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爱不是自私读后感 > 地图 > 爱不是自私读后感,2024爱不是自私读后感
爱不是自私读后感相关栏目
爱不是自私读后感热门栏目
爱不是自私读后感推荐
爱不是自私读后感

(共 4391 篇)

  • 1、 爱不是理所当然作文800字

    周国平先生如是言:爱的价值在于它自身,而不在于它的结果。父母的爱也是如此,他们对子女的爱不求回报,只愿子女能健康成长。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无私的爱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近日有一位大学生在网上发帖说高中的补课费父母给得很大方,但上大学后生活费每月只给2000元,想多得到生活费。他的这一做法将父母的爱视做是理所当然的,但父母不是提钱的机器。小羊尚且知道跪乳,乌鸦尚且知道反哺,大学生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就应该靠自己去获得,而不是伸手向父母要。在西方的家庭中,孩子成年了就像挣断线的风筝,独自向远方飞去,跌跌撞撞地在挫折中成长。父母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父母供你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又给了基本生活费,我们要珍惜这份好,要将其作为向上的动力,不断督促自己前进成长。

    生活中,总有些人打着独立的旗号,企图摆脱父母的掌控,不想受到约束,但在金钱上却选择性地忘了独立,不客气地向父母伸手。这是可笑的,既然想独立,那么就拿出实际行动来,而不是对父母呼之欲来,挥之即去。总有一天,父母的爱会消耗殆尽。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位老人立下遗嘱,只留一元给对自己漠不关心的亲生女儿,而其它家产都赠给尽心照顾自己的保姆。爱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是需要双方付出去共同维护。血缘只是爱的开始,而感恩回报会使这段爱长久。人心都是肉长的,得不到回应,心慢慢会寒。因此,在父母爱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应学会去回报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一静一动,呵护我们的成长。而我们作为小棉袄,应在他们累的时候,体贴他们,替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时事。父母一天天地老去,而我们却在一天天长大。他们满头的银发,饱经风霜的面孔,日渐弯曲的背换来了我们挺立的身躯,褪去青涩的面孔。我们的成长之路是由父母的血汗铺就,是他们无私的爱筑成的。

    感恩父母,趁他们还在身边,多多陪伴他们。在他们年老时,用我们的肩替他们撑起一片天,感恩父母,理所应当。

  • 2、 爱不是占有——读尼罗河上的惨案有感
    作者:史小珞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英国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写的著名推理小说。我是个非常喜欢看推理小说的人,而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本书? 因为以推理之离奇还有对扭曲的爱的见解而闻名。我抱着好奇去看了这本书,不看完这本书真的是猜不到一点结局,到最后才明白爱的扭曲真的是很复杂。我先来来谈谈这种扭曲的思想。 女主角很好看,聪明,而且继承了父亲给她的巨额遗产,但是也是一个为爱痛苦痴迷但是却惨遭背叛的悲剧人物,她其实是用不正当的方法和女儿的未婚夫,男主角在一起的,明明别人有未婚夫,自己却去插一脚,抢了别人的未婚夫。实在是个不好的举动。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其实是一个局,女二号其实和男主角为了得到女主的巨额遗产,男主选择和女主结婚,然后他们再联合杀了女主,然后他们就可以继承遗产了。 男主角太自卑了,他是一个没钱的小伙子,但是自尊心却强上天,但是他赚钱的方法很不是人,居然想得出杀害了别人继承别人遗产的方法,这种不道德的行为让我很讨厌他,更重要的是,他脑袋不好使,这就是为什么他的未婚妻女二号也存了一脚帮他杀人。 这种扭曲的爱不因该被称为爱,而是占有。爱虽然不是放纵,但也不是约束。书中的女二号就是太放纵自己爱的人,认为自己和他一起做了他想做的事,就是杀害女主角继承他的财产,女二号根本不在乎钱,但是他以为溺爱了男主角他们就可以天长地久,却没考虑后果和因素。女二号是很爱女一号的,但是她对男主的爱太悲伤了,她把想要的一切给了他,最后犯下了大错,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悲惨结局。 所有人都不应该用爱作为犯罪的借口,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到最后一刻,忏悔了,也没用了,爱只有一种形式那就是爱,在爱前面或者里面灌输其他的词,那就是扭曲了,那就不叫爱了。 晓东老师微点评: 爱,爱应该是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她娇嫩如花,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浇灌。爱应该是给予,应该是付出,而绝不是伤害。
  • 3、 学会分享——读《爱不是自私》有感
    学会分享——读《爱不是自私》有感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名字叫《爱不是自私》。这本书非常好看,读了就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尚宇。尚宇自从爸爸去世后,就变成了一个爱打架的问题学生,他的死党政浩和英智是五(3)班的“三剑客”。过度伤心的妈妈也不知道怎样开导他。有一天,同学们介绍尚宇参加儿童义工队,利用业余时间去养老院和福利院,帮助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与小孩。渐渐地,尚宇发现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很快乐。他不在迷茫,终于又拥有了幸福的感觉。 人类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脚踩同一块土地的一群人,是分享让人们彼此扶持,彼此关怀,为生存和发展共同努力,世界才有了今天的繁盛和进步。 所以,不只是有自己生活得好才是好,不是只有自己独占了资源才是幸福,只有大家放弃私心,一起努力,分享彼此的财富、知识和才干等,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有句谚语说:“即使是半颗豆子也跟人分享。”世界没什么是不能分享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相拥,一次微不足道的的帮助,一份简单的给予······都可以变成分享的幸福。从今以后,把我们所拥有的,将我们所知道的,都试着和更多人分享吧!

