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大唐玄奘观后感 > 地图 > 大唐玄奘观后感,2024大唐玄奘观后感
大唐玄奘观后感

(共 401 篇)

  • 1、 大唐玄奘观后感

    大唐玄奘观后感(一)

    前天首映这一天第一时间看到了《大唐玄奘》这部一直让我认为神圣而庄严的电影,当我踏入影院的大门时里面准备观看的人寥寥无几十来人,我顿时的感悟是那些爱情武打片首映都会爆满票房,这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观看的人确这么少,从一个小小的窗口却反应出整个社会现象,“缺乏信仰的人太多了”,我认认真真的看完了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整部影片令我感动与感悟很深的环节有许多,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过程实在艰辛,我看到的是路途中即使遭遇险情磨难依然坚忍不拔的他,对佛法绝对的热忱与信念,使得他的各种情绪显得异常动人:在看到佛法衰落时他的悲伤,在看到佛祖释迦摩尼佛像时他的脆弱,站在菩提树下虔诚膜拜时他的信仰,在那烂陀拜戒贤法师为师时他的喜悦,似乎都是太过浓重的情感,他的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信仰真是很神奇的东西。一个人能爱它信它到狂热的地步!他可以不顾一切阻碍,甚至不惧舍弃生命,也要追求到自己信仰的。在我心里,这是非常感动我的一种品质。为了一件东西,可以牺牲一切,可以心甘情愿放弃一切,这是绝对虔诚绝对忠心而德高的信徒。

    不管信仰什么,有信仰都是幸福的。拥有自己认可的认知,有明确而真实的目标,有甘愿花费余生为之奋斗为之探索的未来,可还有什么不安?这样的我们有自己在意的事,世间各种情态,每个人都有可依托走下去的支撑。这是多么容易被满足多么真实的存在啊!一切美好的开始都是为了更圆满的结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无论发了什么心愿,在路途中遇见任何困难与艰险都不能忘却“初心”,在世俗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被“名利,鲜花,掌声,荣誉,金钱……”所迷惑而忘记了自己,人生短暂几十年,我们再难也要让自己在社会中活得有价值,不枉此生……

    大唐玄奘观后感(二)

    ——地球上最伟大的越野跑者

    《西游记》里最为耀眼的明星,不出意外,大家都会认为是孙悟空。唐僧这个角色,被影视剧糟蹋的不像样子。而真正的玄奘是什么样子?

    五一小长假,由于惧怕外出人多,所以选择了家中三日游。好久没有看电影了,决定在这难得的几天当中,要看一个电影。选了一大堆,唯一能提起兴趣的就是这个《大唐玄奘》,之前,我知道这是叙实的电影,其中,不会有八戒悟空。

