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 > 地图 >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2024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相关栏目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热门栏目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推荐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

(共 8160 篇)

  • 1、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400字

    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妈妈说可能是胎教的缘故。据说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就天天跟着看《百家讲坛》和各种历史书籍。这个周末,我一口气读完了《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感触非常深。

    齐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崛起的,它的崛起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国君齐桓公是个英明的君主,施政有方。在政治上他采取“会盟”的方式变相的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和军事上,由于重用了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的“达人”管仲,使得当时的齐国率先做到了政治昌明、国势鼎盛、军力强大,齐桓公才坐上了春秋首霸的位子。

    这本书用《楚国购鹿》、《阴里之谋》、《菁茅之谋》的例子详细地告诉了我们,管仲是怎样利用经济手段打败对手,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因为齐国经济好了,国家有钱了,底子雄厚了,有本钱修筑城防,有本钱供养大量的军队,才造就了齐国的巅峰时期。我想我国清末民初,被那么多的西方列强侵略,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抢掠,还强抢了那么多的疆土,就是因为我们当时的经济落后啊!瞧瞧现在的中国,谁敢小瞧我们?只有经济上强盛,才能藐视一切对手!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管仲不但很会赚钱,让齐国迅速崛起,还是个环保专家。他眼光长远,制定了早期的“自然环境保护法”,只准在适当的季节进行伐木和渔猎,禁止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滥砍滥伐。可我难过地看到,电视里经常报道有人用电网捕鱼,让一丁点大的小鱼小虾都无处逃生;有人像“光头强”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山上的树砍个精光,使水土大量流失。这些人,如果看了二千七百多年前管仲做出的这些政令,他们会不会羞愧脸红而改正错误呢?历史故事都很精彩,我们更应该从历史故事中得到启示。

  • 2、 齐桓公伐楚读后感欣赏

    相信很多朋友在读书时代都学过《齐桓公伐楚》这篇文章,文章出自《左传僖公四年》,主要讲述了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大军攻打出国的故事。网友们对这篇文章有怎样的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人说春秋无义战,此篇文章则是一篇很好的证明,所幸,由于屈完的巧妙应对,没有打起来。本来,恰如楚国使者所说,齐楚唯是风马牛不相及,只是由于齐桓公想称霸,自恃自己的强大,裹挟诸侯之师,在打败蔡国后,便兴起了讨伐楚国的念头。所谓伐,便是大张旗彭,堂而皇之地攻打,那么便需要理由。可是有理由吗?肯定会有,不然就不会来伐。又能想出什么理由呢?理由有二:其一是楚国包茅不入,故而来征;其二是昭王南巡而不复,故而来问。但这两条理由却十分牵强。

    首先,自周朝东迁后,周王室日渐衰弱,周贫且微,周天子地位已经沦为诸侯,估计一般的诸侯可能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只是徒有天子的名号而已,按《鲁仲连义不帝秦》里所说,即诸候莫朝,相信欲称霸诸候的齐国更不会把周室放在眼里。连自己都不尊敬周王室,又何必强求其他诸候去向周王室朝拜、纳贡呢?

    第二条理由更属荒唐了。昭王南巡而不复,更是与楚国毫无干系,纯属自亡其身。用这个理由来攻伐楚国,岂不荒唐?

    都()说《左传》里的外交辞令写得相当好,通过此篇也可以看出端倪。在这篇文章里,楚国在外交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有理有节,不卑不亢。

    当楚国得知齐国要来攻打自己时,便派出使者,主动出击,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那便是我们两国毫不相干,你怎么能进入我的领地?这里没有用伐,算是委婉。当齐国摆出自己的两个理由,证明自己是据理攻伐楚国的,使者应对得十分恰当。包茅未纳贡,是我们的错,我们纳贡就是了;昭王南巡不复,那可真与本国无关,你们去昭王溺水的地方问问就是了。对这两条理由的问答,可以说是有力地驳斥了齐国的理由的无理。

    然而齐国想称霸当盟主的野心没有因此而消除,军队继续前进,这时屈完出场了。

    这是楚国的第二次应对之策。齐国这时也露出真面目了,他们告诉屈完,来就是想让楚国参盟,齐国当盟主,且陈列诸候的军队,大有炫耀肌肉之感,但楚国也是应对得有理有节,进退自如。那意思就是你若好言来劝,也即所谓以德绥诸候,会服,但若以武力,那么楚国有天险在,何惧你的武力?经此唇舌之争,一场战斗避免了,双方均称心如意。齐国是达到了结盟当盟主的效果,楚国是避免了一场战争,获得了和平。皆大欢喜!