  • 4、 少儿读物《爱不是自私》读书笔记

    《爱是不自私》主要讲述了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尚宇因爸爸去世后,只能和妈妈相依为命。可尚宇的妈妈却得了忧郁症,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动不动就流眼泪。尚宇也因爸爸离世,开始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兴趣,脾气变得非常暴躁,经常与别的同学打架,成了一个问题学生。他还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政浩,另一个叫英智,他们被称为三剑客,即是三个恶童。三剑客经常兴风作浪,成为同学眼中无可救药的坏孩子。同学们为了帮助尚宇找回自信心,介绍尚宇参加儿童义工队。尚宇利用业余时间去敬老院和福利院,帮助那些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小孩,渐渐地,尚宇变成一个有爱心、爱学习的好孩子,他还学会了分享爱。而尚宇的妈妈也参加了儿童义工队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生活的美好,不再忧郁,重新变得开朗,自信

    读完这本书,它使我明白:分享能让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就像我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它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无比快乐,让我们一起播下爱的种子,一起分享爱,分享爱就是让你我他一起感受幸福。它有时关系到国家,比如汶川,青海,玉树大地震,近期一些地区发生了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许多爱心人士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有些爱心人会捐款,有些人会去当义工,不求回报的为他们送来一些帮助。有时关系到我们的校园,我脑海中浮起了一位同学她叫田雨鑫,那时雨鑫姐姐才读三年级,一次意外事故,左眼受伤急需手术,但还差两万块的手术费,老师和同学们就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她捐款,解决燃眉之急,他们有的还去医院看望她,给她讲一些笑话,或说些鼓励的话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不要受太多病痛的折磨。现在雨鑫姐姐已经康复出院,在读五年级了。是老师,同学们的爱让她感受到了温暖

    同学们,其实分享并不需要太多太多,即使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都可以成为分享的幸福。在生活中,有许多人生活都过得十分艰辛,让我们投以关怀和友爱的目光。所谓与人为善天地宽,与人分享情更浓。我们必定能从小小的分享里获得大大的喜悦和满满的感动。

    让我们一起创造爱心世界,从我做起,分享爱,传递爱吧!

  • 5、 溺爱不是爱_爱心树读后感400字

    《爱心树》是一本百看不厌的书,每读一遍,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爱心树》又名《给予树》,讲的是一个孩子幼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四个时期对大树的索取,索取到大树一无所有,但是树很快乐。

    大树这样做对吗?不,它是错的。孩子自私、贪婪、依赖,都是因为大树的溺爱。溺爱使爱变了味,成了陷害。是大树的溺爱,惯坏了孩子,使孩子离不开它;也是大树的溺爱,宠坏了孩子,使孩子只知索取,不懂回报。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天,我在商店里看见一家人一起去买东西,儿子看见了一款自己想要的玩具,特别贵,哭着闹着要买。父亲为家庭着想不给孩子买。儿子见父亲不肯买就去找母亲。母亲来了,看了看标价,再看看哭闹的儿子,还是咬牙买了。我看着觉得这真是一个宠溺的家庭啊,母亲一直迁就孩子,让孩子不断索取,可是样的爱成就不了孩子啊!

