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采桑子读后感 > 地图 > 采桑子读后感,2024采桑子读后感范文,采桑子读后感大全
采桑子读后感

(共 8154 篇)

  • 1、 《采桑子》读后感_1600字

    《采桑子》读后感1600字

    都说这是一本有正宗“京味儿”的小说,但奈何我既不知道老北京是啥味儿,也没见识过新北京的雾霾和恢宏,我感受到的就是正宗的纯纯的“人情味儿”。

    咱们中国是个讲究人情味的国家,晴格格曾将“人情味”三字诗意地分开解读为:人的世界,情的天地,有味道的人生。小时候只觉得这话好听,越长大越觉得琼瑶阿姨还真是骨子里透着浪漫,而直到读完这本小说,我才惊觉“人情味”有多耐读。

    这本家族小说讲述了满洲贵族后裔十四个兄弟姐妹及亲友在百年历史间风雨飘摇、各奔东西的故事。人物之丰富自不用说,但人物形象之丰满、性格之鲜明着实让我思绪绵绵。关上书闭上眼,每一个人就那么跃然于纸上,或动若狡兔或静如处子或深沉内敛或放浪不羁或端庄秀丽……而说到“情”,就更不用说了,全篇读完我依旧记得最开始讲述的大格格与琴师因戏结缘最终也因戏分离的故事,记得四格格与廖先生“良友难觅,丁香依旧”的情缘,记得“生如寄,死如归,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老五和他儿子金瑞的未完待续……有股“味儿”渗透在每个人物身上也贯穿于整部小说,或者换种说法,是作者在有意识地含而不露蓄而不发。作为一部小说,全篇没有多少文学技巧和文字渲染,甚至以散文的手法平铺直叙,一方面带给人足够的真实感,另一方面这样的手法以及女性作家难免会触的感性雷区也让人质疑作者的主观性给作品带来的新鲜度,而我就在这样的纠结中感受到那份鲜活的真实的矛盾的立体的名为“人情”的味儿……

    首先,关于民族。八旗子弟的优越感跟不上清朝灭亡的节奏,变得疏离焕然但依然顽强拼搏,让人好生心疼。身份带来的尊贵在时代的变革下变成了尴尬,民族的悲剧性可以预见却不能避免。他们在时代变革和文化冲击下展现的窘态,展现的情怀,其实当真真实得可人。而在这样大背景下的满人该以怎样的姿态来直面,如今我们看来轻而易举的问题当局者就不一定那么轻松了。如今看来,作者是介于当局者和旁观者之间的角色,轻轻浅浅看似随意的笔墨应当是作者反反复复实则刻意的结果。

    其次,关于人性。作者讲述的金家子弟或凄美或执着或糊涂或世俗的故事,最终都是充满着矛盾体的。例如她说“天道忌满,残缺实际上也是一种美”,而在最后老七身上又讲到“现今大谈残缺美的同时又有几人懂得圆满的道理”;她说世人以为金家子弟众多应是齐心、哪知早已分崩离析,后又讲道亲情是不死的、不因时间的分离而中断;她说老三老四已忘记了过去但又牢牢记住了过去……

  • 2、 《采桑子》读后感_1300字

    《采桑子》读后感1300字

    曲罢一声长叹,叹宵光何限

    叶赫那拉,一个庞大而显赫的姓氏,家族名人辈出,史上走出了三位大清皇后:太祖孝慈高皇后,咸丰孝钦显皇后,德宗孝定景皇后。是千古赞颂还是万世遗恨,亦阻挡不了大清朝亡于旦夕。

    满清覆灭,改朝换代,皇室后裔从天潢贵胄跌落为平民百姓。朱门大宅内,养尊处优、闲散奢侈的日子一去不返,代代传袭的清贵讲究、习俗规矩却仍然顽强地存在于家族的各个角落;八旗子弟希冀的繁华不朽,固守的流风余韵,终究是挡不住高墙外萧萧风雨的吹荡,“西风吹尽王侯宅”,他们终归要走出大宅门,流入市井之中,感乌衣巷陌的高低冷暖,看世事变迁的世态炎凉,有人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有人放浪形骸随波逐流。

