难,把它当成一种历练,用自己的孝心、孝行树起了最美的时代道德丰碑,他们的至美孝心、孝心必将闪烁着最耀眼的道德荣光,影响青年一代,激励他们奋勇前行。谁在风雨中笑,奔跑着的光脚的孩子也许没有鞋,但是他们获得的却是可贵至极的精神财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葆有一颗原始的纯真的孝心更难能可贵。最美孝心少年,以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生活有风雨,有孝心方见更美彩虹,让我们为最美孝心少年喝彩!

    2014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二)

    昨天晚上老师布置我们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这个颁奖礼分别讲述了十名来自全国各地孝心少年的感人故事。

    今天,老师问我们观看后有什么感受。大家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洗菜等;有的说要多陪陪家长,帮他们做按摩;还有一个同学

  • 8、 大宋北斗司读后感1000字欣赏

    《大宋北斗司》一书由月关所著,是一本玄幻小说,讲述了北宋期间,四个身怀绝技的少年为攻破连环烧脑奇案,同进退共命运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大宋北斗司读后感1000字欣赏。

    这本书的读后感没有惯例。

    最开始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以为他还没有完结,所以,当时就没有写什么。然而,经过了多次查证,我还是没法确定这本书到底有没有完结。而且,当时到底看了多久我也忘了。所以,这本书的阅读速度也就没法记录了。

    说起来,我觉得这本书还挺好看的,而且最后的结尾应该也是没写完的模样,不过应该是月关拿去拍电视了,所以小说就不继续写了。总体感觉下来一副有头没尾的模样。

    仔细想来,这本书最大的看点就是人物的塑造,我对里边的柳随风的印象尤为深刻。至于其他的,我倒是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桥段。总的来说,我觉得是一本好小说,但是没给我留下来太多感觉。

    本来我想起的题目是书中只有一个柳随风,但是想想就算是这个给我留下来最深印象的书中人物,我的感觉也没法写很多很多字。最后改了个题目,闲话。主要是接下来的说的东西将是和《大宋北斗司》毫无关系的闲话。

    和上一篇读后感中间夹着一个过年,上一篇度后感由于夹杂着太多个人的激烈情绪,和自己对其又十分不满意,所以没有发朋友圈出来。当然,这一篇我也没准备发朋友圈出来。接下来的内容更可能是生活中的琐事。

    除夕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可惜我对除夕越来越没什么感觉了。我记得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过年有好看的春晚,有好吃的饺子。可是现在,饺子依然好吃,春晚却让我感到十分乏味。

    可能是长大了,春晚让我感觉到特别正直,诚然,一年之大喜日子宣扬一下国家强盛无可厚非。可是让我觉得,明明这个应该是每一个节目都是让人开心,或者说纯粹地欣赏艺术,却让我觉得中间夹杂着一些其他因素,总是让我感觉有点不舒服。我一直觉得,为正直服务的文学都是世间最低一流的文学,所以,这种事情,写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说实话,春节休息的真不是很好,每天早晨的鞭炮声准时叫我起床,白天也时不时地有人放鞭炮,让我没法安心补觉。虽然这是一项传承已久的民俗活动,但是我还是真心希望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再次回想最近都发生了什么。最近见了两个老朋友,一个是我毕业之后第一次见的大学同学,另一个是我好几年没见的高中同学。说起来和朋友在一起真的舒服,那种舒服,远比和一些不知所谓的亲戚在一起舒服。

    最近又去了一次外滩,准确地说

  • 9、 《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300字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看完后,我非常感动,因为节目里的小朋友都太爱太爱自己的父母了。

    其中有一名小女孩叫徐沁烨。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妈妈养猪料理家务,爸爸做零工,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也不富裕,但是很幸福和谐。然尔有一天,母亲得了白血病,需要很多钱,妈妈为了这个家而一度放弃。懂事的小沁烨每天开导安慰母亲。母亲也强忍着病痛坚持绣了一幅名叫“旭日东升”的十字绣,送给女儿做为嫁妆。小沁烨内心深知这份礼物的厚重,也知道母亲的苦心。不仅卖掉了自己心爱的礼物,还努力向记者求助,希望能挽救母亲的生命,到最后也不能如愿以偿。

    徐沁烨的美是令人赞叹的心灵美,是世界上真正的美。我们要以小沁烨为榜样,发扬“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

  • 10、 《冯志远》观后感

    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9月13日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下,全体师生分年级观看电影《冯志远》。我的心灵被洗涤、灵魂被震撼了。他那种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青春和热血的高尚情操深深感染了我,那种无私的敬业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高尚的师德,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电影《冯志远》记录的是一个平凡教师一生的从业生涯,看完电影的我受益匪浅。看完电影《冯志远》,我被一个伟大的灵魂被深深的震撼了。

    195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二十八岁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暖的小家,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妻子送给他的二胡,踏上了艰苦的教学之旅。谁曾想,他这一去,竟花去了一生的灿烂年华,直到他双目失明,直到他退休,他都没有离开这片让他洒满深情的贫瘠的西部土地,没有离开他挚爱的教育事业,没有离开他那山区贫困的学生。影片通过讲述教师冯志远在宁夏期间点点滴滴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沙漠上,冯志远伴随着一路驼铃来到了中宁县鸣沙中学。由于家庭贫困,大量学生辍学。冯志远不厌其烦地朝学生家里跑,苦口婆心地与家长谈心,使许多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课堂。晚自习的课堂上,昏暗的小油灯下,每个孩子的脸都被熏黑了,冯志远老师的烛光却照亮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他坚信知识更能改变命运!他坚信自己的努力带给学生的是希望。

    由于先天性的眼疾,再加上超强度的工作、恶劣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冯志远的视力急剧恶化。一天,冯志远正在上语文课时,突然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失明后,校长提出让他退休回上海修养,他却默默的说:我回上海去做什么呀?!看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冯老师是把教师工作看作成自己的一生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了啊!

    我也曾听老师熟背过《岳阳楼记》这篇散文,但给我震撼最大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影片中双目失明的冯老师饱含激情的那场朗诵,那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好的诠释。感动于他挑灯对着放大镜认真工作的画面,感动于学生们舍不得他走的送别场面,感动于他失明后不肯离开讲台的衷心。42年弹指一挥间,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离开他深爱着的三尺讲台。街道两边站满了送行的人群。一双双送别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我的眼睛里也都是泪花。

    《冯志远》对于每个看过电影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不是通过简单文字能够表现的。冯志远-一个普通而又响亮非凡的名字,说他普通是因为--像他这样默默无闻地在教

  • 2019-10-28

  • 2023-03-27

  • 2022-12-19

  • 2019-11-03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3-01-1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6-04

  • 2023-01-25

  • 2019-10-28

  • 2023-02-05

  • 2022-07-03

  • 2022-10-03

  • 2019-10-28

  • 2023-03-28

  • 2023-03-31

  • 2019-11-06

  • 2022-12-16

  • 2019-09-26

  • 2022-12-19

  • 2023-03-31

  • 2023-04-01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03

  • 2019-10-29

  • 2021-06-13

大宋少年志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宋少年志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宋少年志观后感、2024大宋少年志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