    从小被娇生惯养的,长大只能成为寄生虫,碰到大事,自己做不了主;从小受到父母严厉教育的,会勤奋好学,长大后会独当一面。明智的父母绝不会溺爱孩子,而是放手让孩子独立。

    给予孩子的爱千万要有度,切莫让爱的潮水泛滥,否则孩子在溺爱的洪流中将痛不欲生,苦不堪言。

  • 6、 有一种爱不是爱――溺爱 (900字)

    爱,可以让人感到温暖,也可以让人迷失方向。《四弟的绿庄园》这本书主要写了四弟为了追求自己的喜爱和向往农村生活而反抗父母及母亲极度溺爱他的故事。

    四弟生活在上海繁华的大城市里。他唯唯诺诺,温顺。生活上他听从家人的摆布、指使。妈妈总会把他的一点儿喜好都当成他的闪光点,让他做的最好。并且自信的认为,这个喜好会对他的人生发展前途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多。四弟对事物总是有喜新厌旧的习惯。他总是玩了这个,随后丢了那个。妈妈由于过分的望子成龙和家庭的约束力使他变得一蹶不振,再没有了往日的精神了。然而,这源自于家庭对他的溺爱,其实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自身规律。身体如此,智力、心理、心态也如此。他的喜爱,理想,父母给予他一定的束博。而在农村,他跟随爷爷的生活方式,每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有了一番作为,开辟了自己的绿庄园,并成为了成了种瓜高手。这一些,都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在这样一个块饱含泥土气息的土地和情有独钟的生活环境下,使他的精神面貌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变的比城市里更加矫健,开朗。而爷爷的一生,更是四弟心灵上最大的触及点。他从爷爷衰老的脸上和豁达的言举看到年轻时的风采。对他那种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心态成了四弟的偶像。在幼小的心灵上立下了要追随爷爷的脚印。

    的确,爷爷的话也更有一番的哲理。命运召唤每个人,人在哪里活都是有苦有乐,穷也好,富也好,心里不苦遂了意愿就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且四弟还是株苗,不一定适应每一种土质,但总有一种土壤能让他长得茁壮。因为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大期望,希望孩子能在将来有所作为,所以对他的爱好强加干涉。其实,这种行为已经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规律。

    由于他的妈妈望子成龙,希望他有所成就,对他的爱好强加干涉,甚至完全将之埋葬。四弟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设想:如果母亲能够让四弟留在那块让他痴迷的美丽土地上,那四弟的人生也许就会被改写。是母亲的溺爱,把他的发展空间缩得小之又小,这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母亲为何要如此溺爱?我真希望天下的父母也能读读这篇文章,好好体验一番其中的滋与味。

    五年级:闫语晗

  • 7、 《自私书》读后感

    《自私书》读后感

    jj jane

    这是"漂流图书馆"微信群里面,网友推荐的一本书。觊觎很久了,也很受大家的欢迎,所以漂了很久才漂到我这里来。刚拿到书的时候,不禁惊叹,因为书页的边缘处密密麻麻地贴了很多便利贴,想来是哪位漂友看的时候颇有感触,但是鉴于书是其他网友的,不便于在上面直接勾勾画画,于是就贴上了各种颜色的便利贴。读的时候更在书的中间,发现一枚小小的纸张,上面写着页码和文字,而在文字下面则写着:或许,你也可以记两笔。同样不知道是书的主人还是其他网友置的,也不知道和便利贴的主人是否为同一人,这其中种种,带给了我美妙的猜想和细微的感动。

    我是昨天晚上收到书的,马上就迫不及待地读了几部分,今天一边继续读,一边想着本书的逻辑线条做读书笔记,现在终于尘埃落定,但是终是觉得一张图的空间有限,还有很多感想和喜欢的语句无处释放,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其实作者是很聪明的,借助聚会的女人们的八卦作为引子,第一部分陈述故事,用文字表现八卦主角的生活横切面,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以此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部分对八卦主角抛出问题:你幸福吗+你如何看待自己,对八卦主角们的生活进行更大范围的扫射。不同的主角有不同的问题,于是作者开始针对八卦主角们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所有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自我接受、一致性、重心与秩序、发展焦虑这四个问题,而这四个问题又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不自私。至此,本书的主题总算被作者用心良苦地引出来了。方式虽然有趣,但虽然花了将近1/4的篇幅,但还是稍显生硬、牵强。于是第三章,就开始查百度词条,查字典,引经据典(尤其亚当·斯密的话),为"自私"正名。为了进一步证明自私的好处,说明了自私可以帮助女人逃离道德、完美和形式的高地,从而过得更快乐。到此为止,可以说有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但是支撑力尚不够强大,于是第四章和第五章就开设了更多的分支理论以及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第四章一开始,就说明了在自私小宇宙中,各种关系的排序方法应该是自我、性关系(尤指婚姻关系)、亲缘关系和资源关系。紧接着就理论+实践解释了为何如此排序,以及对各种关系的处理应对方法是什么。同时在第三章中短暂消失的八卦主角们也再次登场,各自展示了在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之后自己的生活发生的变化。而第五章,虽然也展示了一种四只箱子归纳生活()的理论,但是女性生活中有可能涉及到的外貌、沟通方式、投资、孩子,甚至二孩的问