    辛亥革命后,叶赫那拉氏改姓\叶\。

    叶广岑,叶赫那拉氏后裔,自小受家族文化熏染浸润的老幺格格,以孩童的视角,写出末代贵族(爱新觉罗)\金家\一夫三母和十三个兄弟姐妹的故事,男女之情,手足之情,挚友之情,父母子女之情,难言的情愫,凄凄楚楚,怯怯惶惶,悲悲痛痛。

    时代变迁、人事飘零,伤害、贪婪、背叛;淡泊、坚守、宽容,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生存与生活。王孙子弟们,或痴或癫,或喜或悲,或淡或躁,悲乎哀哉,却也至情至性!

    世事无情字有情,文字可以让过去的光阴凝固,让逝去的生命复活,那些属于她与她的家族的旧时岁月,慢慢苏生了。

    前尘若烟,往事随风,金家兄弟姐妹,走了的,死了的,活着的,终抵不过一个时代的日薄西山,从喧闹到孤寂,从辉煌到平淡。

    \知道了一切就原谅了一切\,岁月的洗涤和积淀,那些过去不懂的事和情,到后来都懂了,那些化不开的恩怨情仇,到后来都淡了,那些难以接受的翻天覆地,到后来也都接纳了! 那是从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中升华出来的悲悯宽容,超脱从容。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容若,叶赫那拉一族的骄傲,一生舒写了那么多动人心弦的词章。以纳兰《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的词为各章命名,词章呼应,贴切自然,其凄婉深沉的寓意,是金家子女命运淋漓尽致的写照。

    《采桑子》很\满族\,很京味,线索埋伏巧妙,内容扎实有物,文字雅俗共济,行文流畅大气,人物饱满鲜活,语境生动传神,于无声处胜有声。

    读这本书得以窥见了清廷遗老的生活,言谈举止间的从容不迫,回转有度,都不经意地流露出昔日的贵族风范,当然也有居

  • 3、 采桑子读后感1500字(3)篇

    《采桑子·谁翻乐凄凉曲》

                                                         ——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因书名,差点错过此书。这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胄后裔家族的长篇小说,文字优美,回味无穷,不仅是一副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更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

    整体感觉,不矫揉造作,不卑不亢,此处无声胜有声,包罗万象,无论是京戏、建筑、美食、宝玉古董等都面面俱到,人物众多,但是不是《红楼梦》似的大气磅礴、复杂丝乱,而是简单明了的关系,清新易懂,平铺直诉,跟着作者的第一视角,丝丝品味,慢慢观赏,一个满族家族的没落。没落而不颓放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温不燥,是有大家遗风。从一个家族的没落,展现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

    本书引用纳兰性德的《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赞为“时代哀音”)作为章节名称,把本该凌乱的短篇小说串联起来成为一部长篇,也确实有趣。

    大凡人生,不经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不知人生可贵。书中的王公贵族,生来富贵,衣食无忧,日常生活就是吃喝玩乐,嘻戏人生。而家道没落之后,之前的衣食无忧成为了南柯一梦,解放后自谋生计,各家忧喜各家愁。一切平静之后,原来所有一切都随历史在泛黄的纸上生冷僵硬。

    大格格的痴戏人生,为了唱戏弃子不顾,为了知音(琴师)忘穿秋水。是真正的为戏而生,这货搁今天就是大艺术家了。

    老大老三老四老七几兄弟之间,风雨潇潇雨未歇,世间恩怨情仇,释怀不易,真相难明。亲兄弟,可能就为了一些陈麻久事而反目为仇,晚幕之年能够明白彼此的重要,也是难能可贵。