  • 3、 读《史记・齐桓公就合诸侯》感受 (200字)

    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不被重视。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成为霸主。

    齐桓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齐国逐渐成为强国。楚国不同意齐国做霸主。齐国约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联合进攻楚国,楚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从齐桓公九合诸侯起,至楚庄王止,先后争做霸主的还有宋襄公、晋文公、和秦穆公。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

    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二年级:李昊洋

  • 4、 《曾经的霸主们》读后感1000字

    “霸主” ——读《曾经的霸主们》有感

    关于史前的世界,你是不是只知道恐龙?如果你的答案为“是”那么你out了!恐龙虽然久负盛名,但也只不过是史前动物中的一种。在漫长的动物进化史中,亿万种生物来了又去。有许多动物古怪到你从未想象过。这其中,有不少还曾经登顶霸主的宝座。除了庞然大物——恐龙,还有那披着厚厚装甲的三叶虫,和天空中出现过最大的动物——翼龙

    ,你想要了解这些神奇的动物吗?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曾经的霸主三叶虫。三叶虫大小不一,大的可达70厘米,而小的才仅仅20毫米。不过常见的三叶虫大约在3~10厘米之间,犹如青蛙大小。三叶虫有一层厚厚的硬壳,那是保护自己的精良武器。别看当时的三叶虫那么小,其实它已是寒武纪中的一个庞然大物,在寒武纪,所有的动物仿佛都如梦初醒,申请无一例外的娇柔弱小。能长到10厘米的三叶虫已经能站位称霸了,当时的三叶虫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

    可惜啊!好景不长,仅仅几千年以后宁静的海洋被可怕的食者打破。鱼类出现了,更多的截肢动物也出现了,这些可怕的肉食者中括身体长达1——2米的奇虾。奇虾拥有直径25厘米的大口,口内还有十几排牙齿。同时还有一对巨大的爪子。除此之外,它还能迅速游泳。可怜的三叶虫,身躯体型游泳速度都不及奇虾的一半,面临它只有灭绝,无论三叶虫在层层设防还是逃不出去被灭绝亡的厄运,最终,在二叠纪默契的生物大灭绝中,三叶虫彻底灭亡,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如果三叶虫希望逃避灭绝的命运,首先要做的就是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发展自己的行动能力,像鱼那样身手矫捷,还要适应更严酷的环境。只有如此,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取得立足之地。

    有些同学可能对恐龙只知其名,未知其实。下面让我们再全面的了解一下恐龙。恐龙在它生活的年代可谓“雄霸一方”,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恐龙分为草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杂食性恐龙。这些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约1亿7千万年,但是,这之后,地球上发生了罕见的大灾难,大灭绝。生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不仅强势的恐龙灭绝了,几乎75%的物种也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如果地球遭到了别的星球的撞击,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科学家们这样为我们描绘那惨烈的一幕。

    有一天,恐龙们还在无忧无虑地尽情地吃喝玩乐,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直径10千米(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大小)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他以极快的速度一

  • 5、 《春秋》读后感

    《春秋》读后感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着作。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错误地视《春秋》为历史学着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少时我对历史类的书籍并不感兴趣,中学时对历史科本上的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是一件也记不得。印象深刻的倒是初中,高中时的历史老师形象,因为,我对那些枯燥的历史名词和纪年数字2020充耳不闻,课堂上无所事事,就呆呆地用眼瞪着