  • 8、 《自私的猫咪》读后感

    《自私的猫咪》读后感

    我想猫大概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了,从不伸手索取,就那么远远地、眼巴巴地望着你,也不闹脾气,也不纠缠,若你靠的太近,它还会猛地跑开,留下受惊吓的你。可你一看到,就忍不住把所有的柔情都给它,有时它调皮了,跑到你跟前撒个娇,但更多的时候,它都是自娱自乐,只给你一个背影或侧影。猫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呢?它站立在窗前一动不动的时候,是在沉思还是发呆?它真的好容易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呀!

    永远都忘不掉我的猫们,两只波斯猫,眼睛是澄亮的,虽然从没养过他们,就被爸妈送人了。刚抱来他两时,我怕被送人,把他们藏在柜子里,盖上,锁上,就上学去了。一天都在担心他们,一想到他们睁着圆圆的眼睛,好像在诧异我为什么要关上他们,我的心都被揉碎了碾出了泪。我怕他们被闷死,怕他们乱叫让爸妈找到,但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他们就那样安静地趴着,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他们是在享受难得的孤独吗?

    也永远都忘不了她,我养了15天。她刚满月,我就抱来宠着。忘不掉她睡觉时喜欢抱着我布娃娃的大腿,我在看电视,她不停地把小脑袋往拖鞋里钻,她还在我的花盆里便便,之后使劲地刨土,把我的仙人掌都弄死了。我带着她出去玩,妄想她能像狗狗一样,跟着我,随叫随到。但她才不会在乎我的自尊心,自顾自地玩,我便抱起她,不肯撒手,怕她一下子蹿到房顶或者树上,再也不回来了。有她陪伴的日子很自豪,连走路、说话都带着一股子虚荣。

    哎,她也被送人了。她不见的那天,我找遍了楼上楼下,屋前屋后,我趴在家里的床下,沙发下,桌子下,我打开每一个柜子,箱子,抽屉,我还爬上了家对面的屋顶,我去了曾经带她去的灌木丛,我不停的呼唤,我甚至还没为她选好名字,我只能“喵喵”地叫着。天黑了,我还是不想回家,我找不到她,失魂落魄,我急哭了,哭一会,擦干了泪继续找,找一会又绝望地哭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的家,我幻想第二天一睁开眼她就会回来,我幻想某一个不经意间,她会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笑我被吓得滑稽样,我经常站在阳台上,想象它就在某一个角落......我幻想了无数次,终于爸妈告诉我,他们送人了。我恨过爸妈,真的,为了我的猫们。

    我的猫们应该有十多岁了,应该是老猫了,想到这个,止不住哇哇大哭了起来.....

  • 9、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篇一:《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基因在亿万年的进化长河中厮杀幸存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懂得竞争和争取,自私只是一个比喻。基因才不懂得要存活下来自己必须得做什么,必须得拥有什么条件,得适应什么环境,存活就存活了,那些亿万年来死亡消失的基因连自己败在哪里都不会知道,就像这些幸存下来的基因也不会知道为什么偏偏是自己得以幸存,或许,只是一个很随机很偶尔的机遇。自私只是一个比喻,人类的比喻。

    很喜欢作者的这种表述方式,喜欢他谈论这些东西的口吻。喜欢他一再强调自己只是在用一个人们的都很喜欢都很容易理解的比喻来阐述基因的不自觉无意识无目的性。喜欢他有时候得费力的向我们说明,些些的矛盾我在会意的时候往往内心里是充满笑容的。