    到了电影院,满座。突然发现我前排,有一位母亲带着个4、5岁的小姑娘来看电影,当时就觉得坏了,他们肯定是来看孙悟空的,电影到了一半,我左边的一对情侣已经睡着了。

  • 2、 《大唐玄奘》观后感1000字

    《大唐玄奘》观后感 尽管风评很一般,还是去看了《大唐玄奘》毕竟这是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题材。 由于把海淀工人文化宫当成了五道口工人文化宫,所以前十分钟耽误了,没看到。我到影院的时候,玄奘已经离开长安了 该剧几乎可以算是黄晓明的独角戏,其他配角均算客串。而黄晓明的演技恰好又退步到了《中国合伙人》之前的水准考虑到现有的大陆演员中,能表现玄奘这样一位同时代最伟大僧人(没有之一)精神境界的基本没有,所以选个帅而有名的倒也正常。 但黄晓明不能正确地表达玄奘的坚韧不拔。很多地方在刻意地煽情甚至咆哮,那是不对的。玄奘是坚韧坚强,而不是坚硬。 关于其他演员,我最不解的是,为什么从长安向西的人,说话非得都带个羊肉串味呢(尤其那个一点气质也没有的伊吾王李大嘴)徐峥、罗晋,一个个都没有贞观时期创业之臣上报天子下安庶民的感觉,要么是公子哥范儿(尤其一代名将李大亮),要么是装深沉。倒是谭凯演的那位武将还可以看来呀,还是不能要太出名的演员。 石磐陀、高昌王麴文泰两处情节都不出彩,戏剧冲突没能展开。尤其蒲巴甲演的石磐陀表达心魔也不能走精神病路线啊。而麴文泰和玄奘之间很深厚的感情也几乎是一笔带过,没能表现出来。 印度演员,尤其女演员,都真漂亮。 整部戏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不过既然是讲理想和信念,情节大概也不重要了吧那个到恒河里捞经文的故事,不知道是来自《大唐西域记》还是原创剧情,反正有点令人想到《孔子》里面下河捞书的颜回 台词也不怎么行,有点tvb感,有点《读者》感,宗教感反而不足。 人物、剧情不出彩,看看视觉效果也行。花了那么多钱做特效,至少长安城、大漠、敦煌石窟寺都还像那么回事。印度的很多佛教遗址也是实景拍摄,颇为沧桑。 但最后出现的长安城夜景不好,尤其过桥的那个镜头,感觉不像长安,倒像安倍晴明的平安京,缺乏庄严宏大的空间感。 玄奘在伊吾国看的那段乐舞有点意思。话说敦煌艺术大可以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个重大表现点,应该多砸点钱。 而无遮大会上的舞蹈就没法说了,能体现出这是一部中印合拍的电影吧反正天知道那时候印度的佛教乐舞到底什么样。 下面主要吐槽。 唐太宗的圣旨,既然文字都已经出现门下,那结尾就别来个明清风的钦此了。 玄奘在烽燧的那场戏,饭桌上居然又出现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玉米。 莫贺延碛的英文字幕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是个地理知识的错误那里是哈顺戈壁。 高昌国是汉族政权,高昌王麴文泰是汉人,该国
  • 3、 观《大唐玄奘》有感

    一世修行半是癫

    ——观《大唐玄奘》有感

    小辉哥

    原本没打算去看的。衣柜尚未整理,诸多衣物待洗,内心纷乱杂扰,并无心思观影。因姐姐有多余的票, 不能白白浪费,于是草草收拾一番便去了。

    《西游记》的原著小学的时候已读过,电视剧从小看到大,大多情节历历在目。而《大话西游》的无厘头早已深入人心,《西游降魔篇》又是另一番风情,这些年,玄奘取经的故事被各种篡改,早已不是最初的样子——我也不知它最真的样子。影视剧看来看去,不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因此对于该电影并不抱有期待,然而当音乐响起,画面铺开,一个熟悉的冗长的故事就此娓娓道来,竟是久违的感动,几乎是流着泪看完了全剧。

    玄奘克服重重艰险取经的故事想必人人耳熟能详,自不必赘述。剧中的玄奘目光坚定,拒绝高义王的盛情,宁死不屈,在沙漠里几度晕厥……我的眼泪像是没有闸门的小溪水,一直流,一直流……这应该只是他取经路上万分之一的艰辛。电视剧里的玄奘懦弱无能,无四位徒弟的保护便寸步难行。但我们都明白并没有神通广大的大师兄护师父西去,唐僧肉也没有长生不老的神效,没有那么多妖魔鬼怪要抓他,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在神话他,唯独在这部剧作里玄奘是一个人,同我们一样的有情感的人,会怀念,会害怕,会难过,会脆弱,而一人前行的孤苦、恶劣的气候、饥无处食困无处眠才是最大的困难,玄奘用他的坚定和坚持战胜了苦难,终得实现宏愿,如果吸引力法则成立的话,那么他一定是得佛庇佑。

    剧中用一个成语“吸风饮露”来描述玄奘西去的艰辛,我很喜欢这个词,它原是庄子形容神仙的词语,此处用给玄奘却格外妥帖。每一种伟大必定伴随着沉重,玄奘为了实现梦想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人生原本就没有捷径可走,享乐太过轻飘,刹那即逝,而我们应当为自己的生命做点什么,才不枉此生。

    感谢千年之前的玄奘给我们带来佛法普渡众生,如果你问我佛法对我影响是什么?譬如,当我泪眼朦胧中听到邻座的大叔传来了轻微的鼾声,如果佛法没有感化过我,我可能会讥笑他鄙视他,但是我知道了,因此心里是一样的安宁祥和,这,就是我敬仰佛法的意义。