    二格格舜镅——爱情对抗家庭,跨出世家门,心似如焚烧,爱是终生果,家是心中肉,到死都不能得到封建迂腐的家人原谅,可能也是死不瞑目。

    老姐夫一生为成仙修炼,大起大落之后,仍不忘初心,差点饿死,也认为是一种修行,老姐夫这一生未能得道成仙,也是一种圆满。

    还有很多故事,不一一复述,每个故事都可以读到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人生感触。人生很奇妙,常常一件偶然的事,就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生有很多无奈,纵使不服不惧不扰,但是一番苦笑之后也能释怀。看过这么一段话:人不知自己的小,就不知世界的大。你扩大了自己,就

  • 4、 《采桑子》读后感_700字

    《采桑子》读后感700字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一首纳兰词,描绘一曲没落贵族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时代变迁下无可奈何的命运。

    看完印象最深的几个人物。大格格金舜锦,她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董戈是她的知音,没了董戈的她从此没了灵魂,为艺术而生,到最后因艺术而疯癫。不知是喜还是悲。

    二格格金舜镅和三哥金舜錤,一个一开始因家族封建礼教,不被家族认可,被逐出家门,与商人私奔的她,即使离开了家族仍然把家族的教诲铭记在心,要求自己的子女永世不得从商,并把后代教育的正直善良。而另一个起初看不起商人,以商为耻的三哥,晚年却成为了文物鉴定专家,而且还与儿子一起沦为了奸商。真不知道要如何感叹这命运的变化。

    还有五哥金舜锫作为满族贵胄,明明多才多艺,却做着与身份大相径庭的事情,又是做叫花子,又是泡戏园子,最后抽大烟成瘾冻死在大桥下。

    最后关于七哥金舜铨,他的一生只用一个“儒”字便可以概括,对父母、对兄弟、对恋人、对朋友,一概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讲的是中庸之道,做的是逆来顺受,知足安命,与世无争。三格格出事唯独他出面下跪替她求情,一跪就是一天。而对于柳四咪的感情,若非老大寡廉鲜耻这自私小人的插入,他们本应双宿双飞,而最后却无奈只能将满腔愤慨与哀愁倾注于紫箫之中。想舜铨一生,辛勤作画,与世无争,也曾有过艺术的辉煌,也曾有过人生的佳境,回首悲凉,都成梦幻……

    曲罢一声长叹!

  • 5、 读《采桑子》有感

    读《采桑子》有感

    第一次接触叶广芩的《采桑子》是经一位前辈推荐阅览的电子版,吸引我坚持看下去的是作者不乏幽默的语言,作者对这个皇世家族的败落是娓娓道来,这段沧桑的历史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出于对叶老文笔的喜欢,同时也想收藏了再好好读一读,之后买下了这本《采桑子》。近日看江河网页"读书活动微感言"版块有很多同事写的读书感言,经不住又拿起它看了一遍,每一次看完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喜爱又加深了一层。

    《采桑子》作者叶广芩,满族人,祖姓叶赫那拉,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孙女,清朝隆裕皇后的亲侄女。这本书描述的是一个皇族世家的败落,一群贵胄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和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书中讲述了北京金家十四个子女的故事,由九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游离的故事连缀而成,既有对故人、对民族精神的留恋与向往,也有对家族衰微、历史消极面的哀叹和反思。用作者的话讲"是一种积淤已久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作者写没落却不颓废,叹沧桑却终能释怀。之前我理解的作者文笔幽默,后来才知道这叫"京味儿",邓友梅先生在此书的序中写道:叶广芩的作品好就好在"够味儿",不仅有京味共性,还有她叶赫家的个性。好比穆柯寨"炒疙瘩",一样的面,她炒出来就另味儿!"书中讲到了戏曲知识、建筑艺术、陶瓷文化、风水道行、服饰等等这些让人读起来一点也不生涩,全书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瘟不燥,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大家闺秀的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书前八个章节作者巧妙的用纳兰性德的《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的词句为篇章的题目,以这首词的词牌为书名,一是以此纪念其先人的深切蕴意,二是用小说描述出了该词境的凄婉、深沉与凝重。尽管繁华落尽,但作者对家族、对传统文化的真情都倾诉在了这本小说中,她叹家族的衰微,也为这文化的传承接续,因为出身贵族世家,从小耳闻目染传统文化教育,使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着深深的了解与认同。从小说里我们还能看见作者对固守与背叛的精神突围,"一群有文化没职业,有教养没技能;衣着寒酸举止高雅,手不能提却能写对联画画,肩不能抗却能拉山膀起霸"的旗人子弟,一半生活在现在,一半生活在过去,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在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之中,必将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负面力量,逐渐为人们淡忘。作者坦言,小说中写出了自己的真心感动,表达了自心的真实情愫,融进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无论是对亲人的眷念、对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固守者的