    历史老师的那张嘴,一开一合,那神态在脑中就刻下了,以致到今天,当其他那些曾经的老师在我记忆中渐渐淡忘的时候,对那些令我非常讨厌的历史课老师的记忆还那么深刻。

    ?我对历史性的东西渐渐起了兴趣是近后来的事,原由是我业余开始写作。一个写作者,哪怕是业余的,就必须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和丰厚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写得深刻,丰富而生动。故而,那天我在看到那本30毫米厚的《春秋左传》时还是情不自禁地翻阅起来。但那些古典文字2020读起来总是非常吃力,所以,我对诸如《二十四史》、《史记》、《唐书》之类的史书典籍还是敬而远之以待。许是年岁的增长,也或是随着人世阅历的丰富,心绪归于宁静,总之,读史的愿望更加强烈起来。也恰好这部《春秋左传》是普及传统文化书系智品阁中的一本,这个书系的好处就在于他通过注释、今译结合在一起,就如这部《春秋左传》,它将《春秋》原经,和《春秋左传》及译文,注释对照在一起,读起来非常方便,手边配一本《古汉语词典》,就能全部弄懂理解了。

    《春秋》是孔子编撰的,记录的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76年)鲁国的历史,以及围绕鲁国所发生的一些事件。《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果没有注释将无法读懂,像《元年经》: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颇像现在《志》书的纪年条目。所以,就出现了不少注释《春秋》的书,流传到今的主要有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和榖梁赤的《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像《春秋左传》不仅对元经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作了详细的交待,还把那些《春秋》元经中那些没有记载的重要历史事件作了记录,点评,也就是今人写作的议论。并说明《春秋》没有记载的原因,我细细分析,不外乎下面几点:一是不是王统认可的不记;二是,非王授命的不记,如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这里不书载的原因

  • 6、 家春秋读后感500字:家春秋读后感

    《家》、《春》、《秋》这是巴金的代表作,我看了以后,心底不禁为他人感叹!

    这三本书都是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的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从表面上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事实上这个大家庭里处处充满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真是个虚伪的大家庭!

    因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也认识了许多人物:怯弱而背贞压力的觉新;充满正义感的进步青年觉民、觉慧与张蕴华;敢于抗击命运的淑英、鸣凤;花天酒地的克明、冯乐山、克定,还有高老太爷,这些性格与行为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勇于进取、勇于抗争的觉民、觉慧、蕴华他们都会有完美的未来。就像蕴华所说的,这是一条路,一条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的路,这路上到处横着青年们的尸体。如果不搏一搏,坚持着,怎样会拥有自由、完美的青春呢?这条路,淑英、觉慧自由走过了,走到了上海。

    觉民与蕴华携手走着,要到幸福的明天。而大哥觉新泽经过了这条路,他在长辈的一手包办下,远远的绕开了这条路,但他却在心中留下了痛苦,也在这条路留下了自我的尸体他在长辈的一手包办下,他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他失魂落魄,就像行尸走肉一般,他已失去了生活的斗志,这就是一种死亡。

    该走的走了,该留下的留下了,残存下来的高家哀嚎着,有的为旧时代的终结的害怕;也有为新时代的到来的惶恐。最终高公馆散了,可那个时代人再继续,挣扎着他们的命运,失去的已经是永远的消逝,活着的仍在挣扎。

  • 7、 家春秋读后感2500字:家春秋读后感

    《家春秋》,透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来写冯建中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的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觉新,觉民,觉慧,高家三位重孙,他们都有自我的理想,那是新的思潮,他们也有自我的痛,自我的苦。他们在成长中不断的变,变出不一样的结局。

    琴,淑英,淑华,淑贞,梅,李瑞钰,惠,芸,枚,不一样家族的人,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人生。

    克明,克安,克定,高家三位主人,他们是腐朽制度的拥护者,是腐朽思想的继承者,他们不相信会有更新的、更自由、更公平、更幸福、更人性化的思潮在涌动、在激荡、在摧毁一切,在创造光明的新世界,所以他们只有颓废的活着,无力的挣扎!

    大太太周氏,三太太,四太太王氏,五太太沈氏,陈姨太,在充满铜臭的、没落的大家族里,她们感觉不到存在的危机,感觉不到变幻的世界,在她们的思想中,只有勾心斗角,只有互相猜忌,只有争风吃醋,在一些人眼里,看不到温暖的母爱,在一些人眼里,看不到亲情的光辉,在一些人眼里,甚至捕捉不到人性的亮点,一些人,只有卑微的活着!