    ——谨以此文献给2016电影《大唐玄奘》

  • 4、 《大唐玄奘》观后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大唐玄奘》。

    我和姥爷、姥姥、妈妈、田田哥哥一起去看了《大唐玄奘》这部电影。玄奘的父亲和母亲很早就去世了, 母亲临死前把它放进一个木盆里顺着小河漂走了,就这样,他被一个庙里的住持收养了,所以他从小就是一个僧人。他一心想从那烂陀寺取回真经。那天晚上,他就上路了。想要到达那烂陀寺,他必须要穿过一个大沙漠,在沙漠里,他缺吃少喝,受了很多苦,甚至差点丢了性命。终于,他用了四年的时间来到了印度的那烂陀寺,在那烂陀寺,他因为对佛教有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puxuewang.com』,最后取得了真经,虽然在那烂陀寺他收到了最高的礼遇,但他并没有忘记大唐,还是把真经带回了大唐,在大唐弘扬佛法。

    我们要向玄奘学习,因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坚持到底。

  • 5、 最新《大唐玄奘》观后感(890字)

    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在认真品味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怎么写作品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最新《大唐玄奘》观后感(890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唐玄奘》观后感(篇一)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赶上末班车,邀友人到电影院看大唐玄奘。

    走进电影院,空旷的大厅,除了我们一行4人,其他观影人寥寥无几。我想一部与宗教有关的电影,在缺乏信仰的社会里,问津者少是不足为奇的。但作为一个对佛学越来越感兴趣的人,我却是带着无比景仰的心态走进电影院的,期待一代伟大僧人的生平事迹,去顶礼他的光辉人格,并增进对佛学的领悟力。

    影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了玄奘法师,西出长安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国,取回真经,并带回长安翻译传播的故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没有激情澎湃,更没有被点燃智慧思绪纷飞的情况,连准备好的纸巾也未派上用场。走出电影院,我有一种落寞的感觉。为什么如此好的题材却拍不出我心目中的味道?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没有资格对电影制作提出专业意见。但作为普通观众,我应该有资格问问导演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现什么?突出什么?既然是一部人物传记类型的电影,刻画人物的个性品质就应该是这部电影重中之重。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不畏艰难险阻,跨越千山万水求取真经。毫无疑问,他除了是一个意志坚强、坚韧不拔之人,更应该是一个有坚定信仰,心怀天下大慈大悲之人。

    在创作的时候,我想导演必定也应思考诸如以下的问题:法师他独自一路西行,都遭遇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化解?内心又有什么样的情感变化?他遇见了哪些人,他们各自的命运是否因为这样的交集而产生过影响?他可曾遇到过意志动摇之时?又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前行?这样的经历对他关于佛学、人生的理解又有什么样的帮助?一个好的导演,电影就是他内心世界在幕布上的投射。他一定会精心挑选素材,努力向观众传达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见地。

    可纵观全片,说实在的,《大唐玄奘》的导演让我十分怀疑它的立意和取材能力。导演花了很多时长交代法师经过的路线,并用许多笔墨描绘法师在途中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们。透过这些表层的故事线索,我理解到取经确实不易,不易来自于人为的阻挠。而法师如何感化这些阻挠的人们放他西行,影片处理得有些含糊不清,前后对照变化有

  • 6、 [跟我写观后感]电影《大唐玄奘》观后感汇集(4篇)

    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我想您对的作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观后心得,优秀作品中永远不会缺少细节,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写作品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跟我写观后感]电影《大唐玄奘》观后感汇集(4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大唐玄奘》观后感【篇一】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赶上末班车,邀友人到电影院看大唐玄奘。

    走进电影院,空旷的大厅,除了我们一行4人,其他观影人寥寥无几。我想一部与宗教有关的电影,在缺乏信仰的社会里,问津者少是不足为奇的。但作为一个对佛学越来越感兴趣的人,我却是带着无比景仰的心态走进电影院的,期待一代伟大僧人的生平事迹,去顶礼他的光辉人格,并增进对佛学的领悟力。

    影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了玄奘法师,西出长安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国,取回真经,并带回长安翻译传播的故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没有激情澎湃,更没有被点燃智慧思绪纷飞的情况,连准备好的纸巾也未派上用场。走出电影院,我有一种落寞的感觉。为什么如此好的题材却拍不出我心目中的味道?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没有资格对电影制作提出专业意见。但作为普通观众,我应该有资格问问导演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现什么?突出什么?既然是一部人物传记类型的电影,刻画人物的个性品质就应该是这部电影重中之重。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不畏艰难险阻,跨越千山万水求取真经。毫无疑问,他除了是一个意志坚强、坚韧不拔之人,更应该是一个有坚定信仰,心怀天下大慈大悲之人。