  • 6、 《子不语》读后感

    《子不语》读后感(一)

    最近在随便翻读一本偶然得到的《子不语》,前言里说到袁牧在收集整理这些民间鬼怪故事的初衷是:

    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以妄驱庸,以骇起惰。

    大概意思是说,自己无非是记下这些故事来自娱或娱人,起个消遣作用,或者能陶冶性情、振奋精神。其实大多数都是些让骇人听闻的事情,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是想让这些妄言妄语驱走平庸的惯性思维。

    这是一个讲求奋斗、理想、充满了扎了鸡血的成功学的国度,仿佛每个人都要成为卡耐基,人人手必备一本乔布斯传,仿佛你没读过就显得你跟不上时代巨掉价。

    《子不语》里也有一个世界。安安静静的小镇,古老曲折的街巷,神秘静默的山林。在大人眼中宁静安逸的世外桃源,从孩子眼中则充满着不可思议的故事。芙蓉花下埋藏着缠绕百年的思绪,芦苇荡中飘逸着一千年酿成的香酒。

    翻开画页,这个世界经由夏达用细细密密的线条陈铺而出。如此细腻温润又气象万千那些铃铛般的花朵仿佛正在风中摇拽,发出一串清脆的声响。

    如此具有古代风味的一本书,怎么能不深入其中?

    《子不语》读后感(二)

    关上门关上窗,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静静地坐下来泡上一壶好茶,捧上一本好书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人们说读好书,好读书。可是也不代表着只有那些我们平时耳熟能详和的四大名着、各种各样着名作家写的书才是好书。也不代表着就只有写出来的文章才算得上好书,书,也可以用画出来的。比如大家比较了解的漫画《父与子》也能承的上好书,用画出来的好书一点也并不比写出来的书差上多少倍。甚至还让人更有想象的空间。最近我也读了本漫画书,我觉得它虽然没有《父与子》那样着名,讲的也不是什么英雄的故事,但我觉得那也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得的书名叫《子不语》。

    《子不语》是现代着名漫画家夏达的得意之作,画风沉稳大气,精致优雅成了它的一大亮点。当然,它最吸引我的地方不单单只是它出众的画风,更多的是它的内容。它带给人的感受,带给人的那份情感。

    9岁的小语跟随母亲搬家到一个古老的小镇,故事从这里开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关于麟趾镇的岁月,伴随着小语的到来,拉开了重童帷幕。春蚕凄厉,芙蓉妩媚,水影幢幢,雕銮精妙,那些诡异传说,各色妖怪。伴随着小语的探险,带领我们寻访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忘川之上,桑梓之下,一半是光,一半是影。随着四季的更迭变换,麟趾镇的

  • 7、 子弹上膛读后感

    子弹上膛读后感(一)

    读完《子弹上膛》,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我很喜欢。小庄的5个兄弟都是敢死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优秀特种兵。

    在我心目中,特种兵都是很酷的。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小庄和他的兄弟们在战场上的潇洒,都是世界上最残酷的训练练就的全军区侦察部分队选送的100多名侦察兵骨干在仅仅五天的地狱周训练里,就只剩下47个菜鸟。地狱周的目的,就是筛选那些不能忍受痛苦、疲惫和精神虐待的淘汰者,留下可以继续受训的种子选手这就是特种部队选拔当中的除锈。紧接着,第二阶段的训练又开始了,小庄和其他学员们要学习和掌握非常规和秘密作战的特定技能轻武器和重武器使用、爆破和工程建设、密码密语通讯、战地急救甚至是截肢手术,如何审讯和反审讯、如何侦察和反侦察等等。最终成为了狼牙特种大队的一员,又进入了神秘的孤狼特别突击队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