    鸣凤,翠环,倩儿,丫头,下人,监视户,一样有血有肉,却要理解所谓主人的安排,做什么,想什么,托付于谁,没有自我的想法,没有自我的未来,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流眼泪和吃打骂已经成了她们平凡生活里的点缀。她们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事,虽然自我不见得就愿意它来,但是来了也只好忍受。她们觉得,时间的一切都是有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自我到这个地步,也是命中注定的。这便是她们简单的信仰,而且别人告诉她们的也正是如此。但,只要是人,就不会任人摆布。

    可腐朽的制度、愚昧的思想,把一些人牵绊了,走向了一条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坠入绝境的、布满荆棘的、洒满鲜血的、飘荡哀嚎的不归路!他们忘记了自我的理想,自我的抱负,自我的信念,自我的追求,为了寻求一丝一刻的安静,为了摆脱众人的纠缠,他们选取了躲避,选取了屈服,选取了牺牲自我,选取了放下抗争,选取了唯唯诺诺,选取了作揖主义,他们渐渐的忘记了那些完美的、以前那样真实的存在于他们脑海的、以前带给他们奇妙感觉的思想,做了那条路上的又一魂魄,飘荡、哀嚎!

    觉新,像一个傀儡,没有快

  • 8、 家春秋读后感2500字-家春秋读后感

    《家春秋》,透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来写冯建中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的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觉新,觉民,觉慧,高家三位重孙,他们都有自我的理想,那是新的思潮,他们也有自我的痛,自我的苦。他们在成长中不断的变,变出不一样的结局。

    琴,淑英,淑华,淑贞,梅,李瑞钰,惠,芸,枚,不一样家族的人,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人生。

    克明,克安,克定,高家三位主人,他们是腐朽制度的拥护者,是腐朽思想的继承者,他们不相信会有更新的、更自由、更公平、更幸福、更人性化的思潮在涌动、在激荡、在摧毁一切,在创造光明的新世界,所以他们只有颓废的活着,无力的挣扎!

    大太太周氏,三太太,四太太王氏,五太太沈氏,陈姨太,在充满铜臭的、没落的大家族里,她们感觉不到存在的危机,感觉不到变幻的世界,在她们的思想中,只有勾心斗角,只有互相猜忌,只有争风吃醋,在一些人眼里,看不到温暖的母爱,在一些人眼里,看不到亲情的光辉,在一些人眼里,甚至捕捉不到人性的亮点,一些人,只有卑微的活着!

    鸣凤,翠环,倩儿,丫头,下人,监视户,一样有血有肉,却要理解所谓主人的安排,做什么,想什么,托付于谁,没有自我的想法,没有自我的未来,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流眼泪和吃打骂已经成了她们平凡生活里的点缀。她们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事,虽然自我不见得就愿意它来,但是来了也只好忍受。她们觉得,时间的一切都是有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自我到这个地步,也是命中注定的。这便是她们简单的信仰,而且别人告诉她们的也正是如此。但,只要是人,就不会任人摆布。

    可腐朽的制度、愚昧的思想,把一些人牵绊了,走向了一条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坠入绝境的、布满荆棘的、洒满鲜血的、飘荡哀嚎的不归路!他们忘记了自我的理想,自我的抱负,自我的信念,自我的追求,为了寻求一丝一刻的安静,为了摆脱众人的纠缠,他们选取了躲避,选取了屈服,选取了牺牲自我,选取了放下抗争,选取了唯唯诺诺,选取了作揖主义,他们渐渐的忘记了那些完美的、以前那样真实的存在于他们脑海的、以前带给他们奇妙感觉的思想,做了那条路上的又一魂魄,飘荡、哀嚎!

    觉新,像一个傀儡,没有快

  • 9、 春秋读后感

    春秋读后感

    孔子作《春秋》,提出了内诸夏,外夷狄的观点,并且该观点在何休等公羊家的理解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夷夏理论。该理论作为儒家的经典文化一直流传至今,而且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当华夏民族受到外族侵略时,夷夏理论激励了华夏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动他们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扞卫祖国。然而,夷夏之辨作为该理论的精髓,却有着深刻的内涵。