    在创作的时候,我想导演必定也应思考诸如以下的问题:法师他独自一路西行,都遭遇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化解?内心又有什么样的情感变化?他遇见了哪些人,他们各自的命运是否因为这样的交集而产生过影响?他可曾遇到过意志动摇之时?又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前行?这样的经历对他关于佛学、人生的理解又有什么样的帮助?一个好的导演,电影就是他内心世界在幕布上的投射。他一定会精心挑选素材,努力向观众传达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见地。

    可纵观全片,说实在的,《大唐玄奘》的导演让我十分怀疑它的立意和取材能力。导演花了很多时长交代法师经过的路线,并用许多笔墨描绘法师在途中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们。透过这些表层的故事线索,我理解到取经确实不易,不易来自于人为的阻挠。而法师

  • 7、 【精品】大唐玄奘观后感范文锦集五篇

    每一个人在观看一部影片之后都会有所感受,在观赏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或许这个时候我们的感受不能用单纯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观后感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精品】大唐玄奘观后感范文锦集五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大唐玄奘观后感【篇一】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赶上末班车,邀友人到电影院看大唐玄奘。

    走进电影院,空旷的大厅,除了我们一行4人,其他观影人寥寥无几。我想一部与宗教有关的电影,在缺乏信仰的社会里,问津者少是不足为奇的。但作为一个对佛学越来越感兴趣的人,我却是带着无比景仰的心态走进电影院的,期待一代伟大僧人的生平事迹,去顶礼他的光辉人格,并增进对佛学的领悟力。

    影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了玄奘法师,西出长安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国,取回真经,并带回长安翻译传播的故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没有激情澎湃,更没有被点燃智慧思绪纷飞的情况,连准备好的纸巾也未派上用场。走出电影院,我有一种落寞的感觉。为什么如此好的题材却拍不出我心目中的味道?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没有资格对电影制作提出专业意见。但作为普通观众,我应该有资格问问导演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现什么?突出什么?既然是一部人物传记类型的电影,刻画人物的个性品质就应该是这部电影重中之重。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不畏艰难险阻,跨越千山万水求取真经。毫无疑问,他除了是一个意志坚强、坚韧不拔之人,更应该是一个有坚定信仰,心怀天下大慈大悲之人。

    在创作的时候,我想导演必定也应思考诸如以下的问题:法师他独自一路西行,都遭遇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化解?内心又有什么样的情感变化?他遇见了哪些人,他们各自的命运是否因为这样的交集而产生过影响?他可曾遇到过意志动摇之时?又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前行?这样的经历对他关于佛学、人生的理解又有什么样的帮助?一个好的导演,电影就是他内心世界在幕布上的投射。他一定会精心挑选素材,努力向观众传达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见地。

    可纵观全片,说实在的,《大唐玄奘》的导演让我十分怀疑它的立意和取材能力。导演花了很多时长交代法师经过的路线,并用许多笔墨描绘法师在途中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们。透过这些表层的故事线索,我理解到取经确实不易,不易来自于人为的阻挠。而法师如何感化这些阻挠的人们放他西行,影片处理得有些含糊不清,前后对照

  • 8、 《玄奘之路》观后感
    《玄奘之路》观后感 当得知我们需要写《玄奘之路》观后感时,我脑海里第一件想到的事便是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埋有玄奘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的问题。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为了让环境更优美。虽然后来相关部门再次出面澄清涉及拆迁的仅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新建建筑,但这其中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文物遗产,并不仅仅是建筑物,其中还蕴含了百年甚至千年的人的气息与精神,它是承载了长久的人类活动才能有今天的风貌。当地忽视众僧诉求,单方面进行规划与拆迁,高举申遗的牌子,而申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文物遗产,可这样保护下来的遗产是否还存在遗产本该有的样子了呢?当今,申遗层出不穷,各地千方百计挤进申遗的队伍,打着保护文物的牌子,可申请成功之后就将其当成获取利益的最佳手段。申遗并没有错,可倘若其目的不在保护而在开发,就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了。当文物遗产仅仅只作为供人们参观的“文物遗产”,我想这遗产也就失去它的意义了吧。 再说说看《玄奘之路》的一些感想。 其实,看完这十二集的记录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玄奘的坚韧、执着和信念,而是佛学给我带来的震撼。之前对佛学的理解是存在误区的,仅仅是很浅薄的一些认识,加上遭遇过很多愚昧的信徒,我甚至将其归为迷信。可当看了纪录片,佛学给我的感觉唯有用震撼来形容。尤其当看到玄奘在各地为人们讲经,人们虔诚的样子;那时的人们对佛学尊敬与信仰,特别是高昌王、西突厥可汗等等对佛学的尊崇对高僧的敬重;那烂陀弥漫的极其浓厚的学术氛围、数以万计传承佛法的学者以及当戒贤法师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时大殿的情景,都使我震撼不已。当众僧一起诵念经文,空旷的大殿回荡低沉的钟声,都使我内心感到特别平静与开阔。为此,我特意找出很早之前听过的王菲一首《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再次听了几遍。 爱因斯坦说,“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意成为一名佛教徒”。 或许只是因为我并未深入了解佛学,此时的看法依旧浅薄。但不可否认,它确有让人内心平静的力量。在这如此浮躁的世界,能为自己内心找一片净土,就是幸福的了吧。
  • 9、 玄奘之路观后感合集6篇