    苗连的退伍、喜娃的淘汰、陈排的重伤,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小庄和他的兄弟们的通过考核、第一次任务圆满成功、成功铲除马家贩毒集团,都使我特别兴奋。刘猛通过幽默的语言、细致的描写,体现出了战友之间的情谊和男人的胸怀。作者说的太好了在中国陆特的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强者,一种是懦夫。小庄他们为了成为强者,经过刻苦的训练能成一个优秀的特种兵。在生活中,我要用强者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强者中的强者。

    子弹上膛读后感(二)

    继《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狼牙》《冰是睡着的水》之后我又看了刘猛的《子弹上膛》,又一次深深被震撼。

    虽说读过的这几本小说都在写狼牙,都在写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经历风雨的爱情,可是每次读不同的小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使我更深切得了解狼牙的含义。他们是特别傻的兵,他们傻到眼里只剩下敌人和战友,他们傻到只记得自己是狼牙;他们是高智慧和高体能加上作战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军人;他们是一群不怕死,敢去死的人;他们准,他们快,他们狠

    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是在苛刻的训练,真抢实弹的作战中建立起来的,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命交给对方,这是何等的信任。但同时他们也是军人,更是狼牙,在命令面前,不能顾忌兄弟之情,这更是他们狼牙的素质,是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信念。

    一天为狼牙,终身为狼牙因为狼牙在他们脑海中太深,太深了,就算退伍的小庄,虽然身份已经不是狼牙,可他的狼牙精神还在,他以非人的速度连载小说,与网友讨论,就算是最艰难的结尾部分,他都晕死过去,醒来还是继续写他的

  • 8、 河豚子读后感

    河豚子读后感(一)

    刚看了一篇小小说《河豚子》,讲的是一连三年的灾荒,使一条汉子难以独手支撑一家五口人的生活,无奈之时,听说一常识:河豚子有毒可以毒死人。于是他找来一篮河豚子,嘱咐妻子煮熟来吃,孩子们也七手八脚地帮忙。他不忍看一家人临死的惨状,借故躲出去。同甘共苦的妻子敬爱丈夫,一直等着他,断不肯给孩子先吃。傍晚,他回来了,由于煮烧多时,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所以黑衣死神并未降临。

    这篇小说的主旨是穷人求死也不得的苦楚。但我从中看到的是这个男人的懦弱与自私。他愧对妻子儿女,无力养家,不忍他们与自己受苦,就想尽早结束其生命,这是一个男人自私的表现,不管别人怎么想,我行我素,自己绝望的同时,也把别人的希望掐断。试想一下,加入家人真的都毒死了,他的心里会比看着他们挨饿好受吗?不会!没有了牵挂,也没有了牵挂他的人,他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放弃希望选择绝望。忍饥挨饿的生活固然难过,但家的温馨,亲人的关怀可以给我们战天斗地的神奇力量!一家人在一起风雨与共不好吗?

    宝宝,如果将来我们的生活陷入困顿了,你会抛弃我吗?希望你别学那个男人,我们应该在一起同甘共苦想办法渡过难关的,你只要不消沉、不堕落、不放弃、能积极乐观地去克服困难,我一定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做你的坚强后盾!