    夷夏之辨,是区分诸夏与夷狄的一套理论。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春秋时期,周王室和它的诸侯国,通称诸夏,而周边的少数民族,如楚国、吴国等,则被称为夷狄。随着诸夏与夷狄的不断碰撞与交融,夷夏关系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夷夏之辨的最基本一层含义是: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与外,分别是联合、统一、同化和摒斥、分裂、异化的意思。这是《春秋》公羊学精义之一,这体现了夷夏之间的张力。春秋时期,是四夷交侵、诸夏纷争的时代,为此孔子竭力要维护诸夏之团结以抵御夷狄。提倡尊王攘夷的霸业,这也是当时的时代精神。比如孔子尽管认为管仲之器小哉,还认为他不俭,不知礼,但由于他能够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以维护诸夏的团结,抵御夷狄的侵扰而给予崇高的评价:微管仲,吾其被发左枉矣。究其原因,是他维护诸夏团结与中国稳定。

    然而,夷夏之辨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孔子的夷夏之辨,全在礼义而不在血缘、种族或政治。即如果夷狄守礼义,则进位诸夏,反之,如果诸夏不守礼乐制度,则贬为夷狄。即诸夏与夷狄的的区分标准,不是种族血统,而是礼义文明。礼义体现了文明的程度,是人类进化的标志,而血缘、种族仅仅只有生物学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懂礼义。事实上,由于华夏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之间不断交融。孔子正处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期,他的异内外的先进思想,是为夷狄最终进为中国,融入中华民族作理论上的铺垫。所谓人不分东西南北,只要认同共同的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一员。这一理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来说,具有伟大的奠基意义。

    孔子曾把吴、越、楚等称为夷狄。但他们在血缘关系上与诸夏之国完全相同,只是由于他们交侵诸夏,不遵守西周的礼乐制度,因此孔子夷狄之。但到了后来,有的夷狄在行为上发生变化,转而重周礼而尊王室,则中国之。如定公四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这里对吴称子,是因为吴信中国而攘夷狄。

  • 10、 扁鹊见蔡桓公读后有感

    《韩非子·喻老》中记叙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讲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发现其病情不断恶化,并屡屡劝其医治,都遭到对方傲慢拒绝,蔡桓公从而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各位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恐怕都认为蔡桓公太蠢,蠢得可笑。殊不知。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蔡桓公一样对自己的言行、品德中的小病不能及时“医治”?可谓多矣。对待缺点和错误,应防微杜渐,及早改正,否则将酿成不祸。后果不堪设想,后悔莫及。

    历史上诸如此类因为冥顽之人可谓数不胜数。商纣王刚愎自用,荒淫无耻,不听忠谏,陷害忠良,最后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商朝。三国时,马稷因不听诸葛亮之劝阻,王平之美言而痛失街亭。最后被推出辕门斩首示众。蒋斤石在在西安事贸中不听杨称虎、张学良规劝,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些与蔡桓公的下场都诉说着同样的一个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与建议,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有些同学性格好强,对老师的教育不屑一致,对家长的劝告置之不理,对同学的批评也横眉怒对。他们以损人利己为小事,以不拘小节为潇洒,以不求上进为荣耀,最后陷入错误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要知道“漏洞虽小,也能沉没一艘大船。”积少成多,小错铸成大错,所以要在自己小错时就加以改正。

    我们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当然,一个人的缺点并非可以一日之间改正过来,这首先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其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忠告。有一些缺点可能自己都察觉不到,如若别人发现并加以劝告,就要认真听取并及时改正。还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对照自己的缺点,并引以为借鉴。

    人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奋进的过程。执迷不悟者,固执己见者,其结果都会像蔡桓公一样。但愿生活中的人都能幡然醒悟,“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第二篇:

    《韩非子·喻老》中记叙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讲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发现其病情不断恶化,并屡屡劝其医治,都遭到对方傲慢拒绝,蔡桓公从而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各位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恐怕都认为蔡桓公太蠢,蠢得可笑。殊不知。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蔡桓公一样对自己的言行、品德中的小病不能及时“医治”?可谓多矣。对待缺点和错误,应防微杜渐,及早改正,否则将酿成不祸。后果不堪设想,后悔莫及。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3-06-0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0

  • 2022-02-0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4-16

  • 2021-09-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21-09-17

  • 2023-03-28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03-25

  • 2019-10-19

  • 2019-09-28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2024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