    作者用自私这个比喻想要表达的却和自私这样一个人类术语完全相悖的理念。有时候我看着这些矛盾的表述不禁佩服起作者来。正如作者所说,他只能用这个我们都能理解的比喻来做这次阐述,所以,这个标题很恰当却又很不恰当。

    其实读完这本书是和dm巴斯的进化心理学混着读的,读完还是有些想法的,只是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也表达不出什么。不过相信以后会有机会的。

    篇二:《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这是严琦推荐的一本书,生物学方面的书,据说是进化论方面的经典著作。不过全文通俗易懂,中间稍微摆弄了一点浅显的博弈论知识,完全不妨碍外行人如我来阅读。

    针对动物进化问题,作者道金斯认为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或种群,而是基因,自私的基因。并把我们人类及其他所有动物都描述成是我们的基因创造的机器。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基因的自私行为,即为了更好的复制,传播。所有的利他行为,也仅仅是自私目的下的有限利他行为。

    还好作者强调了,“不涉及到意识的动机”,要不然真的有点像严琦说的那样有点“反人类了”。正因为这样,在看书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在讲没有意识的动物,这是在讲没有意识的动物。作为一个人类,我还是希望世界能美好一点的,虽然,基因可以这样的自私。庆幸的是,作者提到了意识的非一般的作用。特别是在讲到意识的产生的时候,“把意识视为一个进化趋向的终点”,生存机器最终从主宰它们的基因手中解放出来,变成有能力,甚至是有拒不服从能力的决策者,比如说拒绝生育。

    虽然要知道这本书写的不是基于人类的行为,但作为一个外行人的收获,也许更多的是将人类纳入这些“准则”中去思考,反思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当然,最好是同

  • 10、 暑假《只有爱不能分开》读后感

    小学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暑假《只有爱不能分开》读后感一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名字2024叫《只有爱不能分开》。

    书中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名叫桐叶,她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奇怪的是,以卖水果为生的母亲却一再反对桐叶学习画画。班上新来了一个美术老师,对桐叶百般照顾,但母亲却对照顾桐叶的老师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排斥与愤怒。桐叶被老师吸引,而对母亲感到无奈。直到有一天,她得知老师竟是遗弃自己的亲身母亲!而养母却为了她,被单位开除,一直未婚!亲身母亲准备回法国,要桐叶跟她走。养母也让桐叶去法国。马上要上飞机了,桐叶决定不去法国了,和养母生活在一起。

    原来,亲身母亲和养母是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在桐叶才生下来六个月的时候,她和一个男画家去了法国将桐叶交给了养母,并承诺这个孩子不再是她的了,直到桐叶的爸爸因酒后驾驶,车毁人亡。现在她只剩下桐叶了,便想让养母将桐叶还给她。我们不能像桐叶的亲身母亲一样,要珍惜现在拥有的,别等失去了才去珍惜!

    读了这本书,我非常欣赏桐叶的做法。古人说的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桐叶选择了恩情,是因为在桐叶的一生中,养母为她付出了太多。比如,养母为了桐叶,被单位开除,不得已卖水果为生;好吃的自己都舍不得吃,全部留给桐叶;为了养育桐叶,一直没有结婚。

    我认为,桐叶虽然知道亲生母亲到底是谁,可她却选择一直留在养母身边,这就是只有爱不能分开的意思。有一种爱是超越了血缘关系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的。桐叶和她的养母朝夕相处了十几年,养母对她如对亲生女儿一般悉心照料,这种爱是无法取代的。

    看到这些,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今年十岁了,在过去的十年里,爸爸妈妈为我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当我学习上遇到问题时他们都耐心的为我解答;当我生病时,他们放下一切带我治病,陪在我身边。我以后应该孝顺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让他们多休息,而且要努力学习,用好的成绩报答他们。我要向主人公桐叶学习,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暑假《只有爱不能分开》读后感二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恩的画面。因为感恩才有这个多姿的世界,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天空下着小雨,我随手翻了几下枕边的书,顿时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这本书讲一个亲情与恩情的故事,一个爱与恨不是那么简单的故事。女孩桐叶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然而,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3-06-1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2-01-06

  • 2019-10-24

  • 2019-10-28

  • 2023-05-09

  • 2023-01-22

  • 2023-01-18

  • 2022-12-12

  • 2021-08-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6

  • 2022-02-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2-18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3-05-08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1-06

爱不是自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爱不是自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爱不是自私读后感、2024爱不是自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