    河豚子读后感(二)

    刚看了一篇小小说《河豚子》,讲的是一连三年的灾荒,使一条汉子难以独手支撑一家五口人的生活,无奈之时,听说一常识:河豚子有毒可以毒死人。于是他找来一篮河豚子,嘱咐妻子煮熟来吃,孩子们也七手八脚地帮忙。他不忍看一家人临死的惨状,借故躲出去。同甘共苦的妻子敬爱丈夫,一直等着他,断不肯给孩子先吃。傍晚,他回来了,由于煮烧多时,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所以黑衣死神并未降临。

    这篇小说的主旨是穷人求死也不得的苦楚。但我从中看到的是这个男人的懦弱与自私。他愧对妻子儿女,无力养家,不忍他们与自己受苦,(.org)就想尽早结束其生命,这是一个男人自私的表现,不管别人怎么想,我行我素,自己绝望的同时,也把别人的希望掐断。试想一下,加入家人真的都毒死了,他的心里会比看着他们挨饿好受吗?不会!没有了牵挂,也没有了牵挂他的人,他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放弃希望选择绝望。忍饥挨饿的生活固然难过,但家的温馨,亲人的关怀可以给我们战天斗地的神奇力量!一家人在一起风雨与共不好吗?

    河豚子读后感(三)
  • 9、 郯子鹿乳读后感

    郯子鹿一乳一读后感(一)

    为了父母,可以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深山,其中的胆识和智慧的确令人佩服。除了血统的传承外,郯子有孝行,而且有丰富的学识,也许这些都是他能成为国君的原因之一吧。再说,郯子披着鹿皮,伪装后居然能忽悠母鹿,而骗取一乳一汁,如果不深知鹿的生活习一性一,怎么可能呢?这也见到郯子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一面,也许他的血脉中就遥承了来自他高祖的天人合一的智慧。

    子服侍双亲,一定要奉养双亲的心意,而不仅仅是奉养双亲的吃穿。蒙皮上山寻鹿一乳一,这真是一片孝诚之心,李文耕所说的反哺至情,不就是这样的了吗?

    其实,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真正称得上孝子的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始终把孝养父母摆在人生目标的第一位。奉养双亲是每一个为人子的应尽之责。

    驹父母的孝养不仅在于养父母的身一体,更要养父母的心志,就如郯子鹿一乳一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是要满父母的口体之需,更是要顺应双亲的心志,令父母宽心。【弟-子规】上有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们为人子女,只有真正落实经典的教导,以反哺之道,切身力行,才是成就自己的孝子之德,令父母心安。

    郯子鹿一乳一读后感(二)

    年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中华美德故事一精一选】,其中【郯子鹿一乳一奉亲】这篇文章让我的感触很深。这篇文章讲得是:郯子从小驹父母很孝顺。老年时双亲不幸患上了眼疾,看东西十分困难。一日,老两口突然想吃鹿一乳一为满足双亲的愿望,郯子便身着鹿皮来到深山老林,混迹于鹿群之中,当他与鹿混熟之后,便偷偷将鹿的一奶一汁采下。读后,对我人启发很大。

    我明白了郯子为父母的奉献有多大,在深山老林中,郯子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想到的却是双亲想吃鹿一乳一进急切的心情。当时,郯子装鹿,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返回途中,被猎人发现,猎人视他为真鹿,正举弓欲射,郯子忙而况去鹿皮,据实告之。

    我非常佩服郯子为父母所付出的一精一神,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郯子鹿一乳一读后感(三)

    【郯子鹿一乳一】这一个故事讲得是从前有一个名叫郯子的孝子,他的父母双眼失明了,于是郯子就担起了照顾父母的责任和所有的家里的重活。

    他遇到了一个猎人,猎人说:鹿一乳一可以治好他父母的双眼。还给了他一块卖剩的鹿皮。他把那块鹿皮给埋了起来。他回到家跟父亲说了这件事情。父亲说:不,郯儿你忘了为父教导过你要保护动物,不伤害动物吗?

    郯子从此以后,都没再提起了。直到有

  • 10、 《简子》读后感

    《简子》读后感

    《简子》读后感第2页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7-28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0-19

  • 2023-04-01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4-18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1-09-25

  • 2021-09-24

  • 2023-01-28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09-25

  • 2022-01-04

  • 2023-01-06

  • 2023-04-18

采桑子读后感
采桑子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2024采桑子读后感,采桑子读后感范文,采桑子读后感大全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