    你知道如何完成一篇新颖的作品名观后感吗?此时我们不如坐下来写一篇观后感。 写下我们看到作品后的感受,总的来说,观后感分为内容简介,发表评论,抒发感悟这三个方面,感谢查阅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推荐玄奘之路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玄奘之路观后感(篇1)

    昨晚央视一台,《玄奘之路》。这一晚,除了感动就是感受,与玄奘法师飞身去了大漠。遥远的西方,遥远的路,遥远的空间无法体会的孤独和痛。如果没有信念,这条路不会存在,如果没有玄奘,大唐不会声名远播。就是为了寻求佛的解脱大道,有一个人九死一生,就是为了证明佛法的宇宙真理,有一个人放弃了我。踏出了别人从不敢踏出的脚步。从此,世界有一位圣人,中国有一位高僧——玄奘。也许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许,是人类共享的福德,也许,这个世界上的神灵发现,要有一个人出现来整救万物。于是,各种考验铺天盖地袭来,想难为这位了不起的僧人,取一本真经,必有九死一生,千苦万痛。

    僧人一旦发愿,不管地裂天崩义无返顾。所以,世界上才有最伟大的圣人——但他一定是大修行者,一位举世的僧人。这样,宇宙才会有灵魂的内核。

    今晚,请大家一定要看看《玄奘之路》用眼睛一同去陪他行走,体会什么是真正的佛。什么是修行者。看看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在心中发现什么?有何所得?做何感受!今晚10.30请注意观看,用心收听!谢谢!阿弥佗佛!

    玄奘之路观后感(篇2)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进行着思考和生活,缺乏幻想和想象。我看东西经常会把故事情节与现实或历史对照起来读,也正因此春节期间看到央视在播《玄奘之路》的记录片时,激起了我极大的热情,毕竟《西游记》是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经典,通过与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联系,再看《西游记》或许能给自己一些现实的启发。

    玄奘所着的《大唐西域记》和其弟子所着的《三藏法师传》是本部纪录片所依据的重要史实资料。看这部片子,更多是被历史人物信仰驱使下的坚持所打动,不仅经受八百里大漠和雪山等险恶自然环境的考验,而且要与不同民族、身份和信仰的人交流沟通取得支持。

    《西游记》中的一些传说与《大唐西域记》中的描述不谋而合,白马驮经、经书落水的故事情节,石磐陀与孙悟空的人物形象。玄奘西游所行记录不仅启发了吴承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中外学术和历史界,带给后人巨大的精神感召。

    玄奘沿古丝绸之路踏上西行求经的道路,他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

  • 10、 读玄奘西游有感
    玄奘西游有感

    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得滚瓜烂熟,我也一样,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已微微发黄的《西游记》,爱不释手,道一杯香茗,没翻开几页,随着吴承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的情节给吸引住了。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搜索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

  • 2023-01-15

  • 2019-11-11

  • 2019-11-03

  • 2019-11-12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7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1-09-0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02-18

  • 2022-02-25

  • 2022-03-02

  • 2022-04-16

  • 2022-04-18

  • 2022-04-18

  • 2022-03-14

  • 2022-04-06

  • 2022-04-01

  • 2022-02-25

  • 2022-02-26

  • 2022-03-01

  • 2022-03-03

  • 2022-02-19

  • 2022-07-08

  • 2022-12-03

  • 2022-12-13

  • 2019-11-04

  • 2022-03-01

  • 2022-02-28

  • 2022-08-30

  • 2022-03-22

  • 2022-07-01

大唐玄奘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唐玄奘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唐玄奘观后感、2024大唐玄奘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